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范本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本单元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象力。

(二)具体要求

1.通过唱歌和歌表演,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

2.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感受、听辨音的高低。

3.通过欣赏《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加深对妈妈与老师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

(一)教具

1.钢琴、录音机(或cd)、多媒体软件及有关图片。

2.打击乐器(碰铃、大鼓、沙锤、三角铁等)。

3.各种动物玩具。

(二)文字图片资料

1.小乌鸦的图片。

2.有关乐器的挂图。

三、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唱歌《鲜花爱雨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歌曲《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以及音乐活动“音的高低”组成。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妈妈、老师、同学、朋友,通过教学感受亲情、师生情及友情。

本单元选择的几首曲目都和妈妈、老师有关。通过唱歌和音乐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热情,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本单元设置的音乐活动“音的高低”,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收集并听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进行归类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延长歌曲,并注意演唱时的分句和强弱力度的控制。

本单元的难点:

1.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2.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三)教材分析

1.《鲜花爱雨露》

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以鲜花爱雨露的比喻导出我们爱老师的主题,歌词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歌曲旋律流畅、优美。

歌曲为大调式,2/4拍,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这首歌曲可作为歌表演进行创作活动。

2.《我爱米兰》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大调式,4/4拍。

这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校园歌曲,以米兰比喻老师的清雅与圣洁。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练、淳朴,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箫》。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汉族民歌《萧》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并用适当的表情记号演唱。 教学重难点: 1.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2.能运用适当的表情记号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幻灯片、节奏卡片、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吹歌曲最后一乐句 1.师指导学生拍击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2.集体拍击最后一乐句节奏 3.请学生自己学吹旋律 4.展示学习成果 (1)视唱乐句旋律 (2)集体吹奏旋律 三、学唱歌曲《箫》 1.导入: 提问:你知道口风琴是哪个国家的?请学生说说我国的民族乐器 2.听师范唱 提问:歌曲中唱到的是那种乐器? 3.出示幻灯片:教师讲解“箫” 4.听师再次范唱 提问:歌曲是几拍子的? 5.请学生跟着音乐拍击歌曲的强弱规律。 6.学习歌曲歌谱 (1)分组拍击歌曲前四乐句的节奏 (2)在钢琴的伴奏下,各小组以开火车的形式拍击节奏 (3)出示字母谱,跟钢琴视唱歌谱 (4)师生合作厂歌曲歌谱 7.学唱歌词 (1)请学生自己跟琴学唱歌词 (2)教师指导歌曲一字多音处 (3)完整演唱歌词 (4)用高兴得心情演唱歌曲 8.歌曲处理 (1)提问:讲讲你所知道的表情术语? (2)分组讨论:为歌曲《箫》加入适当的表情术语 (3)各小组展示,点评 四、总结、结束

查看全文>>>

第一课 妈妈 老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分句和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4、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5、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第一课时 音的高低 听一听,学一学 (音乐律动) 1、师:小朋友,生活中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很多更加好听的声音,你们听(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 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 2、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 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高音 低音 拍手— ——— 跺脚 雨声———— 雷声 猫叫———— 虎叫 马蹄声——— 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 — 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小结:大家说的都对,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变化,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 4、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二、创编小故事 (根据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自由创设音乐故事,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声音的高低) 1、 让学生观察图画,四人小组自由讨论、创编故事。 2、 分组展示 三、我编你唱 1、师生同读童谣 2、让学生自己读 3、找出规律 4、全班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播放《鲜花爱雨露》音乐,师生律动。 三、尊师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师情绪。 1、师讲故事 2、小结: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答略) 3、老师还有个好主意,把我们这节课学的歌曲作为礼物送给你喜欢的老师,你愿意吗? 四、初步感受歌曲《鲜花爱雨露》 1、初听,感受歌曲旋律。 2、再次听,可以随音乐最简单动作 3、揭题,简介歌曲 五、学读歌词 1、师生一起读 2、四人小组学习读

查看全文>>>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本单元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象力。

(二)具体要求

1.通过唱歌和歌表演,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

2.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感受、听辨音的高低。

3.通过欣赏《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加深对妈妈与老师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

(一)教具

1.钢琴、录音机(或cd)、多媒体软件及有关图片。

2.打击乐器(碰铃、大鼓、沙锤、三角铁等)。

3.各种动物玩具。

(二)文字图片资料

1.小乌鸦的图片。

2.有关乐器的挂图。

三、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唱歌《鲜花爱雨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歌曲《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以及音乐活动“音的高低”组成。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妈妈、老师、同学、朋友,通过教学感受亲情、师生情及友情。

本单元选择的几首曲目都和妈妈、老师有关。通过唱歌和音乐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热情,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本单元设置的音乐活动“音的高低”,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收集并听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进行归类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延长歌曲,并注意演唱时的分句和强弱力度的控制。

本单元的难点:

1.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2.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三)教材分析

1.《鲜花爱雨露》

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以鲜花爱雨露的比喻导出我们爱老师的主题,歌词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歌曲旋律流畅、优美。

歌曲为大调式,2/4拍,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这首歌曲可作为歌表演进行创作活动。

2.《我爱米兰》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大调式,4/4拍。

这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校园歌曲,以米兰比喻老师的清雅与圣洁。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练、淳朴,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查看全文>>>

课题:表演《过新年》 课时:16——2 教学目标:1、通过表演《过新年》,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象力编创动作表演。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象力编创动作表演。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 复习柯尔文手势。 3、 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2、 表演《过新年》 (1) 完整地聆听歌曲,用手指随着课本上的旋律滑动。 (2) 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 (3) 分组进行编创活动。提示:利用小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分组表演自己的歌。 (4) 边唱边表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 (5) 背唱自创的歌曲表演《过新年》给爸爸、妈妈听。 (6) 聆听《晚会》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欢乐氛围。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三、结束部分: 小结

查看全文>>>

以下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课妈妈老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分句和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4、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5、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第一课时

音的高低

听一听,学一学

(音乐律动)

1、师:小朋友,生活中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很多更加好听的声音,你们听(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

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

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高音低音

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小结:大家说的都对,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变化,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

4、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二、创编小故事

(根据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自由创设音乐故事,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声音的高低)

1、让学生观察图画,四人小组自由讨论、创编故事。

2、分组展示

三、我编你唱

1、师生同读童谣

2、让学生自己读

3、找出规律

4、全班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播放《鲜花爱雨露》音乐,师生律动。

三、尊师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师情绪。

1、师讲故事

2、小结: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答略)

3、老师还有个好主意,把我们这节课学的歌曲作为礼物送给你喜欢的老师,你愿意吗?

四、初步感受歌曲《鲜花爱雨露》

1、初听,感受歌曲旋律。

2、再次听,可以随音乐最简单动作

3、揭题,简介歌曲

五、学读歌词

1、师生

查看全文>>>

课题:《大鹿》 课时:15——2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表演《大鹿》,突出可爱小动物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 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 复习歌曲。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2、 表演《大鹿》 (1) 反复聆听歌曲。 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大鹿》怎样淘气? (2) 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 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 分小组边唱边表演《大鹿》。 (5) 加入打击乐器歌表演。 3、 编创与活动: (1) 组织学生分小组,将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试一试。 (2) 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红帽》,并能有表情地背唱。 2.学习歌曲《小红帽》歌谱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式,一句一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红帽》。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材分析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四二拍,c大调,是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六个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每个乐句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歌曲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基本相同;而第四、六乐句则完全相同。歌曲旋律以音阶式的级进与分解和弦的跳进穿插运用,使音乐形象既统一又有一定变化、既流畅又活泼,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优秀少儿歌曲。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设问:哪位同学知道《小红帽》的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 2.欣赏《小红帽》动画,教师向学生讲解《小红帽》童话故事。 教学要求:教师随多媒体播放进程讲解故事,学生认真聆听,了解故事内容。 二、学习歌曲 1.初次聆听《小红帽》歌曲(或教师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观察老师范唱时的表情,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教师再次有情感地范唱歌曲(或播放范唱音响) 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 3.歌词学习 (1)运用节奏朗读法,学生齐读歌曲的歌词。(歌词节奏朗读) 例: 2/4 x x x| x x |x x x|x x x | 我 独 自 走 在 郊 外 的 小 路 上 (2)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字、生字或复杂的节奏型。 (3)指导学生分小组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诵读歌词。 (4)全班学生再次齐读歌词。 (5)教师可让学生在诵读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要求:教师可先范读,对复杂的节奏型给予引导;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可让学生创编简单动作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小红帽》歌曲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2)学生随《小红帽》伴奏(或教师伴奏)小声地学唱歌曲。 (3)教师用琴指导学生感受八度大跳的音响(学生静听—默唱—轻唱,反复多次),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4)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不要让学

查看全文>>>

课题:时间的歌 课时;2——2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 复习歌曲《小麻雀》。 二、基本部分: 1、 导入。 2、 聆听《在钟表店里》: (1) 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初步感受管弦乐曲。 (2) 展开联想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3、 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 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 教师完整地播放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点。 (3) 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时间的歌》 课时:3——1 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2、 表演《在钟表店里》 (1) 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 提示乐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乐曲。 (3) 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 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 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 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 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 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5、 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 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查看全文>>>

课题:表演《小麻雀》 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动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歌曲。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 基本部分: 1、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小麻雀》 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 再听范唱。 c 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 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 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查看全文>>>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