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地质灾害培训小结 > 导航 >

地质灾害培训小结

地质灾害培训小结

地质灾害安全标语

1、预防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易发区。

3、边坡隐患险于明火,防治避让胜于救灾。

4、加强监测,预防地质灾害。

5、防治地质灾害,建设美好家园。

6、认识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

7、监测避让,群测群防。

8、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9、以人为本防地灾,预防为主保平安。

10、山谷易发泥石流,高陡边坡易滑坡。

11、暴雨易发地质灾害,雨过仍是关键时期。

12、泥石流、滑坡、崩塌有前兆,雨天留心要防范。

查看全文>>>

为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办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我办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办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道路沿线和切坡建房处,主要分布在成因为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水高外,还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在降雨集中时期,雨日多、雨量大、暴雨频繁、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易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发生。

二、预防地质灾害重点

道路沿线山体崩塌,切坡建房等灾害点,是我办地质灾害预防的重点,重点防范责任单位为各村委会。

具体职责分工:

1、河堤塌岸、管涌、水塘重点防范单位责任为街道水利站、各村委会。

2、道路建设切坡造成的崩塌、滑坡等重点防范责任单位为公路部门、经发办。

3、农户切坡建房,防范责任单位为各村委会。

以上责任单位在汛前要对上述防范重点进行严密巡查,发现险情及隐患要及时排除,确保安全度汛。

三、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各村委会要按照办事处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加强对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确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办事处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组,成员如下:

(二)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大众的防灾意识,特别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的人群要强化宣传,大力普及如何鉴别地质灾害及其发生的前兆,预报和避让地质灾害,减少和防止其危害知识,促进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的了解的认识。

(三)开展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编制防灾预案。

(四)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坚持群防群测,群专结合,落实有关村、组的责任,完善监测网络。

四、监灾及灾后应急措施

各责任单位要在危险区段设立警示牌,对处在活性滑坡体的居民,要动员其避让。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强险情的巡查制度,特别是已知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要注意发现危害大的新的发灾地和险情地。对隐患点尚未形成灾害的初期,防灾人员要进入临灾应急工作状态,当灾情发展到警戒值,防灾人员应立即救灾、抢险,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各村委会和街道直属有关部门是所辖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单位,不仅要认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而且要做好防灾的工作总结,掌握地质灾害发生规律,

总结推广在防灾减灾中所采取的

查看全文>>>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学校工作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财产以及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学校的稳定、发展等。因此,我校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应急预案。

一、高度重视,明确防地质灾害工作的意义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关系到一方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学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此。每一位教职员工,特别是学校行政,应时时刻刻装着防地质灾害工作,具有强烈的防地质灾害意识,将防地质灾害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做到长抓不懈,一抓到底。树立起防地质灾害责任重于泰山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领导,成立各应急小组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通力合作,将防地质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防地质灾害指挥小组:

由组长,为成员。负责整个防地质灾害灾害的抢险工作,并迅速向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2、抢险疏散小组:

由任组长,为成员。具体负责发生暴风雨等防地质灾害时的人员疏散,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等工作,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疏散地为火车站前的空旷地带。

3、后勤保障小组:

由组长,为成员 。具体负责整个抢险工作的物资经费的准备工作,从物资和经济上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增强意思、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学校发生防地质灾害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全体教职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必须树立防地质灾害工作责任重大的意识。

1、定期检查:

学校应在每年的五至十月期间的每个月特别是暴风雨季节对学校内的房屋、校舍、围墙、用点设备设施、排洪通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消除防地质灾害可能带来得隐患。

2、积极抢险:

一旦发生防地质灾害时,各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迅速赶到学校,隐的时间上的主动在抢险中,首先抢险小组应及时迅速有效的疏散有危险的人员,特别是学生。同时,在保证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禁令减少财产损失。

3、及时上报:

一旦发生防地质灾害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汇报,争取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总之,在防地质灾害,在防地质灾害工作中,全体教职工不能有丝毫的麻痹,要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牢固树立责任重与泰山的意识,增强防地质灾害意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

查看全文>>>
为继续做好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连续性,根据新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在上年度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 制订了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我市地质灾害分布与防治区划分情况 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前缘,地势较平。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在区内遗存有数条古河道带。区内西部聊考断裂活动强烈,因此在地质构造上属不稳定和次不稳定地区。受自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内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下水超采漏斗、砂土液化等。根据其发生几率及危害程度,我市建立了菏泽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南部黄河故道带地面塌陷与地裂缝、鄄城红船地面塌陷等3个重点监测与防治区。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防治对策 (一)菏泽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沉降)区 1.灾害现状菏泽市城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已存在多年,自80年代中期就初具规模。90年代漏斗面积近1000km2。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且下降速度惊人。据80年代初期监测资料,当时水位埋深仅6m余(406孔1980年9月11日监测值);至1995年,水位埋深已达45.603m。15年间水位下降了近40m,下降速率为2.6m/a。406孔位于漏斗的上缘,位于漏斗中心地带的城东地区,该层水水位埋深已达100m。由于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城区地面沉降也随之发生。20xx—20xx年城区地面最新沉降数据为26mm。牡丹区在20xx年汛期出现两起地面塌陷,其中牡丹办事处苇子园村塌陷已威胁到人员安全。 2.致灾原因 无规划、无节制、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是造成城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及地面沉降的根本原因。 3.灾情趋势预测分析及风险评估 短时间内如不能削减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该漏斗将进一步扩展,漏斗区水位将不断下降,甚至有与东明县深层地下水漏斗区连接的可能,已发生的地面沉降也将随之发展。这势必会对菏泽城区建设、工业生产等造成直接影响。 目前,地下水是菏泽城区主要的供水水源。而由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质灾害涉及范围广、危害程度大,且恢复难。因此,灾情若得不到控制,由此造成的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 4.防灾对策及建议(1)禁止城区地下水的乱开乱采,重新分配水源量,合理开采地下 查看全文>>>

很偶然的机会,也是因为参加玉树社会实践,我们才能够参加北京为期四天的灾害救援培训,说真的,开始我们真的没以为那会是真的,不交一分钱,还提供食宿,大家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实在不行再回来买票回家,但是到了那里,我们才知道原来真的有这样的好事,并且让我们碰上了,并且参加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各医院的很权威的专家人物。 开始我们的头脑中真的没有救援队的概念,只知道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是去救援,但是究竟怎么救,该先救什么样的人,我们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参加了救援,我们才知道真正的救援队就是这样的。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安全这两个字。 因为几乎从第一天教官教我们勘察现场,就说要注意安全,灾害现场的漏电电线、有毒气体、湿滑的地面、玻璃瓷砖碎片等这些都可能会伤害到我们,当时培训大家都以为肯定没什么事,也就都没放在心上,但是当后来我们组的周医生在进行伤员模拟救援把伤员抬到担架上的时候受不小心手被划伤了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说安全的重要性,因为如果那是一个实现划过患有hiv患者的皮肤的玻璃时我们真的就危险了。然后在以后几天的陆续授课、灾害模拟救援的时候教官对我们强调最多的也始终只有两个字安全。 例如,在地震案发现场,救援人员爬废墟的时候一定要一步一步小心的手脚并用躬身爬上去,而不能快速的站着走上去,因为很有可能塌陷的废墟不是很牢固,灾民没有救到,自己反而掉下;在走黑屋子救援的时候,里面漆黑漆黑的,而且各种嘈杂的声音不绝于耳,真的很害怕,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两个救援人员一个在前边摸索,另一个人抱着他的腰,以确保一有突发情况立刻拉一把自己的同事,以确保其安全;在用担架抬伤员的时候,一定要用绳子绑牢伤员,从头绑到脚,要能够做到把担架立起来伤员根本掉不下去、滑不偏,这样就能很好的确保伤员在已有伤痛的基础上不会再添新伤,更不会因为没绑牢而掉下去不安全。 记得教官授课时曾问过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当同样有一个灾民和一个你的战友同时需要被救的时候,你会选择救谁?我当时在想一直说灾民的生命重于泰山,或许我该先救灾民,但是教官却说,我们应该先救灾民,但是教官却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答案,我们应该先救自己的同事,为什么?因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在线确保自己的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去救别人,而且自己的同事被救了,他才能去救更多的灾民。 总之在灾害救援培训的时候,我们似乎强调最多的就是安全,只有在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才

查看全文>>>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东乡县特大滑坡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指导协调小组已决定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东乡县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为认真做好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编制灾后重建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城镇布局,科学论证重建项目,率先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重点支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坚持统筹协调、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合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灾后重建规划要按照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安全第一、民生优先,科学论证、合理布局,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确保尽快完成东乡县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编制任务。规划范围在灾害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限确定为两年。

二、灾后重建规划主要内容

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城乡住房建设标准、规模,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政、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防灾减灾,重建资金安排,各项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

三、组织机构及其主要任务

为做好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省政府决定成立甘肃省东乡县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小组(组成人员见附件,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小组”),全面组织协调东乡县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具体任务及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一)灾害损失评估组。由省民政厅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和临夏州、东乡县政府对灾害范围及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受损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评估。

(二)土地利用、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规划组。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对东乡县城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和隐患点等进行排查评价,提出地质灾害评价意见,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于2011年6月20日前完成。

(三)城镇建设规划组。由省建设厅负责,组织对房屋及建筑物受损程度进行鉴定,编制灾后重建城镇建设规划,制定有关建设技术标准,于2011年7月20日前完成。

(四)政策资金组。由省财政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向国家有关部委衔接汇报争取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政策,提出灾后重建资金解决方案和主要政策建议,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

(五)规划编制组。省政府委托中科院兰州分院对资

查看全文>>>

为了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以对师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让师生学会在紧急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如何疏散、自救、撤离、逃生的常识,增强大家的安全逃生意识,把一旦发生地震的损失降到最低,特制定本次地质灾害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20xx年3月27日下午第二节

二、演练原则

在学校地震逃生演练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本着保护生命,尊重科学,及时有效,责任到人的原则,落实各项演练预案,有序冷静处置,达到演练目的。

三、演练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杨有堂(全面负责,及时报警和上报)

副组长:苗广田(指挥演练的疏散、撤离,及时报警)

韩卫兵(指挥演练的警戒,维护场地秩序、)

组员:赵素平(负责照相、学生疏散场地的秩序)

崔翠平(负责一年级学生疏散)

赵彩叶(负责二年级学生疏散)

巩小翠(负责三年级学生疏散)

李星(负责四年级学生疏散)

曹丽平(负责五年级学生疏散)

暴云霞(负责六(1)班学生疏散)

赵玉英(负责六(2)班学生疏散)

(二)现场处置机构

1、信息联络组:杨有堂、苗广田

2、医疗救护组:张爱珍、李卫红

3、警戒维护组:刘跃平、韩爱兰

4、后勤器材组:韩卫兵、梁兰青

(三)各机构职能

领导小组:发布应急救援命令、疏散信号、组织指挥现场救援、保卫、警戒行动,做好现场安全疏导和人员紧急疏散工作。

处置机构:

1、信息联络组:保持信息畅通,做好与班主任及医疗、警戒小组的联络工作。

2、医疗救护组:承担现场人员的施救或向临近医院及时疏散救治工作。

3、警戒维护组:主动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危险区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保障救护通道畅通。

四、演练具体方案

1、校长室发出演练指令。

全体教职工及学生必须在校长统一指挥下,全体教职工各司其职前往演练岗位。

2、接到紧急疏散信号(广播),各班学生在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带领下往预定地点疏散。

3、疏散场地安排:

小学教学楼前两侧操场(到达疏散点,各班迅速整队统计人数并向负责秩序纪律的人员报告,再报告校长)

4、疏散路线、次序:各年级原则上按低楼层、低年级先行,按序下楼梯。

5、紧急疏散结束,各年级集中操场,由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和讲解地震逃生的方法。

查看全文>>>

一、应急工作的目的

为认真贯彻省市地质灾害防治会议精神,吸取地质灾害安全事故教训,针对近期强降雨较多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做好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演练,提高孟州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应急工作的任务

本次应急工作的任务是:孟州市西部岭区连降大到暴雨,导致赵和镇东赵和村西北部崖体坍塌,坍塌体冲毁道路,伤及东赵和村房屋,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危机东赵和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孟州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组织协调和指挥下,及时组织坍塌区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坍塌进一步扩大,降低财产损失。

三、应急工作的原则

应急预案演练按照:“以人为本、以防为主、以避为上、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因地制宜”的原则和“预防避让、主动避让”的工作要求进行。

四、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

1、孟州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闫庆利

副指挥长:张水泉

成员:杨保山、张献忠、冯世金、李玉芳、党宪军、杨丽霞、郭艳红

职责: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2、安全组

组长:张水泉

副组长:党宪军

组员:贾洪波、郝国志、张盼、翟二兵

职责:负责协调指挥应急救援过程中人员及车辆安全

3、抢险组

组长:杨保山

副组长:冯世金

组员:杨晓、何庆祝、杨福科、李辉、常山、乔玉乐、李丹杰、张建光、李江涛、周阳、郝永、利行臣、秦永诚、陈大涛、李全会、杨六九、申国兴、王静群、宋富奎、李国立、李勇庆、郭连发、张歌、李高峰、张晓飞、李阳、李东、侯小康、薛延利、郝志武、张庆来、刘海涛、陈艳波、焦光华、杨海平、李斌

职责:负责抢险救援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降低财产损失,采取措施防止坍塌进一步扩大

4、后勤物质保障组

组长:张献忠

副组长:刘俭

组员:张丽萍、张忠利、张洪涛、魏宝乐、张长青、张玉中、李荣富

职责:准备好机械、铁丝、沙袋、汽柴油、雨衣、手电筒、胶鞋、警示灯、医疗救急包、饮用水、方便面等抢险救援物资,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监测组

组长:杨丽霞

副组长:薛明伟

组员:李喜军、周泽利、廉峰、马军峰、张福波、谢谚润、杜少辉、张晓亚、孙发伟、李志东

职责:全方位做好坍塌区监测预警工作,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查看全文>>>

一、演练目的

为了检验在地质灾害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受威胁住户,做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提高村居、科室、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演练时间:20xx年5月1日-20xx年6月30日

三、演练地点:辖区所有登记备案地质灾害隐患点

四、演练任务

凤城地区因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和三峡水库蓄水等因素诱发,滑坡崩塌、坍塌等地质灾害有可能产生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下,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各司其职积极配合,由村居和企事业单位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所有住户和人员用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快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的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五、演练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村居负责,群众参与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干群配合、假戏真做的原则。

六、演练步骤

1、全体演练单位及驻村人员于演练前30分钟集中村居委会,所有参演的工作人员就位待命。

2、村居委会书记演练零时宣布演练开始。

3、村居委会主任演练零时一分接到监测人报告,因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点活动性增强,有明显下滑趋势,地质灾害有可能随时发生。

4、村居委会主任立即向村居委会书记报告建议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经村居书记批准,于演练零时五分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单点应急预案并通知分别由村居委会书记、主任担任队长和副队长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伍,并报告街道地防办主任黄长丰、职能分管领导和驻村居领导。

5、村居综治专干、楼栋长、湾长、组长以及自愿者组成的抢险队伍立即赶赴现场,监测险情,于演练零时十分实行交通管制,根据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设立危险区警戒线控制周边区域,阻止非抢险救灾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同时,监测人员佩戴醒目抢险标志,于演练零时十分用话筒根据避险明白卡人员名单通知危险区域的每一个人让群众知晓险情,做好应急撤离准备。

6灾害点监测人于演练零时十五分鸣锣报警。受威胁群众听到鸣锣警报立即按照先人后物,先妇女、儿童、老人后青壮年的顺序开始撤离。综治专干、楼栋长、湾长、组长等抢险队员佩戴抢险标志迅速进入危险区按照避险明白卡人员名单对未撤离的人员进行清场,

查看全文>>>
篇一:学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达州市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校区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确保全县中小学校安全,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贯彻实施意见,望遵照执行。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中小学校是未成年人集中场所,确保安全至关重要。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全县不少学校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能力和措施相对薄弱,随时面临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目前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 各中小学校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高度重视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把它作为执政为民,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行动,彻底排查隐患,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应急预案,坚决杜绝因地质灾害造成的学校重(特)大伤亡事故。 二、建立机构,全面普查 为贯彻落实部、省、市关于中小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精神,有效防止中小学校校区(舍)周边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经县国土资源局、县教育局会商决定:从十二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开展全县中小学校校区(舍)及周边地质环境普查工作,凡是存在(可能存在)地质灾害的学校都要分类登记造册,作为国土资源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整治、加强监督的依据,作为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勘查工作,向各级人民政府申报立项整治的依据。普查工作按照分片普查,逐校排查的原则,采取重点查和一般查相结合,彻底摸清辖区学校面临的地质灾害威胁,存在后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程度。第一普查小组:由莫建全、吴世康、涉及乡镇分管国土、教育工作的副乡(镇)长、学校校长、国土资源所所长组成,负责渠江、天星、城郊、板桥、三板、宝城、有庆、鲜渡、琅琊、卷硐片区;第二普查小组:由程兴社、许明勇、涉及乡镇分管国土、教育工作的副乡(镇)长、学校校长、国土资源所所长组成,负责临巴、土溪、流溪.三汇、丰乐、文崇、涌兴、贵福、岩峰、清溪、静边片区。 三、健全制度,落实应急处置预案 凡是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做好日常(特别是汛期)监管工作,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反应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各种应急处置预案,尽量周全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研究制定对策,同 查看全文>>>

地质灾害培训小结

范文资讯网地质灾害培训小结栏目为您整理了各种地质灾害培训小结、2024年地质灾害培训小结等,更多地质灾害培训小结尽在范文资讯网,敬请大家关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