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春节的科学领域教案 > 导航 >

大班春节的科学领域教案,2024大班春节的科学领域教案

大班春节的科学领域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乐、袋子、气球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 2、教师: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 3、教师: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一猜毛巾会不会湿?(请你说一说) 4、教师: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湿了没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气原理。 1、教师: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这是什么?(毛巾)这是什么?(杯子)我们也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哦。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没有湿呢?(请你说说看) 2、教师:到底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会湿了呢? 3、教师: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一说什么跑进去了?(水)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而第一次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刚才老师给小朋友变了两个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

(三)身边捕捉空气,初步感知空气。 1、教师: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用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气,你们说一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 2、教师:老师捉了一袋子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老师帮你们每人准备好了一个袋子,都有了吗?现在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空气又多又快?(表扬幼儿) 3、教师:现在我们把袋口慢慢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你能看得见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对,空

查看全文>>>

【活动设计】 有弹性的物品在我们的周围非常的普遍,孩子喜欢玩一些利用弹性的原理制作的小玩具,但是他们只是觉得这类玩具好玩并不知道它的一些科学原理,而作为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适当地对其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让幼儿观察、探索、操作等来理解物体的弹性。

【活动目标】 1、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重点难点】 重点: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 难点: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1、刺猬球、羊角球、皮筋、丝袜每人1份。 2、乒乓球、夹子、橡皮泥、手链。 3、石头、海绵、毛衣、弹簧、弹力球、玻璃珠、气球、记录表每组1份。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初步感知弹性请幼儿自选玩具,玩耍中初步感知弹性。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小秘密,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玩一玩,可以压一压,拉一拉,去发现他们共同的秘密。 幼儿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分享:说说你玩了什么?你是怎样玩的? 归纳:像刺猬球,羊角球,丝袜,皮筋这些物品,我们一用力,它们有的会变大,有的会变长,还有的会凹进去一些,我们不用力了,它们又都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些物品都有弹性。 二、比较尝试,认识弹性物品和没有弹性的物品。 教师出示夹子,乒乓球,手链,橡皮泥,让幼儿猜想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注意验证认识有弹性的和没有弹性的物体。 三、分组实验,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1、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东西,小朋友们看看,然后猜猜这些东西哪些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讨论说说并记录。 2、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卡。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x。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表达操作中的发现并与预测的进行比较。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在我们家里有哪些弹性物品呢?(沙发、席梦思、床垫子)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幼儿园里有哪些弹性物品?(蹦蹦床、皮球、羊角球)在你们的身上有哪些弹性物品?(松紧裤带、袜子、皮筋、皮肤) 五、教师总结。

查看全文>>>

(一)说活动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强调科学教育首先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及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一次三八家长助教活动中,班上有位家长为孩子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在魔术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异常地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表演,他们对这个魔术表现出了浓厚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因此根据孩子对魔术的热衷我设计了这节大班的科学活动《神奇的药水》。本次活动是把化学实验活动引进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领域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我不是追求一种严谨的化学实验程序,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让孩子感知化学变化的奇妙上,通过孩子感兴趣的变魔术的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可以使孩子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真正感受到世界的奇妙,还充分激发孩子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二)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我依据《纲要》中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要求,并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现有水平、发展需要出发,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活动目标。) (1)运用化学小魔术,使幼儿了解碘酒遇到另一种药水(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的现象。 (2)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变色的奥秘,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3通过游戏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2.目标重点:运用化学小魔术,使幼儿了解碘酒遇到另一种药水(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的现象。 3.目标难点: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变色的奥秘,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三)说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1.碘酒、淀粉溶液(米汤)、清水。 2.毛笔、杯子、双面胶; 3.水彩纸数张,教师示范画一张(事先均用彩笔画好树林、房屋等,用毛笔蘸取米汤画狐狸、老虎、大灰狼隐藏在树林中,晾干),白纸数张(事先用米汤画上小动物,晾干)。 经验准备:知道米汤、面汤内含有淀粉。

(四)说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教师做化学小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制造神秘效果,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一张已用米汤画了小动物的白纸)教师:看,这是什么呀?你觉得这白纸里有东西吗?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白纸,它里面藏着许多小动物呢,这些小动物们非常想出来玩玩,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请它们出来吗?(幼儿自由畅想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的配方

一、设计意图: 五彩的彩泥是幼儿喜欢的手工材料之一,经过他们的摆弄,创作出了许多稚趣盎然、神采奕奕、千姿百态的作品,给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有一天,一个孩子问我:老师彩泥怎么来的?这小小的问题引起了一群孩子的好奇,激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于是我决定引领幼儿运用各种方法自己配制彩泥。

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方法探究配制彩泥的秘密。 2、尝试做简单的实验记录。 3、乐意参加科学活动,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水彩颜料、面粉、水、葱、芝麻、豆类等配方材料以及毛巾、盘子、笔、两张事先画好配方的表格、记录纸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问题导入法: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团彩泥) 这团彩泥是我自己配方后制成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用多种方法配制彩泥 1)幼儿实验前教师先介绍配方表格记录纸 表格上画有许多材料(同文字相配),你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多少,请在表格的相应位置打。 2)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方法开始配制彩泥。教师巡回指导,观察每个幼儿配制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请每个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记录。 4)幼儿相互交流自制彩泥的心得,并交流配方: (1)幼儿介绍配制成功的配方(展示成功记录表) (2)幼儿介绍配制失败的配方(展示成功记录表) (3)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成功和失败的表格进行比较)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用各种方法配制彩泥 1、每个幼儿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重新配制彩泥。教师巡回指导,观察每个幼儿配制情况,并在第二张记录纸上做好记录。 2、实验结束,请每个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记录。 3、展示彩泥配制成功的记录表2,彩泥配制失败的记录表2。 4、幼儿对记录表进行比较交流。

四、延伸活动 1、彩泥配制成功的幼儿进行手工活动创作。 2、个别创作失败的幼儿允许他们再次尝试,从种感受配方的秘密。

查看全文>>>

【活动设计】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记录表,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铅笔,排笔,水彩笔,吸管,玻璃瓶,幼儿事先分为4组(红、黄、蓝、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师变魔术,让塑料小勺吸起纸屑。 师:想让它发挥魔力,还得请坐的的朋友配合配合。 二、幼儿用小勺自由探索,将小纸屑吸起来。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2、请幼儿尝试操作。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4、教师小结。 师:其实我们这个神奇的魔术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起来。摩擦的力量大,静电产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纸屑就越多。 三、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1、教师出示记录表。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 师:小魔术师们,我们研究魔术的时候,桌上的材料不要争抢,自己先拿一种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盘子里,再换另外一种材料。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再次实验。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产生静电现象。 四、提问: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静电现象。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遇到的静电现象。 2、教师小结: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们梳头的时候,梳子和头发也会互相吸引产生静电现象。脱衣服时,我们身上的毛衣和衬衣和头发都会产生静电现象。 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师:小魔术师们都学会了我的魔术,现在我们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感受水的特性。

2、通过科学小实验,发展积极探索、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了解生活中的水资源,产生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愿望,增强环保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2个金鱼缸(一缸有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杯清水每组一份白糖、盐、油、大米。

2、人手一只塑料小筐,有洞小溶器、半玻璃杯清。

3、课件。

【活动过程】

1、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教案出自:)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提问: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样知道的?提问:看看米里有什么?让我来摸摸米里有什么?师:真奇怪米里有个塑料玩具,我们怎么没看见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别着急,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所以就看不见里面的东西了,水除了这个秘密它还有好多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进行尝试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筐,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让幼儿尝试后幼儿讨论。师:这说明水会流动。

(2)溶解实验。

师:小朋友我们玩个游戏,桌上有糖、盐、,从中取几样东西一样一样的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中的颜色及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相互交流)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糖、盐、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被水溶解了。提问: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味精、化肥、感冒冲剂、蜂蜜、染料、冰糖、奶粉、小苏打)

3、引导幼儿保护水。

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我们的朋友却有困难了,这些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活。

提问:那我们怎样保护水呢?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中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4、改造容器。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个环保的好孩子,也是有爱心的宝宝,鸭妈妈遇到困难了,(教案出自:)我们来看看它遇到了哪些困难。

(播放课件)提问:我们来一起帮助它们找找盛水的工具吧,我要把这些能盛水的工具给小鸭子送去,可是能盛水的只有这么几个,小鸭子却有那么多怎么办呢?(把不能盛水的改成能盛水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标:

1.理解美术三原色、三间色及两两等量相加的意思。

2.大胆尝试动手操作、调配颜色、并记录。

3.感受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体验认识色彩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魔法瓶三个、ppt课件一份;一瓶醋、一瓶矿泉水、一瓶牛奶;调色杯人手一份、颜料水共14份(红、黄、蓝)、记录单、笔。

2.经验准备:幼儿有认识颜色的经验。

3.环境准备:适宜操作的室内环境。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美术三原色、三间色。

2.难点:能准确的用两两等量相加调试出三间色。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渲染活动气氛,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装有白水的矿泉水瓶,请幼儿察验后开始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

2.这三个颜色宝宝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幼儿回答

3.教师:现在老师来告诉你们,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做美术三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叫做原色,原色可以合成其他的颜色,而其他颜色却不能还原出本来的的色彩。我们通常说的美术三原色,即红、黄、蓝。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

4.你们来猜猜老师为什么去学这个魔术,然后今天在这里表演变魔术?幼儿回答

5.师:因为这三个美术三原色宝宝想去彩色城堡玩。

(二)出示彩色城堡图。

1.师:但是想进彩色城堡必须打开城门。怎么才能打开城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彩色城堡的主人是怎么说的。(彩色城堡的主人:欢迎你们来彩色城,如果要打开彩色城堡的门,必须要6种颜色填满锁上的6个三角形组成的风车门才行。现在你们的老师已经变出了红、黄、蓝三种颜色。)

2.教师提问:

(1)现在只有三种颜色,城门能打开吗?为什么呀?幼儿回答

(2)请你们猜猜看,剩下的3个地方,有可能分别需要哪些颜色呢?幼儿回答

3.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还是来听听彩色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吧。(彩色城主人:剩下的这3个地方,可不是随便什么颜色都能填的,一定要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等量相加后出现的颜色才行,小朋友们,快点帮帮美术三原色宝宝们吧。)

4.师:什么是两两等量相加?幼儿回答(半杯醋加半杯牛奶,半杯醋加半杯矿泉水,半杯牛奶加半杯矿泉水,现场请幼儿演示、记录,特意确定如何两两相等。)现在你们学会了两两等量相加这个本领了。

5.师:你们愿意帮助美术三原色宝宝们吗?那请你们有序的走到下面桌子去,每个小朋友的前面都有调色杯及你们需要用到的工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组成,学习书写数字6。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以及数的互换、互补规律。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双色卡片每人6张,数字卡片1~6每人2套,分合号1个。

2.笔、田字格本。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复习3~5的组成和加减。

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根据画面的不同特征说出3~5的组成和加减。

2.学习6的组成。

(1)请幼儿撒双色卡片,根据卡片落下后的颜色,用数字卡摆出6的分合式。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教师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注意引导幼儿正确读出6的分合式,如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

3.引导幼儿根据互补、互换规律找出6的分合式。

(1)引出问题:分合式排列这么乱,想出一个好办法,让人看清楚并且不遗漏分合式。

(2)幼儿根据很办上写出的分合式,交流找出全部分合式的办法。

(3)小结:分合式左右两边的数互换位置,可以得到两种分合法,这就是数的互换规律。如

6

╱ ╲

1 5

5 1

分合式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右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这就是数的互补规律。如

6

╱ ╲

1 5

2 4

3 3

4 2

5 1

4.游戏:找朋友。每人自选一个数字卡片举在胸前。教师拍手,幼儿自由走动;当教师拍手停下时,两个幼儿抱在一起,要求两人的数字合起来是6。教师当裁判,验证时请幼儿快速说出分合式。

5.学习正确书写数字6。

要求:用田字格本书写数字时1~9占左边格。

6像哨子。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底线,向右碰右线画成一个小圆,小圆上面超过中线。

请幼儿书写数字6。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刀剪硬质物品,学习用废旧乒乓球制作旋转的小花。

2、通过探究小花旋转,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3、产生对科学操作活动的兴趣,体验旋转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废旧乒乓球若干,剪刀、泥工板每人一套,清水每桌一份。

2、录音机,欢快音乐。

3、幻灯片。

4、魔袋一个,不同材质的小花。

【活动过程】

一、变小花,导入活动。

教师扮魔术师,从魔袋中变出出不同材质的小花,导入活动。

二、幼儿制作旋转的小花并探究旋转的奥秘。

1、幼儿闯第一关观察关。

播放幻灯片1,幼儿在观察乒乓球小花外形的基础上说一说其制作方法。

(1)这些小花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谁能说一说是怎样做成的?

(2)师生小结乒乓球小花的制作方法,强调剪刀剪硬物的技巧。

2、幼儿闯第二关动手关。

播放幻灯片2,

(1)幼儿动手制作小花,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自由探索:请你试一试,如何让你的小花转起来。

3、幼儿闯第三关探索关.

播放幻灯3,借助学具让小花旋转起来。

(1)提供泥工板、清水,让幼儿再次尝试。

(2)小结幼儿操作,肯定幼儿的探究。

4、幼儿闯第四关揭秘关。

播放幻灯片4,初步了解水的吸附力作用。

(1)幼儿讨论:小花为什么一直转,不容易掉下来。

(2)师生小结:必须有水,小花才不容易掉下来,水的吸附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板子的倾斜度决定小花的旋转速度。

5、游戏看谁转的快,(教案出自:)幼儿亲自尝试如何让小花转的更快。

师:现在我们来比赛,看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谁的小花转的又快又稳,不会掉下来。

三、联系生活,感受旋转的快乐。

1、幼儿寻找生活中旋转的物品。

2、幼儿用肢体动作扮演小花,感受旋转的快乐。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 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

2、能够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大胆探索气球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创造力。

3、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快乐情绪,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个充气的气球,瘪的彩色气球若干

2、彩虹伞一个、长绳子一根

3、活泼的音乐。

活动重点:

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

活动难点:

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探索气球的多种玩法。

活动过程:

一、 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教师神秘的拿出彩虹伞,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彩虹伞的爆米花游戏。激发他们对气球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充足气的气球,请幼儿摸一摸,猜猜气球里装有什么?

请小朋友摸一摸气球,有什么感觉?气球为什么会鼓鼓的?(里面有空气)

三、如果气球里没有空气会怎样?教师松开气球充气处的绳子,让幼儿感受空气从气球里出来,没有空气气球会变得瘪瘪的。

四、怎样使气球变得鼓鼓的?教师出示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教案出自:教案.网)让幼儿观察气球变大的过程。感知气球的存在。知道气球里装满了空气就会鼓起来。装的空气越多,气球就越大;反之,装的空气少,气球就小。但是如果气球装的空气过多,气球就会爆掉。

五、空气有个怪脾气,喜欢从气球肚子里溜出来,怎样才能让气球吃得饱饱的,又不让空气跑出来呢?(用绳子绑紧)

六、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探索气球的玩法。(教师小结)

七、增加气球的难度。把我气球都记在绳子上用身体的各个部位顶。

八、提高难度:让幼儿跑起来用头顶。(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不断地增加绳子的高度)

九、放松运动

查看全文>>>

大班春节的科学领域教案

范文资讯网大班春节的科学领域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大班春节的科学领域教案,2024大班春节的科学领域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