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菊花之约读后感(分享10篇)。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1
今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感觉自己躺在一个毛绒绒的`东西上。我睁开眼睛想看个究竟。我睁开眼睛,一抹耀眼的阳光直射我的眼睛,照得我的眼睛生疼。我揉揉眼睛,再次睁开。这是,大朵大朵云从我眼前飘过。我伸手拍了拍,云竟然散开了!等等,我怎么能碰到云的呢?我扭头一看,哎呀!是马丁!我竟然骑在了马丁的背上!
马丁驮着我来到我国的宝岛——台湾。从高空往下看,日月潭美丽的风光就呈现在我眼前,美不胜收,令人陶醉。马丁又向前飞,这次,我来到了台湾著名的蝴蝶谷。成千上万只蝴蝶翩翩起舞,美丽极了!鹅群们一直飞呀飞,终于在一个湖畔边停了下来。
我迫不及待地从马丁背上跳下来,飞也似的跑了出去。我来到一条大街上,这比我想象的还要美丽:繁华的建筑,文明的历史……我穿梭在人群间,看到了许多我没见过的东西。我玩累了,就坐在一片草坪上休息。、
一阵凉爽的风吹过,带来一阵清爽。我听见一阵笑声,原来,是几个孩子在玩游戏,玩得可开心了!我走上去问:“你们在玩什么呀?这么开心?”孩子们说:“捉迷藏。”我说:“哦,这样。”他们又问:“姐姐你从哪里来的啊?”我说:“中国大陆。”孩子们一脸疑惑的看着我,又问:“什么是中国大陆啊?”我说:“中国啊,是一个美丽的国家。那儿有许多民族,那儿的人们都很热情,都很善良。你们和我一样,同属于中国。真希望祖国统一,台湾能早早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我跟他们讲了许多中国的历史,名胜古迹等等。他们呢,也听得津津有味。
我讲完了,夕阳也爬上了天边。鹅群们飞上天空,我大喊:“马丁!马丁!等等我!”我与他们告别,爬上马丁的背上走了。
“起床了!起床了!”妈妈大喊。原来这只是一场梦啊!不过,这个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与台湾的同胞们骨肉相连,血浓于水。我们都有一个母亲——祖国。我们要相信,总有一天,台湾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2
“呜呜――”我的脸上挂着泪痕,由伙伴们扶着我走向家中。
就在刚才,我应约带着风筝来到了香都广场。“再高点、再高点!”我使劲迈动着双腿,目不转睛地看着风筝乘风而行。“呼——”我脚底一空,狠狠地摔在地上,一阵钻心的痛,回头一看,台阶旁静静地躺着我的风筝,看来它因太低掉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我再也控制不住了,泪水像掉了线的珠子往下坠。
我回想着当时的经历,突然发现前面出现了一个人影,朝我们缓缓走来,高高的个子,短短的黑发中夹着白发,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是爸爸!”
爸爸看了看我脸上的泪珠和脚上的伤痕,顿时明白了一切,出乎意料的是他却轻描淡写地吐出了一句话,“等会儿就不疼了。”然后与我们擦肩而过。
就那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我回头难以自信地望着爸爸离去的背影,仿佛在腊月天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直凉到脊椎里去了。
爸爸一步并作两步,走到了拐弯处,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那眼神似乎在说:“加油,你能行!”见我们都盯着他,他又低下了头,拐过弯,不见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和爸爸的“碰撞”也越来越多。
“就那么点分数就骄傲自满?”爸爸一把将成绩单丢在地上,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心里老大不服气,我明明都很努力了,再说94分低吗?是不是非我拿门门满分,你才甘心哪!我蹲下身子,拾起成绩单,狠狠地剜了爸爸一眼。
过了几天,爸爸参加同学聚会,喝得酩酊大醉。我深感无趣,而且里面空气差的要命,想出去透透气,刚走到拐弯处,就听见爸爸向他的同学们炫耀:“这次期末考试,我女儿数学满分,语文也考了94分呢!”那神情仿佛在炫耀一件无价之宝,我愣住了,在拐弯处回头看着爸爸,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是什么味儿多些,想起几天前对爸爸的态度又羞又愧。
都说父爱如山,如今我才感受到它的分量,我曾拒绝张开双翅,谢谢您逼迫我飞翔。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珍藏是窗外的风景。蓦然回首,富外风景如画。
二月十九那天,我和妈妈去商场买东西,那里可谓是人山人海!为了早点儿在茫茫人海中离开,我便拉着妈妈直奔目的地——服装店。由于在拥挤的人群中跑得太快了,妈妈的钱包掉了。我们到服装店挑好衣服付钱时,发现钱包掉了,连忙到外面去找,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点儿钱索。我心想:会不会被别人捡走了呢?那可大事不妙了,里面有600多元钱、信用卡……
可正当我们苦苦低头寻找时,我一抬头,无意间瞟见一个小伙子正拿着妈妈的钱包,焦急地东张西望。我想都没想便跑向那边,一把把钱包夺了回来,还对着他气愤地说道:“你干嘛要拿别人钱包,你知不知道你这样是不对的!”“我不是……”小伙子解释到,可被我打断了:“你不是什么,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承认,承认就说明你错了。”这时妈妈跑过来了:“你先听别人把话说完。”“其实这钱包确实是捡到的,但我只是在等失主,再把东西还给他。”我打开钱包检查,一样也没少,又回想他那焦急的样子,觉得十分尴尬,连忙对他说:“对……对不起。”“没关系。”他笑着说完就走了。望着他那背影,我震惊了。多好的人啊!可我却误会了他……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它还会出现我的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那们陌生人的品质就像一缕阳光照在我心头……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4
今天我们学了《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一课,我很喜欢尼尔斯的鹅—马丁,马丁有一身雪白的羽毛﹑不尖不宽的嘴,可爱极了。
今天晚上,我洗完了澡,上床睡觉。不久,我便滑入了梦乡。
我睁开了眼睛,看见在墙角有一只雪白雪白的东西,我走近一看,一只大白鹅映入我的眼帘,我尖叫了起来:“啊!马丁。”
马丁开口说话了:“我可以带你去任何地方。”“真的吗?”我兴奋的说,“那我们可以去侏罗纪吗?”“可以啊!”“太好了,太好了!”我赶快带上我的数码照相机,对马丁说“我们马上出发吧!”
我乘上了马丁,来到了侏罗纪。一只长颈龙映入我的眼帘,我听书上说过,长颈龙是食草动物,不会吃人。我便不会怕它,我和长颈龙玩了一天,我和马丁正准备回家,突然有一只霸王龙朝我冲了过来,我便拼命似的跑,马丁朝我飞来,我朝马丁跳了过去,我一把这抓住马丁对它说:“马丁,我们快回家吧!”我和马丁飞到了我家,我对马丁说:“不如我们在去卖火柴的小女孩待的街道吧!”“没问题。”马丁说,“一切包在我身上。”
我和马丁来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身边,我先用我的零花钱买下了她所有的火柴,并把我先准备好的零食﹑衣服﹑鞋子﹑围巾之类的东西送给了小女孩。我和马丁慢慢地朝着天空飞去······
“叮零零,叮零零。”一阵铃声把我吵醒了。我知道刚刚的一切只是一场梦而已。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5
每年的菊花开了,都是在南方沿海的十月小阳春之时。在这十月小阳春里,我阳台上那几盆小小的山菊花,也都开了。并且,开得很热闹。当然,现在已经是老历十一月中旬了,可是那阳台上的山菊花,却依旧还在开着,花枝盈盈。
我喜欢山菊花是有原因的,记得读初一年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范文,有篇范文就叫《山菊花》。他在黑板上抄写了这篇文章,并让我们抄录。他说:山菊花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不管是在山岗,还是在田野;不管是在河岸,还是在溪边,我们都可以看到她的踪迹。她的一生,总是任着牛蹄践踏,羊嘴咀嚼,但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年年依旧开满山岗河岸,她顽强不息的生命,总是染黄了原野山岗。
是的,山菊花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在秋天花开之后,它熬过了严冬,当地面上的枝叶全部在风霜中枯死后,她在地下,保持着生命的强根。春天来时,那一场场春雨之后,地底下那坚强的根,就会从土里冒出,一枝一枝嫩绿的细芽,穿过封闲的泥土。这些细芽不断地长到夏天,生命由此变得枝繁叶茂。当秋天到来的时候,她们会在百花无影的季节里,慢慢地,开出她们幸福并且快乐的花,保持着她们经霜不谢的生命。
我家阳台上的那些山菊花,她们也是这样的。事实上,很多山菊花的花片都是白色的,只有花蕊,才微微略显淡黄。然而由于视觉的原因,我们从远远的地方看去,白白的颜色在我们的视觉中淡去了,只留下较有穿透力的淡黄。当无数淡淡的黄色融合在一起时,这黄,便显得格外的耀眼和亮丽。我们站在远处,看着满山遍野的山菊花,一大片深黄色的美丽,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是的,山菊花是美丽的,秋天是美丽的;世界,也是美丽的。这种美丽,她尉然壮观,她生机勃勃,她面向一个红艳的秋色昂起了头,她骄傲地笑了。
是的,这就是山菊花。它从很远的地方射向你的眼中,她那清清的香气穿透你的生命,她那温温的感动感染你的内心。是的,她就是山菊花,那被中医称为“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的山菊花。她的性情微寒,味辛苦;归肺、肝经。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她是有诸多好处的,不只是有让你看得到的美丽,还有让你能感受得到的清香、以及体贴入肝肺的温暖。
所以,当你在你的阳台上,在你的花圃里,种上几株山菊花。春夏时节,她有生机盎然的绿色;秋冬时节,她有清美如诗的花语。她不但能给你感官上的美,还可以入药,泡茶。她能给你很多实际的温暖,却不需要你精心的呵护。在那个初冬乍寒的日子里,你捧着一壶温暖如春的菊花茶,站在阳台或者你的花圃,品赏着这盛开的山菊花,春天,也会在你的眺望之中,转眼之间就来了……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6
一支红色彩笔让我留下一段难忘美好的回忆。
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家中画着图画,一支支彩色彩笔乱七八糟的,可我仍置之不理,有的在桌子底下,有的“失踪”了……突然,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走进了我家,他长着长长的胡子,穿着破旧的衣服,手中紧握着一个大铁碗,里面装着一角、两角……他是个乞丐。他身后跟着一个小女孩,只有六七岁,短短的头发七零八落,瘦瘦的脸蛋像布满层层的沙尘,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裤,一副多么值得同情、怜悯的样子啊!
那位老人向我们说了几句“恭喜发财”,我的母亲给了他们一些钱,那小女孩微微笑道:“谢谢阿姨!”母亲不禁称赞:“多么懂事的孩子!”那老人正准备拉小女孩走,但她没有走,知识慢慢蹲下身子,手向桌底下伸着。一会儿,她把我刚用过的红色彩笔捡起来。我以为阿想要,就打算送给她。可是,她的独特行为打动了我—她把那支彩笔交给了我母亲,母亲连忙接过笔,发出赞叹:“真乖!”
小女孩拥有着多么纯亮的童心啊!我从没见过像她那样的人。在她还笔的那一瞬间,我好感动,一个年纪小小的孩子竟如此懂事。现在,没有再见过她拉。就是为不一个不期而遇的相逢,心和心的撞击,我才整夜、整夜的毫无睡意,似乎在等待着晨曦。
错过的只是岁月,永恒的却是小女孩难能可贵的美的心灵。唯有这件事,如一道莹光时时穿行于我的心灵丛中。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7
妈妈一向对我很严厉,可是却在一个普通的拐角处,我却领悟了妈妈对我的爱。
这天,我在爷爷家。妹妹出去了,大约十点钟才回来,我就想和妹妹玩捉迷藏,所以就走到衣柜前,打开柜门,躲了进去。可是呢,我却不知不觉在衣柜里面睡着了。爸爸、妈妈、爷爷、姐姐、妹妹,他们到处找我,可是最后却谁也没有找到。最终,妈妈用了她的独门绝技——狮吼功,把我吵醒了。我睁开朦胧的眼睛,从衣柜里走了出去,却发现妈妈正坐在床上,气喘吁吁。我走上前去,问:“妈妈,你们怎么了?”
“你刚才上哪儿去了,我们到处找你,都很担心你!”妈妈大声吼道。
“我刚才不小心在衣柜里面睡着了。”我哭着回答。
“你在衣柜里面喘得过气吗?你不怕在衣柜里面睡着凉了吗?”妈妈生气地说。
妈妈说完就离开了爷爷家。“妈妈!”我怯怯地喊着。妈妈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向前走,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妈妈肯定是不要我了,可是我还是要说一声对不起。想完,我又流出了眼泪,我像跟屁虫一样,尾随在妈妈身后。走到一个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一拐角处时,妈妈的步伐渐渐慢了下来,最后,停了下来。她突然转过头来,妈妈还以为我没有看见她,可是这个小小的'动作却逃不过我这个跟屁虫的眼睛。这时,我的心又暖了,心想:妈妈还是要我的。
这个普通的拐角,让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牵挂。妈妈,我爱你!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8
街的拐弯处,那面飘扬的旗帜仍在风中微笑着……
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零食要数冰糖葫芦了,每次在街上看到那位老爷爷,听到他的吆喝声,我总会情不自禁买上一根解解馋。这天,在街上与伙伴们嬉戏打闹时,又闻到了那熟悉的冰糖葫芦味儿……
我随着香味不由自主地走到了街的.拐弯处,还是这位老爷爷,由于没什么生意,他似乎已经睡着了,我看着这个车摊,一根根诱人的冰糖葫芦就这样显眼地插在车的架子上,架子的中间插着一面红色的小旗子,使车摊在人群中显得异常耀眼,但却没人光顾这个小摊,也没有人理会这位头发发白、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老爷爷。
伙伴们要拉我继续玩,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我要等老爷爷醒来,我要买冰糖葫芦。
等了大约十分钟后,我才想起摸摸口袋,看看有没有零花钱。一摸,糟糕,没有!跑回家去拿?太远了!怎么办呢?嘴馋的我实在受不了了,一个鬼点子在我的心中潜滋暗长:这大街上冷冷清清的,也没人看见,不如就趁老爷爷还没醒来,拿一根冰糖葫芦回家吧。但是,心中又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这么做一点儿都不诚信,况且老爷爷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在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向家住附近的同学借钱买冰糖葫芦,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同学家冲去,借完钱回到那个车摊时,老爷爷打了个哈欠,睁开了睡眼,我向他买了根冰糖葫芦,老爷爷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已是黄昏,落日的余晖照耀在我身上,我仿佛看见:街的拐弯处的那面旗帜,红得那么耀眼,此时,手里的冰糖葫芦更甜了……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9
菊花似乎并不受人喜欢,我却异常喜欢。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菊花,我很好奇为什么它会开在秋天?
爷爷就告诉我说是因为菊花看到别的花都受人欢迎,可它不仅没人喜欢还有其他的花歧视它。它很自卑,为了不和别的花碰面就把自己的花期延长到了秋天。可是每到秋天下霜的时候它就受不了,正当想放弃的时候它想到了歧视它的花,那些歧视它的花不知为什么能激怒菊花的勇气,每每想到这里他就又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渐渐的,他就变得异常坚强,到最后还开出了灿烂的花!直到有一天他听道有人称赞它:菊花不仅漂亮、它还很坚强、即使是在寒冷的秋天也不放弃自己的生命。
菊花很高兴能有人这样称赞它,它在也不自卑了,开始了乐观的生活。每年都是经历了冰霜打击之后才开花,它再也不觉得冷了,反而心里很高兴……听了爷爷的话,我感慨万分!双眼浸满了泪水,我也要做个不轻言放弃、即使是全世界都瞧不起我,我也要微笑面对一切……
在次,我想告诉那些有阴影的人,我也想你们看看菊花。并给你们讲讲菊花的故事,它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打击后才开出了灿烂的花。它不轻言放弃为什么你们就不能呢?每当看到你们为你们自己为某些伤残而难过时你们的家人一定很难过,请学习菊花那种傲骨、迎霜怒放的精神,坚强的活下去,乐观的迎接你们的人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然史铁生能够摆脱阴影成为作家你们就一定也能摆脱痛苦,我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也能活出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我喜欢菊花,不只是因为它独自开放在秋天、还有它那坚强、迎霜怒放的精神;它不怕外界给它施加的压力和不服输的品性值得我学习……
菊花之约读后感 篇10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其实,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
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这种文化中没有原罪,没有忏悔,也不需要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忠义和各得其所来解释。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日本人对天皇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准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发言是没有人可以质疑对错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
表面上,对天皇效忠使日本人疯狂的、不惜一切扑向中国。但是这一切的起源在哪里?日本是个有着强烈等级文化观念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大范围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
另外,从文化内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强烈的负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将这视为报恩的方式。然而,战争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人并不欢迎他们,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他们还没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非每个国家都向他们那样痴迷于等级秩序,只能在稳定的等级中才能获得安全感。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然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所有中国人又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站出来,即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没有想到,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盘散沙汇聚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铁拳!
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遵循的,日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付了学费,希望它吃一堑长一智。而中国,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发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现第二个日本,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和认识。
-
我们精彩推荐菊花之约读后感专题,静候访问专题:菊花之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