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800字 > 导航 >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800字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火烧圆明园》读后感500字,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一个国家若是弱小,就会受到欺凌。中国就经过了这样一件事。

是什么事呢?圆明三园的毁灭。

圆明三园又称之为圆明园。圆明园本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有如诗如画的乡村、有热闹的大街、有如仙境的西洋楼、也有经典的民族建筑平静的湖面上衬托出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讨厌的英法联军,在1860年10月06日闯入了我国园林瑰宝,他们有的看见了金子眼睛都发绿,直往口袋里塞、有的把宝石放在帽子里、有的把挂在墙上的名人字画统统拿走圆明园内一片废墟大火连烧三天只有那烟在倾诉不幸。

作为这一代人我,因英法联军的做法而愤怒,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软弱而伤心。清政府为什么不懂得珍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忍让为什么对人民不负责?我们与英法联军无冤无仇,你们为什么做得那么毒?在中国干了那么多的坏事,真是无耻下流看完《火烧圆明园》后我只想把英法联军骂个痛快,因为在我的心里燃烧着熊熊大火,同时又可怜当时的老百姓说不尽的心酸与愤怒。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这句话在我耳边回荡,不忘国耻。只有多学知识、多学本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一本书,没有任何名字,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这本书的作者,有一页写下了耻辱两个字,这就是《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许多含义深刻的道理。

圆明园在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还有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漫步园内,犹如温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自己正在幻想的境界里一般。

这样美的圆明园,却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圆明园内的东西能拿走的全部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动。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烟火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圆明园就这样成了灰烬。

多么可恶的洋人,多么残忍的英法联军,一座举世闻名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这种残暴的行为,使我们中国人民受到了巨大的耻辱。如今的圆明园已被侵略者夺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这,我憎恨他们,憎恨所有破坏我们国家的人。我希望他们丢掉这些残暴的行为,放下屠刀,更希望在这个和平年代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战争了。让我们共同拥有这美好的家园吧!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侮辱!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哀伤。

刚读开头,我不禁疑问:不就是一个小公园吗?为什么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再接着往下读,我发现圆明园非常大。有许多不一样的小园、大园。如果要参观,恐怕几天也走不完。

读完第三段,我脑子里浮现出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真漂亮啊!我不由感叹。

一幅都是热闹场面的买卖街马上显现在眼前,那儿卖了漂亮、多彩的花伞,一些古代小巧、精致的首饰,一些红澄澄的糖葫芦,哗啦,我的口水流下来了。

接着我又看见了杭州西湖,天上弯弯的月亮,映在清澈明亮的湖面上,旁边的柳树姐姐梳理着她的长发。月亮、湖、柳树相互衬托,多美的景色啊!漫游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读了第四段,我仿佛看到了好多中国的奇珍异宝,翡翠玉、大理石、汉白玉数不胜数。

看完最后一段,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了,我幻想的那些景物和宝物全都破了,被一大批强盗打破了。我既哀伤又气愤,这真是一段被受尽了耻辱的历史!我甚至突发奇想的想:如果我穿越回到强盗刚来到圆明园大门的时候把强盗打倒,圆明园就不会被毁灭了!但这是不可能的。

强盗真是太可恶了!圆明园的一切啊!全都没有了!

想到前几年,他们还敢把圆明园的宝物拿出来拍卖!那些本应是我们中国人的,可是他们居然当成是自己的宝物拿出来拍卖,我感到无比的愤怒。

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残垣断壁,已经不再漂亮了,想到这里,我感到好悲伤,悲伤圆明园的一切没有了。想到以前别的国家欺辱我们,抢我们的土地,我又感到无比的愤怒。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哀伤。这真是一段被耻辱的历史!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最近,从报道中得知,作为历史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周围管理的无序,导致圆明园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

我从记事以来,看过不少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今天重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又引起我的深思,催我奋进。

至今,我从照片中去看圆明园的废墟,看到那些已经齐腰的野草和埋没的残垣断壁,我仿佛听见这些石头在和我讲述他们往日的风采和圆明园那段悲壮的历史。

1860年,英法联军的铁蹄踏进了风景秀丽的北京西郊。这些凶狠的野兽闯进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他们被园中的陈设、外观、奇珍异宝、名人书画惊呆了,每个侵略者的兜里都装得满满的,带不走的就用铁斧木棒砸碎,一把火,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烧毁了,一刹那间贵重的珍宝化为乌为!

这些野兽的罪恶激怒了广大的爱国老百姓,老百姓与这些野兽展开了搏斗,这些禽兽不如的侵略者杀害了无数的无辜的老百姓。

如今,在蔚蓝的天空下,站在这洒满热血的土地上,那些残留的石柱仍然挺立着,它时刻地提醒着国人,落后就要被打道理。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

1860 年 10 月 18 日 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 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

今天我阅读了《火烧圆明园》这篇文章,读完这本书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思想非常复杂:即为我们曾经拥有的悠久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连城的国宝瞬间化为乌有而无限惋惜,又为八国烈强的掠夺而气愤填膺。我刚刚读完时还不能完全体会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拥有智慧,拥有的宝贝,被八国联军肆意抢夺呢?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在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 万园之园 ,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 ! 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 ! 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 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 , 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 , 烧我园林时 , 我的心情沉重 , 心里充满了仇恨。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 万园之园 化成灰烬 . 看到这里 , 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禁大声的骂到 : 死畜生!不要胡作非为 !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报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是 21 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1200字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我的眼睛在流泪。我的心也在流泪,看完《火烧圆明园》,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的心灵被耻辱着,被那愤怒的火焰灼烧着。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法国着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一个国家若是弱小,就会受到欺凌。中国就经过了这样一件事。

是什么事呢?圆明三园的毁灭。

圆明三园又称之为圆明园。圆明园本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有如诗如画的乡村、有热闹的大街、有如仙境的西洋楼、也有经典的民族建筑平静的湖面上衬托出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讨厌的英法联军,在1860年10月06日闯入了我国园林瑰宝,他们有的看见了金子眼睛都发绿,直往口袋里塞、有的把宝石放在帽子里、有的把挂在墙上的名人字画统统拿走圆明园内一片废墟大火连烧三天只有那烟在倾诉不幸。

作为这一代人我,因英法联军的做法而愤怒,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软弱而伤心。清政府为什么不懂得珍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忍让为什么对人民不负责?我们与英法联军无冤无仇,你们为什么做得那么毒?在中国干了那么多的坏事,真是无耻下流看完《火烧圆明园》后我只想把英法联军骂个痛快,因为在我的心里燃烧着熊熊大火,同时又可怜当时的老百姓说不尽的心酸与愤怒。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这句话在我耳边回荡,不忘国耻。只有多学知识、多学本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一本书,没有任何名字,但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这本书的作者,有一页写下了耻辱两个字,这就是《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观后感500字


今天,我观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这部片子讲述了圆明园里伟大的建筑和圆明园被摧毁的全过程。

成长在三位皇帝手中的圆明园里有无数名贵的花木,数不尽的珠宝玉器,美妙奇特的宫殿一座连着一座,特别是到了乾隆帝时期,又借助来中国考察已久的西洋画家建造了又一批豪华的建筑物。宛若梦幻的圆明园是过于虚荣的乾隆帝沉浸在美妙的欢乐之中,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表面浮华的帝国,实际上已经隐藏着巨大危机。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切都是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以科技发展为主的西方也在蒸蒸日上。圆明园的建造仍在继续,乾隆仍然陶醉在自己的丰功伟绩中。

然而,该来的,还是来了。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逼进北京,他们一路烧杀,最终攻下北京,传入圆明园。当侵略者抵达圆明园时,他们顿时被眼前豪华美丽的圆明园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遇到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竟放火焚烧整个圆明园。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全部化为乌有,仅剩下那几条令人看了会痛心的柱子。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我们那五千年的历史中抹了一层灰,也让我们将这段屈辱的过去永远铭记在心!

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圆明园读后感500字(一)

玖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非常的愤怒。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于康熙年间建成。但到清朝咸丰年间,英法联军闯入中国,直达北京。咸丰皇帝的懦弱,使英法联军更加嚣张。英法联军有着炮弹一槍一支,而我们中国清兵,只是骑着马,拿着剑,腰上挎着弓,背上背着箭,这些武器怎能与炮弹争锋。数十万铁骑清兵,全战死在北京城口。敌军拿大炮轰开城门,在城头上踢下清朝大旗,插上了英国米字旗。

1860年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直达储藏着无数珍宝的圆明园。咸丰皇帝逃往了承德避暑山庄。守护圆明园的清兵抵不住一槍一支的扫射,全部逃走或自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可恨的是,英法联军把无数圆明园的珍宝掠走后,放大火燃一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三夜,中华民族的瑰宝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在攻入北京城时,英法联军的首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的武器没我们先进,他们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3200名英法联军就能战胜中国人几十万的士兵。但有一点我们不如中国人,那就是勇气。我们敬佩中国士兵的勇气和力量,还有智慧。

【圆明园的毁灭】让我想起英国拍卖会。在英国、法国,不是拍卖过中国圆明园的各种奇珍异宝吗?最可恨的是,他们竟拍卖了咸丰皇帝的御玺。那些文物,我们理应拿回来,可现在竟让他们拍卖,这是侵略者的罪恶。

如今的那圆明园什么也没有了,说白了,唯一有的也就是一片小湖,几根残柱,还有墙上火的痕迹。我们看见了这一切,非常的愤怒与惋惜。大家要记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读后感500字(二)

那场大火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

建于康熙46年的圆明园占地约16万平方米,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一精一心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一精一致美观。

我无时无刻都能想象出漫步在圆明园内,那种仿佛置身天南海北,人间仙境的感觉,如果我早出生二百年,是绝对要去这当时中华民族艺术美学结晶的皇家园林,游览一番的。

当英法联军粗一暴的闯进中国领土的那一刻,谁也没有想到,如此美轮美奂、富丽堂皇、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竟会遭受法国、英国等强盗们的暴力焚毁。

1860年10月是一个充满着杀伤、掠夺、暴力的月份,正因为当时中国的武器落后,才让这些无恶不做的侵略者有机可乘,将上万件绝无仅有的宝物掠走,把独具匠心的园林景观,毁于一场熊熊燃一烧了3天的大火里。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昔日的风光早已不在,那一件件流落异国他乡的珍宝,只有回到它们的家乡,才能才能找到自己天生的位置。

圆明园文物是中国康熙时期文化艺术顶峰的最高象征,它们共同的名字是圆明园,圆明园不属于法国、英国、德国、日本,而属于中国。无论身份贵贱,即便是身份处于社会低层的中国农民,也有权利去阻拦野蛮土匪们破坏的步伐。

圆明园的焚毁警示着每一个中国人: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上,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不被邻国欺负。我们要不忘国耻,为中华而发奋图强,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圆明园读后感500字(三)

我读完了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但是我知道了圆明园里有什么,原来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还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我也知道了里面有仿照各地文物和各地名胜,还知道里面好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建筑物。看到这里我高兴地笑了笑,因为我的民族同胞那么聪明,能建造出那么漂亮的圆明园,我真为他们骄傲。

可是我往后看了看,我终于知道圆明园是为什么毁灭了。以前,我还以为是有人不小心把火点着了,把圆明园里面什么东西都给烧了。原来是可恶的英法联军,先把我们的圆明园给烧了。课文里说这些可恶的英法联军先把我们的宝贝能拿的都拿了,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看看那些英法联军都干了什么!

我还知道前些年香港有个拍卖会。在拍卖会上,不是拍卖过铜牛头、铜猴头、铜虎头吗?那就是圆明园里的十二生肖池里的牛头、猴头和虎头。中国有关方面花费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从拍卖市场买回来了这三样国宝。这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应该拿回来,可是现在却用了昂贵的价钱才买回来,不管怎样说,这都是英法联军的罪恶,我现在更加憎恨他们了。

火烧圆明园450字


今天我看了《火烧圆明园》后,心中感受好像泉水般,涌现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气、可悲的时刻。

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大门,而皇帝和慈禧却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无寸铁的百姓。残暴的敌军很快打入了圆明园,在对圆明园进行了一番洗礼后,又下令:火烧圆明园,理由竟是看园的大臣不让他们进去抢夺东西。罪恶的火连烧三天,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桩。

现在,有一个问题浮现在我的心头:英法联军为什么敢在中国的领土上为所欲为?答案只有一个清政府太无能。

当时在位的皇帝整天不务正业,把外国所谓的科技视为玩物丧志,可真正等敌人攻入国门时,却手握落后的武器去防守,结局当然是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中的:当时的清政府完全没有想到,被他们视为玩物丧志的东西竟有如此大的威力,没有想到我们和敌方的实力是那样的悬殊。可当清政府明白时,一切却显的那样不堪一击。由于清政府的无能,皇帝及大多数官员的贪生怕死,与入侵者签定了各种不平等条约,以此来换取太平生活。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手中可以把握未来,使这段悲剧不再重新上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