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鞭炮的由来 > 导航 > 元旦的由来

鞭炮的由来

元旦的由来。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元旦的由来”,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元旦的庆祝方式一: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国家都把元旦顶为法顶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

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文字的由来


他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文明型社会,他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没有他,文史传承没有了载体,不会被保存下来,前人的事迹很快就被人们所遗忘,我们就会什么都不会知道。没有他,就没有书本,没有书本就没有传播知识的途径,没有传播知识的途径就没有传承下去的机会,智慧的结晶就不会被保存下来。没有他,我们人类就无法作间接的交流。没有他,就会让人类的缺少很多丰富的生活,不便于人类思想感情交流。他就是我强调过很多遍的文字。

如果是口耳相传,那语言的习惯每30年左右就会有改变,无法完成文明的传承!但文字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数千年的文明史,就是靠文字来记录和传承的。掌握了文字和相应的语法,你甚至可以学贯古今,这是语言望尘莫及的。文字不但可以用书信传递不用靠人捎口信,可以拉近人跟人之间的距离,更可以在纸上写自己的心情抒发情绪,让自己放松心情。

很感谢发明文字的人,让生活更多采多姿,文字帮了人类很大的忙,不论是记载、春联、使用说明、电视的字幕都需要文字,我很难想象没有文字的时期,如果不会说话的人怎么办?发明文字肯定要费一番功夫,我有好多疑问想问发明文字的人,文字的演变也让我很有兴趣。

我对文字只有浅层的了解,因为这个题目让我更深入了解文字的由来和演变的过程,这种文化值得继续流传。

倒贴〞福〞字的由来


上历史课的时候,我都是比较活跃的,都很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一天,我就从历史课上了解到了朱元璋这一大人物。

在朱元璋身上,我还了解到了一个很喜庆的故事。那是在明王朝建立完后的时候,便是喜庆的除夕到了,这时,这个皇上朱元璋就特别喜欢热闹,他就微服出访,到京城的大街小巷里观赏平民百姓的除夕夜活动。他来到京城后,便有一股兴奋的感觉,这里到处红灯绿火,热闹极了,一间间的房子里张灯结彩,歌舞升平的景象样着古朴的街道上充满了古色古香的味道。好像朱元璋越看越喜欢,便走过了好几条街。但是,在这走过的街里,所走过的大大小小的巷子,皇上观赏了那么多喜庆的景物,却没有发现写自己有关的对联或者一些什么,他这下可就大发牢骚,按捺不住内心的气愤感,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就在这个万般焦急的时候,一位跟在他身边的侍从,看出了他心里的想法,便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想要做些什么。他来的皇上面前,用诚恳的语言跟皇上道出了他的意思,告诉皇上,建议老百姓们在红纸上写上一个〞福〞字,然后把写好的〞福〞字贴在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预示幸福的到来。他继续向皇上解释到,这红纸便是皇上您,红色便是朱砂,把福字写在红纸上,便是把福字写在皇上的身上,让皇上的福气带到老百姓的平民生活中,也是祝愿皇上年年幸福临门,捉住幸福的气息。

于是,朱元璋听完侍从的建议后,他便吩咐大臣们到民间宣传这一事件,让京城的每家人都贴上一个〞福〞字,而且要把这个〞福〞字,贴的漂亮,贴的标致,不能有半点马虎。这个消息传下来之后,便很快得到了老百姓们的极力响应,他们都很认同皇上的这一种做法,都很乐意接受贴〞福〞字的这一现实。但是,就在这一过程中,皇上从一些大臣的口中得知,老百姓们居然把这〞福〞字给贴反了,这让皇上觉得很没面子,便大有生气,当朱元璋正要下令把这些贴反了〞福〞字的人抓起来的时候,出来了一位关键的人物,这便是皇上的重臣刘伯温。这刘伯温一脸淡定地对着皇上哈哈大笑,嘴上还不时地连声叫好:〞好哇!好哇!〞福倒〞便是〞福到〞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啊!〞在朱元璋听完之后,便松懈了刚才的愤怒心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合适的道理,还出重金奖赏了那些把〞福〞字贴倒了的家主人们。

这件事,在京城经常一下子就传了开来,还传到了一些偏僻的地方,让更多的人记住了朱元璋的这一举动,也就让更多的人对朱元璋有了更多的认知。这也预示着,原来倒贴〞福〞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快给家里的人带来福气和幸运,让更多的人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当中,纷纷效仿朱元璋起来,认认真真地把〞福〞字写到红纸上,然后专心致志地把它贴在自己的门面上,把这一种运气带到自己的家中。因此,以后的每年,京城里乃至别的国家的家家户户都把〞福〞字倒贴过来,这让皇上朱元璋也颇为喜欢觉得这一政策十分之正确,不仅得到了民众们的支持,得到了民心,而且还广泛地流传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福〞字倒贴的好处。从此之后,便有了贴倒〞福〞字的说法。

来到了现在,虽然贴倒〞福〞字的这一现象,在中国的民间里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还有着这一风俗习惯,没有把这一风俗习惯给忘记,他们一直坚守着原有的习惯,让这一风俗习惯永存下去,这是一份多么难得的坚持啊!眼看这一风俗习惯就要被淘汰了,所以,为承接中华文化的我们,一定要肩负起继承这样的风俗习惯的责任,把这一种风俗习惯发扬光大,继续展现在中国的民间里,让更多的人接纳这一风俗习惯,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_关于六一儿童节的说明文800字

六一儿童节了,小朋友们一定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兴高彩烈地度过自己的节日。可是,你知道六、一儿童节是怎么来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1949年12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上,中国和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代表,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迫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全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教育权等基本权利,会议规定了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令,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给全世界儿童争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各国儿童的友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执委会,正式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这就是六一儿童节的由来,你们知道了吗?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_关于六一儿童节的说明文600字

六一儿童节,在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

自从1949年确立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国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一天或七天。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往往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儿童节,事实上,在近年,美国的一些组织也开始考虑将儿童节定在6月1日。

《乌龟背壳的由来》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 乌龟背壳的由来,大体内容是:很久以前,在所有的动物中,乌龟是跑的最快的,兔子跟本不是他的对手,可是,乌龟骄傲起来了。一天,森林王国召开赛跑大赛,一听有乌龟参加,小动物们都不参加了,只有兔子要挑战一下自己,比赛前,兔子和乌龟都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兔子是为了加强练习,争夺世界第一快,而乌龟呢,则是认为自己会赢,金牌非自己莫属,忙着到处去喝庆功酒。结果,由于平时没有认真训练,体力不支,再加上酒劲大发,渐渐的落到了兔子的后面.为了追上兔子,小乌龟闭上眼睛拼命向前奔跑。不小心钻到了刚好路边滚出一个带着花纹的陶罐里,等乌龟醒来时,眼前一片漆黑,身手不见五指,经过一阵挣扎,乌龟终于把头和腿伸出来,从此乌龟就有了沉重的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骄傲,骄傲容易使人产生嫉妒,骄傲会使朋友离你远去,没有人会喜欢骄傲自满的人.不能因一时的胜利和荣誉沾沾自喜,因为.一不留神,乌龟那重重的壳便会背负在你的身上噢!!

元旦的来历


元旦的来历_节日来历说明文700字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春节的来历_节日来历说明文500字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元旦习俗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保加利亚: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巴拉圭:巴拉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苏格兰: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加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元旦这天,最忌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总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同时,这天人们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比利时:在比利时,元旦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土耳其: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洗澡,然后穿上新衣裳,他们认为这样可去除过去一年的衰气,除旧迎新,迎接来年好运。

庆元旦650字


2013年最后一天的下午,天空湛蓝,万里无云,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学校举办的少年梦,中国梦!少年行,中国行!庆元旦大队主题会。这个主题会,我们欢聚一堂,满怀激情,笑迎新的一年来临。

今天我和班里20位同学为新参加少先队的队员佩戴鲜艳的红领巾,新老队员一起在队旗下庄严的宣誓。之后开始一系列的庆元旦文艺演出。我最喜欢的是二实小分校演出的情景剧《时钟滴答滴》,演员们表演很认真,特别引人入胜。蝙蝠侠老妈让我们同学感到特别意外,她摆出特别搞笑的姿势,还东奔西跑忙碌了一整天。上班族老妈一登场就原地不停的跑步,变化动作,引得场下的同学议论着,这老妈简直是在酷跑。其实这是上班族老妈在表现出她忙碌的一天。超人老妈表演出各种飞行的动作,魔法师老妈手里拿了一支魔法棒都很引人注目,她们都表现非常的忙碌,非常的辛苦。我觉得我们应该为老妈减轻些负担,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英语组的情景剧《小猫钓鱼》也特别精彩有趣,引得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先是小猫和他的爸爸一起钓鱼,小猫看见小公鸡就分心了,顾着听小公鸡拉手风琴而忘记了钓鱼的事儿。小猫还跟小猴学起了街舞,很精彩。在猫老爸教育下,小猫才认真的钓鱼。之后三位老师带领三个学生上台表演起《英文版》的《爸爸去哪儿》。同学们聚精会神,鸦雀无声认真观看这精彩的演出。

在一系列精彩的节目演出之后,我们怀着非常愉快的心情回到班级。老师们为了庆贺元旦,给每位同学分发一些节日礼物,这让我们携带着喜悦走完2013年,满怀希望的喜迎2014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