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 导航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200字202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200字2024。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小编特别编辑了“《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200字2024”,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皇帝,一个令人垂涎的职位。请允许我用职位来界定这个活生生的人。他是皇宫中万人仰慕的角色,一个小小举动便会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有道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他是皇宫中至高无上的存在,哪怕是个傀儡,也能够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他是皇宫中人人渴望的到来,多少人翘首企盼他的宠幸

可是,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真的是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人吗?

不,不是。作为一个帝国的标志,遑论自由。

朱翊钧,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后世都称呼他为明神宗,年号万历,故后人又称万历皇帝。而我,总愿称他朱翊钧。

即位时的朱翊钧,年仅十岁。那时的他已经接受了四年的堪称魔鬼式的皇太子训练。明穆宗为他安排了一堆讲师进行辅导,学习治国方针、国家章程。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朱翊钧却只能在皇太子的路上一路向前,埋葬自己的肆意。稍有偏差,就可能万劫不复。

重担来得是那样的快。明穆宗的龙驭宾天,群臣的劝谏让朱翊钧登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座,成为了皇帝。从此再无童年可言。

可是十岁的你,又如何处理国家大事呢?但好在你有一颗励精图治的心。于是在首辅张居正的建议、辅佐下,每天太阳初升时你就驾幸文华殿,听儒臣讲读经书。结束后批阅臣僚上奏的奏章,下午复回讲席,再读史书,练习书法,复习功课。只有每月逢三、六、九常朝之日,才暂免讲课。除此之外,即使是隆冬酷暑亦不间断。稍有懈怠,就会受到长跪的处罚。

记得当时你最爱书法,你得意洋洋地请张居正和其他大学士看你秉笔挥毫,期盼着他们的肯定与赞赏。可得到的却是书法课的取消,原因是书法是末枝小节,沉迷于此的大多是昏君。

你无法反抗,若是不从,昏君的高帽就会落在你的头上。你也无法去太后那里撒娇,自从你成为皇帝,亲情也变得虚假。好想抱一抱独自承受的你,告诉你,写得真棒,加油!

了解过这样的你,便不觉得十年后遇到郑贵妃你的挚爱时你的荒唐、反抗。她是你的知己,她从来不把你当做皇帝,而是把你当做一个普通的、有血有肉的人,在她的身上,你嗅到了久违的自由的气味。

你不再是皇宫这座铁牢里孤零零的犯人,你与她肆意享受着爱情与自由的芬芳。

但随之而来的是立太子问题,你想立爱情结晶为太子,但群臣总以立长不立幼为由胁迫你。你内心痛苦万分,你可以反抗的,就像正德皇帝那样潇洒自在地活着。

可怜你心中的责任感时刻鞭策着你,你不能叛逆,不能一意孤行。这些苦你都默默承受,只因为你是皇帝。

后来,你想练兵,想出巡,申时行也不让。你被皇权束缚在了这座被称为皇宫的牢笼里,像一个活着的祖宗。

你看似拥有天下,却又一无所有。于是纵情声色成了你冷漠无言的反抗。世人诟病你中后期的荒诞昏聩,我却哀叹你金丝雀的一生。

愿你来生不做皇帝。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绽放光芒,拥有甜蜜爱情、温馨亲情、真挚友情。愿你来生自由飞翔!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800字2024


《万历十五年》迷迷糊糊之中读完了。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一查,是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明朝的历史,我也就没了兴趣。美国人能了解我天朝万分之一吗?他们除了黑我天朝,还会干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再说,我在此间生活二十多年,都整不明白,他们歪果仁看两天文献、旅行几个地方就整明白了?还有,明朝,这个奇葩的朝代,我记得当年高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就是从《明史》里面摘录出来的一段,晦涩难懂、佶屈聱牙,至今仍有阴影(主要是有很多字都不认识,比如说那些皇帝的名字)后来,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对明代有了一点了解,好像这个朝代没那么讨厌;再加上听了《晓说》《晓松奇谈》,好像美帝的人民也不都是美分,有的时候很中肯嘛。直到前两天追剧《人民的名义》,老狐狸喜欢看的书,那自然有点意思,难得最近有点时间,下来读读,也省着天天看影视剧、看小说显得我层次不高。此书不看则已,翻起来一瞧,那就是打开了通往别样历史的大门。(此段属缘起,皆为废话)

黄仁宇,大师!《万历十五年》,神作!

翻开书,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每一条引用、摘要、事情经过都标明出处,参考文献精准详实(让经常找不到三个过硬四铁六无等等简称的出处和详解的我顶礼膜拜,要是我们的办公文件也这么体贴,附上参考文献该多好啊呵呵)。

万历15年,公元1587年,这只是漫长中国历史的一瞬间,也仅仅是近300年大明王朝中的一张切片。这一年平平淡淡,作者摘取的也是一些常见的琐事,无非是政治斗争中,某些人被清算,某些人被贬谪,有些人被提拔,某些人被妥协,某些人活着,某些人死了。但是,就像组织活检有时候,一张病理切片就宣告了癌症晚期是的,万历15年,公元1587年,这张切片宣告了这个朝代的晚期;宣告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晚期;如果我们不改变(改革),它甚至将宣告我们文明的晚期(前几天我还在探讨文化自信,现在却满眼都是悲观)。

很多历史悲剧或喜剧的原因,在这本书中若隐若现,比如,为什么庞大的明朝,居然被农民起义侥幸地推翻了?为什么清朝每一个皇帝都励精图治,可还是扭转不了颓势?为什么国民党败走台湾,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此为天大的喜事)?为什么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摆脱不了轮回的宿命?为什么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甚至我觉得《人民的名义》作者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搬出来,增加了一些正面引导和现代元素)

摧枯拉朽,枯和朽形容这个切片再合适不过。皇权、相权、文人集团,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无论这个朝代出现谁,都不会阻挡灭亡车轮的碾压。在固化的阶层、僵化的思维、禁欲主义的习俗、死水一般的文化、道德代替法律的环境之中,藩王拥兵、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农民揭竿、外族入侵、洋人侵略,只不过触动了朝代灭亡的扳机点而已。读罢,有种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必然的无力感。

高中那会儿听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前面都是历史故事、情节分析,听得津津有味,一副读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的样子。到最后一期,易中天上升到世族、门阀、集团的角度,我却不喜欢听了,因为那不再是评书、小说、故事。现在想来,自己还是太年轻,那才是历史要告诉我们的规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实话实说,《万历十五年》我没看懂。有些书是不是要经历很多事情,有很多积淀之后再读呢?就像初学者品一款好一点的红酒,水果的馥郁、橡木桶的椒香、果胶的黏弹用同事贾导的话说,喝一口之后就蒙了(不是醉了)。不怕,好书就要多读嘛,就像《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以下是一些原文句段,读的时候有如获至宝之感,现摘录出来,以管中窥豹。之前觉得这本书尺度有点大,今天看了《中国人史纲》中钱理群的代序之后觉得,我们需要更大尺度的教训!

1.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2.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3.在我们形式化的政府中,表面即是实质。

4.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

5.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

6.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7.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战争。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800字2024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不见风雨飘摇,也触不到病入膏肓,唯有隐隐发痛的慢性病,让人在平淡无奇的日子中,感到些光阴的懒懒流逝。黄仁宇先生用历史学家的视角,文学巨匠的情怀,带领我们凝神此刻的中国, 在时间的温暖里,切开一个断面,揭开曾经的故事。作者截取了从皇帝、宰相、士大夫到六品官员、军事将领、儒家信徒等六方面人物的片段来组成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的群像,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地展现了明代中国所谓僵化的、保守的官僚体制与落后的、混乱的、零碎的税收管理体系,并以极为个性化的叙事风格刻画了为实现治平抱负而在体制中抗争与灵活变通的人物。为我们摹画出明代建国初始的小农思想与顶层设计,即以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的清晰图景。

贯穿《万历十五年》整部书的一个思想主线就是,西方近代化的技术、组织与制度的理性化、尤其是财政税收体制上的数目字管理化并没有在明代中国发生,而与此同时的西方正处于迈向近代资本主义的重要关口。作者一方面是在为中国错失这样的良机而继续沿用传统的老体制不思进取而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中国没有走上这条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而诊断病因。在作者看来,中国的沉疴痼疾就在于以道德、礼义代法律、以道德代技术的传统思维,而这两项是儒家思想规训下的文官集团的铁律。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在维护祖宗成宪、先圣经训、仁义道德的名义下坚守着他们所认定的政治正确,而这背后渗透了多少个人利益的考量与权衡,则是以非常道德化的面目表现的。相形之下,被文官集团裹挟与道德绑架的皇帝看起来陷入非常被动的地位,其所谓的专制权力并没有流俗理解的那样绝对独裁与不受限制。甚至于万历皇帝无奈地选择罢工来消极地回应,与整个文官集团作对。无怪乎,明代文官集团会推出像张居正这样的权臣,也会涌现像崇祯这样试图重振朝纲、大权独揽的强势皇帝。可以说,有明一代的最终衰败从一开始明太祖建国所定的基调就被决定了。

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与社会治理上,明代中国以儒家的道德规训和政治教化代替了技术专家与法律思维。而这是与马克斯韦伯揭示的技术与制度的理性化、科层化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后者被认为是近代资本主义能够产生以及现代国家构建的关键。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这是明代从最初建国就定下的基调。作者指出,洪武皇帝所推行的农村政策及一整套的措施最显著的后果是,在全国的广大农村中遏止了法制的成长发育,而以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上自官僚下至村民,其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善恶,而不是合法或非法。作者所选取的极端典型就是被他戏称为古怪官员模范的海瑞。一方面,他以极缺乏人情味的严厉法律思维却又推行极为重视人情味的人伦道德,把儒家的忠孝仁义的价值推行到极致,以至于到了违背实情、不顾事理的地步。他所关切的并非事情的是非曲直,而是儒家人伦的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是否能符合圣人所认定的正确。另一方面,海瑞又呈现出极为重视规则、不顾人情的理性主义法律思维的一面。不懂得变通与灵活性,对于儒家极为重视的经权问题并没有深刻的领悟。这就决定,海瑞只能作为一个官员楷模的道德典范被朝廷树立(清流),而朝廷所重用的却是一帮深谙权术、懂得现实政治运行法则的更为务实的官僚(循吏)。作者认为,凭借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的个人道德自觉,加之具体处理这些诉讼时的过于自信、自用,而没有任何周密的规章程序以及处理诉讼的专门机构,海瑞注定是要失败的。

作者尖锐地指出,在僵化保守的文人治国的铁笼中,也有极个别以一己之力来冲击整个腐朽体制、试图改变保守落后的局面而锐意进取有所作为的英雄。其中之一是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了施展平生的报复、实现抗倭的大业,深谙现实政治的戚继光知道必须先获得权位,而他选择了一条捷径:直接攀附当时的权臣张居正,通过送名贵礼物获得后者的赏识与欢心。而张居正也是慧眼识英才,重用了戚继光,才成就了明代抗倭的大业。然而,戚继光以一介武夫来试图革新军事体制与设备的努力却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反对而失败。像戚继光这样一位刚毅果敢的卓越军事将领想要提倡新的军事技术、极端军事效率的改革尝试必然失败,因为这打破了整个文官集团所维系的平衡,是与文官集团所要维护的轨道是相冲突的。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技术、效率总要让位于文人治国与稳定性的考量。在事实上,文官集团只能有一种传统的性格,而由于这个集团是本朝实际上的统治者,他就必然会以自己的性格作为标榜,而责成全社会向他看齐,造成了整个行政的低效。

在税收和财政管理的体制上,明代中国显然缺乏精细的数目字化管理,并且体现了浓厚的农业立国的小农经济思维,以及对工商业的严重抑制。作者以来往官员的旅费这个事例说明财政管理的碎片化与自给化程度,根本没有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一杆子插到底的管理体制。按照明律,这笔费用由各大户分摊,根据固定的数字来征收,这样就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就连军队的军饷都不是由国库支出,而是指定应天府的五千个纳税人把它们应交的税米直接送到军士家里。实际上,作者对财政税收制度的批评把矛头对准了儒家思想与文官集团对技术的排斥、抵制以及以道德立国的思想。所谓君子不器的儒家思想深刻铸造了传统文官集团的政治性格,那就是在思维上极力排斥与抵制专家治国式技术主义的行政方向,而以道德的教化治理国家。因此,这种政治体制设计的目的就不是效率主导,而是以稳定、遵守惯例或成宪为首要宗旨。

然而,作者的视野还是有非常强烈与明显的韦伯理性化理想类型与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明显是站在西方近代化的立场上反观与评判中国。他更多地只是诊断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与政治教化模式的问题,而忽视了这个体制之所以长期延续并成功占据中国人心灵的优点。历史研究已表明,同一时期的西方在财政税收体制上并没有比明朝精确化与高明到哪里去。如果按照马克斯韦伯对理性化的官僚制特征的描述与定义,比如分工的专业化、名实的相符、非人格化、等级化等标准,中国早在秦代就建立理性化的官僚体制,虽然它远非近代西方那种现代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构模式。若是从近代西方传教士的眼光看来看待明代中国,则是另一番景象。传教士们经过观察中国的政治体制后都惊呼中国已经实现了哲人王治国,他们对中国通过科举选拔儒家士大夫担任文官的制度是非常赞赏与仰慕的,并积极地向西方推介。这是因为,君子不器的思想早已被孔子深深地刻铸在中国读书人的心中。中国人的政治是培养精通儒家经典的、有深厚人文教养的德才兼备的通才而非技术性专家来教民、化民,这是中国政治的逻辑,它所着力的是安顿人心、立己立人、修己安人的志业。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中国文明从源头起就是一种连续性文明,生产的发展、血缘被地缘取代以至于国家的产生都是由于政治的程序来完成的,而西方则是一种断裂性文明,生产的发展是依靠技术、贸易的突破性提高导致的,因而西方走向了一条向外索取与扩张的技术革新、航海发现、海外贸易的路线。

黄仁宇先生的笔墨,让我们看到静静潜伏于历史穴罅中的明朝,怎样呻呤着属于它的孤寂。也让我们聆听到作者抒情的挽歌中充满遗恨的沉重叹息。历史,是这样势不可挡地客观前行。只有学会在细节中窥视真相,懂得顺势而为,方可不溺于历史长河而延绵不息。站在40多年后反观《万历十五年》,我们更应清楚我们文明与道路的来龙去脉,在中西对比的视野下,重新反思我们的独特性,以及走向更美好未来的自觉坚守与选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2024


春节期间阅毕《万历十五年》,心有戚戚焉,为那一群光鲜亮丽皮囊下的孤独灵魂。

黄仁宇先生写史手法特别,《万历十五年》截取了历史的一个剖面,让时间停留在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为中心,从描写一个皇帝和五位官员入手,即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自相矛盾的哲学家李贽,抽丝剥茧,梳理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史为鉴,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在此,我只想谈谈让我感触较多的两位人物,万历皇帝和戚继光。

万历皇帝朱翊钧。聪明敏感,早熟,初欲励精图治,后日形消极。1572年9岁登基,1620年御宇48年后离开人间。

万历即位的前十年,在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下,明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承平日久,府库随之日见充实,实现回光返照式的万历中兴。1582年7月,张居正病逝,万历18岁,他决心破除对外的柔弱印象,励精图治,但恰在此时,他观看了宫廷内戏班演出的《华岳赐环记》,戏里的国君慨叹地唱着政由宁氏,祭则寡人时,聪明敏感的他似乎意识到即位十年,自己只是首辅张居正的傀儡,而并非大权独揽的君主,于是从否定张居正提倡的全国耕地丈量开始,揭开反张运动序幕。经张居正事件后,万历对一切都持怀疑的态度。

倒张之后,万历发现自己的自主之权仍然受到种种约束,自己贵为天子,只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身为皇帝,万历的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他可以把不喜欢的官员革职查办,但是很难升迁拔擢他所喜欢的官员,以致没有一个人足以成为他的心腹。万历以自己的聪明,意识到自己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受制于廷臣,文官集团才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在即位的日子,不断的应付许多重复事件和不变的礼仪。

在与文官集团抗衡的过程中,万历是孤立无援的,幸而在感情生活中有心心相印的郑氏陪伴,但因文官们不容许他废长立幼,以皇三子常洵代替皇长子常洛为太子,遂使他心爱的女人郑贵妃悒郁寡欢,出于一种报复的意念,万历竟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且长达三十年之久。他再也不愿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不再出席法定礼仪;不派人递补出缺的高级职位;派遣和升迁中下级文官,用抽签的方法决定,一个官员出任什么官职,竟出于与事实无关的一根竹签。

万历,这个孤独的君主,在认清现实后,无意于做积极有为的君主,又不甘心充当臣僚的工具,他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性格,以老子所谓的无为消极抵抗。

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将领,却生逢重文轻武的朝代,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适应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一酬壮志,在清算张居正运动中作为前首辅党羽被参劾,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坠入寂寞和凄凉,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

明朝历史上除洪武永乐两朝外,文官凌驾于武官之上,已成为绝对趋势,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在这种制度和风气影响下,军户征兵、军事补给制度严重落后,兵源不足、补给不足、装备落后,野战军的战斗力几乎与农村的民兵相去无几;对于将领的选拔,则认为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勇敢粗豪而不在于头脑清晰,后虽有武试,但又重在刀枪弓马是否娴熟,笔试只求粗通文字而从未涉及军事科学,武备继续废驰,军事组织不断衰退。直至16世纪中叶,倭寇以战术的优势和武器的精良屡次入侵且长驱直入,文官集团才惊觉这低能的军事制度将要危及整个帝国以及他们个人的安全,但思变的结果仍只在于选择战略上深谋远虑而又精通各种战术的高级将领,而非改革落后的军事制度。

在种种落后的情况下,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世人称为戚家军;确立了铁一般的军法,即集体负责的连坐法;战术上注重协同配合,研习鸳鸯阵。终其一生,戚继光以鸳鸯阵法作为主要战术,这并非由于他因循守旧,而是他深知以一己之力难以触动整个国家体制。戚继光的朋友,另一位名将俞大猷,曾经提出让战术全面现代化的建议,但这些有益的建议因涉及军事制度改革而及于政治未被采纳,因而壮志未酬,赍恨以殁。戚继光选择脚踏实地,做他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戚家军的胜利记录无出其右,从未在战斗中被倭寇击溃。戚继光的军事天才囿于现实并未得到完全发挥,但他接受现实,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一切只为使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在现实生活里发挥作用保家卫国。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

人的一生,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理想的实现,除个人的努力外,还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外因,就算贵为帝王将相,胸中宏愿也有得不到现实回应的时候。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退一步不失为一种良策,与其抱怨,不如尽其所能做到最好,不断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不是所有的出行都是行装齐备,不是所有的坚持都值得称颂,有的妥协同样值得敬仰,当然这得看动机和目的,譬如万历皇帝的妥协,可悲可叹!戚继光的妥协,可敬可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00字2024


今日,读完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该书共分为六章,而每章读起来是一个单独的故事,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传记,但每个故事背后却又有着无法割裂的相关xing,每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苍劲,面对历史的洪流,又显得无奈、无助。

家长制作风的首辅

首辅张居正的成功源于明朝建立的文官体制,该体制为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他的失败也源于这僵化的文官体制。他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姿态出现于皇帝和群臣之间,靠的是小皇帝行事上的信任、情感上的依赖和被控制的恐惧。张居正在较短的时间内牢牢地控制着整个朝野,用大家都深谙此道的道德戒尺明朝立国之本,来控制着群臣和皇帝,使整个帝国都严格而精确地按照他设定的轨迹来运行,例如皇帝练字小有成就的时候,在此等技能无需花费太多时间时,他就会强制要求万历停止该门功课的学习,这种家长制作风,在张居正为首辅时表现的极为明显,也为其最后遭到全面的清算埋下了伏笔。这种以年龄、资历和学识为底气的家长制作风,在中国至今都很明显的反映,继而表现中国孩子的幸福,往往就成为了一场投胎比赛,就看你遇到什么样的父母了,而中国式大家庭的观念,使人们摒弃了应该彼此清晰的家庭界限,将个人的私权利无限的延伸至各个角落,并且打着爱的旗号,彼此牢牢控制着对方,划定着轨迹,对于超越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往往采取堵而不疏 的方法,有时候有着宁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狠劲,也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自我认命的悲凉。

道德是一把无形的剑

万历四年,1576年,朱翊钧收到了一举报信。辽东督查刘台,举报张居正。刘台罗列的七大罪状,这也都是疾风骤雨改革中常有的事,虽然每件事情本身问题不大,却是其中的张居正的要害,首辅怒了。

在明朝,官员之间互相举报和弹劾,本身明朝特色,为何首辅对此事怒了呢?是因为他怕是吗?非也!关键是举报他的人,既非他的上司,也非政敌或同僚,而是他心血栽培、一手提拔的学生。

一个人要想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一小步,而有人支持那才是王道。而刘台得到了首辅大人的支持,因为张居正的提携。他在高中进士后仅仅两年,就成为辽东督查,那他为什么要这样黑老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以前一直给他鸡蛋,忽然有一天没有给,他不高兴了,因为他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属于谁?辽东将领事李成梁,打了大胜仗,刘台眼红,(星辰ww)抢先写了喜报邀功,这种事是犯禁的,按制度应该降职惩罚,当然作为首辅的张居正也可以低调处理,大概是想教育一下学生,以儆效尤,首辅法人就对刘台予以公开训斥、通报批评,这下鸡蛋没吃到,学生不干了,黑了老师。

其实这样的弹劾在明一朝,不算新鲜事,但是抛开事情本身来说,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以尊儒礼制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下,连自己的学生都起来反对自己,这是多么挂不住面子的事情啊!为此,首辅提出辞职,未果。加之首辅本身的私德并不是多好,后来的清算,从个人到制度,将本来可以振作起来的明朝,重新带回了死亡之路,首辅的心血也成了回光返照。以道德治人、整人,这在明朝也是极为推崇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和道德关联,死亡概率大大提升,道德要不要讲?那肯定是要讲的,但是讲什么,是要有选择的,每次看到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时,后背就发凉,那些手法极端、思想错误的尽孝方式原封不动的示众并加以宣传,是懒啊?还是没有甄别的能力?

一个王朝也罢,家庭也好,亦或个人,好多东西是相通,但我们自身轨迹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必然形成惯xing,有些东西是好的,应当予以坚持,但是对于那些不合时宜,与历史潮流逆向的东西,一定要摒弃,予以革新,这也算读书的一点浅薄收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