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大全 > 导航 >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大全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要知道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也能更理解课堂知识点。那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两人一组按节拍协调地做蹦跳步,并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

2.启发幼儿创编与同伴不同的亲热动作。

3.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玩游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袋鼠的图片

2.袋鼠妈妈的头饰一个,袋鼠的头饰若干,狼的头饰若干

3.录音机和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跟老师做动作

二.新教歌曲

1.教师出示图片你们看今天袋鼠妈妈来到我们小一班做客了!咦!袋鼠宝宝呢?(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喜欢妈妈吗?教案来.自:(喜欢!)对了,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

2.学唱歌曲袋鼠妈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歌的题目就叫《袋鼠》。我们先来听一听。(教师放录音机一遍。)刚才歌曲里面袋鼠妈妈有个什么啊?(袋袋)袋袋里面装了什么?(乖乖)解释歌词,乖乖是袋鼠妈妈的孩子叫乖乖。乖乖和妈妈好不好?用录音机的歌词怎么说?(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教师再讲述歌词一遍!那我们再来听袋鼠妈妈给我们唱一遍好不好?(教师放录音机一遍。)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跟着音乐一起学唱袋鼠两遍(教师放录音机两遍。)

3.学习蹦跳步幼儿学会了唱歌,袋鼠妈妈听见了:我的小乖乖们唱的可真好听啊,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不好?那你知道我们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吗?我们是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两腿屈膝,两脚蹬地跳起,落下时前脚掌着地,两膝弯曲,要轻巧而有弹性。教师示范蹦跳步,幼儿学习。小袋鼠们一起来和袋鼠妈妈去森林里吧!(请幼儿听音乐,跟随教师学做蹦跳步)(教师放录音机一 遍。)请幼儿听音乐,与袋鼠妈妈两人一起来做蹦跳步。(要求幼儿已经会听前奏提醒幼儿两人动作协调一致,同时一下一下地跳,没小节跳一下)(教师放录音机一遍。)

4.启发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相亲相爱袋鼠乖乖很喜欢妈妈,和妈妈相亲相爱,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现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引导幼儿想出相互抚摸、拍打、搂抱等动作)袋鼠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和妈妈相亲相爱。(教师放录音机一遍。)

三.学游戏《袋鼠》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1.教师边放音乐边讲述故事:今天天气可真好,袋鼠妈妈把她的孩子乖乖放在她的口袋里,带着乖乖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妈妈和乖乖相亲相爱,非常高兴。森林里来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寻找着小袋鼠。猎人叔叔及时赶来,举起猎枪打死了。小袋鼠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和妈妈一起相亲相爱了!(教师完整放录音机一遍。)

2.教师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音乐一时,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妈妈,双手搭在前者身上,两人同时做蹦跳步,每小节跳一下。唱到地三句时,两人相对拥抱,互相拍拍、抚摸,表示两人相亲相爱。到结束句时,袋鼠一起蹲下不动。音乐二时,大灰狼听音乐按节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样子。等音乐结束,猎人砰开枪,大灰狼一下倒地装死。猎人说:大灰狼死了,袋鼠出来吧!袋鼠们又做蹦跳步继续游戏。

3.第一遍游戏教师当袋鼠妈妈,请能干的幼儿扮演狼和猎人提醒幼儿:狼出来时,袋鼠们蹲下不动。第二边音乐再响起时,提醒袋鼠们按节拍做蹦跳步上位。(教师完整放录音机一遍。)

4.第一遍游戏结束后教师简单讲评。玩第二遍游戏,游戏结束时袋鼠妈妈带领小袋鼠们离开活动室。 (教师完整放录音机一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学唱 《袋鼠》歌曲,让幼儿能按节拍协调做蹦跳步,再让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

幼儿在这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我让幼儿肢体动作表现袋鼠走路的神态,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以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现袋鼠蹦跳和袋着宝宝的神态,真是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这时,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兴趣激发了出来。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已被歌曲深深吸引。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幼儿自发地创编出和自己的妈妈亲昵的动作。

fwr816.cOM展读推荐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跳跳》


活动目标:

1、练习行进跳跃,发展动作的协调能力,提高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

2、发展幼儿初步的合作能力,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袋鼠头饰,铃一个,各种动物标志45个挂在场地四周。

活动过程:

1、教师扮袋鼠妈妈,幼儿扮小袋鼠进入场地。

2、听音乐,做四肢及时性身体各部位的放松活动。

3、袋鼠跳跳

(1)袋鼠妈妈示范跳跃行进,小袋鼠们分散练习。

(2)讲解游戏方法:听铃声的快慢作不同的跳跃行进。

(3)小袋鼠进行游戏,重复进行

4、袋鼠妈妈和宝宝

(1)请一幼儿扮袋鼠妈妈站在前,教师扮小袋鼠站在后,双手搭住袋鼠妈妈的肩,一起跳跃行进。

(2)幼儿自由结对,练习双人跳跃行进。

(3)妈妈和宝宝站在场地中央,随音乐跳跃行进至一个动物家作客,按后再返回中央。游戏重复数次。

活动延伸:

可在户外活动中继续游戏,可进行比赛。

活动反思:

孩子们的健康是我们家长最大的幸福,也是老师最大的希望。在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中健康游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之一。

近期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和家长一起做了一个手工的跳跳袋,当时把任务布置下去的时候孩子们对此次的活动充满了期待。[.来源教案网]跳跳袋是幼儿感统体育器材之一,幼儿园也为小朋友提供了跳跳袋。为了让孩子们更多的得到锻炼,同时也利用亲子手工制作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我决定让孩子们在家用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做一个跳跳袋,并要求不要上网购买,还要求孩子们在跳跳袋上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写上学号。

当孩子们把跳跳袋带到幼儿园来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孩子们给了我太多的惊喜。我通过照片看到孩子们在家中制作袋子的过程,有的用布有的用米袋子。《袋鼠跳跳》的健康游戏开始了,在开始之前我强调了所有的游戏规则,孩子们也非常享受游戏的过程,甚至是吸引了其他孩子的眼球,很多其他班的孩子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们班的孩子,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孩子的欢乐时光吧!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妈妈上学去》


教学目标:

1、 学习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跳音。

2、 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 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体验。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幼儿学会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教幼儿准确唱附点音符和跳音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情景表演法

教学准备:

配套CD、钢琴、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 谈话引题。

二、 基本部分

1、 发声练习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 节奏练习

3、 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认真听。

4、 教师提问:

歌曲里唱了谁?她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袋鼠妈妈一样?

5、 朗诵歌词一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6、 教唱歌曲

教师先分句教幼儿唱歌,后分段教唱。!..教案网!

7、 师幼集体唱歌,激发幼儿兴趣。

8、 幼儿集体唱歌,教师弹琴。

三、 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总结课情。

教学反思:

1、 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 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 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中班音乐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教学大纲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简单的音乐技能;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游戏《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感教材。中班幼儿对妈妈还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样每天呆在妈妈的袋袋里,与妈妈做游戏。

活动目标

1、提高对音乐游戏的兴趣,创编与同伴不同的亲热动作,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2、能按音乐节拍做蹦跳步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

3、初步掌握音乐游戏的基本玩法,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此音乐游戏的玩法。

活动难点: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相应的情节。

活动准备

1、袋鼠的图片、袋鼠音乐。

2、袋鼠妈妈的头饰一个,袋鼠的头饰若干,狼的头饰一个,玩具枪一个、白头巾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音乐有节奏地做拍手、捻指、蹦跳步等动作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叫什么呀?(袋鼠),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集体拍手唱《袋鼠》。

(2)以接唱的方式再次复习歌曲。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师:请小朋友看,老师唱的时候用这个动作表示,老师做请的动作,小朋友唱。

2、学袋鼠跳。

(1)学习蹦跳步。师:(戴头饰)袋鼠妈妈来了,刚才听见乖乖们唱的可真好听啊,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那你知道我们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吗?让所有幼儿都学一学并点评两名幼儿。(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两腿还能把这个故事编成一个好玩的游戏呢,老师给你们教一教吧。规则音乐一时,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妈妈,双手搭在前者身上,两人同时做蹦跳步,每小节跳一下。唱到地三句时,两人相对拥抱,互相拍拍、抚摸,表示两人相亲相爱。到结束句时,袋鼠一起蹲下不动。音乐二时,大灰狼听音乐按节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样子。等音乐结束,猎人砰开枪,大灰狼一下倒地装死。猎人说:大灰狼晕了,袋鼠出来吧!袋鼠们又做蹦跳步继续游戏。

(3)第一遍游戏请四五组幼儿玩,教师当袋鼠妈妈,配班教师扮演狼,请能干的幼儿扮演猎人,提醒幼儿狼出来时,袋鼠们蹲下不动。音乐再响起时,提醒袋鼠们按节拍做蹦跳步上位。(教师完整放录音一遍。)第一遍游戏结束后教师简单讲评。

(4)第二遍游戏,全体小朋友一起玩。请个别的幼儿扮演狼和猎人。师:谁来扮演?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时袋鼠妈妈带领小袋鼠们离开活动室。(教师完整放录音一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学唱 《袋鼠》歌曲,让幼儿能按节拍协调做蹦跳步,再让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

幼儿在这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我让幼儿肢体动作表现袋鼠走路的神态,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以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现袋鼠蹦跳和袋着宝宝的神态,真是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来源教案网)这时,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兴趣激发了出来。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已被歌曲深深吸引。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幼儿自发地创编出和自己的妈妈亲昵的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理发》


活动目标

1、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理发》。

2、大胆尝试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3、感受与同伴一起表演歌曲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双响筒、黑板、节奏卡、记号笔,电子琴。

2、木梳、剪刀、电吹风玩具各一个,

3、音乐《看朋友》、《理发》p167、《别吵,小宝宝睡了》,娃娃两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朋友》

要求:唱准敲门的节奏。

二、幼儿学习歌曲《理发》

1、出示娃娃引出歌名《理发》

2、以提问形式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A、理发需要哪些工具?(梳子、剪刀、吹风机)

B、这些工具分别是用来做什么的?(剪刀剪头发)

小结:剪刀是剪头发,梳子是梳理头发的,电吹风是把头发吹干的。

C、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谁来试试?

小结:原来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嚓嚓嚓,梳子梳头发的时候发出唰唰唰,电吹风工作的时候发出呼呼呼的声音。

3、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4、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了什么。

5、教师清唱让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6、再次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的歌曲内容。

7、幼儿跟着教师的琴声一起学唱歌曲。

8、重点、难点指导

(1)木梳、剪刀发出的声音。

(2)小吹风,呼呼呼~~~这一句歌词,演唱时注意音准。

9、幼儿继续学唱歌,教师关注个别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

10、幼儿边唱边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11、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给他伴唱。

三、复习歌曲《别吵,小宝宝睡了》、

活动反思

本歌曲形象、具体的描述理发师理发的过程,赞美了理发师劳动时的美好形象,表达劳动是一件可贵的事迹。歌曲歌词口语化、形象、生动,便于幼儿理解。文章.出自.每个幼儿都有理发的经历,源于生活即教育,因此幼儿对理发过程中的基本步骤:洗头、剪头及理发时用到的工具:剪刀、刷子都有所了解。

以上都是幼儿课前所具备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幼儿理解歌词,便于幼儿记歌词。基于以上因素为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创造有利的先发条件。但歌曲中出现了几处跳音,考虑到以往班级幼儿没有真正认识和试唱跳音,因此学唱跳音是本节课的难点。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一文,希望“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袋鼠》”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大全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