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小班数学教案大全 > 导航 > 小班数学教案《春游》

小小班数学教案大全

小班数学教案《春游》。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只有写好每份教案课件,老师在教学过程也能更得心应手。那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春游》”,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2、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差异排列5以内的物体。

3、感受在情景游戏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从小到大的3个书包、4个苹果、5个面包)

2、纸剪花瓶人手一份。(花瓶上贴着圆点,圆点排列包含颜色和大小两个维度的排列规律,供幼儿按圆点的排列规律贴花),每人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桃花3朵、黄色的迎春花4朵、红色的郁金香5朵。(供幼儿在花瓶上粘贴)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题 (跟着音乐做开小汽车动作带领幼儿到位置上)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去春游好吗?[.来源教案网]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先来整理一下吧。

2、逐一出示去春游的物品,比较物体的大小,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排列。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书包的图片,请幼儿说说一共有几个书包?这些书包有什么不同(不一样)?(大小不同)哪只最大,哪只最小?并把书包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提醒幼儿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大起来。

(2)书包整理好了,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什么?(教师在黑板上出示4个苹果)数数有几个苹果?并请幼儿给苹果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看看哪个苹果最大,把最大的苹果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小起来。

(3)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5只面包,苹果整理好了,我们看看还有什么呢?数数有多少?有什么不一样?并按从小到大排列。再次提醒幼儿把最小的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大起来。

3、幼儿操作。

第一次操作:

(1)春游去的物品整理好了,那我们出发喽!幼儿跟着音乐做开汽车状,公园到了,我们下车吧。看看公园里开了许多美丽的花。(出示粉红色的桃花、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郁金香)说说这是什么花?是什么颜色的?数一数有几多桃花、几朵迎春花、几朵郁金香?

(2)让幼儿把一种花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老师送给每个小朋友一种颜色的花,请你帮它排一排,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3)检查幼儿排序情况。

第二次操作:

花儿真漂亮,我们把它们插到花瓶里吧。

(1)教师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贴的是什么颜色的圆点?圆点的是怎样排列的?请幼儿根据花瓶上的排列图示贴上相应的花。

(2)幼儿贴花,教师巡回指导。

(3)评价幼儿贴花情况。把幼儿的贴好的花瓶展示出来,幼儿和老师一起检查,找出错误,并纠正。

4、结束。

时间不早了,我们开着小汽车回幼儿园喽!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

fwR816.cOM品读分享

小班数学教案《规律》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编织绳 小鱼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教案网出处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二.发现规律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三. 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2.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

小班数学教案:乘车


这篇《小班数学教案:乘车》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小班数学教案:乘车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感知3以内的数量,理解3以内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懂得乘车的简单礼仪。
活动准备
1、分别贴有1—3数字标志的头饰。
2、教玩具公共汽车3辆,车票若干,分别是数量为1、2、3的食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乘坐公共汽车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老师邀请幼儿乘坐“公共汽车”去游玩,询问幼儿该怎样乘坐。
(引导幼儿说出从前门投币上车,从后门下车;上车时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也不挤;上车后坐好扶稳,等等。)
2、介绍乘车的要求:正确点数车票上的物品后,根据物品的数量乘坐相对应的“公共汽车”。
如车票上物品数量为1个时,应该乘坐1号车。
二、邀请幼儿参与游戏
1、请三名幼儿当司机,并戴上有数字标志的头饰,根据头饰的数字开相应的“公共汽车”。
2、其余幼儿当乘客,根据车票上的物品数量,乘坐相应的“公共汽车”。
3、“公共汽车”从起点开到终点,老师引导幼儿把车开得稳当、安全。
三、创设中途上车的情景,吸引幼儿在中途候车亭候车。
1、老师带领幼儿到草地上游玩后,询问幼儿应在哪里乘车回家。
(引导幼儿说出到候车亭等车。)
2、幼儿根据车票上物品的数量,在相对应的候车亭候车,并乘坐相对应的“公共汽车”。
如车票上物品数量为1时,在1号候车亭候车,并乘坐1号汽车。
3、提醒幼儿要等汽车靠站停稳后方可上车。
四、请幼儿吃数字饼干,感谢他们来乘坐公共汽车,并对活动做评价、小结。

小班数学教案《配对》


活动目标

1.学习一双、一对的概念。

2.学习按物品的特征,将相同的东西配对。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外国小朋友

2.课件:图片拖鞋

3.拖鞋

活动过程

一、学习一双、一对的概念

1.出示图片:外国小朋友

教师:这个小朋友多可爱呀,你们看看她有几只眼睛啊?

2只眼睛还可以说是1什么眼睛?谁知道呀?

2.教师告诉幼儿,2只眼睛可以说是一对眼睛。

3.请小朋友再看看还有哪些部位也是有两个呢?(耳朵、鼻孔、脚、手)

4.小结:像我们人体身上两个一样的东西就叫一双或一对。

(如一对眼睛、一双手、一双脚等)

二、知道物体的一双、一对

1.出示一只袜子

教师:这是什么呀?它够穿吗?要几只才够呢?

引导幼儿说出两只袜子就是一双。

2.课件:一双拖鞋

教师:这是什么呀?它穿上合适吗?

三、幼儿操作(拖鞋配对)

1.小朋友好多拖鞋宝宝玩游戏时游戏,[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都站乱了,请你们仔细的找一找,

让拖鞋宝宝配成对,好吗?

2.幼儿给拖鞋配对

提醒幼儿将配好对的拖鞋争取的摆放在鞋架上。

四、活动评价

1.你们都把拖鞋宝宝配成对了吗?

2.小朋友真能干,把那么多的拖鞋宝宝配成对了,拖鞋宝宝说谢谢你们啦。

小班数学教案《铺路》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请1名大班幼儿学会情境表演。

3.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小塑料筐6个。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境表演

1.这是小兔的家。你们瞧,小兔出来了。

2.天气真好,小兔想到外边去玩。刚走出家门,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为什么会摔倒呢?(因为地上有坑)这些坑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圆形)

二、复习图形

1.瞧,这里也有一些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形?(长方形)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4.圆形有没有角?

5.这是什么形?(半圆形)

6.你们看,这里有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说声变,它们就会立刻变成另一种图形。(.来源教案网)不信,你们瞧,它们现在变成什么形状了?(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怎么变出来的?(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变出来的)

7.用同样方法把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变成圆形。

三、铺路

1.小兔家门口的小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解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当长方形、圆形材料较少时,怎样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别用正方形和半圆形拼合而成)

四、游戏

1.小兔出来啦,小朋友快藏起来!(众幼儿藏在椅子背后)

2.小兔从家中出来,见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铺平了,高兴地说:是谁帮我把路铺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谢。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彩色纸、皱纸等材料把这条小路装饰成一条五彩路。评析: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从活动材料的准备来讲,我们用吹塑纸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片作为铺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图形转换的内容选取了几种图形转换中较为简单的部分,以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这一内容的练习是在完成铺路任务遇到困难时进行的,它不仅使幼儿再次明确了某些图形的转换关系,而且使他们在完成铺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小班数学教案《排队》


活动目标:

1、学习给物体排队,知道从标记处(红旗右边)开始一个接一个摆放物品。

2、培养幼儿收拾操作用具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标记图一张,贴绒小熊,小猴图片若干。

2、幼儿每人一张标记图,1个分类盒(内张正方形、圆形纸片各4张)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标记图。

1、教师出示大标记图,提问:黑板上有什么?(红旗、线)。

师:红旗和线放在一起就变成好朋友了,变成了排队标记。

2、告诉幼儿:这是给物体排队用的标记图。!来自教案.!提问:红旗、线有什么作用?让幼儿明确排队要从红旗处开始(从左至右),先来的排在红线上面,后来的排在红线下面。

二、给物体排队。

1、教师出示几只小熊图片,提问:谁来了?(小熊)。应该怎样给它们排队?教师先进行示范,从红旗处开始,一边拍一边说:1只小熊排在红旗后面,又1只小熊跟在后面..排完后请幼儿观察:第1只小熊排在哪里?小熊排在红线的什么地方?让幼儿明白摆放物体要从红旗处开始,先来的排在上面。

2、教师又出示小猴图片,提问:谁来了?它们应该排在什么地方?教师告诉幼儿,它们应该排在红线后面,请1名幼儿到前面来操作,排完后,请幼儿观察:小熊、小猴是怎样排队的?

3、引导幼儿总结:摆放物体应从红旗处开始,先来的摆放在红线上面,后来的摆放在红线下面。

4、教师介绍红线的上面下面时,要用手势帮助幼儿理解,知道自上而下地摆放物体。

三、幼儿操作活动。

1、介绍操作的材料。

2、请幼儿拿出标记图和分类盒,要求幼儿先给圆形排队,想想看应该排在哪里?再给正方形排队。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3、操作完后,提醒幼儿收拾好操作材料。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游》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

2.理解7和8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8的实际意义。

3.在操作、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幼儿的思考力和推理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大骰子?大灰狼头饰?

2.每位幼儿一份花片操作材料、数字卡片;可以贴在身上的数字、点卡、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ppT(1)

以游戏口吻:春天来了,羊羊们要去春游啦引起幼儿兴趣,通过观察羊羊的外形、装饰、背包等的不同复习7以内的数。

二、展开

1.出示ppT(2、3)教师操作蝴蝶与花图片,学习8的形成。

师:羊羊们出发啦,他们来到了望春园,那里的花儿开的可好了。

(1)出示7朵花排成一排,请幼儿跟随老师正确点数说出总数。

(2)出示7只蜜蜂,与花一一对应,请个别幼儿点数练习。

提问:蝴蝶和花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3)出示1朵花,添在花一排的最后,请幼儿点数验证说出总数。

(4)出示数字7和1, 7只花用数字7来表示,添上的1只花用数字1来表示,分别放在相应位置上,7添1是几?(幼儿反复复述7添1是8)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复习7的形成,初步感知发现8的形成。

2.幼儿操作:你怎样把7朵蓝花变成了8朵?(我又添上了1朵)请幼儿将添上的1朵拿走放回,反复感知添1的环节。

3.游戏:丢骰子

师:羊羊们走累了,就在草地上玩起了游戏。

教师操作骰子,幼儿根据骰子六面上显示的图案、点、数字进行相应的身体动作练习(如拍屁股等)

4.出示ppT(4、5)

师:羊羊们来到了小树林,有许多小树来与羊羊们游戏。

(引导幼儿点数、说出总数,并通过拍手次数来欢迎8、欢送7 反复感知添1的环节)

5.游戏巩固:狼来了

玩法:保育教师扮演大灰狼,说出今天要抓数量是几(幼儿的春游门票上的数字、点数、或实物图片)的羊羊,这些羊羊就赶快要和妈妈一起躲起来。其他羊羊在位置上装木头人。(两位教师验证幼儿游戏结果)

6 . 通过演示ppT(6、7),理解8里面有8个1。

师:忽然一阵风吹来,蝴蝶和花飞走了,这时天空中飘来五颜六色的气球,

播放课件:画面出现8个颜色不同的气球,幼儿点数验证,引导观察,几个红色的?几个黄色的?,问:1个红色的气球用数字几来表示?播放课件,8个不同颜色的气球分别用8个1来表示,点数1,问:8里面有几个1?小结:8里面有8个1。

三、拓展理解8的实际意义。

1.师:8只蝴蝶、8只花、8个气球都用数字8来表示,8还能表示8个什么?播放课件,出现多个数量是8的画面,

2.小结:8能代表所有数量是8的物体。

3.引导:8还能代表8个什么呢?请幼儿手拿数字8,到老师布置的场地中去找数量是8的物品?找到后与同伴、老师分享交流(轻音乐伴奏)。

活动反思: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幼儿数学教育的新的目标和教育价值逐步得以体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已成为我们现代幼儿数学教育的宗旨,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宗旨,我设计了这节教育活动,我以故事和游戏为双重因素,让孩子们在故事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8的形成和实际意义,并在实际的操作和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巩固学习,(.本文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班数学教案《春游》”一文,希望“小班数学教案《春游》”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小班数学教案大全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