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1500字

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1500字。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1500字,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1500字

通过对廖俊波同志学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讲述了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整个报道内容感人至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灵魂、洗涤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廖俊波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三严三实”的标准,树立了理想信念好、思想作风好、岗位业绩好、服务群众好、履行义务好的“五好”标准,生动诠释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对党忠诚方能俯仰无愧。入党25年来,廖俊波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都牢记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廖俊波的一生,是党性光辉的一生,竖起的是一座党性修养丰碑。对标廖俊波,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无愧于共产党人这个光荣称号。

敢于担当方为民心所向。工作27年来,廖俊波同志始终心系群众,以深入一线、敢于担当、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勤勉敬业、忘我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铁人”、“工作狂”,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让我们见证了这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勤政为民的责任担当。廖俊波的一生,是宗旨闪烁的一生,架起的是一座与群众心连心的桥梁。对标廖俊波,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脚步沾土、眼睛朝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赢得群众口碑中唱响人民公仆心系群众的主旋律。

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从政以来,廖俊波同志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秉公用权、修身齐家,从不搞特殊,从不因公徇私,从不关亲顾友,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先进本色。“政和速度”、“政和质量”,主政政和县四年,该县未发生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见证了廖俊波干净干事的自律清廉。廖俊波的一生,是两袖清风的一生,站立的是一座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坚强堡垒。对标廖俊波,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党纪国法铭记于心,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廖俊波已经离去,但他“肝胆干事、干净做人”的座右铭,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在为官从政之道上行稳致远,续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绚丽篇章。

近日,通过深入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结合工作实际思考,自己感到以下两个方面的体会。

一要对标见贤思齐,努力做到常学常思。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贵在潜移默化中转化成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需要和价值追求,这就需要我们沉潜而学,常学常思,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消极应付,既不贪大喜功,也不作表面文章,细细咀嚼,慢慢体悟。

二要突出六个基本,持续深化“两学一做”。以强化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保障“六个基本”为重点,坚持将制度约束贯穿始终,结合农业工作实际,对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日常监督等方面作出硬性规定,把学习教育真正融入党员正常教育、日常管理之中,使学习教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500字


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500字

真实的“李达康”

近来,一部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火了“李达康书记”,“达康书记” 的正直干练在国内百姓中圈粉无数。可大家知道吗?在福建政和县就有这样一位“达康”版的县委书记--廖俊波。在他工作过的地方,他曾经“以人民的名义”干事、创业。

廖俊波同志是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干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曾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时任福建省**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在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

天妒英才!廖俊波,辞世才48岁!但是,他给如今全体党员树起了“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标尺。现实中更有千千万万“心中有责、心中唯民”的党员干部在执着行动,他们以平凡而精彩的事业诠释着“四讲四有”。他们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尊重群众、想群众之所思,解群众之所急;他们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死犹生。全体党员干部们都要见贤思齐,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学习其崇高品质,争做现实版的“李达康”,在有限的生命里,要以“人民的名义”体现无限的人生价值。

6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6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以先进典型为镜,做合格党员干部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大江南北传颂,大家都被他这种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所感动。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学习他知行合一、务实担当的优良作风,充分展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

向先进典型学习,学习他的优良品质,知道他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同时对比自身,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期待以后的进步,现如今许多党员、干部将自身放在人民群众之上,不知民生疾苦,只图享乐,不懂奉献,这与廖俊波同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希望通过广泛的宣传与学习,我党出现更多“廖俊波式”的好干部,人民群众也期待更多“廖俊波”的出现。

向先进典型学习,作合格党员干部,同时要持之以恒。很多次我们的学习,都属于“热血冲动”式的学习,当时非常感动,立志一定要向某某学习,一定要成为某某一样的人,但是时间一长,冲动褪去,就会松懈下来,忘记自己进行学习的初衷,反而将之当成一种任务或负担,所以学习先进典型,不仅仅要学习他的优良品德,还应该持之以恒,将这种学习不断地落实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以典型的优良品种激励自己,成为合格的党员、干部。

1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1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向廖俊波学习,做人民的好公仆

廖俊波,男,汉族,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9岁。廖俊波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个雨夜,定格在了48岁。一个平凡又伟大的干部,就这样悄然离去。廖俊波扎根基层、一心为民、忠诚履职,他的付出和贡献获得了民众的认可与敬重。如今,斯人已去,可是他却永远活在群众的心里,活在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功成不必在我”,在廖俊波眼里,摆脱贫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为了23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坚持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给后一任打基础。为此,一年到头,他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政和度过,成为了干部眼里的“铁人”、“工作狂”。他让一个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路子。在他眼里,能够带领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乐。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向廖俊波学习,老实做人、干净干事。学习廖俊波,做“清正廉洁、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学习廖俊波,坚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谨慎用权,为民亲民;学习廖俊波心中有法、心中有戒、肝胆干事、干净做人、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做人民的好公仆、好干部、好党员。

廖俊波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我们党的宗旨。在工作岗位上,时刻不忘将群众利益牢记于心、兢兢业业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正如他经常说的,“帮助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党员干部就需要认真学习这种精神、培养这样的品质,时刻把百姓“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价值取向和衡量尺度,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始终坚持务实为民、敢于担当、廉洁奉公,正是他这种既“肝胆”又“干净”,时刻将百姓挂在心上的做事做人风格,赢得了老百姓真心的爱戴。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他廉洁奉公的作风,老实做人,干净作事,在任何时候都绷紧廉洁这根弦,始终做一名干净忠诚的党员干部、做人民的好公仆。

2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2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3月18日,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他是我市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干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我支部分别通过全局干部集中学习,支部座谈、专题研讨、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他的先进事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是我们身边的鲜活典型,他工作过的地方,无不掀起发展旋风,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都能得到群众的拥戴,他一刻都舍不得停歇,一直奔波忙碌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48年,但他却用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大写的人生。他在对待工作“拼、严、快、实”的奋斗精神将被百姓永远铭记和传扬。

学习他“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我们看到他生前的工作照片、视频,几乎不是在施工现场,就是在群众家中,甚至于田间地头。他把忙碌的工作当成乐趣,几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他曾如此表述自己的从政心语:恪守肝胆、干净干事,在实践中积累,在担当中锤炼,在奉献中提升,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他团结带领全县23万干部群众,勇于拼创,担当作为,创造了“政和速度”,硬是在一个传统农业县建起了省级工业园区,掀起一场改写农业历史的“工业革命”。廖俊波用自己的勤政、务实、担当树立了当代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榜样。

学习他“亲”民爱民、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认识廖俊波的人都说他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没有领导的架子,对年长的永远称呼“老兄”“大姐”,对年轻人也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赚钱的事你们来干,不赚钱的事让我们来干”。为了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他夜不能寐、殚精竭虑。为了落实精准扶贫,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学习他“清”正廉洁、从严律己的正派作风。工作多年以来,他始终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工作中,他出差轻车简从,绝不允许超标准接待;生活中,他时常叮嘱家人,要踏实做事、干净做人。充分展现了一名清正廉洁、一身正气、高风亮节的党员干部形象,为其他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并且“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心交人”,带动身边人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通过对廖俊波事迹的学习,深深的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根弦。向廖俊波同志学习,要从他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人处事的一言一行学起,深学细照笃行,立足各自本职工作,在学习先进中找差距、明方向,把他的崇高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强学习使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方针、路线,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在工作中处理好工学矛盾,处理好“学”与“做”的关系,主动自觉地搞好个人学习,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站稳政治立场,抵制错误思想,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对理论思想、党章党纪的学习,用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忠诚于党的事业,充分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高尚情操的培养和锤炼,经常加强党性锻炼,自我净化和提高。

三是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行动走进群众。听民意,解民忧,倾听群众的心声,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积极主动地工作,树立公仆意识。

四是秉持“三严三实”的严实作风。以“三严三实”为行为规范和人生律条,做人做事在严上要求、在实处着力,不断自我修炼、自我养成、自我塑造。

我们要把廖俊波同志当作是一面镜子,找出自身缺点和不足,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和考验。全体党员干部,要结合当前精准扶贫、百日攻坚等重点工作,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要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开放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多学习,多思考,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勇担当敢作为,为我市农业的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

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总书记的批示充分体现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高度重视和真情关怀,是对基层干部的鼓舞鞭策和关心爱护。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学习榜样的力量,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多增添些“泥土味”,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在平时深入群众中考察调研、解决问题时做到扎得深、坐板凳、狗不咬。

猛子扎得深。考察调研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调研万不能蜻蜓点水,要一个猛子扎到底,全面深入搞调研,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要坚持一竿子到底,多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板凳能办公。考察调研、走访群众必须带着感情下去、带着责任下去、带着问题下去,才能取得真经、取得实效。感人心者莫过于情。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要坚决做到身入更要心入,与基层老百姓真心交流、真情互动、真诚相待。要把工作场所搬到群众家中,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召开“板凳会议”,聊家常、算经济账、做思想工作,用充满感情和“接地气”的话问需于民、施教于民、取信于民,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视百姓为父母亲人,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诚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诚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狗见都不叫。狗的“职责”是看家护院,对陌生人靠近,总会发出警惕的叫声。它们对下村干部都不叫,说明基层干部已经成为了村里的常客;如果摇头摆尾,则说明它们的主人已经是与基层干部建立起感情的熟人了。“狗不叫”的称呼听起来似乎很土,却体现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认可。如何做到“狗不咬”,关键就是要做到熟。要发扬“今天再晚也是早”的奋斗精神,一心扑在一线,做到人熟、地熟,对基层情况了然于胸,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同时要牢固树立“马上就办”的意识,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才能得到“人人欢迎”。

一个干部的作风是靠身入实际、心入群众的步子量出来的,把走村入户当作一种习惯,把解决问题当作一种常态,把推进发展当作一种责任,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做有泥土味的贴心人,这样的干部,多多益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