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导航 > 2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2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2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2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3月18日,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他是我市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干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我支部分别通过全局干部集中学习,支部座谈、专题研讨、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他的先进事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是我们身边的鲜活典型,他工作过的地方,无不掀起发展旋风,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都能得到群众的拥戴,他一刻都舍不得停歇,一直奔波忙碌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48年,但他却用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大写的人生。他在对待工作“拼、严、快、实”的奋斗精神将被百姓永远铭记和传扬。

学习他“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我们看到他生前的工作照片、视频,几乎不是在施工现场,就是在群众家中,甚至于田间地头。他把忙碌的工作当成乐趣,几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他曾如此表述自己的从政心语:恪守肝胆、干净干事,在实践中积累,在担当中锤炼,在奉献中提升,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他团结带领全县23万干部群众,勇于拼创,担当作为,创造了“政和速度”,硬是在一个传统农业县建起了省级工业园区,掀起一场改写农业历史的“工业革命”。廖俊波用自己的勤政、务实、担当树立了当代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榜样。

学习他“亲”民爱民、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认识廖俊波的人都说他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没有领导的架子,对年长的永远称呼“老兄”“大姐”,对年轻人也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赚钱的事你们来干,不赚钱的事让我们来干”。为了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他夜不能寐、殚精竭虑。为了落实精准扶贫,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学习他“清”正廉洁、从严律己的正派作风。工作多年以来,他始终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工作中,他出差轻车简从,绝不允许超标准接待;生活中,他时常叮嘱家人,要踏实做事、干净做人。充分展现了一名清正廉洁、一身正气、高风亮节的党员干部形象,为其他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并且“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心交人”,带动身边人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通过对廖俊波事迹的学习,深深的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根弦。向廖俊波同志学习,要从他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人处事的一言一行学起,深学细照笃行,立足各自本职工作,在学习先进中找差距、明方向,把他的崇高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强学习使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方针、路线,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在工作中处理好工学矛盾,处理好“学”与“做”的关系,主动自觉地搞好个人学习,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站稳政治立场,抵制错误思想,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对理论思想、党章党纪的学习,用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忠诚于党的事业,充分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高尚情操的培养和锤炼,经常加强党性锻炼,自我净化和提高。

三是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行动走进群众。听民意,解民忧,倾听群众的心声,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积极主动地工作,树立公仆意识。

四是秉持“三严三实”的严实作风。以“三严三实”为行为规范和人生律条,做人做事在严上要求、在实处着力,不断自我修炼、自我养成、自我塑造。

我们要把廖俊波同志当作是一面镜子,找出自身缺点和不足,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和考验。全体党员干部,要结合当前精准扶贫、百日攻坚等重点工作,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要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开放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多学习,多思考,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勇担当敢作为,为我市农业的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500字


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500字

真实的“李达康”

近来,一部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火了“李达康书记”,“达康书记” 的正直干练在国内百姓中圈粉无数。可大家知道吗?在福建政和县就有这样一位“达康”版的县委书记--廖俊波。在他工作过的地方,他曾经“以人民的名义”干事、创业。

廖俊波同志是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干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曾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时任福建省**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在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

天妒英才!廖俊波,辞世才48岁!但是,他给如今全体党员树起了“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标尺。现实中更有千千万万“心中有责、心中唯民”的党员干部在执着行动,他们以平凡而精彩的事业诠释着“四讲四有”。他们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尊重群众、想群众之所思,解群众之所急;他们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死犹生。全体党员干部们都要见贤思齐,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学习其崇高品质,争做现实版的“李达康”,在有限的生命里,要以“人民的名义”体现无限的人生价值。

6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6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以先进典型为镜,做合格党员干部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大江南北传颂,大家都被他这种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所感动。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学习他知行合一、务实担当的优良作风,充分展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

向先进典型学习,学习他的优良品质,知道他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同时对比自身,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期待以后的进步,现如今许多党员、干部将自身放在人民群众之上,不知民生疾苦,只图享乐,不懂奉献,这与廖俊波同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希望通过广泛的宣传与学习,我党出现更多“廖俊波式”的好干部,人民群众也期待更多“廖俊波”的出现。

向先进典型学习,作合格党员干部,同时要持之以恒。很多次我们的学习,都属于“热血冲动”式的学习,当时非常感动,立志一定要向某某学习,一定要成为某某一样的人,但是时间一长,冲动褪去,就会松懈下来,忘记自己进行学习的初衷,反而将之当成一种任务或负担,所以学习先进典型,不仅仅要学习他的优良品德,还应该持之以恒,将这种学习不断地落实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以典型的优良品种激励自己,成为合格的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2000字


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2000字

心中有民,方能得民心

现如今我们有些干部,一提起群众,就总爱摇头叹气,有的自感委屈,“我辛辛苦苦为群众做了那么多事,可群众却不买账,说是瞎折腾”;有的直发牢骚,“哎呀,现在的老百姓根本不讲道理,明明是好事,他们却不支持”,有的甚至大发谩骂,“现在的人多是刁民!凡事就知道对着干”,无论是什么样的态度,骨子里其实他们都已经认清了一个事实——群众对他们不信任、不亲近、不支持,用句文言——“乃不得民心矣。”

现在的干部难道真的很难“得民心”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让我们来看看刚被中共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所发生的感人一幕吧:为防止参加告别仪式的人太多以发生事故,**市委发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要求“动员县里各个单位、村委会,让人们不要参加廖俊波的遗体告别仪式”,各单位各部门“只能出几个代表”……可即使有这样的规定,仪式那天还有近一千人来与廖俊波告别,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自发前来送他一程的。“门外都是一大片人,队伍排得很远,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来送一个人……”殡仪馆馆长发出了如此感慨。在干群关系时有杂音的今天,在一名党员干部身上,能有这样规模的“自发”,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廖俊波得到了民心。

为什么廖俊波能得到民心?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奉献足迹:1**2年入党,曾先后担任过镇长、镇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副市长,**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8年3月18日晚,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从他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他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走上来的,确切地说,是干上来的。起于田垄间的他,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肩担何职,他的心中,始终盛载着人民。

心怀亲民情。“群众递的烟越差,越是要立刻点上。不然群众会认为你嫌他的烟不好。”在有些干部看来,自己既然是“官”,那么就要和“民”之间划出一条明显的鸿沟,否则无以“显官威”,而且和群众距离太近,容易让对方“蹬鼻子上脸”;这种封建主义的糟粕在当今还是有残留的。但廖俊波却从来没有高高在上,在他的心里,亲民之情是真挚自然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下基层、体民情是他的工作常态,面对群众,他没有架子,而是家人、亲人一般去对待、去相处,就连简单的敬烟,他都考虑到群众的心理。正所谓“察人于微”,一个心里不亲民的干部,是不会去注意这样的细节的,然而群众最爱他的也就是这些细节,因为细节出大义。如春风般对民,民视他为细雨,有话爱找他倾诉,有事爱找他麻烦,干群之间的那种鱼水之情就这般建立起来——这就是“他心怀亲民,民自然视他为亲”。

心谋惠民福。“他走得太可惜了,用我们土话讲是‘好碗打坏了’。 ”在个别干部看来,自己为官一任的目标就是“名权利”,否则这么辛苦又是图的什么。正所谓商品社会嘛,既然有付出,那就要有“收获”,真是天经地义得很;如今这种逐利主义的思潮打着经济规律的幌子正在扰乱着人们的思想。但廖俊波却没有这种“经济头脑”,他的目标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谁造福?为人民,为可亲可爱的乡亲,为那些信赖他支持他的老百姓。于是,时刻想着“造福一方”的他,便始终奔波在这片热土上,熬夜熬到凌晨3点半、在雨后田野上走得裤子鞋子全是泥、殉职当天的“再眯几分钟”……都在诉说着他为民造福路上的辛苦。正因为他为民奔波不辞苦,如“荒年之粮”般谋福祉,民才拥护他、爱戴他,才会在他殉职后发出“好碗打坏了”的至真感叹。为民谋福全在点滴,干群之间的信赖也正是在点滴之中逐渐奠定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他为民谋福,民自然视他为‘福’”。

心系为民事。“老哥,来,为民来一起做咧。”在有的干部看来,如今当“官”可是个高风险的事,成绩不好处,错误却易不少犯,于是便来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反腐斗争日渐深入的今天,这种“懒政”思想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但廖俊波却没有这种“平安是福”的想法,他始终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帮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谋发展”,并一以贯之地描画自己的事业线。正如他说过的,“要让干事的上来,不干事的下去”,他是这么要求的,更是这么亲力亲为的。仅说一件事:他到任政和县委书记第二年,政和县在福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指数提升35位,上升幅度全省最大;**年、**年蝉联全省发展十佳;财政收入由**年的1.6亿元上升到**年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总产值翻番……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都是他为民做的一件件实事所凝聚起来的。有句老话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正因为他时刻把群众的发展大事放在心头、写在脚下,才有了前面“一起做咧”的求贤如渴,才有了政和美好的几天,才有了干群关系的那种和谐宛若一家人——这就是“他为民做事,民自然视他为恩”。

得到了民心的廖俊波,不幸倒下,但只要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始终保持“心中有民”这颗初心,那么一个廖俊波倒下了,会有千千万万个廖俊波能同样“得民心”,从而永远奋勇前行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

1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1000字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向廖俊波学习,做人民的好公仆

廖俊波,男,汉族,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曾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党组成员。**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9岁。廖俊波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个雨夜,定格在了48岁。一个平凡又伟大的干部,就这样悄然离去。廖俊波扎根基层、一心为民、忠诚履职,他的付出和贡献获得了民众的认可与敬重。如今,斯人已去,可是他却永远活在群众的心里,活在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功成不必在我”,在廖俊波眼里,摆脱贫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为了23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坚持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给后一任打基础。为此,一年到头,他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政和度过,成为了干部眼里的“铁人”、“工作狂”。他让一个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路子。在他眼里,能够带领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乐。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向廖俊波学习,老实做人、干净干事。学习廖俊波,做“清正廉洁、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学习廖俊波,坚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谨慎用权,为民亲民;学习廖俊波心中有法、心中有戒、肝胆干事、干净做人、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做人民的好公仆、好干部、好党员。

廖俊波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我们党的宗旨。在工作岗位上,时刻不忘将群众利益牢记于心、兢兢业业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正如他经常说的,“帮助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党员干部就需要认真学习这种精神、培养这样的品质,时刻把百姓“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价值取向和衡量尺度,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始终坚持务实为民、敢于担当、廉洁奉公,正是他这种既“肝胆”又“干净”,时刻将百姓挂在心上的做事做人风格,赢得了老百姓真心的爱戴。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他廉洁奉公的作风,老实做人,干净作事,在任何时候都绷紧廉洁这根弦,始终做一名干净忠诚的党员干部、做人民的好公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