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检讨关于纪律的问题 > 导航 > 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检讨关于纪律的问题

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一是遵守政治纪律不够严格。对照党章的要求和党的政治纪律十不准,发现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够或不好。比如在朋友聚会、同事或家人的交流过程中,对一些发表损害党的形象、诋毁党的信誉的言行时不敢直面斗争,有时还随声附和;对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一些政策有评头论足的现象。

二是存在一些违规违纪现象。在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十项规定”出台之前,自己也是随波逐流,特别对一些明显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没有拒绝。主要是党性意识淡薄了、思想麻痹了,不能明辨是非,对一些不良倾向和不良作风习以为常,逐步成了一种工作方式。比如参加迎来送往的宴请活动等。

三是理想信念有所弱化。对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特别是民族宗教政策有时认识不深、理解不透,有时也会妄加评论。对打击“三股势力”和暴力恐怖犯罪行为主动发声。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行系统的学习不够,致使自己的政治敏锐性不够强,遇有突发或重大政治事件时会不知所措,不能够看到事件的本质;对与“三股势力”及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三股势力”利用各种方式从事渗透破坏活动的警惕性不高、敌情观念不强。

四是政治鉴别力不够强。对“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实质领会不深,不能入脑入心,自觉遵循。有时对错误言行、负面言论缺乏基本的鉴别力。

五是执行力不够强。对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有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有所欠缺,缺乏对策和方法,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有等靠要思想,破解难题的办法、手段不多。

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1、形式主义方面。一是满足于一般性的学习。特别是学习多,业务学习少;泛泛学的多,认真领会少;学得多用的少。突出表现在:对法律法规知识掌握较少,对政策知识浅尝辄止领会不透,特别是对如何更好做好服务方面研究探索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缺乏思路。二是工作部署多,检查指导少。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在推进综合处工作方面不能耐心听取领导和同事们的意见或意见,以为别人都不懂就是自己清楚明白。

2、官僚主义方面。一是服务观念不够强,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习惯于别人为自己服务,缺乏为别人服务的意识。公仆意识不强,个人位置摆的不正。局机关有些安排布置的工作没有有效落实好,工作中出现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对局机关出现的中梗阻现象缺乏敢于担当的勇气。二是存在“官本位”意识。在工作中对自己负责的综合处的工作关注多,对全局的工作关注少,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综合处与业务处在相互配合上,综合处的同志对业务工作了解少出现脱节现象。三是工作方式方法简单,领导艺术和水平需要提高。工作分工不太合理,有些工作分工流于形式,致使下属有推诿情绪,既影响了工作的推动,也影响了下属工作的积极性。

3、享乐主义方面。一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逐步削弱,()艰苦奋斗的精神越来越少。二是觉得有分管领导在,自己身上担子轻、压力小,遇到一些困难或问题有时就往上推或者往下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少了,习惯等局领导安排布置工作,被动性强。三是开拓创新意识淡薄,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有些工作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实在推不动就慢慢拖,有消极守摊子和等靠的思想。四是有公车私用的行为。

4、奢靡之风方面。一是随着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自己对工作生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同时收到社会上一些奢靡之风的影响和侵蚀,自己也不知不觉的适应了、接受了。二是出差、考察、调研在交通、食宿方面有追求高标准、好条件、舒适安逸的想法,看到别人发展的好有攀比思想,到普通饭馆吃饭不适应了,对于高标准的接待、参加一些高标准的宴请也欣然接受。三是接待客人喜欢到有档次的酒店接待的现象。四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越来越淡薄,看到一些浪费现象既不反对也不制止,有时自己办公室的灯和电脑彻夜不关,看到饭桌上剩下被倒掉一点也不心疼。

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三)

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立党之纲、治党之需、强党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是向全党发出的行动号令,也是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政治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自觉执行政治纪律,维护党的权威,推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然而,在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不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甚至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亟待深度剖析,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本文结合实际,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和研究。

一、存在问题及特征

调研表明,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能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这是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确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政治纪律执行不力,违反政治纪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呈现以下“四性”:

(一)政治上的迷茫性。一是政治方向偏向。有些党员干部针对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矛盾和困难,比如贫富差距拉大、行业分配不公、少数人价值观扭曲、一切向钱看等,就在政治方向把握上摇摆不定,甚至把此类问题归结为改革开放造成的。二是政治立场偏移。有些党员干部实为政治上的糊涂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不鲜明。比如有的人在对反腐败斗争形势正确判断上,没有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认为:反腐败越反越多,积重难返。而有的又对身边违纪者睁一眼闭一眼,查处时说情开脱,袒护包庇。有的对当今自上而下开展的作风建设、等工作,不是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做局外人,持观望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阵风吹过,难以持久。三是政治言辞偏激。有些党员干部私下显能,口无遮拦,惯于传播小道消息,议论网上热门话题,甚至丧失党性原则,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对党的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

(二)思想上的片面性。一是于己无关论。有的党员将自己混同于普遍百姓,消极遁世,不问政治。认为自己无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没有遵守的必要;有的一般党员干部,则认为自己有职无权,党的政治纪律也没有约束的必要。二是民主自由论。有的党员干部在党内片面要求决策要民主、言论要自由,不能摆正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说了一些违反组织原则的话,做了一些违反政治纪律的事。三是自以为是论。有的不是全面、正确地理解中央精神,而是片面曲解原意,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理解当成中央精神,使之在执行中变形走样。比如在执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过程中,一些镇、村干部嫌工作麻烦,将强农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将应发到户的惠农补贴资金,违规套取、截留使用,严重背离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精神。近两年来,已查处7件此类案件,对相关人员及时给予纪律处分。

(三)工作上的本位性。一方面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大局意识,不顾国家整体利益,片面强调本单位本部门局部利益,对党和国家政策、上级部署的工作,有利争着上,难事绕道走,合口味的立马照办,不合口味的消极应付。有的强调以本地工作特色为由,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另一方面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有些单位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不从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利益考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从而出现“利大快执行,利小慢执行,无利不执行”现象。比如少数行政执收执罚部门,踩红边线,打擦边球。少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以工作保密等为由,另设办事大厅,规避集中监管。致使“三乱”现象仍时有发生,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

(四)行为上的自由性。一是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有少数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貌似“双面人”,对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消极应付,难以落实。有的党员干部参与组织讨论决定时,仍然存在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的违纪行为。二是信仰缺失,行为荒唐。有极少数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缺失,不信马列主义,信宗教迷信。不讲班子团结,讲团团伙伙。其行为完全丧失共产党员的立场,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极不良影响。三是利益至上,违纪违法。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缺乏理想信念,行为方式上自由散漫,逃避监督,价值取向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有的与不法商人打得火热,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有的甚至受利益驱使,蜕化变质,出卖情报,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比如2011年4月,该县查处县法院一法官周某某违纪违法案,因其政治纪律松懈,难抵金钱诱惑,迷失政治方向,通过互联网络,向境外敌特组织出卖情报,终因犯间谍罪,被依纪依法惩处。

二、原因分析

(一)不注重理论学习,政治素质不够高。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党员干部,只重业务,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善于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政治理论基础差,致使思想政治素质难以提升,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难以从思想上、政治上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不注重党性锻炼,纪律观念不够强。有些党员干部不重视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致使党性不纯或不强问题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个人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弱化;本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弱化;名利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弱化。甚至极少数党员干部把强调政治纪律,视为束缚手脚,自认为只要谋求本单位利益,个人不拿不贪,就不是违纪违法。这样必然造成纪律涣散,难以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民主与集中、个人利益与党和群众利益的关系问题。

(三)不注重制度实效,执行力度不够强。有些单位党组织制度执行力不够强,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比如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民主与集中对立起来,导致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从而影响执纪实效。

(四)不注重从严治党,教育、监管、惩处不到位。有些单位党组织,尤其是村级党组织治党不严,对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上、行为上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闻不问,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甚至当党员干部违纪追究时,帮其说情开脱。有的党组织不抓经常性政治纪律教育,致使基层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化。有的党组织不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党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一些基层党员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成为不受党纪约束的“特殊党员”。有的党组织执纪不严,对违犯政治纪律者,认为蒙上“政治色彩”,尤其针对违反政治纪律言行,处分尺度更不好把握,因此得不到及时应有惩处。

三、加强党员干部执行政治纪律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强化党章意识,增强执纪严肃性。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每一个党组织都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自觉维护党章。做到党章规定的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必须坚决纠正和查处。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严格遵守党章,作为自己必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用党章规范一言一行,真正把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见于效,切实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着力强化纪律意识,增强执纪自觉性。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增强纪律意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一系列主要论述,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提出的新要求,学懂学透党章、党纪处分条例等党纪条规,自觉规范言行,明确守纪底线。二是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坚持政治教育与理想信念、宗旨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政治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注重统筹规划,加强持续教育。把政治纪律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的整体规划,让政治纪律教育进入党校培训中,进入各单位党课教育中,切实使政治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传递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的正能量,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增强纪律意识,自觉做到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立场坚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坚定不移。

(三)着力强化制度执行,增强执纪持久性。严守政治纪律,执行制度是关键。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关键时刻听从指挥、重大方针坚决贯彻,具体规定严格执行、日常生活严守规矩。另一方面,扎实抓好党内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函询和问责等制度落实,查找和解决在执行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予以整改。同时针对违纪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和部位,查找违纪的深层次主客观原因,及时制定和完善政治纪律规定,增强政治纪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着力强化查处力度,增强执纪有效性。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一是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促进党的团结统一。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防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三是跟进重点时段、关键环节,加强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常态化检查。要强化新政策出台、重要会议召开等敏感时期的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严明政治纪律;要强化重点人员的检查,突出新党员、新任干部、新进班子成员和离退休干部,及时纠正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和事;要突出重点环节检查,定期对网络设施、传播媒体、涉密载体等情况进行清查,防止发生网上政治问题。四是要加强对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吃、住、行、医、学等方面入手,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对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和事,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执行政治纪律监督不力的,要追究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

(五)着力强化主体责任,增强执纪示范性。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自觉作好表率,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维护政治纪律,又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坚决同一切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强化纪律“铁”的意识,强化按制度办事的意识。要把执行政治纪律贯彻于履职全过程,切实守住“底线”、不踩“黄线”,不越“红线”,以自身的示范表率作用,促进从严治党、严明执纪要求的有效落实。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根据管理局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管理局党委各常委对班子问题的查摆,现将管理局领导班子“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初步归纳如下:

一、理论学习制度坚持不够。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得不够好,学习存在紧一阵、松一阵的现象,上级强调了就学一学、抓一抓,学习方式单一,就理论学理论,就学习而学习,学用结合不够,学习效果一般。集体学习虽有计划、有安排,但安排不够具体,主题不够突出,研讨不够充分,集中学习的主动性、经常性和针对性不是很强,有时存在缺席现象,特别是运用理论指导林区改革发展的实践上还需要多下功夫;班子成员学习时往往存在静不下心的现象,读书看报只是浏览标题,了解个大概,对学习的系统性注重不够,在深钻细研上还需要加强,没有真正把理论学习作为一项硬任务来落实。

二、调查研究工作不深不细。下去调研时习惯用老套路,局限于开开座谈会,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存在深度和广度不够、掌握一线真实情况不多的问题;有时尽管人下去了,但心没有沉下去,高高在上,跑面的多、跑点的少,去林业局、场多,深入一线不够,去冶力关、腊子口等景区和路边就近的单位比较多,去条件差、交通不便、艰苦偏远的护林站点和了望哨比较少;对基层问题了解不深、分析不透、把握不准,满足于下去跑了一趟、转了一圈,没有真正沉下身子住上几天解剖麻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不多。

三、破解难题效果不够明显。在破解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难题方面,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与职工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林区职工普遍困难,林区与地方之间、企业与事业之间、退休人员之间均不同程度存在收入差距。灾后重建和棚户区改造后,绝大多数职工住房还贷,困难面增大。近年来,林区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职工和退休人员要求增资的呼声越来越高。班子虽然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积极主动研究对策,做了大量工作,但没有制定系统的工作方案,没有明确具体目标和切合实际的办法措施,主动向上级反映和争取政策的力度不够,在挖掘林区自身潜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四、联系职工群众不够紧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护林站点、田间地头、车间班组与职工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访贫问苦较少,经常性深入一线了解职工冷暖疾苦方面做得还不够;去基层看望职工群众,往往事先安排,很少随机走访。职工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各项工作考核多,检查验收较为频繁,工作组一个接一个,有一部分流于形式,给基层添了不少麻烦。

五、文件会议需进一步精简。文件比较多,每年文件要发上百个,一些公文质量不高、把关不严,有的就文件转发文件,没有明确符合单位实际的贯彻落实意见,存在公文旅行的问题;会议比较多,开会虚话、套话比较多,一些会议议题没有分量,可开可不开的都开,该合并的没有合并;有些事项会前准备不充分、议而难决,影响了会议效率;有时为开半天会,把基层单位主要领导都召集来,增大了会议成本;会议形式和规模需要进一步简化优化,文风需要进一步改进。

六、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缓慢。对林区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安排部署多,督促落实措施没有及时跟进。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推动落实工作多以传统惯性思维,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如:2009年省政府决定将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所属4个林业局和20个林场定性为事业单位,但身份转换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企事分离工作推一推、动一动,进度缓慢;深化改革举措不多,班子成员在带头改革创新、带头攻坚克难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七、内部运行管理较松散。由于领导重视不够,放松管理,使机关和基层单位一些干部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节奏缓慢、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有些部门对干部不注重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素质不高;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的纪律松弛,存在迟到早退和到周末就“放羊”的现象;有的领导在时一个样,领导不在又是一个样,手头工作能放就放、遇到问题能躲就躲、对待矛盾能绕就绕,有的该办的事情不及时办理,一推再推,敷衍塞责,甚至有时直接将问题和矛盾上交;有的对下面的同志不热情、不主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

八、接待应酬需进一步规范。虽然对接待经费、接待标准等方面都制定了,但在执行中不够严格、不够细,从俭意识有所淡化,有时陪员较多,存在随意超规超标的问题,公务接待制度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班子成员有时存在请吃和吃请的现象。

九、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不力。管理工作存在不够规范、不够严格的问题,各项制度的约束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些制度只喊在嘴上,挂在墙上,定归定,做归做;有的认为制度是上级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制度落实不到位,不严格按制度办事,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的问题;对一些制度的落实缺乏跟踪监督,缺乏责任追究,缺乏问效评价。

十、解决突出问题力度不够。对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护林员同工不同酬、劳动保护用品标准低的问题,落实探亲假制度不到位、兑现节假日加班工资和提高差旅标准的问题;一次性安置人员生活困难、帮扶特困职工寻找增收门路、关注弱势群体不够的问题;职工大病医疗救助的问题;落实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的问题,兰州政法小区和七里河干休所房改遗留问题,基层基础设施陈旧、配套建设投入不足、公共设施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对年轻职工教育培训不够、人才工作机制不活的问题;林区产业培育滞后的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由于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不强,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一些干部不耐心解释,不注重引导,得不到职工的理解,让职工群众产生怨气。

十一、对基层用权监管不到位。对进一步强化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管、从机制和制度上堵塞不正之风的漏洞、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研究探索不够;在制度约束、监督管理、警示教育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如:对基层单位主要领导权力运行监管机制不健全、车辆管理使用不规范、财务监管不到位、个别单位出现违规违纪、灾后重建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一些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结构不优,活力不足,轮岗交流的力度不大,基层班子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十二、开展相互批评流于形式。以往班子民主生活会不同程度存在质量不高、走过场的现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基本是走走形式,多数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交心谈心只说好听的,相互批评存在拉不开情面、怕伤和气、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往往把真实的想法和看法憋在心里,遮遮掩掩;自我批评谈工作的多、谈思想的少,谈成绩的多、谈不足的少,剖析检查讲客观理由多,找主观原因少。

十三、艰苦奋斗作风保持不够。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过去林区底子薄、困难多,现在政策形势好了,工作生活条件改善了,再提艰苦奋斗有些过时,不愿过紧日子,存在吃饭讲“排场”、应酬讲“面子”的现象,有的对吃工作餐、在职工食堂就餐觉得没气氛;有的不爱惜公物、不注重节能,出门不关电灯、电脑,自来水常流,办公用品、笔墨纸张浪费比较严重;有的精神懈怠,意志消沉,把艰苦朴素视为“寒酸”、“俗气”,工作拈轻怕重,缺乏敢于担当、积极应对困难和问题的勇气。

以上是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班子“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从形式表象看,有认识不到位、方法不得当、作风不扎实、统筹不够、顾此失彼的原因,也有只注重部署要求、忽视督查指导的原因;从问题成因看,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从本质看,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这些只是初步分析查摆出的问题,管理局领导班子还将在不断深入学习提高、听取职工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严从实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边整边改、建章立制的要求,对原有的制度、办法、规定进行清理,有针对性地规范各项管理制度,该完善的完善,该废止的废止,马上能纠正的问题,将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在工作中认真加以整改。

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联系班子在这两年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实际,虽然工作出现了一些起色,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组织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认认真真“照镜子”,老老实实“正衣冠”,重点查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班子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查摆出的问题

在形式主义方面要重点解决部署工作作风不务实。主要包括部署工作照抄照转,不结合实际;习惯于用会议落实工作,会后分解责任不够、跟踪推进不力;办法不多,决心不大,工作水平长期没有明显提高;协调不够,联动不好,力量整合不到位;周计划、月总结主要领导点评不够,重点工作阶段性推进不够,督办落实力度不大;对从严管理认同感低,执行制度不自觉、不经常;对问题视而不见、好人主义的问题等。

在官僚主义方面,重点解决领导作用不突出。主要包括群众观念、为民意识淡薄,对待群众诉求不上心、不耐心、不尽心;从严管理畏难,亲自办案畏难,信访工作畏难,考评排序畏难,不愿担当;上推下卸,揽功推过,推诿塞责;文来文往签个字,写啥是啥念稿子,十天八天开个会,自己主张不多、作用不大;不全程督导,不跟踪问效,情况不明、心中无数;习惯于管事、不习惯管人,习惯于遥控指挥、不习惯亲自检查监督,习惯于个人决定拍板、不习惯集体讨论决策;倾听基层意见不够,深入一线调研不够,坐守机关、高高在上;对网络舆情不重视,对社会反响不关注,不警惕、不敏感的问题等。

在享乐主义方面,重点解决精神懈怠、贪图安逸、工作标准低。主要包括精神头不足,进取心不强,工作不在状态的问题;不紧张,不尽力,拖拖拉拉,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不推不动,推一推动一动,工作不主动,“自转”能力差的问题;能不干不干,能少干少干,()工作拈轻怕重的问题;不习惯有压力,不愿意受约束,消极对抗从严管理的问题;比资历不看能力,要利益不肯付出,图安逸不讲奉献的问题等。

在奢靡之风方面,重点解决执行廉政规定标准不高。主要包括公款吃喝、宴请,公车私用,开特权车;饭局多,应酬多,“朋友”多,社会交往不慎重;执行廉政规定不够严格,对亲友要求不够严格,廉洁自律标准不够高;利用公职身份,为个人、亲友谋取方便和好处;接受请托打探、帮助说情;以权谋私的问题等。

二、对照检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相关资料学习,深刻地认识到“四风”现象表现不一,症状多样,但究其根源,理想信念问题、思想作风问题是存在上述所有问题的直接根源。

1、学习不够主动,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有待提高。

一是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缺乏对政治理论和经营管理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

二是没有深刻地重视到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缺乏系统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在**的经营管理中,还不能完全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经验不足,宗旨观念有所淡化。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的主要原因是对坚持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群众服务的公仆意识。中華勵志網导致工作上群众群众观念淡薄,主观意志成份多,形式主义成份多,服务群众群众少。

3、创新意识有所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方面有所欠缺。忙于应付多、主动落实少,研究情况多、解决问题少,缺乏创造性开展工作,改革意识有待继续增强。

三、注重实效,明确的整改措施和方向:

一是纪律作风明显转变。实现管理秩序明显转变,领导作风明显转变,机关风气明显转变,党群关系明显转变,文风会风明显转变。

二是办案质效明显提高。做到“一个确保,三个满意,四个显著提升”。“一个确保”即确保工作、队伍、安全不出问题;“三个满意”是让人民满意,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让社会满意,深化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不发生媒体炒作;让党委满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因执法不当影响发展,引发不安定因素。“四个提升”,即提升服务大局水平,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提升行政监督管理水平,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三是强力实施“长效机制”。坚持用制度机制管人管事管案件,全面实施四个方面的制度机制,即通报批评机制、执法监督机制、考评排序机制、惩戒追究机制。

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三)

通过召开座谈会,班子成员分组深入教师、学生中听取意见和班子成员之间的坦诚谈心,通过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研究。梳理出班子集体在“四风”方面存在问题,制定了初步的整改措意见,具体如下。

一、班子集体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1、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党的组织生活形式单调,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2、工作布置的多,跟踪督办的少,执行过程中抓而不紧,抓而不细,不看效果,只听汇报。

3、以会议落实上级任务的多,按照要求完成,缺乏创造性,缺乏指导,收效不好。

(二)官僚主义

4、深入系、教研室、学生班级、寝室少,深入调查研究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问题上门,工作被动。

5、继续发扬民主,加强学院重要事情决策的周延性,要全面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6、工作的计划性不好,有时突击布置工作,要求完成的时间短,导致工作完成质量不好。

(三)享乐主义

7、安于现状,存在“等”、“靠”的思想,惰性较强,进取心不强。

8、加强管理工作的力度,对教师、中层干部表扬的多,批评的少,存在怕得罪人的思想。

9、要继续更好地坚持学院领导每周听课制度,促进教师遵守工作纪律的自觉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奢靡之风

10、要继续提高树立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意识。

二、整改措施

1、政治理论学习要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多采取讨论的方式进行;采取请专家讲座或看光盘讲座、开展辅导报告的方式进行。党的组织生活,一方面提高党员对组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努力开展一些实地的考察、参观活动。

2、完善工作例会,及时听取各项工作在的各个阶段的进展落实情况;加强督办检查,好的给以表扬,差的要批评,督促落实,保证工作落实和达到预期效果。

3、要转变工作态度,坚决克服应付的工作态度;要结合学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分清重点和一般,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要加强业务上的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落实好工作。

4、要根据学院的工作实际情况,建立领导联系点工作制度;经常找教师、干部和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各方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问题找上门,工作被动。

5、要进一步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今后还要在工作运行中一些细节方面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全面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在相关的工作中积极征求民主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6、要总结全年工作规律性,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常规工作要尽量超前或及时部署以及指导,给教师完成工作留有充分的工作时间,避免工作的仓促,导致工作的应付,效果不好。

7、加强学习,提高觉悟,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学院领导核心必须积极进取,振作精神,为大家作出表率;坚决克服等、靠的思想,带领大家想办法克服,带领大家积极进取。

8、明确认识,鼓励是必要的,是对同志的关心。但对在工作上不积极努力的要严肃批评,不能迁就。批评更是关心,只有严格要求他们,才是真正关心他们,他们才能不断进步;坚持原则,严格遵守制度,严肃认真按照原则办事,一视同仁,不循私情;坚决克服怕得罪人的思想问题。

9、克服教学、行政工作多的困难,挤时间多深入课堂;要制定学院领导听课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课堂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工作掌握第一手材料。

10、要提高思想认识,工作中必要的形式、档次是内容的需要,但要考虑实际情况,坚决克服工作中存在着讲排场,追求高规格的思想意识,为了所谓的“好事办好,亮事办亮”,不计成本,小事大做,追求奢华,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1、理论学习计划落实存在打折扣现象。

每年初都制定干部党员各种理论学习计划,把学习的内容细化到每个阶段。但是在具体落实上,坚持得不好,没有形成制度化和养成经常化,往往是计划的,没有变化的快,规定的学习时间被具体工作所挤占。有的时候,遇到相应的问题和困难,才临时抱佛脚。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时,往往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可以往后推一推,从而导致组织不得力,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学习质量效果不佳,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客观上,忙于事务应酬,挤不出时间学。中心专业分类多,各有自己的特点。体育经常要下乡选拔运动员,经常要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及赴外地组织适应性训练,在中心固定办公的时间很少。康复科在华南,有残疾人儿童需要康复训练和看护,这样,人员要集中一次不容易,需要调整时间和工作,势必给训练带来影响。文化科也是一样,要下乡,要组织残疾人群体搞文化活动,要组织艺术团演员训练和演出等,人员集中也有困难。各个专业的特点时间不对等,人员任务分工也不对称,集中很不现实也不科学,这些都给落实年度学习计划和集中学习带来了打折扣。虽然,中心在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上适时调整,采取了一些调度措施,中心的大部分理论学习基本上都是分片组织或者自学,有的借助网络平台来加强自学,但是,这就对抓干部职工理论学习显得力不从心、缺乏监督约束机制,检查不到位,影响了效果和质量,出现按计划落实的漏洞,有的计划实际上走了过程和形式。

2、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存在脱节的现象

虽然,每年都在不知不扣地按照上级要求抓各种理论学习,召开会议,传达文件,但是的作用多大就无法考究了,出现学用结合不好也是难免的现象。譬如,存在在理论体系把握上和“融汇贯通”地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去指导实际工作上效果不明显,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实际上理论学习了,实际工作还是照旧。长期导致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字面或书面的了解,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也导致日常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高,重实用、轻理论,重业务、轻思想,导致政治理论水平不扎实,领会掌握理论不透彻。学归学,用归用,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具体工作做得不够,特别在运用指导具体业务工作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思维观念陈旧,认为大道理不如小道理和经验管用,工作方式过于传统,创新意识不高,不能与时俱进。在理想信念理论上学得不深、理解上级精神不透,执行落实有差距。只满足于看文件、读报纸,有时只看一下大标题,没有静下心来仔细研读,认真研究。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很少阅读党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重要思想的系统理论原著。就是学习习近平以来的各种讲话精神,也是浮光掠影,除了对关系民生内容浏览的多外,其他看的少,思考的少,记住的少。还有,在相关知识学习上不够,掌握和驾驭现代管理能力,科学决策水平,辨别是非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有差距。有的认为工作靠的是经验,高调的政治理论与现实有时空距离,学了也不能立竿见影。有的只注重热点关键知识的学习,理论学习成了“现炒现卖”照本宣科,满足现状应付业务工作,缺乏对在现代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探索和提升残疾人工作思路和方法。

当然,这几年,中心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了些体会和经验,但成功的经验与上级党委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譬如班子队伍、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普遍还不高,亟需加强各种和学习,尤其是加强岗位再充电学习等问题,不能只局限于平时的执行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要重视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和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培养。

3、在工作作风上存在漂浮的形式主义。

有的在工作中表率、引领和“示范”作用做的不够好,在有些工作方面还产生了“上行下效”的不良后果,没有很好地起到“旗帜”的作用。比如:有的班子成员与职工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较少,浮在上面的时候多,而真正沉下去的时候少。对党员干部思想了解停留在平常聊天和工作接触中,没有针对性进行专门的事先调查了解,始终跟踪和及时回馈。平时,中心班子之间的学习交流,坐下来正规严肃地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的少,求真务实的精神还不够。譬如:

一是“打雷少下雨”,即用发号施令代替亲力亲为。平时推动工作,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一些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要求科室去落实,有的领导没有做到事必躬亲,尤其是缺少督办和问效,导致一些工作有安排无落实,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尤其在一些制度落实上,有时流于形式,工作中检查落实和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二是“雨过地皮湿”,即用浅尝辄止代替刨根问底。有的以老残疾人工作者自居,认为对残疾人比较了解,对残疾人工作也相对熟悉,因此放松了学习充电,缺乏刨根问底的精神,很多都是浅尝则止。在具体工作上,主要停留在习惯性听逐级汇报层面,对各科室其他同志以及残疾人群体的意见很少去了解,以致掌握的情况不仅浮在表面,还存在片面。

三是“蜻蜓点水”。即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基层。应该说,现在办公条件好了,利用网络等信息工具就可以了解所有事情,但总感觉与群众的距离更远了,与群众的感情也更生疏了。不像过去下乡调研,直接进村入户与残疾人谈感情、交朋友,能了解和掌握残疾人的一些现状和实情。现在多数情况下,下乡只是为了选拔各类特艺人才,有的也是为“事”而调研,为“走”而下基层,有时也跟形势,上仿下效,春节组织到几个贫困残疾人家庭走访就算是走群众路线,帮助扶贫了。

四是“画饼充饥”。即按照虚拟岗位履行职责。单位职能增加了,而人员编制结构却压缩了,人员编制的管理岗位与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失衡,影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制约了岗位作用的发挥。从**年开始,我们始终在不断反映单位编制结构的不合理问题,争取上级给予尽快解决实际问题,也在不断安慰和鼓励干部职工---“面包会有的”!但是始终无结果。班子成员天天在利用“画饼充饥”的效应要求干部干好工作,也在努力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但画上的饼毕竟是虚设的。人员编制已经直接阻滞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真盼望上级业务部门能在这次教育实践中务实有为。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局教育实践活动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和“为民务实清廉”主题以及“正风肃纪聚合力,攻坚克难解难题”实践载体,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实践,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局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党性的目的。现将有关 如下:

一、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情况

始终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动摇、政治立场不含糊、政治方向不偏移。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了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自觉学习遵守党章,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 精神。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党委和局党组的权威,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党委有关指示精神,落实局党组提出的打造阳光**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纪律,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扬民主,坚持集体决策,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认真落实 责任制,切实做到清廉从政、务实为民。

二、政治意识不强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反复查找、深入查找,认真梳理了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形式主义方面。

1、个人学习的整体意识还不够强。政治理论 和业务知识欠缺造成工作粗糙,缺乏深度。虽建立了学习制度,但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有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往往以会代学,以工代学的情况多,系统学理论少。学习形式和方法单一。

2、创新意识、进取精神不够强。有时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跨越式发展和**发展改革的新要求,对当前**工作发展趋势定位认识不准确,站位提不高,眼界放不宽,考虑处理问题就事论事、就**工作论**工作,思路不宽。有时精神懈怠,工作激情明显下降,工作思路不宽不新,工作举措不实不力,工作亮点不多不特,存在怕乱求稳、怕冒风险、安于现状的思想,缺乏“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进取精神。有时从客观条件上找原因多,从自身工作思路、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努力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时在统筹全局、分工协作、主动配合、围绕中心、协调发展方面还不够好。对**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敏锐力不够。有时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靠老经验办新事情,在思考、决策和处理问题时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运用新思想、新方法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水平不高,只局限于做好本职工作不出问题就行了,缺乏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有时工作上习惯于依葫芦画瓢,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只会埋头做事,不会主动思考,想办法、出点子较少。

(二)官僚主义方面。

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层、群众调查了解情况、帮助用好政策、解决群众具体困难和问题的情况少,习惯于在办公室想事做事,习惯于常规式、本本式地工作,有时深入基层,与群众见面,出于目的性、针对性的多,真正与群众沟通思想的少;听汇报的多,直接倾听群众意见的少;看先进典型的多,了解落实情况的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对重点工作研究多,对身边的一些小问题关心少、关心不够。

二是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宗旨观念有所淡化。 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份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三)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畏难厌战情绪,情绪低迷。在**部门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数据,枯燥无味,有得一天算一天的思想,进取思想不强,对工作要求不高。有时艰苦奋斗思想淡化,进取心不足,对本职工作投入的时间、精神不够。创新意识有所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奢靡之风方面。

无论是盛世还是混乱年代,奢靡之风都不可长。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奢侈浪费之风、坚持艰苦奋斗,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通过反思,我感觉自己一是存在对八项规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等问题,突出表现为:认为**部门工作风险系数较低。自律观念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作风不够朴素、不够勤俭的问题。二是在生活中还存在着讲面子、讲排场的现象。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深刻剖析,感觉到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感觉当前政府**工作力量明显不足。从主观上看,主要是自身在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差距和问题。

(一)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不实。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等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贯彻不够自觉。特别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不够系统,导致有时对**发展改革出现模糊认识。

(二)世界观改造还不彻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常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表现。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缺乏警醒,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腐朽文化、不良社会风气等资本主义腐朽落后的东西抵制不力。总认为,**部门是弱势群体,没有讲享受的条件,不需要对“三观”进行再改造。由于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时对共产党人精神追求领悟不够、坚守不力,放松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三)宗旨意识、党性修养还不够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得还不牢固。有时候没有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关系,接受群众的监督还不够广泛深入,对群众负责的意识淡薄了一些,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认识不是很清楚。有时对科学政绩观、事业观理解不全面,工作中存在功利主义色彩,一是当前考虑个人得失多、考虑单位工作少,对上级负责多、对群众负责少。有时放松了党性修养的要求,放松了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视,放松了对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追求。有时在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风气滋长的大环境影响下,产生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随波逐流、思想滑坡,出现讲享受、讲待遇和讲面子、讲排场的现象。因此对照党员标准能严格要求自己,八小时以内要求严格,八小时以外要求就相对放松,在单位上要求高,在社会上要求就比较低,言行举止还没有做到一以贯之。党性修养不强,思想就容易滑坡,精神就容易空虚,作风就容易松懈,一些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四)纪律执行还不够严格。虽能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党委的各项政治纪律,对中央和省党委的决策部署也是不折不扣落实的,但有时图一时轻松,对纪律和决策的落实情况缺乏比较硬的督促检查;有时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该执行的纪律坚持不够,有的该落实的决策执行不力,有时缺乏敢于担当的责任和勇气 ,没有同不良风气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致使一些有关改进作风的规定和纪律没有完全执行到位。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切实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群众工作有关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方法制度法规,不断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同时,系统地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领导科学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水平。坚持学以致用,切实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完善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制度,结合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确定学习内容,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牢记肩上的重担和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完成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推动问题解决作为打造阳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增强工作创新意识。面对**工作的新要求,坚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工作、完善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

(四)进一步加大制度规范建设。要坚持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变革创新、务求实效的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建立和完善听取群众意见、民主科学决策、项目审批管理、廉洁勤政规范、工作检查督办、绩效考核应用、工作效率评估、综合信息反馈等工作机制和制度,控制会议和文件,减少文山会海,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 ,抓好原有制度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做到制度切实科学、可行、管用。为不断加强机关的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机关的思想文化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关系群众生活,树立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机关精神而努力。

(五)进一步做好为民务实清廉

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发扬艰苦奋斗之风。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强化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觉悟,严格规范权力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做到清正、清廉、清明,不断增强自身的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

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要解决好抓工作不讲实效,说功好、做功差,不落实、不扎实;遇到好事往上凑,碰到难题绕着走,争荣誉、推责任、计得失;疏于园林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只会说白话,没有真本领;不下一线不到基层,不到园林工程现场解决问题,只会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实际工作“不落地”;只注重街道、游园等面上工作的管理,忽略或不重视生态林地的管护;过分追求景观效果,忽略生态效益,违背园林科学,不能够适地适树等问题。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要解决好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喜欢自己说了算,听不进不同意见,更听不得批评声音;不学习、不进取,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上班时间斗地主、玩手机、逛淘宝、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信息或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外出溜达消遣;不作为、不担当、不积极、不主动,面对工作不推不动、推推动动,甚至推也不动;在临时工管理方面,只注重安排布置任务,不顾及临时工的劳动强度;只在书面报告上文来文去,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1401名临时工工资低、无合同、无等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未得到合理解决。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要解决好庸懒散拖,心思不在工作上,浑浑噩噩混日子;满足于不找事、不惹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在编不在岗,常年吃空饷;自由散漫,热衷传播小道消息;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等问题。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要解决追求待遇,互相攀比,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也不办事;购置办公用品价格要高的、配置要好的,浪费水电和办公耗材不以为然;只追求园林景观和档次,不讲究实用和群众方便等问题。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重点把坚持党的理想信念,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等作为活动目标。注重查找和解决四方面问题:一是进取不力。信念不坚定,政绩观不正确,工作缺少激情,精神状态不佳,满足现状、得过且过,四平八稳、看摊守本,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定力不足。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缺乏定力、没有耐力,不看本人干事,就看别人提拔,耐不住,等不及,漂浮、跑要、急躁。三是担当不够。面对矛盾和问题,不敢抓、不愿管,怕得罪人,当“好好先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积极作为,不认真解决,甚至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对一些棘手问题能躲就躲、能绕就绕、能推就推,甚至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拖而不办。四是作风不实。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说功强、做功差,花拳绣腿,搞短期行为,换一任领导,变一套思路,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以权谋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

各单位、各党支部要重点把强化宗旨意识、增强大局观念,提高服务效能等作为活动目标。注重查找和解决四方面问题:一是大局意识不强,特权思想严重,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漠视群众诉求,公共权力单位化、单位权力个人化,失职渎职、以权谋私。二是会议文件多、讲求实际少,不研究新情况、不解决实际问题,执行政策生搬硬套,处理工作敷衍了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比工作干得好,就比谁的待遇高,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慵懒散奢、萎靡疲沓。三是沉不下身子、静不下心来,哗众取宠,粉饰太平,上忽悠领导,下蒙骗群众,报喜瞒忧、虚报浮夸。四是在职不尽责,身在心不在,迟到早退、怠工旷工,上班斗地主、玩游戏、逛淘宝,或者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办事,甚至长期领着工资,在外经商办企业等。

三、主要步骤

本次教育实践活动从3月初开始,9月底结束,集中活动时间不少于3个月。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教育实践并重,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把学习教育和整改落实贯穿始终,使各个环节工作有效衔接、相互贯通。

(一)学习教育,听取意见

一是搞好动员部署。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局党组要与下属单位建立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负责督促、检查联系点的活动开展,责任到人。

二是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各级领导干部要采取“往下走、往上收、往里请、往出理”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我局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开展意见及建议的收集和整理。首先是到活动联系点进行专题调研,形成详实的。其次是发放调查问卷、设立征集意见箱,注重来信、来访以及网上舆论等上门信息的收集。接着是到我局的“三联一住”对象西闸水村和党员志愿服务联系点黄华街社区深入群众听取意见。然后是邀请我局行政审批业主代表以及工程项目承建商代表等服务对象进行座谈,倾听他们对我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是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老干部和基层的党员群众展开座谈会,请他们当面提出批评意见。

三是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各单位、各党支部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中央、省委、市委规定的学习内容。局机关集中学习原则上不少于7天,各单位、各党支部集中学习原则上不少于5天。要继续深化“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皇城、杨村等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洗涤。具体要求为“四讲”,即领导干部讲党课,领导干部和党组织负责人要带头在本单位和联系点讲党课,带动党员、干部学习原著、集中研讨、专题交流;专家学者讲理论,依托“每月一讲”、“道德讲堂”等平台,邀请理论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先进人物讲事迹,遴选践行群众路线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人物,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普通党员讲体会,组织基层党员谈体会谈收获,真正让群众观点入脑入心、入言入行。

(二)查摆问题,开展批评

一是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局党组、党总支委员会、各支部委员会要选择适当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会期一般不少于1天,每个成员发言一般不少于40分钟。会上,要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出以公心、不发泄私愤,不搞无原则纷争,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至少要给每位班子成员提2至3条意见建议,班子成员之间至少要互相提1至2条意见建议。各党支部要根据实际情况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办法,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二是深刻剖析检查。首先是将第一阶段收集整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梳理,各级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门分析会议“集体会诊”,也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及“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老干部、基层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进行座谈讨论,厘清问题根源,研究可行措施,一项一项破题,一个一个攻坚。其次是局党组成员、总支委员、支部委员要亲自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要逐项列出“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典型事例,不能以工作问题代替作风问题,不能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不能以笼统问题代替具体问题。对照检查材料要开门见山,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要对“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家属子女从业等情况作出说明,要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等方面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对照检查材料要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后以一定形式公开。

三是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活动。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理念必谈、思想现状必谈、“四风”突出问题和问题根源必谈、工作情况和实际需求必谈、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必谈的“五必谈”原则,认真开展谈心谈话。班子主要负责人既要与班子成员逐一谈,与下一级班子主要负责人谈,也要主动接受班子成员、下级同志和基层群众约谈;班子成员既要相互谈,与分管科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谈,也要主动接受其他班子成员、下级同志和基层群众约谈;领导班子既要在民主生活会前谈心找差距定方向,也要在民主生活会后谈心看整改促实效。

(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一是狠抓整改工作。要制定整改方案,先从具体事、身边事、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抓起改起,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落实整改责任,明确存在问题、主要措施、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并及时公布整改情况,请群众评价和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二是集中专项整治。各单位、各党支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市委实施办法,深化以治学督能、治浮督责、治懒督勤、治庸督绩、治奢督廉为内容的“五治五督”活动。针对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楼堂馆所、人员超编、超职数、“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下猛药、出重拳,一项一项整治。对有问题不整改、大问题小整改、边整改边再犯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和纪律措施;对长期不起作用甚至起负面作用的党员将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必要时将严肃党纪给予组织处理。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要注意把中央、省委、市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出台的制度和办法承接好,贯彻好,坚持上下配套、互相衔接,防止照搬照抄、重复建设。要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扎实抓好制度建设“废、改、立、行”。“废”就是对违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与中央八项规定相抵触、不一致的予以废止;“改”就是对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修订完善;“立”就是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一批指导力强、长期管用的制度规定;“行”就是对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要强化制度执行力,提高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办事意识,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推动改进作风的常态化长效化。

四是召开总结大会。在活动结束时要召开全局总结大会,通报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将在主会场参会人员范围内征求意见和开展民主评议。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要求,这次教育时间活动以全体党员、干部为主体,各党支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开展活动,未设立党支部的单位中的非党员负责同志要积极参加局里统一的学习教育活动,对离退休党员及年老体弱党员可以采取送学习材料上门等方式帮助学习教育。各单位、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既要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坚持三个环节不能少、不变通,又要结合各自实际,灵活安排各个环节工作,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使“自选动作”有特色。在整个活动中要坚持把总要求贯穿始终,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把反对“四风”贯穿始终,把整风精神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以思想作风建设促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定义

享乐主义是指脱离现实可能和需要,大肆挥霍金钱,肆意浪费物质与时间,以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乐趣,以荒淫无耻的生活为追求目标。其实质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人的生理本能需要看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认为人活着就是要追求个人的物质生活享受。这种腐朽的人生观在党内的滋生和蔓延必然带来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挥霍浪费、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因此,反对享乐主义,是惩治腐败、加强的重要内容。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二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坚决反对腐败的同时,要在全体党员中大力提倡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一、当前享乐主义在党内的主要表现

享乐主义现象是一种由思想上的腐化蜕变,导致生活上堕落的行为。当前,享乐主义在党内的主要表现是利用职权公款吃喝玩乐、嫖赌、讲排场、摆阔气,任意挥霍浪费人民的财富。

一是公款吃喝。吃喝之风,古已有之。目前,中国的公款吃喝风却是屡禁不止、越禁越盛,以至泛滥成严重的社会病。公款吃喝,名目繁多,客少主多。上级领导视察、主管部门检查、同行业参观学习、洽谈生意、企业上“等级”、获“金杯”、厂庆等,都要公费请客。公款吃喝,讲究排场,酒要高级,菜要精美,“海陆空”全套上,一、两千元一桌已不罕见,上万元一桌也绝非特区仅有。

二是公款旅游。公款旅游与公款吃喝一样名目繁多,什么考察、学习、参观,什么订货会、会、产品展销会等,都可作为出游的理由。日程安排上游名山、逛胜地有时比开会、展出时间还长,从而将大把大把的公款耗费掉。尤其是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的人,更是变着法子找机会去旅游,这就造成了公款旅游之风的恶性膨胀,国家的资财也随之流失、挥霍掉。

三是公款娱乐。近两年,动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的风气愈演愈烈。有的官员出巡,天天晚上泡在舞厅、卡拉OK房里,娱乐之后便去享受蒸汽浴、异性按摩,一个晚上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全部变着法儿用公款报销。有的则花费大量公款参与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等活动。用公款购买的俱乐部金卡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这些官员的感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享受,身体得到了舒舒服服的“锻炼”,而国家的钱财却大量地流失。

四是挪用公款赌博。赌博是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挪用公款赌博则更加可恶,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加恶劣。近年来,一些国家公职人员为了追求感官上的刺激,梦想一夜暴富,不惜违法挪用或贪污公款参与赌博,导致这类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五是讲排场、摆阔气。有的领导干部不顾本地区、本单位的经济实力,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兴建或装修现代化办公楼,购买豪华轿车、洋楼别墅,用公款送礼,耗费巨资大操大办项目奠基、剪彩、周年纪念等多种庆典活动。如此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享乐主义的危害性

享乐主义在党内的滋生、蔓延,给党、社会及个人造成极大的危害。

一是使少数党员、干部腐化堕落。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8页)近年来,有少数党员干部受享乐主义思想的腐蚀,认为“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乐才是最实惠的。”于是,他们追求吃得好,玩得痛快,住得舒服,享受所谓“山珍海味”、“人间乐趣”,不惜为此出卖人格、出卖党性,甚至到了什么肮脏卑鄙的事都干得出来的地步。如原深圳工程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兼广州公司经理曾利华贪图享乐,为了实现捞够1000万元后出国过舒适生活的目标,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索贿受贿,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捞取个人钱财的资本,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

二是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有少数党员、干部,为了达到追求享乐的目的,置中央的三令五申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顾,千方百计地钻党和国家政策的空子,以满足个人的私欲。例如,对于公款吃喝,上边规定不许设宴,下边便以“便餐”、“聚餐”名之,“宴”变成了“餐”,有的花钱更多;财政部门不予报销,他们便在发票上做功夫,巧立名目,或者把吃喝费列入会议经费,或者以购买办公用品为名开假发票去冲公款吃喝费用;你说最多四菜一汤,他于是小碟换大碟,小碗换大碗;你想办法征酒席税,他便串通酒家变着法儿避开起征点……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重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是破坏了党群关系。享乐主义在党内的滋生,势必造成党组织与群众的脱离。那些利用职权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浪费的党员干部,在群众眼里,与旧制度下那些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没有什么两样,很难把他们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先锋战士对上号,群众无论如何是不会同他们心连心的,反而鄙视他们,认为他们“根本不像一个共产党员,甚至不如老百姓。”这就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破坏了党群关系。如原惠州市公安局局长洪永林,因受贿罪被二审裁定死刑时还念念不忘如何享受,他后悔:“我什么东西都吃过了,可惜‘路易十三’这种酒还没有喝过,今后也喝不到了。”(他家里有三瓶法国“路易十三”,当时每瓶酒的市价是4500元)他惋惜:“未入住过白天鹅宾馆”,表示“出去以后一定花几千块钱去租个总统房享受一下。”听其言可知其行,其道德堕落令人震惊,群众对这样的党员、干部恨之入骨。

四是败坏党风,毒化社会风气。少数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攫取钱财,而在经济上的暴富又刺激了其追求腐朽生活方式的欲望。一方面表现为腐化堕落,观看传播淫秽书刊,甚至挪用或贪污公款进行嫖赌,毒化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表现为讲排场、摆阔气,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使奢侈风蔓延日盛。例如,一些自诩为“久经”(酒精)考验的干部,他们沉迷于应酬吃喝之中,被群众挪揄为“酒染的风采”,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五是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破坏了经济环境。利用职权公款吃喝玩乐嫖赌者,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捞取好处,肆意挥霍浪费,把人民的血汗当酒浆,坑国害民,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破坏了经济环境。据国家统计局测算,近几年全国大中型饭店、酒店60~70%的营业额来自于公款吃喝,每年吃掉的公款数以百亿元计。这笔巨款如用于教育,中国的教育经费在世界排行榜上就不至于在倒数几名的位置上徘徊;如用于扶贫,那么我国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就将较快得到改观。所以有人说,公款吃喝不在于吃了一只鸡或吃了一餐燕翅席,不在于吃穷了一个乡或一个厂,而在于它吃穷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

三、享乐主义在党内滋生的根源

享乐主义在党内的滋生,有其思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根源。

1、思想根源:忽视党的自身建设。

近年来,一些党组织忽视以至放松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使一部分党员思想意识上出现了三个“滑坡”:一是党性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严重淡薄;二是理想淡漠,放弃追求,丧失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忘记了党的宗旨,丢掉了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思想意识被剥削阶级腐朽东西所污染,以至丧失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思想道德品质。这种滑坡,冲决了某些党员防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致使他们在五光十色的开放环境和市场经济的活动中,追求安逸生活,丧失当初投身革命的锐气和热情,成了追求享乐主义的庸人。

2、政治根源:新旧体制转换交替过程中,调控机制紊乱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

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两种体制互相交错,相互制约,各种改革尚不配套,薄弱环节和漏洞不少,多种利益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存。这样的复杂环境为享乐主义在党内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而现有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关缺乏必要的权力和独立性,也是公款吃喝风、旅游风等享乐主义现象难以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法制不健全,执纪不严,处理过宽,再加上管理工作滞后,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的惯性作用,使得各级官员手中的大小权力在享乐主义思想的诱惑下纷纷“走”向了市场,加入了“有偿使用”的竞争行列,权力的越轨和商品化,为滋生享乐主义增添了肥沃的土壤。

3、经济根源:发展市场经济产生的负效应。

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负效应也会渗透到政治生活中来,腐蚀影响党员干部队伍,对享乐主义的蔓延、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使金钱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些酒家、旅馆、娱乐场所为了追求利润而想方设法刺激公款消费,甚至以提供嫖、赌等条件引诱公款消费者上钩,使公款吃喝、旅游、嫖赌等腐败消极现象得以蔓延。发展市场经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使一些领导干部掌握了支配国家、集体钱财的权力,为少数人的公款消费、挥霍浪费提供了方便。发展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西方腐朽思想会乘虚而入,对我们党员队伍产生腐蚀作用,使一些人羡慕和追求西方腐朽生活方式,追求享乐。

4、历史文化根源: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

享乐主义在党内的滋生有其历史文化根源,那就是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远未肃清。享乐主义,是古今中外一切剥削阶级腐朽人生观的共同特点。在享乐主义者看来,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物质享受达到感官快乐为最大满足。我国魏晋时代的《列子·杨朱篇》里就主张人生应纵欲享受,“墙屋台榭园囿池沼,饮食车服,声乐嫔御”,应该“究其所欲,以俟于死”。他们认为除了纵欲之外,人生别无快乐。挥霍无度,寻欢作乐成了一切剥削阶级的特征。我国隋朝的隋炀帝游江南的排场,俄国沙皇伊丽莎白一人拥有一万五千套法国服装和五千双各式女鞋。美国檀香山市流行的《享乐歌》中所唱的“你活着为享乐,我活着为享乐,今晚你我共聚一堂,何不一起享乐”。以上这些都是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具体表现。当前,有少数党员、干部害怕艰苦,贪图安逸,利用公款吃喝玩乐、嫖赌,正是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沉渣在新条件下泛起。

四、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对享乐主义的途径

享乐主义的种种危害性表明,它有悖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有悖于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必须加以克服。在现阶段,我们反对享乐主义,必须保持客观、冷静、清醒、理智的头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大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从而使市场经济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健康的发展。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享乐观、消费观,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从而有效地反对享乐主义。

一是树立正确的享乐观。正确的享乐观应该是靠辛勤劳动所得,享受科学、健康、有益的、适度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这种享乐观,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从更高的境界来说,共产党人应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质,为了人民的利益,艰苦的工作干在前,困难的时刻抢在前,要乐于吃苦,敢于吃苦,以为人民利益奋斗为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去,以饲别人,虽自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这正是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二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生产和消费是统一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在一定的条件下决定生产,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但在我国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但这种改善只能建立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顾客观条件追求奢侈的享受甚至腐朽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的文明观、幸福观、价值观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健康、有益、文明、科学的消费活动。

三是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法宝,也是正当享受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不懈的奋斗才可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供广大群众享受。正如箫伯纳所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利享受幸福,这正如我们没有创造财富就无权享受幸福。俗话说:成于勤俭,败于奢侈。因此,我们无论是在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都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力戒奢侈浪费。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并在实践中给它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丰富与发展其内涵,才能有效地防止奢靡之风的侵入,有效地反对享乐主义。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

为了有效地克服享乐主义在党内的滋生,党政机关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监督制度,把监督的重点放到党员领导干部掌权用权上,放到各种公款消费、公款挥霍浪费的监督制约上。各行各业和各个单位都要从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健全各项,强化内部监督,做到制度执行有人管,违反制度有人抓,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要重视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推广和落实“办事公开,群众监督”制度,使“举报箱”、“举报电话”、“领导接待制度”等监督措施真正发挥作用;要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使得同级党委及其成员的监督检查名副其实,切实解决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防止个人说了算和个人专断;要发挥新闻媒介作用,加强舆论监督。总之,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我们党的监督,建立健全党内党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网络,发挥监督的整体效能。

3、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制。

邓小平同志在**年初的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这一指示强调了把廉政建设纳入法制轨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表明只有“法治”才是反腐兴廉、反对享乐主义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监督立法,制定一个完善的国家,对用公款吃喝、旅游等什么情况下应按挥霍国家资财论处必须加以明确界定,做到有法必依;同时,强化的反腐败功能,体现罪必罚、罚必当的思想。总之,通过健全法制,把廉政制度转化为法律制度,明确公职人员的廉政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使廉政制度在法律的保障下具有更大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从而根本遏制享乐主义现象的滋生蔓延,使当权者不敢谋私、不能谋私、谋不了私。

4、从严治党,严肃执纪。

敢于决定公款吃喝、旅游、嫖赌者,大多是有权有势,懂得在法律的空隙间,像泥鳅一样滑来滑去,对他们进行严惩是人心所向。因此,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纪,认真查处党内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案件必须坚持“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严格按照《党章》、《准则》和中纪委有关党员违犯纪律党纪处分的条规进行。只有从严治党,严肃执纪,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使我们党成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

综上所述,享乐主义在党内有种种的表现形式,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性,是一种腐朽的人生观。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反对享乐主义必须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便因势利导,标本兼治,既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更要立足防范教育,健全法制,完善监督机制,从而铲除滋生享乐主义的土壤和条件,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问题:

1.喊多,具体落实得少,工作标准不够高,对内对下的工作要求不够精细,存在重政工争荣誉争形象,轻业务钻研;

2.在敢抓敢管方面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情况,有回避矛盾、当“老好人”、怕得罪人的现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勇气和决心不够。

整改:

1.完善制度建设,有效抵制享乐主义的滋生。在争比进位工作中要挖掘潜力,发掘优势,积极开展税收业务工作方面的争先创优,力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核心业务建设工作在全省国税系统都有较前的排位。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征收管理科

整改时限:**年底

2正确处理关爱与管理的关系,着力在强化管理、敢于担当上下功夫,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加大历史遗留问题、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力度,加大对区(县)国税局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力度。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监察室、人事科

整改时限:**年二季度

享乐主义现象及整改措施

根据我局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安排,质监所党支部结合我所的工作实际,对照“四风”中的享乐主义之风查摆我所存在的享乐主义现象,进行了认真梳理,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如下:

一、享乐主义方面的表现

一是有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现象。

二是个别同志在干工作时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就有牢骚,存在迟到、早退、请假规范等现象。

三是在工作态度上有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没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要加强,不断增强干部的政治

四是在生活方式上,只想要求改善办公条件,没想到要提高日常的工作标准。

二、整改措施

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享乐观,消费观,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从而有效的反对享乐主义。

二要对照党章和公务员条例,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从思想深处对自己来一次深刻的反省和洗礼,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要大力倡导听真话、掌握实情,讲真话、反映实情,使求真务实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要从我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建立自约束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做到制度执行有人管,违反制度有人抓,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加强制度执行力,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形成一种用制度说话、靠制度办事的良好风气。

严以律己方面存在的问题


严以律己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按照市委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在认真学习对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的基础上,以“三严三实”为标尺,组织召开座谈会,认真查摆处级领导干部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共梳理出6类24项具体表现。

一、在“严以修身”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1、理论学习缺少饥渴感,理论水平停留在一般化。满足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水平,理论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自觉、不够深入系统全面。对党性修养和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时学用脱节。

2、对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品德要求认识不清,领导干部道德品质的示范、导向和凝聚效应不强。坚守信念、追求理想,谦虚谨慎、求真务实,虚怀若谷、大气包容,诚实守信、表里如一,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的道德品质追求还需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工作中缺少务实的风气、担当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联系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深入群众不够经常,体察民情不够直接,服务群众不够主动,排解民忧不够及时。

接触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偏少,有效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式单一。

3、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需要进一步净化,各种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还需坚决抵御。

4、公款吃喝、请客送礼、弄虚作假等不良歪风还需进一步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有时认为是生活小事,警惕性不高。

二、在“严以用权”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1、权为民所用的政治觉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政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对优化政治生态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少数干部对缺少敬畏感。

2、对违反作风建设相关规定的现象监管不到位。对干部的监督管理特别是科级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

3、权力“家底”晒得不充分,接受群众监督的方法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简政放权的具体措施仍需进一步深入落实。

4、把权力真正用在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上的力度不够。

存在有些部门比待遇、比消费、比办公条件的现象。

三、在“严以律己”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1、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的自觉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一些铺张浪费,慵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现象监管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2、坚决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与本旗及自身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有些工作措施针对性不够强、成效不明显。

3、艰苦朴素作风不够,廉洁自律、过紧日子的意识不强,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

4、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举办的一些活动、会议只想把工作做好,对投入成本考虑不够,有浪费现象。

四、在“谋事要实”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1、对政绩观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偏差。对翁旗在全市乃至全区的发展研究少,偏重看待经济社会发展总量和增速。对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关注不够,眼界不够开阔,前瞻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研究思考还不够深入。包括翁旗“十二五”规划在内的一些中长期规划指导性不强,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形势任务要求。确立发展思路、政策和措施,更多地着眼于落实上级任务、完成年度目标、推进当前工作。过多追求GDp、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速,过多在乎在全市的排

位,对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等影响翁旗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缺乏深度研究和大胆探索。

2、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主动调研的意识不强,没有做到经常性,存在走马观花现象。了解面上工作和一般性情况多、蹲点调研少。与当地干部接触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少。看成绩和亮点多、深入矛盾和问题较集中的地方少。沿路看得多、到沙漠深处或边远山区村庄少。进村入组驻户与群众交流不足、交心少,缺少了解群众呼声的实际动作,没有真正沉下去,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研究问题和措施,导致了解和掌握情况不够全面。

3、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大决策征求群众意见不够,充分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反映各方诉求的科学民主决策体系不够健全。比如,在推进设施农业、甜菜等富民产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听取群众意见,好事没有办好,群众反响很大。另外,指令性、硬性要求多,指导性意见少。对部门和基层干部提要求多、布臵任务多,对思想、工作和生活关心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

4、日常下功夫深入了解干部不够,与干部日常交心少。了解干部廉洁从政和八小时以外的情况缺乏有效手段。培养选拔干部的视野和途径不够宽,缺少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远统筹谋划,如科局、乡镇主要负责人在***岁左右的居多。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双翅膀。

严以律己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人生一辈子都要致力于修身,修身是安身立命的第一功课、第一需要。做知礼守法、诚实守信的好公民,才能为家庭幸福而拼搏,为社会进步而奋斗。党员干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先锋队,修身的标准更高,做官做事必须先要做人。修身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事,是不断深化提升、不断锤炼积累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并将“严以修身”作为“三严”要求之首,充分体现出修身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官做事的极端重要性。

党性修养的根本是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的宗旨是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中华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每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以党性原则要求自己,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决定,遵守党的纪律。

理想信念是烛照心灵的精神光芒,加强党性修养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反思那些出了问题的党员干部,共同点都是“百巧输于一诚”,都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他们动摇了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的思想行动被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所俘虏。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贫困而改节”。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是每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守心守身守德的重要功课,必须一日三省,保持清醒头脑。职级和权力既神圣而光荣,又充满诱惑与风险,如果我们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不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就可能上演身败名裂的悲剧。

党员干部的修身,就是讲党性、守规矩、厚德行、长才干、作表率。严以修身,要时刻牢记“严”字当头,严以律己,严守纪律,严格要求,不取不法不义之利,不谋法外枉情之事,时刻自省自重自律。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深刻领会“三严三实”要求的精神内涵,在工作生活中严以修身、改造自己、净化自己、提升自己。

严以用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严以用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用权不严”的表现。一是以权谋私。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征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企业重组、收受贿赂等方面。二是人情腐败。主要表现在收受“红包”、收受礼品、收受有价、买卖高值低价和低值高价物品,接受关系单位和关系人安排的吃喝、旅游、休闲度假、高消费体育健身活动等方面。三是公权私用。主要表现在为妻子、儿女和亲朋好友经商活动找关系、打招呼、讲人情、协调项目、协调资金等方面。四是假公济私。主要表现在用公款公物为自己装修高档办公室、购置高档车辆、办公用品,用公款公物请客送礼、用公款购买家庭个人用品、公车私用等方面。五是滥用职权。主要表现在不给钱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钱给了好处就乱办事,以人情代替原则,用权不公正、做人不公道、处事不公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方面。六是人事腐败。主要表现在凭关系用人,拿官职做交易,培植亲信,排斥异己,玩弄权术、拉帮结派、收买人心,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等方面。七是甩耍权威。主要表现在权力部门化、我行我素、欺上瞒下、主观武断、目中无人等方面。八是为官不为。主要表现在坐其位不谋其政,只想当官捞权谋利,不努力履行职责,心思不在事业上等方面。九是不敢担当。主要表现在不负责任,遇到矛盾绕道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怕得罪人,一团和气,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安稳稳保位子、庸庸碌碌过日子等方面。

“用权不严”的心态。一是逃避心态。认为只要遵循潜规则,随大流,就会法不责众。二是脆弱心态。认为只要把住大节,不计小节,放纵一下也无防。三是侥幸心态。认为托自己办事的都是朋友熟人,关系好,靠得住,天知地知,只有你知我知,一定不会出事。四是吃亏心态。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奉献一辈子,没有得到提拔重用,没有得到表彰奖励,老实人吃亏,于是产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的想法。五是贪婪心态。个人占有欲望强烈,盲目攀比,追求奢侈生活、追求名利地位。六是医学专用心态。是非不清,失去理智,执迷不悟,不引以为戒。七是盲目心态。天大地大我是老大,不知厉害,不顾后果,胆大妄为。古话说:善恶一念间。一个领导干部能否做到“严以用权”,取决于用权的心态。心态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心态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心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一个追求权力占有和独特享受,把权力当作身份、等级、荣誉、地位和权势的资本,讲究排场和特殊享受甚至炫耀权势的领导,心中一定充满了以权谋私的恶念。这样的领导,怎么能够做到“严以用权”呢?

“用权不严”的危害。一是对党和国家危害严重。践踏公权,损害公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影响党的形象、国家的形象、干部队伍的形象,给党和国家事业、给人民利益造成损失,败坏党风、政风,带坏民风。二是对家庭和个人危害惨烈。在政治上,断送政治前途;在经济上,变得倾家荡产;在名誉上,落得身败名裂;在亲情,顷刻众叛亲离;在家庭上,瞬间家破人散;在自由上,身陷囹圄失去自由;在健康上,长期心惊胆战伤身害体。一句话,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做到“严以用权”,必定害党害国害人民害自己,最终必将是断送人生的路子,抹掉头上的帽子,腾出臀下的位子,吐出储蓄的票子,搬出居家的房子,让出倚身的妻子,奉出养老的孩子,抹黑亲人的面子,搭上自己的身子。真可谓:用权任性一阵子,必将害苦一家子;人生辛苦一辈子,最终一无所有进笼子!

严以用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人类所有的力量最终都集中于权力,一切物质的力量都是权力的工具。原子弹非常强大,要看它的按钮在谁的手里。

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几千年来,人民终于取得了权力,人民终于成为权力的主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但是权力的具体执行掌握在官员手里。人民把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代表,再由多数代表的意志授予各级各部门的国家机关,于是,官员便成了国家权力的具体操作者。官大权大,官小权小。

现实的体制有一个缺陷,上位的权力对下没有边界,相对于上位权力,下位权力基本没有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执行权力的时候需要观察上级的脸色,时刻希望得到上级的肯定,努力争得一个赞扬,唯上唯文(件)不唯实,可以不讲真话,可以不讲真理,不可以对抗领导。体制性官僚主义这个话题另当别论,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予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作风建设讲话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要求,其他的可以适用于一般党员、一般干部,甚至一般的人,唯有“严以用权”的要求,是完全针对掌握权力的官员所讲的。

严以用权,在总体上需要制度的配套,然而,从官员的个体上,则无权埋怨,必须自洁自好,对权力有正确的认识。

严以用权至少包含这样三层意思。

慎于用权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为民谋利,用错了,损害人民利益,用反了,危害人民利益。

人民利益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包括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因此,在权力使用的时候要谨慎,寻求各方面利益的最佳结合点,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谨慎用权的前提是把情况搞清楚,把问题想明白。搞清楚情况唯一的办法是调查研究,除此没有别的途径;把问题想明白就是要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博采众长。领导干部掌握的情况可能比别人多一点,见识可能比别人广一点,但决不是先知先觉的神仙。

拍脑袋决策,家长制领导,一言堂做主,强烈的表现欲、权威欲、发展欲、政绩欲,都是对权力的滥用。出发点未必不正当,雄心勃勃,急于在短期内获得成功,实现大变样,结果与愿望差之千里,人走政息,折腾到最后,面貌依旧,民生如故。后任要么收拾摊子填平补齐,要么重起炉灶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任何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来。普遍见得到的千城一貌,政府债务,土地财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更遑论有的地方强征强拆与民争利的权力霸道。凡是官德未泯的官员,都有必要对用权是否谨慎进行认真的思考。

敢于用权 权力不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炫耀的,更不是束之高阁用于收藏的,人民的权力必须为人民谋取利益。

慎于用权和敢于用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权力有风险,用权须谨慎,说的是,手握权柄,如履薄冰,要负责任地使用权力。反之,过之,不敢负责不敢用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可权力放空,以不作为而保证不犯错误的惜权思维,也是违背权力的本意的。

毛公说,“好的领导者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认真地对待错误。完全不犯错误的人在世界上是从来没有的”,邓公说,“大胆闯,大胆试”,说的都是敢于用权。

敢于用权是要有一些牺牲精神的,包括真的犯错误被批评处分,包括被误解受委屈。无私,才能无畏。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主攻部队的突击队队长,在我方炮火延伸前五分钟,提前命令冲锋,冒着自己的炮火,不给守城之敌有喘息的机会,一举把红旗插上天津城头,但有不少战士死伤在我军的炮火中。战斗总结,若等炮火延伸,敌方组织起防守,也许牺牲更大,甚至可能一次战斗攻不下来。这样的伤亡比预计的小,但是死伤在自己的炮火中,突击队长必须承担违反军纪的责任。为了战斗的胜利,队长本人心甘情愿认受处分。这样的处分,高于任何荣誉,十年以后,突击队长升任某军军长。

焦裕禄的事迹非常感人,焦裕禄精神的本质就是对人民负有的使命,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让老百姓能够活下去,关键时刻他敢于用权,甘愿接受组织处分购粮救济饥民。当时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但是与民众的现实产生冲突的时候,焦裕禄顶着违反政策的责任,毅然选择了人民。

畏于用权 权力掌握在官员个人手里,但决不是属于任何官员个人的,权力是公器,官员代表人民、代表国家行使权力。

权力就是支配力,除了不能支配人的思想,能够支配一切人和物质,特别是对财富的支配力尤为神奇,就像童话中的宝葫芦,想什么就会有什么。权力的这种魅力,以及专制社会权力性质的遗传,容易使掌握权力的人失去清醒,产生价值误会,把权力和自己混为一体---“我即权力”,于是,不再对权力葆有足够的敬畏,而沉沦于对权力的喜爱和追逐之中,需要他人对权力的崇拜,在他人的崇拜中陶醉,本能地萌生特权,并为我所用。

还有一个价值误会,以为持有权力就是享有权利,搞错了权力与权利的性质。权力是一种强制力,对应的是服从。权力的实施者必须获得授权,没有获得授权不得任意实施;权利是一种自由度,是公民作出一定行为的允许值,只要法律不予禁止都可以自由作为。权力和权利定位错误的严重后果是,积累形成一种官场风气,并流行于权力体系,持有权力就像持有自己的一本存折,想什么时候支取就什么时候支取,想支取多少就支取多少。

价值误会扭曲的权力准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一种摧毁性的负力量。

从本质上来说,特权与偷盗并无区别,都是占有本不应属于自己的利益,只是方法手段不同而已。如果对官员作一个问卷调查,你有没有偷过别人的东西?肯定回答没有偷过。如果问有没有以职务做过私事谋取利益?那就很难回答了。包括以公权谋私利的官员在内,传统的价值往往鄙视偷盗而欣赏特权。这也是特权大行其道、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正廉洁”是党对领导干部的的最低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最基本的准则。中央的“八项规定”实施以后,情况好了许多,但是特权现象仍然存在,特权文化的价值影响仍然存在。

畏于用权就是分清权力与个人的关系,分清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公权私用,与贼无异。如果能够这样认识,特权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基础,廉洁为政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借范仲淹《岳阳楼记》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官不论大小,权不论大小,修德修为是一样的!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

一、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的茫然性

纵观现在的农村小学,很少有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做出如实科学的规划,某些学校即便是有规划也不过是是搁置在档案里的一纸空文,并没有很好地去执行落实。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供上级检查的一张“护身符”而已。一所没有办学目标的学校犹如一艘没有舵手的航船,永远停滞不前。办学目标的模糊必然导致学校发展的茫然,也必然导致学校水平的滞后,更重要的是导致学校文化的缺失,即便它有百年的建校史,在百年里也只有人来人往,却见不到学校因历史的厚重而更具文化的魅力。在这样学校里学习、工作就得不到文化的滋养、目标的激励,更不用说健康积极人格的砺炼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学校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2、制度的无效性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作为一个集体,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就离不开的有效约束,就要避免仅凭主观意志“管人”的旧习,让制度真正成为起“组织”作用的无形“领导”。然而目前农村学校在制定和执行制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病:(1)制度的制定带有主观性,学校制度多为管理者在办公室里单方操作而成,从制定的一开始就注定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教师作为被管理者自然就成了制度管理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心声得不到采纳。这种以“管人”为出发点的制度,等级分明,极大挫伤教师作为主人翁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许多教师抵制学校制度的原因。(2)缺乏公平性,执行制度的往往又是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管理又是制度留下的空白,造成制度执行中的另一个不公平现象。(3)执行制度时以偏概全,缺乏整体性。学校往往热衷于抓“签到”一些显现的管理,对学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管理制度关注甚少,影响了制度的有效性。(4)执行过程的随意性,许多制度长期处于“休眠”的状态,管理者处理事务时往往绕过制度自行一套。“人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的无用论”极大地挫伤了制度遵守者的心。

3、评价的失衡性

评价其实是一种价值的导向,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催化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学校管理中的评价存在严重的失衡:(1)评价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我们强调每个人都拥有评价的权利,然而实际情况是:真正在评价教师并通过评价教师影响教师利益的只有少数人,他们掌握着学校人力资源配置权,如校长或教务主任等领导。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充足,或被虚假信息所影响,他们很难做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2)评价往往是为了完成利益分配,如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这种以外在名利目标为导向的比较评价方式,对于同一条件下不同资历的老师也是不公平。

4、课改的误导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这次的课程改革既是教育给农村学校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对农村学校的一次严峻挑战。学校管理者作为新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组织者、执行者,对新课改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实践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影响着一个学校改革的进度和深度。当前部分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在对新课改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他们居高临下往往误导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实践:(1)只强调学习新课改的教育观念,忽视了理念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无形中割裂了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关系,导致理念与实际的脱节现象。(2)误认为评价学校的好坏和教师水平的高低还是要看分数,看升学率,课程改革无非是换换教材、摆花架子走过场,一阵风的事情,因此依然是唯成绩是瞻,视考试为法宝。(3)以事务管理为主,对新课程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但在实际中对认真实施新课程行为的教师指手划脚,瞎指挥,间接阻碍了学校的改革发展。(4)认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足、设施落后、师资缺乏,墨守成规,缺少因地制宜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对教师的有益尝试不屑一顾,致使学校新课程实施处于被动局面。

二、解决农村学校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

1、营造民主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1)管理者要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学校的管理目标是发挥人、财、物的最大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独立意识被进一步唤醒。作为学校管理最重要的因素——人,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有一个民主的管理平台。农村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管理层自身的改造,改变旧有观念,加强民主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消费者”,不单单包括学生、家长及部分社会人员,还包括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他们属内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内部消费群体主人翁意识的觉醒,学校对内部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及其和谐的发展是满足外部消费者需求的充分保证。管理者在工作中凡事就要“以人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出发点,认识到他们的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工作的意识转化了,学校的发展前景也就更明朗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学校工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学校的管理层要树立起一切管理皆是优化学校各种资源配置、一切的管理皆是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治校兴校的意识。

(2)管理者要勇于授权、以校为本

“所谓授权,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一种管理方法。引进人才是有必要的,可是,如果没有授权,多厉害的人才也只能作壁上观。”(成君忆的《水煮三国》)这一观点对我们学校的管理不无启发:学校教师都是具备一定专业修养的人才,管理者不能一味地攀高,认为人才以引进为好,忽视了学校自身人才的发掘。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本着“以校为本”的原则,本着人尽其才的观点,因材而用;敢于放权,勇于授权,“善于将将”,变领导管理为学校教职工的全员管理,变个人决策为集体决策,从而发挥众人的智慧、张扬“拳头”(合作)的力量。

有一种梯形管理模式是这种组织的(笔者称之为“忙碌的星期五”):

1、每周五早上八点之前,各年段组长把一周以来年段组的情况汇总后以书面的形式向教导室汇报。(其中包括工作常规性的报告,也包括一些问题的处理意见和自己权限内未能处理的事情)。

2、教导处也在自己的职责权限范围之内,把能解决的当面处理,并把处理的意见和未能解决的事务在早上第二节课之前一同上报给分管的副校长。

3、分管的副校长亦是如此,然后在上午第三节课上课之前把材料汇总到校长办公室。

4、下午召开行政领导会议,如果不是扩大会议,仅由副校长、教导主任、工会主席和总务主任参加,商讨相关事宜。

5、在下一周的周前会上布置,落实好每项活动的责任人和行动者。

这种管理模式优点有:第一,产生管理的第一手材料来自学校的最底层——年段组或教研组,这些组长整天与教师生活工作在一起,最容易获得第一线教师的心声,最清楚学校管理在第一线存在的问题,可信度高,针对性强。第二,充分地给予各层一定的权利,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处理一些事务,不必凡事都向上级请示,可以极大地施展他们的才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在这种模式的运转中始终贯彻为他人解决问题、为他人谋发展的服务意识,可以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所在,一方面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办事的效率提高、使学校的发展前景更为清晰。这也是农村学校在民主管理中可以借鉴的一种模式。

(3)、管理者要民主理财、以制为本

当前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当前制约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农村教育的储备资金和教职员工的待遇状况都不容乐观,也正是这样,学校的资金使用也成了学校管理中的敏感地带。学校如何充分发挥有限的资金,以达到发展教育和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的目标,是当前农村学校管理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一所学校营造民主的环境、树立服务意识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如果“一所学校能进行民主理财,那就没有什么不能民主的了”。民主理财,当然要依靠制度,没有制度的保证,民主理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现在许多学校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综合起来有几点值得借鉴:1学校财务公开制。学校在包括年度财经预算、决算方案、经费收支报表及预算内外收支中教师所关注的项目上要予以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如有需要还应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做说明,对于来自下层的各类意见建议,管理者应及时给予回复。2科室成本预算制。学校在学期初各科室的里必需包括本科室“学期教育成本预算”,连同工作计划一并交予校长室审批,由校务委员会通过,各科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严格地执行预算,这一制度使得有效的资金始终在受控之中,保证了科室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3领导津贴监督制。公开管理者的津贴情况,提高财务的透明度。领导作为管理层,因为角色的不同,所拥有的权限也是不一样的。管理者在民主理财当中,最为关键的是提高财务的透明度,领导接受来自下层的津贴监督,有利于廉政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从自身开始为学校的民主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管理者要公开政务、以信为本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学校管理者所具备的,在推行政务时务必要求自身有取信于教师、取信于群众的素养,因此公开政务可以帮助提高管理者的诚信度、进而提高学校的信誉度,同时也是尊重教师知情权的表现,它有利于学校民主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当然这也是管理者服务于教师学生和社会的举措之一,是民主的真诚实践。除上述财务方面的公开之外,管理者还应促成以下两方面内容的公开:一是学校重大决策公开,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教育教学、奖励、福利、评优评先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学校教职工的编制计划、招生计划;学校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招标、投标方案等。二是涉及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公开,如教师的奖励福利、教育教学的进修、年度的评优评先等等。

2、革新学校管理形态,合理规划发展愿景

学校的管理形态是一个历史的沉淀,就像习惯有定势的特征。很多农村学校的管理形态依然处在教育历史发展的前期,即以“任务”为主的管理,管理者只注重任务,上级要求做什么学校也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不会利用有利资源(如社区的资源等)来推进学校的建设,这是极被动状态,它已经不适合新时期教育的发展。为此,管理者应该寻求革新的路径,突破原有的管理定势,从而提升管理的水平和管理的质量。笔者以为,农村学校根据现阶段的特点,可以做好两步工作:第一步,完成“任务型”学校向“事务型”学校的过渡;第二步,做好“事务型”学校向“战略型”学校的拓展。

(1)抓住机遇,向“事务型”学校过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成功落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农村学校作为改革的重要领地,就要顺应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极其本身的规律,尽快从唯上级命令是从的被动的“任务型”管理中走出来,努力改变各学校“千面一孔”的现状。农村学校的管理者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抓住时机,积极投入到建设发展学校的事务管理中来。学校从“任务”管理过渡到“事务”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事务”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涵:

1改进显性的事务管理。学校管理中的显性事务,诸如计划、方案、备课、作业、教材使用、教辅管理、考试评价、教学量化比较、硬件设施调配等等。这一部分多以完成上级检查的任务为主,属原先“任务型”管理中的重头戏,也是管理中最为基础的东西。在往“事务”型过渡中,管理者不能一概否定,而是重视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有利的因素,改进管理的策略方法,不单单作为应付任务而去完成、而是使显性的事务管理发挥出更为鲜明的辅助作用。比如有些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备课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作文批改的方式;利用社会的资源,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等等。

2彰显隐性的事务管理。学校管理中的隐性事务,包括学校师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习惯、情感、情绪等)、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发展(如、教学个性、教学研究等)、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学风等方面的事务管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农村学校管理中更应突出的就是发掘隐性事务管理资源,提高管理者对隐性事务管理的水平,努力将隐性管理发展为显性的管理,从而真正地将学校的形态进行革新。

上虞一所农村小学,周围抬头望去除了青山还是青山。这所学校出了一位爱好的老师。学校就紧紧地抓住这点,利用教师儿童诗创作的优势和山村丰富的创作素材,逐步去放大这种功能。通过组建“浪花儿童诗社”,把诗歌引进校园;编印校本教材,把诗歌带入课堂;通过成立“诗歌教育研修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每年开展一次为期半个月的“诗歌节”来强化全体师生的积极性;通过开展诗境校园美化布置、诗化课堂教学展示、诗情心灵理论讲座、诗趣童年文艺演出、诗意生活作品征集、评选“十佳”小诗人、优秀组织奖等活动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该校创办四年来已有近300首诗歌在全国61家报刊上发表,学校的“浪花儿童诗社”在1400多个校园文学社参加的全国校园文学社评比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最佳校园文学社。这些做法先后被《教育信息报》等21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学校因地制宜地选择可发展的事务去做,而不是单以上级的任务要求为准,通过发掘隐性管理资源发展到而今的显性管理,使学校顺利踏上特色发展的路子,写出了学校改革的新篇章。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2)合理规划,向“战略型”学校拓展

“事务型”管理是“任务型”管理的一个飞跃,但管理者如果只单单把学校的管理放在“事务”管理上,那又显得缺少宏图大略。“战略型”的管理是“事务型”管理的一个提升,它要求管理者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宏观地观察教育、观察学校的发展,能有高屋建瓴的气魄,有高瞻远瞩的胆识,有运筹帷幄的谋略,有运斤成风的手段。从农村实际而言,学校管理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目标是方向,农村学校的发展如何,与当初所指定的战略目标息息相关。一个好的目标,可以使学校的发展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如何找准发展基点?那就看天、地、人三因素了。天可以理解为时运、时机,地可以理解为地理优势、人可以理解为特色人才。管理者以天得其时、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的意识宏观观察,必定可以发现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路子,可以实现的战略目标。金近小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

“金近小学”是一所普通的乡镇完小,他的知名度却很高。她之所以出名的原因并不是出了我们大家都熟读过的《小猫钓鱼》的作者金近而出名,而是因为这所学校向来以童话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因为这所学校里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院——上虞市金近儿童文学院;因为这所学校仅仅在创办两年的时间里就近百篇以童话为主的学生文学作品分别刊出在全国和省级少儿读物上,其中14篇在全国和省级获。这些全都归因于他们学校找准了“以童话教育滋养儿童,以儿童文学陶冶儿童,以儿童文化发展儿童”办学目标。

2、建立科学务实的战略宏图。学校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综合的战略意图,将远期发展规划转化为长、中、近期发展规划,再及时将近期规划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学年的目标任务,并据此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依次制定部门工作计划。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构成一个全面的目标计划体系,并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学校战略发展宏图的预设与实践。

3规划过程就是“人和”的过程。要认识到“教职工参与制定办学目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职工思想认识与学校办学目标反复协调、对学校办学目标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教职工就能深刻理解学校办学目标的内涵,并让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办学目标保持一致,自觉地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努力工作。”学校在制定办学目标时,从最初方案的提出到最终方案的形成,可以采用座谈、讨论等方式,通过教代会、工会、党支部、团支部、行政会等组织,让全体教职工充分参与,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在制定学校的办学目标过程中,由于教职工充分参与,使教职工对学校现有条件有了充分的了解,既清楚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有利条件,也充分认识到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困难。这样,教师在工作中才能针对学校实际,发挥优势,克服困难,找到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达到学校发展中的“人和”目的。

3、坚持开展校本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是教育的“终端”,新课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如果说专家们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是一种创新,那么千百万中小学教师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课程理论走进课堂,走进教育的“终端”,同样是一种创新,而且更艰巨、更伟大。而学校的管理者在新课程改革中就是一座桥,桥头连着理论、桥尾接着实践,他起着理论的实践化、实践的理论化的作用。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方面,管理者既充当组织者、实践者的角色、又充当着研究者、构建者的角色。由此看来,管理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与教师同成长,但又要比教师担当更多的角色,即作为新课程改革引领者组织者的角色。因此管理者要坚持开展校本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

构建“实践—反思—渗透性推广”“三步式”的新课程实施策略,引导新课程实施一线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其他教师在一线教师的提高中受益。1定期举办“新课程实施回头看”,引导第一线教师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2引导教师备好“教后案”。促使教师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3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利用网络空间,展示教师的文才,也展示教师的教学才艺。

(2)引导教师在教研中国共产党进

开展系列“新课程专题”教研活动,以教师间的互助和教师个人反思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在实践中成长。可以通过“人人上好一节研讨课,人人评好一节课”,落实好研讨课的“备—说—上—评—上”五环节,建立起评课的目的在于推进教师反思,完善执教者以人为本的观念;也可以通过“人人都有专题研究,人人都能开一次讲座”,相互间交流探究,深化教师的专题研究、提高教研组甚至整个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3)引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专业引领。依靠专业研究人员(包括本校研究型教师),围绕学校教学中的实际和问题,促成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从而重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以帮助教师完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管理者可以做的就是组织像学术专题报告、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或专业咨询样的形式,在专业发展上引领教师不断成长。

2以赛促悟。以常规性的教学比武来促进教师在实践中提升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这也是引领教师在实践中成长的一条途径。比如闰土小学每学年都有一次教学大比武,比赛的内容有五大项:理论考试,普通话(朗诵),即兴演讲,三笔字和说课(教学实例分析)。鲁迅小学规定教师只有获得了校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才不用参加下一年度的教学比武,如果不能获得一等奖,就要一直比下去。北海小学也同样每年都有一次“北海之春”教科研节,每年这时候都对本校的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系统的评比。他们认为教师一旦进入比赛状态,就能自发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举办一些教学比武,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引导教师将理念指导实践活动。

4、加强制度的管理、提升管理的层次

(1)民主决策是制度建立的基础

制度的形成一定是一个精心设计、民主决策、科学论证的过程;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和法律法规,符合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过去过分强调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功能的做法,摒弃自上而下的制度制定和决策流程,而代之以“以人为本、上下合作、民主协商、反复论证”的积极的、科学的决策过程。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过程,真正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干劲、集中经验、生发智慧的目的。

(2)要有维护制度尊严的勇气

制度之所以为制度,是因为有其刚性的一面(如有因制度的不合理,可以及时地作相应的调整或删除),所以在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维护制度的尊严。其实维护制度的尊严也是公平、公正地执行制度的一种表现。比如在崧厦中学考察时笔者发现崧厦中学的宣传窗,设在师生每天必经的路边,宣传窗里有一部分内容是本周工作要点和上周,其中在上周工作总结中有这样一段话:“本周是正式工作的第一周,发现有几位老师上班迟到,如若下周仍有老师上班迟到,将公布迟到老师的名字”。我们在这里姑且不论这种形式是否妥帖,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学校严格执行制度的决心。

(3)要将制度提升到文化的层次

绍兴和上虞的各级各类学校每天下午第四节都有作业指导课或自修课,其中绍兴中学规定第四节课一下课,所有的学生都要离开学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静校,所以值日生的值日工作要在这一时间里完成,并且规定值日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为了让值日与学习不会发生干扰,第四节课前,靠走廊的那一组学生把课桌椅搬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然后静静地坐在那里学习,而值日的学生先拖洗第一组。完了,第二组的同学把桌椅搬到第一组,三四组依次进行。十分钟后,来检查,检查合格后,(检查合格的标准是用手在容易积尘的地方用手的抹,没有脏手即为合格)。之后,在走廊的那一组学生静静地把桌椅有序地搬入教室,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学生受这个过程的影响。教室里静得异常。

笔者认为诸如此类这种现象,就是长期管理、用制度引导出来的结果。长期的积淀,使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而制度一旦形成了一种文化,那产生的效益就不是数字能表明的了。用他们的话讲,“要使之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现象,过程是一个长期而痛苦挣扎的过程。就像长跑一样,有一个适应期,可一旦挺过了适应期,那就受益无限了”。

5、完善评价机制、改善评价氛围

(1)评价的目的——专业发展

评价是学校管理中的一支“指挥棒”。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评价的核心意义一直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然而在农村学校里对教师评价,在鉴定选择功能上往往考虑比较多,忽视了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当前农村学校要纠正片面的评价机制,明确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给教师排队,把老师分成优良合格差几个等级,而是要为老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建立起帮助教师发现其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专发展水平。(李建平《发展性评价引领教师发展》,《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21日)

(2)评价的主体——教师及学生

1要把对教师的评价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素质的高低和职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利益。另外,教师与学生的接触面最广、接触时间最多,影响最大,学生自然而然成为学校中最直接、最具体了解教师的人。因此,是学校中最有权来评价教师。

2要给教师评价自己的权力。既然我们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提高、发展和完善教师,那么教师个人成为了整个评价过程的最大受益者。在这个意义上讲整个过程是为教师服务的,作为评价的主体教师应该关心并积极参与对自己的评价。其次,教师对自己的情况最了解,应该能够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并能提出扬长补短的有效措施。第三,教师评价目的的实现最终得益于教师接受评价结论,并依据评价结论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自身发展,因为最终教师评价的目的是在被评价教师身上实现的。所以要给教师评价自己的权力。

(3)评价的原则——科学与民主

1领导对教师的评价要求实、求发展。在学生评价上,学校要理性看待结果。面对学生的意见和不满时,学校不可以简单地以牺牲教师的利益夹讨好学生,也不可以出于维护教师的利益而生硬地拒绝学生的意见。而应该从多方获取信息,包括教师的自评。要对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给教师解释、申诉的机会,不要草率地下结论。同时要促使教师反思学生意见背后的深层次需要,以改进教育教学。领导在评价中,也应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将多方信息进行整合,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这其中还要关注教师的后发展,即要看到教师将来一个时期可能的发展。

2教师应成为评价领导的首席。权力的本性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单纯由上级去进行评价和认定学校领导,必然导致学校领导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上级负责上,却鲜有对人民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发展负责。把学校领导的政绩交由教师去评价和认定,由教师担当学校领导政绩的检验者和裁决者,则会引导学校领导将主要精力放在想教师之所想、干学生之所需上。因此,谁真正有权利评价学校,往往影响着领导者的行为,决定着他们为谁负责、为谁服务。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要让教师成为评价领导的首席,让学校因评价机制的改革而迈上民主的新台阶。

总之,当前的农村学校只要管理者强化民主和服务意识,革新学校管理的形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制度化管理建设,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背景下,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引领全体教师在实践中发展专业,就会盘活农村学校的隐藏潜力,推进整个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二)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前景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阻力。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涌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学校管理工作者。但是,许多学校在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管理的效益还不高,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工作计划种类较多,难以执行。学校计划目标应该结合实际,措施应该得力,实施方案应该周全。但是,有些学校计划随意性较强,脱离学校工作的实际。作为学校只在乎有没有计划,计划种类全不全,而不在乎可行不可行。更有甚者,极少数学校出现补写计划的现象,计划不是制订在工作之前,而是制订在工作之后。这些学校开展工作时,只能被动应付,很难主动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学校制度齐全,难以落实。多数学校制度建设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制度汇编。然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打折扣的现象,奖罚不到位,领导们对某些现象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态度暧昧,致使学校的制度形同虚设,制度建设的目的仍然是应付检查,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

(三)教育评估不尽科学。教学评估存在几种不良现象:一是评估只看结果,轻视过程。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评估,会造成学校的管理失去过程控制,从而会使学校管理背离教育方针,违反教育规律。二是评估注重材料,不注重实际工作,此种现象滋长弄虚作假之风,出现评估前补材料、造档案,评估时要什么材料就有什么材料。三是评估注重学生成绩,不注重综合因素。,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教师的竞聘上岗,职称评审,学生成绩的排名占了很大比重,对于一些薄弱学校,甚至是一票否决,这也不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使构建和谐校园面临严峻考验。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可以解决当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有利于克服较普遍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积弊,使少数南郭先生不能滥竽充数,是对大多数尽职尽责工作人员合法权益与积极性的保护。但是,客观上由于不少学校教职工数和职数超编,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教职工工资差距比较大,主观上是多年来教师岗位的思维定式,只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都对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带来相当困难,甚至于出现校内人际关系的恶化,上下关系对立。对构建和谐校园不能说不是一种挑战与考验。

(五)民主管理意识淡薄。目前学校管理存在两种认识上的偏向:一是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理,就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这样校长在行使权力时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使学校上管理气氛僵化,学校中层干部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制。另一种认识认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管理的好与坏,学校办得成功与失败,其荣誉与责任都由校长一个人承担。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意识不强,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一切都可随和,工作被动应付。这两种偏向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甚至贻误学校工作。

二、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策略

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避免其消极的一面,使学校行之有度,构建高效有序的学校管理模式,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育思想的管理,是搞好学校管理的灵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从事校长工作的实践经验中概括出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实践告诉我们,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思想的竞争,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竞争。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处在攻坚时期,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着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存在着固守应试教育藩篱的思想。如何使教育思想管理不成为苍白无力的“说教”,不成为“假大空”,不成为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是摆在学校管理层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校长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教育思想领导的重要性,树立教育思想领导的意识。校长要处理好教育思想领导与学校行为的领导的关系,即事务性问题和教育性问题的关系。这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简单地、空洞地对教职工进行思想说教或灌输,使教育思想的领导变成学校管理中的一张“招牌”;二是只顾学校行政事务性工作,而放弃或厌烦对教育思想的领导。要立足于教育与学生的发展来处理各种事务,应当善于把教育思想体现在千百件各种各样的事件中。加强教育思想的领导还要求校长的教育思想必须明确而正确。校长所传达的教育思想,应当体现出时代精神,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反映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育思想的统一和转变。校长应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思想的引导和培养,使教师形成全新的育人观、学生观、教学观、价值观、效益观和质量观,这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学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为主、质量第一的观点;要紧紧抓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教科研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这两条生线。只有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通过改革实践。新的教育思想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的,组织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改革与实践,是转变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实现对教育思想领导的根本途径。主要做法有:组织教师读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验经验;开展校本培训,包括请专家到校讲学,让教师与名师对话;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用事实来说服支撑教育行为的原则、思想、观念的错误与偏差。

最后,在深刻理解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上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本校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思想。校长要善于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校长要善于把学校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管理目标中,落实在管理行为中。要把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思想植入教师的心中,转化为教育实践。

(二)注重目标管理,是实施学校有效管理的基础

办学目标是对学校理想状态的设定,是对办学活动结果的预期规划,主要涉及办什么样子学校的问题。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校长,都会根据学校的特殊情况--师资水平、生源质量、教学条件、社区环境、校风校纪等,提出在一定时期内学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办学目标。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确立以后,需实施目标管理。当前,在学校目标管理方面常见的问题有两方面,首先是管理目标不够准确,目标与客观现实有差距。目标高远,无法实现,易使人丧失斗志;目标太短浅,又无法激励工作的热情,达不到提升学校挡次的目的。其次,管理目标确立后,需要目标实现的保障系统和考评系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保障系统和考评系统,目标与教育教学实际仍是两张皮,那是目标管理的失败,搞好目标管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目标的确立过程看,要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个过程。首先是校长提出目标思路,行政班子集体探讨,拿出具体目标方案;然后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和修改,交教代会表决通过。

二是就目标内容来看,要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构建学校的目标链,把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层层落实。这样就能很好地控制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的全过程。

三是从目标管理的过程来看,不仅包括科学目标的确立,目标实现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而且包括过程和结果的考评。这就需要制订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保证考评的公平、公正,发挥考评对过程的调控和激励功能,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目标的能鼓舞人心,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一个合乎科学的管理目标,无论是阶段性目标还是终极目标;无论是部门职能目标,还是学校整体目标,都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价值追求。

(三)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是制定与实施学校管理制度的保证

学校实行管理制度化,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之路,是学校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保证制度能很好地实施,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约束和自由的关系。约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行为规范的限制;自由是指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人们依个人意志行动而不受限制的权利。约束是绝对的,自由是相对的。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必须接受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是为了维护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保证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学校管理者,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正确认识自由和约束的关系;有关制度的建立要充分发扬民生,必须广泛听取意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制定的制度要取得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同,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2、全员和主体的关系。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应该是对学校内所有的人都起作用的,对全体人员都具有约束力。但具体到每一项管理制度,又往往具有不同的主体。比如,制订岗位责任制,必须把全体教职工都包括在内,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要履行相应的职责。但另一方面,由于各自的岗位不同,每一项岗位责任制又有不同的主体。因此,在制定和执行制度时,要正确处理全员和主体的关系,既要强调规章制度的全员性,又要突出某一项规章制度的主体。

3、过程考核和阶段考核的关系。制度的制定并不难,但要坚持实施和考评则不易。要把学校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制度的调控功能,必须把过程考核和阶段考核相结合,坚持以过程考核为主,阶段考核为辅。所谓过程考核就是该注重对每节课、每个活动、每项工作的考核,并记录在案。所谓阶段考核就是以平时过程考核为依据,一定时期(一个月或一学期)内的考核,这样做有利于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平时不抓紧、期末算总账”,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又能突出阶段工作重点。在考核中要注意定性和定量的关系,力求做到定性恰当,定量适当,尽量避免片面性和形式主义。

在制定与落实制度时,还要注重表扬与批评的关系,一些学校的管理制度常常是限制的多,提倡的少;批评的多,表扬的少;惩罚的多,奖励的少。这种本来倒置的现象不利于调动广大师生自觉执行制度的积极性。应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此外,在执行制度时,领导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情感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支点

学校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即调动学校全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实现学校的办事目标、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管理的成败取决于人。因此,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用心”来管理学校,用感情来管理学校。

一要发挥学校领导的示范作用。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想发挥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领导必须率先垂范,谋事要长远,虑事要周密,办事要公正,处理问题要果断。要做到“勤、正、廉”,要有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感情用事,不以权谋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二要在管理工作中重视感情因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学校管理,校长不仅要发挥职权的影响力,还要依靠教职工非职权影响力来互补。非职权性因素包括方方面面,其中身心情感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实现管理目标,主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感情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放下架子,平等待人。以自己的质朴、热情、善良的美德待人,要跳出为恶的情感圈子。不仅要关心教职工的政治方面的进步和要求,而且在学习上、生活上做到关心、体贴他们,主动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做他们的贴心人,逐步形成祥和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要坚持“以师为本”,充分发扬民主,拓宽情感交流的渠道。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以师为本,实行民生管理是发扬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基本途径,是统一大家思想、统一大家行动的重要方法。以师为本,实行民生管理,就要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让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各项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这样可以使领导与教职工处于平等地位,变上下沟通为平等沟通,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增进了解,使人际关系的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更稳定持久地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将各方面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校的管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三)

一、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计划种类较多,执行难度大。目前,有些学校工作计划种类很多,有学校计划,部门计划,科课计划等。但很多情况下只是纸上谈兵。特别是科课计划,只有计划,落实较少。极少数学校还出现补写计划的现象,计划不是制订在工作之前,而是制订在工作之后。这些学校开展工作时,只能被动应付,很难主动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学校制度齐全,难以落实。多数学校制度建设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制度汇编。然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打折扣的现象,奖罚不到位,领导们对某些现象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态度暧昧,致使学校的制度形同虚设,制度建设的目的仍然是应付检查,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使构建和谐校园面临严峻考验。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可以克服较普遍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病,使少数南郭先生不能滥竽充数了,是对大多数尽职尽责工作人员合法权益与积极性的保护。但是,客观上由于不少学校教职工数和职数超编,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教职工工资差距比较大,主观上是多年来教师岗位的思维定式,只能上不能下的观念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都对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的实施带来相当困难,甚至于出现校内人际关系的恶化,上下级关系对立。对构建和谐校园不能说不是一种挑战与考验

二、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策略

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避免其消极的一面,使学校行政管理行之有度,构建高效有序的学校管理模式,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教育思想管理,与时俱进

第一、校长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教育思想领导的重要性,处理好教育思想领导与学校行为的领导的关系,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简单地、空洞地对教职工进行思想说教或灌输,使教育思想的领导变成学校管理中的一张“招牌”;二是只顾学校行政事务性工作,而放弃或厌烦对教育思想的领导。

第二、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育思想的统一和转变。校长应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和培养,使教师形成全新的育人观、学生观、教学观、价值观、效益观和质量观,只有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通过改革实践,主要做法有: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请专家到校讲学,让教师与名师对话;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用事实来说服支撑教育。

第三、从学校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本校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思想。校长要善于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思想,校长要善于把学校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管理目标中,落实在管理行为中。要把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思想植入教师的心中,转化为教育实践。

(二)注重目标管理,实施学校有效管理

首先是校长提出目标思路,行政班子集体探讨,拿出具体目标方案;然后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和修改,交教代会表决通过。

其次,把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层层落实。这样就能很好地控制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的全过程。

(三)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实施制度管理化

学校实行管理制度化,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之路,是学校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职能。处理好各种关系,是实施学校制度管理的有效保证。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一要发挥学校领导的示范作用。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想发挥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领导必须率先垂范,谋事要长远,虑事要周密,办事要公正,处理问题要果断。要做到“勤、正、廉”,要有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感情用事,不以权谋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二要在管理工作中重视感情因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管理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感情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放下架子,平等待人。以自己的质朴、热情、善良的美德待人,要跳出为恶的情感圈子。不仅要关心教职工的政治方面的进步和要求,而且在学习上、生活上做到关心、体贴他们,主动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做他们的贴心人,逐步形成祥和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要坚持“以师为本”,充分发扬民主,拓宽情感交流的渠道。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以师为本,实行民生管理是发扬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基本途径,是统一大家思想、统一大家行动的重要方法。以师为本,实行民生管理,就要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

总之,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的意见建议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的意见建议

自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局教育实践活动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和“为民务实清廉”主题以及“正风肃纪聚合力,攻坚克难解难题”实践载体,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实践,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局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党性的目的。现将有关如下:

一、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情况

始终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动摇、政治立场不含糊、政治方向不偏移。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了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自觉学习遵守党章,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党委和局党组的权威,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党委有关指示精神,落实局党组提出的打造阳光**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纪律,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扬民主,坚持集体决策,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认真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到清廉从政、务实为民。

二、政治意识不强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反复查找、深入查找,认真梳理了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形式主义方面。

1、个人学习的整体意识还不够强。和业务知识欠缺造成工作粗糙,缺乏深度。虽建立了学习制度,但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有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往往以会代学,以工代学的情况多,系统学理论少。学习形式和方法单一。

2、创新意识、进取精神不够强。有时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跨越式发展和**发展改革的新要求,对当前**工作发展趋势定位认识不准确,站位提不高,眼界放不宽,考虑处理问题就事论事、就**工作论**工作,思路不宽。有时精神懈怠,工作激情明显下降,工作思路不宽不新,工作举措不实不力,工作亮点不多不特,存在怕乱求稳、怕冒风险、安于现状的思想,缺乏“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进取精神。有时从客观条件上找原因多,从自身工作思路、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努力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时在统筹全局、分工协作、主动配合、围绕中心、协调发展方面还不够好。对**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敏锐力不够。有时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靠老经验办新事情,在思考、决策和处理问题时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运用新思想、新方法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水平不高,只局限于做好本职工作不出问题就行了,缺乏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有时工作上习惯于依葫芦画瓢,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只会埋头做事,不会主动思考,想办法、出点子较少。

(二)官僚主义方面。

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层、群众调查了解情况、帮助用好政策、解决群众具体困难和问题的情况少,习惯于在办公室想事做事,习惯于常规式、本本式地工作,有时深入基层,与群众见面,出于目的性、针对性的多,真正与群众沟通思想的少;听汇报的多,直接倾听群众意见的少;看先进典型的多,了解落实情况的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对重点工作研究多,对身边的一些小问题关心少、关心不够。

二是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宗旨观念有所淡化。 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份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三)享乐主义方面。存在畏难厌战情绪,情绪低迷。在**部门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数据,枯燥无味,有得一天算一天的思想,进取思想不强,对工作要求不高。有时艰苦奋斗思想淡化,进取心不足,对本职工作投入的时间、精神不够。创新意识有所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奢靡之风方面。

无论是盛世还是混乱年代,奢靡之风都不可长。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奢侈浪费之风、坚持艰苦奋斗,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通过反思,我感觉自己一是存在对八项规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等问题,突出表现为:认为**部门工作风险系数较低。自律观念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作风不够朴素、不够勤俭的问题。二是在生活中还存在着讲面子、讲排场的现象。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深刻剖析,感觉到自身在

“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感觉当前政府**工作力量明显不足。从主观上看,主要是自身在宗旨意识、党性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差距和问题。

(一)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不实。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重要思想、等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贯彻不够自觉。特别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不够系统,导致有时对**发展改革出现模糊认识。

(二)世界观改造还不彻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常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表现。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缺乏警醒,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腐朽文化、不良社会风气等资本主义腐朽落后的东西抵制不力。总认为,**部门是弱势群体,没有讲享受的条件,不需要对“三观”进行再改造。由于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时对共产党人精神追求领悟不够、坚守不力,放松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三)宗旨意识、党性修养还不够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得还不牢固。有时候没有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关系,接受群众的监督还不够广泛深入,对群众负责的意识淡薄了一些,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认识不是很清楚。有时对科学政绩观、事业观理解不全面,工作中存在功利主义色彩,一是当前考虑个人得失多、考虑单位工作少,对上级负责多、对群众负责少。有时放松了党性修养的要求,放松了对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视,放松了对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追求。有时在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风气滋长的大环境影响下,产生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随波逐流、思想滑坡,出现讲享受、讲待遇和讲面子、讲排场的现象。因此对照党员标准能严格要求自己,八小时以内要求严格,八小时以外要求就相对放松,在单位上要求高,在社会上要求就比较低,言行举止还没有做到一以贯之。党性修养不强,思想就容易滑坡,精神就容易空虚,作风就容易松懈,一些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四)纪律执行还不够严格。虽能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党委的各项政治纪律,对中央和省党委的决策部署也是不折不扣落实的,但有时图一时轻松,对纪律和决策的落实情况缺乏比较硬的督促检查;有时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该执行的纪律坚持不够,有的该落实的决策执行不力,有时缺乏敢于担当的责任和勇气,没有同不良风气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致使一些有关改进作风的规定和纪律没有完全执行到位。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切实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群众工作有关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方法制度法规,不断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同时,系统地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领导科学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水平。坚持学以致用,切实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完善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制度,结合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确定学习内容,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牢记肩上的重担和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完成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推动问题解决作为打造阳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增强工作创新意识。面对**工作的新要求,坚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工作、完善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

(四)进一步加大制度规范建设。要坚持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变革创新、务求实效的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建立和完善听取群众意见、民主科学决策、项目审批管理、廉洁勤政规范、工作检查督办、绩效考核应用、工作效率评估、综合信息反馈等工作机制和制度,控制会议和文件,减少文山会海,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抓好原有制度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做到制度切实科学、可行、管用。为不断加强机关的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机关的思想文化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关系群众生活,树立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机关精神而努力。

(五)进一步做好为民务实清廉

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发扬艰苦奋斗之风。清廉,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强化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觉悟,严格规范权力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做到清正、清廉、清明,不断增强自身的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