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 > 导航 >

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学生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2024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范文

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

爱国读后感作文500字范文一

在旧中国,我们国家是十分贫穷落后的。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毛泽东爷爷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震撼了中国!震撼了全世界!

读了《我的祖国》这本书,我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祖国只用了短短60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在农业、医疗技术发展方面,还是在教育推进上,我国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遨游太空,一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梦想。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对浩瀚无边的宇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美好的梦想。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此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未来几个月里,中国人民还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天宫一号,这个人造卫星可以让人在太空中生活一个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科技的发展,让我国提升了国际地位。

5.12地震,给汶川人民带来了灾难,但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在救灾和赈灾中,我感觉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舍己救人,无私无畏,大爱无疆的伟大光辉。

《我的祖国》这本书使我知道了祖国的强盛,我热爱我的祖国!我愿祖国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爱国读后感作文500字范文二

读完《董存瑞的英雄故事》,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炸药包,导火线在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年轻战士的脸全流露出的是不怕牺牲,不无畏惧的英雄形象。

十九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华的战役中和战友们,接连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并高声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炸得粉碎,而英雄董存瑞也壮烈地牺牲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正是因为一个个像董存瑞这样的共产党员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有的人十九岁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还有的人不好好学习,问父母要钱

查看全文>>>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一)

玖了【钱学森】这篇文章后,我心中满是感动,同时对钱学森敬佩不已。

钱学森在美国时,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却并不能让钱学森忘记自己的祖国,而是对祖国日日思念,他天天期盼着能早日回国,早日见到自己的祖国一妈一一妈一。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回到了自己挂念已久的祖国,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整篇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的无比热一爱一之情。

1934年,钱学森在美国留学,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穷的中国,而是为了学习知识,好早点回国为祖国和人民多做一些事。当时的中国,十分贫穷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跟美国根本无法比较。当然,中国的工作条件也比美国差好几倍!为了让自己的祖国早日富强起来,钱学森日夜不停的努力、认真的工作,终于,为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几十位中国留学生一边赏月,一边互相倾诉者思乡情怀。王维大诗人说过一句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唉,谁说不是呢?在这中秋之夜,钱学森埋藏心底已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他告诉其他留学生们想要回国的强烈欲一望,可留学生们却说:祖国刚刚解放,腐败不堪,现在回国搞研究,只怕有困难。然而,这并没有打消钱学森回国的念头,他并不贪图美国的荣华富贵,而是一心想早点回国,报效祖国。

我记得文中,有一段话: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一段话充分表达了,钱学森的才能,美国的高级将领都如此赏识他,想要留住他,由此可见,钱学森的能力多么强大。

我们身为祖国的接班人,就要像钱学森爷爷那样,不崇洋媚外,不贪图享受,为建设自己的祖国而奋斗!

钱学森读后感500字(二)

我今天读了一篇关于钱学森的文章,这篇文章是记者采访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谈了钱学森在儿子眼中是什么样的啊,还有钱学森怎样工作的,钱学森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最近10年,钱永刚投入了大量的一精一力,策划出版有关钱学森的书籍,帮助筹建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参与拍摄钱学森的专题片、举办钱学森生平图片展,协助西安交大、清华大学办钱学森班等,使钱永刚对父亲有了更深的了解

钱学森晚年有一次跟钱永刚聊天时说:那个时候工作特别忙,压力也很大,就顾不上你了。钱学森1955年10月回国,当年钱永刚7岁。回国后我跟父

查看全文>>>

1、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

2、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3、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4、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5、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6、中国大学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7、科学工作千万不能固执己见。缺乏勇于认错的精神,是会吃大亏的。

8、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9、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

10、我没有时间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11、高等学校的学习,是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强调学好基础课程。

12、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13、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14、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5、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16、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17、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

18、我个人仅仅是苍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

19、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20、我很高兴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我不打算再回美国,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21、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22、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23、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4、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看全文>>>

读了这本钱学森,我觉得钱学森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在美国留学时,别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国。但是他没有服输,他努力学习,最后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那些人哑口无言。

在回国的路上他被美国关进了监狱、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没完没了的折磨他,但是他仍然没有服输,没有向美国低头,想尽办法让中国明白他此刻的状况。最终,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最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回到祖国的旅途。

回到了祖国,再制造原子弹的时候,那是没有计算机,怎麽办?钱学森他们也没有向困难服输,他们用算盘一个一个的算。最后,中国的原子弹、卫星也造出来了。

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全文>>>

大家了解钱学森的故事吗?阅读过《钱学森》这本书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钱学森》读后感,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钱学森读后感300字【1】

读了这本《钱学森》,我觉得钱学森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在美国留学时,别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国。但是他没有服输,他努力学习,最后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那些人哑口无言。

在回国的路上他被美国关进了监狱、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没完没了的折磨他,可是他仍然没有服输,没有向美国低头,想尽办法让中国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最终,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回到了祖国,再制造原子弹的时候,那是没有计算机,怎麽办?钱学森他们也没有向困难服输,他们用算盘一个一个的算。最后,中国的原子弹、卫星也造出来了。

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钱学森读后感300字【2】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叫《钱学森》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钱学森在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就到再美国留学,194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回国,他是世界着名的物理学家,1958年担任我国的火箭核导弹研制的和航天的组织领导者,被称为我国的“中国航天之父”。

在美国,他是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喝醉得力的助手,在闷锅,钱学森的待遇逢场德高,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去忘记自己的祖国,1949您,当新中国在隆隆的的礼炮声中诞生的时候,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钱学森埋藏在心底的愿望越发强烈的想起来,他对中国的一个留学生所:“我终于可以回去了因为他想回国,终于,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回国了。

在我国,他做出了作乐的贡献,被成为”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传读后感【3】

神九的一飞冲天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再次取得新突破,在举国上下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更加深切地缅怀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他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是20世纪应用数学和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他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

“一个人能顶五个师”,“历经

查看全文>>>

钱学森读后感300字(一)

【书信】展现了钱学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研究、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过程,同时,又以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丰富、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在【书信】中反复地强调指出这些理论要点,深刻地阐明了这些理论要点的科学内涵和实施要求。这就在时代背景中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和重要特征,也为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应循的原则。

【书信】更加突出了钱学森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治学风格。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综合吸收现代科学的前沿成果,分析、继承中外文明的优秀成果,认真总结国内外研究系统科学和复杂一性一科学中的经验教训,创造一性一地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和从定一性一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从定一性一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体系以及总体设计部等现代科学方法论。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学者在世界科学前沿领域中独具特色的探索、创新,而且对推进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一性一的贡献。

钱学森读后感300字(二)

玖了这本【钱学森】,我觉得钱学森有一种不服输的一精一神。

在美国留学时,别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国。但是他没有服输,他努力学习,最后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那些人哑口无言。

在回国的路上他被美国关进了监狱、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没完没了的折磨他,可是他仍然没有服输,没有向美国低头,想尽办法让中国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最终,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回到了祖国,再制造原一子一弹的时候,那是没有计算机,怎麽办?钱学森他们也没有向困难服输,他们用算盘一个一个的算。最后,中国的原一子一弹、卫星也造出来了。

他的这种一精一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钱学森读后感300字(三)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叫【钱学森】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钱学森在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就到再美国留学,194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回国,他是世界着名的物理学家,1958年担任我国的火箭核导弹研制的和航天的组织领

查看全文>>>

古往今来,站在这片富兴的中华土地上,观望历史的长河,有太多的生命在那浩瀚的宇宙中湮灭无痕。但是也有那么一群人,即使逝去了,也被人们永远铭记。钱学森,也正是如此。

钱学森是谁?他,可是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世界著名科学家,掌握着当时美国最高军事机密的中国留学生,曾被美国称为抵得上五个师的举世天才。这样的天才,也许在那优越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加杰出,更加优秀。

就是那样的一位天才,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刻开始了回国计划。在五年的反抗与坚持下,他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有了钱学森,中国的航天导弹事业至少提早进步了20多年!如今,我国的国防力量,几乎位于世界之首。这都是钱学森的功劳啊!是呀!要不是钱学森,我们中华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啊!在那个时代,有多少人能够在功成名就前途无量的情况下,放弃优厚的物质条件,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决然地回到那个不堪一击,无法给自己任何承诺的祖国啊!

在我看来,钱学森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个怀有赤胆忠心的爱国伟人! 你们可还记得在为钱学森颁奖词中有这么一句话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是否铭记着,钱学森那句带动了无数人回国建设的那段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是否记得钱学森那震撼人心的话语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也自然在中国。。。。。。钱学森用一生的时间来证明,来证实,来实现他终生的唯一愿望多为国家做点事!

钱学森,这个名字既使人敬佩,又令人折服;既叫人震撼,又让人惊叹。。。。。。

钱学森,他并没有逝去,他只是化成了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那浩瀚的宇宙中,默默地守护着中华,激励着华夏儿女

查看全文>>>

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武器,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打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他用那份固执和可贵的纯净,向世人展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科学家的高大。他,就是钱学森。 他拳拳爱国之情,令我感动。当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最终,钱学森几经辗转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 他辉煌的一生,促我进步。他拥有奋斗与创新的一生,拥有不断学习与进步的一生。他是幸运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曾给他提供了汲取知识和展示智慧的舞台;他是伟大的,他的一切成就来源于他对真理与国家的无限热爱。按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一切成就归于人民。 读《钱学森故事》一书,给我许多启示,他用史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好的,没有知识是不能学的,没有零件是不能造的,没有粮食是不能种的,我们要坚信共产党的领导,不断的付出和努力,时时刻刻心系祖国,为人民服务,听从党的号召,报效祖国,真正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变成世界第一大强国而奋斗终生!

查看全文>>>

最近我读到一本好书,即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手稿》。这本书是钱学森同志的学生郑哲敏送给我的,他是这本书的主编。郑哲敏同志告诉我,学森同志当年在美国长达20年学习和工作的手稿,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钱学森在美国的同事和好友弗朗克马勃教授,在学森匆忙回国以后,细心收集、整理并长期妥善保管,于上世纪90年代送给我国的。这是一份难得的世界科学精神的宝贵财富。我虽不懂得英文,也不懂得力学专业知识,但看到学森同志当年做学问时写得清秀流畅的一串串英文,工整严密的数学公式推导,大量复

杂的数值计算,严格规范的作图制表,再加上编者通俗易懂的中文说明,使我看到了在《手稿》中所体现的闪闪发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它使我这个曾经在科学战线工作过的老人,边读边想,勾起我许多美好和幸福的回忆。

美好的回忆

记得我与钱学森同志第一次见面,是1956年春节后在北京阜成门外的西郊宾馆。当时有200多位科学家聚集在那里,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研究制订我国12年科学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我作为郭沫若院长的助手,主持中国科学院的日常工作,并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秘书长。刚一上任,陈毅元帅就谆谆告诫我:各学科的负责人,是科学元帅(意为科学大师),绝不要从行政隶属关系来看待,要从学术成就来看待。尊重科学,首先要做到尊重学者。中国的科学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定要重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这段谈话对我教育至深,至今仍记忆犹新。它成为我在科学院工作的座右铭,也成了我与钱学森同志及众多科学家建立深厚友情的思想基础。

当时,钱学森同志是力学所所长,还担任12年科学规划综合组组长。那年我42岁,钱学森同志长我两岁半。40多岁的他,身材不高,宽阔的脑门下,一双深邃睿智的眼睛,白静的脸庞透着秀气,思维活跃,知识渊博,离开祖国20年之久,仍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浓重的京腔京味,使我感到惊讶。他所作的关于核聚变的精彩报告,令人眼界大开,使大家看到了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

在讨论制订规划的过程中,钱学森发言很积极,他用自己的智慧给规划出了不少好主意,特别是亲自主持制订的第37项任务《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我感到既志存高远又切实可行。郭沫若院长看后更是诗兴大发,当即挥毫赋诗一首:赠钱学森大火无心云外流,望楼几见月当头。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冲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从兹十二年间

查看全文>>>

钱学森传读后感(一)

我们都知道有个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是我比较崇拜的一位知名学者,就凭他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关注钱学森。高考结束后,我首先阅读的就是美籍作家张纯如编着的【钱学森传】,事实上我和他之间还存在一些历史的渊源,钱学森是浙江杭州人,儿童时代是在杭州长大的,他的祖先还重建了西湖边上的保俶山上的保俶塔。我的整个童年(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也是在杭州度过的,是喝着杭州西湖的水长大的,而且当时我们家就住在的保俶山脚的保俶路上,儿时的我也常常爬上保俶山眺望西湖,或围绕着保俶塔玩耍。

钱学森在大学学习阶段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闲暇时光大半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喜欢阅读科学期刊,而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读书非常的专注,而且擅长数学演算。上课的时候,他也在读书,而且通常坐在最后一排,看他的学术论文,因为课堂学习的内容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通过,这样他就可以把主要一精一力和时间用于他喜欢的科目。同时,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敏一感,他的专业选择是从铁路工程到航空工程,从当时全国工科最好的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到当时全世界顶级的飞行技术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之后的加州理工学院,有机缘师从航空学领域的学术巨擘冯卡门,雄厚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能够选择当时科学技术最顶尖的领域以及能接受最好的学校教育,是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曾经看过一段描写钱学森的视频,其上叙述了钱学森将新婚的妻子蒋英女士(一位着名的歌唱家)带到了美国的波士顿住所后,吃完早饭就去上班了,直到晚上才回来,把新婚的妻子孤零零地留在了住处;吃完晚饭,他泡了杯茶,和妻子道别后,又将自己反锁在书房里,开始了专注的读书生活,而且这种晚读成为了他多年的读书习惯,当然这也为让他成为世界着名的学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对钱学森的崇拜最主要就是他的读书习惯,我渴望自己也能够在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中,静静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读书,旁边只有一杯淡淡的清茶,我渴望成为钱学森式的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不需要知名)。现在我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完全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令自己在学识上和一精一神上真正强大起来!这将是我未来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在积极锻炼、保证身一体健康的前提下,多看一些自己喜一爱一的、能提升自我的、有教育意义的生物、教育、历史、健康等方面的书籍,做一位一爱一读书、有思想同时又有

查看全文>>>

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

当我们阅读书籍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获益,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栏目为您提供小学生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初中生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高中生钱学森的爱国读后感500字等,感谢您的查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