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春节的来历的作文 > 导航 >

春节的来历的作文-2024春节的来历的作文精选

春节的来历的作文

范文资讯网专题“春节的来历的作文”推荐内容。

写春节的来历的作文(篇1)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xx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写春节的来历的作文(篇2)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兽叫年,它住在海底,每年春节它都上岸到附近的村子伤害百姓,老百姓都很怕它。

有一年春节,一位神仙变成老

查看全文>>>
春节的来历100字

【学习总结(1)】

春节的来历100字: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好处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向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资料。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学习总结(2)】[由整理]

春节的来历100字:

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会爬上岸,吐食牲畜伤害己命。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一个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的老己。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那位老己披上红袍呈此刻年的面前,年浑身战栗,逃回了海里,再夜不敢进村了。这就是过年的传说和爆竹的来历,之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过年的习俗悦来越丰厚了。个性qq网名

【学习总结(3)】

春节的来历100字: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

、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我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拔河比赛方案

【学习总结(4)】

春节的来历100字: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资料。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学习总结(5)】

春节的来历100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查看全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写春节来历作文600字模板6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写春节来历作文 篇1

星期四下午老师布置我们搜集民间的故事。我回到家里就叫妈妈讲,妈妈满口答应了,接着妈妈问:“你知道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吗?”我听了就一口气回答:“就是过年。”妈妈又问:你知道“年”的来历吗?”我就说不知道。

那么我就讲吧,在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尖尖的犄角,样子十分可怕,性情异常凶猛。它长年深居在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为了躲避“年”,每到腊月三十那天,人们就扶老携幼,牵着牲口,躲进深山,那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位老头儿,他说:“你们统统都走,让我在你村的婆婆家住一晚吧!”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来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感到十分惊奇。他们一起拥进老婆婆家,七嘴八舌地问老头儿用什么法术,把“怪兽”赶跑了。老头儿笑了笑,说:“我也没有什么法术,我只知道“怪兽”这东西,最怕红色,亮光和响声,所以我在门口上贴了大红纸,在屋里点了红蜡烛,在它来的时侯放鞭炮,这样“怪兽”就会吓跑了。明年你们用同样的办法就会把它赶跑的。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户户都贴红联对,放爆竹,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整夜不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最后形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过年”。

当我听完这个故事后,我就觉得民间故事像一杯杯扑鼻的清茶,让我回味无穷。

写春节来历作文 篇2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眼花缭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防止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

查看全文>>>
古尔邦节的来历

总结归纳精选(1):

古尔邦节的由来

古尔邦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和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

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内含牺牲献身的意思,因此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由整理]

传说很久以前,阿拉伯北部人民的祖先、先知易卜拉欣夜里梦见安拉,并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到密那山谷宰掉自己的儿子为安拉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带着自己的儿子到了密那山谷,正要把儿子依斯玛义杀死时,安拉看到了易卜拉欣对他的虔诚和敬畏,派天使送下一只羊,代替了易卜拉欣之子的牺牲,这就是宰牲节的来历。以后每年这一天,阿拉伯人民便根据这一传说定期宰羊献祭,相沿成俗。伊斯兰教成立后,承认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并把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我国使用的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十一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在古尔邦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穆斯林从

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杀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身着节日盛装的维吾尔人要相互拜节,过去有成见的人,在节日里见面时也要互相问候,并消除隔阂,言归于好。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搞笑个性签名超拽

总结归纳精选(2):

古尔邦节的来历和好处

古尔邦节与开斋节、圣纪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伴随着暖融融的春季阳光,我们古老、伟大、传统的节日古尔邦节,在欢乐、吉祥的气氛中来临了。广大穆斯林怀着无比兴奋和喜悦的情绪热烈庆祝自己的节日。女个性签名

远在公元623年,在穆圣迁徙麦地那的第二年,即把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安拉启示易卜拉欣圣人割爱献牲的日子定为宰牲节。这一天是世界穆斯林去麦加朝觐的圣日,在大朝的最后一天,是哈吉举行宰牲献祭功课(定为当然)的日子。据阿文《万圣历史》一书中记载:先知易卜拉欣为表示对真主的忠诚,谨遵真主之命以其子伊斯玛仪献祭。虽然伊卜劣斯再三挑唆,但易圣遵守不违,体现对安拉之忠;伊斯玛仪毅然从父,以示对父之孝,也就是对真主的顺从。当其子俯

查看全文>>>

元旦的来历_节日来历说明文700字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春节的来历_节日来历说明文500字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

查看全文>>>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今年端午节来的似乎比往年更快,“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哪些端午节由来的作文值得借鉴呢?下面的内容是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端午节来历的小学作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写端午节来历的小学作文(篇一)

因为"五"与"午"通,所以端午节又名端五。另外端节,午日,重五,重五,地腊,中天等也是端午的别称,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端午这天有很多的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比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称为长命缕,我想是让儿童能长命百岁吧!端午节还要在小孩的额头上用雄黄画个"王"来避邪。

每到端午节,奶奶都要买许多艾草,蒜头,在中午12点时放在太阳底下晒,奶奶说:"这样的艾草和蒜头能消毒,避邪。"还在家中用艾草熏。我想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下一代的.希望吧!

写端午节来历的小学作文(篇二)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

查看全文>>>

导语:一点一滴中把回忆积攒,一分一秒中把想念温暖,一举一动中把关怀传递,一言一行中把祝福播撒。亲爱的朋友,除夕到了,愿你合家团圆,幸福安康。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家乡的春节作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家乡的春节作文

红红的灯笼挂起来了,喜庆的春联贴起来了,漂亮的窗花剪起来了,皑皑的白雪飘下来了,美味的年夜饭端出来了,绚丽的焰火冲上天了,咱们中国人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了。

今年的除夕,我是在绍兴奶奶家度过的。腊月廿八的傍晚,在去绍兴的路上,我们正好遇上了一场大雪。车前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翻飞的雪花,但黄色的车灯照亮了前方的路,也温暖了回家过年人的心。那一盏盏隐隐绰绰的灯光,在风雪中给了人们家的温暖。

腊月廿九的早晨,我们来到了位于香炉峰半山腰的炉峰禅寺礼佛、烧香,这也是绍兴人过年的一个习俗吧。每逢年末岁初,寺庙里总是香客众多,香烟袅袅,人们纷纷来到这里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下午,我来到了着名的南宋园林沈园。一朵朵晶莹的雪花,一块块洁白的“地毯”,映衬着黑瓦白墙间一个个火红的灯笼。微风拂过一块块承载人们美好祝愿的祈愿牌,拂过一朵朵绽放的腊梅,只听见风铃“呤呤”的轻响,只闻到腊梅阵阵的暗香。

春节之所以热闹,烟花爆竹的功劳可不小。古时候人们放爆竹是为了驱邪祈福,祈求来年平安如意。而今天灿烂的烟花则为节日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家乡的春节热闹非凡,它是多彩的,是红火的,是温暖的。那里有亲人美好的祝愿,那里有我们深深的牵挂与留恋!

家乡的春节作文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都有自己的特色、特点。当然,我的家乡——湛江也不例外。

除夕的早上,我们都要大扫除。大扫除的寓意是把晦气,霉运都扫走。这一天当然也要贴对联啦!我们要把旧的对联撕下来,换上新的,迎接新的一年。家家户户的对联都各有特色。到了晚上,我们都要穿上新衣服吃团圆饭,吃团圆饭的时候,鸡、米粉和山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每家每户从凌晨开始放鞭炮,一家烧完另一家又接着烧,就这样陆陆续续一直到天亮。

大年初一这一天在湛江叫做开年日,也是我们最忙的一天了!村里所有的人都要去庙里祈祷。我们排成的队伍跟一条长龙似的。除了祈祷,我们大家还要吃开年糕。开年糕黏乎乎的,好吃极了!

初四到初十,这六天是小孩们最喜欢的了。因为这六天大人们都要带上自己的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去亲戚家拜年,亲戚给孩子们封红包,孩子当然高兴啦,所以孩子们最喜欢

查看全文>>>

春节,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那些天南地北的亲朋故旧,不顾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的名义回家,以亲人团圆的名义回家,相聚在春节里。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作文:我的春节感受作文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春节感受作文700字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要到了喽!无论多远,一家人都要团圆吃顿年夜饭,然后一起守岁,在鞭炮声中欢庆新年到来。

我家也不例外,大年三十,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弟弟都来我家吃年夜饭了,平日冷清的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咚咚咚……”爷爷切着腊肠、牛肉、乌贼、腊肉、熏鹅、江蟹;妈妈洗着菠菜、花蛤、水果……;爸爸则系起围裙当大厨,随着不断“滋滋滋”的声响,厨房里飘出了一阵阵香味,惹得正在忙着贴对联的我直咽口水。

“开饭啦!”妈妈叫道。我们吃了没一会儿了,嘭!嘭!嘭!附近不少人已开始放烟花了。我透过窗户,看到烟花像一朵朵花,慢慢地绽放着她最炫丽的色彩,夜空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烟花声还夹杂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真是窗外鞭炮震天响,窗内欢声笑意浓呀!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不断向爷爷奶奶敬酒,我和弟弟则也尽情地吃,尽情地玩。

过新年了,放烟花可是必须的哦!爸爸说,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燃放爆竹的习俗。爆竹我不敢放,那就放烟花过把瘾吧!

正月初一一起床吧,我就拉着妈妈去放小烟花。不过轮到我放时,心里又有点胆怯,“妈妈,你再放几根给我看看,让我做一下心理准备。”我咽了咽口水,鼓起勇气,拿紧烟花对妈妈说“开始吧”,可是当烟花被点燃时,又觉得不那么紧张了,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哦,多么漂亮呀!”

新年里,到亲戚家拜年是少不了的,而我最开心的事,拜年时总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

我的春节感受作文700字2

往年过春节时,我总发现,不少人家门上的“福”字都倒贴着。今年贴春联,我“当家作主”,把鲜红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贴在我家的门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贴春联,我当助手;奶妈边包饺子,边:兼任“我和爸爸的“顾问”。刚贴完门联,“顾问”就提醒我们:“别忘,“福”字倒着贴!”我问:“好好的“福”字,为什么偏着倒着贴呢?”奶奶笑:“小豪,你没听人家说”福倒(到)”吗?图个吉利呗!”爸爸是个老好人,他边抹浆糊边说“浆糊话”:“倒着正着都是“福”,就听老人家的……”说着,他拿起“福”字,就要倒着往门

查看全文>>>

现在,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一节,你知道五一节的来历吗?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而国内方面,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劳动,是光荣的,如果没有了农民伯伯的劳动,我们哪里能吃上可口的米饭、新鲜的蔬果;如果没有制衣厂阿姨的劳动,我们哪里能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如果没有电视台的叔叔为我们传输电视信号,我们又哪里能收看到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这一切,都是辛勤的劳动者为我们在服务,我们要感谢劳动者,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劳动,它使你自己感到快乐,也能使别人也感到快乐。劳动,是辛苦的,但它也是快乐的,所以,我们也要辛勤劳动,以服务人民为荣。

在家里,我们也要多帮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一只辛勤劳动的小蜜蜂,不做家中的蛀米大王。据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的孩子平均每天的劳动量只有12分钟左右,而国外的孩子每天的平均劳动量是几十分钟,远超于中国的孩子。难道,中国的孩子就是那么懒吗?劳动,它也是一种运动,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数据说明了中国的孩子很懒,而且动手能力很弱。懒虫这个难听的称号用到了中国孩子的身上,你想吗?不想的话那就用行动证明,我不是最懒的!多劳动吧,它能使你感到快乐。

查看全文>>>
建军节的来历

总结精选(1):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推荐,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节日由来修改

八一建军节[由整理]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各指挥的各个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三千余人,缴获枪支五千余支,子弹百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

了共产党中央委员、各省区个性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透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委员会,透过了《八一齐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地区,与海陆丰地区的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