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思想汇报 > 领导干部思想汇报 > 导航 > 从郑培民为民谋利谈领导干部政绩观入党思想汇报

领导干部思想汇报

从郑培民为民谋利谈领导干部政绩观入党思想汇报。

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思想汇报,思想汇报是我们实践活动结果的具体表现。我们在写思想汇报时要怎么样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郑培民为民谋利谈领导干部政绩观入党思想汇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始终把为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建国以来,历届中国共产党人都继承和发扬光大了这一神圣使命,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劈荆斩刺,乘风破浪,取得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成为东方社会主义一轮蒸蒸日上的不落的太阳,五星红旗迎风高扬。

在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面前,如何保持五星红旗永不变色更艳丽,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加辉煌,郑培民的政绩观,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他在湘西工作期间,留给这片欠发达土地上的干部们脑海最深刻的8个字是:来湘西“三生有幸”,在湘西“埋头苦干”,而留给6500万三湘人民的只有情深意长的4个字:“为民书记”。这些朴实无华,掷地有声的言语,是郑培民同志用心血去浇灌,用言行去耕耘的结果。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千说万说不如卷起裤管下地干活。在郑培民同志生前的记事本上,记着这样一句激励自己的话:“搭帮党恩,引水来,洗旧换新心不愁,继往开来泉水在,浇灌育林绿五州”这是他从一井志碑上抄来的,他就是以这种老百姓最朴实的话作为激励自己和教育干部的一面镜子。当他1990年5月离开湘潭踏上湘西就任的那一刻起,他就是用这种誓言默默地实践着为湘西的治穷脱贫工作奋斗不息的。爬山路上苗寨,卷裤管下农田。一位年过半百的地委书记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人,能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上一线工作,访贫问苦,解困济贫,容易程度常人可畏。2002年春节,一封经过寄信人精心装饰过的信封的信寄到了湖南省委,信的内容是:“敬爱的首长,1990年你不辞劳苦亲自爬上了我们崇山峻岭的苗寨视察,访贫问苦,你是第一个能深入我们海拔1700米高山陡坡上的省委亲人………”寄信人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米良乡叭仁村。一封信不过重百克,可凝聚的是海拔1700米高山陡坡上的叭仁村全体老百姓的浓浓深情,有多重,这不是用称能称得了的。获得这种民心算不算政绩,也许常人不去思考,也许常人会不屑一顾。但往往是这些不屑一顾的情意,始终在撑起党的事业的脊梁,才使得党的形象始终显得高大魁武,而又往往是那些视为不屑一顾的同志,时时刻刻在给党的事业摸黑。我们认为郑培民的政绩观,贵就贵在一切为了民,一切想着民,事事不忘民。这正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三个为民”要求的具体体现。放眼看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多少同志是这样去做的?去要求身边的同志去这样做的?至少有部分党员干部不是这样去做或做的不扎实。表现为:口头上一套,行动上又是一套,说是一套,做的却又是一套。有的只说不做。讲起话来头头是道,调子高,嗓门大,光打雷,不下雨,只说不做,遇到具体问题时,该服务的不服务,该落实的不落实,总喜欢绕道走。这些表现,只是为了哗众取宠,骗取群众的好感;只是为了得到领导的赏识,谋取晋升的阶梯;只是为了蒙混过关,蒙过一时一事。因此,说是说了,却压根儿就没打算做。有的说了也做了,可说的做的都成了“好大喜功”的代名词,什么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路边工程,泡沫工程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表现,归根到底就是工作作风不实,政绩观不正的表现。其结果,要么是群众有意见,集体上访,自己下不了台,要么是贻害百姓,群众利益受损,更有甚者,使党的形象受损,百姓对党失去足够的信心,表现为号召不灵验,工作推动不了,经济发展滞后,百姓生活变化不大。对照郑培民精神,郑培民的政绩观,这些同志能不感到愧对于党和人民吗?毛泽东同志曾批评党内有一种人,说他们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对此,要求全党大兴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江泽民同志曾号召全党:“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誓言,也是共产党的荣誉。每一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体验生活,付诸行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任何一种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如果权力失去了它赋予的对象的支持,权力就显得苍白无力,随之,权力所对应的地位就不复存在。而权力的发挥和地位的存在必须要靠自己去填充内容,这些内容就是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是否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促进了人民增收,是否提升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是否依法办事。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在一定程度上利益观和政绩观是可划等号的,身居领导职位的同志,我们认为他的最大的利益和最大的政绩就在于是否获得了民心,这种利益大得很,这种政绩保永恒。凡是你的言行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的利益,改善了人民生存的条件,人民就会拥护你,支持你,有困难会帮助你,你才会拥有民心。否则,就会失去民心,你的利益和政绩只会是昙花一现。

伟大的时代需要有伟大的精神,郑培民精神,贵就贵在他时刻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思想贯穿到了他的言行中,落实到了他的政绩观上,他从不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是特殊身份的象征,视为是谋取私利的手段。他始终以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站到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前面,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每一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以郑培民同志为榜样,发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小康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无私奉献。

fWR816.coM编辑分享

领导干部思想汇报1000字



敬爱的党组织:
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是与中国共 产 党的理想和宗旨一脉相承的,是坚持“执政为民”理念对领导干部的具体要求。所以,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就必须牢牢把握好“执政为民”的精髓。
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的核心。一个人必须要有事业观。我们必须要有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事业观。纵观中外古今,无论在哪个领域奋斗的人,要想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宏伟事业,都必须要把个人的事业观与人民、民族、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事业才有奋斗的价值,这样的事业才有可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且在全世界都享有声誉,靠的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执政为民。
执政为民,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中央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是根治领导干部片面政绩观的良方,也是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的良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执政为民当作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总之,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的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靠的就是用执政为民这根红线贯穿始终。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才可能大有作为,其人生才可能大有意义大放光彩。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年××月××日

基层领导干部党员思想汇报



《基层领导干部党员思想汇报》,是精心整理的,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工作重点也在基层。下基层,是检验领导干部作风是否扎实的试金石。当前,各地正掀起下基层新热潮,为避免走形式,下基层应做到“四带”:

带着眼睛“看实情”。下基层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调查研究,用自己亲身体会和独特视角,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带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深入基层,认真仔细地看。了解到基层的东西多了,工作才更有针对性,才能避免盲目性。

带着耳朵“听实话”。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基层群众碰到一个爱听他说话的干部,总是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因此,下基层要和群众做知心朋友,一方面要耐心聆听群众诉求,了解其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要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基层群众提出的建议。

带着双手“做实事”。 有一句下基层的口号说得好:“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下基层不能“走马观花”,要带着双手下基层,做到谋事有想法、遇事有办法、做事有妙法,能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带着嘴巴“问实效”。总理曾经说过:“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尊重群众、听取民意,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看事情,要多问问“群众满意不满意”,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来改进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在“错位”的地方“正位”,到“缺位”的地方“补位”。

领导干部思想汇报范文1000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领导干部思想汇报范文1000字】,供大家参考!
敬爱的党组织:
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是与中国共 产 党的理想和宗旨一脉相承的,是坚持“执政为民”理念对领导干部的具体要求。所以,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就必须牢牢把握好“执政为民”的精髓。
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的核心。一个人必须要有事业观。我们必须要有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要有正确的事业观。纵观中外古今,无论在哪个领域奋斗的人,要想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宏伟事业,都必须要把个人的事业观与人民、民族、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事业才有奋斗的价值,这样的事业才有可能实现。中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且在全世界都享有声誉,靠的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执政为民。
执政为民,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中央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是根治领导干部片面政绩观的良方,也是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的良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执政为民当作树立和坚持正确政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总之,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的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靠的就是用执政为民这根红线贯穿始终。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才可能大有作为,其人生才可能大有意义大放光彩。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年××月××日

基层领导干部党员思想汇报范文


敬爱的党支部: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工作重点也在基层。下基层,是检验领导干部作风是否扎实的试金石。当前,各地正掀起下基层新热潮,为避免走形式,下基层应做到“四带”:

带着眼睛“看实情”。下基层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调查研究,用自己亲身体会和独特视角,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带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深入基层,认真仔细地看。了解到基层的东西多了,工作才更有针对性,才能避免盲目性。

带着耳朵“听实话”。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基层群众碰到一个爱听他说话的干部,总是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因此,下基层要和群众做知心朋友,一方面要耐心聆听群众诉求,了解其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要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基层群众提出的建议。

带着双手“做实事”。 有一句下基层的口号说得好:“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下基层不能“走马观花”,要带着双手下基层,做到谋事有想法、遇事有办法、做事有妙法,能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带着嘴巴“问实效”。总理曾经说过:“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尊重群众、听取民意,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看事情,要多问问“群众满意不满意”,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来改进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在“错位”的地方“正位”,到“缺位”的地方“补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