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看完感动中国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看完感动中国的心得体会。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也许以下内容“看完感动中国的心得体会”合你胃口!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渺小,就如同天空中的一粒粒浮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完2017感动中国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看完2017感动中国的心得体会(1)

她是一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残疾人,也是中国唯一登上两大世界顶尖艺术殿堂的人。美国卡耐基音乐厅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都留下了她婀娜多姿的舞蹈。

她是一个乐观的人,两岁时被一次高烧夺去了听觉,成了一个可怜的聋哑人。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从不自暴自弃、自卑自怨。她是一个坚强的人,虽然也空虚,但她没有哭过。15岁那年她才开始正式学跳舞。她的基本功很差,想要完成舞蹈任务——《雀之灵》真的是比登天还难。当时老师对她没有信心,认为她不是值得培养的料子,随便教了她几简单的动作就叫她练。有时她练得厌倦了,就忍住性子继续练,一直练到胳膊肿了。练到后来,她能一次转几百个圈子。老师再来上课时,才知道她花了很多功夫,看她的勤奋,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认定她是个有前途的人。

《千手观音〉这个舞蹈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爱的意义。正因为有爱才使残疾人能在大家的关心下健康地生活,连残疾人都知道要用爱来回报所有的人,我们更应该珍惜身边的人给我们的爱,并用自己的真诚去感恩。

看完2017感动中国的心得体会(2)

从出生到死亡,我来过,我走了,悄无声息,就如同我不曾来过,这是大多数人的一生。可是,总有些人轻轻悄悄地来了,又走了,却又像是从未走远。

事实上,感动中国中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而不同的是他们生命所承载的重量。

放眼浩渺天地间这芸芸众生,我们总感叹自己太过于微不足道,但可曾知道,当生命有了重量,它就不再轻如尘埃?

12岁的小女孩何玥,她想到的不是如何尽可能多地争取时间在这人世间哪怕多留一分钟,而是首先考虑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来给自己这稚嫩的生命画上一个无悔的句号。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毁,但关键的问题是,有太多的人为了活下来而不得不损毁自己的身体,而还有那么多已经逝去的生命要带着完好的身体一并离去!当生命终结的时候,一切皆化为乌有,身体对她来说已经毫无用处,那么,为什么不让它们在别人的身上让它们的作用得以延续呢?在此之前,何玥与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生命也和我们一样轻微,但她生命的重量体现在在生命的最后她所作出的选择,让自己的生命延续在别人的身上,仿佛她不曾离开!那么,我们自己呢?当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勇气也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它们的人,让它们融入别人的身体,让另一个生命更加健全呢?

周月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让我们一直深受折服的身残志坚、为梦执着的形象了,她平凡甚至残缺的生命在二十年由艾起背着翻山越岭中已经走向了崇高与伟大!身体的缺陷,她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活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两个人的爱情,只有相濡以沫,而没有波澜壮阔,却以彼此为支撑相互携手走过

了二十年,为彼此增加着生命的分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周月华并不完美的生命划过的那完美的弧线以及它沉沉的分量。什么是爱情?看看艾起我们是否有些羞愧?什么是生命的重量?凝视周月华,我们是否有所启发?

生命是一段过程,而生命的重量就在于这段过程我们怎样走过。个体的生命本身可以很脆弱,可以很渺小,可以很轻微,但在生命行进的过程中,它所依附的形体可以决定它的重量。

轻与重,大与小,崇高与卑微,往往只在于一念之间,我们生命的重量将由我们自己去填充。只希望,到了不得不对这人世间的一切撒手的时候,我们能灿然地回望,会心地一笑,我来过,我走了,我无悔!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范文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感动中国心得体会范文》的详细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中国》的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当网络上炒作国人素质低下,缺乏精神传承,每年的感动人物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他们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先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撑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我们不一定要去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撑自己坚定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梦,这正是《感动中国》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国家和人民始终会选择那些选择了国家和人民的人。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与他们相遇,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把美好代代延续。

观《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5 篇


1、感动中国观后感

一个人,些许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简单,但却能点燃心中的激情与理想。持久性地做着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去奉献与坚持,这伟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样。榜样就像久违的甘霖,点点滴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榜样好似无华的丰碑,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这是榜样的无穷力量,这是共产党员的本质色彩!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当年幼小的竹林现在已长的郁郁葱葱,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像当初那样恪守初心,不负使命。信念、奉献、坚守、作为这些都是榜样赋予我们新一代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岗,让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相信到那时处处都是创新、处处都是进步。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了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献的支老师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共产党员的朴实无华,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他们用不负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他们把毕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榜样的力量,这力量会让富裕代替贫穷、康健代替疾病、友爱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园,也终将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用一双平凡的握粉笔的手,撑起了整整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这双手握住了奉献,又攥住了信念;这双手握住着焊枪,更握住着共产党员的坚守。这是握住了党旗的双手,更是一个充满家一样温暖的爱的屋檐。正是千千万万个支月英用这样的一双双手,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撑起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们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红旗上璀璨的星。

榜样的力量让人奋发向上,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为镜,时时思考应当如何对待党的重托与群众期盼,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2、感动中国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201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锋。

王锋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x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我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3、《感动中国》观后感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4、感动中国2018观后感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一种人让人感动,在岁月的沧桑中,这种感动让人为之震撼,就像风 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我情不自禁的一次次落泪,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被他们的行为所激励,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静静的观看感动人物的事迹,我认为有一个特质是相通的,那就是责任二字。扛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去诠释和谐、诠释人类的理性。

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和我们大多人一样。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们份内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不少人往往有始无终,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半途而废,自然,很多人往往难以达到类似感动人物的事迹或境界。

陈俊贵,只因风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在天山守墓几十年。还有格桑花开的最美乡村教师,一位西玛拉雅山下的园丁。她在一米多宽的山路上来往,下面就是悬崖,每天护送孩子回家, 坚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间,与危险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亲,在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情况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们将来的生活,将来的学费。病压垮了她的身体却没有摧毁她, 她用她仅存的生命,日日夜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图刺绣,为的只是自己死后,孩子以后困难了可以买些钱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后会有她这般坚持与付出吗?还有一位龚全珍老人,在习接见时就认识了,习亲切的称她为老阿姨。当时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么来头?现在知道了,原来是一名将军夫人,放弃高官厚禄跟着将军当农民,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坚贞,将军离世了却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桥、良田。老阿姨继续把温情留给乡村百姓,她说,日子虽清苦但是心里快乐。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诚意对大家付出,大家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些话。

一曲道德礼赞,一篇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心灵收成.在这个简单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 闪现出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和值得感动的人.这些感动,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 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 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 自己的微薄力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都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 人间。让我们一起高举正义之旗,让这种正能量洒遍整个神州大地。

5、2018感动中国有哪些观后感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8颁奖典礼》终于在2018年3月1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观《感动中国》心得体会5篇


观《感动中国》心得体会精选5篇

1、感动中国观后感

一个人,些许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简单,但却能点燃心中的激情与理想。持久性地做着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去奉献与坚持,这伟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样。榜样就像久违的甘霖,点点滴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榜样好似无华的丰碑,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这是榜样的无穷力量,这是共产党员的本质色彩!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当年幼小的竹林现在已长的郁郁葱葱,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像当初那样恪守初心,不负使命。信念、奉献、坚守、作为这些都是榜样赋予我们新一代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把榜样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岗,让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相信到那时处处都是创新、处处都是进步。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了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献的支老师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共产党员的朴实无华,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他们用不负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他们把毕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榜样的力量,这力量会让富裕代替贫穷、康健代替疾病、友爱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园,也终将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用一双平凡的握粉笔的手,撑起了整整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这双手握住了奉献,又攥住了信念;这双手握住着焊枪,更握住着共产党员的坚守。这是握住了党旗的双手,更是一个充满家一样温暖的爱的屋檐。正是千千万万个支月英用这样的一双双手,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撑起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们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红旗上璀璨的星。

榜样的力量让人奋发向上,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为镜,时时思考应当如何对待党的重托与群众期盼,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2、感动中国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201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锋。

王锋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x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我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3、《感动中国》观后感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一种人让人感动,在岁月的沧桑中,这种感动让人为之震撼,就像风 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我情不自禁的一次次落泪,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被他们的行为所激励,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静静的观看感动人物的事迹,我认为有一个特质是相通的,那就是责任二字。扛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去诠释和谐、诠释人类的理性。

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和我们大多人一样。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们份内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不少人往往有始无终,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半途而废,自然,很多人往往难以达到类似感动人物的事迹或境界。

陈俊贵,只因风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在天山守墓几十年。还有格桑花开的最美乡村教师,一位西玛拉雅山下的园丁。她在一米多宽的山路上来往,下面就是悬崖,每天护送孩子回家, 坚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间,与危险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亲,在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情况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们将来的生活,将来的学费。病压垮了她的身体却没有摧毁她, 她用她仅存的生命,日日夜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图刺绣,为的只是自己死后,孩子以后困难了可以买些钱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后会有她这般坚持与付出吗?还有一位龚全珍老人,在习接见时就认识了,习亲切的称她为老阿姨。当时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么来头?现在知道了,原来是一名将军夫人,放弃高官厚禄跟着将军当农民,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坚贞,将军离世了却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桥、良田。老阿姨继续把温情留给乡村百姓,她说,日子虽清苦但是心里快乐。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诚意对大家付出,大家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些话。

一曲道德礼赞,一篇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心灵收成.在这个简单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 闪现出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和值得感动的人.这些感动,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 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 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 自己的微薄力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都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 人间。让我们一起高举正义之旗,让这种正能量洒遍整个神州大地。

5、2018感动中国有哪些观后感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8颁奖典礼》终于在2018年3月1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俗话说,百义孝为先。孝心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大家是否还沉浸在央视播放的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的感动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xx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作文,欢迎阅读!

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国心得体会范文一

20xx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作文一今天,我们在学校里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我们都被孝心少年的孝心感动了,还有不少同学都哭了起来。在视频中,我们看到,许多少年差不多与我们一样大,但他们却要靠自己来养活家里的人。在他们当中,有的爸爸得了病,孝心少年总会熬好药,一口一口喂给爸爸喝。不管这个过程有多么辛苦,他们总会想办法去做,去努力应对。

当我们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时,他们却遭到了厄运,家里所有的开支都落都到了他们身上。其中一个少年的妈妈从楼梯摔伤之后不能讲说了。这个孝心少年就开始每天教他妈妈说话。他教了很多年,可妈妈还是无法开口说话,但他没有放弃过。因为他坚信,如果一直这样教下去,妈妈一定会有好转,一定能开口说话。

孝本来就是我们中华民话的一种传统美德。在我看来,平时,我们要尊敬父母,他们说的话一定要听进心里,要去做。如果我们真有不同的意见,也应该心平气和地交谈,不能顶撞。要尽最大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为父母分担。

20xx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作文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可能没有母亲,没有父亲,但他们比有父母的孩子还快乐;他们懂事,能干,就算有一个不美满,不幸运的家,他们也从不抱怨,总是用一双明亮,会笑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他们的理想简单而朴素,可能就是能让妈妈会说话;能和爸爸妈妈睡在一起,甚至是让妈妈再拿着竹条,赶着自己写作业

就在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的节目中,我认识了一群这样的孩子。他们艰苦的生活,怎不令人泪如雨下?先谈谈刘倩,这个普通,看起来柔弱的女孩子,肩上却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她妈妈死后,年迈的奶奶和父亲靠收废品担起了整个家,但前不久,爸爸也患上了病,全家就只能靠小小的刘倩。小刘倩并没有为此离家出走或自卑,她说:只要听到爸爸的笑声,我也会很快乐。我怀念,妈妈拿着竹条,赶着我写作业。她摸着竹条,惋惜地说。她还说她要努力,治好爸爸的病,她相信,妈妈会看见这一切的。这是一个仅有12岁的孩子说的话。

我还认识了一个叫徐煜岑的男孩。这个男孩,竟然在教他妈妈说话。他妈妈以前因走路不慎,从二楼滚落,导致了语言系统损坏。本来应是植物人的妈妈在徐煜岑的呼唤下,奇迹的苏醒了过来。面对这样的妈妈,徐煜岑没有嫌弃,他耐心地教妈妈识字,算术,从未被弄烦过。

他们的孝心感动了千千万万人。

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国心得体会范文二

今天,我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非常感动。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这意味着孩子要孝顺长辈。古人不但创造了字,还创造了中华的传统美德。

最美孝心少年有许多,来自吉林的王丹、来自河南的张俊兄弟、来自内蒙古的梁蓉、来自甘肃的梁维月、来自天津的许卓婧、来自辽宁的钟岳峰、来自湖南的游柘楠、来自安徽的袁德旗、来自湖南的向娜、来自黑龙江的吴金棋。

最令我感动的是梁荣。他出生6个月时被诊断出先天性血管瘤,两岁多时,妈妈又突发脑溢血导致左半身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久后爸爸离家出走,小梁荣就承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梁荣和妈妈生活在只有10多平米的出租屋里。以前,梁荣的头上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血管瘤,去年在当地政府和一些爱心人士的资助下通过手术切除了,后来,小梁荣又在大家的帮助下上了幼儿园,妈妈谢清丽识字不多,得病后记忆力也不大好,经常把药记错。小梁荣在幼儿园学了汉语拼音后,就用字母帮妈妈做标记。懂事的小梁荣总是把妈妈给她买零食的钱用来买一些生活用品。偶尔买了一块口香糖,也要分着吃上好几天。一个鸡蛋,母女俩一人一口,要吃十几口才能吃完。有时候妈妈的手用不上劲常常在剥土豆皮时,把土豆掉在了地上梁荣会抢着吃掉在地上的土豆。

看到了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家里,我不是吵着买这个买那个,就是偷懒。在他们面前,我突然感觉自己很渺小。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好好学习。

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感动着所有人,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满!

我感触很深:有孝心,就牵起父母的手;有孝心,就多跟父母说我爱你;有孝心,就多陪陪父母,孝字就是这么来的还有,幸福的指标不是富有

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国心得体会范文三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我看完它之后的心得。

其中有个女孩,她的妈妈腿不好,爸爸又去世了,只有她一人支撑这个家。她为了治好妈妈的腿,开了一家商店。为了赚更多的钱,她每天放学之前就把作业写完。她为了将钱省下来,都没有报学校里很便宜的兴趣班,就去他们那里很远的市场进货。她一个人提上那么多的东西,还要走上好远的路,才能到商店。她总是说,妈妈开心了,她受多大的苦,心里也是甜的,也是开心的。她们家特别贫穷,连她们的家都还是政府为她们砌的。为了帮妈妈省钱,更好的治腿,她的牺牲是巨大的。虽然是如此的艰辛,但她的学习成绩仍是在年级中的前几名。

有一个男孩,他只有九岁,妈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因为一些事情没能回来,他为了劝妈妈回来,天天给他打电话。他的爸爸因为事业上的失误,使腿神经被压破了,从此爸爸只能躺在病床上。可是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爸爸,天天为他按摩,希望能让爸爸重新站起来。他为了省下较多的钱为爸爸治腿,放弃学业,在家种菜,然后拿去卖钱,希望能够让爸爸少受一点苦。后来,多亏他的坚持劝说,妈妈终于回来了,跟他一起照顾爸爸。他说他很幸福,因为他能每天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希望爸爸能够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尽快好起来。

有一对兄妹,他们的父母早逝,使他们很小就失去了爸爸妈妈,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赚钱养家。他们为了维持这个家,兄妹俩都去附近的市场卖自己种的农作物。他们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希望爸爸妈妈在天之灵能够看见他们的荣耀。

看完之后,我的脑袋里又回想起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吵架、惹他们生气、不肯帮他们做家务事,还觉得生活很不满意,心里就觉得很懊恼。可是看完这些故事之后,我决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在惹爸爸妈妈生气,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使他们能够开心快乐。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心得体会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

事迹简介: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责任大爱,永恒地感动中国

万应慧

2005年就要划上句号,一个叫洪战辉的人,一个贫苦青年的“责任大爱”感动了中国。目前,在央视“感动中国”的评选中,洪战辉的人气最旺。

12年前,年仅13岁的洪战辉父亲疯了,妹妹死了,母亲走了,而其疯父又捡来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他用稚嫩的肩膀毅然承担起养育捡来的小妹妹的重担,他把小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靠做些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家计与学业,还给父亲治病。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也曾“向天长啸,伏地呻吟”,但他后来明白了:“长啸无用,怨恨无能。”

现在,携妹求学的大学生洪战辉的爱心已经“感动中国”,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短短几天之内,河南籍青年、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的事迹在全国众多报章上传播,引起强烈反响。

一种责任大爱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感动了中国,让善良的人潸然泪下,草根百姓的心灵被击中。苦难以极为残酷的方式锻造了洪战辉的责任大爱。

责任大爱最能感动中国。在道德迷失的水渠,我们需要道德坚守者的堤坝。不需要遮掩,当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道德已经遗落在一些人等的迷走神经中。几年来,传媒在形容“可怕的群体”的“可怕的行径”之时,已经悄悄把“极少数”的“极”字去掉了。

洪战辉与妹妹和其他兄妹之间没有什么不同,每天和普通人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在内心中,他把照顾妹妹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有豪言,更没有壮语。真正感动我们的恰恰就是这种平常心,琐碎的平凡撞击着人心。

听闻过“愿嫁富婆”、“卖身救某”的求救,此时见识洪战辉的自强更有一番韵味。他拒绝了来自各方的帮助,因为靠个人努力已经能够养活妹妹和给爸爸买药了。他说:“比我困难的人有的是,更重要的是我已经知道了怎么去养活自己。”

在超女、韩剧已经成为上世纪80年后新生代精神生活和精神偶像的一个固定符号的时候,洪战辉在公众面前被逐渐推上一种榜样的位置显得有些突兀。这个年轻人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洪战辉这种人格和精神太弥足珍贵了。

有一种平凡叫做感动,有一种责任叫做不离不弃,说他不让人感动,除非你是草木。

洪战辉的刺痛了我们的心!

看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8日有关河南籍大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打工求学12年的故事,我很难过。

我首先是被洪战辉的事迹所感动。12岁那年,甚至更早,小小洪战辉就遭遇了家庭和人生的巨大不幸,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且还承担起抚养捡来的妹妹的责任,长期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这是一个正常的成人都难以想象和承担得起的,可洪战辉做到了。直到今年,他23岁,上了湖南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带着妹妹上小学,并希望把妹妹送进大学的校门时,他的故事才被媒体挖掘出来。

这一切的一切,有着太多的不易,带着太多的辛酸。

在被他的故事感动的同时,我心里堵得慌,感觉更多的还是难过。

这难过,不光是因为洪战辉。他确实太苦了,苦到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只要看看他的苦难命运,人的心总是收得紧紧的,轻松不起来。可是,一个幼小和瘦弱的肩膀,居然把那一切苦难都扛过来了:他为还在吃奶的妹妹讨吃,去工地打工,在校园“经商”,用微薄的收入负担整个家庭的生活,直到上了大学,一切依旧。

更让我难过的是,当他在童年面临那一系列打击和苦难的时候,本应得到正常的救助和应有的援手,但却没有得到。作为一个极度贫困家庭的学生,他的基本生活应该得到政府的保障,上学也应该享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资助和减免;虽然他能主动承担起自己和妹妹生活、读书的责任,但这些原本不应完全成为他个人的事。

是他没有主动去求助吗?从报道中不得而知。但是,即使他没去主动找当地政府和社会求助,他和他妹妹都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此活生生的两个孩子,如此活生生地被遗忘,不能不说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失职。

试想:假如故事的主角没有洪战辉那样坚忍不拔的超人毅力和勇气,结局会是个什么样子?更让人不忍面对也有些担心的还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洪战辉,会造就出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和心态?还需要问一问的是:像洪战辉和他妹妹那样生活着的人,在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我们的保障机制还存在不少漏洞,还需要完善。

无独有偶,在同一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头版头条说的正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家庭与社区支持”关爱儿童项目在中国实施的新闻。该项目官员张亚丽说:“这个项目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在更高的层次上产生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儿童权利公约》,使中国的每一个儿童,不管他是生活在哪个地方,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是啊,洪战辉和他妹妹的童年,太不美好。他们如小说般曲折的故事,刺痛了太多人心,让人无法不难过。真希望现实的世界,能如海外版这天头条新闻的大标题说的那样:“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我衷心地为他们祝福!

中国为何因洪战辉而感动

慕毅飞

时近岁末,媒体照例要盘点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与事。此时,一个叫洪战辉的青年走进人们的视野。(小编 )他生长在河南周口的农村,就读于湖南怀化学院,23岁的年龄,却带大了一个12岁的妹妹。这些年来,他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供养着自己和妹妹,支撑着一个爸爸生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的家;这其间还因为影响了别人的生意,被人打伤了眼睛,落下严重的眼疾。他在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艰难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中学,用五年时间,带着妹妹读完高中,又带着妹妹走进了大学。12月1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以头条新闻刊播了洪战辉的事迹,焦点访谈则分两期做了洪战辉的节目,标题叫《震撼心灵的故事》,——洪战辉有足够的理由感动中国。

洪战辉的出现,让无数饱食终日的生命失去了份量。尤其是在那些貌似富足,动不动玩深沉、玩品味的同龄人面前,同样是大学生的洪战辉,以他特有的方式,显示出精神的富有与人格的伟岸。北京有位大一学生,每月一次把穿脏的衣服邮寄到兰州,让母亲洗干净后再寄回到北京;南开大学外语系发起了一个“阳光晨读”活动,仅为了让“晚上通宵玩,早上不起床”的学生能够早起……即使在这样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年轻人争说“郁闷”,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怨天尤人。脆弱成为时代病,同情与理解成为时尚的呻吟,洪战辉却使这一切变得矫情与苍白。不幸本身不是财富,战胜不幸的过程却可以创造财富。每个人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但战胜困难所需要的精神却是相同的。用洪战辉的话说:“只要你脊梁不弯,就没有你扛不起的山。”中国要有未来,民族要有未来,这未来只有靠洪战辉这样的肩膀才能担当得起来。

洪战辉也知道苦,也感觉到累,也咀嚼过无助与绝望的痛苦;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能抓住不放。妹妹是父亲抱回来的弃婴,但没有一个可靠的人能够收养,他就义无反顾地哺养起来;他以12岁的年龄,支撑起上有病父、下有幼妹、另有胞弟的一个家的时候,他出乎本能地被一个叫“责任”的东西支撑着。责任,在洪战辉这儿,是信念,是使命,更是行动。因为是“责任”,他就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不幸,却不惜以最艰辛的活法,谋求自己的活路;因为是自己的“责任”,当他尚有自救之力的时候,他就不假思索地拒绝这样那样的捐助,理由是还有更需要这种帮助的人。当他稍有宽裕的时候,他汇寄了600元钱,帮助一个和他当年一样不幸的学生。——这也是“责任”,是一种深知回报与感恩的更高境界的“责任”。同样具有洪战辉这样的学识

与体魄,面对生活的艰辛,有的人甘于跪乞于路人,或动辄以卖身乞怜于世,甚至于不惜争当富翁的“小蜜”、富婆的“小白脸”——这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应该为洪战辉而感动。

因为有了洪战辉,父亲的病情稳定了,出走的母亲回来了,打工的弟弟找到了女朋友,还要寄钱回家盖房子了;而一个毫无血缘的妹妹,却亲如同胞地把自己的未来与洪战辉连在了一起:她长大要考大学,要赚钱治好哥哥的眼病……爱心,弥合了一个破碎的家,重造了一个险遭遗弃的生命。人类最本能的善良,在有些人那里,几乎被铜臭剥蚀殆尽;冷漠与狡诈,反倒成了普遍认同的信条。最近的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在许多中学生眼里:诚实意味着吃亏。缺德见怪不怪,道德却成了奢侈品。洪战辉的出现,让人们见到了久违而亟需的东西。

为洪战辉而感动,其实就是对社会道德的吁求与拯救。只望这种拯救,不只停留在善良人的愿望中。要有切实的制度安排,不再让洪战辉孤立无援;要有执着的舆论支持,不再让社会道德的路标蒙尘生垢。中国为洪战辉而感动,这是莫大的好事;能将一时的感动转化为更多人长期的行动,那才是更大的好事。

洪战辉不仅仅让我们感动

陈家兴

这些天,洪战辉的事迹传遍了中国,感动了世人。人们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平凡的青年,甚至因他而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早早降临在十来岁的洪战辉身上:家贫如洗,父亲患病,母亲出走,一个捡来的女婴嗷嗷待哺。洪战辉小小的年纪,就要独立支撑起一个家……

洪战辉的遭遇,绝大多数人不曾有过。洪战辉的毅力,更让人们自愧弗如。12年来,他一直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并尽可能地替父亲治病。他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想尽了一切办法,使生活和学业得以正常延续。

这样的苦难,让人感喟;这样的抗争,令人感动。对于洪战辉来说,虽然他不希望遭遇苦难,虽然战胜苦难付出了艰巨的努力,但他勇敢地面对了苦难,并在战胜苦难中成长成熟起来。这样的经历,将是他今后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

洪战辉的命运,引起人们的怜惜。洪战辉的大爱,让人们充满敬意。同样触动人们心弦的,还有他勇对苦难的意志和战胜苦难的毅力。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意志和毅力是最可宝贵的素质。因为,生而在世,我们不可能总处在顺境中,不可能什么事都一帆风顺。能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丧气,勇于面对,攻克难关,甚至愈挫愈奋,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有没有这种素质。

洪战辉的经历让我们一些人感到汗颜:是我们生来就缺少他的这种素质,还是因为安逸的环境和条件使这种素质逐渐退化?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了一点点的困难,一点点的挫折,许多人就会埋怨,就会叫嚷,很少想到要去勇敢面对并战胜它。而在改革和建设各项任务面前,我们也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人们多一些这样的意志和毅力,困难是不是要比当初预想的小一些,工作是不是会开展得更顺利一些,步子是不是会迈得更快一些?

洪战辉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鉴见自己的缺失。有网友因此说,他为社会所做的道德和精神贡献,胜于百万、千万的捐款。但我们回馈给洪战辉的呢?在获知了洪战辉的故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施以援手。但洪战辉艰难跋涉的这12年,他以道德的力量支撑着许多不属于他的责任的12年,却映照出社会救助机制的缺失。洪战辉终究是幸运的,12年后终于为社会知晓,但还有那些人们无从知晓的有此类似遭遇的人呢?尽可能地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在与生活顽强抗争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这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功能,也是构建的题中之意。

解读洪战辉的“三大另类”

润无声

为洪战辉事迹而感动,已让我记不清是在上周的什么时间和什么网站上,看到一位大学生带着妹妹艰难求学的新闻,我以时评人那种特有的敏感,觉得它有嚼头,我不写肯定有人写。可这种感觉只是一掠而过,甚至只是看了一下标题,连内容都没有细看,就去找新近落马的贪官和动辄耍大牌的演艺大腕。事后想来,当时考虑到这样的新闻不时有一些,如背着病重的母亲上学校等,并不会有什么轰动效应。真的没想到,洪战辉,这样一名80后出生的其貌不扬的大学生能让全中国十几亿人为他而感动。

这两天,我已经不止一次看“洪战辉带妹求学记”的报道,越读越觉得他的形象非常突出,发现他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第一大另类是他顽强的生存能力。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大学生都有经商理念。大学生们利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节假日走街串巷当家教,有的能挣回生活费。而洪战辉的经商与他们根本不同,他从初中就开始打工,高中开始经商,不仅供养自己读书,还要保证捡来的小妹妹能顺利上学。洪战辉上高中时,在校园里利用课余时间卖起了圆珠笔、书籍、英语磁带,用微薄的收入来负担整个家庭生活。有一次,有位老师对他小小年纪一心赚钱的行为非常恼火,将他毫不留情地赶出教室:“你家庭再困难,这些赚钱的事情也该让父母去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在高中校园靠做文具小生意救济家用,谁能理解这样的经商?这样的生存理念?

第二大另类是他婉言谢绝了捐助。令公众意想不到的是,洪战辉在向关心他与妹妹的人表示感谢的同时,明确提出他可以养活自己和妹妹,不需要社会捐款。洪战辉在写给读者的信中说:“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而洪战辉还在资助着别人。这样的拒绝是一种美德,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质,一种坚毅。一位网友说:“同是80年代出生,你让我觉得自己好渺小!”

第三大另类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坚强。妈妈伤了,妹妹死了,弟弟懵了,父亲疯了。面对这样一个残缺的家庭氛围,12岁的洪战辉用他那特有的“奥斯特洛夫式”的坚强,承载起家庭的重担。在高中读书时,洪战辉为了生计,整日到校园中销售书籍,被学校门口的一书店老板所嫉恨,就把洪战辉打了一顿,就是在那次毒打中,洪战辉的一只眼睛落下了眼疾,几乎看不到东西。怀着不屈的信念,经过不懈的拼搏,洪战辉以收费最低廉为选择标准,最终考取湖南怀化学院。而时下有的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动辄要死要活,与洪战辉相比,真该汗颜!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感谢社会这个大课堂培养和锻造了洪战辉这样的好青年, 我们生存并悲喜着的这个社会因此而感到荣耀,还是感到耻辱?正像洪战辉所说,不是他感动中国,而应该是所有人被自己感动,因为所有人都心存责任。洪战辉的出现绝不是社会的荣耀,我们需要这样的另类,然而,我们却更愿意看到一个健全救助体制,带给需要救助的人们永久的、真正家的温暖,不应该让一个自己都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大学生扛着残缺与苦难。洪战辉的事迹因爱而美好,为这样的爱,为这样的美好,我们不应该只有感动。

面对洪战辉,我们该做些什么?

旭莲

焦点访谈12月13日报道了湖南怀化学院大学生洪战辉的事迹,他的经历的确感动了许多人。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一副稚嫩的肩膀,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他却已经挑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妹。如今已是第12个年头了,他一直坚持着。那么,面对洪战辉,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该珍惜人间真情。洪战辉从13岁起,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抚养毫无血缘的妹妹10个年头,他们兄妹间的那份亲情,不能不让人感动。然而,现实生活中,不愿意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的父母大有人在,面对生活困境,他们不惜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不愿意对父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也大有人在,他们为了追求自己小家的所谓“幸福”,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诿,都不愿意对父母尽孝心,不惜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有的甚至让父母衣食无着落,流落街头,父母不得不与子女对簿公堂。对自己的亲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做什么了。面对洪战辉,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人间真情,为所有该付出真情的人付出真情。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学会自强自立。面对家庭困境,洪战辉这名年仅 12岁的少年没有被吓倒,而是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砥砺了乐观坚强的性格,他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把“拣来”的妹妹养大,送进学校读书。尽管生活过的相当艰难,但洪战辉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多次拒绝了好心人的捐助,在他看来,“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完全期待别人的帮助,把别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并且接受的心安理

得。竞争,也出现了诸如“啃老族”、“傍大款”之类的人,最近还看到不少各种各样奇特的征婚者,为了走捷径,不惜卖身,征男、女有钱人做婚姻对象,自甘堕落。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路来,这样,生活应该会更加充实。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学会真实与乐观。可以说,面对那样沉重的担子,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感到压力的,12年来,洪战辉经历了多少苦难,的确难以想象,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经历,让许多人难以自控地流下了眼泪,但是,洪战辉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苦、多可怜,他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痛苦,自己也哭过,但是他的生活大多数都充满了很激昂的那种干劲和精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面对生活的困境,不去努力改变,而是怨天忧人,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信心,更没有了改变困境的勇气的斗志,甚至选择了逃避。其实,真实与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会感觉到生活原来也如此美好。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一切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别人看来,洪战辉面对家庭中的生活困境,生存都十分艰难,更不用说完成学业了。然而,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洪战辉却战胜一切困难,顽强地坚持下来了,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他一路走过来了。然而,现实生活中,面对父母为其创造好的一切有利条件,有些孩子并不十分珍惜,而认为享受父母给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不珍惜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有时甚至认为学习是给父母学,不情愿而被动地学习,还有的贪图轻松、享乐,轻易地放弃学习的机会。等到用的时候,才知道学的太少了,但悔之晚矣,错过学习的机会,能够再补上学习这一课就难了。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学会坚强。十二年来,洪战辉所走过的道路异常艰难,但是,他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了,并且,还能够乐观地面对人生,这是很难得的品质。再看看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困难面前选择了逃避,有多少人因为经受不住困难的考验,而走向了生活的歧途,甚至付出了可贵的生命。面对洪战辉,难道我们还会感觉到困难吗?如果坚强一些,相信许多人要比洪战辉的生活容易的多。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有意地去吃苦,去过艰难的生活,而是说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敢地面对,并想办法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也不是说不能接受任何人的帮助,而是要学会自强自立,不要完全依赖别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洪战辉所经历的一切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虽然坎坷,但只要敢于面对,是一定能够克服的,并且,乐观地对待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生活就是美好的。洪战辉给予我们的,更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就看我们怎么去做了。

洪战辉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英雄的话题

在被携妹上学的洪战辉感动之余,我忽然记起很久以前读过一篇旅德华人的文章,大意是在一次和德国朋友出游时,这个德国人教育在河边钓鱼不守规矩的孩子,作者事后问是否是他的孩子或者是亲友的孩子,德国人否认以后很认真地说:“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

这位德国人告诉我们,孩子是我们的,是全社会的,是我们整个国家的。

而我们,经常会忘了这个浅显的真理。

洪战辉,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英雄的话题。

英雄,总有过人之处,他们成就了普通人很难完成的事情。然而这个坚强的孩子当时毕竟只是孩子,在洪战辉用稚嫩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时,他虽然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但无疑,他承担了很多本不该由他负起的责任。经过了磨难和奋斗,他的纯朴和坚韧感动我们的同时,他的眼睛也让我们揪心,眼疾无疑是这么多年艰难贫困生活的代价。

事实不能假设。但仍忍不住会想:究竟还有没有正在遭遇洪战辉这样艰苦生活的孩子?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他们稚嫩的双臂能否像洪战辉那样去搏击风雨,迎来彩虹?他们会不会又成为感动中国的英雄?

幸与不幸本来就是辩证的。所不幸,洪战辉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所幸,中国有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洪战辉。英雄个人的痛苦,他自己已经坦然面对这么多年,早已释然,而我们如果继续漠视这种现象,则万万不应该。

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让人觉得心疼,众多国人甚至海外华人表示愿意帮助洪战辉。其实,洪战辉的学校也曾为他捐过款,但他不愿意接受,他觉得应该给更多更需要帮助的人。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小英雄?这恐怕是所有的中国人应该深思的。

当下,在国家财力尚不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之时,一个又一个洪战辉这样的英雄支撑着我们社会的道德信念。比如收养弃婴的甘肃定西82岁的陈尚义、81岁的张兰英夫妇,自费调查污染并刊登环保公益广告的农民陈法庆……这么多早已疲惫的肩膀挑起来了本应由全社会挑起的重担,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然而英雄也是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千万不能再把他们压垮了。

所有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都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孩子。

这几天,真正触动我们生活的有两个人——杨德超与洪战辉。他们虽不是重庆人,却让许多重庆人泪流满面。同事们都在谈论:前者是对失散多年的姐姐作情感回归的寻找,后者是携带幼小无依的妹妹作相依为命的关切。

人啊,一撇一捺尽在互相支撑之中——我惟一能说的,是他们生活着。

这是一种我们以为不复存在、或不能相信的生活!

有一种活着叫站立

晓宇

重庆的媒体们今年以来刊发了那么多凄凉哀婉的“真情”、“爱心”故事,但主人公们却大多是借媒体之手向社会求援。这究竟感动了多少人?有多少读者对这类报道已经麻木,有多少援手只是秀了一把而已?

不想对洪战辉们作什么样的评价,人家走人家的路,让我去说吧,总是一件没有什么成就感的事。一个人若坚强到认准自我,或者坚强地完成自我认知,也就不需要什么怜悯与同情了,更不需要任何夸张的崇拜与表扬。我活我自己的,它不在别人的目光里,而在自己的心里。

洪战辉们的生活,始终是一种站立的生活。靠自己的能力,作不懈的改变;靠自己的劳力,作不懈的获取。洪战辉下跪过,却绝不是为自己乞求什么,更多的是一种承担——对父亲的责任,对妹妹的责任。他不接受捐款,说: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他教育妹妹,不要轻易地接受别人的礼物,因为接受了礼物是要还的。一个独立的人,在任何一个平等的层面,都不会主动矮化自己。

有一种活着叫站立,有一种站立始终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的生活。

洪战辉是不是一个感动中国的人,并不是那么重要;但他感动了许多与他远隔千里的重庆人:对一个坚强到可以面对自己心灵的人而言,不需要任何夸张的给予,他需要的只是一种平等的相信。

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去经历苦难,但要求每一个人都对得起自己的拥有。

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

继“当代孝子”张尚昀之后,又一位“河南后生”洪战辉令全中国为之感动。12年,洪战辉深情养育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妹妹,无论艰难困苦,始终不离不弃;通过努力拼搏,使自己和妹妹得以健康成长。

洪战辉以河南人“彻底的淳朴”,向世人演绎了人间的真情大爱,诠释了人格的力量;他更像一道锐利的弧光,照亮了许多人的心灵,并使无数人在泪眼婆娑的同时,看到了一种催人奋进的希望之光。

洪战辉使我们看到了道德和责任的力量。洪战辉竟在如此艰辛的环境中,毅然肩负起对一个被弃女孩的抚养责任。一个普通、贫困家庭男孩的人生抉择,充满了坚韧与勇敢,充满了令人震撼的道德与责任。厚重中原,仁人志士,历来无数。洪战辉以4000天如一日的哺育之恩,足可担当一个“仁”字了。

洪战辉令我们感受了人间的真情真爱。无论多么艰苦,他都把养育“妹妹”放在心底最重要的位置;而妹妹又是多么疼爱哥哥,在连他自己都忘记的生日里,小妹妹竟记得为他点歌、折千纸鹤。面对这对兄妹的至真至情,那些感喟世道冷漠的人,是否感到了自己的冷漠与自私?没有对人的关爱,没有互相帮助相濡以沫,哪来的生活幸福与社会和谐?

洪战辉让我们领略了抱负之美。他并不认为12年照顾“妹妹”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他的心里装着社会,装着更多人。他谢绝大家的捐助,听听他的心声:“大家不要老想到洪战辉,想想大的,想想基层的,想想你的家乡”;“别人从你身上得到一些东西,这才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境界,使他面对荣辱都能不卑不亢、无忧无惧。这是他身上最淳朴、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也代表着当代青年最根本的精神风采,最可贵的思想境界!这种精神和境界,是当代青年不懈追求、建功立业、完善人生、奉献社会的强大动力!

一百年前,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奋力实现民族复兴、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祝愿洪战辉这样的“少年”日渐多起来,为我们的明天培育更加灿烂的希望!

 

 洪战辉你是当代英雄

大学生洪战辉的事迹在无数读者和网民中引起强烈震撼。对此有些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洪战辉不是时下受人追捧的财富新贵,不是人们投以钦佩目光的科技精英,不是华灯下被人前簇后拥的明星大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历经生活磨难的青年人,而类似者在全国何止一个?

但洪战辉所激起的震动,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股心灵的冲击波正在四处扩散,正在感动与激励着更多的人。这说明,在我们这个价值趋向日益多元化的时代,无论戴上能人强者宝冕的人有多少种,那些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勇士,仍然具有崇高的精神魅力,仍然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英雄,仍然能够感动鼓舞人们,使人的精神得到洗礼和升华。

洪战辉通过新华网再次公开表示,他不接受任何捐款,任何人不得以他的名义从事募捐。他认为,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他接受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洪战辉的这种追求,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崇高的人生追求,对那些逆境厄运加身,总是觉得低人一等,自嗟自伤、怨天尤人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人生价值的多元化,不是单纯的成者为王。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总是互相充实,共同丰富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在全国上下都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工作的时代,财富精英们驰骋商海,创造财富,当然令人敬仰;知识精英们勇攀高峰,在科技领域不断为国争光,科技强国,理当得到敬重。受到群众喜欢的文体明星也是如此。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家境贫穷、身处逆境的人,是微不足道和暗淡无光的人。面对逆境,不绝望、不自弃、不自卑,慨然与惨淡的命运搏斗抗争,进而改变命运的人,同样是进入精神殿堂受人敬佩的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的奋斗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升华。

洪战辉的事迹对广大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价值。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我们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有一部分人要暂时处在贫困当中。党中央目前正采取措施,大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人还要在贫困和逆境中生存。面对这些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是选择消极逃避,还是奋起抗争,实际上是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洪战辉的事迹告诉我们,选择逃避,于事无补;奋起抗争,人生才有希望,生命才有价值。

对于逆境厄运,当代青年不应自嗟自伤,而应该像先贤教导我们的那样,学会对自己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坚持奋斗,生活总会好起来的。如果广大青年朋友们都能像洪战辉那样,无论如何艰辛,都能承担责任,永不言弃,自重自尊,战胜困难,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将越来越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会提前实现。

洪战辉的力量来自何处

23岁的洪战辉的人生经历和言行正在成为中国公众共有的财富。他不想感动别人却总有人被他感动,他拒绝捐款但老有人要给他帮助,他多次强调自己是普遍人却被视为道德英雄,他已注定要在公众关注之下,他的人生仍要面对一般人视为畏途的困难和考验。很多人已经沉静下来思考:他的力量来自何处?力量来自承担责任,坚守责任。

洪战辉的困难可以悲惨二字来描述,但他对待痛苦的态度却是无价之宝,那就是平静地接受个人的环境,冷静地面对落在自己肩上的责任。当你勇于承担责任时,这担子压在你的肩上,你的心被无穷的力量所充满。当你回避责任时,这担子压在你心上,你的肩膀就变得虚弱无力。这就是勇气和责任感的奇妙之处,只有勇于承担者才能拥有。

洪战辉勇敢地承担起超过常态的压力之后,他的能力、毅力才开始生长;当他的能力、毅力有了相当的体量时,他已不觉得这种压力的超常之处。这就是他为什么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普遍人该做的。勇于承担而且学会承担责任,这是他的高贵之处。力量来自自尊自重自强。洪战辉一再强调,他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生活很好。他的自尊和自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并非没有得到过帮助,现在他仍在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爱。但他乐于接受的是很照顾他自尊的帮助,不张扬、没有功利目的、真诚的帮助。他也并非没有帮助过别人,除了他对洪趁趁的抚养,他还帮助过很多人。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才能自信自立,才能生活在乐观之中,才能自强不息。力量来自不懈努力,永不放弃。网民一再表达感动之情,而洪战辉一再强调付诸行动。他对亲人和朋友的热爱,如熔岩在大地深处流动,有力地推动他采取行动。所以他大声疾呼,不要感动,而是要行动,立即行动。

这个声音从一个青年人心中发出,推动我们的脚向前走,拉动我们的手动起来。行动一定要坚持不懈,坚守正道,积少成多,才能达到目标。洪战辉不是没有软弱过,但他战胜了软弱;他也曾试图放弃,但他没有放弃;他多次失败,但不怕失败。他就这样默默坚持,日复一日,克服旧的困难,迎接新的困难。他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也不希望别人因他而感天动地。这正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用每天的不懈努力写成的故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