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检讨800字打牌 > 导航 > 学雷锋优秀征文800字

检讨800字打牌

学雷锋优秀征文800字。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学雷锋优秀征文800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有一位同志,与我们年年相约于三月,他没有沙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仅仅凭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心里了;有一种精神,它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但它却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它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再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精神带来崇高而温暖的气息。大家说,他是谁?对,他就是——雷锋!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只活了短暂的22个春秋,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他在我们心中竖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说到并且做到了!在这3月学雷锋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我们知道雷锋是个高尚的人,做的也并不是伟大惊人的事。我们学习雷锋,也就应该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关心身边的同学做起。

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着许许多多的雷锋,不信你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遗漏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擦干净了一扇扇门窗;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主动关掉了教室里、走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他们伸出灵巧双手,认真地修理着教室里损坏的公物:他们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关爱他人,同学问互帮互助之情景时有发生,大家再看,教室里,他的一句提示,让别人找到了走出迷宫的方向:他的一声鼓励,让别人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他耐心的讲解,让别人爬上了获取新知识的阶梯。这些点滴小事都折射出我们可爱学生的闪光心灵。

身处美丽的校园,望着我们可爱的学生,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雷锋精神吧: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校是我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学习和工作中刻苦钻研,求真务实。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孕育出雷锋般的崇高精神,只有有了崇高的精神我们才能铸就明天的辉煌。老师们、同学们,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标吧!让雷锋精神长驻我们美丽的校园!最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待他人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学习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困难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不文明行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学雷锋心得


学雷锋心得

每3月5日都号召学雷锋,在这热情洋溢的三月,我校全体师生都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开展的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进一步规范自我,做到言行举止得体,学习认真刻苦。符合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言行文明多了,学习面貌焕然一新,思想上也改变了许多,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都有了普遍提高。学习雷锋要学习他的“螺丝钉精神”,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曾经说过:“自己要像一棵螺丝钉,拧在那里都要闪闪发光。”一所大厦要有栋梁支撑,也少不了小小螺丝钉的作用;不论你是国家的栋梁,还是固定共和国大厦构件的螺丝钉,都应该闪闪发光。这就要真正使雷锋精神扎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岗位上,每个人都要像雷锋那样,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勤勉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共同期盼的文明礼貌月已走过,学雷锋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是我们不仅要3学雷锋,而且要天天、时时、事事学雷锋,把雷锋精神体现在我们的思想上,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

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人民的期望,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形成学习先进、弘扬正气、催人向上的社会氛围,把雷锋精神贯彻到行动中去,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是雷锋的良好氛围。

雷锋的名字就像高高悬挂在天空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尽管现在有薄雾笼罩,但决不会陨落。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同学们也能够继续发扬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在心中。并时刻用实际行动去哺育它,让它生根发芽。

Love昊

2011.3.27

学雷锋座右铭有感


学雷锋座右铭有感

“在1959年我写入党申请书说,我要向雷锋学习,这一辈子要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忠诚于党,这就等于是我的座右铭,我这70多年一直是按照这条信仰去做了。”这是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的北京退休医生叶如陵在谈及14年来利用自己的“爱心小屋”,义务为社区居民看病7万余人次的动机时说的一番话。
向雷锋学习,一辈子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忠诚于党,这就是叶如陵的“座右铭”。叶如陵老人这“座右铭”真值得称道,更值得敬佩。
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当年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不就是要求我们像雷锋同志那样一辈子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忠于人民忠于党么!一个革命者、一名共产党员一生将此作为“座右铭”,应该说是选对了人生方向,找准了奋斗目标。
正如叶如陵所言,他这一辈子就是按照这“座右铭”做的。1970年,叶如陵离开北京远赴西藏,援藏期满,他选择了留下,直到退休前作为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在西藏一呆就是31年,开创了西藏的脑外科事业,为高原医疗作出了卓越贡献。退休回京后,他拒绝了不少医院高薪返聘的邀请,当起了免费的社区医生,还在家里开通了24小时的医疗热线。一个多么值得敬佩的“活雷锋”!
对照叶如陵这类牢记学雷锋多奉献“座右铭”的正面典型,看看那些对雷锋精神不屑一顾、自私自利甚至违法乱纪的反面教员,真让人对伟大的雷锋精神更加肃然起敬。纵观近些年来先后落马的贪腐分子,他们中哪一个真正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放在了心上,更别说作为“座右铭”。恰恰相反,他们时时处处追求的是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崇尚的是金钱、物质、享受与刺激,早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他人奉献的精神抛到了九霄云外。诚然,如此与时代背道而驰、与社会正能量南辕北辙之辈,焉有不被历史社会抛弃之理!
由此想到,在当前举国上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热潮中,如果我们的每位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像叶如陵那样心中树起“学雷锋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座右铭”,行动上时时刻刻按照“座右铭”去实践,何愁党的群众路线走不好,何愁伟大中国梦不能早日实现!

也说学雷锋


又到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连日来,各类媒体相继深入报道了学习的活动和先进事迹。20年累计献血6万毫升,各类捐款12万元,资助180名特困生,新时代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感人至深。

在为一桩桩先进事迹感动的同时,社会上的不和谐音符也让人感到当今社会的冷漠和无情。前不久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药家鑫案、彭宇案一次次刺痛着每个国人的心。是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多了对名利的追求,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多了欺骗,少了信任;多了冷漠,少了关爱。以前,雷锋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可是现在的现实社会中一提某人象雷锋大有嘲讽诋毁之意,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这人特二。过多的对金钱的追求使人们道德沦丧人心不古。有人说当今社会讲的是竞争和索取,雷锋的奉献精神早就过时了,雷锋、保尔只不过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人们现在还是更推崇巴菲特、比尔盖茨。雷锋精神真的过时了吗,我认为恰恰相反,新时代更需要学习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学习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不要只停留在扶老太太过马路雨夜送大嫂回家的表面文章上,要把雷锋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去,把雷锋精神当做自己的信仰,这样才能有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小悦悦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雷锋精神是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是钉子精神,钻和挤的精神。雷锋生前酷爱读书学习。他的钉子精神就是钻难题和挤时间学习的精神。雷锋常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我自己也时常想利用工作之余学点东西,提高自己业务能力。但总是以忙来搪塞自己,上班忙工作,下了班家事子女、柴米油盐。可是仔细想想年近不惑,参加工作整整20年,有多少岁月被蹉跎,有多少时光被虚度。在午后惬意小睡的时候;在大骂剧情狗血却一集不落看完肥皂剧的时候;在用手机电脑和连性别都不知的所谓美女聊天的时候。大好的时光被不知不觉的浪费掉,我想这些时间满可以挤出来,利用起来,钻研业务难题,为自己学习充电。这样不仅可以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升自己自身价值,也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沐浴三月的春风,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学雷锋活动中去。以雷锋精神激励自己,以雷锋精神鞭策,自己以雷锋精神涤荡自己,以雷锋精神净化自己。学习雷锋无私奉献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传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气和美好精神家园的创造者,争做新时代的活雷锋。

学雷锋的体会


三月是一个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三月更是一个讲文明、树新风、发扬雷锋精神的季节.

雷锋叔叔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这么多年来,它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地方,雷锋叔叔的精神就是最重要的部分。为促进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校把三月份定为文明礼貌月,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我们应学会尊重他人、保护环境、尊重自我,具有良好的心态。

其实,“每一天都是学雷锋活动日”。

雷锋叔叔的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是十分只得我们学习的。以前,我看见报纸上登了某人帮助某贫困的家庭,那是我就会不屑一顾地说:“不就是想得到点荣誉和名利嘛!要不干嘛这么虚张声势呢?”可现在我看了雷锋叔叔的电影之后,我才知道了什么叫做乐于助人,乐于助人就是不为名不为利地去帮别人做事!从此我看见纸屑就捡起来,看见老人上公交车,就主动让座,在学校里看见别的同学有困难就帮助他们。让我们伸出双手,捡起地上的垃圾纸屑,擦干净每一扇门窗,主动关掉教室里、走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认真地修理教室里损坏的公物,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关爱他人,同学互帮互助,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我们更要学习雷锋叔叔的“螺丝钉”精神,人民叫我服务什么,我就服务什么。虽然 ,我们现在还是小学生可能有些还做不到,但是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缺少一个成员都不行,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很多,要尽全力去为社会服务。雷锋叔叔好事做了一火车,但上天还是无情地夺走了雷锋叔叔的宝贵的青春,现在只有我们少先队员,让雷锋叔叔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让雷锋叔叔永远活在世人心中,永垂不朽。

啊!学雷锋的感觉真好!我一定要向雷锋叔叔一样,多为人民做好事,多为人民做贡献!让雷锋精神传遍神州大地。

学雷锋活动体会


雷锋的故事应该说早有耳闻,年少懵懂的时候,只知“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发觉我们的周围有很多“雷锋

的影子”;再次在公司学习“雷锋的故事”后,才对雷锋的整个价值体系和精神内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雷锋的精神其实是中华名城传统美德的一个集合体,集中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仁、义、礼、智、孝、忠、勇、恕”,同时在新

时期赋予了他新的内涵。比如“爱岗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精神”。

其实纵观雷锋的故事,我发现我们反复传唱和咀嚼的雷锋精神其实只是雷锋同志的日常生活表现或者说是他的一贯作风。所以说

“雷锋精神”是雷锋同志的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时至今日,学习雷锋已经成为社会的一股风潮,尤其是2、3月份。但是我想我们学习的不应只是高度概括的“文字精神”,而应

该如何真正把雷锋精神融入自己的精神和价值观中,成为自己“人性”的一部分。

3月只是一个时间段,过往的很多年,学雷锋往往在3月过后,就偃旗息鼓。因为今天的我们弘扬和学习“雷锋精神”掺杂了太多

的功利色彩,学习雷锋往往只是标语口号;或是某些人粉饰自己的一件道具;更有甚者,只是某些人强权自我、蒙蔽人心的一件

工具。

学雷锋体会:学习雷锋好榜样


又到了莺飞草长的三月了,这个三月和以往略有不同的地方是又开始号召“学习雷锋”了。

还记得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是认认真真看过雷锋的电影,学习过雷锋的事迹,背诵过雷锋的日记的;

到了我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时,初初发现我的学生们竟然已经不知道雷锋是谁的时候,心里不是没有愤慨的,

因为对于我们而言,雷锋已经成了一个好人好事的符号了。

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到了今天仍然要依靠雷锋来解决中国社会的“失德”问题呢?

首先,我想纠正的是,很多人反对把雷锋重新拉出来,认为雷锋是文革的产物。

其实我并不认同。

雷锋这一典型的塑造是具有信念上的积极意义的,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毛主席的英明之处。

在那个打倒了孔家店的、抹平了一切差异的年代,民众需要一个追求卓越的理由。

既然不能再追求成为有德的君子、圣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区别如何体现呢?

毛主席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依然可以成为精神上卓越的人,都可能达致伟大与崇高,这就是,坚持一生做一个好人。

偶尔做一件好事,仅仅是一个道德践行而已;

但如果坚持一生,性质就发生了变化:第一,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坚持本身就是一项美德;第二,追求做一个好人,毫无疑问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三,通过坚持做好人,可以从渺小中成就伟大,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在共产主义遥遥无期的时候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卓越的伟人。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这就是一个最切近的便于坚持的信念。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60年代学习雷锋这一做法,填补了当时传统文化被打倒之后的信念缺失,以一种最为直接简便的方式让每一个普通的民众有追求有信念,而这种追求与信念又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有着政治上远见卓识的行动。

其次,我想申明的,世易时移,今天不能把雷锋摆出来和当年毛主席不能把孔夫子摆出来性质是一样的。可见,今天的意识形态工作者太没创意了,比起40年前,实在低了不是一个段位啊。为什么这么说,理由如下:

第一,当年号召学雷锋,是因为那个年代是有信念的年代,只是终极目标过于遥远,我们不能指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乌托邦具体指引我们的生活,所以需要一个切近的与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追求,这个追求与那个我们信奉的终极目标并不冲突,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共产主义让我们相信我们在物质上终有一天会得到满足,在物质尚未满足的情况下,通过现实的努力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先满足了我们的精神需求。然而市场经济的今天,不是需要为信念填充一个切近的内容,而是信念本身已经缺失了;不是大家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而是没有人再追求卓越;不是没有人不知道应该做一个好人,而是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了,没有充分的理由与充足的动力了。学习雷锋能解决的,仅仅是前者,而非后者,当根基不存时,学习雷锋就只是一个口号而已,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第二,在一个社会分工不明确的时代,做好人好事是一个没有任何歧义的概念,操作简单便于执行。然而在一个社会被分化为各个不同的领域的时代,做好人变得不仅需要意愿,也需要相应的智识能力。单纯的好人只能留在私人领域去做,可是私人领域的空间其实很有限。在政治领域,一个政府最大的美德可能恰恰是不要想着做好人好事,才反而最有利于全体大众。这个标准太高,还是想想怎么尽忠职守,把自己应尽的责任履行好吧。在经济领域亦然,如果企业家的资金都用来做好事而不能转化为资本继续创造利润的话,只怕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巴菲特在成为世界首富之前并没有捐过钱,因为他觉得资金只有在他 的手里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当然他后来承诺捐出全部身家的85%,而他这样做显然与学习雷锋的关系不大,而是与西方整体的文化传统有关。

由此可见,在今天号召学习雷锋,无论是从目的上还是手段上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失德问题都难有成效。

最后,如果这个举动仅仅是没有成效,或许并不值得我们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讨论,反正政府做的没有成效的事情也不差这一件了。问题在于这种由政府出面呼吁德性的方式本身蕴含着执政者对于道德自身乃至其执政职能范围的理解与定位,可怕的不是政府做了什么,而是政府在认定这样做是合理之后还会做什么。

第一,这意味着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有问题。从“房地产商应该留着道德的血液”到“跌倒老人搀扶条例”再到“全社会学习雷锋”,体现的是同样的逻辑,即资本和道德,特别是传统的舍己为人的道德,毫无疑问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的,这是任何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的矛盾,从亚当斯密开始就一直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或许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一直见仁见智,但起码有一点应该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就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尊重理性人追求合理的利润最大化,所以房地产商道德与否与他们的利润率高低没有必然关系,当政府把房价居高不下的责任推到房地产身上时,就意味着政府撇清了自己的责任。一旦缺少了这种最基本的尊重,就意味着个体的财产权是潜在的受到威胁的。当道德的帽子扣在企业家头上时,企业家可能需要通过让渡一部分财产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道德了。中国的慈善一直存在问题与这点混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处就不做赘述了。

第二,这意味着对于政治的边界理解同样存在问题。前文已经说过,好人好事在当代社会是一个过高的标准,极易产生歧义。往好里说,一个政府应该规定的是最低标准的强力执行,从而为它的全部公民提供自由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而不是让所有公民都按照一个标准行事,都被刻画成一个样子,这是不现实的。往差里说,这个过高的标准好像一顶巨大的帽子,可以扣到任何政策之上赋予其某种合理性,只要它打着道德的旗号。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制造的恐怖也好、纳粹的奥斯维辛大屠杀也好、中国自己的文化大革命也好,哪一次社会的大动荡不是伴随着全体人民道德激情的高涨?!当“悲悯”与“良知”不再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交流与反思,就是社会性混乱的始作俑者,这是太恐怖的。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一个政府维持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法是提供一个程序正义的制度平台,把经济的还给经济,把道德的还给道德。没有人能规定道德的合理形态,只有现实能够决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与道德。这个现实包括我们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现状,现实不是不可改变的,但不能被硬生生的改变。政府能做的只是调整政治制度,进而生成与之相匹配的全民接受并自觉遵守的道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