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护理应急预案 > 导航 >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汇总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汇总。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小编特别编辑了“护理应急预案模板汇总”,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篇1】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安全意识一直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贯彻的核心价值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突发的情况,因此有一份完善的"护理安全应急预案"显得尤为必要。下面我将从预案的制定、实施、评估等方面结合实例详细阐述。

一、预案制定

制定护理安全应急预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实习医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和确定。预案内容应包括:

1. 基本情况:对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及专业标准进行说明。

2. 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和原则:对应急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原则以及应急预案编制的工作流程进行描述。

3. 应急预案编制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各工作机构、部门和人员的具体职责和协作关系,以确保应急工作的有机协调、高效运转和迅速处置。

4. 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定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避免事故发生。

5. 应急流程和处置方案:制定各种应急处置方案,包括医疗抢救、应急疏散、应急处理和应急信息通讯等方面。

6. 应急物品准备和仓库管理:确定应急物品的种类和质量,以保证物品可靠且易于调度。

二、应急预案实施

1. 情况判断:当发生护理安全突发事件时,负责情况判断的人员应迅速确定事件的性质、范围和影响,并依据应急预案进行分类判断和情况确认。

2. 应急指挥:根据护理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划分指挥部、救援队、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并明确各个组的职责和行动步骤。

3. 信息通信:及时发布、收集和分析护理安全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和及时传递。特别是应建立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要求医疗工作者在疾病以及有职业病危险的情况下必须如实报告。

4. 物资储备和使用:根据应急预案中的规定,及时调用和投入应急储备物资,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充分利用物品资源,最大程度地优化物资的调配和利用效率。

5. 救护医疗:根据应急预案,严格遵守医疗抢救规范,争取每分每秒,最大限度地保障生命安全。

三、应急预案评估

1. 检验评估:在应急处置结束后,应进行组织评估和检验,对预案流程、关键措施、协作配合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

2. 报告汇总: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数据和评估技术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并成立评估小组进行分析评估。

3. 报告呈送:将评估报告呈送和讨论评审,及时汇总意见,加以研究,完善护理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医院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障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每一个护士必须牢记的基本工作宗旨。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篇2】


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疾病的突发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外科护理团队需要制定一套细致而全面的疾病应急预案。这份预案将在紧急情况下指导护士们迅速而有效地应对各种疾病状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并保护患者。


护士们需要在应急预案中列出疾病的种类和紧急程度,以便在不同的状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手术后出现严重的感染症状,需要迅速通知外科医生并开展抗感染治疗。而突发的心脏骤停,则需要紧急实施复苏术。


同时,预案还应包括详细的急救流程和举措,以确保护士们能够迅速反应并进行正确操作。例如,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紧急情况下,护士应迅速判断患者的呼吸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进行氧气供应、气管切开等。预案还应特别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如术后出血、伤口愈合不良等。


疾病应急预案还应详细规定护士团队的应急培训计划。预案应包括护士们所需掌握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协作与沟通方式。护士们应定期参加模拟演练,掌握正确的急救操作和团队合作技巧。这样一来,当真正的紧急情况发生时,护士们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响应,并展现出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


预案还应明确疾病应急设备和药品的配置要求。外科护理部门需要储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满足各种疾病应急情况的需要。例如,应备有氧气、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并储备充足的抗生素、止血药品等。


预案还需要考虑到患者家属的需求和情绪。护士们应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沟通,向他们解释疾病的情况和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在突发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外科护理疾病应急预案是一份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文件。它涵盖了各类疾病的紧急情况和应对措施,明确了护士们的应急培训计划,规定了设备和药品的配置要求,并关注到了患者家属的需求和情绪。通过严格执行这份预案,外科护理团队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篇3】

作为医疗护理专业人士,我们需要掌握各种应对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防跌倒应急预案是其中之一,它是一份细致的计划,考虑了患者的个人状况、护理环境以及预防措施,以减少跌倒和摔伤的风险。以下是我对于护理防跌倒应急预案的体会和看法。

首先,我们需要重视患者的安全。护理防跌倒应急预案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跌倒和摔伤对患者的威胁。老年患者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更容易跌倒,这可能导致骨折、头部创伤和内脏损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行动能力和其他风险因素,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其次,我们需要做好环境管理。跌倒和摔伤往往与护理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需要确保医疗环境和设备处于安全状态。例如,确保护栏的可靠性、防滑地板的使用和室内照明等。同时,我们还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梯、楼梯和其他设施,以保持设备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再次,我们需要加强护理管理。我们必须培养护理人员正确的护理理念和管理技能,以确保预防措施的适用性和实施。例如,我们应该教育护理人员如何正确地协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协助设备,以及如何识别和管控风险。护理人员还必须定期观察患者的状态和反应,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护理防跌倒应急预案必须是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它应该在预防措施无效时立即执行。例如,护理人员必须立即通知医生,提供急救和治疗措施,并确保患者得到妥善的护理。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如定位设备、视频监控和追踪器等,监控和管理高风险患者,以尽可能减少跌倒和摔伤的风险。

总之,护理防跌倒应急预案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它需要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高度重视。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不断更新和拓展知识和技能,以全面管理和管控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篇4】

《护理防跌倒应急预案》

引言:

护理防跌倒是我们作为专业人士的责任和义务。跌倒是老年人和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面临的严重风险,但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应急预案,我们可以避免或最小化这样的意外发生。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和倡导培训三个方面来探讨护理防跌倒的专业性。

一、预防措施

1. 评估风险: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的跌倒风险评估是预防措施的第一步。通过询问病史、观察步态和平衡能力、评估认知功能等方法,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跌倒风险并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2. 调整环境:在患者住所或医疗机构内,我们应当合理调整环境,减少跌倒的危险因素。例如,确保地面平整无障碍,安装扶手和防滑垫,保持房间通风明亮,避免拥挤的空间等。

3. 使用辅助设备:为高风险患者配备合适的辅助设备,如拐杖、助步器或轮椅,并培训他们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以提高他们的行动安全性。

4. 保持活动:提倡患者积极参与适当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从而减少跌倒的风险。

二、应急响应

1. 建立警觉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警觉机制,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跌倒的迹象。这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的行为、及时处理报警器的警报声、培训并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巡视等。

2. 及时施救:一旦发现患者跌倒,我们应立即采取行动。首先,稳定患者的情绪,评估伤害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呼叫急救。同时,使用安全护理技巧将患者移动到安全区域,避免进一步伤害。

3. 记录与汇报:在发生跌倒事件后,我们应当对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向上级报告。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倡导培训

1. 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是跌倒预防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他们应接受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跌倒风险的评估和应对策略、紧急情况的处理技巧、协助患者移动的正确方法等。

2. 患者与家属教育:我们应当将跌倒预防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他们如何遵循医嘱和注意注意跌倒风险。同时,向他们展示正确的急救方法,以便在发生跌倒事件时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3. 跨学科合作:跌倒预防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多个专业协同合作。我们应加强与其他健康管理团队(如康复医师、药剂师)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综合性的跌倒预防计划。

结语:

作为专业人士,我们理解护理防跌倒的重要性并且持有积极的态度。通过制定和执行专业的应急预案,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跌倒的风险,提供更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我们应当不断的学习、改进,并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其他护理人员和家属,共同促进护理防跌倒工作的发展。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篇5】

       心脏骤停抢救预案

       急救处理:

       1.体位:卧硬板床或垫按压板,迅速解开衣领,腰带。

       2.叩击:用拳头尺侧,中等强度力量,从20~25cm高度向胸骨中下1∕3段交界处捶击1~2次。 3.评估:脉搏,呼吸,神志情况。

       4.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5.人工呼吸:气管内插管或口对口呼吸。6.胸按压:

       按压部位: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食中指两指横在剑突上方,在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按压。下陷深度:3~5cm。

       按压频次:80~100次∕min。

       按压与呼吸比:一人操作15:2,两人操作5:1.7.呼吸机辅助呼吸,高浓度吸氧。8.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常用药品:阿托品,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洛贝林,可拉明,加苏伦,碳酸氢钠,普鲁卡因胺,胺碘酮。9.观察心肺复苏是否有效。10.11.心电监护,除颤加复律。

       脑复苏:5分钟内头部带冰帽,冰袋或加用冬眠药物,体温降至32℃为宜。

       痰液或呕吐物引起窒息的应急预案

       急救处理:

       侧卧,头偏向一侧,迅速解开衣领,立即清除口、咽、喉、鼻部的痰液及呕吐物。

       大咯血有窒息现象,应采取头低脚高俯卧位,脸侧向一边,以利于血块的排出。

       给予有效吸痰,轻拍胸背部,促使痰液排出。必要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高浓度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病情需要可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解除呼吸道梗阻。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

       急救处理:

       平卧,头偏向一侧,迅速解开衣领。

       立即清除口、咽、喉、鼻部的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

       遵医嘱给予药物止血或四腔二囊压迫止血、内镜直视下止血。需手术者应做好术前准备。必要时吸氧。

       甲状腺术后呼吸困难、窒息的应急预案

       急救处理:

       立即检查伤口,查找原因。

       血肿压迫立即剪开缝线,敞开伤口,除去血肿,结扎止血。喉头水肿者遵医嘱给予大剂量激素,无好转者行环甲膜穿刺。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多需行气管切开。

       喉及膈肌痉挛时,遵医嘱给予10%葡糖糖酸钙或氯化钙。有痰液阻塞应有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需手术者应做好术前准备。

       气管异物的应急预案

       一、Heimlich手法: 应用于成人:

       1.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双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2.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 3.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用力压迫病人的腹部。4.重复操作步骤3,直到异物排出。应用于婴幼儿:

       1.卧、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于患儿足侧(或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背朝抢救者)。 2.救者两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膈肌方向)重击压迫。3.重复步骤2,直到异物排出。应用于意识丧失者: 1.病人仰卧,松解衣扣。

       2.抢救者面对病人,骑跨在病人的髋部,一手盖于另一手上,将下面一手的掌根放胸廓下脐上的腹部,用身体的重量,快速向上(膈肌方向)冲击病人的腹部。 3.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异物排出。二、喉镜或支气管镜下取异物。

       1.病情危急,可直接送至手术室进行抢救。 2.禁食4~6小时。3.取下活动性假牙。

       4.如小儿,须保持患儿安静,不使哭闹,以防哭闹后加重呼吸困难。 5.如全麻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

       复合性损伤的应急预案

       急救处理:

       1.迅速判断伤情及生命体征。

       A. 气道情况:判断气道是否通畅,有无呼吸道梗阻。

       B. 呼吸情况:呼吸是否正常,特别注意是否有血胸、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及连枷胸。C. 循环情况:测脉搏、心率、血压、尿量、出血量,观察皮肤的颜色、湿温度。

       D. 神经系统情况:观察神志、瞳孔大小、对光反射、GCS昏迷评分、有无偏瘫和瘫痪、高位截瘫、有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CO急救程序:

       V(通气)——开放气道,放置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吸氧。

       I(输注)——输血、输液、扩充血容量,遵医嘱给药。P(搏动)——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测定,遵医嘱给药。C(控制出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并遵医嘱给药。O(手术)——做好术前准备。

       3.妥善转运病人,专人护送,配用急救箱。

       坠床、跌伤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立即询问及判断伤情,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同时避免惊慌、稳定病人情绪,控制现场局面。

       2.了解着地或跌伤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方式将病人搬运上床,如疑有腰椎骨折勿轻易搬运病人。

       3.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脑损伤的征象。四肢骨折,应以木板或夹板妥善固定后方可移动;胸腹部损伤,应注意有无血气胸、内脏出血;疑有颅内出血,及时联系相关科室,做好检查准备。4.及时处理伤口。预防预案:

       1.保持病房、卫生间地面平整、干燥并防滑,厕所要有扶手或坐式马桶。

       2.病床不宜太高,以方便病人上下、对躁动不安、年老体弱、颈椎病、高血压所致头晕及有晕厥史的病人要加用护栏。

       3.对反应迟钝,体位性低血压,服用冬眠灵类药物病人应有陪护。 4.夜间病房使用柔和的地灯。5.做好病人安全防护宣教工作。

       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急救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2.维持静脉输液通道。3.遵医嘱给药,如碳酸氢钠等。4.双侧腰部热水袋热敷。5.遵医嘱给药并予抗休克治疗。

       6.采集标本重新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7.医患双方对使用的余血现场进行封存,由医疗机构保管。

       特殊药物外渗处理预案

       处理程序:

       1.关闭调节器,拔出针头。

       2.局部肿胀明显,用注射器抽吸皮下组织中的外渗药液。 3.用%普鲁卡因、1%利多卡因或相应解毒药皮下浸润封闭。4.24小时内局部冷敷或用25%硫酸镁湿敷。5.皮肤无破损,用黄金散或芙蓉膏敷于局部皮肤。

       食物中毒的应急预案

       1.接到呼救信号,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或总值班。

       2.通知医院抢救小组,积极组织人力,急救物品到位,随时准备接诊。

       3.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妥善安置病人并立即通知急诊医生。 4.询问病史、明确病因,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5.清除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留取标本送检作毒物鉴定。 6.危重者立即配合抢救: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7.做好外援人员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8.病情稳定需检查或住院者通知相关科室,必要时备好抢救用物,护送至接诊科室并做好交接班。

       9.急救车、洗胃机、解毒药品等完好无缺,处于备用状态。

       医院内感染处理预案

       一. 及时发现感染病例,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及微生物检验报告单判断院内感染的苗头。

       二. 发现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科主任,并上报院感科和护理部。三. 院内感染的应急处理措施:

       1.控制感染源,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 2.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3.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医疗用物,用后按感染性废物集中交固废中心集中处置,对不能焚烧的器械、物品按消毒—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4.必要时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

       5.对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所有污染物应消毒后再出病房。 6.正确采集各种标本及时送检。7.严格掌握隔离时间。8.病室空气和物表应每日消毒。9.保护易感人群。10.11.传染病人出院后,病房用过氧乙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

       四. 加强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停电、抢救仪器损坏应急预案 1.突然停电时,护士要沉着应对。

       2.首先查找病区停电原因,相关科室检查备用电源。 3.无法解决时,应立即通知电工房、设备科、总值班。

       、急诊科、手术室、血透室等重点部门,应迅速采取相应的替代措施,保证病人的正常治疗,如用简易呼吸器代替呼吸机,监护仪改用直流电(平时充足电),注射器代替吸痰器等。 5.做好解释工作,稳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

       6.夜晚停电时,立即报告总值班,根据情况向护士长汇报,请求工作人员增援。

       外出检查发生意外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 遇到病人发生意外,迅速判断,就地抢救,同时请邻近病区协助救治。

       2. 如心绞痛发作应立即休息,含服硝酸甘油片,哮喘病人应用支气管扩张气雾剂,迅速忽视至科室。3. 如遇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预防预案:

       1.了解病情、不适宜外出检查的应作床边检查。 2.检查前应预约,以免等待。

       3.患者外出检查时,需有专人陪送,根据病情使用轮椅、推床运送,并注意途中安全。

       4.对有潜在意外发生的病员,应有值班医护人员陪送,并携带急救药品,如抗心绞痛药、降压药、解痉平喘药、氧气袋等。

       发生病人质疑的处理预案

       1.遇有病人疑问,应在办公室接待,并耐心聆听投诉。

       2.仔细了解事件真相,记录投诉人姓名、联络电话、地址,及投诉资料。

       3.认真查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为止。

       4.投诉者对解释不满意时,应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 5.投诉者有过激行为,及时上报保卫科及主管部门。

       6.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不良后果的实物,医患双方共同封存,并由医疗机构保管。

       7.做好相关记录,必要时由科室领导统一解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1.监测、预警、信息通畅。

       2.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迅速到位。 3.重大事件发生,医务人员必须服从分配。4.急救药品、设备、仪器处于备用状态。5.接传染病暴发流行通知后,应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工作,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及时上报。

       6.接到重大食物、职业中毒通知后,应积极参与抢劫,留取呕吐物及相关标本,协助公安部门做好相应证据的采集工作。

       7.及时记录,须转院者,在医院主管部门的安排下,将病人及相关资料转送至接诊指定的医疗机构。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篇6】

护理安全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预防和应对医疗事故的发生是每一个护理专业人士的责任。为此,制定和实施一份完善的护理安全应急预案,成为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安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内容和制定过程,以展现出我作为专业人士的表现。

护理安全应急预案是一份包含了各种医疗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处理措施的文件,它旨在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和高效。它不仅需要包括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急情况,如意外跌倒、药物过敏等,还需要考虑到罕见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预案的制定需要全体护理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持续改进。

首先,护理安全应急预案需要明确责任。每个护理团队成员都应清楚自己在预案中的角色和责任,确保在突发事件中协同工作。合理划分各个岗位的职责,建立明确的沟通渠道和信息传递机制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其次,预案需要明确应急措施。针对不同的应急情况,护理团队应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例如,在病人出现抽搐症状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区域,并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制定明确的操作流程和疏散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能够确保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冷静应对。

此外,护理安全应急预案还需要包含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了解最新的护理安全知识和技能。对于预防医疗事故的重点领域,如用药安全、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等,护理人员需要有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的技能。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履行他们的责任,保障患者的安全。

最后,护理安全应急预案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护理工作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领域,因此预案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修订。定期的回顾和评估能够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及时进行改进。同时,护理团队也应积极参与和反馈,对预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确保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护理专业人士,我理解并珍视自己的责任,不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保障患者的安全,还需要参与制定和改进护理安全应急预案。通过明确责任、制定应急措施、定期培训和评估改进,我将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最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护理应急预案模板【篇7】

输液反应的防范与处理

(一)发热反应 1.防范(1)严格检查药物及输液器具质量。

(2)一瓶液体中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使用特殊药物时,两组液体之间,使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药物相互配伍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药物沉淀或结晶。

(3)选择大小合适的注射器抽吸药物,尽量避免反复穿刺胶塞,现配现用,减少药物中微粒的产生。

(4)在治疗室或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配药,配药过程中减少人员流动。(5)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输液操作规程。2.处理

(1)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2)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类治疗,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留输液器具和剩余药物备查,抽血做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完善各项记录。(4)患者或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剩余药物及输液器具进行封存,双方签字并送检。

(5)及时报告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

(二)急性肺水肿(胸闷、咳嗽、呼吸急促,继而面色苍白,咯泡沫样血性痰。严重者可有大量泡沫样液体自口鼻涌出)

1.防范

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体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患者、老年和儿童尤须注

意。2.处理

(1)立即停止输液,迅速报告医师。

(2)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3)高流量(6—8L/min)吸入经过30%--50%乙醇湿化处理的氧气,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轻缺氧症状。

(4)遵医嘱用镇静剂和抗血管药物及洋地黄等强心剂等。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逐渐解除。

(6)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及时完善各项记录。

(三)空气栓塞(突发的胸闷或有胸骨后疼痛,眩晕和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紫绀)1.防范

(1)输液前严格检查输液器具质量,必须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

(2)输液时加强巡视,及时添加液体。如需加压输液,护士不得离开患者,必须严密观察,以防液体走空。

(3)拔出较粗的近心腔的深静脉导管后,必须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2.处理

(1)立即协助患取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停止或减慢输液,通知医师及护士长。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3)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4)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5)完善各项记录。

(四)静脉炎(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患者感到局部烧灼样疼痛,有时还伴有发热等症状)1.防范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

(3)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2.处理

(1)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使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2)用中药外敷,如意金黄散等,每日2次。

(3)超短波理疗,用TDP治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4)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