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八佰电影观后感 > 导航 > 看完八佰的观后感

八佰电影观后感

看完八佰的观后感。

看完八佰相信很多中国人都被这些先辈的精神所折服,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前辈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而不怕死的精神。

看完八佰的观后感【篇一】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应该最适用于人们读小说时对角色的理解。当一些看过的小说被搬到荧屏的时候,觉得这个角色、这个画面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会有一丝丝的失望。当我的小伙伴们还沉浸在玛丽苏式的剧情中的时候,我犹爱战争题材的电影、小说、电视剧。

因为在苦难的战争中更能看出芸芸众生真正的共情和背信弃义,更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情怀。而电影《八佰》,全程IMAX技术拍摄,每一帧都是美学角度,无论是视觉效果、故事情节所传递的情感都超越了我对战争故事的想象。导演管虎似乎正在开辟新的国产战争片类型。

8月15日下午3点,濮阳圣雅恒丰超级巨幕影院,一场特别的《八佰》点映会正在举行。我并不知道故事梗概,刚看片头,感觉自己在“漫威”的画面中。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役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的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借,地狱天堂,形成强烈对比,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导演管虎独辟蹊径地将视角聚焦在战争中底层小人物身上。

他们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过着普通的生活。而恰恰是这样一群卑微到尘埃里的普通人,误打误撞的来到四行仓库,他们不完美,贪生、怕死、想逃走……但他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顽强的抗战,承担起重任,宁死也要护楼顶的国旗不倒。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在国家大义面前再卑微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这些英雄就像战争废墟上的星光,汇聚成永不落幕的英雄传说。

还有更多的感动,来自民族苦难的共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舍生取义。不让四行仓库变成400人的坟墓,只要有一个人在,就一定坚守阵地和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他们大多数没有名字,但他们真实地活过。想到这里会觉得我们今天的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这种感动化为一种力量,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身边的幸福,努力奋发向上。

四行仓库像是一个中国抗战的缩影,四行仓库中国军人的精神也是抗日战争中所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唤醒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蒙昧初醒的国人。租界里的各国观察员们,以为这是一场没有什么悬念的战役,唯一的关注点好像是预测多少小时结束战斗。然而,“八佰”和”楼顶不倒的旗帜“终让他们肃然起敬,并作出合乎人道的反应。

《八佰》这部电影或许是近几年我看到的最精彩的战争片,不光有宏大的场面和激烈震撼的枪炮声,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电影背后每一个普通的中华儿女在国家岌岌可危时展现出来的人性光辉。而电影里不倒的旗帜和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白马,就像穿越时空的灯塔、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看完八佰的观后感【篇二】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悲痛和自豪的感情从心底里涌动着。我好像透过屏幕,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些战士的勇敢和无畏。这些有血有肉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放弃小家,保护国家,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我!让我懂得了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怎么去做。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钢板,战士们把身上绑上炸药,毅然从楼上跳了下去。他们的牺牲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随着硝烟消失的战士,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飘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总以为有外国人保护是安全的。后来亲眼目睹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国家的血肉长城时,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们慢慢的觉醒了,他们就开始自发的为守备军捐钱捐物,接电话向,送国旗和药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场战斗不仅仅是400人的战斗,更是中华人民的战斗。

影片最后,军队需要向租界撤退时,他们面对敌人的疯狂扫射一点都不畏惧,看着战士们身后的血雾,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苟活者在淡红色的血色之中,会依稀看见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将更奋然前行。”没错,在血色之中。我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时间。在我胸口燃烧,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且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为是的中国人民!八佰,不仅仅是八佰人, 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看完八佰的观后感【篇三】

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为守上海最后防线四行仓库,仅与英美租界相隔一条苏州河,孤军奋战4个昼夜,营造了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佰人。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在于一河之隔两种不同的景象,一半繁华景象和一半的战争场面给人带来视觉冲击。感触最深的一幕是每个晚上四行仓库的军人们看着对面的繁华景象,那是他们向往的、想要的生活环境;对面的学生想要去到对面和军人们为了这个国家去奋斗;一根电缆线看似平凡却是用一个个人的尸体趟过去的,他是四行仓库的军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他是托起后半段剧情的重要纽带。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淞沪会战便是这部电影的原型。从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就加快侵略中华的步伐,并且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从真实的角度上这部电影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事件,让人们真实感受到了当时的历史情形和人们苦难的生活环境,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19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了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然而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我想每个为了这场战争牺牲的人,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的强大,他们为了现在的繁华生活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那些阻碍我们通往美好生活的事情,我们总会努力的跨过它,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我们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我们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力、任人宰割的中国。

看完八佰的观后感【篇四】

大概五六年前,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几个纪录片界的好友曾经花大力气重走抗战路,其中也包括寻访正面战场的遗迹,而淞沪会战作为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来正面战场的拍摄计划搁置,但是筹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壮故事却深深印刻在好友们的心中,即使是聚会时偶尔谈及,也让闻者泪目,感佩那些曾经付出过巨大牺牲的人们,为我们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面战场上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备受激励。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所经历的牺牲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的贡献是被低估的。至今,国际公认的二战起始日期还沿用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而不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所以,从年初听闻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有机会在年内上映起,我和朋友们就一直在密切关注。从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对于为淞沪会战收尾的这场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没有采用史学界惯用的“八百壮士”一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管虎用一个“佰”字,克制地体现了中国人都懂的中国军人内涵。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精选看完黑客帝国的观后感800字收藏四篇


静下心欣赏一个作品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在看完《黑客帝国》后,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有的时候灵魂的交流远超语言上的分享,其实最好的欣赏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观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怎么写《黑客帝国》的观后感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精选看完黑客帝国的观后感80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精选看完黑客帝国的观后感800字【篇一】

《黑客帝国》电影描述了一个科技发展到极致的世界,讨论了人类对自我存在的看法。在电影中有两种世界,虚拟跟现实。在虚拟世界中,所有的人都被接上了一根管子,AI智能通过刺激大脑皮层创造人类所有可以想象的现实。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都是假如真,真如假。

在这里,上班、工作、恋爱和喜怒哀乐都可以自己创造和设计。现实的世界中,那些没有被接上输液管的人们躲在地心的深处与AI智能制造的怪兽对抗,每天担心受怕,穿着破破烂烂,吃着浆糊一样的东西,囊狈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在虚拟世界中的主角尼奥获得了两个药丸,一个红药丸,一个蓝药丸。吃了红药丸,就可以从虚拟世界中醒来,了解整个事情的真相,选择蓝药丸就会忘掉这个情形,回到虚拟中继续过着以往的安逸生活。尼奥选择了红药丸,其他人不是没有警告过他选择红药丸的后果,一旦做出这个决定,你的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所认为存在的其实并不存在。在吃下红药丸后,他从虚拟世界中醒了过来,周围的一切让他无所适从,跟其他选择红药丸的人一样,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搏斗。最后尼奥被大反派打倒趴在地上,他对尼奥说这么多年来我只明白了一个道理—无知就是幸福,在这里,我把这块牛排放在嘴里的时候,母体就会告诉我它美味而多汁,当这个东西闻起来是个鸭子,吃起来是个鸭子,为什么它就不能是个鸭子呢?你为什么要对抗自己的感官?你为什么要存有理智?你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理智上清楚这是假的,但是有什么了不起的呢?面对一系列的发问,尼奥告诉他因为我选择这么做。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我们的主角尼奥获得了胜利,但是这部电影所反应的问题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AI智能在今天发展极为迅速,它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当有一天虚拟比现实更好的时候,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在意真假。其实人类真的没什么好骄傲的,千百年前我们的身体比不过动物,不久的未来我们的脑力就会比不过电脑,甚至于我们应以为傲的感官在未来的科技中都是骗人的,那什么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什么还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个人?我想那一定是我们人类最后保有的没有被科技左右的自我选择权。

精选看完黑客帝国的观后感800字【篇二】

昨天便看了一半,今天又分别在中午和晚上看完了剩余部分,总的来说,给自己的思想有一定的冲击,也有一些启示,尤其是近期读了一些心理学之后。我曾经一直在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否真实,因而接触了哲学、心理学和宗教,花了几年时间,我终究没能找到答案,便将这个问题搁置一边了。但依稀记得几年前的想法,那便是,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假的,我是宇宙中某处的一团有形或无形的有着意识的物质,通过意识构造出了自己的身体以及身边的一切。那时候的思想,大概会被大部分人当成精神病患者吧。而黑客帝国中的想法安排,竟与我当时的想法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同时结合自己的学识,觉得一切竟是那么真实。

在片中,人们建立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我并非肯定现在我们所处世界的真实,只是片中的虚拟世界,是利用人们已经掌握的电脑科技所编写出来的,在那个庞大的Matrix中,有着与现实相像的人和环境,同时还有着相同的规则。这部影片建立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学之上,指明了人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所见,所闻,皆是感受器受到刺激而触发电位,从而给大脑一个信号,从而使我们对此有知觉。因而直接而言,并非是物体让我们所见所闻,而是我们的意识。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同样可以感受一切,然而一切就如同做梦一般,因为他们的身体只是在电插座前,没有任何动作,而在Matrix中,他们却经历着生活,是梦,同时又是真实经历。Matrix中受伤或者死亡,同时也会作用到现实的身体上。Matrix与现实可以通过电话线连接,只有通过接线员将人们接回,才可以脱离Matrix,回到真实的世界。

在Matrix中,有些规则与现实并不相同,人们不需要努力去练习一些技能,比如格斗或者开飞机,这些内容,仅仅是一些程序,可以迅速加载到大脑之中,从而使人们在极短时间内掌握这项技能。而人们自身的诸多能力,也只是受限制于他们固有的观念,那些观念,是限制他们自由的罪魁祸首。

主人公Neo除了在现实生活中拥有一重程序员的身份外,在网络中,他还是一名黑客,他被Matrix的主人Morpheus找到,并进行培养,使得他也变成了一个有插头的可以进入矩阵的人,此后通过训练,Neo掌握了跆拳道、功夫等本领,并不断尝试突破自己固有的意识。在Matrix中,有着许多的特工,他们想要突破Matrix,因而他们寻找并追杀Morpheus和Neo等人,特工们能力强大,身怀绝技,差点将Morpheus置于死地,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有人提议将Morpheus在真实世界的插头拔去,以免Morpheus的意识被特工攻破,致使他们的努力毁于一旦,但Neo坚决不同意,尽管预言很准的先知告诉他,他可能会死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朋友,报着必死的决心,以身犯险再次进入Matrix,与特工争斗,求出了Morpheus。而自己被特工枪杀,在众人绝望之时,Neo完全突破了自己固有的意识,再次在Matrix中复活并毁来了特工,那个时刻,他已经成了Matrix中的救世主,他像神一样,可以为所欲为,完全突破了物理规律。

人生之中的诸多不可能,也是受制于我们多年来习得的固有意识,它有时候像枷锁一样,束缚着我们,而我们就在自己的所知障中可怜地生活着。

精选看完黑客帝国的观后感800字【篇三】

黑客帝国虽然是一款很经典的科幻类型电影,但是它从多个故事情节中充分的表现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善良与黑暗,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做出的抉择以及在金钱利益面前人心深处的波动与变化。

黑客帝国三部曲分别为《黑客帝国》、《黑客帝国:重装上阵》和《黑客帝国:矩阵革命》,第一部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他生活的世界看似是一个正常的、充满和平与希望的世界,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的虚拟世界。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导下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与其船员,尼奥在与崔妮蒂、墨菲斯等人经历了机器人特工的追杀、船员的背叛等重重磨难,最终发掘出了自身的”救世主”的能力,正式开启了抗争“矩阵”世界的征途。

第二部与第三部讲述了尼奥与墨菲斯、爱人崔妮蒂和其他船员一起,乘坐飞船返回了地球上人类最后一座城市——锡安,和其他自由的人类们聚集到了一起。此时机器人派遣了大量的机器乌贼大军开始进攻锡安基地,仅凭城市的防守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如此强大的乌贼兵团。而第一部中被尼奥杀死的史密斯违背了系统程序,导致其拥有了超强的复制和战斗能力,并产生了统治人类和机器人的目的。为了防止人类的灭绝,尼奥,墨菲斯,崔妮蒂以及多名船员再次踏上征程,不断地寻找解决途径,最终与机器人达成协议:尼奥在“矩阵”中消灭特工史密斯,而机器人放弃进攻锡安并解放“矩阵”世界中想要自由的人类。最终尼奥在与史密斯的决斗中,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杀死了史密斯,换取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和平。

精选看完黑客帝国的观后感800字【篇四】

记得第一次看黑客帝国,好像是在电影频道佳片有约,很多年了。有个深刻的印象,就是男主人公站在一个机器城市里。这次为什么选这个电影,有2个原因,一是男主人公很帅,动作很酷炫;二是题材很前卫,发人深思。

这系列电影总共3部,第一部上映于1999年,掐指一算是20年前。里面讲到因为人类对AI的过渡使用,导致后来机器主宰了整个世界,跟人类发起了战争。想想AI这个词,我还是近几年才听说。而美国人居然在20年前就已经把他们搬上了银幕。足见我们在这块还是相对落后,且受制于欧美发达国家。

本系列电影主要讲的是未来社会人类与机器抗争的事情。因地球环境破坏,整个地球笼罩在黑暗下,机器的主要能量来自于人工胚胎产生的生物电。而那些在培养皿中生活的人类生活在计算机生成的一个乌托邦世界里。

本影片主人公尼奥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墨菲斯的团队唤醒。作为救世主,从此走上和计算机抗争的道路。在自己女友的帮助下,最终进入机器城,跟主机对话,求得了人类世界和机器的和平。

开端的观后感


一起来看看今年开端电视剧的观后感吧!

开端观后感【篇一】

开端是由白敬亭、赵今麦饰演的主角等人拯救了全车,大家都幸免于难的happy ending,结束了他们在车上睡着又醒来的反复循环。

作为一部大爆剧,可谓1000个人看《开端》,可以有1000个看法。

对我来说,我认为《开端》实际的主人公,并不是白敬亭、赵今麦这两个主角,他们的角色更多是功能性的,仅仅负责把主线串起来,因此关于他们个人的生活讲述很少。

剧中真正讲述了背后故事的,主要还是车上的其他乘客,包括司机。从这个意义上,这一组群像才是主角。但是,说到底,他们也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存在的意义,是呈现网络暴力是如何开端,又是如何循环往复的,并让所有人都成为受害者的。

所以,在我看来,《开端》真正的主角是网络暴力,是网络暴力的所有参与者。

《开端》告诉我们的是,人人都有可能是网暴加害者,都有可能是网暴受害者,而且我们很有可能在网暴受害者和网暴加害者这个循环中而不自知。

一、一个人是如何变成网暴加害者的?

其实,白敬亭等人首先就是以网暴受害者的角色出现的。

假设他们没有这样的循环,让他们有机会不断修正,那么他们两个人很有可能就被当做公交车爆炸的元凶。

其中,最经典就是白敬亭作为游戏设计师,把自己游戏设计变成了现实这样的“揣测”,可谓深得网友网暴思路的精髓。

有多少网友,就是非常简单且坚定地相信自己能通过获知一个信息,就推理出所有的作案动机?

在我看来,这两人不断进入这个循环,既有高大上的目标——拯救全车人,也有很现实的目标,那就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名誉。

然而,在他们为自己洗脱冤屈的过程中,他们也差点变成网暴他人的人。

很显然他们两人并不是元凶。那么谁是元凶呢?他们开始逐一排查车上其他的乘客。

首先是二次元男孩。因为他的衣着最为古怪,戴着黑口罩,又背着黑色的包,还戴着黑色的帽子,看起来很像会做坏事的“愤青”。

因为这些原因,他首先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这也是很多网友的思路:我看你不像个好人,所以你不是个好人。

然而,这个男孩在真实生活中,其实非常善良和可爱,因为有哮喘,所以才戴口罩,而黑色背包里放的,也不是什么炸弹,而是不方便直接带上车的猫。因为怕被其他人发现,所以他才看起来有些神色慌张。

因为有了循环,所以白敬亭等人才有机会改正错误。但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冤枉别人的人,可不会有机会改正错误。

排除了二次元男孩,接着是拿着蛇皮袋的大叔,在他们看来,这个人也是问题重重,怎么看怎么像。

连网友也觉得他神色诡异,觉得就是他了。

请注意,这也是网友常见的逻辑:

通过一张照片,一个眼神,就开始编故事,然后言之凿凿。

这一次,白敬亭等人多少有了一点反思,没有那么快下结论。这才发现,其实蛇皮袋里装的,只是西瓜。

这是他为了看望儿子,专门从很远的地方带着的。

排除了蛇皮袋老人,车上还有另外一个看起来更有嫌疑的人。一个穿着邋遢,带着一个旅行箱的人。

是啊,在一个与火车站、机场无关的公交车上,谁需要带着一个旅行箱呢?

这个旅行箱里不放炸弹,又会放什么?

这也是网友常见的逻辑:我认为不符合逻辑的,必有猫腻,必然就是你有问题,除非你站出来解释清楚(并让我满意),否则就是你了。

然而,进一步探查后才知道,这个旅行箱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他刚刚因为自己居住的违章建筑要大排查,无奈搬出去,但是又不知道去向何方……

从二次元男孩,到蛇皮袋老人,再到旅行箱男子,《开端》除了反映网络暴力问题这个主线,也展示了社会底层真实生活的模样。

其实,有多少网络暴力,说到底是源自对别人生活的误解和自以为是?

网友们不了解白敬亭高端游戏金领到底过什么生活,所以猜度他是元凶,白敬亭也不知道那些低到尘埃里的人到底是过什么生活,所以猜度他们是元凶。

无知,又不自知,这就是网络暴力的开端。

二、从受害者到加害者的恶性循环

“锅姨”以及司机王兴德夫妇,是《开端》中公交车爆炸案的元凶,同时两位演员也当仁不让地贡献了最佳的演技。

两人的遭遇,最令人同情,当然也是本剧最具争议的对象。

无疑他们实施了公交车爆炸,造成了重大伤亡,但是他们的遭遇也是令人同情,至少憎恨不起来。

他们首先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女儿王萌萌乘坐45路公交车,在大桥上中途下车,然后被迎面而来的大货车撞死。为何她要从大桥上下来?真的只是坐过站了吗?

网友们开自己的脑洞,对王萌萌进行了各种贬低和愚蠢化。

“锅姨”以及司机王兴德作为父母,承受巨大的丧女之痛,还要背负网友的网暴,他们的精神创伤可以相见。

在诉诸有关部门调查无果多年后,他们选择用引爆公交车的极端做法,让有关部门重启调查。

黄觉饰演的王兴德与刘涛饰演的杜局的对话,估计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名对话:

刘涛表示:你女儿的案子,我们已经重启调查了。

黄觉说了一句:谢谢。

这一句“谢谢”多么沉重,又多么讽刺。

网暴暴力的受害者,自己受了非常多的苦,而这个苦没有办法被人理解和表达,所以他们不得不用这样一种方式对外呈现,却也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然后,加害者又制造了更多的受害者,以至于最后很多人都在成为受害者的同时,也变成加害者。

这就是网络暴力的可怕之处,它会几何级地增加受害者,和加害者,最后所有人都可能被拖下水。

据我作为心理工作者的观察,很多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过一段时间都会不自觉地成为加害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绝对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因为网络暴力,已经让他处在精神创伤的状态之下,加害他人这个行为,在他看来,是一种保护自己免受其他伤害的应激反应。

这也就是为何许多网络暴力,往往假借“正义”之名的原因,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真的是“正义之举”。

三、为何网络暴力的循环很难被阻断?

网络暴力需要具有权威的人主持正义,对他们的要求当然也很高,他们必须有很强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能自己也带着创伤在工作,面对利益问题需要持身中立。

然而,《开端》也告诉我们,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剧中的警方事实上成为两派。

一派,以刘涛饰演的杜局和刘奕君饰演的老张为代表。他们更年长,当然遇事也更加清醒,基本态度是先观察一下,不要轻易下结论。

杜局的“准备药检”,被许多人吐槽,其实这才是比较科学的态度,他们说的真的假的,不要随便猜,如果怀疑先用科学方法排除。

而老张的表现更为惊喜,每一次都是比较认真地对待别人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经的表达。

而另一派更年轻,显然更加毛糙。他们往往就是接受网络舆论的基本观点,再加上自己的“常识”,马上就做了判断。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大家都认为是你,难道还会有错吗?

而且顺着风向,也没有什么风险。

这也反映了目前网络暴力的常态。

更具有权威地位的,如有关媒体,网络大V,甚至是有关部门,也是舆论先行。很少有人,能有这个定力,在网络暴力泛起之时,能够顶住这样的压力。以比较客观的状态,去处理网络暴力事件。

这种“拉偏架”的方式,也导致了更多网络暴力肆无忌惮。

当然,这些没有中立处置的有关权威,也不见得能真的置身事外,分毫无伤:

当“反转”来临之时,他们可能也会承受汹涌的“民意”,同样的网络暴力也会朝向他们,认为正是他们带来了上一次的网络暴力,甚至会以更为严厉的“暴力”对待他们。

只要不阻止网暴源头,这个“锅”,会一直传下去的。

这样的事情,虽然《开端》没有演绎,但在真实生活中,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

这就是坐视网络暴力,自己也成为受害者的下场。都别想逃

当然,更令人唏嘘的是,那些知道事情来龙去脉,试图为网暴受害者说话的人,也往往会遭遇池鱼之殃。

《开端》的故事中,当年王萌萌的事件真相是,她在公车上遭遇猥亵,所以要求下车。而现场是被人目击,并且拍下照片的。

但是,知道真相,又怎么办呢?

她之所以没有说,是因为知道真相的人也会被网络暴力,因为只要他表达的观点和网络暴力者持的观点不同,就会被讨伐。

这些人最后的结果,不是被禁言,就是自己选择不发言。

毕竟,说了也白说。

当网络暴力成为了主要的声音,舆论生态就被严重破坏了,没有其他声音可以与之对冲,自然会导致无人能纠正这种暴力的声音了。

四、“闭环”思维,最终导致网络暴力盛行

《开端》之所以能让人对网络暴力有所反思,来源于可以一次次循环,让人们看到全部的真相。同样,也得益于一次次循环,才让各方都有一次次纠错的机会。

现实生活就残酷得多了:

被冤枉杀害乘客的司机。

被前女友栽赃陷害的歌手。

被实习生冤枉的主持人。

被404的顶流明星。

被冤枉成网络乞丐的寻亲男孩。

他们都没有机会,等来那些网络暴力他们的人,在一个新的循环中,去发现他们是被冤枉的,并努力纠正错误,有机会重新开始他们的人生。

他们不成为“锅姨”已经是万幸。

从这个角度看,《开端》是非常乌托邦的,给了那么多网络暴力的加害者以机会去明辨是非,而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一次次循环,当然也不会有他们幡然醒悟,承认错误,进行补救。

因为,这种错误是很大的,犯错会引发一个人强烈的羞耻感。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处理这种羞耻感的方式,并不是坦然认错,并且积极补偿,而是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犯错了。

坚持错误,直到成为“正确”,亦或者从此不提,是他们更惯常的处理方式。

而且这和一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往往也没多大关系。

去年,有一个网络事件,就发生了反转。我曾在的一个社群里,之前有不少人,包括高级知识分子,甚至有留学归国的博士,有写了不少书的文化人,都对当事人大加挞伐过。

我因为反对网络暴力,还被这些人指责,这是“助纣为虐”、“三观不正”——所以,我真的能够理解《开端》中那个知道真相的女生,选择隐忍不发的原因。

在还没有反转的时候,我曾问过他们:

如果这件事真的反转,你们会道歉吗?

有一小部分人说,自己可能会道歉。有一个人表示,我会在心中默默道歉,但不会说出来的。

最后, 事情反转了。

你知道结果如何?

其中,大多数人都声称:没有反转,还是有很多嫌疑——死不承认事实,是许多网络暴力者维护自己权威和自尊的方式,也是网络暴力屡禁不绝的心理动因。

而其他人,包括当初说可能会道歉的人,大概都和那个说心中默默道歉的人一样,一字不发了。

当然,有时候真的不能都怪现在的网友。

因为,在目前的互联网运行机制下,许多网友的思维是进入“闭环”状态的。

《开端》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循环”没那么快终结

推送、推荐机制,会让人沉溺其中,你看到的信息,都是你喜欢的,或者希望你看到的,而那些你不喜欢的不同意见,或者不希望你看到的不同意见,你连看到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的状态,自然没办法培养批判性的思维,自然更是很难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真正深刻的反思,事实上,这样的机制估计也不需要你反思。

所以,要打破这样的循环,真的很难。

五、要拯救下一个“锅姨”,拯救这辆车上的每一个人

最近发生的刘学州事件,因为极其震惊、极其惨烈,引发了许多人的同情,特别是对于网络暴力的申斥。我看到,有关部门也在着手推进去治理网络暴力,微博等公众平台也开始设置一些机制,努力去避免这种伤害。

这当然是一个好的开端。

我个人期望,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可以紧急地增加一档节目,小品也好,相声也罢,谈谈网络暴力,让全国人民重视这个问题。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逐一翻查过去网络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千万不要等到他们成为了“锅姨”,才开始予以重视。

远的不追,至少去年2021年发生过的网络暴力事件,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应该一件一件排查,不能因为很多网友以为事实是这样,就真的不管不顾,这其实是在制造“锅姨”,后患无穷。

当然,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通过《开端》也应该有所反思:

首先,自己要做一个不知全貌、不予置评的人。

一个人,要学会闭嘴。

闭嘴是当代互联网人最大的美德。

其次,碰到这些事情,也要看淡一些。

《开端》里,无论大小事,无论什么时代,你会发现,几年前,这群人在网上乱说,几年后,这群人也会在网上乱说。

他们的共同点是很像的,就是喜欢乱说。

他们的人生重点就是不断找不同的对象,去乱说他们的是非。

所以当你发现他们在乱说你,请这样宽慰自己:

他们真的不是针对你的,这就是他生活中的常态,过一段时间,他们又会去乱说别的什么人。

这样你的感受,可能会好一些。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看不听。

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特别是不愿意顺着风向去骂人的那种,其实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留言评论,也可以看做一次次小的语言霸凌。

我做的选择是,让他去评论吧,我不看。

特别是那些我写了几千字长文,文章发出后没多久就开始评论的人,你自己都不认真看,我凭什么认真看你的?

不要跟他们对吵,也不要因为他们动怒,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他对你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伤害。

这也是打破这种循环的办法,就是不接招。

最后希望,在2022年,这样的网络暴力能够少一些,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也能少一些。

当然作为一个小小的自媒体平台,我还是很愿意继续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发声,帮助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度过难关。

去年我因为为一位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发声,被禁言了14天。

有人问过我,是不是感到后悔?我并不为此后悔,但那个时候还不能很系统地用语言表达我的想法。现在就想借用《开端》来做个回应:

我希望能够努力用我自己的力量,去终结这样的循环,去拯救下一个“锅姨”,拯救这辆车上的每一个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列“车”上。

开端观后感【篇二】

1月25日晚,在经过25次循环后,正午阳光开年大作——《开端》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循环解除,所有遗憾最终变成美好,我们熟悉的每个小人物都获得了人生的大圆满。这是最好的结局,但,同样也是最“悬疑”的一个告别。

首拍悬疑剧,接触无限循环流题材,正午阳光便用她的敬业和细节,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尤其是对剧中的每个小人物,都用了不少的镜头笔墨刻画,力图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一辆公交,无限循环,生与死的徘徊中,本应感觉枯燥冷漠,然而观众们内心却万分纠结,甚至还被打动,在一个个乘客的故事中看到了小人物的挣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品出了被作者隐藏在剧情深处的世间温情。

“所有人都烦他,但是他不烦所有人的”话痨直播一哥;爱猫但哮喘,二次元渴望世界包容和父母理解的少年卢笛;背负前科累及家人,在儿子面前抬不起头的西瓜大叔老马;在生存线上挣扎,买不起卫生巾,却希望女儿继续读书的老焦;胆小的肌肉男;热心的药婆婆……每个小人物的心底,都有最柔软的地方。这组小人物的众生相格外生动,因为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身上看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

《开端》最后的第15集,让很多观众爆哭。相比前期剧情中的畏惧暴力,老焦和卢笛义无反顾的冲了,西瓜大叔毫不犹豫去夺刀,一哥大叫着去抱锅姨腿,肌肉男终于觉醒力量压制,药婆婆拿自己的药袋子猛敲司机,小江终于护住了他的张队。炸弹没有爆炸,《卡农》铃声停止,司机和锅姨解开心结,肖鹤云和李诗情的计划终于成功。正义战胜网络暴力,公交车上的猥亵男人绳之以法,每个人都开启了新生活……终于,一切不用再循环了。

在结尾的弹幕中,有网友评论:“千万不要忘了老焦的见义勇为奖金”,狠狠被大家的可爱和善心戳中了一下。有网友说,这种感觉就像是看到身边一直努力生活的大好人终于过上了好日子。所有细小的善良都能得到正确的回应,人群中再不起眼的小人物也能够闪闪发光。或许,这就是《开端》最好的结局。

一切都圆满了。正如饰演肖鹤云的白敬亭所说:“所有遗憾最终变成美好。”正如饰演李诗情的赵今麦所言:“纵有万般不舍,循环总是要解除,公交车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过。”

但是,一切真的圆满了吗?在《开端》结尾,作者似乎是留给观众了两个结局。第一个结局,假如你相信世间真的存在“无限循环”,那么,45路公交上的所有人都会存活。相反,假如你并不相信,那结尾里的一切美好都是一个泡影,一场梦。或许,这也是《开端》从头至尾,始终没有解释“无限循环”的原因。再细想,甚至,整部剧都只是作者由一次爆炸产生的联想,在25次循环中求索生路,力争让大家全部活下来的美好试想。

现实中没有循环,也不会重来,但《开端》带观众体验了一把,也将作者的希冀传递给大家。比如,在面对网络暴力时,大家应记起《沉思录》的一句话:“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比如,在以后的生活中,愿你我每个人都能心怀正义,不愧良心,做好自己,活成自己人生的主角。

再见,开端。“希望世上永无循环….如果有….也要在快乐的日子里循环下去!”

开端观后感【篇三】

还有谁没看《开端》?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这部剧在短短几天里竟然如此火爆?甚至热度超过另一边的《王牌部队》和《雪中悍刀行》好几条街。

频繁的热搜,超高的剧评,到位的宣传,都是这部剧能够让人如此认可的原因。甚至没开播几集,该剧就拿下了8.2分的超高评分,这在电视剧行列里,能有如此高的分数已经算是现象级的场面了。

至于这部作品究竟有哪些值得大家去看的地方呢?这部作品之所以深受大家喜爱,无外乎这两点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引人入胜的剧情

或许是难以打破的“时间循环”,这样的题材在国产剧中属实是难得一见,不可多得的剧情,不一样的脑洞,让那些对众多都市剧和仙侠剧已经审美疲劳的观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上来就是紧张刺激的剧情,观众的心也随着调动起来,很难不让人入戏呀!

当然,既然是正午出品,那么剧本这一块也是完全可以拿捏住的。除了对原著的还原,在角色赋予上,出品方也有稍加改动,毕竟要考虑到符合当下的市场才行。

剧中,肖鹤云与李诗情原本并不认识,却因一次次的时间循环而并肩。为了找到爆炸的原因,两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只不过,李诗情更希望是救下全车的人,而肖鹤云重点还是先保住自己。

但一次又一次的经历,让他们在探寻真相的路上越发迷茫无助,一路走来,他们亲眼见证了许多人性的善恶美丑,看到了很多内心的阴暗面。或许是对人性的深层思考,或许是情节的跌宕起伏,总之,观众真的看进去了。剧情足够跌宕,才足够吸引人。

二、恰到好处的演员

再加上白敬亭和赵今麦这两对当红的流量演员的初次合作,这对俊男靓女的组合,同框实在是太养眼了吧!白敬亭这次的演技可以说是有了质的提升,对角色的领悟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到位了。

小白的热度可真不是盖的,此前与谭松韵一起出演的《我们的时代》虽然只是其中的一个篇章,却获得了最多的好评。再加上去年他和马思纯的电视剧中刑克磊这一角色实在太讨喜了,很难让人不爱吧!

而赵今麦,不愧是十八岁花一样年纪的女孩!她也太美了吧!如今的麦麦出落得越发大方漂亮,五官也有一种长开的感觉,眉眼间有一股其他女星没有的单纯,满脸的胶原蛋白,果真是令人羡慕的年纪。

当然,赵今麦作为一个童星,演技可是一直都很在线的。除此之外,又有正午阳光这个金字招牌,“正午阳光,必属精品”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也足以说明这部作品的厉害了。

只不过,与两位主演的夸奖声不同的是大家对实力派演员刘涛的看法。细心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原来这个短发造型的杜局竟然就是刘涛!

这一角色与她以往的角色相差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呢,看惯了刘涛女人味的样子,如今这样倒是有些“假小子”的既视感。

开端观后感【篇四】

如果一个人有一天突然知悉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比如穿越或者陷入循环这种事,他自己是很忐忑的。虽然亲身经历,但说出来是不会有人相信的。要经历怀疑、求证等诸多过程,最终大概还是要一个人承受。

就好比我们看过的那么多穿越网文,没有一个主角会主动坦白自己是穿越来的。一来,坦白了之后就没有了金手指;二来,所有人都不相信的事情,说出来很容易被当成神经病的。

就好比电视剧《开端》所讲的这个故事。

一辆载有7-8个乘客的公交车,宿命一般,就算不是在路口撞上油罐车爆炸,到桥上之后也会被引爆炸弹。

其中有一个在校女大学生率先在死亡中觉醒。她总能在爆炸发生前醒来,但只要没有阻止爆炸,就不能跳出循环。

她也曾尝试阻止公交车爆炸,多次无果之后,决定先下车再说。她巧妙地找到了理由,拉着邻座的男生一起下车。虽然男生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死亡,但也算阴差阳错,男生也带着记忆跟她一起开启了循环模式。

这使得情况稍稍得到了一些改善,女孩算是找到了一个盟友,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自我怀疑了。

但她们提前下车这个事,在公交车爆炸之后就会显得极不寻常,警察找到她们也是情理之中。只不过她们讲述的事情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让一位见多了世面的二十年老刑警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正常人,谁会相信这种事?

《风之谷》的观后感


《风之谷》观后感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想这句话大家都看腻了吧,谈起这句话很多人都说:切,老土!可你们问问自己的良心,你们有保护我们这位慈祥的大地母亲吗?有保护我们这些亲切的氧气吗?我经常疑惑,大自然对我们这么仁慈,而我们却要这样不停地伤害大自然呢?难道我们就不可以对大自然仁慈吗?看过《风之谷》后,我明白了,是因为我们人类的贪心、野心,为了一点利益就不惜代价去伤害任何东西令我庆幸的是:至少世界上还有像风之谷的人民一样的人。

《风之谷》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故事,亦是一个让我们人类自悟的故事:生长于风之谷的纯真少女娜乌茜卡从一开始就背负着拯救世界的命运,为了能为人民找到一片适于生活的净土,勇敢的与野心勃勃的特洛海军对战,并图与虫王沟通,最终她真诚的心还是感动了一只虫王,尽管其他虫王无视她的阻拦将她挤出地面好高好高,特洛海军消灭 了,然而娜乌西卡也壮烈牺牲了,面对这一幕,战胜特洛海军的虫王群终于纷纷伸出了金黄的触角,将勇敢的娜乌西卡高高举起,触角金光闪闪,如新出的希望之阳,光彩夺目,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我们大家勇敢的娜乌西卡睁开了她的双眼,并站了起来,看到了虫王群美丽的触角就在她的脚下,看到 特洛海军被消灭,看到 人民安好,她笑了,她奔跑 了起来 ,奔向可爱的人民,奔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我们感动,我们亦要反思:我们要如何保护地球,难道我们要等到地球变成《风之谷》中的情景再凭借娜乌西卡的微弱之力去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吗?不!我们要行动起来,为美好的明天,为纯洁的那一片天空,贡献出我们的一切,一切为了我们的地球,一切为了我们的自己,一切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pS:大家去看看吧~

很感人的说~~

新闻观后感


前一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一则感人至深的新闻。一位开杂货店的老板娘有着一位身患癌症的丈夫,全家有老有少,丈夫不能干活,女儿要上学,老人不能干重活,生活的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有人曾劝过她改嫁,但她舍不得丈夫,仍然对丈夫不离不弃。

看了这则新闻,我想到了老板娘有着顽强的毅力,几十年来,不曾为丈夫流下一滴眼泪,但那次记者采访,她泪水不断。眼前的我受到一点点挫折,一点点坎坷,一点点困难就半途而废,就只会用哭来发泄自己的感受,不会用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它现在,我知道哭是没用的,是懦弱的表现。虽然我没有老板娘担子那么重,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的付出,就会有一定的收获。有时,成功只在于一步,如果你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相反,如果你向前迈进一步,你就可能已经迈向了成功之路。

所以,老板娘,我想对你说:一分辛苦一分甜,阳光总在风雨后,你的丈夫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也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为老板娘献上一份爱心。

《诗经》观后感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随着手中的页数缓缓增加,我仿佛看到了那午后暖暖的阳光,轻拂的柳叶,还有听到小山坡上那低低的吟唱。诗经,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万分柔弱,在我眼里,它有的是那午后的明朗,风儿的轻抚,虽有枪林弹雨中的烟火,却少了那一份尖锐,虽有小桥流水般的思绪,却淡去了那一份娇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诗音,短短几句,却深深地奏出了那一份对少女的倾慕。河水细流,荇菜参差,道出了在水一方的思绪,道出了翻来覆去的挂牵。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转眼,又是那坚贞的女子在扞卫爱情。谁道红颜娇弱不已,耳边,是她那誓死的决心。

硝烟漫天,烽火连连,又有谁知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深深的思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百年前,千年前,又是谁在刀枪铠甲之下,脑海中浮现出妻与子的笑颜。只愿弃甲归田,与你漫步庭间。

轻轻翻着这一张张的页码,转眼间,眼前,不再仅仅是那浓浓的亲情,爱情,字词深处,却是那对时事的评价,对人的赞美,以及那处于统治者压榨下的哀叹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爱惜,是对那些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官吏无尽的赞美。而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魏风伐檀》却又用着那声声的哀怨唤出了他们的不满,在那腐败的社会,在那只会搜刮民脂民膏的社会,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惨遭剥削,却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换来的只是这深深地呢喃,叹息,指责,无奈!

诗经,一本不灭的书,她似动听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赞美;她似哀怨的二胡,唱出了一份无奈。她,拥有着一份典雅,一份清新,一份美丽,是桃花源里那清澈,美丽的小河,在人们心中缓缓的,流淌!

《爱迪生》——观后感



爱迪生没有受过基本的教育他只在学校上了3个月的学。妈妈教他读。在他9岁—12岁之间读完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几年以后的辛西那提,读书基本上消耗了他所有的时间,他每天在图书馆里呆到很晚才离去。爱迪生因为发明了像片、手机电池和胶片……而出名。他发明所得的钱全部用在他的两个嗜号上,一个就是买的实验设备,另一个就是卖书。他的朋友是这样形容他的:
当我拜访他时,我发现他坐在一摞几米高的书后面看书。他白天和晚上都在看这些书。在他的书桌上吃饭,椅子上睡觉。在6个星期里他看完了所有的书,做了超过两千次的实验,都是书上所描述的。
写完这段话,我对爱迪生不禁产生了几分敬佩,他的一生是那么伟大,艰辛,可他刻服了一切,他亲身为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只要饮主中坚信一件事,你就可以靠这种信念来走下去。那么你的一生是多么伟大呀!

旗袍观后感


旗袍观后感
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我国内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烈士,他们为了不让我们祖国被侵略,不让帝国主义者在我国横行霸道,他们英勇反抗甚至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在敌人深处的地下工作者不能让人遗忘,这些烈士之所以能够准确的打击到敌人的要害,大部分是因为地下工作者的情报,所以地下工作者是伟大的、光荣的!
在国庆假期中,我观看了《旗袍》这一部电视剧,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关萍露,是一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负责安插在在背叛祖国的汉奸成立的机构,给外部的共产党提供情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在敌人内部时,被自己的爱人看到了,他不理解关萍露,认为她背叛祖国,并且告诉了关萍露的好友。从此关萍露就背上了汉奸的骂名,而她的上司告诉她地下工作者上不告知父母下不告知妻儿连最亲最亲的人都不能告诉,这样我们才能潜伏的更深,让敌人不能发现我们。她面对其他人却有苦说不出。在抗战时期这些地下工作者,要背负着骂名,顶亲朋好友那鄙夷的目光,却不能找任何人倾诉,只能默默的抹着泪,这种精神让我们钦佩。
关萍露的经历也让我想到了,在战场上两方交战前总要派一些侦察员侦察敌情,侦察员往往也是最危险的。我还记得在一部电视剧中,一位侦查员,为了侦查海岛上的敌人,躲进了一个油桶准备飘过去侦察,敌人发现了油桶,连打十几枪侦察员都没有吱一声,只是咬着自己的衣服不发出声音。侦察员和地下工作者的工作同样危险,就好比是在刀尖上跳舞,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
在无数的革命烈士中,我们只记得那些英勇无畏冲锋杀敌的大英雄,却忘了这些为了革命而在自己的岗位上冒着生命默默奉献着的幕后英雄,这种英雄难道不是应该更让我们钦佩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