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 > 导航 >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观后感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观后感。

东京奥运会到来了,而在乒乓球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马龙和樊振东分获金银牌,这幕让人看得非常激动,让人非常的开心,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观后感,那么东京奥运会观后感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观后感【一】

第32届东京奥远会的很多项目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观众们也很有选择性的去看比赛,乒乓球当然是大多中国人的首选。在今天的两场乒乓球半决赛中,中国男子、女子单打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午饭时分,我打开电视,回看了女子乒乓球单打半决赛,是我熟悉的中国选手孙颖莎与日本选手伊藤美诚争夺决赛席位。两人虽都是2000年出生的年轻选手,但实力非常出众,这场比赛应该会很精彩。果不出所料,两人的比赛非常有看点。首先是伊朦美诚要到发球权,用她独有的扎马步式发球将球“花里呼哨”地发到对面,孙颖莎回击,将球打回,两入击球极快,孙颖莎顶住对手拉长球进攻,拿下第一分,孙颖莎激动得吼出声庆祝,比赛继续。

孙颖莎连续得分,发球直接拉长球,使对手打得很不自在,也有些措手不急,第一局以11:3轻松赢下。第二局开始,对方发球,孙颖莎几度失误,一度使比分来到3:9落后,她有一些着急,但迅速调整好节奏,重新战斗,连续追分,一点点追回,连追七分,将比分逆转,来到10:9,最后一球,对方发球失误,孙颖莎11:9拿下第二局。第三局两人比赛尚且胶着,但第四局伊藤美诚显然是没了士气,最终,伊藤美诚的妖娆多姿没有抵过孙颖莎的沉着冷静,孙颖莎以4:0的大比分横扫了伊藤美诚,与陈梦会师决赛,提前锁定了女乒金银牌!

下午男乒又有好消息传来,马龙鏖战7局,最终以4:3战胜了德国选手奥恰洛夫晋级决赛,将对阵中国的另一名队员樊振东,这样以来,无论男乒还是女乒,金牌银牌都属于我们中国!乒乓球不愧是我们的国球,队员们打出了我们的精气神和高水平!中国乒乓球队,我们的神之队,加油!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观后感【二】

时下,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男单决赛即将开打,对于我们观众来说,这自然是一场队友切磋赛,但是对于这两位选手来说绝对是一场龙争虎斗,也是一场终极对决。

大数据表明两人曾不止一次在舞台的正式比赛中打过遭遇战,几乎都是马龙在赢(20场马龙赢了15场),不过基于两人当时处于的大时代不同,马龙在樊振东的生涯早期,对他就是一顿狂虐,不过后面在19年之后就没法继续虐他了,马龙有些时候和樊振东交手也会被虐!

最近的4次对战中,樊振东已经是能够赢他3次,而且樊振东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比赛中都击败了他。

这样一看,马龙还是有点压力的,樊振东他目前是在世界第一的,而且在年龄上和其他的一些身体要素上都要比马龙有优势,马龙作为一位全满贯未必就是对手,大部分的指标都在表明他是劣势的。

不过你要知道在乒乓球这一项运动里面,他绝对是一个时代的先驱,我也不敢在他还没有比赛就吹嘘他失败。不过有一点可以知道的是,这是他最后一届参加奥运会了,或许此战过后,他便会退役也说不定,一位老将破釜沉舟的心,绝对不能小觑,这势必会是一场龙争虎斗。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观后感【三】

这几天看了好多场奥运会的比赛,各项比赛有中国选手出战的我基本都会去关注一下,但主要看的还是我喜欢的羽毛球跟乒乓球。

喜欢羽毛球是因为我自己是个羽毛球爱好者,每周都会有个两三次去球馆打球的习惯。因为自己也打,就知道规则,就能够去真正地去欣赏比赛,而不是只看分数。喜欢乒乓球是因为长久以来我国对乒乓球的统治,这种绝对的实力着实让人着迷。

看了几天发现,日本乒乓球选手要比羽毛球选手更要盛气凌人。

日本乒乓球长期以来都以打败中国为目标,隔一段时间就会出个天才选手就信誓旦旦要打败中国,气焰不可谓不嚣张,看着着实气人。怪不得有网友说,看奥运会,奥运精神没领悟到,反倒激起我的抗日精神。就是这种嚣张的气焰让人看着可恨,所以打败日本队的时候看着特别解气。尤其是在26号,混双丢金后,日本队员的气焰更甚,日媒更是尬吹,只有水谷隼集齐了奥运会的金牌、银牌和铜牌,而中国队则没有一人能做到。

今天孙颖莎4:0轻取伊藤美诚着实替大家出了一口气。

而日本的羽毛球选手更多地专注于球技本身,专注于赛场,而且整体水平也确实很高。给人的感觉就是打球都很努力,球品也都不错。日本混双组合渡边勇大/东野有纱输给了我们“黄鸭组合”,输球后渡边勇大隔网对国羽竖起了大拇指,球品没得说。这样的对手才更值得尊敬。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东京奥运会混双乒乓球决赛观后感精选三篇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虽然有些人认为输了可耻,可是比赛本身就是有输有赢的,无论国乒结果如何,运动员没对不起任何人,那么东京奥运会混双乒乓球决赛观后感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京奥运会混双乒乓球决赛观后感精选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东京奥运会混双乒乓球决赛观后感精选三篇【一】

马龙的「拼命努力保持微弱优势」并不是矫情,科比的「别以为稳了」也不仅仅是说给美国国家队的。竞技体育确实就是不断进步不断赶超的过程,更何况是奥运会这样的舞台。这背后的艰辛与困难,是普通观众无法想象的。

对国乒选手来说,这其中更是有很多复杂纠葛。我们当然希望中国乒乓球永远是世界第一,但又要担心这个项目变得小众从而在奥运舞台消失。所以才有「养狼计划」,也有大家很熟悉的国际乒联各种规则调整。

所以,即便各种网上传播的热门视频让很多人觉得中国乒乓就是世界无敌(比如你除了世界第一啥都没有),但事实上乒乓球的处境从来都不容易,每一位在国际比赛拿到好成绩的国手也都付出了很多的艰苦努力。

曾经就像电影里外星人攻占地球一样横扫奥运的美国篮球队,现在都能被追上,充分证明竞技体育就是要不断突破和进步。这届美国队出征的时候,国内的媒体也都是「这阵容要这么输?」结果离开美国之后被人到处胖揍。

事实上,论是夺冠了还是失败了,其实都需要更多的理解,都需要给运动员们更多的空间。而对中国乒乓球来说,赢球之后能有更多的理解,甚至更重要。理解他们的胜利都是拼命训练和克服了巨大心理压力拼下来的,而不是掉下来的王冠。

东京奥运会混双乒乓球决赛观后感精选三篇【二】

许昕和刘诗雯对战日本的水谷隼和伊藤美诚,我看到了日本队的决心和本土作战的优势。

中国队开局取得巨大优势,先拿下两局,通过积极交流和怒吼牢牢压制住日本队,两局都取得大比分领先,许昕和刘诗雯配合默契,展现了中国队在乒乓球领域的统治力,中国队士气大增。

可是,从第三局开始,日本队开始了顽强的抵抗,水谷隼和伊藤美诚表现出必胜的决心,比赛中水谷隼的头带,护目镜装扮抢眼,伊藤美诚也不断调整身体状态,让自己身体更放松,看出来双方对胜利都十分渴望。

也许是战术安排,第三局的日本队开始发力,并取得第三、第四、第五局的胜利,拿到了天王山之战,中国队经历了漫长黑暗的三局。

日本队貌似是放长线钓大鱼,虽然第六局中国队稳住了心态,重新赢得主动,并取得了胜利,然而决胜局开始后,一切好像都不一样了,日本队居然接连得分,比分来到惊人的八比零,伊藤美诚抑制不住嘴角,在场上开始活跃的蹦蹦跳跳,我猜测这是日本队有预谋的大杀器、战术准备。

所有人都清楚,这种情况下的中国队几乎没有了获胜的可能,练解说员都有些绷不住,声音颤抖,在这样巨大的劣势面前,奇迹真的很难发生,之后中国队也追了几分,但巨大的劣势已经使胜利的天平向日本队倾斜,最后,第七局的比分停留在六比十一,中国队三比四输给了日本队,赛后水谷隼取下头饰,也不再掩饰喜悦,和伊藤美诚开心的拥抱,他们也确实在决胜局展现了统治力,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是在中国人所统治的乒乓球领域也是如此,也会有失败,这就是竞技体育,也是奥运会的魅力。

最后,希望中国奥运健儿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展现出最好的风采,为国争光。

东京奥运会混双乒乓球决赛观后感精选三篇【三】

我本来没想过还会在好友圈发这么长的话,毕竟五年过去了也成长了不是那个喜欢个什么都要全天下都知道的风格,但还是想要说点什么。

我虽然嘴上说着很冷静很缺德,早早就跟看球的各位打了预防针,可心里真的没那么放得下。

21:28,我很早开始就想好了要怎么纪念这个时刻,要把我新换的壁纸和这个时间点一起截图留念,这可是奥运史上第一枚乒乓球混双金牌。其实也没错,只是这枚金牌不属于中国队而已。

看了这么多年球,打到这个份上到了第七局其实也能看出来赢面很小了,最后的结局好像也在开局就已经确定了,和无数个支持的球员输球的时刻没什么不一样,可这是奥运会。

我打开微博的时候先看到两位的微博更新了: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合双打银牌。

然后是热搜,关于这个的话题爆了。

这个晚上很多人会因为这枚银牌惋惜、感慨。

可是也只是今天了,明天会有新的比赛,新的金牌,新的故事。他们的名字很快会被遗忘,这枚银牌留下的,会是奖牌榜上增加的那个数字。

我很难向不看球的朋友解释这枚银牌意味着什么。

从2017年混双纳入奥运项目,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这枚势在必得的奥运史上第一枚,也是这届乒乓球的首金,中国队输不起。也不只是这一枚了,对于乒乓球,中国人好像从来都输不起。

中国人对于国球从来都有种近乎自大的自信。奥运从开打到现在热搜上过的洗脑包里有些玩到烂的梗,有时候真的很难想象2021年了,这样盲目自信带来的压力居然还是这样沉甸甸。

我并不是想替他们开脱什么,今天的比赛打到后面出现的失误不可忽视,可是今天的对手,从一开始就不是可以碾压的,五五开,甚至四六开。上场之前,也许全队就已经做好了会输的准备。可是做好准备,我们也输不起。

这枚丢掉的金牌,是04年之后,17年里的唯一一枚。听起来也很不错了吧,17年里,只有这枚丢掉了。

不负责任的说,如果换两个人丢掉,可能我还会好受一点。

可是许昕和刘诗雯输不起了,因为他们没有下一次了。

五年,从里约到东京,走了整整五年。

五年里,刘诗雯经历了什么?16年被禁赛退回省队,17年失去了自己的主教练,单打独斗扛过了低谷等来了马琳,19年,拿着最后一个名额去了布达佩斯,成为了混双选手。混双拿下了,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拿到了世锦赛单打冠军。这个冠军,她等了整整十年,六次世锦赛的咫尺之遥,才换来的这一枚金牌。那时候球迷终于看到了希望,因为这枚世锦赛金牌,意味着奥运会单打的门票。

身兼单打和混双两项的压力,28岁的刘诗雯扛起来了,次次公开赛三项都上,咬着牙顶着受伤的胳膊撑着到了2020年,疫情来了,奥运延期。同期的丁宁,面临延期的奥运选择了退役,可刘诗雯没有。毅然决然选择做手术,还没有上过奥运单打啊,怎么能放弃。

从2020年夏天进入手术期,到2021年四月份第一次投入系统训练,长达八九个月的时间,没有过任何比赛和训练。积极康复,等来的是单打门票的消失。奥运名单公布之后的那一次比赛,刘诗雯第一次在赛场上,比赛没有结束就崩溃流泪,从她十四岁出现在镜头前开始,这是第一次。

疼吗?

二十五年的梦想眼睁睁从手里溜走,她不是没做努力,为了这个梦想,二十五年里她的人生只有乒乓球。

可是不能崩掉,还有混双。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枚混双金牌,是乒乓球首金,要拿下。

所以不能哭,不能放弃,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单打选手,全心全意准备混双。

许昕呢?许昕也是这样的,他们这一批运动员能走到东京,走进东京赛场的,六个人,只剩三个。更新换代,最小的奥运选手才21岁,把自己碾碎了抽筋剥皮一次次,才走到今天。

没有遗憾吗?许昕和刘诗雯靠着这枚混双金牌,试图弥补掉这二十多年来他们所有的遗憾。再输不起,最痛的也是他们。

日本队女选手今年21岁,中国队还有机会再研究,还会有更年轻的中国运动员和她对抗,赢回比赛,这一点我从不怀疑。

可是他们俩不行了,他们没有下次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届奥运会,获得的这枚别的国家渴求的,在中国乒乓球队视如耻辱的,混双第一枚银牌。

但我还是要说,许昕和刘诗雯是当今乒坛最优秀的双打选手,是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最好的天赋,最刻苦的训练,能拥有刘诗雯和许昕,是中国队的幸运,也是乒乓球这个项目的幸运。

看了这么多年球,我从一个在乎国家荣誉的人,渐渐变成了更在乎运动员个人输赢的人。挺小的格局,可是这整个东京周期跟下来,我渐渐明白,所谓的国球荣光,是一个人痛苦之下换来的光荣和无数个人无穷无尽巨大的痛苦。

所以今天更让我难受的是,我不知道他们俩未来多少年里午夜梦回的是今天的噩梦,是差一点要走上的那个颁奖台。

不管今天的银牌可以换来多少人对这个项目的理解,未来会不会少一些烂梗多一些宽容,不重要了。

希望你们能忘记,如果不能放下。

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夺冠观后感


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了,庞伟和姜冉馨两人搭档,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在混合团体10米气手枪比赛中顺利夺得金牌,此时作为中国人心中肯定有很多的想法,那么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观后感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夺冠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夺冠观后感【一】

奥运之父顾xx曾说过:“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索契看望参加第三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曾说:“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

中国以文明大国身份谦和而体面站立在世界人民面前,拼搏奋斗、自强不息这是奥运精神与中国精神的完美契合。站立在奥运的赛场上我们没有在金牌崇拜里迷失,不以金牌的多少论英雄,更多得是去享受它所带给我们的魅力、激情和快乐。

赛场内,有xx、xx首日失金的遗憾、有xx夺金的从容淡定;更有新晋的xx“我已经很满意了”的自我的肯定和洒脱。以平常心面对成败,这是运动员展现出的大国风范。

赛场外,我们为奥运健儿鼓劲呐喊,期待捷报频传,但我们更加期待他们为世界展示中国拼搏向上的竞技风采,带给一场场运动美的视觉盛宴。无论成败,我们都将最热烈的掌声和最衷心的赞美声献给拼搏的健儿。这是数亿中国人展现的大国风范。

奥运的征程还在继续,享受奥运精神,展现大国风范的理念将继续并永远在每个国人心中沸腾、燃烧。

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夺冠观后感【二】

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431名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刷新境外参加奥运会的规模和人数纪录。尽管疫情为训练备战带来诸多变化,但东京奥运周期,中国队选手的表现稳中有升:在东京奥运会33个大项、47个分项上取得了30个大项、41个分项的参赛资格。

奥运新手成为此次参赛的主力。据统计,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4岁。刚满21岁的射击选手杨倩将与队友王璐瑶共同承担夺取奥运首金的重任;14岁的全红婵在代表团中年龄最小,将在女子跳水10米台赛场完成奥运首秀。敢打敢拼、冲劲十足,运动健儿诠释着当代年轻人的青春气质。

赛场老将也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财富。他们自律、勤奋、信念坚定,在各队发挥着“定盘星”的作用。铅球运动员巩立姣、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射击运动员庞伟、蹦床运动员董栋都将第四次踏上奥运之旅。“目标就是争取最好表现,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对东京之行,董栋充满期待。据统计,此次中国队有11个项目的24名奥运会冠军参赛,其中19人曾在里约奥运会登上冠军领奖台。

乒乓球、跳水、举重等中国传统优势项目期待再续辉煌。女子举重队主教练张国政在结束20日的训练后表示:“要冲向最高领奖台!”有“梦之队”美誉的跳水队以老带新,10名运动员将参加8个小项的争夺。有的队伍则蓄势待发,誓要打出漂亮的“翻身仗”。射击队上届奥运会仅收获一金,此次参赛,力争奥运首金并非唯一目标,多点开花、捍卫荣誉,全队将共同努力。皮划艇(静水)队此次参加全部12个项目的角逐,这是队伍除北京奥运会外首次全项目参赛,亦将全力以赴。

“摆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从来没遇到过的苦战硬仗,短兵相接、狭路相逢,比的不仅是竞技水平,更是我们的意志决心和精气神。”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如此说道——中国队,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东京奥运会射击比赛夺冠观后感【三】

我国跳水天才众多,中国跳水队也被称为梦之队。其中诞生不少跳水皇后,比如郭晶晶,在跳水运动中绝对的强者。早早退役的她如今又复出了,将以国际泳联代表的身份担任跳水评委。在孩子和工作面前,她选择了工作。另外一位跳水皇后陈若琳,中国最多的奥运金牌获得者,5枚奥运金牌。此次将担任东京奥运会跳水比赛裁判。

东京奥运会增加了冲浪、滑板、攀岩、空手道四个项目,增添这些项目无疑是为了自己多拿几块金牌,作为东道主,肯定会变着法子为自己谋金牌的福利。还增添了一些隐藏项目,比如,比如柔道的混合团体。这个单项等于是直接送给日本一块金牌。反正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不过也能理解,也只有东道主的机会,才能让他们多拿几块金牌。

与上届奥运会比,东京奥运会男女混合项目从里约的9个增加到18个,女性选手比例在历届奥运会中达到最高。增加的男女混合项目包括射箭混合团体赛、田径4x400米混合接力、柔道混合团体赛、铁人三项混合团体接力以及射击三个男子项目变为男女混合项目等。

得益于“促进男女平等”这项大原则,乒乓球混双成为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颇受中国国球爱好者关注。目前,奥运会上乒乓球有男、女团体,男、女单打4个单项,这次增加混双后,乒乓球奥运金牌总数将达到5枚。

总之,我们现在是强国,已经不需要用体育成绩来说话,已经不需要体育成绩来提高全民的自信我。们现在只想着中国代表团能一切顺利,成绩很重要,尤其对于运动员来说,但今年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安全!

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夺冠观后感


在东京奥运会中,一个个中国运动健儿为了国家的荣耀奋力拼搏,努力争取第一获得胜利,而在看到举重比赛顺利夺冠后就可以写一篇观后感,那么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观后感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夺冠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夺冠观后感【一】

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431名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刷新境外参加奥运会的规模和人数纪录。尽管疫情为训练备战带来诸多变化,但东京奥运周期,中国队选手的表现稳中有升:在东京奥运会33个大项、47个分项上取得了30个大项、41个分项的参赛资格。

奥运新手成为此次参赛的主力。据统计,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4岁。刚满21岁的射击选手杨倩将与队友王璐瑶共同承担夺取奥运首金的重任;14岁的全红婵在代表团中年龄最小,将在女子跳水10米台赛场完成奥运首秀。敢打敢拼、冲劲十足,运动健儿诠释着当代年轻人的青春气质。

赛场老将也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财富。他们自律、勤奋、信念坚定,在各队发挥着“定盘星”的作用。铅球运动员巩立姣、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射击运动员庞伟、蹦床运动员董栋都将第四次踏上奥运之旅。“目标就是争取最好表现,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对东京之行,董栋充满期待。据统计,此次中国队有11个项目的24名奥运会冠军参赛,其中19人曾在里约奥运会登上冠军领奖台。

乒乓球、跳水、举重等中国传统优势项目期待再续辉煌。女子举重队主教练张国政在结束20日的训练后表示:“要冲向最高领奖台!”有“梦之队”美誉的跳水队以老带新,10名运动员将参加8个小项的争夺。有的队伍则蓄势待发,誓要打出漂亮的“翻身仗”。射击队上届奥运会仅收获一金,此次参赛,力争奥运首金并非唯一目标,多点开花、捍卫荣誉,全队将共同努力。皮划艇(静水)队此次参加全部12个项目的角逐,这是队伍除北京奥运会外首次全项目参赛,亦将全力以赴。

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夺冠观后感【二】

我很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碰到奥运会,更要一饱眼福。

今天中午看了女子49公斤级举重决赛。中国队的选手侯志慧发挥稳定,6次都举起来了杠铃,虽然稳稳获胜,但是每次看她举杠铃,还是心里替她捏了一把汗,当她举起的片刻,忍不住为她欢呼喝彩。

日本选手三宅宏实,已经是36岁的老将,这是她第五次参加奥运会,已经过了举重运动员的黄金期,能够坚持到现在,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可是她抓举只成功了一把,挺举三次冲击99公斤,全部失败,其实我真的很想看到她把杠铃举起来,毕竟这是她最后一届奥运会。

在奥运会,可以看到实力小将的意气风发,也能看到多年老将的坚持不懈,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但不管怎样,我都看到了他们身上坚韧不拔的运动员精神,感受到了他们的力量。

这就是奥运精神的魅力所在。

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夺冠观后感【三】

北京时间今晚19时,开幕式将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根据最新版奥运防疫手册,代表团入场队列要保持2米间距,因此整体时间预计将延长30分钟。随着7月22日几内亚代表团宣布退出,原本排在第111位出场的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的出场顺位也将发生变化。那么在本届开幕式上,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呢?

2021年3月8日,国际奥委会及东京奥组委等五方发表联合声明,鼓励各代表团在本次奥运会和残奥会派出一男一女两名运动员共同担任旗手。此前中国奥委会宣布,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和跆拳道奥运冠军赵帅将担任旗手;而东道主日本代表团则由篮球运动员八村塁和摔跤世界冠军须崎优衣共同担任。

由于疫情原因,开幕式将没有观众入场。对此奥组委表示,虽然会空场开幕,但是烟花秀以及运动员入场依旧可以看到,同时在现场也将听到观众的欢呼声。

东京奥运会上,为了强调团结、包容、非歧视和平等的重要性,对奥运誓言进行了大幅修改,或将首次加入“性别平等”的内容。在开幕式上,宣誓人数也从3人增加到6人,其中包括2名运动员、2名教练员和2名裁判员。

作为开幕式焦点,主火炬如何被点燃是大家热议的焦点,也是开幕式之前的“最高机密”。与以往不同的是,东京奥运会的主火炬远离开幕式体育场,位于东京江东区的临海处“梦之大桥”上。此次如何将主火炬点燃同样值得期待,而围绕最终点燃主火炬的人选,日本媒体推测,或将起用较知名的前运动员,且为女性的可能性较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