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好词好句 > 诸葛亮诫子书 > 导航 > 诸葛亮名言大全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名言大全。

“不管生活多么无奈,只要心中常驻快乐,就无须沮丧。”在平时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我们会摘抄一些好词佳句,这样可以帮助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我们该如何选择摘抄好词佳句呢?下面是小编整理出来的《诸葛亮名言大全》,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诸葛亮(181年9月17日—234年农历8月2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自古不争的忠臣楷模兼智慧的化身,世称“智圣”。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诸葛亮青年时耕读于荆州襄阳城郊,地方上称其卧龙,卧龙先生。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政权,官封丞相。223年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为蜀汉皇帝,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最重要的实际领导者。辞世后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一】关于诸葛亮的名言

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3、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由于汉末法治废弛,特权阶层自恃“法不阿贵”,超然法律之上,贪赃枉法,作威作福,导致朝政日益腐败。有鉴于此,魏、蜀、吴三方从巩固发展自己的势力出发,都十分重视严肃法治。相比而言,诸葛亮治蜀在执法上更为公正严明,从没有像曹操、孙权那样以触犯刑律为名清除异己或出言稍有不慎之士,杀戮无辜,真正做到了“赏罚必信”,“不避恩仇”,不存私见。同时,诸葛亮自己能以身作则,带头依法办事,并注意听取群僚意见,倡导集思广益,于治国理政整肃法治之中映现出其高洁的品格。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8、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1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蜀之门户,汉中而已。姜维之退屯于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异时钟会长驱直入,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见。呜呼,姜维之亡蜀也。”

1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4、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9、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2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2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2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2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2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6、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27、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28、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29、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30、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3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二】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1、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2、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3、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5、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7、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8、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11、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2、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13、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1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5、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16、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17、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功,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力。有的人总以条件不好、生活水平差、困难多等等理由作为不成功的理由,但是,这些困难和保尔比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萨克雷

18、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19、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雅思口语考试时间一般为11~14分钟不等。分为三部分。其中part1一般是4~5分钟,主要是daily conversation,与考官聊一聊自己的日常生活,会涉及2~3个topic,每个话题都会提3~4个问题,考生至少要说3句话。part2则是Cue Card,考官会给你一张卡片,上面写着题目,考生会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说一分半到两分钟。part3则是对于第二部分的衍生拓展,或者考官会另外提问题,这部分大概也是4~5分钟不等,问题比较深入,需要考生进一步地思考问题并且表达。

20、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2、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23、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24、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25、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26、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27、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28、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2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30、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31、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志不强毅,意不慷慨,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32、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33、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3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5、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36、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37、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8、劝农业,无夺其时。

39、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40、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42、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43、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

44、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45、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46、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47、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4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49、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50、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5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2、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53、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54、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5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7、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

58、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5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0、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6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62、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63、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64、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65、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