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经典著作读后感2000字 > 导航 > 经典著作读后感

经典著作读后感2000字

经典著作读后感。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著作读后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经典著作读后感范文一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着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然而,上了马拥军老师的课,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着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着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着作。

马克思主义的着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着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着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想,我们有怎么能从中领悟其中的真正思想的精髓呢?并以这种思想作为我们的指导,带领我们航向不明的彼岸,想来都是非常之可怕。统治阶级总是希望封杀对其统治不利的思想于萌芽之中,掩盖历史的真相,剥夺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其统治的国家只能用一种声音说话,用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异端的出现就一定将其赶尽杀绝,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成为思想犯罪的无为的牺牲品,以愚民政策来教导其统治下的人民,此乃统治阶级惯用之手段。

马克思主义不是万金油,能医治一切社会的病态,也不是仅仅一个主义就能搞定一切的。马克思在他用自己的理论指导法国的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中也并未成功,但实践的经验是需要积累和摸索出来的,他很快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为下一次革命宝贵的经验。批判不等于简单的批评或判断,而是在对其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事实或理论的方式对其进行辩论,从而发现对方理论的不足之处。马克思看待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用批判的眼光,马克思的哲学历来都是批判和革命的哲学,但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哲学的批判也是如此之彻底。国际歌中有一句最为着名的话语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救世主就只能是自己。马克思也是如此,但有了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就可以少走弯路,有了一个可行的计划和未来的理想图景,一步步走下去,最终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经典著作读后感范文二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这个寒假我读了第一本革命小说《红岩》,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封面上的那两个打字红岩,似乎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看见它们,我的心就沸腾了。这本书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华子良、许云峰、江姐、宋振中、成钢、成瑶、刘思扬、双枪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小萝卜头宋振中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就参加了共产党,但是后来全家都被杀光了。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加共产党,这种热情为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而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了我的心中。

在渣滓洞中,无论鞭挞棒打,无论竹刺针扎,无论十指连心,她都咬紧牙关,终以微笑面对着大家,洁白的蓝色旗袍上不沾一点浮沉,似乎告诉大家:咬紧牙关,不要泄露秘密,相信党总是会胜利的。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34

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红岩里面也有一些让世人唾弃的,遗臭万年的家伙,譬如叛徒甫至高,国民党的狗腿子,他能在鲜艳的中国国旗下微笑吗?不,他连站在中国国土上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革命英雄的壮烈事迹,我们必须铭记在心没有他们挥洒热血,哪有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没有他们咬紧牙关,哪有我们的高楼大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心理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集锦6篇)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我们在读古斯塔夫·勒庞写的《乌合之众》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您从《乌合之众》中有哪些领悟呢?下面的内容是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希望您能喜欢并分享!

心理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篇一】

这本书中最基本的观点是:个人是有意识的,而群体是无意识的。作者勒庞认为:推理、逻辑、智力这些理性因素在人类的头脑中起着很小的作用。人们的大多数行动都是跟着感觉而走,受到情感本能欲望这些非理性因素支配着。在这个反智主义盛行的社会,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盲目跟风。今天李佳琦说这个口红好看,大家就立刻将它放进购物车。明天在网上看到某个明星的鼻子好看,大家就迅速去医院整一个。

这样就很容易解释当疫情初发时香港的商店里的卫生纸为何一扫而空到疫情蔓延时各国居民都在超市抢购卫生纸种种现象,甚至在悉尼发生一起顾客为抢购卫生纸而拔刀相向致人死亡事件。我和不少人感到很好奇,囤吃喝可以理解,为啥囤卫生纸呢?并且还让卫生纸成为硬通货,英国人放其在赌桌上当筹码。

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其实都是关乎人性的弱点。谣言带来的对稀缺的恐慌,他人行为导致的盲目跟风,社交媒体的搬弄是非……个人的自我思考被这些弱点暂时剥夺,群体中的人大脑是麻木的,就仿佛被催眠一样,只能进行条件发射,成了无意识因素的奴隶。在这种无意识状态下,文明人会退化成野蛮人。孤身一人时会控制自己的本能欲望,一旦处于群体之中,他的责任感就会消失,被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所控制,发泄出无端的情绪,退化成疯狂的野蛮人。

心理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篇二】

《乌合之众》是一本很有名的书,当出现反智、集体、己方辩论势力弱小的时候,面对气势汹汹的人,总会有人来一句:像《乌合之众》里说的一样……,就像现在一提到小鲜肉,流量现象,总会有人提,就像《娱乐至死》里说的那样……

总之,基于这个原因,我去看了这本书。

《乌合之众》与其说是痛斥反智集体,不如说是教人如何领导群众,在字里行间谈到了集体的特点,以及和集体的相处办法,譬如有一条:如果想得到群体的支持,那应该和他们保持距离。

就像在封建社会的皇帝一样,一定是保持足够的神秘感,并且用礼教来保持这种神秘感,一旦皇帝的神秘感被剥夺,隐形的威望、信仰和共识也会崩塌,自古以来可能威胁到皇帝威望的功高震主之辈,莫不下场凄惨。

众是众人,乌合大致是说盲动、被裹挟,群众最重要的是凝聚共识,一旦共识达成,那么个人的力量再大,思想再清晰,也难免被裹挟,得意洋洋出来异于常人的,通常会被暴力消灭,只有力量到扭转群众信仰地步的人,才有资格继续挑战。

然而,一旦变成群体性的时候,也意味着会失控,一开始创造、煽动相关民意的人,往往也被民意所吞噬和裹挟。

由此,我们恐惧群体,恐惧自己被群体所支配,同时担心有人支配着群体,群体的恶,莫过于多数人暴政下,对人的摧残。

群体也有善,但往往包括2个特点,1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再善的群体也会有人觉得恶,2是这种善良,往往是彼之良药,我之砒霜,对一些人总是不好的。

《乌合之众》透露出来的群体性的恶意,让人不寒而栗,可一旦社会进入到那种情况,冲突不断,被群体裹挟着的,群体本身,带领着群体的,谁又会是这个环境的幸运者呢?

心理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篇三】

“民主”作为当下的普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以“理性人”作为基础,认为人可以为自己做出最好的决定,政府干预应该最小,让选民用投票来决定自己国家的未来。

然而,通过对群体的无意识、无理性、无定性的充满嘲讽又不失忧虑的论述,勒庞给对“民主”的无脑追捧浇上了一盆冷水。正如他在法国大革命中看到的那样,失控狂暴的人民以民主自由之名干出了暴政独裁的事,让人不由得对“民主”打上一个问号。他甚至还像马基雅维利那样给想控制民意的领袖提出了三个建议:断言;重复;传染。可怕的是,虽然他早就警示过,这样的控制和引导还在不断发生在我们当下的民众身上。

那么,因为有被贬得一无是处的群众,我们果真还是应该呼吁一个家长式的集权政府吗?我不同意,勒庞也并没这么说。他也表示,虽然有种种弊端,议会、陪审团等民主制度的产物还是当下最好的。他说“我不可能仍然认为,我不应当去和陪审团打交道,而应当去找地方官。从前者那里我还有些找回清白的机会,让后者认错的机会却是微乎其微。”“议会的运作虽然面对所有这些困难,它仍然是人类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最佳统治方式。”

我们还是应当对民主抱有信心,然而绝不能止步于此。民主不是终点,是通往终点之路。像勒庞、托克维尔那样对民主政体保持警惕、时刻反省,才能不断地从制度上完善。经典经济学说,好的制度允许自私、鼓励自私。有没有一种制度允许非理性呢?因为看起来,人越来越难以被称作“rational”了。

勒庞对女性的歧视和明显的种族主义让阅读经验不太流畅,时不时就要停下来摇一阵子头。。

心理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篇四】

经典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其永远不会过时。为什么博学鸿儒在群体中却只会鹦鹉学舌,为什么谦谦君子在群体的支持下会变的得粗野不堪,肆无忌惮?为什么打动群体的观念总是经不起严密的推理?这是我翻开这本书看到的一段话,一连串的发问,让人不觉深思,不由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它是不了解的,光看字面,它指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只是介绍一开始就定性为道德败坏,无底线的一群人。实际上它是指聚合在一起丧失自我个性,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研究在一个大时代下整个社会群体。

书中介绍写到“群体等同于无意识集体。因为无意识,所以力量强大。” 这种“无意识”是指群体的冲动和急躁、缺乏理性、低劣的推理能力、少有深思熟虑而混沌懵懂。在群众聚集、情感亢奋的特定事件中,个人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弱化甚至泯灭,会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即使平时独处冷静清醒的佼佼者,一旦汇入群体,个人都会被感性所支配,被群体所裹挟,意识趋于群众的平均水平。所以群体具有冲动、盲目、易变、急躁、容易受鼓动、以及凌驾一切的道德观等特性。

网上经常发生的道德绑架事件,一旦发生什么事,网友站在道德制高点,集体性毫无理性的批判别人。例如给老人让座,老人认为:“我是老人,你就必须给我让座。”毫无疑问,这是个人理性的做法,但是在群体意识中,他们天然的认为,你有坐就应该让。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一个群体中生活,必定受群体集体意识的支配。尤其是现今这个社会,尤其强调团队合作,再也没有了以前孤胆英雄式的个人主义。让我们感受到群体的力量越来越大。而这决定了我们必须了解群体,了解群体心理状态。让我们在盲目的之中带点理性,迷信的时候产生怀疑。

心理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篇五】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首次出版的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

在阅读这本著作之初,我忽略了这本书的创作时代和背景,在潜意识里误把《乌合之众》当作近年来出版的作品,这使我在阅读中产生了一些疑惑和困扰。例如,作者在卷一中提到“群体的某些特点,大多数都能在野蛮人、妇女和儿童等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看到,比如急躁、冲动、没有判断力、缺乏理性和夸大精神、批判感情等。”将妇女和儿童划为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急躁冲动、没有判断力等特点只在妇女和儿童的生命中看到,而男性群体中没有这些缺点?

看到此处,我对勒庞的这一观点实在无法赞同,觉得勒庞歧视了妇女和儿童。但是因为只是寥寥数句,不是本书的主要论述内容,且随后勒庞解释说“这很难被那些对此事一无所知的人所接受。”因此我误以为是最新的科学界研究将妇女和儿童归入了“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而我因孤陋寡闻、一无所知才无法接受。

但当我继续往下阅读时,发现书中仍有其他许多处体现出勒庞对妇女和儿童的轻视。当怀着疑惑再翻看这本书的封面,看到它的出版时间后,我终于坚定了自己的质疑:《乌合之众》虽然是一部很经典的著作,但其中观点并不是完全严谨无误的,也是有其时代局限性且掺杂了作者个人情感于其中的!如勒庞所提到的急躁、冲动、没有判断力等缺点在男性群体中也很常见,尤其在游行和示威等群体活动中,男性成员的急躁冲动比女性更明显。在以后的阅读中,我一定会先了解书籍和作者的基本信息,并在阅读时保持批判和质疑的态度。

虽然对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关于性别和种族的看法不甚赞同,但我对勒庞在书中的其他学术观点非常认同,尤其对勒庞在书中对“群体”的概念和“群体心理”的定义和分类、特征等方面的见解十分钦佩。

勒庞认为一群人聚在一起可以构成形式上的群体,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只有当群体中的成员的自觉个性走向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不同的方向,集体心理和共性特点取代了每个人自身的特点时,这些聚集成群的具有共性特点的人就进入了“心理群体”的状态,称之为“组织化群体”。

书中说组织化群体的普遍特征是集体的全部感情和思想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在我看来群体的这种特征是一把双刃剑。以国家发展为例,当国家制定了一个正确合理的发展方向后,国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会大增,国家发展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家会实现飞跃性的发展;然而当国家制定的发展政策出错时,或者说群体受到错误引导时,对国家所造成的破坏也是令人震惊的。

勒庞在书中还提到通过群体内部的传染现象,心理群体中的成员之个性消失,无意识的个性逐渐增强,群体中每个人会做出无意识行为。个体在独自存在时,迫于法律、道德等种种限制加以克制的欲望在集体活动时就会显露出来甚至付出行动,个体可能会做出在以往绝不敢做的疯狂行为。这正如聂老师在课上常说的“示威、游行等集体活动极易演变为暴力事件”,法国近期的“黄背心”抗议活动也验证了这句话。

书中在提到群体的情感与道德观时指出,群体是冲动、善变和急躁的,极易受到外界刺激因素的作用,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的情绪夸张而单纯、偏执、专横且保守。在十年动乱里,他们表现出了不为理性所指导的、丧失了一切判断力的激情,他们冲动、多变、急躁,在受到srb的鼓动和怂恿后,完全丧失了理智,毫不怀疑自己的行为有错,尽管他们的行为在以往的自己看来都是可耻的,但当处于为了国家、为了集体的心理安慰和群体间的相互暗示和传染作用下,他们心安理得地甚至狂热地去伤害他人的生命、尊严和人权。

勒庞提到影响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因素时,将间接因素概括为:种族、传统、时间、政治和社会制度、教育;将直接因素概括为: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理性。勒庞将种族摆在了间接因素的第一位,诚然,种族对于组织化群体思维和信念的影响是长久的、继承性的。

每个民族都会有其独特的民族气质、民族性格和民族符号,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信仰、行为、制度、宗教和艺术等都有巨大的差别,这些差异也当然地会影响到不同种族成员的思想;而且种族对组织化群体成员产生的影响是可以从成员出生起追溯的,一个新成员诞生于他的种族所在的领域并在那个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成长,在种族文化和气质的熏陶下极易融为群体中的一员。一个种族就像一个大型的异质群体,它对群体的意见观念和气质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接受这一观点的同时也要坚持种族平等的原则,否则极易演变为支持种族歧视的言论。

在勒庞所阐述的影响群体和信念的所有因素中,另外一个让我产生极大共鸣,有很深感触的便是教育。

教育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作用之大不言而喻,群体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指导和教育。反窥中国教育竟和1895年的《乌合之众》中关于教育的描述如此相似。从小学到大学,填鸭式教学,积压在学生身上的课业负担,人为的重复考试和训练让“教育”一词显得极为单调和枯燥。

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是为考试而活,所有的学生要做的就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烂熟于心,每天面对换汤不换药的试卷,在最美的年华里,被关在学校,被切断了一切亲身经历和体验人生和世界的途径和机会。在个体最容易形成独立个性、创新思想和发散思维的时候,他们被迫接受着同化,思维越来越狭窄,个性也逐渐湮没,多数学生都会沦为乌合之众。

更令人气愤的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大学是一个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阶段,大学里的学生皆已成年,即将投身的是现实社会,即将面临的是步入社会后的种种挑战,而中国的大学多不考虑大学生应当学会的是什么,没有考虑学生必须及时适应社会或提前学会适应社会,高校中仍在过分宣传“大学生本质上还是学生,还是以应学习为主”,但并没有对教学方式和考核制度进行创新。学生以学习为主,固然是学生的本职和责任,可是如果大学学习仍像中学一样背书考试而不结合社会和实践又有什么意义。

另外,在许多学校里都盛行鼓吹科研的风气,科研成果多的学生会被追捧的很高,学生竞相追逐五花八门的科研项目奖项,但实际上其中许多科研内容只在无病呻吟,并没有对学术有什么贡献,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也并没有什么帮助。那些在学校渲染出的`功利的科研环境下争先恐后进行科研的人一并未对现实社会有真正的体验,二未对自己进行知识上的提升。正如庞勒所说:“这是一种违反自然的,与社会相对立的制度……不考虑年轻人很快就会投身其中的现实社会,不考虑我们生活于其中并且必须适应或提前学会适应社会,不考虑人类为保护自己而必须进行的种种斗争,不考虑为了站住脚跟,他提前自我武装并且需要意志坚强。”在教科书和考试的教育之间,我们更需要实践的教育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升能力水平,理工科的大学教育会涉及较多的实践,人文社科的大学教育更让人担忧。

在《乌合之众》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庞勒在论述群体意见与信念的变化范围时,提到普遍信念对群体中的人行为和精神的束缚。“那些在不知不觉中掌控人们思想的暴政,是唯一真正的暴政,理由是你无法同它作战。”对于不知不觉中深入骨髓的信念是很难去推翻并改变的,这些普遍信念在不知不觉中控制思想,在渐进的变化中甚至感受不到正被它所同化,而当完全被该信念控制时,你已无法反抗或者说不想去反抗了。

现在的我们是否被某种信念所掌控,是否出于某种思想的暴政之下呢?也许是的,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恐怖的是为某些错误的思想所掌控但却未察觉其错误。

此外,勒庞在易变的群体意见中指出群体意见的易变使得群体意见越来越接近于变成政治的最高指导原则。密切关注各种意见,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群体多为非理性的、盲目冲动的,这导致政府的决策也将变得不是那么合理,从前引导民意的媒体也不得不像政府一样在民众面前恭恭敬敬。在网络信息时代,这些后果更加显著,且不说媒体这一传播媒介为吸引读者眼球和阅读量所做的屈服于市场的改变,政府在群众的力量面前也不得不对自己的决策有所考量。就像前段时间发生的中国游客在瑞典酒店遭遇警方暴力的执法事件,在尚未对事件真相进行彻底调查之前,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便发声指责瑞典警方,虽然官方维护我国公民权益的态度值得肯定,但仅凭一面之词就指责他国,有点草率,更有迎合网民观点的嫌疑,我个人并不是很赞同的。我认为政府应尊重民众意见和建议,但不应过度地对民众多变的意见进行迎合和恭敬,在决策时保持自身的理性使之免受群体冲动意见的影响。

三耳呆人曰:这是一篇期末作业,作者是管理学院2017级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很欣赏王位的思考,表述和层次也很清晰,赞!

嗯,大半学期内,我一直把王位当成另一位同学,这里再次向她和另一位同学致歉!

《乌合之众》这个薄书,是我入职苏大以来几乎所有课上都推荐给孩子们阅读的。不少课上,我会摘录一些片段唠叨一二。原因无他,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引发如潮的口水乃至冲突。人文教育的职责和目标之一,不就是要防止青年被无谓地误导与“牺牲”,不就是避免他们成为乌合之众么?

我坚定认为,任何时代,无论何种坏事,孩子和青年都是无辜的。另一面,孩子和青年是属于未来的,更是生长的,若想避免陷入更坏的境地,成年人唯有敬畏他们的无辜和生长,以开放和宽容的路子为他们走向未来筑基。我无能开路,愿为此基此路之一抹细沙、一片薄砖……

心理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篇六】

《乌合之众》是一本心理学类读物,读起来有些生涩,通篇都是作者基于某些历史现象或者对民众有较大影响的历史名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这些看法总结起来就成了这本书–《乌合之众》。

行文结构先是部分提纲类的提要,随后基于这些提要,作者开始详细解说与阐述,这之间夹杂着部分例子。书中通过三个群体特征来统筹全书: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在作者眼中,群体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是因为这个社会是由数量众多的乌合之众所构建的,因此群体才会被需要,才会被重视。群体就像洪流,任何处在洪流中的个人,无论品性,才智如何,只要处在群体中都只能任由洪流裹挟,难以自主。作者只对群体思维与行为进行解剖如同医生通过手术将病人的病变的部分展示出来却没有治疗手段。

书中部分观点个人觉得有所偏颇,这些偏颇符合西方世界看待事物的价值观以及对一些体制或制度的潜在看法。作者作为西方人这个群体的一员,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有所偏颇也能有理解。看完本书,内心想法与情绪都有些复杂。不可否认作者揭示的群体特征在当下的世界确实存在,甚至有时觉得自己就是其中一员。比如网络这个群体,就像是茶余饭后无所事事的闲人,聚在一起八卦。部分媒体为吸引眼球,不调查真相,只是顺势推波助澜,然后网络暴力,诬陷等等层出不穷。更有甚者网络公关都能成为一种职业,只要给钱就能颠倒黑白。网络之外,现实中的事实如何都抵不过网络上大众所认同的事实。

任何社会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任何现实都应该可以更好。这种正确与更好应该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结果。不能因为追求民主或者自由,然后多元发展。社会的正确发展是客观的,与标榜民主和自由无关,与个人意愿也无关,所以不应该被民主和自由所绑架。每个人所认同的民主与自由的边界不同,这可以求同存异,但对一件事的正确看法可以达成共识,这便是和而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每个人在方方面面都有差距,不能等量齐观。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归宿,各得其所,各安其命。这种安身立命追求的就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大家普遍追求的应该是这样一个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世界。

著作读后感


著作读后感范文一

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朋友一定会被作者的坚强、奋斗、乐观与勇气深深感动。如果你还不了解作者海伦凯勒,那么就让我来向你作介绍吧。

海伦凯勒原来是位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在19个月大时,因一场急病导致失明、失聪和失语,从此小小的海伦凯勒变得暴躁、任性和孤独。直到七岁,她在充满爱心与耐心、曾经接近失明、当时只有20岁的莎莉文老师费尽心思的引导下,走出了黑暗与孤寂,感受到了语言的神秘,领悟出了知识的神奇。从此,海伦凯勒求知若渴,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将仔细端详自己的莎莉文老师、亲人、朋友,还有环视自己生活的环境;到森林进行一次远足,放纵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馆对世界的历史与未来、人类进步的奇观作匆忙一瞥;看看黎明时由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到剧院或电影院享受色彩、优美和动作的完美结合;浏览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筑艺术;漫步在大街、公园,瞧瞧万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的眼睛不轻易放过一件小事,它争取密切关注它所看的的每一件事物。此后,我摸到每件物品,我的记忆都将鲜明地反应出那件物品是个什么样子。

这三天对于海伦凯勒真的是奢望。而我们已经拥有了三千多天的光明,让我们反省一下,我们是否都充分利用这天赋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了吗?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的确,我们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我觉得写的不错!

著作读后感范文二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这个寒假我读了第一本革命小说《红岩》,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封面上的那两个打字红岩,似乎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看见它们,我的心就沸腾了。这本书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华子良、许云峰、江姐、宋振中、成钢、成瑶、刘思扬、双枪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小萝卜头宋振中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就参加了共产党,但是后来全家都被杀光了。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加共产党,这种热情为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而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了我的心中。

在渣滓洞中,无论鞭挞棒打,无论竹刺针扎,无论十指连心,她都咬紧牙关,终以微笑面对着大家,洁白的蓝色旗袍上不沾一点浮沉,似乎告诉大家:咬紧牙关,不要泄露秘密,相信党总是会胜利的。她总是毅然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34

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红岩里面也有一些让世人唾弃的,遗臭万年的家伙,譬如叛徒甫至高,国民党的狗腿子,他能在鲜艳的中国国旗下微笑吗?不,他连站在中国国土上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革命英雄的壮烈事迹,我们必须铭记在心没有他们挥洒热血,哪有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没有他们咬紧牙关,哪有我们的高楼大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

感恩著作读后感


感恩著作读后感
感恩就是奉献,责任就是成长
有人说: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看是怎样的卑微;无论你生于何时长于何地,或是曾经经历过多少风霜雪雨,惊涛骇浪,只要你心存感恩,那些美好的品格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就会从你的身体喷涌出来。因此,感恩的心就像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
蜜蜂采蜜时,在花丛中嗡嗡叫,是在表达对花的感谢;树叶在风中呼呼作响,是在对风的恩情。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家六口忙活一天,每个人都饿了,可是当母亲当母亲把菜端上来时,他们竟发现只是一盘稻草,大家都很不理解,母亲就说;那么多年你们都吃着我的饭菜长大,可你们却没说一声,谢谢。看来我再怎么精心准备的饭菜,在你们眼里和稻草差不多。说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其中的深意有几人能真正体会到,母亲给予我们的爱我们会因琐碎而不放在心上。因此,让我们把每一天当做你的感恩节,因为感恩无处不在。
罗曼罗兰说过;谁要在世界上遇到一颗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能尝到天上人间的快乐。林德和好友帕森要乘飞机过一个海峡。但是飞机中途漏油了。一会儿,他们就决定林德先跳伞,帕森操作飞机。当轮到帕森跳伞时,他发现没有降落伞。无奈,他只好往前开,能开多远就多远。最终,他得救 。半个月他才发现,当时飞机下面是鳄鱼区,林德不跳的话飞机就会坠海。患难时,朋友的真情是最伟大的。谁能拥有这样的友情,谁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所以,就让我们倍感幸福的友情吧。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清贫,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感。对于每个人而言,责任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不竭动力。对于组织而言,只有每个人的责任汇集,为整个团队的价值,这个组织才能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凝聚力量走向未来。
感恩就是奉献,责任就是成长。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只有真正承担责任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

史学著作读后感


史学著作读后感范文一

八史过后,中国史学彻底恢复元气,从修史活动中培养了不少具有实力的创新人物,刘知几可谓他们当中特立独行的一个。

刘知几和前面的历史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私人身份撰史学批评。论私人身份,司马迁算第一个,但他到底做着中书令;整本史学批评,在《文心雕龙》中偶尔一现,仅仅片言只语,淹没在一片文学批评的汪洋大海中。集两个方面于一身者,在中唐时期,非刘知几莫属。因为私人撰述,意味着压力倍增,必须自己独力承担寻找材料、雕版刊行,及写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相应开销。幸而材料方面不用担心,刘氏在辞职专门写书之前,多次入阁担任史官,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机密的内部档案,也是拜担任史官的经历所赐,他深深体会到中唐时史馆内部十羊九牧的混乱局面。《史学史》倒没有具体分析造成混乱的深层原因,联系到当时武皇夺权,中经中宗反复废立,最后才折腾到玄宗继承大统,人事频繁变动,朝野上下都忙于搞政治斗争,大家没有时间去料理史馆的管理。结果太宗时代传下来的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维护,史馆的人员规模越来越臃肿,恰像当今的行政机关。记得很久以前,我偷看母亲的《行政法》教材,末尾结语大概是说,我国的行政机关总会隔数十年人员翻倍,就陷入精简臃肿再精简的怪圈,两相对比,岂止巧合,不是很值得深思?

刘知几的性格比较耿直,却懂得官场道理。以他出身官宦世家的背景,自然晓得只要在朝一日,就必须按照上级指示行事,因此,他概叹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转身回家搞学术去。难道他的行动象征学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政治之间要保持距离吗?

但也不必讳言地说,刘知几的性格里蕴含着极大的理想主义者成分,且看他在着名的传世作品《史通》里提到如何成为合格的史学家标准可知。所谓三才论,既需要勤奋学习,又不失驾驭史料文献的天赋,才学兼备之余,还拥有过人的胆识和器局,超越时代的局限。按这个标准,其实刘氏自己也未能达标。《史通》的自叙篇章,也有庸俗地吹嘘自己家世和郡望的词眼,证明他也沾染了当时门阀旧风气。毕竟这些缺陷,是白璧微瑕,无改刘氏《史通》的独创性,及时总结编撰史书的成败得失,可以说第一本史学界的理论教科书。

很快安史之乱来了,从太宗时代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社会财富,遭到极大破坏,剩下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晚唐。史学不再着眼于纯理论,政治气候的转变,要求它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

于是,杜佑和他的《通典》稳稳地接过刘知几的班。当时唐朝已经无复太宗年代的富裕,杨炎变革赋税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国库收入困难问题,大环境所致,晚唐的史馆早就退居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毕竟朝廷再也出不起那么多的闲钱供养学术。由此可知,头顶着宰相光环的杜佑,实际不过以半官方身份撰文,他的《史通》自主命题,一反常态把典章制度史独立成书,又首次以《食货志》位居全书之首,一改历代以帝王本纪等政治史居主要地位的惯例。回想贞观和开元,学术不论经济,而经济自强;玄宗以下六朝,强调经世致用,而财富缩水,真不觉令人唏嘘!所以,杜佑的《通典》与其说在巨细无遗阐述历朝历代制度变化的来龙去脉,毋宁在表达他对时代走向的深深思考,其中某些见解,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例如,他开篇《食货志》有个这么样的观点:国家经济最重要就三点,粮食、土地、劳动人手,只要这三个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国家和人民的收入将逐步提高。真真如暮鼓晨钟!一个生活在千年前的古人居然能看明白当今不少干部们常常头痛的三条政绩拦路虎,不难想见杜佑个人具有深厚的政治涵养,是支撑着他写出经典的史学着作的基础。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史通》俯首可拾。再比如,他在《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明确表达:国足则政康,家足则教从。政治健康发展依赖国家收入稳定;支持人民文明进步要看家庭是否经济稳定。同时他后面又提及,家庭要富足,靠的是诚实经营,一味靠避税,到头来损害国家和家庭的根基。林林种种,不由得令人敬佩他对世事的洞察能力,当然书中更多的是新颖的史学观点。

不但观点,连推导方法也是前所未有。他在《通典礼典》,用少数民族现行的婚姻风俗跟春秋时代汉族的上层贵族婚姻习俗对比,得出结论,汉族文明并非一贯先进,少数民族也并非落后的蛮夷。只是地理气候不同,文明进化快慢有异,一语中的,有力驳斥往常士大夫头脑中固有的大汉族主义。这一点很接近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的看法,谁说古人不如今人!关于杜佑的新颖思想,不止一点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借分封制、郡县制的争议,最后推出不因后事以酌前旨,不能用后人的眼光来揣测古人的看法,评价和判断历史事件时,必须从这一事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杜佑的观点足以穿越时间,包含着历史主义的成分。若非如是,则属厚诬古人,今天还有许多反面教材,最经典一句我孝庄。杜老九泉之下,对此估计也只会嗮笑,他性格文质彬彬,加上学问好,无怪乎皇帝在他致仕(退休)时,下鉴定语蕴经通之识,履温厚之姿,宽裕本乎性情,某猷彰乎事业。

杜佑的一生可谓无憾,享年七十七岁(虚岁七十八),其时《通典》已经脱稿,伴随着他的逝世,唐代史坛的亮度再次变弱,幸而还有点点光芒照亮。

史学著作读后感范文二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着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优秀著作读后感


优秀著作读后感范文一

走进书店教育类书籍的书架,各种关于教育教学的书籍琳琅满目。仅仅《听某某老师讲课》、《关于教育的反思》这样题材的书籍就能分别找出五六个版本,让人无从选择。正当我为选择哪本书不知所措时,目光扫到了《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这本书。从看过电影《The Ron Clark Story》后,就想好好拜读罗恩克拉克这位传奇教师的著作。那位具有爱心、耐心、坚韧、智慧、尊重学生的克拉克也一直是我梦寐以求想成为的教师形象,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暑假的读书书目。

毕竟自己也做了一年的老师了,也对学生进行着教育,有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因此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自己也不免对号入座,比较了一下自己与罗恩的差别。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们中外教育的方式差别真的很大,我们过多的在乎了知识学习这方面的教育,而有些忽略了人格的健全的培养。

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培养一种习惯,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教育的55个细节》正是作者克拉克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国外的这些先进的教育工作者从小处着手,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立自理的能力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老子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教育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这也是教育真正的目的所在。

尤其吸引我的细节是细节26:在餐厅就餐时,不要让身边的座位空着。有人想坐,就让他坐,不要刻意去排斥什么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应该善意地对待和尊重别人。反思我们的教育,有几个老师会去告诉学生这个细节呢?餐厅里有多少同学在自己旁边的座位上放上自己的书包而不知道让给有需要的人呢?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还包括知道了如何去应对学生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缺乏自觉性和上进心、孩子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小毛病而且难以改正等这些小毛病,知道了如何去把握自己和这些小调皮学生的距离。

老师的最大使命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而是用自己的心去爱护、发现、尊重、理解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本领。学习了这么多细节以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注意去执行、有意的去培养学生们这方面的品质,使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人才。

优秀著作读后感范文二

利用假期时间,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拜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以及《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学术作品选段。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在这些书中,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

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

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实际上,我们在教育的课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特色鲜明,描述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在课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

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一书通读,用爱团结集体,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中收益非浅。

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