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推广站工作总结 > 导航 > 农业推广站工作总结

推广站工作总结

农业推广站工作总结。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流逝得飞快,下一阶段工作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了!只有完成工作总结报告才算完全完成工作,做好工作总结有利于我们找到工作的技巧。优秀的工作总结是什么样的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农业推广站工作总结,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20xx年,在领导的支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2单位的工作安排,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农业立县和科教兴农战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具体工作情况
1、按时开展农情调查
20xx年,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时节,及时开展了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大型农情调查15次,及时写出了调查报告和相应的农作物田间管理措施、技术意见等技术明白纸,为农民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农业信息,为领导当好了参谋。
2、积极参与高产创建活动
按照农业部高产创建活动要求和单位的安排,积极参与上官镇上官村小麦和玉米高产创建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区。在小麦、玉米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及时深入田间地头,认真调查苗情,实地会诊开方,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示范区内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确保农作物生产新技术被农户及时的掌握应用。免费发放优质良种和肥料,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工作,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种,做好示范推广工作。
3、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农业项目
20xx年,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农业项目,圆满完成了滑县农业综合开发想不到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了省市农业专家的验收;参与并完成了滑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优质标准化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积极参与了国家棉花良种补贴项目,圆满完成了宣传发动、供种清册的填写、种子的发放、技术培训及田间指导等大量工作;积极参加了《河南省滑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编写工作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4、积极开展试验示范
20xx年在单位安排下,和同事合作建立了小麦品种展示田1个,展示小麦品种 15个;玉米品种展示田1个,展示玉米新品种30个;现已完成20xx-20xx年度小麦3414+1和肥效对比试验10个,20xx年玉米、花生3414+1试验和肥效对比试验8个;部置安排20xx-20xx年的小麦3414+1和肥效对比试验4个。
5、积极搞好技术培训
为更好地开拓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以促进全县农业的快速发展,针对不同农时季节和不同作物栽培管理和需要,结合 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程和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积极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农业新技术培训,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面对面、手把手的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提供配套的农作物栽培技术,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超额完成任务目标,取得了可喜成绩,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6.加强业务和政治学习
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按照单位安排,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性文件、讲话,同时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并认真写出心得体会,使自己的工作和政治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自己积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利用各种渠道学习农业新技术、新知识,了解国际、国内农业新动态,掌握农业发展大方向,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探讨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和职业技能。积极参加农业部的农业技术指导员资格认证工作,成为一名国家认证的农业技术指导员。
8、积极协助兄弟站,创建和谐单位
20xx年,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及例会,听从领导安排,认真完成中心布置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深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业务合作关系,尽力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积极协助测配站、丰优种业公司、植保公司、植保技术服务站等经营单位的肥料、种子、农药的推销工作及土肥站取土化验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总结上报、经作站棉花试验安排布置等工作。
二、下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全县的农情调查和农业生产调研;认真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试验示范和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以及科技创新等工作。
2、积极参与高产创建工作,搞好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数字化农业示范田和新品种展示田工作;继续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的落实与实施。
3、结合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和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做好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加快农业适用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积极向有关农业信息平台投稿,传播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加强与其它农业技术专家的交流,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积极参与《滑县农业科技》编辑、印发等工作。
5、继续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领略时代精神,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以适应农业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0xx年12月10日

fWr816.COm推荐阅读

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


XX年我们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灾后重建,推进科学发展,贴心服务“三农”,努力建设“和谐农机”,不断提升“富民兴机”新理念。大力弘扬“坚定坚强坚忍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的新时期绵竹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组织实施农机“双抢”服务。以提升全市农机化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科学组织、扎实工作,开展农机为灾后重建和农机为“三农”服务等各项工作。

一、认真组织实施、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今年,我市承担了省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我们早计划、早安排,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制定完善的考核办法,把机插秧工作落到实处。4月上、中旬分别在东北镇、兴隆镇、齐天镇、什地镇、富新镇等组织召开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现场培训会:

针对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技术要领、育秧方法、组织落实机械化育插秧的措施、插秧机的保养、维护、调试、操作技术概念等在培训会上都作了全面的讲解。并大力推广插秧机械,经过努力,今年新增各型插秧机械74台(套),使我市机具总数达310台,实施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面积4.06万亩,超额完成了省级下达的任务。目前,秧苗长势良好,进入田管阶段。

二、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

今年我们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积极争取并落实第一批国家财政补贴资金1100万元,省级资金27.6万元.为了将此项工作尽早落实,按照财政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四川省XX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

根据德阳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精神和《四川省XX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的范围,结合绵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数量和农户需求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绵竹市XX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的基本原则、补贴机具的种类及补贴标准、补贴对象及优先条件、补贴购机的程序等,通过绵竹电视台《田野》栏目、《今日绵竹》报、并在各镇、村刊登、张贴了“绵竹市XX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公告”,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认真按照“省级农机购置补贴操作系统”的要求,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截止7月14日,使用国家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8.33万元,省级资金26.55 万元,受益农户989户,补贴各类机具1415台,其中:拖拉机175台;收割机132台;插秧机74台;耕作机械348台;植保机械657台;水产养殖机械25台;粮食烘干机械2台;其它机械2台。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为农服务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健全实施机制,狠抓措施落实,创新工作方法,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不变调,不自行其是,保持政策的严肃性和统一性,把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处,把实惠一点不少地送达农民手中,把政府满意、农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基本标准。

三、认真组织跨区机收工作。在“双抢”中,我们加强农机作业组织协调和跨区作业机具服务,按照重点突击、全面推进的办法,强化服务、耐心指导,

先后组织回1000余台外地联合收割机到我市协助抢收大小麦,推进了我市农业“双抢”进度,为农业丰收打下了基础。同时为了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我们利用我市农业生产的时间差组织了200余台联合收割机到成都、陕西等地开展跨区作业,使农机经营户通过异地跨区作业实现增加收入。

四、承担了农业部“XX年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我局严格按照项目合同要求,上半年水稻生产实施机械化插秧4.06万亩;完成秸杆还田面积3.5万亩,超额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

五、认真完成部、省、市主管部门交派的其它工作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农业生产是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落实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两条主线展开工作的。今年,我们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农技人员的素质,加强农技队伍的管理,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识,培养农业优势产业,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我市农业生产总体上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粮食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粮食总面积为43.36万亩,较去年增加1.96万亩,增幅为4.7;总产量为10039.3万公斤,较去年增产2474.7万公斤,增幅为32.7;亩产为231.5公斤,较去年增产48.6公斤,增幅为26.6。
1、玉米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玉米收获面积为16.54万亩,较去年增加1.16万亩,增幅为7.5;产量为6280.1万公斤,较去年增产2167.1万公斤,增幅达52.6;亩产379.7公斤,较去年增产111.7公斤,增幅达41.7。
2、高粱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高粱收获面积为4050亩,较去年减少5406亩,减幅为57.2;产量为132.0万公斤,较去年减产100.5万公斤,减幅为43.2;亩产为326公斤,较去年增产40公斤,增幅为14.0。
二、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及良种补贴情况
1、小麦直补及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共完成小麦补贴面积156964.115亩,发放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3139282.3元。涉及全市10个乡镇204个行政村的49207户农户。
2、玉米直补及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完成玉米补贴面积169307.97亩,发放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2031695.64元。涉及全市10个乡镇224个行政村的40540户农户。
3、谷子直补及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完成补贴面积8898.65亩,发放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10678.80元。涉及全市7个乡镇102个行政村的5684户农户。
4、杂粮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完成杂粮综合直补面积102749.87亩,发放补贴513749.35元。涉及全市10乡镇212个行政村的40429户农户。
5、良种补贴及良种繁育基地补贴情况
良种补贴共完成105万元,其中5万亩小麦良种补贴50万元;5万亩玉米良种补贴25万元,1万亩小麦良种高基地补贴30万元。
全市共发放补贴资金6841506.09元,农民人均补贴24.84元。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三、油料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油料种植面积为2700亩,总产34.6万公斤,亩产128公斤。其中油葵1500亩,花生600亩,油菜450亩。

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


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

**县林业技术推广站20xx年度工作总结
二〇〇八年来,在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项目实施乡镇的支持配合下,通过我站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

根据年初制定的造林任务:20xx年全县计划投资561.00万元资金,实施各项工程造林4.86万亩。其中义务植树和荒山造林3.78万亩,189.00万元;利用植被恢复造林1.08万亩的,372.00万元。经过我站工作人员的精心布局、规划、组织实施,现已完成义务植树及荒山造林3.8万亩;植被恢复造林1.2万亩;共计5万亩,超额完成了任务,并通过了县内的组织验收;在积极组织造林的同时,还编制完成了惠民至景迈芒景全长31公里、投资115.78万元的公路两旁绿化美化实施方案,并完成了8公里的绿化任务,未完成部分计划在09年实施。

(一)植被恢复造林

20xx年植被恢复造林项目安排在糯扎渡、谦六两个乡镇实施,根据计划,两个乡镇共需要完成植被恢复造林1.08万亩;其中:谦六乡6500亩。思茅松6000亩,橡胶500亩(橡胶只作种苗补助);糯扎渡镇4300亩,造林树种桉树。由于今年造林任务下得晚,3月份才开始组织实施,为抢抓时间,使苗木能在造林最佳时节安全定植下去,任务一经安排,我局技术人员一方面立即深入实地着手调查规划,另一方面及时开展造林种苗准备工作,确保造林各个环节万无一失。由于布局合理、安排得当、组织实施有力,项目于3月底完成规划,5月底完成预整地,7月底完成了定植任务。经统计,全县共完成植被恢复造林1.2万亩,其中:谦六乡完成思茅松造林0.70万亩,橡胶造林0.05万亩;糯扎渡镇完成按时造林0.50万亩。项目建设总共涉及2个乡镇、6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400余户、1200多人次。

(二)义务植树

20xx年计划实施义务植树造林3.78万亩(447.6万株),项目安排在糯扎渡、谦六、拉巴、酒井、勐朗镇、竹塘、东回、惠民、富帮、富东、雪林、木嘎、上允、南岭、糯福等15个乡镇实施。为避免重种轻管,造林成效不显著等局面出现,我站在总结历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更加注重的抓好造林地块规划、做好预整地的技术指导及检查验收、把好苗木质量和苗木发放登记等几个重要环节。并认真做好产出效益分析,切合实际的编制完成了一份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通过我局及项目建设乡镇的共同努力,到7月底,已完成了全部造林计划。经统计,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427.12万株,约3.8万亩,造林树种西南桦、思茅松、桉树、香樟木、杉木、水冬瓜等6种;其中:糯扎渡4.74万株;谦六49.57 万株;酒井4.00 万株;勐朗镇65.21 万株;竹塘21.38 万株;东回 80.20万株;惠民3.55 万株;富帮9.53万株;大山0.80 万株;雪林48.00 万株;木嘎39.38 万株;上允 0.800万株;南岭14.15 万株;糯福 1.40万株;拉巴84.41万株。

(三)地方性工程造林

20xx年地方性工程造林主要是以苗木扶持的方式支持茶产业建设。经统计,共扶持发放茶苗207.22万株,造林面积达0.1万亩,涉及拉巴、南岭、东回、谦六、酒井、富东、勐朗镇等七个乡镇。

(四)其它

为加快**县经济建设步伐,培植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根据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及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和部署,仅仅围绕“着力打造景迈、芒景万亩古茶园旅游景区,建立绿色金三角”这一战略目标。针对总体规划和布局,我局主要是重点对惠民至景迈、芒景全长31公里的旅游线路上下、两旁的绿化造林进行了规划,并按照旅游线路建设的标准拿出了投资为115.776万元的绿化美化实施方案,目前,这个方案已得到县人民政府的批准并付诸实施,计划在09年7月份以前完成建设。另外,我站始终坚持“业务工作优先中心工作兼顾、以大局为重、服务全局”的工作原则,在积极组织完成自己业务工作的同时,还抽调技术人员协助其它股室完成伐区作业设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地方公益林调查等工作。

二、政治思想方面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工作的第一要务“服务”贯穿于工作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价值观,端正态度,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做一个思想向上,作风务实的林业技术服务人员。在这方面,我站全体工作人员先后参加学习了我局组织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撰写出心得体会,在会上先后作了发言;参加了为期4.5天的全县林业系统行政执法暨业务培训,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选派人员参加了县委党校组织的先进分子党课学习等。


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第2页

、经验和不足

主要是项目造林方面。经验:(一)由包上承包造林转变为农民自己造林,造林方式多样化;(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增加了收入;(三)增强了上下联系及项目实施乡镇的责任心。(四)降低了项目运作带来的风险。不足:在选择造林操作方式上,没有足够掌握项目区实际,不能盲目的也不要一层不变。要充分了解项目区群众思想意识及劳动力资源情况以后再确定。因为农耕与造林都讲求时节,而**的实际就是农耕时节即是造林时节,两者相互抵触,如果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作保障,要求农民既要做好农耕又要造好林是不现实的。为此,没有全心全力的投入,就会影响项目建设速度,质量和成效就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另外,造林树种单一,纯林造林较多,增加了造林成本。为提高对病虫害、风害、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建议多造一些混交林。

四、二〇〇九年计划

(一)继续做好历年造林地补植补造、管护和检查验收等后续工作;

(二)09年计划实施4.0万亩的造林任务。其中:植被恢复0.4亩,安排在酒井乡光头山;3.6万亩的义务植树和荒山造林,安排在全县范围内;

(三)积极争取防护林体系特色经济林建设项目1.0万亩,主要安排在安康、上允、富帮三个乡镇实施;

(四)理清、掌握乡镇林业站现有基地建设情况及产权归属,有针对性转变一些操作模式,加大开发利用,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益,建立一些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五)积极做好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年终工作总结

20xx年**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紧紧围绕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农业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目标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扎实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结合种植结构调整,紧紧围绕“科技兴农”为主题的中央农村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农民就业,增加科技进步,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指导思想,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农民的技术培训。全年共办培训班6期,共培训3680人次。如早稻栽培技术培训、油菜免耕直播开沟覆土栽培技术培训、蔬菜生产技术培训、西瓜草霉栽培技术培训等等。

一年来,利用网格员下村,发放科技宣传资料5000余份,由学校在校学生带回科普资料2000余份,由各村村干部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利用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发放科普资料3000余份,教本400套,光碟100本。充分调动了农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使农民群众充分接受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知识。

二、大抓秋冬季农业生产

为遏制耕地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上级有关做好秋冬种工作精神,在工委、办事处的安排下,农技站全体干部职工从9月10日至11月20日苦战100天,组织引导广大农民扩大冬种面积,发展秋冬季农业生产,召开了冬种动员大会,出动宣传车5天,发放冬种技术资料5000余份。今年全街道完成冬种油菜14000亩、绿肥(紫云英)1200亩、蔬菜13500亩,覆盖率94.3%,圆满完成了上级的指标任务。

三、认真搞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

结合农事季节,及时进行田间地头的检查和预测预报,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年印发《**农技》14期,共印发技术资料52300余份,并出动宣传车4次8天,由于防治及时得力,全年无由病虫害造成重大损失的发生。同时还搞好了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全年共悬挂专业防治宣传横幅十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依托种粮大户肖共日同志在杨家弄村建立了一个1000亩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基地。

四、搞好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结合土地土壤成份,则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施肥的技术性革命,是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此我们非常重视,全年共出动宣传车二次二天,悬挂横幅10余条,并在嗣同村设立了一个测土施肥千亩示范点,对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搞好农业保险工作

全年对我处8000余户16730亩余水稻和9000亩油菜进行了农业保险的投保,参保率达到85%以上,对受灾的农户及时进行实地勘察,并及时报案,最大地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受灾的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六、狠抓早稻生产,大力培育种粮大户

为切实抓好**街道粮食生产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及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扩双、稳面、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以遏制耕地抛荒,发展双季稻生产,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增加为主攻目标,突出种粮大户培育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今年共发展早稻面积1050亩,在培育原有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新培育了6户双季稻面积在100亩以上种粮大户,**的种粮大户已达9户,并在资金和技术上向种粮大户倾斜,对种粮大户在业务技术上进行多次指导和培训,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也实现了无耕地抛荒,为来年的土地流转做好了前提工作。

七、培育科技示范户

今年以来,为了配合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巩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全处共培育科技示范户20户,科技指导员由市局农艺师万一佳和我站干部张自成两位担任,每月定期下户指导3次,使科技示范户学到生产新技术和生活真本领,进而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确保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的充分发挥。

八、做好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

我市已纳入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区域,根据《**市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20xx年实施方案》和省人民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我站于9月至10月对10个村进行了抽样,分别抽取了366份谷样和366份土样进行检测,为明年的土壤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打下了坚强的基础。

九、切实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全年出动宣传车二次,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并组织菜农进行蔬菜安全生产培训和考试,合格率达95%。

2、与菜农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与农资经营户签订了农药安全销售承诺书。

3、加强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对标准化种植区和浏河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区的蔬菜检测,并且对学校和酒店所购蔬菜进行抽样。对巴山坳市场每月不定期进行10次取样送检,市场40%菜来自城东批发市场,60%来自农民的自产自销,所以安全隐患大。通过检测,对超标的菜及时进行了处理,全年共收缴豆角62公斤、扁豆51公斤,藤蕹58公斤,全部销毁,并在市场作了检测结果公示,同时对超标的菜农进行了教育和技术培训。全年共抽检样品4200份,合格率达99.6%。由于工作加强,措施得力,今年无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无工业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破坏农业生产环境和影响农产品质量事故,无销售国家禁用农药行为发生,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

十、加强了农业产业布局调整

1、蔬菜种植。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街道又是城乡结合部,历有蔬菜种植习惯,以浏河村、东环村为主,常年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浏河村的白玉丝瓜、莴笋、黄秋葵、豆角种植面积大,在长株潭地区小有名气,在创造品牌,提高品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种植产业并逐步向东环村扩展,力争两年内申报“绿色”蔬菜基地。**园社区的四季葱、茼蒿在全市小有名气,由于近年来征地开发,种植面积减少,但逐步向西环村转移种植发展,西环村近年来莲藕发展也比较快,形成了规模效应。

2、小水果种植。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大型农庄农场(如紫云山庄)种植小水果上千亩,其他家庭农场也开始初具规模,力争小水果基地发展到5000亩,以西环、浏河、胡坪三村为主。

3、其他经济作物。杨家弄的西瓜、草霉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达到了500亩以上,打造了“休闲+采摘”的特色农业,帮助农户走合作发展道路。

十一、搞好禁烧秸秆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我街道秸秆禁烧工作,有效遏制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特成立了以书记吴世平同志为组长,副主任李盘思同志为副组长,其他农技干部、联村干部、网格员为组员的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在农作物收割期,全体成员

下村组及时宣传和阻止秸秆焚烧现象,出动宣传车5天,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加强农业环保,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禁止秸秆焚烧。推广切草还田收割、旋耕埋草耕田技术和机械,创建稻草还田示范片,扶持秸秆利用企业,进行秸秆综合加工利用。

十二、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数据采集及补贴资金发放

根据《**省“三项补贴”改革试点方案》,从20xx年起统一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我站及时张贴宣传资料,宣传上级文件精神,并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准确、真实上报了采集数据,为补贴资金的发放打下了基础。

十三、积极办好示范点片

1、浏河村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1200亩。

2、嗣同村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000亩。

3、106国道两厢1200亩绿肥(紫云英)示范带。

4、荷文公路1950亩的观光油菜示范带。

5、胡坪村1000亩油菜示范片。

6、嗣同村蒋湾、龙背、新龙片区550亩高产油菜示范点。

7、聂桥村团仓片220亩高产油菜示范点。

8、聂桥村云桥组、大屋组片200亩高产油菜示范点。

十四、认真完成好办事处交办的其他中心工作和任务。

一年来,我站虽然认真扎实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如何推进**农业生产发展探索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加强学习,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把**的农业工作做得更好。

农业技术指导站半年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指导站半年工作总结

在市业务部门和县、局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全站干部职工立足于农业,面向农村,围绕农民增产增收,结合实际,扎实工作,开创了粮食生产的新局面。现作简要总结汇报如下:一、努力学习
全面提升素质,保持和谐稳定。我们的干部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并非“吃、拿、卡、要”的干部,是作出奉献“牺牲”的干部。我们是农技干部,就要在一线吃苦工作、服务指导。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乐”。5月15日召开全站职工会,传达了整治不良会风会议精神,取得良好效果。农技站的干部虽说不上个个优秀,至少可以说对得起人民和自己。体现在:我站90以上人员在春播春耕生产第一线,都有联系驻点镇乡,驻守着5个超级稻高产示范片、8个科技入户工程示范镇和科技兴粮重点镇;在半年时间里,在一线工作的时间累积人平达70天以上;开展了深入一线进行田间技术指导,充分体现了农技人员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得“打”的素质和牺牲奉献的精神。
二、开展业务
为全面完成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站切实并突出开展了以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1、开展技术培训。在年前,对24个街、镇、乡的农业技术指导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粮食生产科学技术培训,踏实了今年粮食生产的技术基础。各街、镇、乡于二月二十日前组织召开了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村社院坝技术培训会。参会人员达9万余人次。技术指导7万人次,技术咨询10万人次;积极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三下乡”活动,发放各种技术资料20余万份;科技入户时间1---6月累计每人平均在70天以上,深深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2、精心组织,投入到位。初步统计超级稻推广面积约30万亩。科技入户示范户1000余户,无偿投入支持农业建设四百五拾万元以上。
3、20xx年农田保护性耕作。小春季共实施面积5万亩,重点在龙岗,100亩稻田免耕种植以冬菜为主的保护性耕作,并开展了冬菜保护性耕作试验;100亩旱地实施中厢带状分带轮作种植小麦、胡豆、蔬菜等作物。大春季共实施面积30万亩,分布全县,重点也在龙岗,100亩稻田的冬菜(小麦或油菜)田免耕种植水稻,冬菜残脚叶(小麦秸杆或油菜秸杆)还田或覆盖,目前长势确实非常好。100亩旱地中厢,小麦秸杆覆盖于玉米行间,长势也非常令人满意。
4、水稻超高产栽培。全县30万亩,重点在金山、拾万等镇。核心在金山,面积13000亩,示范1000亩,核心2片200亩,目前长势喜人。
5、水稻特色乡镇建设。项目实施地点是拾万镇,面积14000亩,示范1000亩,核心300亩。目前正处于孕穗阶段。目标是要求中稻加再生稻亩产达900公斤以上。全镇水稻增产5以上。并承担了一个《中稻 再生稻亩产900公斤的品种比较试验》。
6、水稻增窝增苗技术。全县计划30万亩,实际完成30.5万亩,(旱育秧稀植栽培技术约10万亩)其中三围栽培14万亩,半旱式规范化栽培16.5万亩。重点在智凤、龙岗、金山、拾万、国梁、万古、雍溪等。
7、展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试验与示范。我县于今年在龙水和国梁两镇开展了机插秧技术的试验研究和300亩面积的示范。目前长势良好。
8、其它。我站人员多、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积极配合开展了整顿会风、团结稳定等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三、效果
1、小春生产取得丰收。小麦种植面积19万亩,油菜种植面积8.0万亩,豌胡豆4万亩,预计又是一个增产年份。
2、大春长势好于往年。水稻种植45万亩,其中优质稻25.0万亩;玉米种植8.0万亩,其中优质玉米3.0万亩;花生2万亩;红苕栽种11.0万亩,高粱2.0万亩。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搞好所有项目高产示范片的测产验收工作(汇同市里及县统计等有关部门)。
2、搞好大春作物水稻、玉米、高粱及红苕的实际测产工作。
3、以稻田为主要内容的农田保护性耕作的示范片建设要加大力度,同时旱地保护性耕作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和难点。
4、及早规划落实晚秋生产,筑起稳产丰收的最后一道防线。计划再生稻发展面积20万亩,秋洋芋1万亩。
5、及早规划20xx年小春生产。计划小麦种植面积18万亩,油菜8万亩,豌、胡豆5万亩。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三峡大坝的成功修建源于众多“反对者”的反对意见和理由。针对“反对者”的反对意见和理由,提出改进和完善的科学办法,这“反对者”更可能或许是最可靠的朋友。
1、关于我们事业干部的129或69问题。原李伯儒时代:粮食几站有经营收入及项目配套物资服务收入(项目资金60以上由项目单位用于实施开展项目工作),当时局里考虑由各站自行解决,财政拨事业干部的129就由局里安排,这是事实。现目前:粮食几站既无经营又无项目资金,“大足县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指导站半年工作总结第2页

指导站经营部”已下文注销。129咋解决?作为二级班子负责人之一的我建议:事业干部的129或69是财政拨了的应打入职工的个人工资帐户。
2、干了事,需要加油的则加油,该加气的则加气。目前1—5月职工的69解决了,可是我却欠下了职工总共近万元的差旅费。咋叫他们再勇于下去?建议要么由局里实报(压后一个月),要么派车(公交车也行)。作为一个二级不能独立的法人单位,这或许只能由项目资金解决吧?
3、正常工作运转,常下去给别人添麻烦,别人办事来了咋办?
4、政策口子。政策口子要给职工兑现,或许也只能由项目资金解决吧?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农业推广站工作总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推广站工作总结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