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犹太人的智慧读后感800字 > 导航 > 《犹太人信奉的人生哲理》读后感1000字

犹太人的智慧读后感800字

《犹太人信奉的人生哲理》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犹太人信奉的人生哲理》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犹太人信奉的人生哲理》读后感1000字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犹太民族作为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在漫漫历史之中坚韧地生存着,传承着。在我的了解中:犹太人积累了大量优秀文化和闪光人生智慧,他们以占世界人口不到0。3%之势,获取了诺贝尔奖的30%之多。
  而系里此次发的口袋书,对我来说真是随手宝典,其目的是想让我们除去铅华,镀以金壁。
  一.           更新自己——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
  犹太人看来,人有两个生命,一是父母给的,二是自己赋予自己生命的实质。第二种生命只能凭意志和毅力超越和完善。
  他们很早就意识到懒惰是最大的敌人,并对每一代的子孙都灌输“与其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知识如银器,要每天都从一而终的擦拭。
  “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的历史传统深深地融入了犹太民族的血液中,我想不过“争夺”的生活,只是勤以自勉,这是使他们成为最勤奋的民族的原因之一。
  二.           更新自己——要尊敬父母,做一个真正道德完善的人
  犹太人有口训流传:


  孝顺父母,首先要尊敬父母;和父母谈话,态度要和善;奉养父母,要和颜悦色;外出,要告知父母,以免担忧;最大限度顺从父母,听取意见,不要让他们操心。
  最重要的是,要爱自己的父母,还要爱他人的父母,这才算是一个真正道德完善的人!
  在我看完后,我希望听到有人20年后还会说20年前曾说过的话:人不能忘本!
  因为世界上最纯洁的感情就是父母的爱,完全不带任何功利,不求任何回报。
  三.更新自己——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库存
  犹太人《商经》中曾说道:“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库存,凡是胸怀大志的人,最后总是会有所成就。”
  他们认为保持一种不断前进的动力,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秘力量驱使,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超越,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他们坚信自己要比其他民族成功。
  这话让我感触颇深,在当今,大多数人的生活,就像不断地复制照片,一张张极其相似,生活各种雷同。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需要鼓励,需要一种莫名永存的优越感,加上自己不断的反省人生,做到每一刻都在更新自己,过得无悔,无怨。
  总之,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智慧与经验,我们何不吸取他们的经验,让自己的人生也如同他们那样处处充盈,让自己不再是一个呆板的机器,学会创新事物,更新自己呢?

  《犹太人信奉的人生哲理》读后感1000字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犹太民族作为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在漫漫历史之中坚韧地生存着,传承着。在我的了解中:犹太人积累了大量优秀文化和闪光人生智慧,他们以占世界人口不到0。3%之势,获取了诺贝尔奖的30%之多。
  而系里此次发的口袋书,对我来说真是随手宝典,其目的是想让我们除去铅华,镀以金壁。
  一.           更新自己——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
  犹太人看来,人有两个生命,一是父母给的,二是自己赋予自己生命的实质。第二种生命只能凭意志和毅力超越和完善。
  他们很早就意识到懒惰是最大的敌人,并对每一代的子孙都灌输“与其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知识如银器,要每天都从一而终的擦拭。
  “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的历史传统深深地融入了犹太民族的血液中,我想不过“争夺”的生活,只是勤以自勉,这是使他们成为最勤奋的民族的原因之一。
  二.           更新自己——要尊敬父母,做一个真正道德完善的人
  犹太人有口训流传: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读后感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读后感

最近我拜读了着名作家王中和的《犹太人教子枕边书》,此书共有六大篇内容,每一篇又分许多小节,我坚持每天早上看三小节内容,开学了,我也读完了这本书,感受颇多。这是一部献给天下父母的读物,同时更是一部关于儿童教育的神奇之书。它荟萃了犹太人最具成果的育儿智慧,这些智慧一直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千千万万有责任感的家庭。它给孩子们的伟大前程提供了一份行动的指南,也给父母们望子成材的希望带来了福音。

早期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曾用过书中的一些方法教育过我的孩子,但总是在朦朦胧胧中感觉:我的教育方法对吗?初为人母的我,总是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但看了这本书以后,它给我教育孩子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中国的父母总是在溺爱中教育孩子,结果使自己的孩子早期没有形成很好习惯和能力,到后来琢磨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问题。

人人都说中国人很聪明,可中国的父母没有把自己孩子的聪明才智挖掘出来,而是在一味的埋没孩子的聪明。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看不到孩子的未来。比如:犹太人教育孩子要有金钱意识,要学会挣钱,而中国的父母是给孩子钱花。就这点来说: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的早期就抹杀了孩子的独立能力。

其实,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的智慧是神奇的,并且举世绝伦。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犹太人在常年的漂泊流浪中,在从未有过的大迁徙中、是苦难和艰辛、饥饿和折磨一切的不幸迫使着犹太民族不得不用智慧去生存,去获取。

犹太人智慧的诞生是被迫的,是在屈辱中诞生的,但是犹太人的智慧无所不在,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文学、艺术等等,一切的人类历史都印有犹太人的足迹。

犹太人之所以以超凡的智慧纵横于世界舞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犹太民族在求知、交友、处世、自我修养等各方面的良好传统使他们具备了超群卓越的文化素养。犹太民族将知识和技能视为他们真正能自己掌握的财富,他们有着宗教般虔诚的求知好学精神。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将学习、生活、做人等各个方面的精华点滴教给他们的孩子。

这种精神让犹太民族耀眼于世界各个领域,不管是科技界,文化界,思想界,商界还是政界,犹太人均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思想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者马克思,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符号学大师卡西尔,社会学和政治学的魔法大师马克思韦伯,哲学大师马尔库塞都是犹太人。

在自然科学界,犹太科学家数不胜数,光是一个爱因斯坦就可以让所有的科学家黯然失色。在文学和艺术领域,西方世界超现实主义画家毕加索,音乐家门德尔松等等都是犹太人。在电影界、在政界、在世界经济舞台等各个领域无不留下犹太人的足迹。犹太人在世界民族中的非凡成就,与他们不断探索,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表现在各个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获取知识。

犹太史上一些名垂青史的先知都把钻研经典、追求知识视作人生的第一责任与义务。他们甚至要求一个靠施舍度日和不得不沿街乞讨的叫花子也必须挤出一段时间来日夜钻研。犹太人的这一观念所产生的结果是形成了几乎全民皆有文化的传统。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具备研读经典的能力,但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认为,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从而使犹太民族的宗教信仰得以延续,文化素质得以提高。

犹太人的共同点,就是孜孜不倦地求索,广泛吸收他人优点,坚韧隐忍,从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取得事业的成功。犹太人十分重视将本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传承给后人。还以学习知识为例: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学东西是甜的。

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是惟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这种观念并非一时的看法,而是早已植根于犹太民族的脑海之中。《塔木德》认为,学习是一种至善的行为,是一切美德的本源。所以犹太人才会以这样的形式早早地对小孩开展教育。

本书从各个方面总结了犹太父母教育孩子的各个方面,包括孜孜以求的求知精神、塑造完美的自我、重视今天的每一步奋斗、与人为善,广交朋友、品德决定成就的高低和金钱是世俗的上帝六个部分。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怎样去教育孩子,怎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做为教师和父母,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它会为在教育孩子感到迷茫中的你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


人生哲理读后感


人生哲理读后感(一)

好书、好书我一边看手里捧着的那本书,一边不住地赞叹着。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人生哲理全知道】。它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很好地培养读者的情商(EQ),相信如果有一个人把这本书看完并记住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情商高的人。

这本书不但让我对人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我从小立志,打造强者心态;教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教我学会选择,懂得放弃还告诉了我许多道理,比如: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幸福不在于拥有得多,而在于计较得少、会说话,得天下

我认为最有道理的是幸福不在于拥有得多,而在于计较得少。是啊,我平时也总是抱怨各种各样的事,像零花钱少阿像父母管得太严啊等等。但如果不去计较这些,反过来想:零花钱少一点,可以让我懂得节约;爸爸一妈一一妈一管得严可以让我高标准要求自己,就会更幸福。

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说过:人生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取得成功,尽量避免失败。然而,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犯许多小错误,或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停止成长的脚步。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就能打败它们!

这本书让我受益良多,它,是一本经典好书。

人生哲理读后感(二)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一陽一的光辉,一本书,能够字样无数的心灵,这本书让我知道做人做的的真知,明白人生的种种道理,使我懂得了走向成功的智慧。

本书所辑文字明了简介,情节简单,可读一性一强,通俗易懂。每个故事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涉及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之后的智慧小语也极富灵气,犹如一股股清泉掺入读者心田,读来令人茅塞顿开,心智敞亮。

就拿其中的一篇来说吧:苏珊是个可一爱一的女孩子,他得病了,原先一头美丽的金发也差不多掉光了,每天露着光秃秃的脑袋去上课对她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老师理解苏珊的痛苦,让所有同学们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来,苏珊一下子觉得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对弱者的同情、安慰,最好的莫过于让他与大家融为一体,让大家包括他本人都淡忘他的伤痛,以鼓足他重新生活的勇气,恢复正常的生活,这是对弱者最好的关怀。

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平坦之捷径,往往充满着坎坷崎岖,对于不同的路该如何走,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当自己彷徨苦闷和无聊闲暇的时候,翻翻它。或许它会给你答案,给你力量,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左右逢源,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悟人生哲理】真是一本好书!我一爱一这本书!

《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读后感


《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读后感

文/夏平

《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是由美国温迪.莫格尔写的,她主要以幽默的语言总结了犹太教在接纳、尊重、感恩、人格、家务、饮食、自律、时间管理八个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其中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第八章自律之道的一段内容话不必多。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无声的语言安静的聆听,有时需要正面的激励,有时我们要给予适当的责备。其中最难做好的就是适当的责备。因为指责别人最难的是既把责备的意思表明,又不让被指责的对象感到羞耻。犹太教很重视保护别人免于羞耻。

书中还提到,有三种类型的过错。第一种是无心之过,第二种是受欲望驱使而犯下的过错。第三种是违逆的过错。当看到过错原来是可以这样分类型的,我反思自己在衡量孩子的过错时,并未根据严重程度去进行分类,再给以相应的对策。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就不会每一次大呼小叫,从而增加了母女、师生间冲突,降低教育的效果。

文章中还阐述了对这三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点。它们都非常的具体和合理。对于无心之过讲,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指出这种错误,并让孩子在后果中,自己学习进步!对于受欲望驱使而犯下的过错,书中提供的建议是:私下责备,和颜悦色地讲给犯错误的人听;要记得,你是替犯错者的利益考虑在说话,而非出于侮辱或报复他的心态;把规劝放在高度评价的情景之中。

同时还要注意三点:第一,告诉孩子你对他的做法有何感想,说话要简短。第二,不要趁机借题发挥开始追究这个问题的始末,或是扯到其他你看不顺眼的行为或态度上。第三,请提供让孩子改过自新的机会。我想所有的这些细节考虑,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呵护,老师对学生的真爱。而我们对孩子的爱总带着私心,什么时候我们也拥有这份真爱的心境,孩子的福音就会到来。最后一种过错,要是子女难以接受的行为是叛逆或挑衅父母的权威,是有意为之而非一时兴起的,就是违逆性的过错,那么惩罚就是必要而且合理的了。 当然,惩罚是在温和的规劝不够用时才能使用的。

我们需要主要的方面是:处罚前应该得到预先的警告,并预知后果;惩罚最好在犯错之后尽快地施行,不可追加处分。其实这些道理都是显而易见的,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则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努力吧!


《人生哲理枕边书》读后感800字


一本《人生哲理枕边书》让我收获了不少,读懂了人生的真谛,使整个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书中这样写到:许多人缺少的不是美,而是自信的气质,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美,有了积极的心态,就容易成功。在命运的门前,不妨多拿出一点耐心,哪怕多等一天,多等一小时,多都能一分钟,结果可能就会既然不同了。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聪明人会从失败中得到教训,而失败者却常常是重复同样的错误,不能从中获得任何经验这些这里深深地打动着我,鼓励着我。
落英在万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观、一种超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如果拥有积极的心态,就可以得到快乐,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乐观豁达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能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能把琐碎的事情变得简单干练。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走了多少崎岖的路,而在于我们从中感悟到了多少哲理,这些亘古的常新的人间智慧将帮助我们认清真正的人生和享受人生的快乐。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得到中总会失去些什么,这是世之常理,所以,在生活中面对失去的。我们应该平静如水,面对得到的,也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人生如戏,每一个人都是主宰自己生命唯一的导演,笑看人生,就能达到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我个人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了每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引入了生活。人生,只是那一杯水,要靠自己慢慢去品味,细细去咀嚼,用心去欣赏,你才能发现原来幸福的一生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

读《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有感


最近,我经常读《十万个为什么》,我对里面其中一篇《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最感兴趣,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解决了以前我很多迷惑、不解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有600多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原来在德国及其它欧洲国家,有很多人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经济实力很强。希特勒执政后,为了增加军费开支,扩大侵略战争的物质基础,全面掀起了排犹、反犹浪潮,借机大肆侵吞犹太人的财产,要彻底把犹太人从德国的经济生活中排挤出去。为了掩饰对犹太人的迫害,希特勒把犹太民族说成道德败坏的劣等民族。从此,德国法西斯踏上了屠杀犹太人的罪恶道路。

读完书后,我非常同情犹太民族那悲惨的命运,因为执政者的残暴、不仁,不计其数的犹太人惨死在他们的屠刀下,一间间集中营成为了人间的地狱,无数犹太人的尸骨堆满了每个角落,成为了犹太历史上充满痛苦与血泪的一页。直至今天,地球上还有一些国家处于炮火分飞的环境,许多无辜的生命在战火中灰飞湮灭,许多家庭支离破碎,留下了无限的痛苦与哀伤。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才不会有战争?什么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我的人生感悟读后感1000字


当我开始写这篇日志时总在想应该怎样为这篇心得定一个主题,头脑中反复出现的画面是季羡林老人那历经沧桑却依旧睿智的面容。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季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一种平静,而这种平静是人生的一种提炼,一种人文思想的沉淀

季老在他的《感悟人生》中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已到望九之年,在八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相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爬起来,爬到今天这个地步,我可是真正参透了世态炎凉的玄机,尝够了世态炎凉的滋味。

人生?何谓人生?季老告诉我们,人生是生命的轨迹,是在这段轨迹中蹒跚的步履,磕磕畔畔的途径。季老说:做人,应当朴质、平易、应当骨头硬,心肠软季老的一席话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季老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国外的知识分子不同,中国的知识分子永远关心国家大事。听了这句,说实话,我很愧颜,作为一名青年,一名有文化有思想的青年,我们更多的想的是自己,在国与己中,我们选择了后者,读书为的是拿文凭,找工作为的是比别人用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很难着实为国而想。在许小的时候,我们说过为四化而建设,我们说过,为中华民族、人民而建设,可是现在,我们又有谁能比的上这位耄耋老人呢?老人在接见温家宝总理时直言不讳的说到,我们国家更应当注重人文主义的建设,老人在展望新的一年时也曾说过,人文建设是他的一个夙愿。而我们谁又能比的上这位老人呢?在耄耋之年,心中惦念的依旧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而这种惦念却是一种品格,我们又有谁有这样的品格呢?

季老,一位中国文坛的泰斗,一位国宝级的人物,可老人却写了《辞泰斗》、《辞国宝》,老人说太过了,他不是什么泰斗,也不是什么国宝。面对荣誉,老人选择了辞别,老人的话让我感动,我记得老人曾在他的书中写到:十年浩劫中,我因为胆大包天,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戴上了种种莫须有的帽子,被打成了反革命,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至今回想起来还毛骨悚然的折磨。从牛棚里放出来以后,有长达几年的一段时间,我成了燕园中一个不可接触者。雨过天晴,云开雾散,我不但官复原职,而且还加官晋爵,又开始了一段辉煌。原来是门可罗雀,现在又是宾客盈门。你若问我有什么想法没有,想法当然是有的,一个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狱,又忽而重上天堂的人,哪能没有想法呢?我想的是:世态炎凉,古今如此。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老人告诉我们的心得让我久久不能平息,做人,理应有这样的洞悉力,这份洞悉是建立在宽容和理解之上的。

其实这篇日志没有写出我全部内心的感动,这仅是肤浅的表达,对季老人文思想的洗礼我依旧渴望,我想,我还会继续倾听季老教诲的同时,浅尝自己内心独出一辙的对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