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安妮日记初中读后感 > 导航 >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400字

安妮日记初中读后感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4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安妮日记》的读后感400字,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禁叹了一口气

这本书主要讲了法西斯到荷兰去剥夺犹太人的自由的时候,安妮她和家人们一起躲到了安妮爸爸公司后面的一个三层密室里去了,后来也随着搬来了凡。丹夫妇和彼得,然后又搬来了杜瑟尔这个牙医。这个密室里面的八个人已经躲了将近两年了,可是在一九四四年他们被警察们抓住了。凡。丹一家人都惨遭不幸,安妮和玛戈(她的姐姐)也不幸去世,安妮的妈妈和杜瑟尔也一样,这八个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存活了下来。

那个时候的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为什么犹太人要被限制。在那么黑暗的日子中,安妮他依然天天带着微笑与大家见面,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偏偏就生活在这种残忍的地方从青春期开始,她开始了密室的生活,等到了青春期结束,她的生命也跟着结束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让一个小孩跟着受苦,为什么犹太人的生活要被限制?为什么这么幼小就要结束生命?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
我是一个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女孩,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中曾特写过战争,而我暑假读完的第二本书《安妮日记》也是有关战争的。
它是由一名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写的。这本书记载着1942年6月12日至1944年7月21日之间的66件事,从安妮13岁生日后不久便收到了盖世太保给玛戈特(安妮姐姐)的传票,这使安妮一家不得不开始密室生活安妮曾多次在日记中提到她渴望的蓝图:很久都没看到这么明媚的阳光了,湛蓝色的天空是那么宁静,迎面吹来的微风是多么凉爽宜人,就连窗台前的小树也努力地伸展着枝丫和我渴望放学后迎着风,在草地上飞快地骑车;我渴望舞池里有灵活优雅的舞步,每个人都陶醉的表情;我渴望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安妮一家为了生存在密室里生活,躲避战争。现在地球上许多地区仍弥漫着硝烟的战争,子弹这不速之客仍催毁着人类的家园。我渴望世界能和平,希望战争一去不复返,盼望战火中的孩子能像和谐地区的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感受和平与爱,也希望在这个文明社会中不存着对某一种族特有的限制。与此同时,我希望无论是山区还是城市的孩子都应该得到平等的教育,快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行使祖国的花朵欣然怒放,使孩子们拥有一个快乐、难忘、美好、充实的童年!国家应该重视起山村教育,例如让山村儿童有信息课上,让大山里的孩子了解电脑,了解科技,了解现代社会。让他们通过电脑,通过网络走出大山,认识外面雄伟的大楼、豪华的公寓、好玩的游乐设施以及他们梦中全新的世界。让山村的儿童有一间间雪白的,坚固的教室,给他们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专心学习。再如要让孩子们上音乐课,使他们在闷闷不乐时能用音乐来陶冶情操,让孩子们沉浸在美妙音乐的旋律中细细咀嚼音乐之美,用音乐去滋润一个个稚嫩的心扉,使他们能像花儿喝露似的吮吸着音乐甘甜的蜜露。又如让他们拥有一个宽大的操场,好让他们飞似地奔跑,踢动着欢乐的足球,用手挥动着球拍,拍出第一个飞向太阳的羽毛球,也许它飞得并不远
这都是我的一个个梦,一个个中国梦,一个个值得大家关心的中国梦!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范文一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更多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握了太多的财富。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世界应该是和平的,没有战争的,请不要伤害自己的同类。

日记中的小女孩是一个心地善良,活泼可爱,个性率直,同时又多愁善感。她有主见,爱思考,不会轻易受别人影响;她坚强,有毅力,在受到责备和委屈后,仍以微笑面对生活。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应该向她学习。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范文二

细细地品读完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这个只比我大一岁的女孩,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犹太少女安妮13岁时,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追杀而住进狭小的密室,他没有自由,她恐惧,她痛苦,她的生活没有保障,就连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而这样的生活她足足呆了两年之多

真的很难想象,当人们因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感到痛苦时,安妮却仍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将这一切化为了为自己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文中有一段曾写道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作是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情事,并且将每段艰辛的事情当作我日记的材料。安妮虽然恐惧,但她不放弃。可见她的精神家园是富有的。

安妮,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磨难都勇于为自己理想而努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所以,如果你遇到了困难,请千万不要在逆境中沮丧,我们应该勇敢地站起来,以乐观的心态直面逆境,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拼搏,并在逆境中锤炼自己,把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实!因为,安妮一个不曾绝望的女孩;一个永远乐观永远快乐的女孩;一个面对逆境却不愿低头的女孩正激励着我们冲出逆境!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一)

我经过朋友的介绍读了 【安妮的日记】,这是安妮弗兰克留下来的日记 。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若是成天被关在密室里苟且偷生,或许她的生活就从此黯淡无光,然而安妮就是这样一个不服命运的人。

安妮,犹太人,身处二战时期,为躲避纳税的迫害,躲进父亲公司大楼的几间密室。在密室生活,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甚至不能开窗,密室里暗无天日,夏日里灼一热的空气令人窒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安妮一脸一陽一光,将内心的从容保持到了最后。

最可怕的不是知道自己下一刻就要面临死亡,而是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的一陰一影下生存。人们往往面临困境便轻言放弃,在绝境下失去信念,他们竟然都不如一个13岁的小女孩。有的时候,我们知道最坏的结局,迷茫着不知所错,在困境中迷失了自己,被软弱蛊惑了信念,便丧失了判断的能力。有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结局,却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在胡猜乱想中沦陷信念便是最好的良药,有信念的人会在黑暗中看见希望,在孤岛上看见船只,在寒冷中触一摸温暖,他们不会无所事事,而是想着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他们会充满理想,不会在悲伤里沉一沦。

人一生最重要的三个品德便是:尊严,志向,信念。浮华一生,人生如梦,谁愿意寄人篱下,在挫折与自卑中度过一生,倘若失去信念,便不再有追梦的力量,失去了志向和尊严,生命的意义又何在?人生苦短,信念也显得尤为重要。

安妮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密室中度过,而她生命的华彩乐章便在一本日记上奏响。她没有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多远,却通过日记在成长道路上走得这么远,她的年龄很容易让人想成一个不懂人事的孩子,可是她的内心世界早已超脱她的年龄,她内心的温柔,从容,淡定谱写了一曲压抑下绽放一陽一光的青春歌谣更重要的是,她凭借心中那坚定的信念,走过了看似两年,实际如一生般的时光。

她的梦很美,她的微笑从来没有消失

要知道,信念在,一陽一光也在,幸福尾随。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二)

今日无事,便翻起了【安妮的日记】。一打开书,我便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这本书写的是二战时犹太人受德国法西斯的压迫,过的艰苦生活。这本书内容与题目相符,写的是犹太女孩13岁的安妮在秘密小屋中的真实日记。看完后,我感触很深。

在这样一个艰苦的战争岁月,每一个人都艰难地生活着。先不说犹太人,就连安妮躲藏之国荷兰那儿生活是人们,也都天天月月伴随着战火硝烟与灭顶之灾。这一切的一切,又何况犹太人呢?犹太人虽然生活富裕,可却遭受着抓捕与屠一杀。

在荷兰,有多少多少犹太人的生命毁在了希特勒手里。他们的危险随处可及,可想而知。统统都是,又何况一个13岁的犹太女孩。她从小就因为血统和种族的原因而生活在一片危险和歧视中。可是,小安妮却不为此而伤感自卑,从不为此埋怨,而是坚强的面对社会的不公平,顽强的同残忍的法西斯做斗争。她虽然只是一个没有成熟起来的小女孩,却从不害怕与惊惶。从容不迫,使全家人在秘密小屋里生活了三年。

联想起我们,都是家中的小公子和小公主。大家都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在他们的过分溺一爱一之下,我们都经不起挫折和磨难。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不是在父母面前,手曾破了皮,头碰一下,就会流一出眼泪。连这么一点点挫折都经受不起,如果我们处于战争中,后果将惨不忍睹!

同学们,让我们也坚强起来,也勇敢起来吧!其实,逆境可以使人坚强许多。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三)

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犹太女孩在德国纳粹大肆屠一杀犹太人期间躲在阁楼上写的一本日记。

她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姐姐们都很一爱一她。但是大屠一杀的到来毁灭了这一切:无数人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家,无数人倒在了子弹下,还有无数人被送往了集中营 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选择了躲藏,他们与几个邻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楼,生活了25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有警察来访的恐惧,有生日到来的欢乐,有小偷拜访的绝望,还有安妮恋一爱一的兴奋 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乐观,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她天真、可一爱一、活泼、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责备后,仍未笑着面对生活。他们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顾一切的去寻找活下来的希望。安妮也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长了许多。但,不幸的是,他们最后无奈还是被送往了集中营,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还。

看了这本书,我很感动,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儿竟然能够在这么非常的情况下写出这么细腻的日记:她渐渐学会思考,沉着和冷静。

在这之后,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安妮当时的生活处境,我又看了一部叫做【辛德勒的名单】的电一影,我很震惊,一个人的生命居然这么的没有价值,人的尊严被践踏:一个军官早上起来拿着一槍一对着下面的犹太人乱打;一些人试图躲在房子里,却被纳粹兵发现,士兵对着他们扫射 这部影片除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儿和和给与人希望的红色火苗是有颜色的,其他全部都是黑白的,茫茫人海中,唯一看到一个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儿,是多么的令人欣慰啊!小女孩最终还是死了,这么可一爱一的孩子被这样无情的杀死,也等同于希望破灭了。

大屠一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一夜,安妮用她的笔表达了对的德国纳粹的控诉,也告诉了我们她对自一由生活的渴望。

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祷明天的安宁。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一)

【安妮日记】是一妈一一妈一推荐给我读的一本书,据一妈一一妈一说她小时候读完这本书很受震撼。我在寒假期间也阅读了这本书,读了之后我也不禁受到了震撼,我还想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的读者。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这本书记叙了在荷兰被德国纳粹占领的两年中,13岁的犹太少女安妮一家躲进狭小的密室中,他们犹如坐在一个即将喷一发的火山口上,脚下是滚一烫的岩浆,火山随时都有喷一发的可能,愤怒、恐惧、绝望、悲伤、甚至濒临崩溃,就是在这样一个极端与特殊的环境下,安妮从没有绝望!坚持学习写日记,记录了周围环境、人与事对自己的考验、磨砺和成长的经历。她盼望世界和平,自己能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她用她的坚强快乐去鼓舞身边那些绝望到极点的大人们,使他们重燃信心和勇气。

也许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而怨天尤人,安妮的故事会给我们启迪和激励。她那种历经磨难而乐观向上的态度,身处绝境却不放弃希望的一精一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二)

从这本日记中,我们看到一个纯洁、率真又有鲜明个一性一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们对她孩子气的顽皮、倔强、焦躁、苦恼感到理解和同情;我们更为这样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怀抱理想的顽强一性一格感到钦佩。她在日记中记载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铁证。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一性一的丑恶暴露无遗,世界正在变成荒漠的可怕现实,感到无比痛苦的同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败,反而更加热一爱一生活,热一爱一大自然,用汲取知识、一精一神上的充实,弥补物质的匮乏,追求心灵世界的最大自一由。这些文字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给人以鼓舞吗?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个天然的电一影剧本,它承载了人类所有的美好词汇乐观、信念、感恩、勇气和一爱一。

安妮,你让我们知道,温暖,美好,信任,尊严,坚强;你让我们知道,颓废,空虚,迷茫,不过是糟践自己;你让我们怀念,你让我们振作;你让我们知道,要好好去一爱一,好好生活。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三)

细细地品读完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这个女孩,这个与我同龄的女孩,着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犹太少女安妮13岁时,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追杀而住进狭小的密室,他没有自一由,她恐惧,她痛苦,如花的生命随时会因一次大意而丧失,她的生活没有保障,就连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而这样的生活她足足呆了两年之多

真的很难想象,当人们因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感到痛苦时,安妮却仍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将这一切化为了为自己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文中有一段曾写道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作是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一浪一漫情事,并且将每段艰辛的事情当作我一日记的材料。安妮虽然恐惧,但她不放弃,而是把逆境化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可见她的一精一神家园是丰硕的,富有的。

再看看我们自己,从小就在糖水中泡大的我们就好似一个美丽的泡泡,尽管耀眼夺目,但却经不得一点风吹草动,随时可能破碎。因此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但相对于经历战争痛苦的安妮,我们所谓的逆境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

安妮,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磨难都勇于为自己理想而努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所以,如果你遇到了困难,请千万不要在逆境中沉一沦,我们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奋起抗争,以乐观的心态直面逆境,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拼搏,并在逆境中锤炼自己,把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实!因为,安妮一个不曾绝望的女孩;一个永远乐观永远快乐的女孩;一个面对逆境却不愿低头的女孩正激励着我们冲出逆境!

安妮日记读后感


如果,你是一名犹太人,是德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你会怎么办?是不甘于现状,殊死搏斗;还是无奈地被德国人抓走,去集中营?犹太女孩安妮一家,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方式藏匿在一座大楼里,善良的他们还接纳了范丹一家人以及牙医杜塞尔。于是,安妮用每日一记的方式记录下了八个人在后屋的藏匿生活。

安妮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她那古灵精怪的文字常常令我忍俊不禁;而安妮的姐姐玛格特安静温和,她从容不迫的处世态度则让我十分佩服后屋的男藏匿者们各有各的长处,可是几个生xing暴躁的女士就不那么友好了。安妮以自己活泼的xing格受人喜爱,但是她那倔强、钻牛角尖的坏毛病可让人讨厌了。安妮在后屋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糟糕:人造肉汁成了宝贝,黑市上的食物配给证开出了天价,每天只有褐豆和土豆充饥可是为了生存,他们都咬牙忍下来去了。直至有一天,几名便衣盖世太保冲进后屋,抓走了包括安妮在内的八名藏匿着,一直以来掩护他们的朋友也同时被捕。不久以后看,除了安妮父亲,其他气味藏匿着全部死亡,给这个阴暗的世界留下了一抹血红的记忆。幸存的安妮父亲,将安妮的日记出版,这个花季少女的日记感动了全世界。这首如血的泣歌也久久在人世间流传,让人们流泪,让人们醒悟。

安妮仿佛在书中悲鸣:如果没有那场残暴的战争,是否我能活下去?如果没有那无情的盖世太保,是否我还能活下去?如果没有痛恨犹太人,是否这场血腥的战争能消失?为何要有这样的战争,为何要欺凌无辜的犹太人?为何要在历史上用力抹下鲜红的一笔?为何要让世间有这样一首哀鸣的悲歌

《安妮日记》读后感


在我们眼中,战争就是尸横遍野、血肉模糊,是烽火四起、滥杀无辜。独裁者为了利益而战,英雄们为了国家而战,可是平民们怎么办呢?

安妮是德国人,也是犹太人。当时纳粹在迫害犹太人,一家四口不得不躲到荷兰的一个密室里。从此她开始了密室生活,并开始写日记,直到两年后被捕。

从日记中,我可以看出,安妮自己的寂寞、苦闷,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但是现实中他们被歧视,总是小声的说话,天天都住在暗无天日的密室里。可是安妮想着,那么多同胞都被杀了,自己还活着,所以自己很幸福。她没有抱怨,没有不满,而是充满满足。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同学,有和蔼的父母,那为什么还有人在抱怨呢?

她在日记中自我反省,是我敬佩万分。她对自己做错事的反省,可能成年人也做不到。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有些人做错了事,只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把自己身上的原因都抹掉,真是可笑!为什么有时候大人还不如小孩子?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但是乐观善良的人永远不会少。我们也应该像安妮一样,永远不放弃希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