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人生若只如初见5分钟演讲 > 导航 > 重读润之,若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5分钟演讲

重读润之,若如初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重读润之,若如初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豪气万丈,壮志凌云。有这样一位统帅,他不拿刀枪,却拯救民族;有这样一位伟人,他运筹帷幄,自信超凡,他就是毛泽东。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正如其所说:真正的立志要掌握真理推动社会前进认清,坚持实现它叫做立大志。少年时代,毛泽东胸怀天下,志在四方,誓言久久回荡在青山中,朝气蓬勃的精神也是青年时代的我们的必需的,拥有青春的我们也要立大志,这内心的这颗种子去孕育成功,志向如河水,奔流不息。回首,昨日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星光灿烂。我们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树立远大志向,把握美好人生,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战场上的毛泽东总能以奇制胜,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追溯其源,多半来自于他热爱游泳的性格。毛泽东曾数次在水中一如畅快之鱼,游动自如。一面游进,一面仰望,无论是楚地的天空,还是江城的风物,却是这般辽阔,任人舒展。从容,自信,潇洒。他说:要从游泳中寻找迎接挑战的自信,我们青年也要拥有这份信心与从容,无论前方苦难有多少,是否夕风暮雨凋零了内心希望的萌芽,酷暑寒冬疲惫了我们前进的身心,还是路径的延绵麻木了我们执着的信念,我们都要用坚强的意志和火热的心,在坚如磐石的地面上,烙下足迹。我们在不停追赶那朵流云--理想,学会去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为理想去自信地奋斗吧!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面对项羽惨败之史,得出一个道理:决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一定坚决,彻底,干净地全部歼灭。毛泽东这种坚定坚决的态度在一生都大量体现。他这种将人民视为最高境界与追求的精神,让他无论在青年时期贫穷而受人蔑视与嘲笑,还是革命事业多次受挫,以至晚年领导国家人民治理瘟疫等,都得到了极大体现,我和朋友只谈大事的习惯,定会使毛泽东必胜,中国必胜。而青春的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多种阻碍与诱惑等,但我们依然要付出心中只有目标,别无他求。放弃了该放弃的,把握了该把握的,坚决走自己的路,去迎接成功,成就一番大事。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浪淘沙,是毛泽东畅游后一气呵成之作,展现了毛泽东晚年面对焕然一新的中国与大好山川秀丽的一种畅快欣慰之情。试想,若我们在拼搏后,成功后的那种快感不也正是如此。而我愿在成功后游赏一番江南,感觉那山青如黛,绿树翠青的绿林,还有高举的风荷一如出浴仙子,望着那不知桃花映红了江南春水,还是春水羞红了人面桃花的溪水之美那时的内心一定畅快,澄碧起来。这种精神的伊甸园早已成为我追求成功的动力

未来成功之花已在梦想中悄然绽放,过去时光不再,未来依旧是梦。我们要把握现在从头越,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从头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喜欢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超越了多少的是是非非,涵盖了多少的爱恨情仇!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又可以表达多少的无奈、感伤、向往。人生在世,多少的美丽与哀愁都将成为过往,然而心灵真的能还原成一张白纸吗?为什么我们柔软的心灵总会留下岁月的沧桑划痕而变的日益坚硬,为什么我们娇嫩的容颜总会记录岁月的痕迹而变得日益苍老,只是因为人生再也不能如初见。


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是再见之时,也许会是伤心之时。若是如此,不如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每一个人当最初和你相遇,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种温馨、那种自然、那种真诚、那种回忆,因此就一直弥漫在了你的生命中。为什么在人的交往中会有误会、费解、猜测和非议呢?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怀不就足够了吗?就象从未谋面的网友,每次在网上遇到时候互相打个招呼,心中存有彼此的牵挂,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吗?


书中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如果不曾有一场过往,他还做他的英雄,她还做她的美人,该有多好;书中说纳兰和他的表妹如果不曾有一场爱恋,后来的悲剧就不会发生,该有多好;书中说:如果没有那一场刻骨的伤,就不会有咸宜观里的旷世怨女该有多好;如果,如果,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这一切都不曾发生,该有多好!


人生若只如初见,优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完美的弧线,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或者,那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长于情深于情,他的词清新婉约,直抒胸臆,给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只怕早已换了人间。


3300字“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3300字"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花开花落,寒来暑往,时间逐渐粘合着记忆的伤口,但每每在人潮起落,人影疏动的时候,残留在心中的那一滴泪,痛入双眸,让你不得不泪眼双垂,若,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
题 记
人生若只如初见,怎会有太多变迁,太多无奈。
回眸一笑,所有的往事如梦如烟,而唯有那一滴残泪,泣留于心间。
最初的相悦,两人眼波流转之处,如同三月的阳光沁入心扉,是那样的心旌摇曳,是那样的温柔与感动,是那样的渴盼与甜蜜,醉了心,醉了意
岁月流转,记忆弹动,情海骤变,已物是人非,再难续前朝之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念,也随风散去,多少心念已成灰,多少柔肠已寸断,多少情结付于眉梢,怎一个愁字能了得。
曾用情,却伤心,不如当初不动情。
当初,只是略略听闻有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而我,竟连下句也对不出来。更不知道纳兰性德是谁。
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16551685,出生在满清贵胄,父亲明珠是清时康熙朝权相,是清时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年少时科举进地,二十二岁授进士。既是康熙重视的贴身侍卫,又是当时被江南名门所喜欢的才子。在当时是那么的负有盛名,有知他爱他的霓裳红颜,有相敬如宾的如花美眷,在当时他是多么的令人倾慕,又令多少同是词家可望而不可及的抓嘴挠腮。可以说他当时是集多少优越于人可羡于一身,却在三十一岁时积郁成疾,含恨而终,只留下一些散散流于世间的词儿,经后人整理为一部词集《饮水集》。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言虽陋,语亦羞,但道出的意蕴却远而深长,平淡无奇,却准确无误地道尽满怀无奈与伤心的人生。想他风华正茂时,却痛失那至爱的红颜霓裳,那曾为他翩翩作舞的知己红颜,都已化作一场绚烂的春梦,那份痛彻心扉,那份揪心祈愿,那份刀刺心房的痛又是几许重金能够抚平?万千萌动的情思依依然如一场久梦醒来,留下便是一场无归期的等候。不想知,却又知;不想念,却又念。多少情仇来来往往穿梭在心里,多少爱恨置于那轻蕊的心房深处,郁结久久,含恨而逝。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应是多么美好,那爱,也永像春意那般浓浓,那情,也似花儿未放时那般羞涩,情意绵绵,倾心相许。那爱是多么的新鲜,没有久久相处后的厌倦,没有久久相爱后的心累,没有久久相居后的出轨,没有久久相知后的想逃,没有人生若只如初见,那爱情应是多么美好。又可知,这万千企盼终是企盼,终究是一场无法预知的梦啊!那倾情爱意,在那开始时,多少人希望长长久久,殊不知,久久后便各自沦落天涯,翻云覆雨间,繁华褪尽,他不再是你的如意郎君,你亦不是我的红颜霓裳。山盟海誓虽在,相守至死的诺言依旧耳边徘徊,却情已成空,爱已成烟花下落时的那抹灰烬。每一段爱,每一份情,初遇总是那般的欣喜与甜蜜,总是那般的缠绵,而在转身离去时,却又苍白的令人不禁潸然泪下。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相爱易,相守难。面对俗世间那勾人的欲望,面对那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美色,权利谁又能说在它们面前敢说情最重?谁又能将在它们面前不会为了里面的一样而将你置于心底之外?人性的卑微,人性的沦陷,在红尘世间竟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在爱情线上又是多么令人不堪入目。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辛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不仅人道易变故,人心更易变故。古代王朝,多少后宫佳丽为争皇宠而大斗后宫,武斗,心斗,纠纠缠缠,拉拉扯扯不清不明,然多少人争到了,坐上了皇后的位子,可这位子又能永保而常在吗?谁又能说坐上了就不能在下来了?更何况是在古代,又是王朝时代,皇上一句话,你又能保几朝几夕?虽史上有那么几个幸运的皇后一直被皇上独宠而终,但观历史之潮流,又有多少被宠后又被弃的例子?明月依旧当空照,物是人非事事休。虽说情爱永久,海誓难烂,只谓当时不知人事沧桑,人心难测而道出的幼稚之言语。古往今来,能得君王真爱的有几人?后宫三千佳丽,谁会独宠一人?
后又有人说这个时代里怎么可能会有梁祝那般的爱情,谁再相信诺言,相信海誓山盟,那便是十足的傻子了。是啊,这个时代,谁会把一生寄付于一人,谁又会在谁不幸逝后独守一世空房?没有了,真没有了。那种令人神往的爱情,早随着历史的风波含恨而终,那朵不知究竟是美还是拙的花早已随风而逝。是啊,这个时代,谁会将爱情真心对待,谁又会再自己不幸失贞后想到自刎投江?没有了,真没有了。那种古时对爱的忠贞,对自己身体的重视,早随着现代潮流不见了踪迹。爱情是一种牢,谁等

谁中入圈套,如今的人又有几人是希望得到真正的爱侣陪伴一生的?而还不是寂寞作怪,想要用彼此的身体,解除一种难耐?
命运往往都是如此,一旦开了头,我们就逃不开它的手。只是我们能看到绚丽的开头,谁又能料到最后的结局。是喜,或是悲?是如意,或是不如意?这些忐忑在心里惆怅,谁又能料得到,料的准。人生若只如初见,对爱情的热潮,纯真,追伴都有刚开始的那样激情那该多好,紧紧相守着对方,轻轻相吻着对方,那含情脉脉,紧紧拥抱若能一辈子只为一人,那天下的爱情,又该出多少青史绝唱。那谁都不必倾慕梁祝的爱情,谁都不必坐等空房一人凄清怨恨。可是在这霓着烟雨尘世,若真能找一份这样的爱,又是多么艰难。都可望留住人生只如初见般美好。只是,问世间,谁,能留得住,留得住那初见是的怦然心动,留得住那初见的微微羞涩,留得住那初见时的含情脉脉,留得住那初见时的欣喜,温柔。作罢!如果真能留得住,那世间何来断肠人?那谁还会独守空房,在那低声泣语?
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也作罢,爱情最恨莫过于相爱却不能相守,相守却终是晚间凄月与思念。殊不知,在人生长河里,又会有多少场初见,但这凝情的初见却总不是对于一人,而是对于多人。在时间永不停息的流淌中,初见会变作久见,而那种以往初见的激情会被时间悄然磨平,悄然间消逝不见,那以往初见的明艳也会渐渐褪色,直到最后也悄然消失。多少情消失在悄然里,你会发现,那些曾说过爱你天长地久的人都会在时间面前俯首称臣,直到有一天时,你看见他挽着另一个女孩穿梭在街角或是你的面前时,你又会发现,这人世间的真爱,都是一些纸上写着爱情故事或是小说;你会发现,自己原来怎么找,竟找不到一个真正值得自己去深爱的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么人生该多么美好。但这红尘中想永久只存于在这段时间里又无非是场难以实现的幻梦罢了。看遍时间万事沧桑,饮尽人间冷暖后,谁又能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他(她)能对我永久的好,或是说我能爱他(她)恒久的一辈子?没有,也不可能会有。所以我们能做的便是守住心中曾经那美好的初见,虽没爱,但亲情还在,责任还在,没有永久的爱情,但是爱情过后便是亲情和责任。我们不能改变些什么,只能相守而终。
也许纳兰他也在爱情里受尽折磨后才有这传颂与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凄慰感慨,失去至亲的红颜霓裳时,谁又能怜惜一下他的心情?可是纵观这世间,又有多少个这样的悲情,不是君负我,便是伊负我。只是,世间难得两相全,可以背叛和相负的,似乎只能是爱情。爱情散了,两两曾谓之海誓山盟便也作废。罢了,山盟作废,可那还有一人呢?在房中自谓人世不公,还是在唯叹尔的绝情?是在窗台月下独饮数千杯后借酒消愁,还是在自我嘲讽、自我戏谑?尔的潇洒离去,换给偶的是多少伤痛?尔的下一场初见,换给偶的是多少倾泪挥洒?人生若只如初见,又何来的断肠忧伤。只是不能罢了!
可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只是一场幻梦,一种放置于内心深处中的企盼。人生若只如初见,那种初见的感觉和那被人多滴答着种种怡情的思绪,披散着多少情思在那等候着那般爱情出现。多少人,多少情,多少执手天涯的真情真意又能维续几许时光?多少恨产于爱,多少悔归于情。无悔无憾的爱情又可以找到多少?在那各自流落天涯时,山盟虽在,情却已空,这无疑便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谁都会有一个美美的开始,却都不知结局怎样,我们能做的便是珍惜,珍惜这场人生的初见。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600字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安意如的浪漫古典情系列,最爱的便是这一句。仿佛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瞬间,即使时光辗转了千年。初见即是美好,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这份美好是单纯而简明的,或许正是如此亦脆弱的经不起时间的蹉跎,誓、言有口却偏偏有口无心,唯留遗憾清冷如霜雪。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常常感伤于安意如那哀婉的文字,因为每一段文字的背后必有一段伤感的故事,也必有一个美丽且哀愁的女子。她许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许是玉颜不及乌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的班婕妤,许是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唐婉,许是安意如用怜惜的心绪勾勒出男权社会里一个个心洁如霜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的奇女子,在她的书里古诗词间的女子不再是一个个任人摆弄的皮影,而成为具有独立灵魂的演绎者,生动地演绎着最初的美丽与最终的遗憾,于是人们如我般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通过安意如的书,人们常常体会到支离破碎的美好,那是掩藏于笑容背后细微的苦涩。世事古难全。我们都遗憾沉重,因为我们一手握紧了什么也就一手失去了什么,命运像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来的原罪。安意如同我们一样,同样怀恋着曾经的美好,在黑夜里独自抚慰日久的伤痛,但她比我们多了几分达观,懂得放手。放手也是一种快乐,它让你拥有更多的时间拥抱未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风华正茂,那份可贵的美丽即使若干年后亦难以忘却,但也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昏黄的灯光下,细细地回忆,或许这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好。

读后感1500字《人生若只如初见》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诗人,或者是一首古诗。我们从小就拿着《唐诗三百首》咿咿呀呀的读着,当时的我们或许还不懂这些文字所代表的意思,但早已被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所吸引。至今我仍记得第一次学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早已不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但这首诗将伴随着我儿时的记忆永远留存在我的脑海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经历也逐渐丰富,对诗中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了解。读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不仅了解了诗人的经历,更了解了每首诗中的故事。

之所以喜欢《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开始只是被这个书名吸引,人生若只如初见多么凄美而哀怨的一句话,当人们失去时,总想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失去的已经失去了,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正如书中所说谁又想得到,短暂的相知之后是漫漫一生的告别。以为错过的,只是一个人。谁知道放弃的,是一生。渐渐的我被安意如的文笔和她对诗独到的见解所吸引。书中第一篇题目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初读这首诗只觉得人生变化无常,人心也会随之改变,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坚持自己。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才知道这首诗讲述了班婕妤和杨贵妃的故事。这样两个倾国的女人,却有着不同的命运。班婕妤是汉成帝一位贤德的妃子,初识两人恩爱有加,她也深得宠爱。可随着飞燕合德的进宫,她渐渐失宠了。最后她心爱的男人死在了别人的温柔乡里,而自己只有独守皇陵,孤独终老。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两人因音律相吸,最终成为了唐玄宗的妃子。而她的被宠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让天下人生出从此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感慨。纵使李隆基再喜欢杨玉环,在江山社稷面前杨玉环也只有一死以谢天下。人生若只如初见,班婕妤或许会紧紧的抓住汉成帝的手,不顾及什么礼法,心中只有自己的爱人。杨玉环或许只是一位绝代佳人,李隆基也只是一位旷世明主,没有后来的悲欢离合,江山美人两不侵。

苏轼的诗就像是一股流水,时而婉转动人,时而大气磅礴。初读苏轼的诗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时是被书中诗旁的图画所吸引,深深迷恋上了西湖这个地方。之后又学到了《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多么美好的希冀呀,每逢月圆,这句诗就会不由自主的出现在我的脑海。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是如此的豪迈,使人顿时升起了万丈豪情。或许因为诗人和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寄情于诗,诗又是诗人人生经历的写照。读一首好诗就像是观诗人的一生,读他的心声,渐渐的就沉醉于其中。

书中还讲到一首奇特的诗杜牧的《清明》。它可以是诗,是词,是曲,甚至是一部小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元曲)

这简单的几句话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甚至是结局。而且结局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正如作者所说诗画都是一样的,有的时候太满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而这或许也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读诗不仅仅局限于诗句中,更应该了解诗的背景和诗人的经历,用心去读,这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诗,品出其中的韵味的情。个人的情感会在你读诗的时候产生影响,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读者心中会对同一首诗有不一样的见解。这也许就是古诗的一个特点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700字


我素爱读书,虽然中学时看课外书大有不务正业之嫌,我还是巧妙地逃过父母老师的眼睛读了不少。进了大学更称了我的心意。 自诩看书不少,喜欢的也很多,但让我如此痴迷的这还是第一本。

前些日子下载了电子版,看完之后还是念念不忘,索性买来一本。她们很不理解,说你不是已经下载了吗,你不是已经看完了吗,图书馆不是有吗,怎么还买呢,那么贵。可是我对它的喜欢已经到了非拥有不可的地步。

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体裁,是诗词鉴赏,也是散文随笔,她以自己的眼光写她对那些诗词独特的理解。安意如,一个如此年轻美丽却又如此才华横溢的女子。人说她"功夫在诗外",人说知道的多没什么,难得的是她有那么多自己的见解,而且还那么独到。

有人说她写的很浅,或许是吧,她不是专业的鉴赏评论家,写东西不是为了做学问,她只是写自己的理解,而这,正是我所欣赏的。况且,她的知识和见地已经让我这种虽然身在中文系却有那么多东西仅仅一知半解的人心生佩服了。事实上我听到这种评论时,是好不容易才克制住自己的气愤的。或许是太没气度了,竟然不能接受别人对我欣赏之人一点点不好的评价。

她说,"凡心所向,皆是虚妄。"

她说,"自我收敛,内心沉静,这是我希望获得的心境,而我亦渐渐成为这样的女子。"

这正是我所欣赏的,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平静的心态,平静的生活。 或许正是因为这,我才如此钟爱这本书。?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个如此淡定柔和之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