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教师读书笔记 > 导航 > 《撒切尔夫人》读书笔记1500字

教师读书笔记

《撒切尔夫人》读书笔记1500字。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也许"《撒切尔夫人》读书笔记1500字"就是你要找的,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提起撒切尔夫人,大家都不陌生。1982年,撒切尔夫人来访中国,就香港问题同邓小平同志进行了谈判。也就是这次谈判使许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了她。从撒切尔夫人访华之后,中英两国代表团又经历了两年的谈判。1984年9月26日,两国代表团在经过了22轮的谈判之后,终于达成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同年12月19日,撒切尔夫人又赶到北京参加了《联合声明》的正式签字仪式,《联合声明》从此正式生效。对于撒切尔夫人,我们可能知制其名,不知其人。对于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如何当选为英国首相,或许我们并不了解。直至读了《撒切尔夫人》一书之后,我才对撒切尔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撒切尔夫人》一书叙述了撒切尔从青年时代步入政坛,当选保守党领袖、首相的政治生涯;也记叙了她成长时代家庭文化的熏陶和由此形成的政治信仰,以及当选首相后奉行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并从家庭的角度描绘了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一面。

撒切尔夫人原名玛格丽特罗伯茨,出生在英国小镇的一个杂货店。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同时也是任期最长的首相。人们对于她的评价颇多,有人称她为铁女人,还有人评价说:她是地主阶级的一名凶猛、狂热的战士。她像一只铁蝴蝶一样到处飞舞,不得人心、冷漠而又强硬。也许她正是凭借着她的冷漠和强硬以及超人的魄力和卓越的政治才干,使她在和平时期连任三届首相之职的吧!看待撒切尔夫人,我更加注重于她的奋斗历程。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相信撒切尔夫人在当上首相之前必定有了充分的准备和超强的能力。从毛毛虫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是需要过程的。玛格丽特从小就受到非常严格的教养。星期天父亲从来不允许她去看电影,也不许她玩蛇和梯子的游戏。虽然家里有牌,但决不许在星期天玩。只有再圣诞节到来的时候,她才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上几天。玛格丽特的学习成绩好,在童年级中出类拔萃,即使这样她也没有一刻放松过自己的学习。她的父亲也特别重视她的学习,她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玛格丽特在班里名列前茅,并不是因为她天资过人,完全是她勤奋好学的结果。她就这样默默地学习着,终于在17岁的时候受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从小学到大学,以至于后来的人生道路,都是由她的父亲设计好的。在她看来父亲的以身作则是她学习的动力。父亲对她的影响不是通过什么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而是家里的气氛熏陶了她。家里有一种竭尽全力要永远有所事事的意识,让她再一天总是要有时可做。她认为人努力工作并不意味着工作就是一切,而应该让工作使你得到所需要的一切。无所事事即在虚度光阴。再学校努力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自我修养,而是为了获得乐趣。为了某种目的而生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你给予生活的越多,获得的也就越多。为了快乐而追求快乐是错误的。

通过阅读《撒切尔夫人》使我联想到了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要比玛格丽特的学习生活舒适,而且我们也不像她那样有着各方面的压力。正如玛格丽特所说,我们再学校里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自我修养,而且是为了获得乐趣。其实,只有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我们才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大学不同于中学时代,我们有了大量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应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起大学时光。

伟大出自平凡。是玛格丽特的学习精神铸就了玛格丽特的辉煌。

理想并不是一簇而就的,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个目标一起奋斗吧。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妙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工作;与其在垂暮之年因未能实现理想而懊悔,不如乘风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努力奋斗。

《撒切尔夫人》读书笔记1500字

理想,自信,奋斗,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演绎。

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创造了英国政治史上多个第一;她,是英国政治界的传奇,三次蝉联首相,雄踞政坛11年;她,开创了先例,成为英国第一个以自己名字推行政策而被冠以主义和革命的首相。她的名字叫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即撒切尔夫人)。

年幼的撒切尔夫人受父亲工作的影响,对法律、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因为撒切尔夫人怀揣对法律与政治的理想,才使得她登上政治的顶峰,缔造英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

是她告诉了我们,只要有理想,那你的世界就会不一样。

理想,人生旅途的起航。

21世纪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有事物都在已加速度的方式前进,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的我们,理想更不容忽视。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失去前进的力量。人生因有了理想的陪伴而更加充实;因为有了方向,而知明天可以做些什么,不会迷失路途。

我们的生活需要理想的舞动,我们的年代需要理想的旋律,我们的青春需要理想的唱响。理想,是政治家仕途道路上的真知灼见,是开拓者航海旅途上的指南针,是艺术家演绎生涯的执着追求。

理想。既可以塑造英勇的骑士,也可以雕琢落魄的灵魂。

1975年,保守党在不赖克波尔举行年会,按例要选举领袖。希思环顾党内,除了老练的后起之秀基思。约瑟夫以外,其他人无能他竞逐。谁料有一天,年轻的撒切尔夫人走进希思的办公室,彬彬有礼的说:阁下,我来向你挑战!

是她告诉了我们,只要有自信,那你就距离成功不远了。

自信,旅途路上最佳捷径。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创造不一样的风景。如若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有何理由来相信你;如若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你怎么敢去相信。自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你最耀眼的光辉。

一个人要有自信,但不可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自信是成功路上激励自己实现理想的信念。我们要建立自信的习惯,学会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展示自己,让自己距离成功更进一步。

自信。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

1982年,英国同阿根廷因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而爆发战争。在这期间,57岁的撒切尔夫人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每日两次的战时内阁会议要由她主持,大量的紧急函电等着她批阅处理。战争结束以后,有人问她:你对这样繁重的公务是否感到厌倦?女首相答道:不,我是不会厌倦的。

是她告诉了我们,只要你肯奋斗,那你定会站在成功的顶端。

奋斗,使迈向成功的舵手。

古人有云:三更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于朝气蓬勃,意气奋发的我们,应将属于我们的那份执着于潇洒彰显出来。没有奋斗的理想是空虚的,是寂寞的,是荒芜的。

人不是生来就具有一切的,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我们拼搏。在我们得意时,我们要抓住向上攀岩的绳索,紧步向前;在我们失意时,不可弃馁,更应奋起勃发,所有的成功都是经过磨难历练出来的。锲而舍之,朽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奋斗。万物之父。

因为有了理想,我们的人生而更加多姿多彩;因为有了自信,我们的人生而更加真实与自我;因为有了奋斗,我们的人生而更加荡气回肠。

朋友们,请我们揭开理想的扉页,谱写自信的音符,敲打奋斗的鼓点,上演最精彩绝伦的篇章。

《撒切尔夫人》读书笔记1500字

在二十世纪西方军政界巨人里面,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了!喜欢她崇敬她,不仅仅是因为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三次蝉联首相职位,任职十一年开创了英国历史的先例;更因为她那作为女性,自强不息的惊人毅力和决心,为自我解放而毕生不懈努力的独特魅力实在让我折服。

撒切尔夫人的一生都在奋斗,她人生的每一个脚印都可以成为激励人前进的榜样。

从小,撒切尔夫人就是一个自尊自爱,勤奋庄重的人。撒切尔夫人于1925年10月13日诞生于英格兰格兰瑟镇的一个小杂货店商人的家庭。父母勤奋节俭严肃认真的品性同样传给了玛格丽特。童年时的撒切尔夫人并非聪颖过人,但却在年级考试中总名列前茅。这并非是她聪明,而是由于她的刻苦。童年的她从未纵情享受过孩童般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被家人给予很高希望的她,回家就必须认真地做功课.我不会,这太难之类的词语是不准出现在玛格丽特的字典里的。每当她渴望与同龄孩子一样串门玩耍游乐时,玛格丽特就会受到如此的警告:绝不要做或想去做那些只因为人们都作过了的事情,拿定主意做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说服人们遵循你的方式。这段话同样也给了我惊醒,我明白了要有所成就,最好不要随波逐流盲从大众。

撒切尔夫人在政治上的辉煌成功源自于她的自强不息,以及对政治自始至终强烈的热情、为事业不懈奋斗的惊人毅力与决心。我觉得是她真正告诉了我什麽才是坚持,什麽才是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

在撒切尔夫人考入牛津大学后,她就加入了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开始花比任何人都多的时间与精力,认真严肃地参与着协会的各项工作,坚定完善着自己的思想信念。只有她会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了保守党协会里,只有她会花几十个小时干别人不愿干的事情,也只有她常常拿自己工作得来的钱作为协会活动的经费。几年的努力与献身精神,让玛格丽特在第三第四学年当之无愧地成为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的主席。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虽是一位女性,却是男性中的杰出领袖。她有女性的外表,更有男性的头脑。甚至她的一些优秀品质更不是哪个男性领袖所能拥有的。

撒切尔夫人在政治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就是她能记住许多人的面貌和名字。她甚至还能记住谁有关节炎谁家屋子潮湿谁的女儿在南非等等一系列细小的事情。没有哪位领袖能比她记住更多的下院保守党党员的名字。撒切尔夫人的认真,亲民正是她赢得民心、稳固政权的法宝之一。

撒切尔夫人还从她父亲那继承了这样一个基本信念:人应坚强自立于世,从出生到去世都不应受溺爱和纵容。但她真诚相信博爱,把她的钱花在她所关心的事上。例如,当她得知芬奇利有一位妇女患精神崩溃症,度日如年时,她就不声不响的掏钱为那妇女买一包食品并给她寄去。普通人的爱心就足以让人感动,那撒切尔夫人不饰张扬的爱心不是更加可爱吗?领导人的爱心模范作用,对建设和谐的社会是何等的重要!就像温家宝总理访问农家院,手掀锅盖看有没有饭吃,到市场上问有没有肉吃一样,为人民而存在的政府才是最强大的政府。

撒切尔夫人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她从未因自己是女性而在与男性的竞争面前退缩半步。六七十年代英国的议会保守党仍存在强烈的大男子氛围,但时任影子内阁教育大臣的撒切尔夫人就曾对五千名城镇妇女全国联合会的成员勇敢地说:如果你们想要说什麽,求助于男人;如果你们想要干什麽,得求助于女人。撒切尔夫人坚信,妇女一旦与男人平起平坐,她们将会胜过男人。撒切尔夫人的话让所有的女性挺胸抬头,就像毛主席说的一样妇女也顶半边天。一个和谐的社会,怎能缺少对男女平等的重视?站起来了的女性将是和谐社会里最美丽的风景。

撒切尔夫人还用行动来证明,她不是不如男性强大,而是比男性更强大。

撒切尔夫人行动像男人,并且也希望人们像对待男人一样待她,她从未以自己是个女人就向别人求助和向别人让步。她的领导具有强硬坦率始终如一的特点,并且令人感到力量。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我真喜欢撒切尔夫人!喜欢她的自强不息,喜欢她的勤奋努力,喜欢她的求真务实,喜欢她的强硬果断,甚至还喜欢她那笨拙的幽默与古板的黑礼服加白珍珠装束!

撒切尔夫人的一切让人积极振奋,她的领导作风让那个时期的英国强大不息,蓬勃发展。希望在中国的将来,也会有像撒切尔夫人一样的女子横空出世,能继续带领着大家走向一个更加安详和谐的美好社会!能顶半边天的女子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300字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讲述了法国一位受浪漫主义熏陶的妇女艾玛因为不满足平庸的生活而逐渐堕落的过程,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作家在小说中通过描写艾玛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以批判的笔锋,展示了一个浪漫主义梦想的破灭。其实有时在现实面前,梦想是多么可笑,梦可以成为一个自己心中永远美好的一幅画,可成为生活的动力,目标;但一切的梦不能和现实相混合在一起。它们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与梦不同时,我们不应该抱怨或绝望。当我们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时,或许这是我们调整心态,从梦中梦醒的时候。在属于自己的梦里,也许会忘了自己的真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拥有的,珍惜自己获得的,不要总陷入没有结果的幻想中,来虚度光阴。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300字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300字

读完《包法利夫人》这本书,我的感触很大,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被资产阶级社会摧残的妇女。

作者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重点不在于写她的爱情故事,而在于写她的纯真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的前因后果,揭露资本主义摧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资本。

包法利夫人的致命错误,在于她不懂得豪华淫逸的生活和浪漫传奇的爱情,需要物质财富做基础。而她的家庭环境,无论是她父亲还是她丈夫的家境,都不具备这种物质条件,而她偏偏要去追求那种不可能属于她的生活。在她寻求爱情和幸福,却沦为别人的玩物过程中,她不知不觉地将丈夫的薄产挥霍尽。这便给高利贷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唯利是图的奸商勒乐,拿物欲作为诱饵,让她签署一张又一张借据,使她积债如山,而一旦发现她身上再也没有油水可榨时,便串通法院,扣押包法利家的财产抵债,并且张贴布告宣布拍卖。包法利夫人被逼到了家庭破产,身败名裂的绝境。她求助于情人,情人们推诿搪塞;她求助于税吏,税吏无动于衷;她求助于公证人,公证人花言巧语,企图称其危难占有她。这时的人世,对包法利夫人是那样冷酷无情!在她面前只剩下一条路,就是结束她尚年轻的生命。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300字

结束了《包法利夫人》一书的阅读。总结如下:包法利夫人(爱玛),本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农村姑娘,美丽、善良、聪明,由于接受了贵族式教育,深受浪漫主义虚构故事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幸福观。婚后,她不满婚姻不满丈夫,不顾家庭,执迷追求她所谓的爱情、幸福,逐渐堕落--红杏出墙,不幸的是她的全部真情换来的却是虚情假意;最终导致身败名裂、负债累累,服毒自杀。包法利先生,一个诚实憨厚的医生,生性胆小懦弱,过分溺爱他的美娇妻(爱玛),人云亦云,听之任之;最后才得知原来早已被爱妻背叛,悲惨绝望而死。包法利小姐(贝尔特),一个最可怜的受害着,从小缺少亲情,后来连个可以依靠的亲人都没有,更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孤单无助的活在这个对她来说残酷无比的世界。

读后感:一个错误的幸福观,一份没有把握的婚姻,两颗不能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心,,是无法得到幸福的;盲目的婚姻最终总是害人害己,而最无辜最可怜的是孩子。如果两个人没有想清楚,没有准备好,那么请千万不要盲目的结婚生子!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300字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包法利夫人善良美丽而又温和的人。她一开始就是一个撑伞的小姑娘,后来她认识到了一位也很温和的查尔斯。她们慢慢地从相见,到相识,到相爱,于是就生活到了一起。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她哭了,包法利的老公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抱着包法利夫人一边抱着她一边安慰着她,后来她不哭了,后来他们去了一个地方去散步,太热了,他们就撑伞去了,那个男人太好了好像不想让包法利夫人受一点点的伤害。故事的结局非常悲惨,包法利夫人对生活感到绝望,对爱情死心。最后迫不得选择了自杀。包法利夫人死后查尔斯也猝死了,他们的小女儿伯特被送往cottm-mill谋生。包法利夫人在镇上算是一个亮点人物,自然就会引来许多求爱者。其中一个求爱者叫文书比包法利夫人小很多,文书很喜欢包法利夫人,他最后去了里昂进修,但是他对她的爱慕之心没有变,恰恰给另外一个求爱者一个机会他是一个不怀好心的人他只是想玩玩包法利夫人,上来他的鱼钩。

他的不怀好心被包法利夫人知道了,就和他分手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让我知道了人心的美丑,人性的善恶。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1700字


一个是伸张正义的疯癫骑士,一个是耽于幻想的失足女子。在爱玛身上,我看到了堂吉诃德的影子。虽然二者都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但前者更加彻底,后者多半是满足虚荣心而已,借此向庸常的生活挑衅,向所谓的命运不公平性报仇。关于对爱玛人物形象的分析,我想任何人都超越不了一个人,那就是作者福楼拜。他笔下的爱玛天性多感,远在艺术爱好纸上,她寻找的是情绪,并非风景,因此她并不满足于生活的平静,她的幻想永远是不切实际的浪漫,或者更确切地说,以她所处的现实看来,她幻想的生活是属于别人的,而不是她自己的。尤其是渥毕萨尔之行是她差不多陷入白日梦的神经质状态,她能在想象之中,跟着他们上坡下岭,穿越村庄,甚至买了一张巴黎地图,用手指指点点,游览纸上的京城。而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爱玛一直期待意外的发生和赖昂出走后她的状态几处,读起来让我感觉像是钱锺书先生的笔风。总之,爱玛的形象在我理解的范围内,是没有超越作者所描述的。她的悲剧正如作者书中所透露的,是社会,是个人(除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外,她自己还深深地受着夫贵妻荣的思想的钳制),悲观一点说,是命运造成的。

同样,包法利夫人不仅仅只是爱玛一个人,正如查理的母亲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包法利夫人。她遭受着丈夫、儿子的双重背叛(儿子的背叛表现为爱妻子胜过爱母亲)。杜比克寡妇也是一位遭受背叛的人,查理对她无爱,这一切都是现实造成的。可怜的朱斯丹,只是爱玛命运中另一悲剧人物。

查理在书中,可以看作是另一个爱玛,他同样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以为爱玛快乐,他制造着自己能使爱玛幸福的假象,他甚至为爱玛的幸福偷情提供了方便,如让她与罗道耳弗骑马郊游、惊喜地安排她去鲁昂弹琴(实则是去和赖昂谈情)等。他一心为爱玛的幸福奔波,却从未发现他们的世界几乎没有交集。书中有一处描写同床异梦的章节,读起来让人心酸,感慨查理这般深沉的爱给错了对象。读者们会多少人为结局处的他太过懦弱,不仅原谅情敌,还把一切归咎于命运,不过在我看来,这是最自然的解释,那时的他已经不能为力了,命运是最大的敌人。爱玛死后,查理唯一的浪漫就是给爱玛设计了一个符合爱玛憧憬的棺木,读到此,不禁想着,可能他一直在努力地消除两者间的隔膜,只是没有成效。

最后,小说结局了,但故事似乎还没结束,坏人(书中相对于偏向恶势力一方的人物,如勒乐、郝麦)胜利了,而白尔特延续着爱玛和查理的悲剧,未来不见光明。一切照旧继续演绎着人生的不公平命运,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依然在继续。

镜中的世界

理想(文学、阅读)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而《包法利夫人》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比《堂吉诃德》更进一步。总体来说,我的阅读体验认为,《包法利夫人》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它往往还现出现代主义的端倪。福楼拜呈现出来的世界让人绝望,生活是庸常的,似乎一切都是命运所致,而爱玛的悲剧在于她并未清楚地认识到生活的本质是杂乱无章与平淡,毫无意义。她向往的只是海市蜃楼,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这里,我仅仅说文学(阅读)与生活的思考。

米兰昆德拉说过: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的。这里也强调了小说研究的不是现实,只是一种虚空,是必须在现实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点补充。对我来说,文学无用,但是是每个人都会做的梦,只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是梦而已,如镜中的世界,可望而不可即。

同时,料想作者企图寻求生活的本质,或者说是世界的真理,即尽管此书以一种看透悲剧高度的写法,但并未揭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作者可能已经意识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生命中充满着喧哗与骚动,但找不到一点意义。我们对此无能为力。不难想象,福楼拜在写到爱玛服毒自杀时的失声痛哭,不仅仅是对自己笔下人物的同情,同时也是他对于自己的境遇,关于人生的思考的痛苦和无奈。爱玛或许并没有错,错的只是命,不用去感叹命运的不公平,因为那是人力不及的。这也就是我阅读励志小说《平凡的世界》带给我的感受只是绝望,不管你怎么挣扎,结局,到最后,只是平凡,如此而已。所以,到现在,思考也变成了无意义。所以,我认为《包法利夫人》具有现代主义的气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