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教师读书笔记 > 导航 > 《宇宙》读书笔记1400字

教师读书笔记

《宇宙》读书笔记14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宇宙》读书笔记1400字 ”,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爱默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人感到孤独寂寞,就让他看看天上的星星吧。这些从天国传来的光芒会将他与他所触摸到的世界分离开来。

我是一个喜欢看星星的人。在夜晚,仰望星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夜幕上星辰闪烁,璀璨而华丽,有着绚烂而迷幻人心的美。伸出手才发现,它们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星辰是近乎永恒的存在,它们将亿亿万万年地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而我们,与这宽阔无际的穹宇相比,只是那样微渺的一点。很好奇星辰所存在的神秘空间,那个我们不可捉摸的宇宙世界。

我常常去书店,想阅读那些有关科学的著作,可每次翻阅便被上面晦涩的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的化学物理概念所困惑。一次偶然,在一大堆书中看到了一本封面黯淡的,上面只有两个简洁之字的《宇宙》。我好奇地翻看了起来,草草阅读之下,并没有看那些纯学术的作品而感受到的生涩难懂,反而走进了卡尔萨根所深爱的那个奇幻的宇宙世界。将书买回家,我沉静地阅读了起来。小时候有梦想成为科学家,儿时的认知中,科学是一个奇妙的词,可以创造发明出无数新奇的东西,同样那些遥远星辰上的画面和故事也让我格外向往。而长大以后才发现,科学是那样的深奥玄妙,梦想也早已不知所踪。卡尔萨根的《宇宙》却让我重新陷入了那个梦境般奇幻的世界,也燃起了我对科学的热情。书中并没有其新的理论与知识的发现,但吸引我的是萨根那形象生动的描绘和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萨根笔下的宇宙是动态的,不是那些深奥的天文学宇宙学概念,不是只有天文科学家们才能看懂读懂的独享事物。微观粒子的奇妙和宏观宇宙的壮美,属于宇宙的秘密,那样清晰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萨根的独特讲述,使我深深沉醉其中,那些我所渴望知道的奥秘,从宇宙洪荒到如今科技时代,从西方的文明到东方的历史,都一一得到了解答。在萨根的《宇宙》中,我不再恍若一个旁观者,只能仰望着那一门高高在上得学科,欣赏着别人津津乐道的天文事件;我感到我成为了这茫茫穹宇中的一员,身处其中,探索着它那惊心动魄的奥秘。紧紧缠绕主题的,不仅只有广阔宇宙之间的奥秘,更有对人类的历史与未来,政治与宗教,命运与梦想的探求与思考。其中萨根这样写道:宇宙中可能存在许许多多有高级生命的世界。但是根据达尔文主义的理论,除地球以外,其他地方不存在人类。只有在这里,只有在地球这颗小小的行星上才存在人。我们是珍稀濒危的物种。从宇宙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极其珍贵的。如果有人与你有隙,让他活下去吧!因为在1000亿个星系中,你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人类的历史是缓慢地认识这样一个真理的过程:我们都是一个更大家族的成员。 这是萨根和平的博大之爱,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他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者,更是科学精神的传播者。即使在病重之时,他仍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倾其心血编著讲述着《魔鬼出没的世界》中科学的蜡烛怎样照亮黑暗。。。。。。

在全书的结尾萨根更表现了其对人类前途的深深担忧,并为地球而呼吁着我们应该忠诚于全人类,忠诚于整个地球。必须由我们来为地球大声疾呼。维持人类的生存不仅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宇宙负责,对这个古老的、浩瀚的、孕育了我们的宇宙负责。伟大的萨根编写了一首真正的宇宙史诗,深爱着宇宙星辰的他,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而去。像萨根一样酷爱星辰,岂惧夜幕,努力寻找生命中最璀璨的亮点吧!

因为星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 。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宇宙遨游》读书笔记200字


《宇宙遨游》是一本有趣的科普类图书,主要讲解了一些关于宇宙中的有趣的知识和奇妙的现象。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什么是恒星,什么是行星;了解到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的气体星球;了解到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还了解到黑洞的可怕

天空中美丽的星辰,引发了人类对飞行的遐想,从而发明了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并且渐渐的了解宇宙,分析宇宙,探索宇宙,将人类的明天带进了一片更加广阔的领域。

活着读书笔记1400字


我得为余华的《活着》写一篇读后感。有哪本书比《活着》更有意义,能更好地有感而发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还是《冷山》?《活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虽然不会像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哭得稀里哗啦的,但看《活着》会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种不肤浅的感觉,一种看了让人深感悲凉凄惨的感觉。这书看过很久了,但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还是令我难忘:一个小村,一座小城。还有主人公福贵。

这故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

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幸福,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养家,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做官,只为了别人。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就跑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对自己前途不怀有任何希望,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点儿大的困难时,选择了后退,后来他们觉得退缩也不是解决方法时,于是他们也与世界说了声再见,然后挥手而去了。

小时候,我曾想过自杀。自杀,现在一想,咳!一个惊心动魄的词语!

那是小学时,我的数学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数学老师罚留堂。我写的作文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永远都是次等货。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惊胆战的,每天都期待着可爱的老师们不要当着全班五十多位同学的面对我一个人实行鞭策,但老师们还是这样做了。我没了面子,没了自信心,没了立足之地,没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没了一切。世界没有了任何色彩。但我还有一条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结束她,结束了她我就可以逃开一切。但当我站在家里阳台向下望时,当我一步一步爬上长城时,我突然发觉,我并不想死。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阳台上的栏杆一跃而下,在长城上可以将扶紧栏杆的两手松开,往后一躺那是多么触目惊心哪!我不想死了。

后来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对我有了几分羡慕,自然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的心情如同拥有了一切一样兴奋。庆幸当初我没有做愚蠢事儿啊!

是啊,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逆商》读书笔记1400字


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布尔沃

逆商(AQ),全称逆境商数,其实就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难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它是近年来才开始流行的一个新概念,一开始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来的,尽管它为人们所重视的时间较晚,但它却是一个对人们的成败影响重大的因素,并且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逆商的考验。应该说,在智商、情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逆商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作者说的:在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多元化时代,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陷入逆境,因此,学会应付逆境的能力是时代变迁的需要,它成为人们获取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资源。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想到了曹操和刘备,许多人都有扬刘抑曹的倾向,其实从君主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刘备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如曹操的,后来两个人争天下的结局也多少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其中一方面其实就是逆商,两人对待逆境的态度迥然不同--当年火烧赤壁之后,曹操虽因被孙刘击得溃不成军,以至于最后败走华容道,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继续着手魏国大业,还治国有方,长达12年之久。相反的,刘备在被东吴火烧七百里连营之后,滴水不进,一蹶不振,不久便与世长辞。同样是战役中的惨败者,一个是永不服输的曹操,另一个却溺死在困境中,我想结局如此迥异的根源就是他们的逆商差异了。曹操的逆商显然是比刘备要高得多的--曹操成功地走出了逆境,而刘备却被逆境俘虏了,无力回天。有人说刘备与曹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我觉得不无道理。

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呢?显然,只要有追求某种事物的欲望,一定水平的逆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就都是必须的。人生道路上的考验会接踵而至,如果我们逆商水平太低,我们很快就会被逆境所吞噬!所以我们都需要培养疑点逆商。这样,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就是必要的,树立战胜逆境的信息和决心也是必要的,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更是不能缺少。正如该书作者一开始所说的:缺乏恒心是大多数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一切领域中的重大成就无不与坚韧的品质有关。成功更多依赖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恒心与忍耐力,而不是天赋与才华。

我们必须看清楚我们的处境--有喜有悲,顺逆境交替出现。想要准确预期每一个逆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减少逆境的杀伤力。我想高水平的逆商不是表现在干等逆境出现而去勇敢与之作战,而是表现在防患于未然后的智取。懂得了这些道理,逆境才能发挥其积极的功能,才能进一步激起人们的斗志和求胜的欲望。具有这种心态的人,逆境犹如兴奋剂,激励着人们焕发青春、斗志、热情和潜能,向着希望的顶点不懈地攀登。相反地,逆境就只会是成功的坟墓。

我希望像作者说的那样,做一个在逆境中成长的立体的人--任何人并非只有智商一个平面,而是包括个人理财的商数,即财商;个人的道德品质商数,即德商;个人在逆境中成长的商数,即逆商,等等商数。因此,我们都应做一个立体的人,装备有各项必备的商数。无论缺乏其中那一项,我们的人生都会显得不完整,并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遇到更多的更难跨越的障碍。

本书的别名为《我不信,这个世界没有我的位置》。而我想,只要我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逆商水平,我就可以更加坚信:这个世界定有我的位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