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 导航 >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400字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400字。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悲惨世界》读书笔记4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黑暗的世界里也有光明

读悲惨世界有感

黑暗的牢房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囚犯独自痛苦而茫然的坐着。在他2岁时,只因为贫困和饥饿打破了一块玻璃偷拿了一个面包而被判了9年的苦役,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只有墙缝中露出的一缕微光照在他绝望的脸上。

这个不幸的囚犯就是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让。他的不幸遭遇使他仇视法律,不再相信任何人,并要对社会进行报复,性格也变得凶狠而孤僻。然而就在冉阿让放弃这个社会的时候,仁慈的卞福汝主教,这个基督的使者,他用仁爱之心,宽大的胸怀,点醒了暴怒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使他彻底悔悟,从此他化名为马德兰,弃恶从善,开始了新的生活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400字

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雨果写的《悲惨世界》。它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同命运,反映当时社会的重重矛盾,歌颂了人性善良与纯真,鞭挞了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

主人公冉阿让因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刑9年。出狱后,深受主教感染,决心从善。当冉阿让成为巨富后,广施仁爱,最终因病离开人世。

他曾被人小看过、怀疑过。但他没有报怨,继续奉献着。他的所作所为都受到人们的尊敬。但人们不知道他们的市长其实是曾经被人笑话过、做过9年监狱的冉阿让。他的爱差不多只有珂赛特知道。当他把珂赛特从坏人那边救出来时,给她买了一个大布娃娃,并把她当作自己的亲身的女儿。这是一份无邪的爱!

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样的吗?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他们每天不辞辛苦地工作,默默无闻为我们奉献着。作为一个养尊处优的我,难道不应该报答父母的这份爱?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用自己的行动报答父母!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400字

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悲惨世界》。大多数人听到这个书名就知道书中所讲的了。

最张我感动人物是芳汀,芳汀这个人物也许在那个充满着宗教的,君主专制的时代并不足为奇,但在现在这个高喊着人民自由幸福万岁,人人安居乐业,不愁吃穿,不愁吃喝,不愁花钱的,所谓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上不可想象的,除非他丧失人性的家庭,不沾没人会这么干。

书中芳汀是个美丽漂亮,善良,有着柔顺头发的,洁白亮丽牙齿的少女,先是她的男友抛弃了她,扔给了她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反复听为了生计,先是将她的孩子暂时托付给了一家人,那家人看似友好,他们先是向芳汀索要了一大笔钱,等芳汀走后,他们不但虐待那个孩子,不给她吃好的,穿好的,还让她吃的没狗好,住的没狗大,穿破衣服,都是洞,没有任何补丁,还数次写信骗去一大笔钱,还要芳汀每月给一样的钱,为此芳汀贱卖了头发,拔了两颗门牙给卖了,最后出卖了自己的肉体,在悲惨中死去,并且这在现代社会很正常,不过是家常便饭,乃至当官的也是如此

现代社会表功你不公!!!!!!!!!!!!!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


《悲惨世界》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当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嫌弃鄙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过向善的信心。 我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 这一切使我既感动又欣喜。然而欣喜之余却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绪之中。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者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不可能永久。另一种则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高尚情操的人。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1000字


这个国庆长假,我阅读了十九世纪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一本著作《悲惨世界》。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主人公冉阿让是一个纯朴的园艺工人,为了让七个外甥不挨饿,他偷了一块面包,但当场被抓住,坐了牢,成了一个苦役犯,过了十九年的非人生活。出狱后,他饱受鄙视,只有主教当他是兄弟,并劝他做个好人。后来,冉阿让改名马兰德,成为了富翁,为了不让别人代替自己受罚,他向法庭自首,再次入狱,然后乘着一次机会又越了狱,越狱后,他救下了孤女珂赛特,躲进了修道院,以园丁弟弟的身份活了下来。冉阿让为了让马利尤斯和珂赛特幸福,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他俩,自己却静待死亡。当冉阿让到了弥留之际时,马利尤斯和珂赛特终于赶到,他俩看着恩人安详的离世。

我觉得冉阿让勤劳正直、胸怀坦荡,他虽然备受歧视,饱受排斥,却始终以德报怨,用最真诚的一颗心向着别人,哪怕那些人都曾经深深地伤害过他。冉阿让虽然被迫害,受了许多我们无法想象的苦难,却仍然有着一颗金子一样的心,他乐于助人,品德高尚,一心想帮助别人:他在成为富翁时仍不忘关心穷人,为他们做了许多的好事;他不计前嫌,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福施勒旺,而福施勒旺正是一位他的反对者;他不愿让别人代替自己受罪,在法庭上自首,自己却被判无期徒刑。冉阿让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他就像是蜡烛,情愿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带给别人光和热,为了帮助别人,他甚至可以牺牲自己,付出自己的生命!冉阿让为了让马利尤斯和珂赛特幸福,自愿退出了他们的生活,自己选择在破屋里静待死神的降临。其实,如果冉阿让选择告诉马利尤斯自己没有偷和抢,没有杀和害人,如果他告诉马利尤斯自己救了他的命,那么,我想,他就不会那么早的离世了。但是,他从来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全都自愿戴上了那些根本不是他的罪名,他从来都是为了保全他人而牺牲自己!我觉得,这种甘于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值得赞颂的,这种高尚的品质是应该人人都报以崇高的敬意的,而冉阿让直到生命之火熄灭的最后一刻都在祈求马利尤斯的原谅,都在为马利尤斯和珂赛特祝福,看到这里,我想,是没有一个人会不感动的流泪的,这样伟大的人格,是让人不得不发自肺腑的感动的。这样无比平凡却又无比伟大的人,是能让每一个人都报以崇高的敬意的!如果人世间真的能多一些像这样的人,那么,世界必将更加美好!

《悲惨世界》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它凝聚着作家雨果的心血!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也希望你能从中学到一些什么!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500字


《悲惨世界》在法国文坛的地位毫不逊色于《西游记》在中国的影响,看到书名时,我有一丝恐惧,但更多的还是好奇,整本书读下来,也许是当时的领悟力不够吧,只能够了解到文章写的内容,完全参悟不出什么思想。这篇小说写了一位经理了十九年牢狱之苦后获得自由的人,当他陷入困境时,收到了元教的关照,他被教主感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帮助了陷入困境的女人芳汀,但芳汀最终还是患病死了,他又解救了陷入魔爪的芳汀女儿秋赛特,最后牺牲在了战场上。小说的悲惨让我的心灵似乎微微颤动了一下,如同一颗石子扔进了水面后的涟漪。

读完第一遍就如同经理了一次旅行,见到不同的人,看到了更多的事,但第二次阅读也是让我收获颇丰。

那是初中时期,有一定阅历的我再一次读起了《悲惨世界》,这一次的阅读让我对雨果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形象地刻画了法国各个阶层的生活,坚定地捍卫人民幸福、自由的权利,中心人物冉阿让和流落街头的女人芳汀的悲惨遭遇体现出了穷人的悲剧。只有大师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只有像这样的作品才能感染人们的内心深处。这位大师还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

第二次的阅读就如同上一堂思想文化课,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洗涤,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让我的情感更加丰富,让我的感触增加更多。

我还会读第三遍、第四遍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500字

在《悲惨世界》这个故事中,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着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以及改过向善的信心。然而这时,慈悲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无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的事,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那时,我深深地感悟到:原来,在当时那个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也有这样善良的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宽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将要熄灭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在那以后,冉阿让的命运不再悲惨,真正悲惨的是那时候的整个世界观,就是因为有了主教这样的人,悲惨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悲惨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热之中艰苦摸索前进。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开始变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而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这一切得转变使我既倍感欣慰。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低劣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500字

悲惨世界这本书是9世纪法国的著名作家雨果的成名作之一,它主要讲了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主人公冉阿让为了姐姐和她的七个孩子工作真的了一分微薄的收入,又一次他们全家都在挨饿,冉阿让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了年的苦役,他两次想越狱逃走,却都失败了,又被判了9年的有期徒刑。在他刑满释放时,他满怀愤怒,他善良的心已经被仇恨污染,对社会满怀仇恨。旅馆和别人家里都拒绝给他食宿,最后一位好心的神父收留了他,还帮他洗净了灵魂。后来冉阿让成为了一名好市长,帮助了方叮和他的女儿克塞特。

小说的最后,冉阿让死了(雨果小说最后主人公都是死了的,悲剧啊)。

这部小说里,我最崇敬的就是冉阿让了,虽然他一开始是被社会弄的他善良的心都邪恶了,但是经过善良的神父的帮助,他又变成了一位好人。他帮助人的事迹是那么的感人,别人侮辱他,他毫不还手,又十分的疾恶如仇,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好市长

在这篇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段落就是神父帮助冉阿让的地方了:

冉阿让偷了教主十分精致的银碟子,被抓了回来,教主不但不生气,还跟olc解释说:这银碟子不是他偷的,而是我送给他的。olc走了之后,教主也没责备冉阿让,说我已经洗净了你的灵魂,你现在是个好人了,去好好生活吧。

这本书十分好看,虽然结尾十分悲剧,但内容也有许多让人感动的地方,真是一本精彩的世界名著啊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800字


大地上最有黑暗的阴影,可是对比起来,光明是较为强烈的。这是我在读完《悲惨世界》后深刻明白的一句话。悲惨世界,并不是一切都是令人伤感的,那里还潜藏着一种非凡的力量----爱。

故事主要写了冉阿让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悲惨命运,在他尝遍人间的黑暗,准备报复时,一个主教以宽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给了他无限的希望,使他彻底悔悟,开始了新的生活。从此冉阿让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这一切使我感动之余又不失疑惑,从囚犯到市长,这简直是天壤之别,然而就是在主教那无私的爱中,这一切都变成了事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如果每个人都充满爱心的话,那世界不就会变得很美丽吗?

想着想着,我脑海里浮现出了这样一个人:

一家英国著名杂志社的主编,小时候家境贫寒。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发现书店里有一本摊开的书,于是便透过玻璃读了起来。第二天,他又惊奇地发现那本书又往后翻了一页,于是他又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这时,一个老人走出书店,笑呵呵地对他说:我是这家店的老板,孩子,如果你想读书,可以进来读,这里所有的书你都可以免费翻阅。从此,这位孩子每天都会走进书房读书。最后,他获得了成功。

试想下,如果那时没有这个老人的话,也许这个孩子就会在贫困中度过一生,没有任何作为,然而就是在他人生的困难处时,一个老人给予了他无限的爱,使他从困境中走了出来。这便是爱的伟大!

爱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谎言,它是实实在在的情感,只要仔细感受,你就会发现爱本就紧挨着你:它可能是清早母亲挤向你牙刷上的一寸牙膏,让你感受到温馨;它可能是陌生人的一把搀扶,让你体会到温暧;它可能是作业本里老师落下的一根白发,让你感悟到关爱;它可能就是一个微笑,让你理解到宽容和赞赏。在生活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受到触动感染,激励鼓舞,你就会去掉冷漠,解除封闭,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没错,爱是可以改变人的,我不禁又想到了这句话:大地上最有黑暗的阴影,可是对比起来,光明是较为强烈的。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800字

读《悲惨世界》有感《悲惨世界》是一本多么伟大的书籍呀!它使我了解了雨果对社会下层人士的同情,对善良与邪恶的了解。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我相信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当我刚接触这本著作是我对主角冉阿让我首先是对他同情。为了因受饥饿而哭泣的幼小侄女和外甥女,去偷了一片面包,而被判徒刑的冉阿让,被关了十九年,到四十六岁才被释放出来,这不仅让我的心情沉了下去,似乎不可能在浮出水面。当他被释放出来时接受的却是人们对他的歧视。最后只有仁慈的主教米里哀,把他当人招待。环境改变人的本质。在服刑期间他早就养成了那种恶习。一开始他并没有被主教的那种仁慈所改变,并且他偷了主教德银器。令人震撼的是主教他原谅了冉阿让,并且把他偷得银器作为礼物送给了冉阿让。终于冉阿让醒悟过来了,他带着主教给他的一点点温暖和光明改了名,定居在法国的北部。他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尽心尽力,人们都被他感动了,他做了这个城市的市长。

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进行诈骗,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掩盖不住他丑陋的本性。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者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不可能永久。另一种则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800字

小时候,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爱心,更不会把爱心献给别人。在朋友们的眼里,我是个从不懂得关心别人,没有一点慈善心肠的人。

当别人遇到了挫折,默默伤心,我沾沾自喜;当别人碰见了灾难,默默流泪,我幸灾乐祸。总之,我的心中一点慈爱的心也没有。因此,朋友们都渐渐地疏远了我,直到最后,我没有了一个朋友。

我就像一只孤独的小雁,只能在自己的一片天空中飞翔。面对着朋友的冷淡,我无言相对,只有默默的伤心、哭泣。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发现了我,她一下子把我从这个孤独的角落里拉了出来。记得那天,妈妈一到家就神秘的告诉我,她给我带来了一个礼物。我十分的好奇,忙问妈妈是什么。妈妈从手提包里拿出了一本精致的图书,我一见,不过是本书吗,刚才的高兴劲儿一下子全没了。妈妈告诉我,这本书的名字叫《悲惨世界》,可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读了它,能让我一下子长大。怎么说,我也控制不住自己好奇的心理,还是拿过了书,读了起来。

以后的几天里,我一有空,便拿出《悲惨世界》来读,是那么如饥似渴。我完全被书中的主人公甘阿让震撼了。他,为了自己的侄子,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被判了十九年的苦役。出狱后,为救芳汀母女,他不惜赴汤蹈火。他用自己仁爱的火种点燃了一代又一代。

我完全被这本书陶醉了,以前浑黑的心灵一下子受到了洗涤。我感受到了自己以前的过错,猛然感觉到了一种犯罪感。以前,在别人遇到挫折,默默伤心时,我不该沾沾自喜;在别人碰见灾难,默默流泪时,我不该幸灾乐祸。我猛然发现了朋友们疏远我的原因,那完全是我造成的呀。

从此,我变了,变得乐于助人,变得富有同情心,我完完全全成了另外一个人。

记得那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山区有许多失学儿童,我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仅有的五十元零花钱,一起寄给了失学儿童。朋友们一个都不敢相信。但在以后我的好事做得越来越多,他们也不得不信了。他们都说我变了一个人。

如今,我的朋友可多了,先不说普通朋友,就连亲密好友就有几十个。我不再孤独了,整日生活在朋友们的身边。

是《悲惨世界》影响了我,是它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如今,我会信心十足地告诉妈妈:妈妈,女儿已经长大了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300字


《悲惨世界》是法国大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冉阿让,使我认识到了爱能战胜一切这一深刻道理,令我受益匪浅。

书中,冉阿让是一个越狱的苦役犯,但他是善良的。他出狱后,虽然获得了自由,可身无分文,陷入了困境。在这时,卞福主教帮助了他,冉阿让十分感动。后来,他带领一个城市的人民致富,成为了市长。可是,他是苦役犯这一事被发现了,被终身监禁,在海上服役时为了救人掉进海里,侥幸逃生

看完了书,我觉得冉阿让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帮助一位母亲赎回孩子;他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带领一个城市致富;他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为救船员掉进海里;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在枪林弹雨中人

我要向冉阿让学习,他舍己救人,勇敢顽强的精神令我敬佩!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300字

《悲惨世界》是法国大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冉阿让,使我认识到了爱能战胜一切这一深刻道理,令我受益匪浅。

书中,冉阿让是一个越狱的苦役犯,但他是善良的。他出狱后,虽然获得了自由,可身无分文,陷入了困境。在这时,卞福主教帮助了他,冉阿让十分感动。后来,他带领一个城市的人民致富,成为了市长。可是,他是苦
役犯这一事被发现了,被终身监禁,在海上服役时为了救人掉进海里,侥幸逃生

看完了书,我觉得冉阿让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帮助一位母亲赎回孩子;他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带领一个城市致富;他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为救船员掉进海里;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在枪林弹雨中人

我要向冉阿让学习,他舍己救人,勇敢顽强的精神令我敬佩!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300字

今天,我读了法国大作家雨果写的悲惨世界里面,你一定想不到,我同情的是一个苦役犯--冉阿让,而我最恨的就是一个利用骗术来骗钱的一对商人夫妇--容德雷和容德雷夫人.我同情冉阿让,并不是为他的处境,而是被他那中越狱之后而想重新改过自身的精神所打动.每一次,他都满连灰尘,上衣破烂不堪,裤子上还有个大洞的身影出现在故事里,他每一次都是满脸灰尘的出现在故事了,有一次他为了早个睡觉的地方竟来自:作文大全和一只狗争起窝来.后来,他用他那智慧的头脑把一个落后的城市给建设起来,众人都选举他当市长我讨厌容德雷夫妇,因为他们不惜任何手段来骗取别人的钱财.冉阿让最后死的很完美,仿佛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业,而德雷夫妇却落魄成了乞丐.真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啊~!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800字


在书中,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着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过向善的信心。是慈悲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无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我开始深深的感悟到,原来,在当时那个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也有这样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宽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说,冉阿让的命运并不是永远都是那么的悲惨,悲惨的是那时候的整个世界观,就是因为有了主教这样的人,整个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个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热之中艰苦摸索前进。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开始变得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这一切得转变使我既倍感欣慰。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

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低劣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无论如何掩盖不住他丑陋本性的事实。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的人

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另一种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们像纯洁的天使般永远守护着人们心中那份慈悲为怀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厚重之感。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历时三十余年,从828年起构思,到8年动笔创作,直至8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真是鬼使神差,这在雨果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8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到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829年和83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到了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83年)、《克洛德格》(83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83年),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部作品。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8年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88年2月2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设使雨果也像创作其他小说那样,构思一明确便动笔,那么以他的文学天才,他一定能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又有一部姊妹篇问世了。或者在88年书稿写出五分之四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完成,那么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惩恶劝善的力作;虽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数的称得上厚重的鸿篇巨制。

这三十余年,物非人亦非,发生了多大变化啊!如果说83年,在他的剧本《艾那尼》演出所发生的那场斗争中,雨果接受了文学洗礼,那么88年革命,以及82年他被小拿破仑F驱逐而开始的流亡,则是他的社会洗礼。流亡,不仅意味着离开祖国,而且离开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坛领袖的头衔、参议员的地位等等;流亡,不仅意味着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价值观念、文学主张决裂;流亡,给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由:从此他再也无所顾忌了,不再顾忌社会、法律、权威、信仰,也不再顾忌虚假的民主、人权和公民权,甚至不再顾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艺术追求。流亡,把他置于这一切之外,给他一个大解脱,给他取消了一切禁区,从而也就给了他全方位的活动空间,使他达到历史、现实和未来所有视听的声音。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就是从这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他不仅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还大量增添新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无所不在,绝不代表哪个阶层、哪些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订、童年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为人类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思考者,能够全方位地考察这些因果关系,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已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82年7月初,《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态度的人则从反面证实这部作品的特殊份量:居维里耶弗勒里称雨果法国第一号煽动家,拉马丁撰文赞赏作家本人的同时,抨击了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很危险灌输给群众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责他喜欢庞大,喜欢夸张,喜欢过分。然而,他这种放诞的风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惨世界中奋击冲荡,恰恰为人类的梦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呐喊长啸。

时间和历史和作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著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厚重之感。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历时三十余年,从828年起构思,到8年动笔创作,直至8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真是鬼使神差,这在雨果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8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到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829年和83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到了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83年)、《克洛德格》(83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83年),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部作品。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8年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88年2月2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设使雨果也像创作其他小说那样,构思一明确便动笔,那么以他的文学天才,他一定能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又有一部姊妹篇问世了。或者在88年书稿写出五分之四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完成,那么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惩恶劝善的力作;虽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数的称得上厚重的鸿篇巨制。

这三十余年,物非人亦非,发生了多大变化啊!如果说83年,在他的剧本《艾那尼》演出所发生的那场斗争中,雨果接受了文学洗礼,那么88年革命,以及82年他被小拿破仑F驱逐而开始的流亡,则是他的社会洗礼。流亡,不仅意味着离开祖国,而且离开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坛领袖的头衔、参议员的地位等等;流亡,不仅意味着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价值观念、文学主张决裂;流亡,给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由:从此他再也无所顾忌了,不再顾忌社会、法律、权威、信仰,也不再顾忌虚假的民主、人权和公民权,甚至不再顾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艺术追求。流亡,把他置于这一切之外,给他一个大解脱,给他取消了一切禁区,从而也就给了他全方位的活动空间,使他达到历史、现实和未来所有视听的声音。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就是从这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他不仅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还大量增添新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无所不在,绝不代表哪个阶层、哪些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订、童年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为人类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思考者,能够全方位地考察这些因果关系,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已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82年7月初,《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态度的人则从反面证实这部作品的特殊份量:居维里耶弗勒里称雨果法国第一号煽动家,拉马丁撰文赞赏作家本人的同时,抨击了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很危险灌输给群众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责他喜欢庞大,喜欢夸张,喜欢过分。然而,他这种放诞的风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惨世界中奋击冲荡,恰恰为人类的梦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呐喊长啸。

时间和历史和作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著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读《悲惨世界》,最突出的感觉,当是厚重之感。同样是杰作,同样又厚又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或者读《追忆似水年华》,都没有这种感觉,这种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压在心头,感到的是人类的苦难厚厚而沉重的积淀。不是写苦难深重的书,都能当得起这厚重二字。而《悲惨世界》独能当得起,只因这部大书压在作者心头,达三十年之久。

历时三十余年,从828年起构思,到8年动笔创作,直至8年才终于写完全书,真是鬼使神差,这在雨果的小说创作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8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到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829年和83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到了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83年)、《克洛德格》(83年)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83年),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部作品。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8年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88年2月2日停止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要随作者流亡了。

设使雨果也像创作其他小说那样,构思一明确便动笔,那么以他的文学天才,他一定能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又有一部姊妹篇问世了。或者在88年书稿写出五分之四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完成,那么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惩恶劝善的力作;虽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学宝库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数的称得上厚重的鸿篇巨制。

这三十余年,物非人亦非,发生了多大变化啊!如果说83年,在他的剧本《艾那尼》演出所发生的那场斗争中,雨果接受了文学洗礼,那么88年革命,以及82年他被小拿破仑F驱逐而开始的流亡,则是他的社会洗礼。流亡,不仅意味着离开祖国,而且离开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坛领袖的头衔、参议员的地位等等;流亡,不仅意味着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价值观念、文学主张决裂;流亡,给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由:从此他再也无所顾忌了,不再顾忌社会、法律、权威、信仰,也不再顾忌虚假的民主、人权和公民权,甚至不再顾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艺术追求。流亡,把他置于这一切之外,给他一个大解脱,给他取消了一切禁区,从而也就给了他全方位的活动空间,使他达到历史、现实和未来所有视听的声音。

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就是从这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他不仅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还大量增添新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无所不在,绝不代表哪个阶层、哪些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订、童年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为人类生存状况和命运的思考者,能够全方位地考察这些因果关系,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已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82年7月初,《悲惨世界》一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都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态度的人则从反面证实这部作品的特殊份量:居维里耶弗勒里称雨果法国第一号煽动家,拉马丁撰文赞赏作家本人的同时,抨击了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很危险灌输给群众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责他喜欢庞大,喜欢夸张,喜欢过分。然而,他这种放诞的风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惨世界中奋击冲荡,恰恰为人类的梦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呐喊长啸。

时间和历史和作出了判断,《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思想产生的一部伟大作品,已为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文学巨著的一个丰碑,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