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苦菜花小说读后感 > 导航 > 《苦菜花》读书笔记

苦菜花小说读后感

《苦菜花》读书笔记。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苦菜花》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个假期,我读了许多课外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色经典图书《苦菜花》了。

这本书主要是讲一位革命母亲的故事。一个平凡的妇人,通过积极投身村里的抗日斗争,逐渐成为了一名革命母亲。在斗争的过程中,她懂得了如何在血雨腥风中发光发热,懂得了只有拿起枪杆子进行不屈斗争才有取得胜利的真理。

小说主人公仁义嫂的革命道路是曲折的。大儿子为保护其他战士而英勇牺牲。遭到汉奸迫害,未来的儿媳不幸牺牲,最后自己也被捕。在刽子手毒辣酷刑下始终没有掉下眼泪的大娘,看着自己的小女儿惨死在自己怀里,她泪如雨下。还有什么比眼瞅着自己心爱的小女儿的生命从指缝间流失更为悲惨呢?可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强忍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发誓与敌人抗争到底。酷刑,摧毁不了她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残杀,只能激起她心底更强烈的仇恨。面对敌人的拷打,她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丝屈服,严守兵工厂下落,最终把敌人引向事先布好的地雷阵,把他们埋葬了。

这时的母亲,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她俨然已是一个伟大的战士。

在抗日根据地,像仁义嫂这样不屈不挠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战士比比皆是。想到七子的英雄事迹,仍会让我潸然泪下,他是个好汉,宁死不屈。他因伤未能和乡亲们一起转移,被王柬芝出卖,敌人想活捉他。他面临着即将被捕的危险时刻,把最后一颗手榴弹留给了自己和妻子。

在严酷的斗争中,面临生与死、革命与个人的决择关头,真正的革命战士总是舍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来维护党和革命的利益。

我常常被书中那些为革命事业而战斗、把自己生命抛在脑后的英雄人物感动地热泪盈眶,为他们所承受的折磨、牺牲而伤心。他们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苦菜花》读书笔记450字


最近,我读了一则故事,这则故事是著名作家冯德英爷爷写的《苦菜花》中的第13个故事,也就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这本书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普通农民的抗日故事,而这则故事就讲了故事主角与日本鬼子之间的决战经过。

这则故事主要讲了中国革命战士德强把司令给的左轮手枪送了他的母亲,但是母亲被日本人抓走了。最后德强救了母亲,还帮母亲过生日,母亲终于流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我最喜欢这则故事里英勇不屈的母亲。因为她临危不惧,敌人追来后她并没有逃跑,而是用她儿子给她的左轮手枪击倒了两个敌人。在母亲身上我得到了很多启发,我们不仅要临危不惧,而且还要有顽强的精神,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比如消防员就有这种精神,如果一个地方着了大火,消防员就会立即赶到,他们不会觉得火势太大而临阵脱逃。所以我们学生也要学习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遇到了困难绝对不能退缩。这样的话既可以帮助别人,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看了这则故事后,我还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精神也充分得到了升华,抗日人士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苦菜花》


苦菜花开高岗上,烈士鲜血洒在青湖畔。

伟大的民族精神凝结着母亲深明大义,赤胆忠心,坚韧不拔抗击封建地主,日本侵虐者的赤忱之心,是柔弱可人的小蔓子不俱强权,不被敌人糖衣炮弹所诱骗的勇敢之心,是姜娟夫妇在站征中经受死亡考验的大无畏之心。

寒凝大地,苦菜花开得更灿烂,血雨腥风,母亲的胸膛更坚挺。特工的奸猾,日寇的残酷,都不能阻挡革命胜利的大浪潮。

读《苦菜花》有感


有一位母亲,她宁死不屈,就算受酷刑、灭亲人,也不能让她说出共产党的秘密;有一位女儿,她深明大义,舍小家、为大家,受尽苦难也要加入革命的队伍;有一群战士,他们有勇有谋,钻深林,冒弹雨,把敌人消灭在第一防线他们串起了一个抗日战争解放地区的苦故事。一个苦字,贯穿《苦菜花》全文;一个苦字,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有了苦,才有甜。有了苦,才有甜;没有苦,哪能使甜成为甜?书中的一朵朵苦菜花,就是在经过艰苦的抗日斗争后,才换来了甜蜜的幸福生活。

同样,一粒种子要经历百年的风侵雨蚀,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朵花儿要有奋斗的血汗浇灌,才能绽放惊艳的芳容。我们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也是如此。每一样知识的学习虽苦,但学会之后的快乐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有了刻苦的学习,才能有将来的甜蜜生活。

十年寒窗,十年苦读,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吃苦精神。要像梅,凌霜斗雪,自有扑鼻清香;要像蝶,破茧而出,才有如霓羽衣。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有所出息,有所成就,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虽然能吃苦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什么家什么家,但所有的人才都是能吃苦的。

吃苦精神是成才的首要条件。君请看,那些体育健将、歌手影星们,哪一个不是经过刻苦的训练才成才成名的?冬天,我们正在暖和的房子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有的影人却要在冰天雪地之中拍摄电影,浑身冻得直发抖还得装作若无其事;有的体育健儿却在冰冷刺骨的寒水中游泳,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不知疲倦夏天,我们开着空调,吃着冰棍,他们却在在烈日的曝晒下忍受四十几度的高温,汗流浃背也全然不顾君请看,那些企业枭雄、商界精英们,哪一个不是经过重重奋斗才拥有如今的事业的?香港首富李嘉诚,曾几次面临破产的险境,但他以诚信为桨,以智慧为帆,一次又一次转败为胜。联想之父柳传志,在事业最黑暗、最混沌的时候,心中仍然充满着对光明的向往。他领着联想人不断创新、前进、突破,终于缔造了中国IT业的神话君请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哪一个不是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呢?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一家付出了血的代价:弟弟炸死,父亲残疾,自己终身未婚,饱受各种病痛的折磨。

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经典之作。司马迁身受酷刑,发愤写史书;曹雪芹朱门衰落,寒毫著《红楼》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我们小学生也是一样。有了苦,才有甜;有了辛勤的努力,才有甘甜的硕果,才有美好的未来!

苦菜花读后感


苦菜花开闪金光,朵朵鲜花迎太阳。受苦人拿枪闹革命,永远跟着共产党。生活在昆嵛山上的苦菜花,虽然根苦但却努力地向上生长着。在冯德英写的《苦菜花》中,抗日根据地的军人和老百姓,为了开出像苦菜花的花一样香甜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着。书中塑造了许多平凡但又伟大的革命人物,他们的故事感人肺腑,读了令人潸然泪下,爱不释手。在这本书中,我最敬佩的人物是母亲冯大娘。

冯大娘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王官庄的老百姓,生活极端困苦。大伯一家被恶霸地主王唯一害死。丈夫冯仁义为逃避王唯一的迫害,只身闯关东,留下他的妻子冯大娘拉扯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大女儿娟子是她唯一的帮手。母亲与孩子们相依为命。在王官庄极其严峻复杂的斗争中,冯大娘常常替娟子担惊受怕。在公审大会上,看到自己的女儿娟子亲手枪毙王唯一时,母亲的心紧张得快要跳出口腔,一种恐怖的寒流又压倒了她。当娟子当上妇救会会长时,村里最讲道德伦理的四大爷对娟子指手画脚,但冯大娘冲破重重阻力,坚定地支持娟子当会长,投入抗日战争的洪流。冯大娘的革命意识也渐渐觉醒。

冯大娘也是一位爱革命的母亲。村里建起抗日民主政府,抵抗日寇扫荡。冯大娘从娟子、姜永泉和其他八路军战士身上,愈来愈深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她深深地认识到唯有革命,才是摆脱苦难生活的唯一出路。她坚定地支持自己的儿女积极参加革命,对其他八路军战士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帮助他们,她爱一切革命的子女。

冯大娘更是一位英勇不屈的母亲。由于大汉奸王柬芝的出卖,村里的几位共产党员死在了敌人的屠刀下。敌人以疯狂的屠杀逼迫冯大娘说出兵工厂埋藏机器的地点。为了革命,冯大娘忍受了一切酷刑。为了保护兵工厂,冯大娘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小的女儿被折磨致死。冯大娘用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作斗争。读到这里,我已经泪眼婆娑。冯大娘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变得无比地伟岸。

向伟大的母亲致敬!

《苦菜花》读后感


《苦菜花》这本书是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为背景,以仁义嫂一家的遭遇为中心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根据地人民那种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而感人的革命母亲的作品所塑造的母亲仁义嫂的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而丰满的革命母亲英雄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标志着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

可以看出,作者是怀着无限的深情来塑造母亲的形象的,鲜明地刻画了母亲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作品把母亲置于王官庄极其严峻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在公与私、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充分展示她性格中慈爱心肠与革命意志这两个特征,真实地描写了她的觉醒和成长,具体地写出她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并注意揭示母亲性格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矛盾心理,使得母亲的形象血肉丰满,也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变为灵魂高尚的革命母亲的过程。当大女儿娟子拿起猎枪参加革命活动时,母亲的一家正处在极端困苦的生活中。大伯一家数口被恶霸地主王唯一害死,丈夫又被逼走,母亲独自拉扯着5个年幼的孩子,娟子是她唯一的帮手,母女相依为命,而且,斗争的环境又是那样的险恶,母亲怎么能不为娟子担惊受怕呢?但是,公审大会和娟子亲手枪毙大仇人王唯一的现实教育了她,有一种东西,像是一把火从她内心里烧起来母亲的革命意识开始苏醒了。

面对封建家族的传统压力,她更加认定娟子是好孩子,毅然支援娟子干革命工作。敌人烧毁母亲的房子,她咬紧牙根:这前世的冤,今世的仇,我烂了骨头也要跟你们算清!这冤仇,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阶级的,因此,大儿子德强参军时,母亲满意地点头。随着斗争的深入,在共产党员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她那母亲的慈爱和革命的意志在不断地发展。母亲从娟子、姜永泉、星梅和八路军战士身上,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认识到革命才是苦难农民的唯一出路。她把对儿女的爱扩大到对每一个革命战士的爱,上升到对革命的爱。当敌人逼她说出兵工厂埋藏机器的地点,并以杀害她的小女儿嫚子相威胁时,为了革命,为了保住兵工厂,她忍受了一切酷刑和巨大的悲痛,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小女儿被敌人残酷杀害。

酷刑,摧毁不了她钢铁一样的革命意志;残杀,只能激起她更强烈的仇恨。这时,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她自觉地为革命工作,直到拿起武器亲手消灭敌人。

母亲的觉醒反映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觉醒;母亲的成长代表了千百万革命母亲的成长。书中所描述的事情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的祖辈、父母亲及亲戚都生活在胶东半岛,后来我的父亲参加了革命,我们从小就随父母离开了老家,1968年因为***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和姐姐回到原籍住了近一年的时间,之后我又回去二次。仁义嫂这位革命母亲的形象,在胶东半岛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她的那种伟大母亲的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从一个只知爱自己子女的母亲到爱革命、爱一切革命的子女,勇于为革命奉献一切的革命母亲的性格发展过程,使得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怎样成长为革命母亲的过程。时隔半个多世记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