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培根随笔读后感 > 导航 > 《培根随笔》读后感1200字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读后感1200字。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根随笔》读后感1200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暑假里,有幸拜读了名著导读里的《培根随笔》,是我感触颇深。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书籍由《论真理》、《论死亡》、《论大胆》、《论自私》等篇章组成的。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了《培根随笔》,让我感触颇深。事实上,我并非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能看懂,如:《论宗教统一》、《论放贷》、《论世道沧桑》我就无法体会其意旨是什么,因为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实在太广,我一个初中生怎能深刻品味一位大文豪家的杰作呢?借助了注释我有些仍是似懂非懂地领略了一些皮毛而已。可就是这点儿皮毛却已经让我感慨万千了。

正如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米歇尔徳蒙田所说的: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我的无知在看了《培根随笔》之后展现得淋漓尽致。《论真理》让我知道人生至乐莫过于高踞清新纯洁的真理之巅,俯瞰谷底种种缪误迷惘,云遮雾障。,《论死亡》让我明白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与死亡俱来的一切。《论逆境》让我发现原来顺境容易暴露恶习,而逆境却能展示美德,其铸就出的品质更令人折服。《论作伪与掩饰》让我知道有时我们竟能说一句假话,套一句真话。《论善与性善》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的为善,明白了何谓真正的正确的善。《论贵族》让我知道新贵与世族的内在品质与分别,知道新贵凭借权力的烘托,世族则经受过时间的洗礼。《论旅游》让我了解到旅游并不单纯只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旅游对年轻人而言是一种教育,对年长的人而言是一种经历。《论狡猾》让我明白狡猾其实不是一种恶,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技巧。《论言谈》让我明白言谈的措辞恰当、说话的得都胜过雄辩滔滔、美艳阔论。《论野心》让我领悟野心的真谛,野心也会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进取,但野心也不能过大。《论建筑》让我了解了建筑选址的重要性以及其它方方面面有关建筑的事情此刻,我赫然发现我的无知竟是如无底的深渊般,种种言论使我受感颇丰。

但我也并非是全都能理解,也有些是我的意料之外,心中困顿。如《论婚姻与独身》中,作者为何那么肯定地说有家室之累者难成大业,只能听任命运的摆布,无论为善为恶均成不了气候,妻子儿女将成为他行动的绊脚石。难道真是如此吗?如《论大胆》中,作者为何肯定大胆就是无知之子、卑劣之子、是等而下之的伎俩呢?难道大胆就不是伟人所能具备的吗?如《论殖民地》中,作者开头为何说道:殖民是先民的英雄业绩。等等。诸多不解也许会是我错误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者是我学识不够,无法去体会出其涵义,甚至可能是作者的观点比较不符合现在的世界种种疑问与分歧我想或许只能随着我阅历的不断增长而会有所改变吧!

无论如何,《培根随笔》让我感觉到一位不受出身贵族家庭的身份的影响的人的崇高的思想意志与不凡的精神品质。他用他的心声给予了我一场思想的盛宴与精神的升华!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培根著作《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著作《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友谊》。他在这篇随笔中写到: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是一个可靠的支柱,让我们可以得到依赖;当我们跌倒时,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们站起来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是十九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弗朗西斯培根一生心血之结晶。在这本书中,培根几乎谈遍了人类生活的的方方面面。他见解独到,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

我是在六年级的时候接触这本书的,当初是因为朋友的极力推荐,其实我当时很不以为然。但之后某一天因为实在无聊,才让它重见天日。不知不觉中,我竟然迷上了这本书。每个章节我都要看许多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论死亡》中的一句:复仇之心可以征服死亡,爱恋之心足以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献身死亡,悲痛之心会奔赴死亡,恐惧之心会预期死亡。

对此,我深有感悟:一个人在仇恨的驱使下,可以做出任何事,为了报仇,就连付出性命都在所不惜;当两个人相爱,并且爱得很深的时候,死亡便在他们心中变的微不足道;人为了获得赞赏,为了让自己名留青史,为了让别人在提到自己的名字时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可以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死亡;一个人在极度悲痛、伤心之时,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住而自杀什么的;人在因为什么东西而担惊受怕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虽然我可能永远不会因为这些东西而投向死亡轻柔的怀抱,因为我的人生很平淡,而且可以说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很平淡,但这并不妨碍我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庸。

虽然我现在并不大,但也并不小,已经能明白死亡的含义了,死亡意味着离别、痛苦,不仅是自己的,还有家人,如果争气一点的话,可能还会有更多人,但我觉得能为别人作出贡献的死亡才是有意义的,像普通人一样,碌碌无为的过完自己的一生。我不想在生命的尽头,当走马灯放映时,像看一场烂片一样索然无味,甚至心生厌恶。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每当我吟诵李清照的这句诗时,就会心潮澎湃。有人可能觉得我好高骛远,都还没成年就想死的事,但我觉得这是对人生的一种不满,是一种拒绝平庸的表现。

培根的每句话都蕴藏着做人的道理,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三观非常正直的人。《培根随笔》中,他的每一句话都更能让读者在阅读中塑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看完这本书后,我印象中的培根是个语言正中红心,但同时令人遐思的牙尖嘴利的英伦绅士的形象。

《培根随笔》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很享受与它相伴的时光。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中都是有关伦理丶爱情丶友谊方面的文章以简洁的语句,透彻的真理以及迭出的名句闻名遐迩。对我而言这是一本需要慢慢看细细品味,琢磨其中的真理了解培根的思想精华。

在《培根随笔》中我最喜欢的是《论美》,因为美这个主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美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人们心中或许相貌不错就是美,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若一个如天仙的人,她展现人xing中丑陋的一面她看是那么的狰狞恐怖,形体之美真的是美吗?在《培根随笔》中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所以最美的画是画家画不出来的,画家无法将人的行为优雅之美展现出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貌而忽略了培养精神,这种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在大街上一些衣着光鲜,面容姣好的人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出口成脏呢?不过一个行为优雅而品德高尚但面容平凡的人远比一个只有外貌而无内在的人看起来顺眼。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心中的印象实在以外貌的美为基础的若品行不佳则这个印象便会轰然崩塌,所以我认为内在美远比外在美重要。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那才会绽放出美的真正的光辉。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这是《论美》中的一句话其中的美是指外貌,是啊人的外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得苍老丑陋,唯有内在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把时间花在吸收知识,丰富阅历,提高自己的素质上远比想着装扮自己要好的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