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青春岁月读后感800字 > 导航 > 《让青春继续》读后感800字

青春岁月读后感800字

《让青春继续》读后感8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让青春继续》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好少看小说喔。但是自我看过的小说都会留下某些自我的感想。

前些日子,在在线闲逛的时间想到了要去载一载以前听一半的广播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论断青春还没听完,而把另一部小说听完了,《让青春继续》。

心里感受这个比那个《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更适合我们男生看,因为他究竟是1个男生的亲身历程,而加上某些文学的元素而改变成的一部小说。里面有部分我们这个时间男生们重视,和也会产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对于爱情,对于成绩,对于理想,对于未来。在听完小说后加以1个思考,也许比听完小说本身的价值更大吧。

故事产生在90年代的西安,1个大学内,一群青春的人,一群热血的人,做着大学生们做的事。从大一开始,到大四毕业,有人浑浑噩噩得过了四年,有人像万人迷一样得过了四年,还有人在其他人异样的眼光中过了四年。

打架。那是的大学还很流行,就像我们现时的高中一样,我们都很热血,碰到什么事不顺心,就用拳头,或者各种道具来解决,并且我们还认为那样是很男人的制作方法,男人间的事就应该用男人间的决斗来解决。但是现时的大学生是素质高了呢,还是不屑于打架,亦或是在初中,高中已经打烦了,或者是整天窝在宿舍里面不出来,所以打架的事也就少好多了。仅有在户外活动时偶然能看见几个人。高科技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受益,也把我们大学生的青春,斗志都消磨殆尽,只懂得整天泡在宿舍里面对着这我们造出来的机器。

爱情。pRO医师说在大学里没谈过恋爱的人,就像没上过一样,它就像必修课,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要修的一门课,但是在这门课的课堂上,好多人睡着了,好多人玩手机了,好多人在看报纸,好多人在聊天,还有人逃课,迟到,早退。论断致使好多人都挂了科。小说中最出色的地方也是在大学期间百脑和程璐的那一段爱情,他们到小说末都还深深这爱着对方,他们谁都没说出口,但他们也很了解,对方爱着自我,自我也爱着对方。在那个公园内,假如百脑向程璐解释了他那几天是还以前欠下一哥们的债,而不是出去鬼混,也没有骗她,那样他们的论断会怎样呢。也许他们就不会只是放在心里。pRO医师说,也是因为爱,放在心里,才是最美,因为它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因为爱,而不掺杂其它的感情,那是最纯真,最美的爱。已成往事的爱,依旧在他们心里,从来就没有变过,我坚信他们就算在死的那一刻也是会记得对方的,它就像一颗不锈钢的铁钉,既然钉在你心里,只要没有人将它拔掉,它就一直会在,直到停止思考。

青春。1个对于我们还在历程的人来说,我们也是青春,我们就代表它,它也代表我们,我们离开青春也是1个不完整的人,而青春离开了我们它就压根不存在。其他人说呢,青春也是用来挥霍的,是啊,当我们青春的时间不挥霍还能干嘛呢,因为那是上帝给我们每一个人的。

理想。每一个人的理想都不一样。而这个异常给我的最大的异常也是,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自我的理想。为了自我的理想可令牺牲某些事,而为了自我心爱的人,有时却可令牺牲自我的理想。因人而异吧。我看完它也很乱,想到了自我,和自我做过的某些事,到底是对还是错,也无从而知,可能到之后自我会了解吧,假如后悔的话那就有可能做错了,假如不后悔的话那就有可能自我是大错特错。想到自我的理想,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学习,而来到这个大学里,难道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人类最原始的动力活着。有的人就说我想太多了,想那么都干嘛,做好自我现时的事啊,学好自我的知识啊,但假如没有想了解这些事怎能叫人想得开,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就像那个谁说的,给我一根棍子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给我一点思路,我就能撬起我的整个人生。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青春》读后感800字


《青春》是一本杂文集,出自于韩寒,反映了现代社会上的一些普遍现象。韩寒,曾经被当作反面教材,如今,他却说着很多人不敢说的话。这本书名为《青春》,其实是在暗指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青春即将逝去,我们需要以另一种心态来面对这个满目疮痍的社会。
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
过了少年,即将失去青年,之后步入中年;机灵,勤奋,困苦,无望。
想活的更好,有时候却活的更不好;有理想,却也只能仅仅是理想;想创业,却怕种种阻力而失败;盼真爱,却因为能力不够觉得社会的现实;恨特权,却又不敢作对;怨体制,却有那么多人年年都在爬公务员的门槛;要买房,房价却跟抽了风一样涨;要买车,油价跟抽了风一样涨;吃饱了勇敢,饿着了懦弱;遵纪守法,却眼看着一个个胡作非为的一个个发家又觉得眼红;想胡作非为,刚上路一半却又被有关部门扼杀了。身边能见到的,能听到的混的很好的,似乎都不带有正面激励色彩。然后转念一想,以后孩子的奶粉钱,择校费
关于理想这个东西,我觉得,它其实什么也不是,一点也不高尚,理想其实就是有一点想,是欲求的一种文艺表达。理想,方向,希望这些东西,我们年轻人都有,可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去走思维定式了一般的路。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赶上一个好时代。
我觉得,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人的不满足。在这个畸形的社会,由于欲求不满,所以有了猜疑,嫉妒,攀比,虚荣心,也就有了上面的很多矛盾。在这个社会中,要想活的轻松,心态非常重要。心静就是最好的。心静不是要远离城市喧嚣和霓虹闪烁,去享受田园风光,而是在这喧闹的城市中还能保持平和心态的本性。这些具体来说就是:不盲目爱国,不跟风去砸日本人的店,或是抵制家乐福;不要去追究你吃的东西是地沟油或是皮革奶;不要去对那些突然暴富或者胡作非为而发家的人嗤之以鼻;不要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感到芬妮,因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不猜疑,不嫉妒,不攀比。总之,面对一切事情,都把心态放平和,这样,你就会比一般人的生活要轻松许多许多。

《让青春不痛》读后感


我是一个新高一的学生了,现在,我便是青年,而青春正是我的代名词!最近,我拜读了金兰都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心中有许多的感触。

因为不安,所以青春;因为茫然,所以青春;因为彷徨,所以青春;因为孤独,所以青春;因为忐忑,所以青春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我看见了这五句分句,我便将青春定义为不安、茫然、彷徨、孤独、忐忑,我便立刻心血澎湃,与作者响起了共鸣!

读完整本书后,我似乎对青春已然是大彻大悟。虽然作者已经51岁了,但她却比我们青春的代言人,还懂青春。我的生命时钟还只是定格在凌晨4点48分,但我却认为青春已经离我远去,我开始患得患失,又有些懈怠了。作者的1+1原则让我又燃起了奋斗的火焰。对于作者的长期投资,赞同之外也有思考:我们总是只顾于眼前的利益,而往往迷了心智,大人们享受炒股,炒基金,炒期货得到利润的喜悦,但同时也要承担亏损的痛苦。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如果只满足于眼前得到的知识,往往会被对眼前知识不满足的同学超越,所以我们必须善于理财。

其实我也考过公务员,考过研究生。经历过你们正经历着的一切,爱情、梦想、挫折、迷茫、择业...。25岁那年我刚毕业,父亲癌症突然晕倒住院时,又传来了乡下奶奶过世的消息,同年爷爷过世。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11个月内我主持了三次葬礼

这就是我的青春。

成年人金兰都

看到这段文字大家往往脱口而出的会是倒霉,痛苦,但这便是作者真实的青春。再想想我的生活:随便发发脾气,到父母面前撒撒娇,想要的都可以得到,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我想要的,每一件都不会少,但我还身在福中不知福,总是埋怨父母不给我最好的,总是和别人攀比。但实际上我们的青春真的比作者幸福得多。

就在我看这本书时,父亲不屑的说:还青春呢,你懂什么青春啊。我怎么不懂了,就一个字痛呗!哎,你们现在生活条件多好啊,我们那时候哪来的电脑,家中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爸爸躺在床上,笑着说:我们那时一天要砍5框草,还要把晚饭和开水烧好,然后再赶的田里帮奶奶干活,那时候可是要抢工分的,一个月一家就几角钱,一家人吃喝拉撒就在里面了,还要再存点,那时候烧菜都是用棉球蘸点油抹一下锅就烧了,一年都难得吃到一顿肉,哪像你们现在啊,哎,想想都可怜的哦!

父辈们生活在一个不发达的时代了,他们做的比我们要多得多,捡柴砍草,烧饭喂猪,我们这些城里娃那能吃这些苦,我忽然觉得痛的青春是父辈和更长的人的青春,可父亲否定了我,说:虽然我们那时候生活条件差,但我们却比你们活得更快乐,我们不会去攀比,也不去苦恼,本本分分地做好我们该做的,我认为我的青春并不痛,而是幸福,简约的幸福。青春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孤单。我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不愿意也不会和别人去交流,所以我们的青春就只有自己,有多大的困难或问题都自己扛,所以才会感到来源于青春的痛。我周围的同学形形色色,我也是不知道该怎样和他们交流,所以干脆就不和他们交流,许多心里话都找不到诉说的对象,所以我才会认为青春是痛的。

痛的青春往往是自己造成的,试着和周围的人交流,让自己不再孤单,如果这样的话,便是之所以青春,是因为交流了。让我们走进社会,多交流,多学习,多思考吧,世界等着我们去改变。

《致青春》读后感800字


《致青春》这部小说是我毕业以后看的很难得的一部作者文笔罗嗦情节罗嗦但是人物刻画个人特别喜欢的言情类小说。其实说人物刻画,主要是指男主角陈孝正。对陈孝正这个人物的喜爱实在太深,以至于看完小说眼角湿润,把书的后半部分反复读了十来遍。

女主角郑微算是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吧,从小到大没有为经济发愁过,在父母疼爱中任性地成长着。由于喜欢学长林静,她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和学长同一个城市的另外一所大学,并且真的考上了。没想到去学校报到时才知道林静已经悄悄去美国了。独自一人的郑微便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开始了她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然后,她遇到了陈孝正。陈孝正和郑微同校不同系,是一个安静内敛孤僻的男孩子,成绩很优异,平时基本上独来独往。对郑微来说,陈孝正是她挑战的对象,像她这样一个长相甜美活泼开朗的女孩子从小到大就没遇到过无视自己的男人,这次她算遇到了。也许刚开始她是在玩笑中开始扰乱并进入陈孝正的生活,之后随着矛盾的激化她和陈孝正有了纠葛,并在纠葛中逐渐爱上了陈孝正,这是郑微的爱情,简单调皮而浪漫。但是对陈孝正来说,郑微的出现却是一枚重磅炸弹。在认识郑微前,他基本没关注过女孩子,也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会遇到一位女神,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但是在他安静的生活中却突然闯出这么一个女孩子,不管自己怎么和她保持距离都无法阻止她刻意的靠近,当两个人慢慢熟悉起来,他也发现自己深深爱上已经不能自拔,他感受到了美妙的爱情。

可是,陈孝正知道他不应该拥有这样美好的爱情。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不一样。他很小的时候工程师父亲去世了,母亲带着他过着极为寒苦的生活,从他小时候开始,他妈妈就一直给他灌输着出人头地的意念。他妈妈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放弃自己重建家园的忍者之心。陈孝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可是他遇到了郑微。他以为他那么喜欢郑微,妈妈也会和他一样喜欢郑微,他觉得妈妈会让他和郑微在一起,以后他会娶郑微,会结婚,会有他们的孩子。可是在他兴高采烈带郑微回家见妈妈时,妈妈的一句话就浇醒了他:郑微不是不好,只是她不适合你。有些女孩子,你爱不起。

在郑微见过陈孝正妈妈,满心欢喜回学校后不久,陈孝正消失了。他没有对郑微提起过任何事情,就这样悄悄地去了美国。和林静一样,悄悄去了美国。

郑微大学毕业了。她和别的女孩子一样,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随着年纪增长,也出去相亲,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就这样,几年过去了。

直到有一天,公司要调来一位部门领导,听说部门领导是有来头的,很快就会高升,据说是驸马爷。然后,郑微终于见到了这位领导,陈孝正。

我对陈孝正的喜欢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作者把陈孝正的心理把握得特别到位,他在重新见到郑微后表面上很平静,但内心却是矛盾加自虐的结合体。他并没有和郑微有很多的言语,更多的时候和大学初识郑微时一样,不言语,不关注,只是一个人安静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有时候偶尔会叫郑微做一些她本职内的工作,也是非常少打照面。可是,他每晚加班结束后会把车开到距离郑微宿舍不远处隐蔽的地方关掉车灯默默看着郑微宿舍的灯光很久很久。

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另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他就是林静。林静也回来了。作为法院检察官来调查郑微工作公司的案件。当年消失的两个男人就这么突然凑齐了。陈孝正的举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变得失常。他开始更多让郑微干活儿,让郑微也加班。这是出于男人的竞争和嫉妒心吧。郑微生日那天陈孝正给她打了电话让她去学校操场。郑微去了。在操场陈孝正一把搂住了她。这个操场是曾经他们谈恋爱的地方,他们也曾经在这里拥抱亲吻,操场旁边的树木就是他们的见证人。可是多年后当陈孝正再次抱紧她时,她却用眼睛扫过陈孝正无名指上的戒指望着天上的月亮说出了绝望而悲伤的话:月光虽亮,终究冰凉。

最后,郑微和林静结婚了。郑微的归宿不能说不好,林静温暖而温柔,对郑微体贴关爱。只是青春已逝,再也没有当年撕心裂肺的爱了。

书中陈孝正的结局我觉得很完美。他的婚戒是真的,他是驸马爷也是真的。他的未婚妻是他在美国念书时的富二代同学,那个女孩子是同性恋,为了给远在中国的家里人一个交代才和陈孝正协议结婚的。陈孝正如他妈妈所愿,找了个适合他的女人,也终归事业有成。他完成了妈妈的心愿,只是他这一切都是用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换来的。这样的人生是他自己的选择。

《青春多美》读后感800字


百无聊赖间,突然想起了许久未用的51,再登陆我甚至都忘记了密码。费劲一番周折好不容易找回密码登陆进去,惊讶的发现,原来我的头像不是我自己,是光良。才猛然想起,曾经的我,是那般的对他痴迷。

看曾经写的东西,有种不敢置信的感觉,不敢想象曾经的自己竟是那般的幼稚,其实不单单是我,还有小鱼。想不通为何当初我们会那样的忧伤,明明什么大事都没有,一颗简单的心却满是莫名其妙的感伤。十五岁,他说,要是以后我们都不结婚,老了就我们两个人一起住养老院算了。那时的我爱打人,坐在前座的他备受我无意识的欺凌,身形单薄的他终有一天受不了了,爆发了,搬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见面甚至都觉得尴尬,低头擦肩而过,什么都不说。对他,我会内疚自己为何会改不掉爱打人的习惯,我真心不想欺负他,可是我的手总是情不自禁的握成了拳头,又不由自主的砸在了他的背上。开心的时候会拍拍他,生气的事情会捶捶,他说谁坐我前面最倒霉,典型的一沙包。可是他搬走后再坐过来的男生,我却再没有像对他那样,如今我甚至都想不起他走后坐在我前座的是谁。就这样,我戒掉了爱打人的坏习惯。

还记得某次我进教室门口时,被男生恶作剧突然抬起的脚毫无防备的绊倒,狠狠摔在地上,很疼,眼泪差点掉下来,可是他却在那里一边跺脚一边嘲笑我,于是我也只好忍着疼痛倔强的爬起来把眼泪憋了回去。明明我们该是冤家,可却又渐渐的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那时候的他好喜欢海豚,我也曾傻傻的去给他买过一只水晶海豚,也信誓旦旦的说以后长大了我挣钱了会给他送个银的海豚吊坠。高二文理分科,我们虽是同科但不是同班,他的教室在我的脚底下,偶尔我们也会遇见,但却没有了高一时期的无所顾忌。成绩较差的我会为了搞好学习问他许多题目,他会给我抄好多的例题整齐的排在本上,我们虽然说话不多,但是会偶尔写信诉说彼此内心的惆怅与压抑,信往往不是亲手交给对方的,而是由我们间的信使群主,甚至还有他送我那十七岁的生日礼物,他都没有亲手交给我。曾经我们也被人误会是否为男女朋友,对于流言我只是淡淡的笑笑,绝对的好朋友,绝不会有任何非分之想。他亦说,我才不会把好朋友变成女朋友的,我才不愿失去一个好朋友!他说,你别哪天被人家甩了哭着给我打电话,那时候我是不知道要怎么说你!他说你自己好点啊,猪头!。。。我有时会觉得他就是我世界里的李大仁,只是那种许久不联系依然能海阔天空说到一起的真朋友,纯友谊!

羊羊,有时候我会突然想不起她的真正名字是什么,只记得叫大蓉兄,想了半天脑细胞自杀式灭亡不少才恍然大悟,不就是那个什么teng~。在她的带领下,那时的我们一回宿舍便开始咆哮老班歌,海洋同志莫名其妙的就被美化得无与伦比难以入耳。还有超爱JJ的少星妹子,古灵精怪的龚大雪,一回宿舍我们总要情难自禁的把心里的委屈气愤通通说出,我们就是宿舍的几个大喇叭,一说就没完没了的,难以控制的停不下来。沉默的丽丽和丽素只是无奈的笑笑,很少参和其中。那时候少星妹子超级迷那种青春小说,什么《天使街23号》、《沙漏》、《左耳》等等,羊羊则沉迷于《美少女》杂志,那时候羊羊创作了好多的微小说,纯手工制作,笔记本堆那高高的一摞,少星妹子也是,没事就写写,有时候我们们没书看了就看她们写的那些祸害青春少女的小小说,当然我也有看过,我觉得他们写的丝毫不亚于书上出版的,那时候羊羊也有向出版社投稿过,可惜最终石沉大海,这是我至今都想不明白的。更有味的是,看她们不停的写,我也试图模仿过,一字一句上课下课都不放过,名字好像叫《落花时节又梦春》,别人看了还要给写读后感。如今故事情节我大概都忘了,亦不知第一个写读后感的又是谁,只觉得那时的我们很疯狂。

那时的我们追星,追电视剧,有时候讨论一部电视剧到半夜仍是意犹未尽,学校规定熄灯以后不能说话,我们宿舍因此被扣分数次,被班主任点名批评,罚跑步。身为寝室长的我,讨论起电视剧时,常常忘了我是寝室长,在众多的电视知音面前内心的兴奋激动之前难以压制掩饰,总想说说自己的观点。

还有那时候早恋的赖赖,还有赖赖对面那个后面转学的女孩我都忘了她的名字,比我稍长的短发,比我们略显成熟的打扮,她音容笑貌我始终记得。曾经梦想当歌手的龚大雪如今越来越潮了,有范了;丽丽还是一如往常的温柔,愈加的美丽温柔;少星妹子已是白领一族,仍是才女一个,更加文艺漂亮;羊羊见了我仍是调皮的叫我男生,尽管如今我已长发飘飘女人味十足,她却始终嘴上不放过我!丽素每次与我聊天都会聊到男朋友的事情,他们感情挺好,希望她们早日有情人终成眷属吧!我呢,除了头发变长不少心智成熟点点外,其他仍是老样子,傻气中带点可爱吧!

《青春之歌》读后感800字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显得短促,也正因为短促方才显得弥足珍贵。对年过半百的人来说,青春过早地给了他们回忆和不舍;对正处年轻气盛的我们来说,青春看似无敌,实则时时都能感觉到它的消逝。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特定历史时代下的革命精神和青春故事。这部长篇小说记录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抗争历程。
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爱国青年学生的激情与活力,为了理想的坚定,这些年轻人的不屈不饶。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家的小姐,不甘心成为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命运挣扎时,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自杀未遂,教书被逐,找工作四处碰壁面对种种挫折,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她却当这些坎坷是自己青春时代的考验,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真是为我们竖立了精神标杆。
试想现在,我们不得不感叹,很多人在浪费青春,他们不堪一击,面对挫折,选择逃避、沉沦、甚者死亡,将青春亲手粉碎。难道他们就真的这么脆弱吗?不是,是因为他们不理解青春的含义,不知道青春就是在挫折中成长的。他们遇到挫折后,就相信这是命运,注定如此,于是不去努力,将它真的变成命运。其实,青春的我们,有冲劲,有干劲,可以跌倒了再爬起来,哪怕是哭,在青春岁月里,也应该是爬起来再哭。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高八度,也有低八度,只要你明白了,哪怕无论是在高调时,还在低调时,你都能演奏成完美的音乐,就像林道静那般把握青春,敢于直面挫折,最终走向成熟。

推荐阅读:
杨沫的《青春之歌》读后感2000字
《青春之歌》的读后感2000字
《青春之歌》的读后感2000字
杨沫的《青春之歌》读后感1500字
《青春之歌》的读后感1500字(文章四)
读后感1500字《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读后感1500字
《青春之歌》读后感1500字
《青春之歌》读后感1200字
《青春之歌》观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