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曹刿论战读后感600字 > 导航 > 重读《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读后感600字

重读《曹刿论战》。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者精湛的笔法所触动,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重读《曹刿论战》”,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曹刿论战的故事众人熟知,曹刿是个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然而,这场战斗中的令一位重要人物鲁庄公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对此我一直有几分不平。试问,如果当年不是他启用人才,使曹刿的军事思想得以施展,才能得以发挥,鲁国能取得此战的胜利吗?

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更有五赞。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乡野草民也能参与论战。

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仍能虚怀若谷,为才是用。

三、赞鲁庄公敢于亲临前敌,战于长勺、与之乘,在战斗中又甘当配角,让能人执掌令旗。

四、赞鲁庄公没有被齐人三鼓的势头吓懵,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希望有更多的鲁庄公。

不能联系实际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论“鲁庄公的鄙与不鄙”——读《曹刿论战》有感


读过《左传》中《曹刿论战》一文的人都知道,它通过描述曹刿和鲁庄公在齐鲁长勺之战的战前准备、战时指挥、战后总结中的言行,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暴露了鲁庄公政治上的目光短浅和军事上的急躁冒进,提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核心的观点

不错,大敌当前,鲁庄公虽然列举了应战的三个条件,但他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放在首位,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放在第三位,以为主要靠得到他封赠的几个贵族首领率领士卒冲锋陷阵,就能打败齐军,没意识到取信于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意义,把贵族的力量至于人民的力量之上,本末倒置;他还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放在第二位,以为虔诚地对待神灵,就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打败齐军,盲目迷信。另外,他不懂得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兵不厌诈的战略战术,急于指挥军队出击和追击,轻举妄动,急躁冒进。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确有鄙的一面。

然而,鲁庄公能弗专衣食、以情治狱,说明他是一个廉洁公正的君主。其次,他能纾尊降贵,接见曹刿,跟曹刿共同探讨应战的条件;能从善如流,不刚愎自用,又能任人唯贤,不嫉贤妒才,愿意跟曹刿同车上阵,听从曹刿的意见,放手让曹刿代替自己指挥作战;还不耻下问,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从中学习战略战术,吸取教训。可见,鲁庄公还有不鄙的一面,这正是他跻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要资本。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正如我们既要否定鲁庄公的缺点,又要肯定鲁庄公的优点一样,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一个君主不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无所不精的全才,最要紧的是他能像鲁庄公那样廉洁公正,亲近民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从善如流,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不刚愎自用,不独断专行。

说到鲁庄公,我不由得想到毛泽东。

在第一点上,毛泽东尚能做到。他在《沁园春雪》中客观评价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在第二点上,晚年的毛泽东则完全比不上鲁庄公。毛泽东因为对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盲目模仿苏联的建设模式,而且头脑发热,急躁冒进,搞什么三面红旗大跃进,幻想15年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经济建设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坚持错误,对婉转批评的刘少奇和直言讽谏的彭德怀怀恨在心,残酷迫害,以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鲁庄公和毛泽东的人品,真是天差地别啊!我觉得,一个领导者,人品上的鄙较之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上的鄙更可拍。

观《曹阳飞宇》有感


我曾经问过自己,自己对父母好吗?我也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总觉得自己很用心对自己的父母,今天观看了《曹阳飞宇事迹》报告,心理暖暖的,眼睛湿湿的,一个孝子的形象原来是这样的。

曹阳飞宇,21岁,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福建三明学院外语系学生。

曹阳飞宇8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年幼的他随父亲到厦门打工。年幼的他,不负父亲的重望,终于在2008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三明学院外语系,成为一名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春节,曹阳飞宇61岁的父亲不慎得了尿毒症,父亲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曹阳飞宇承担了照顾父亲的任务,仅仅10多天的住院治疗耗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为了给父亲做血透,无奈的他毅然变卖了老家的房产。面对病重的父亲,曹阳飞宇曾想过休学,但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两难之间,曹阳飞宇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带着生病的父亲上大学。从此,他把父亲带到学校,一边上学,一边悉心照料生病的父亲。从联系医生到筹措资金,到买饭喂药到精神安慰从洗脸擦身到端屎端尿他以男子汉的形象坚强地站在父亲面前。烧开水,做早饭,测体温,喂药,安顿好父亲之后再赶到学校上课,这就是曹阳飞宇每一天的开始。他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父亲,困了也只是趴在病房的扶手上眯一下,即便是睡觉也时刻关注父亲的举动。

他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爱心、孝心、感恩之心做了最好的注释。孝,是百善之首,人性之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社会有多少人已经把我们的传统美德丢在一边,把孝心给丢了。新闻、报纸、街头巷尾、邻里邻居听到见到不孝的实例已经太多太多。而我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有的已经受到了污染。特别有的独生子女,俨然是家里的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不够。全家上下都要围着他转,稍有不顺心就闹脾气,摔东西。有的顶撞父母,甚至跟父母动手的都有。所以,我觉得,从小对他们进行孝道的教育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必须的。我们必须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祖国的下一代人身上继续彰显人性之美,要在祖国的大地上续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华章。

世界因为孝才美丽,阳光因为孝才灿烂;家庭因为孝才温馨,人生因为孝才幸福。曹阳飞宇孝心撼天,让孝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田里生根、开花、结果,让孝的阳光洒满大地。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


伏传鹏 罗庄区委宣传部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曾使多少人感动不已,而家书抵万金更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在沟通思想、表达情感方面具有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

不可否认,任何一封家书都带有时代的特征,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就的家书,其时代感就更加突出和鲜明。当我们翻开《抗战家书》的书稿时,立即感到战争的硝烟扑面而来。从那些家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体会到那时的人们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而遭受的伤痛,体会到因伤痛而产生的愤怒,从而理解了因愤怒而进行的坚决的抗争,进而理解了由抗争而生出的必胜信念和在伟大的实践中的心路历程。有哪种文献比这些家书更能如此深刻地反映战争中人们的体验与情感呢?

赵一曼政委给儿子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戴安澜给妻子写道: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读着赵一曼政委、戴安澜将军给自己的亲人写的一封封朴素而深情的家书,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些家书,它记载一个母亲,一个丈夫,对儿女深沉的爱和对家庭的无限眷恋,以及誓死奔赴国难的决心。他们没有沉浸在儿女情长之中,而是义无返顾、选择了血洒战场。

重读这些家书,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些家书所饱含的思念和牵挂、硝烟和苦难,更加能感受到当年抗日先烈们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不仅成了后人的珍贵回忆,更是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存亡和发展英勇献身,赵一曼、戴安澜只是无数抗日英烈中的代表、缩影。鲁迅先生说: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

我们要从这些家书中汲取营养,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当前,中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价值观日益多元,我们更需要缅怀英烈彪炳史册的功绩,今日之中国,不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但我们也不能高枕无忧,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危机。我们要珍惜和平,高举爱国主义大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重读润之,若如初见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豪气万丈,壮志凌云。有这样一位统帅,他不拿刀枪,却拯救民族;有这样一位伟人,他运筹帷幄,自信超凡,他就是毛泽东。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正如其所说:真正的立志要掌握真理推动社会前进认清,坚持实现它叫做立大志。少年时代,毛泽东胸怀天下,志在四方,誓言久久回荡在青山中,朝气蓬勃的精神也是青年时代的我们的必需的,拥有青春的我们也要立大志,这内心的这颗种子去孕育成功,志向如河水,奔流不息。回首,昨日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星光灿烂。我们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树立远大志向,把握美好人生,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战场上的毛泽东总能以奇制胜,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追溯其源,多半来自于他热爱游泳的性格。毛泽东曾数次在水中一如畅快之鱼,游动自如。一面游进,一面仰望,无论是楚地的天空,还是江城的风物,却是这般辽阔,任人舒展。从容,自信,潇洒。他说:要从游泳中寻找迎接挑战的自信,我们青年也要拥有这份信心与从容,无论前方苦难有多少,是否夕风暮雨凋零了内心希望的萌芽,酷暑寒冬疲惫了我们前进的身心,还是路径的延绵麻木了我们执着的信念,我们都要用坚强的意志和火热的心,在坚如磐石的地面上,烙下足迹。我们在不停追赶那朵流云--理想,学会去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为理想去自信地奋斗吧!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面对项羽惨败之史,得出一个道理:决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一定坚决,彻底,干净地全部歼灭。毛泽东这种坚定坚决的态度在一生都大量体现。他这种将人民视为最高境界与追求的精神,让他无论在青年时期贫穷而受人蔑视与嘲笑,还是革命事业多次受挫,以至晚年领导国家人民治理瘟疫等,都得到了极大体现,我和朋友只谈大事的习惯,定会使毛泽东必胜,中国必胜。而青春的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多种阻碍与诱惑等,但我们依然要付出心中只有目标,别无他求。放弃了该放弃的,把握了该把握的,坚决走自己的路,去迎接成功,成就一番大事。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浪淘沙,是毛泽东畅游后一气呵成之作,展现了毛泽东晚年面对焕然一新的中国与大好山川秀丽的一种畅快欣慰之情。试想,若我们在拼搏后,成功后的那种快感不也正是如此。而我愿在成功后游赏一番江南,感觉那山青如黛,绿树翠青的绿林,还有高举的风荷一如出浴仙子,望着那不知桃花映红了江南春水,还是春水羞红了人面桃花的溪水之美那时的内心一定畅快,澄碧起来。这种精神的伊甸园早已成为我追求成功的动力

未来成功之花已在梦想中悄然绽放,过去时光不再,未来依旧是梦。我们要把握现在从头越,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从头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言诤诤,沙场绝笔,父母兄长谆谆叮咛。语切切,鸿雁传书,夫妻恋人依依深情。题记

在今年寒假即将到来的时候,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名为《重读抗战家书》的书。我最初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在思想上并没有引起什么共鸣,甚至然没有多大感觉。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和现在相距甚远,我们根本就无法体会到。

但是,当我看完戴安澜、左权、张自忠、吉鸿昌、黄洛峰、王雨亭等十数位爱国志士的家书之后,在我的心中,泛起了一股特殊的感觉。因为在这些家书中,既没有那些虚伪的措辞,也没有那些夸大其词的演讲,只有他们笔下朴实的言语,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牺牲的坦然。

从戴安澜将军的家书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一位抗战志士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强烈爱国之情,更能体会到一位孝子对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的愧怍。左权将军在给母亲的信上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这是左权将军对于抗战的决心,既然日寇要灭我中华,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然应该为了祖国,为了中华去战斗。

他们所写所记的,是包含了自己对家人思念之情。一封封家书,同样也是在牺牲前夕的一封封遗书。其实,这些先烈们与普通人无异,他们也爱自己的妻儿,也想侍奉自己的双亲。但是,在国家危难面前,他们毅然选择投入战场,以报国家养育!这是一种怎样的慷慨激昂,又是一种怎样的大义凛然,如果换做他人,又怎会有如此魄力呢?

《重读抗战家书》让我的到了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他用爱国志士自己的笔,令我们倍感先烈之壮怀激烈。

虽然七十年多前的那场战争早已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那一封封从沙场上保存下来的家书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当年的硝烟和苦难。

曾几何时,有多少先烈为了民族大义和祖国母亲而抛妻舍子,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战场上,用自己的血肉为祖国母亲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

我们应该牢记先烈们的遗志,从抗战家书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而奋斗。

读《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有感


读《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有感

文/张平

本书属于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的论文集成着作,海外学者运用了大量的典籍的记载进行研究讨论,从不同的创新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一些女性故事进行了分析。分为四个部分:1、学术方法论:倾听沉默,质疑内质;2、传记与教化;3、非传统的传记资料;4、自己的声音。这其中每一篇都让我们从创新的角度了解中国女性的生命故事和当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正在浮现的中国女子传记领域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或许秋瑾这样的诗句在她的当世是被人赞颂的,不过于中国古代历史来讲,不该是女子的豪情展露。然而此诗中引用的漆室女的故事却正是出自刘向编纂的《列女传》中的一个关于鲁国漆室邑的女子因鲁君老,太子幼而忧伤的故事,在当时人看来,这是大夫之忧,而非女子之忧,漆室女则说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而秋瑾自己正是使将巾帼易兜鍪付诸行动,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的一生也变成了典范故事为后人称颂。

古代《列女传》是中国女子传记传统的原始文本,在儒家价值标准下促进整个帝国,而这部文集也生成了一大传统,并主导着中国有关女子的着述与思考。其实帝国晚期,许多学者追随刘向,用有德妇女的故事来谴责社会习俗的腐化,在他们自己的时代推行一种有关政治的道德愿景。其实《列女传》也并非是中华女子唯一的道德模板,例如唐代的墓志铭就凸显了女子生活中的私人侧面,比如情感纠葛、虔信佛教这类在更受儒家思想约束的标准传记中不见的侧面。

当然,本书也证明了,中国文化虽然时常因其延续数千年而饱受称颂,但它是不断变化的。事实上,正是这一动态演变使得这种延续成为可能。《列女传》也不是一尘不变的,而那些现状的批评者们,包括革命者秋瑾,就是认可对当代文化及政治权威的挑战,并以这种方式赋予了古代故事以新的涵义。

本书文章的作者们面对历史材料独一无二的挑战,使用了三种既有所重叠又相互包含的阅读策略,每一位作者通常都依赖于不止一种策略。第一种是将各种类型的正式传记定位到语境中阅读,进行精细的阐释。第二种策略找出了关于女子生平新的、非标准的讯息来源,避开了正式传记文本中的沉默与限制。其实丰富的中国传记史料在许多话题上是沉默不语的。比如说,对于有关妇女生活的家居装潢、衣着时尚和个体外貌的细节都鲜有关注。而第二种的策略来源包括小说、个人书信、墓志铭,还有部分自传倾向的诗歌、诗集序言、口头访问等。解读女子生平的第三种策略牵涉到找出女子所写的文本,发掘出了女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我的资料,克服了某些典型的列女式叙事的局限。

中国女子传记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传统,为了理解这些中国女子的生平故事,为了切实体会她们所做的选择,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传记传统的文化特征。本书中多数研究文章所揭示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各式各样的选择余地。有着宽广选择余地的,根本不可能是一位女子,而历史上儒家的理想女性模式要有限的多,有限的选择范围进一步受到特定的影响。而那些女子传记的主体,也并非浪漫主义意义上的、有着充分能动性和完全自由选择的独立自主的主体。她们的内在自我也像外部自我一样,都是文化规划的一部分,最终介入到了历史的写作中。

也许古代中国女性在传记记录中并不是有多精彩丰呈,但是每个人都有她自己独到的一面。无论是传记史料中的言与不言,我们也能透过历史来看她们的世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