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范文 > 导航 >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分析与建议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范文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分析与建议。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分析与建议》,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通过沙盘模拟经营提高经营决策能力,这种国际流行的企业经营模拟训练法也是职业规划教育的一种形式。

近日,20xx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召开。近年来,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名词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伴随着高校扩招,历年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关注。

一、背景

20xx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xx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

职业规划教育快速发展

大一新生主要是让其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树立规划意识;大二学生则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培养沟通、组织、团队合作等能力;大三学生则进行人际关系拓展训练及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养;大四学生的焦点是就业,就业政策、法律环境、求职技巧、就业压力疏导等是这一阶段的重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制订不同内容的职业规划课程,这是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

除课程以外,高校也引入讲座、测评、职业咨询等多种形式。据清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韩威介绍,清华的北斗计划,囊括了职业课程、职业教练、朋辈教育、就业实践等7个层次的项目,辅以选修课、职业能力拓展训练、一对一咨询等多种形式,在利用院校师资的同时,也引入行业资深人士;在20xx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利也列举了学生生涯发展辅导师项目,以及职业发展研究会、职业生涯促进会等各类学生社团。

学生对师资的认可度有待提高

很少找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咨询,本科的时候还有选修课,到了研究生阶段就没了,还是行业人士的讲座更有吸引力。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邱同学对学校提供的职业规划教育并不感兴趣,他觉得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缺乏实战经验,约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也不方便。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也持有类似观点。一方面,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学生理念、认可程度、课程质量、师资等方面却都还有待提高。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处长方伟说,师资欠缺、学生认识不足、工作量大、人手不够的确是许多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提供招聘信息服务、政策解说、组织招聘活动、应聘技巧的指导和思想教育以及就业手续的办理等,而对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择业心理调适和引导、择业技巧的教育引导和培训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问题聚焦

1 职业规划教育形式各有优劣

【现状】

高校普遍采取讲座、课程、辅导和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在线职业规划系统等形式。

【观点】

寓教于乐胜过单纯教学

陈永利(摘自20xx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谈到教育,首先会想到第一课堂,但目前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在生涯教育中凸显出来。因为第二课堂的活动在生涯教育中具有趣味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都是很好的寓教于乐的形式。

一对一形式更有效但辐射面窄

彭勃,全球职业规划师、北森生涯(CareerSky)研发产品经理:各种形式都有优势,但也有局限性。讲座较为松散,缺乏系统性、结构性;课程覆盖面广,有较好的时间和资源保障,能较为系统地传达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理念,但少部分高校只开设选修课,甚至无法进行课程教育;一对一的辅导和咨询是较为恰当的指导方式,但只能针对少数学生在较小范围内开展;职业规划大赛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辐射面大;此外,在线职业规划系统也日益成为高校关注的教育途径,其优点在于普及面广,学生能自助,解决了老师们相当一部分基础工作。

2 专业专职的指导教师严重不足

【现状】

根据研讨会上北森研究院同期发布的《20xx中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人员数量有了极大发展,但人力资源投入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具体而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专职老师,绝大部分高校在1-8个之间,其中3-5个较为普遍。一半以上学校有1-4个,但仍有20%的学校没有专职教师。

【建议】

外聘专家并进行协调管理

陈永利(摘自20xx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高校从事生涯教育的教师被学生质疑最多的便是缺乏社会经验和职场阅历。外聘企业人士指导,又可能存在对学校情况、学生信息缺乏深入了解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高校都把聘请企业人士、职业指导专家作为生涯教育的重要补充。为弥补外聘专家对学校、学生情况不了解的缺点,可以参考的解决方案是成立专门项目和组织,对外聘专家队伍进行协调管理。

3 对职业规划学生认而不识

【现状】

虽然通过海报、讲座、课程、大赛活动、书籍网络报刊、短信等知道了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名词,但大多数学生缺乏机会真正深入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建议】

在活动中加入体验、实践环节

朱伦,全球职业规划师首席培训师:学校可以考虑在这些活动中加入体验环节,增加实践活动,将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一些好的方式,如小型工作坊、团体辅导、社团活动、课程实践环节、学长经验交流会等都可能更加促进学生参与并真正理解。

三、专家观点

灵活运用个性化辅导方式

●方伟,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处长

作为一个学科、一个专业技术,职业规划教育的成熟需要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也需要案例和经验积累才能更好解决。

此外,职业规划专业度很高,尤其是个性化的职业规划,需要其他配套方法。从面上来看,学校开展的工作已经很多,有必修课、选修课、各种讲座、社会实践、实习、大赛、论坛等。但作为深度的个性化指导,如何将西方国家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辅导方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并灵活运用还需要探讨。

构建层级化服务体系

●朱伦,全球职业规划师首席培训师、北森生涯GCDF Master Trainer

个性化辅导和咨询、课程是最有效的方式,但由于现实情况,当前我国高校不可能过多依赖这两种方式。解决途径我觉得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大投入、增加师资力量,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提升现有的师资水平,让他们逐渐发展成为顶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家,引领学校其他部门、教学单位的教师共同推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构建层级化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如初级的理念普及和简单认识自己、职业决策等问题可以通过在线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来解决,中级的学生行动促发、学生困惑可以通过课程、社团活动、工作坊、团体辅导等方式解决,而高级的学生疑难则通过个性化辅导和咨询解决。

■ 学生声音

职业规划教育流于形式

●吴燕,中央民族大学大四学生

学校在职业规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感觉浮于表面,甚至存在误区。我曾经发现某高校橱窗宣传职业规划课的内容,竟是该校考上北大清华研究生的同学谈自己的经验,难道这就是职业规划课?我觉得职业规划教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认识自我,但现在规划教育都流于形式,功利性也很强。

学生自身意识不强

●邱翰轩,清华大学大三学生

我从大一开始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到大三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学校经常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和讲座,从中也明确了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的区别。但很多同学听完就算,不实践,没有认真去做自身的职业规划,学校在引导方面也有待加强。

FwR816.COm小编推荐

大学生职业规划心理状态分析及建议


每年的9月,都是入学的季节,同时也是众多大四学生开始奔走忙碌的季节,开始填写自己的简历,开始参加众多的招聘会,进行接二连三的公司面试,接受公司优胜劣汰的挑选,开始体会到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告别以往校园里平静、安逸的生活,那么作为应届大学生,在此开始找工作的季节,应该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呢,为自己以后人生事业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获取一个很好的起点呢,北大青鸟成都名流专家,结合多年的教育培训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一、大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过于理想化,这个主要体现在与社会接触比较少的大学生群体之间,尤其是大学里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当中,他们或许认为自己经过了大学四年,拥有了真才实学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所以眼光定得很高,只关注一些知名企业招聘信息,这个从某种角度来看,是没有错的,但是伴随而来的竞争激烈,一旦被淘汰,很大可能回转向理想的反面-自卑,所以北大青鸟成都名流专家认为:大四学生应该好好的给自己定位,自己喜欢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更多关注自身能力和企业需求的衔接.

2、过于简单化思维,对于大多数的大四学生来说,可能一直都生活父母的呵护之下,一直生活在安静和谐的校园里面,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所以往往会用校园思维去看待充满商业元素的社会,一些看法过于理想化、学术化和片面性,由于接受信息的滞后性,过于轻信一些承诺,把现实中的问题简单化处理。

3、缺乏职业定位,由于大学教育不在是精英教育,而是逐渐走向大众教育,所以大学的课程相似程度很高,体现在同一个系别的不同专业,所以许多的大四学生毕业后,感觉知识涉猎比较多,但是专业程度却远远不够,所以一时之间很难掌握自身的择业方向,加上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很大,专家关注到:大四学生投递简历的时候很盲目,只要与专业相关就投,但是这样往往会造成职业定位的缺失,放任自己漂到哪里算那里,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4、求职知识和技巧缺乏,可以很肯定的说,很少有大四学生之前认真的阅读过《劳动合同法》等相关的企业用工法律,对于劳动者的权利,求职时的个人权益保护知之甚少;此外,也很少有学生之前会完善自己的求职知识,如简历撰写、电话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等多个方面,很多学生属于临阵磨枪、赶鸭子上架的类型,这两个方面都是当前大四学生需要关注的.

5、职业技能和社交能力的不足,因为大学是一个自学成材的环境,同时也是一个放任个性的地方,所以很多的大学校园的学生不是很热心于一些团体活动,而只是混迹于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群子里面,这样容易导致性格的偏激、孤僻和自我,缺乏企业所需要的信任合作意识,导致自身社交能力的欠缺;同时由于是自学的氛围,所以掌握的技能知识方面,很有可能和企业需求的脱节,虽然大学里面能够培养优秀的综合素质,但是企业需要的能够马上创造收益的员工,所以北大青鸟教育专家认为:大四学生职业技能和社交能力都明显存在不足.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建议:

1、兴趣挖掘是重点,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清晰让自己知道喜欢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在开始职业生涯之时,可以在网络寻找一些性格测试网站,如名流学员的性格测试网站等,同时和父母、老师、朋友做深层次的沟通,做一个完整性格测试,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关注自己人生追求的兴趣点,这样你才能让自己最好的心理状态、最好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预先订立的目标,让自己生活在充满奋斗的阳光生活之中.

2、保持务实的本质,作为大四学生,你应该让自己明白,你即将毕业,告别的不单单是大学校园,告别的是更多的和谐、浪漫和充满幻想的大学生活,请把你曾经的理想收缩在内心,成为个人奋斗的动力之源,不要展现于和他人的言语之中,更应该让自己理想建立在勤奋踏实的工作之上,你的生活改变依托于你一点一滴的付出。

3、接近企业需求,持续学习,作为大四学生,不应该生活在天之娇子的光环之下,你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大学时期塑造的综合素质,由于知识涉猎范围广,所以知识接受和知识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也就是企业所需要的快速学习能力,企业所看重的可塑性,所以成都名流专家认为:大四学生应该积极的接触自己想从事行业,通过网络、企业实习和与行业专家老师的互动,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知识更新和研究的前沿,发现自己职业技能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加强学习和实践,才能满足目标企业的需求,为公司创造收益,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拥有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4、加强时间观念,实行计划性人生管理,作为大四学生,应该让自己明白,一个人的青春时光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所以请你们给自己强化自己已经不在年轻的意识,不要总把自己的理想所需要付诸的实践,留待明天,你们是活在当下,请你从今天开始,开始亦步亦趋的计划性管理,同时为自己不能日事日毕而自责。

5、注重规则,建立强大的社交关系网,作为大四学生,应该走出大学里面过于自我、偏激和独立的怪圈,要让自己明白一点,不论是社会规则、还是企业规则,你都必须了解,并且遵从他,这样你才能玩转规则,才能再规则运行之下实际自己各方面的价值,除非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让别人遵从,但是同时你也要遵从自己制定的规则;此外,专家强调:个人职场和事业的成功,将会依赖于你的人际关系网,你应该深深的体会物以类聚,种以群分的深意,请你的慎重交友的同时,注意扩展的你的人际关系网,因为你的个人成就的大小,将极大的可能取决你的人际圈子,你结交朋友的成就情况,因为互相之间的攀比可能会激发的你的人生奋斗,同时在事业拓展时也会有雪中送炭的可能。

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研报告


寒假期间我对当前**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主要通过学生社团开展,职业规划师资队伍较缺乏;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主要集中在理论指导方面,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我有一些相关建议与意见,包括完善职业规划服务体系,实现职业规划体系的本土化建设;科学规划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时间,促使职业规划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师资建设,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化;丰富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进一步普及职业规划理念;推行学长计划,建立高校职业生涯数据库;将职业规划理念引进中学,开展人生规划指引教育,以此推动吕梁市职业教育发展。

一、导言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近年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逐渐在国内高校传播,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高校为了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问题,加强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研究与探讨。为了解吕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探索地方高校更具 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新路子,切实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以**学院各年级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抽样调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出目前**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状况,并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在吕梁的本土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三、分析论证

通过数据分析与研究得知,**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缺乏自我认识,对未来的就业方向感到迷茫与彷徨

问题1:您了解自己的爱好吗?

问题2:您了解自己的性格吗

问题3: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吗?

问题4:您了解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职业吗?

自我认识是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只有在充分剖析自己的基础上才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出最适合的方案。**学院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而了解自己能力特长的学生更少,不了解率高达63%,甚至有少数大学生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爱好、性格和特长。由于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与了解,导致69%的学生不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职业,对未来的就业方向感到彷徨与迷茫。上述情况的出现,与当前吕梁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制度有密切关系。当前,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本土青年缺乏主动就业的意识,未能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大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二)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认识不足,就业意识比较被动

问题5:您清晰自己适合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吗?

问题6:您清晰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吗?

问题7:您清晰自己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吗?

职业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假如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并能根据职业目标的岗位分析在大学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可以增加就业竞争筹码。调查得知,由于缺乏对自身爱好、性格和爱好的分析,仅有32%的大学生清晰自己今后发展的职业方向。而在对大学生自己将来要从事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调查时发现,有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清晰其情况。调查访谈中,不少学生都说以后要做总裁、总经理或人力资源总监等,但他们对总裁、总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的工作性质,需要具备的素质,认知甚少,对将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未能结合行业的发展和实际岗位的要求进行科学分析。

(三)认为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人生发展急需科学指导

问题8:对于未来的人生发展,您是否感到缺乏指引、没有方向?

问题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请问您对实现您的理想有明确的计划吗?

问题10:您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前景抱何种态度?

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重,而越来越意识到吕梁对外依存度过高、经济根基不够扎实的现状的大学生,其就业危机意识已有所增强,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甚至有1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悲观和茫然,面对压力无所适从。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经济环境,45%的大学生感到人生缺乏指引和没有方向,而能够针对自己理想做出明确计划的学生只占19%。

(四)对职业规划缺乏了解,但却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问题11:您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吗?

问题12:您认为您是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我市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仅停留在活动层面,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较少。调查显示,约80%的大学生未能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了解都是通过学校相关的职业规划指导和自己阅读报纸书籍等方面零散地积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大学生未有系统地接受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的机会,但他们却普遍认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训,64%的同学认为自己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认为其有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五)**学院职业规划服务配套不够完善,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问题13:学校有提供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吗?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学校有提供很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仅占8%,而觉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不够完善的占61%。当前我市各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服务机构(一般为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但就业指导中心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 其方式主要是给毕业班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而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大多数的就业指导课只是讲讲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应聘技巧等,并没有让大学生懂得为什么需要以及如何去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其余各年级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较少,指导方式基本集中在引导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职业规划大赛等一些比较常规的活动。尽管个别高校在一年级开设了职业规划课,但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在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中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

(六)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科学性持保留态度,但职业规划的作用不可否认

问题14:您觉得您为自己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科学?

数据显示,由于我市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学习不够充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持保留态度,其中认为自己做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较科学的仅占13%,不清晰科学与否的占58%,认为不科学的占16%。不少大学生表示,即使职业目标未能最终实现,但大学期间自己在努力实践职业规划的过程中确实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从事其他相关的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七)缺乏对专业测评的了解,未能借助专业测评工具了解自己

问题15:您了解专业职业测评吗?

接近86%大学生缺乏对专业职业测评的了解,而未做过职业测评的大学生高达80%,大部分大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体会和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自我认识的方法和手段不科学,自我认识也较感性。

(八)最希望学校提供职业规划和面试求职技巧方面指导

问题16:面对走向社会工作的压力,您最希望学校提供哪方面的指导?

调查显示,33%的大学生希望能提供面试及求职技巧辅导,位列第一位,25%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毕业生的困惑和障碍,同时也反映了在校大学生想从低年级开始接触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的愿望。生涯设计公益网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九)希望学校开设职业规划课,且在课程设计上应有创新

问题17:假如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您会选吗?

调查结果表明,假如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有46%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去上课,而有43%的大学生表示不确定。深入访谈发现,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有所增强。他们希望能够在低年级的时候获得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以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学生厌倦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期望职业规划课能以一种新奇的形式进行授课,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四、小结与建议

调查分析充分显示,**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可行性与实践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努力方向建议如下:

(一)完善职业规划服务体系,强化本土化建设

职业爱好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同时,在推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模式,要结合本土青年生活安逸,缺乏主动就业意识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体系,尽快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指导思想、辅导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实现本土化,使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二)科学规划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时间,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职业规划指导工作

由于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需求和认识不一,高校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切忌搞一刀切,也不可能一促而就。职业规划教育只有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结合职业市场的变化,进行科学的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扎实推进,才能达到有针对性的成效。

大学一年级: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让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加专业学习爱好,让其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制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并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就业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组织他们与高年级学生座谈,听取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建议和经验等途径,实现对大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大学二年级:使大学生熟悉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 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本地和外地的雇佣结构以及求职的途径, 能够把对自己的了解与职业信息结合起来思考自身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在二年级开始逐步学习专业课,这就要求他们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和相关的专业,在培养对本专业的情感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爱好的其它专业进行辅修。

大学三年级:主要培养大学生具有评价和分析职业信息, 区分各种职业的异同, 判定何种职业适合自己,在职业群中作出初步选择的能力。在这一阶段, 要使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选择的重要性, 引导他们在所选择的某些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对选定的专业进行实际的尝试(如开展教学实习、组织参观访问相关企业等),基本确立就业创业的方向。

大学四年级:大学生通过做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深化对本专业操作技能及前沿理论的认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强化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心理适应的转变,学会独立走向社会,顺利地从事职业和适应职业生活。

(三)加强师资建设,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化

目前,**学院几乎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人员数量少, 且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技巧, 无法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把握职业规划的知识和程序, 不断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引进专业人士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针对绝大多数学生需要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需要招聘面试技巧、就业理念等相关的培训, 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教育正

式列入低年级的教学计划, 推动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化建设,并对此课程进行创新设计,采用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丰富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进一步普及职业规划理念

学生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高校可进一步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展览和出版校园刊物等活动,继续丰富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并提高活动质量,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在校内的传播,使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深入人心。

(五)推行学长计划,建立高校职业生涯数据库

通过跟踪走出社会的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具体了解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学校可以将学长的流向建立职业生涯数据库,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职业生涯数据库中寻找和自己具有相似职业目标的学长的职业规划实践情况,甚至可邀请毕业生回校给在校生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经历或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引导在校生,这样活生生的职业生涯案例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启发。

(六)将职业规划理念引进中学,开展人生规划指引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要害时期,指导学生科学规划人生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中学可开展人生规划指引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习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人生规划的主控力及学习作决定的方法。这有利于促进大学职业生涯教育的衔接,不断完善吕梁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对缓解当前严重的就业形势具有一定的作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一、引言

20xx年4月, 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了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一、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

二、33%的大学生 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三、正确的职业选择应兼顾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但事实是仅有17.5%的人在择业的同时考虑了这两个因素。

所以,一方面是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员工的高流动率带给企业聘用大学生的犹疑;另外,依据职业发展理论,选择一份符合自己天赋与兴趣的职业,不仅能带来人生的快乐,而且能让个人在工作中更有竞争力,但上述调查结果所揭示的与此明显悖逆,这些都敦促我们深入思考:造成这种现状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些什么?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北森测评网、新浪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设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研问卷,希望藉此了解当前大学生的 职业规划 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的分析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原因,希望能引发公众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和意义的深刻地思考与有效探讨;同时希望调查结果可以帮助高校更好的建立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二、调查设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目的,调查方设计了《20xx年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由25道题目组成,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有8个问题;用于评估其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满意状况和满意要素。

第二部分为就业中心职业发展服务满意度,有7个问题;用于评估其对学生对就业中心提供的职业辅导服务的满意状况和满意要素。

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向性调查,共10个问题。用于评估学生对 职业规划 的投资意向。

本次调查以网络在线问卷形式进行,参与者匿名作答。对于每个问题,程序要求答题者必须选择一个答案(或以上)才能提交。

本次调查20xx年06月28日开始,20xx年07月份07日结束,共收集答卷2987份,其中有效问卷2627份。虽然调查没有指定样本群体,但从参与人数与人员背景结构分析,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

三、参与调查人群分析:

参与调查人群的性别比例

参加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男性约占65%,女性35%,考虑目前男女大学生比例接近1:1,这个比例与第十三次NIC调查结果:男性网民 61%,女性网民39%基本吻合。

参与调查人群的分类

从参测人群的学历结构看,包括了在校非应届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及毕业超过一年等典型人群。通过人群间的分值差异性,可以有效地分析他们的 职业规划 情况。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分析

A、满意度整体分析:

从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参与调查者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各项满意度最高没有超过3.6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单项分最低,说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其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满意度最低,对清楚了解自己个性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学生对外界的不满大于对自己认知的不满,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就业形式严峻,学生更容易将工作不合适、职业发展不顺利归的原因归为外部。

从图表分析,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是:对自己的个性状况的了解、对自己优劣势的把握及对自己期望职业的理解,这三点均属于个人对内的了解,它们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说明大家对自我的把握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清楚自己将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排在第六位,这是属于信息了解的因素,说明大学生对工作信息比较缺乏了解。排在第四、第五、第七位的清楚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自己的职业抉择的满意度和自己的求职方法和技巧,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属于具体方法与技巧的方面,说明大学生对具体的生涯规划方法掌握的不多。

可以比较出,相对于排在前三位的因素,自己的求职方法和技巧和清楚自己将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是指向外部世界的两个因素。因此大学生在了解外部工作世界信息和具体应对技巧方面更为欠缺。了解自己的满意度高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满意度,说明参与调查者在结合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方面是欠缺。这也是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满意度较低的一个主要因素。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在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不高的基础上,对自己内部的了解相对更好,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探索需要利用较少的外部资源,比较容易一些,同时也可能大学生对了解自我更重视;大学生对外部工作世界的信息、具体应对技巧和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相对内部信息欠缺的较多,可能是了解外部世界、学习具体方法需要利用较多的外部资源,比较难,比如相关信息渠道是否畅通,是否有足够多的专业机构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能力(沟通的、经济的)能够获得专业帮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大学生对了解外部信息和具体方法比较不重视。如果引导大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就业中心、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通过上面的探索,就业中心和专业机构可以从增加沟通和信息渠道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导入及普及开始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B、性别差异性分析:

由上表可见,男性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层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女性。这些可能性产生的原因如下:

现实中女性的职业规划确实不如男性。如果是这个原因,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从小到大接收同等的学校教育的情况下,为什么女性的职业规划会从各个方面低于男性?

女性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期望过高,从而导致满意度相对较低。根据个人判断,比如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从小男性女性不同的期望等,这种可能性比第一种小,但并不排除。

无论哪种情况成立,均表明职业生涯中的女性更需要引导,这需要引起社会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人员的普遍关注。

2、就业中心的满意度分析:

A、就业中心满意度整体分析:

就平均水平来看,受调查者对就业中心的满意度呈现普遍较低的水平。

在上表所列出的项目中,表示满意的比例不超过20%,对就业中心整体服务表示满意仅占8.8%。相当多的调查者(大约30%)表明就业中心没有提供所涉及的服务。从数据表明,就业中心的服务项目和方式尚待进一步提升。

从列表可以看出,参与调查者普遍对就业中心的服务及就业中心老师的水平普通表示了不满意的倾向。就业中心更需要关注老师的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

在上表列出的所有项目中,表示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调查者不到总数的15%,而选择一般的调查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0%,而另有30%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情况,也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服务,这说明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大部分还停留传统的招生、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工作,对于学生的职业辅导、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因此许多学生对就业中心及提供的服务不了解或者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B、性别差异性分析:

从男女生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女生对就业中心服务的满意度较男生低,相反,对于就业中心提供的 培 训 及咨询服务,女生的满意度均比男生高。这表明,职业咨询、 培 训 或其它的辅导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女性的满意度。

3、职业生涯规划市场的意向性调查结果分析:

A. 职业规划 市场的成熟程度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群体仅占到5.20%,这说明学校就业中心尚没有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其次,社会层面也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

B、学生对专业机构/就业中心的认同程度

从统计结果分析,目前对专业机构的认可程度不是很高,仅有一半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专业机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这充分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专业机构有待用户的进一步检验。

相反,调查者中有82%的表示愿意接受就业中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这说明学生对就业中心的忠诚度较高,比较信任就业中心的服务。同时也说明在未来的职业指导中,就业中心肩负的责任非常之重。

C、专业方向与就业意向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人群不愿意从事与自己专业相一致的工作,这充分反映了目前高考选择志愿的肓目性。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放弃自己的专业需要承担非常大的机会成本。同时也会带来心理、家庭等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融合需要专业职业发展人员系统的服务。

D、职业困惑的问题解决渠道

面临职业困惑或职业选择时,解决的渠道分析如下:

途径总体在校大学生工作1年以上

父母12.4%11.6%15.3%11.1%

老师7.1%8.7%7.0%3.2%

同学15.3%12.7%16.0%16.9%

专业机构10.2%12.5%10.2%7.7%

自己44.1%37.5%44.6%55.6%

没有遇到11.0%17.0%7.0%5.5%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面临职业困惑时,最主要的解决途径是自己思考解决,其次是父母和同学,面对未来的发展,超过80%的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或非常重要,

面对职业困惑,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1成。这表明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比较低。

E、对 职业规划 的预期投入倾向

调查者对于 职业规划 服务的价格,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45%的人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投资为零。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投资超过500(一双鞋子的价格)仅占总人数的15%。

但从调查者的意愿来看,大众已经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投资也有明显的倾向性,但大部人接受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价格在5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价格已明显超出了大家的心理承受水平。

五、小结:

从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接受,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生涯设计也趋于理性。但国内的商业机构、高校职业指导体系能够提供的服务尚非常有限,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学校就业中心的服务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指导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个性测试、职业规划和职业愿望等方面了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 研究目的

职业生涯早期的概念是由沙特列(Shartle)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大陆学者吴国存认为,职业生涯只是从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选择职业就职,直至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这样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起始于人的出生。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总体计划和总廓的勾画,具有粗略性、目标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它为一生的职业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向。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显现,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就业,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以洛阳理工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及正式问卷,调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以期使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准确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共23个题目,包含有大学生的个性测试、职业规划和职业愿望。

2.2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洛阳理工学院在校学生400名(随机抽取)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378份,回收率为94.5%。其中男生256名,占67.7%,女生122名,占32.3%;文科180人,占47.6%,理科198人,占52.4%。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的个性测试大学生的个性测试主要是了解大学生对自身状况了解的认知程度。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无论是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还是职业生涯发展,都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属性。根据职业发展理论,选择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相一致的职业,不仅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快乐,工作更有意义,而且能让个人在工作中更有竞争力。因此,从个体个性心理特征的定位入手,找到与个性心理特征类型相匹配的职业类型或者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是十分科学的。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的学生占65.9%,不太确定的占32.9%,没有考虑过的占1.2%;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的占70.7%,不太确定的占21.6%,没有考虑的占0.6%;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的占52.1%,不太确定的占40.1%,没有考虑的占4.2%;了解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的占46.7%,不太确定的占36.5%,没有考虑的占10.8%。

通过上述数据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特点,并且对职业的选择也有自己的偏好。

3.2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考察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在问卷中问及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和计划时,非常明确的占31.7%,不太确定的占43.1%,其中有12.6%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考虑过。而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的占39.8%,不确定的占41.5%。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的调查上显示,认为重要的占71.3%,不太重要的仅占6.4%。

这些进一步说明大学生在就业压力面前都在积极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问题,基本能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是这种意识又是非常模糊的。在实际行动中缺乏职业生涯设计的情况相当普遍,其中71%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26%的大学生表示不够明确;只有极少部分表示有明确的规划设计。这种现象将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茫然不知所措,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也就无从谈起个人的职业规划,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挫败感。

3.3 大学生职业愿望主要了解大学生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对生涯规划的了解以及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和咨询状况。其中在问到为了更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会主动去做人才测评时,表示愿意的占26.5%,表示没有考虑过的占45.6%;对学校/其他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服务满意的占13.4%,一般的占54.6%;当问及是否愿意选择专业咨询机构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时,表示愿意的占40.4%,不愿意的占59.6%;而问及当你面临职业选择或职业困惑时,你通常寻求哪些帮助时,其中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占的比例较大,占到76.3%,专业机构占13.7%;在提到愿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投资多少钱时,超过300元的仅占16.6%,大多数学生宁愿花费到别的消费品上而不愿投资到职业生涯上。

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规划以及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却表现出犹豫。一方面,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仅局限在表面上;另一方面,多数高校只是提供一般的就业政策咨询和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教学生一些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方法等,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没有把职业生涯的内涵和精髓很好地灌入学生的心中。

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职业规划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比较低,多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提供的服务非常不如人意,职业生涯设计的各种服务项目也没有很好的宣传,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通过人才的测评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

4.1 正确自我认知,准确定位自我认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时是带有主观性的。一个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虽然对自己的兴趣、人格、能力有一定感性和经验上的认识,但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因此,从学生入学开始,专业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对他们个性特征,气质类型及人格特征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以使学生对自己和适合的职业有明确的认识。只有了解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扬长避短,准确定位,为确定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

4.2 增强机构和人员的专业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从组织上加以保障,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体系。首先,学校自身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其次是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同时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同时,引进和吸收专业人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3 加强职业生涯指导的人性化实践中往往重教育轻指导,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难以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难以照顾具体学生的差异性和接受性。因此,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载体的作用,多种形式互相配合,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活动。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SWOT分析法


职业规划对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然而职业的起点,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从大学即将毕业的瞬间开始的。

SWOT分别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所谓SWOT分析,指的是在四个维度上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矩阵式交叉的分析,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基本策略。我们先就这四个方面的特性做些解读,如果你是大学生,可随着文章对自己做些判断。

1.优势(Strengths)

对于大学生而言,所谓优势主要分为个人优势和资源优势。所谓个人优势,指的是你纯粹属于个人因素、不随外界因素变化的优势,比如说你很聪明(能作为优势,那当然不是一般的聪明了),又比如说你很漂亮(能作为优势,那当然不是一般的漂亮了),其实这些都是优势,你可以先记录下来,但真正严谨地分析下来,应包含的领域应该更宽些。比如有些人口才很好,有些人交际能力出众,有些人酒量特别厉害,有些人具备某些文艺体育类的特长,有些人很容易在第一印象给人以信赖感,而有些人大学时系列地读过一些书,形成了某一领域较系统的知识,这些都是优势,也比较显性,你很容易自己就把握到。口才好的可以从事需要与人打交道、需要说服别人的工作;酒量厉害的适合做销售或公务员,或者公关类岗位,(值得注意的是,过度饮酒是透支生命,可借此起步,但不可长久如此);有文体类特长的,说不定瞎猫碰到死耗子,招聘企业需要这类人员,或人事部招聘的那家伙和你一样喜欢篮球,而且进入公司后可以借此很快和同事打成一片,增进人际关系;在某一领域有系统知识的,很容易在别人面前形成渊博的形象,人们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总是有些敬畏的,就好好发挥你的优势吧。

还有一些优势就相对隐性了,如对数字很敏感(那种借了别人钱却永远记不清欠了多少的坚决排除在外),逻辑能力强(比如总是能从一些蛛丝马迹分析出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善于搜集信息情报(比如你喜欢搜集同学的八卦新闻),在团队中有很强的煽动力(比如你发现自己很容易煽动起同学的情绪)等,不管对职业有无帮助,先罗列了再说。如果担心自己看得不够全面,还可以请同学们帮忙,互相提醒。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毫无优势,关键在于你是否认真挖掘。什么?你还是发现自己没有一点优势可言?看来你的主要优势就是均衡发展,以后只能当老板了。

所谓资源优势,包括的因素也很多,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品牌资源、知识资源等。比如你的父母亲戚中有些很有背景的人物,比如你无意中认识一些有能力的朋友,比如你家里可以直接给你一大笔钱用作投资创业,比如你所在学校是名牌,口碑很不错,比如你所学的专业刚好市场稀缺。有些比较独立的同学,不想借助家族的资源而想真正仅凭个人努力去获取成功,对此,我致以崇高敬意,因为你们的境界已经超越了马斯洛的下面四个层次,直接指向自我实现层了,而且,此时你们无意中又拥有了一项很重要的个人优势资源:独立意识和挑战欲望。

2.劣势(Weaknesses)

劣势,即相对于优势的各个角度而言,你恰恰很欠缺的地方。找出劣势,对于战略规划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在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之前,应先了解自己最好不要做什么、可能遇到什么麻烦,在懂得做加法之前,应学会做减法,这样可以帮我们减少挫败的概率。

过度自信和过度自卑都可能影响我们的判断力。首先,不要把没有优势就直接看作劣势,在某方面没有优势仅仅说明还不够出众,如果妄自菲薄为劣势,它就可能真的成为劣势了。你可以针对前面所提的一些角度,进一步分析自己的劣势,什么家穷人丑就不要罗列了,多严格、客观地剖析一下自己,反正也不用告诉他人:如不善言语、含羞、粗枝大叶、知识贫瘠、学校比较差毫无品牌可言、专业冷门或太过热门等。分析劣势的目的不是使自己变得更沮丧,而是使自己了解该如何避开这些劣势,使自己在职业之路上变得更聪明些。当然,如果你一定要挑战这些劣势,坚信一切皆有可能,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困难会多出许多,而我也只有敬仰之心,滔滔不绝了。

大学生也有些较通行的劣势,需提醒自己注意。比如:缺乏经验,自我期望较高并因此造成在职的不稳定性,学校的知识很可能比较陈旧而不适用于企业,现代大学生活可能养成的许多不良习气(如懒散、易抱怨、不关心他人、及其他基本素质方面的问题)等。

3.机会(Opportunities)

所谓机会,主要指外界而言,当然也包括学校可能提供的诸如出国、进修、考研、对口实习等机会。不要以为校园内往来奔告的诸如某某企业来学校招聘啦才是传说中的机会,然后使尽各种江湖招数去把握这样的机会,如果你居然用这样狭隘的视角来做战略规划,这篇文章你就甭往下读了。机会的分析其实需要很广的视角,宏观上包括国家的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态势、行业趋势等,微观上包括搜集到的来自各企业、政府部门、人才市场、学校或学长们提供的各类有利的信息。尤其要关注新生的、或高增长预期的职业领域,和自己专业或自身优势有关的边缘性、复合型职业领域,职业竞争者薄弱,国家强烈倾向的人才政策等利好信息。机会总是经过装扮俏立在你不注意的角落,不把眼珠子多扫动几圈难免会漏掉有价值的信息。

4.威胁(Threats)

所谓威胁,包括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人才需求饱和,所学专业领域过缓的增长甚至衰退,新的低成本竞争者(甚至是技术上的替代者),人才需求方过强的谈判优势,不利的政策信息,新提高的职业门槛等;也包括来自自身的,比如身体健康隐患,家庭不稳定因素,糟糕的财务状况及还款压力等。威胁这个词听着总让人有些不舒服,但如果你能对此有所预防而别人不能,你就先确立了一定程度的优势。所以,普遍存在的各类威胁也可能成为你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利工具。

大学生职业规划自我分析范文


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大学生职业规划自我分析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有紧迫感,要有压力,更要有动力,要把压力转为动力,让动力来化解压力。新的时代更需要新型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必须接受新的观念,以新的方式锻炼自己,适合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一脸茫然的踏入社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想在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为自己好好设计一下未来,制定好目标,按后朝着目标出发

自我分析

1、我的性格、爱好

我是一名乐观、积极向上的哈工大学人;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我的性格活泼开朗,很积极向上,非常乐观,有着平和的心态,要求上进,对于好的事情一定会去争取,而且一定会尽全力去做,而且迎难而上,喜欢挑战;而且能团结周围的人,和他们和睦相处。我喜欢运动,爱打篮球、跑步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锻炼好身体才能好好工作啊。我是一个很有集体荣誉感的人,只要是对集体有利的事情,我会很乐意的去做,而且我工作特别负责,认真,勤劳是我的天性。尊敬师长,孝顺父母这些都是我自小就懂得并严格要求自己去做的。喜欢寂寞,喜欢独处。我觉得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想很多问题,包括自我反省。而且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效率要比跟大家在一起高。

2、在大学期间要加强学习:

我必须通过大学剩下的三年时间努力提高自己。首先是要强迫自己掌握扎实的专业本领,未来的就业打下基础,把主项学精,把其他的专业学透,加强英语的学习,加强实践的训练,加强人际关系的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尤其是知识产权和电子等方面的知识,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

3、我的价值观:

因为从小就受马克思哲学的影响,相信无神论,没有特别的宗教信仰,所以总体上是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相信未来是人创造的,人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我要用我的双手创造属于我的未来,还希望我的父母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4、我的家庭条件: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家庭经济状况还过得去啊,但是父母很辛苦,希望他们过得好点,该享享福拉

5、我的优势和劣势:

个人优势:我的性格比较阳光外向,语言能力比较好,表达能力也还可以,做事比较有激情。性格比较容易接近,有不达目标不认输的精神,有耐心,我不怕吃苦,只要能做好就行,相信自己,潇洒地走下去,定会收获人生的壮丽!!

个人劣势:给自己的压力过大,太过追求完美,但我有时候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开心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想做,有时候甚至连课都不爱听。还有我的城府不深,心里想什么全都写在脸上,或许这是个比较难以改变的缺点吧。

Inaword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其次,我必须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提高外语水平,增强组织领导能力。当然重中之重是学好专业知识。

分析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现状


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和毕业初期,普遍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对社会就业形势的了解和自我认识,没有明晰的职业理想及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找不准自已的社会定位。因此,中等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身准确定位,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正确的就业观,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为未来成功就业和个人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个人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赋予确定的时间期限,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计划和行动方案,以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环境、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自我调整等能力。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

1.自我认知不清晰

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自我认知仅停留在兴趣爱好、优缺点等方面,对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心理品质缺乏认知。

2.缺乏职业认知

由于大多数中职生年纪较小,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对所学的专业和将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导致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较弱。

3.职业目标定位模糊

中职生缺乏相关职业知识,自我评价和职业发展期望过高,不能把自己的特长、专业与未来职业很好地联系起来,无法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确定职业目标。

4.职业规划意识不强

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即使有了确定的职业目标,也不能划分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阶段,制定具体发展措施,职业规划不切实际。

5.自我调整能力弱

由于中职学生认知上的偏差,造成中职学生职业目标过高,当理想和现实严重脱节时,学生不能客观准确地分析现实环境,对职业缺乏合理定位。

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有自己的体系。学校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任务、心理成熟度和职业探索的内在规律,按照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使之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一、二学期:开展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着重进行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教育。通过入学教育和邀请相关企业的人员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参观,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培养目标;了解行业现状、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以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了解个人优势和特点,对自己做客观评价,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职业目标能力和初步职业规划能力。

第三学期:安排学生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实现生产任务课程化,将企业文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使学生对所选择的职业进行实际体验,获得基于工作实践的职业认知和经验积累,对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

第四、五学期: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并开展就业指导训练。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使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并能针对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和调整奋斗目标及实施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确保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通过开展就业心理教育、职业礼仪教育和求职择业技巧训练,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摆正就业的心态,增强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通过定期回访等形式了解顶岗实习学生在用人单位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评价和意见反馈,通过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迅速实现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