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学习弟子规读后感 > 导航 > 《弟子规》读后随感

学习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随感。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弟子规》读后随感,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为总纲要。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下面是挑选较好的范文《弟子规》读后随感,供大家参考。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 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弟子规随感《己有能勿自私》


读弟子规随感《己有能勿自私》

我出生在1981年,父亲是县上一所中学的老师,母亲是一家国营企业的营业员。那是一个物质生活资料十分匮乏的年代,那时的单位是没有福利房和职工宿舍的,学校考虑到父亲的困难,分配了四百多平米的空地给父亲,盖了两间土房,算是有了自己的房子。值得高兴的是还有菜园子,种上蔬菜,家里几乎不用买菜了。现在说起这些,还有点田园式的清新感觉,可是在当时,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因为处于县上的一个边缘化的偏僻位置,每到下雨时脚连同鞋子陷进泥里拔不出来。一旦遇到下雨天,家里的房子都会漏雨,滴答滴答的和着屋外的雨声。都说屋漏偏逢连绵雨,我当时还不知道这句话,现在想来那时的生活真是清苦。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近10年的时间,后来母亲单位分了福利房,生活条件也渐渐好了起来。
2000年正值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母亲所在的单位破产清算,企业倒闭了。下岗后母亲和一家农户在农村合作经营农民合作社,从建厂房开始,经过8年的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农户的信任。同时,2001年6年我从邮电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一家大型国有通信企业做出纳员的工作,由于机缘巧合,后来到市人社局工作。
近日局内号召年轻干部学习《弟子规》,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意义深远。它作为我

们做人做事的规矩,令人读后深感惭愧,其中一句:己有能,勿自私,意思是我们自己有能力,不该自私自利,要多帮助别人。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就是一个知恩图报、有血性、爱国爱民的草根英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弟子规中的这句话。陈光标的义举可以说得上是达则兼济天下了。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讲,最多也是独善其身,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每天都会面对人民群众,是需要有民生情怀的,哪怕是只有为他人奉上一杯清茶的能力,那也是对人民的关怀与付出。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的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所昧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家里的饮用水是到邻居家的水井取来用,正是人情义理最好的象征。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中不失去人的温情。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总会有一些卓越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如何变化,总会有一些清悦的鸟声一样。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大部分有为的青年,都想为社会,为他人奉茶,只可惜到后来大半的人都消磨了意志,同样地,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踌躇满志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因为缺少一种无言无私的胸怀,便不能实现奉茶的理想,我想这是寂寞而悲哀的。

《弟子规》读后感


不得不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快40岁了,才来认真学习《弟子规》。也正因为自己儿时读的书太少。在平时教学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备课起来也得花费太多时间去拓展自己的知识。所以,一直以来,我很注重培养自己班的孩子进行经典诵读。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开始让我的学生接触国学经典。到现在,孩子们已经学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论语》。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弟子规》时,由于要顾及到班里的全部孩子接受能力,所以,自己对《弟子规》里的内容也没有更多去思考。这个寒假,学校要求我们学习《弟子规》,再一次认真通读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使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虽然儿时与《弟子规》失之交臂,但是,现在走进它,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还是感到很幸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来才改名《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不仅教育少年儿童如何做人,对于我们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发现自己的缺点很多很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个连古代三岁孩童都知道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却没多少人知晓。即便有少部分人记得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却往往忘记了自己对父母也要尽孝道的道理。

以前,婆婆每年都会来我家小住几天,但近几年,很少来了。想想我之前对婆婆的态度,不禁让我感到汗颜和羞愧。婆婆习惯了唠叨,经常一件事情反复说好几遍,而我就会不耐烦的打断她的话语,婆婆往往便不再做声。但从她的神情看得出来,她很难过。每每想起,让我非常懊悔。对于老人,我连最起码的耐心倾听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其它事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再看看《弟子规》里古代人们的做法,差距不是一点点呀!

还有,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时,有时因工作忙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没有做到怡无色,柔无声,讨论问题时,往往由于意见不统一,急于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使声调不知不觉的提高了。

像这样的问题还很多很多

感谢《弟子规》,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养成和道德品质。以后,我将用《弟子规》来规范自己言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

弟子规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学了《弟子规》,它是清代的秀才李毓秀写的蒙学读物,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部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听父母的话,父母叫的时候,你不能慢吞吞的,父母让你干什么的时候,你的行动不能懒惰。我平时在家里,父母叫我干什么活的时候,我总是慢吞吞的不想干。学了这句话之后,我以后就要听父母的话,不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你应该好好认真地听,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顺承父母的话。这一点我在平时根本做不到,但是学了这句话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听从父母的教诲。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句话的意思是东西虽然很小,但是如果不告诉被人救私藏起来,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偷,那父母的心就伤透了。我平时拿什么东西的时候,(星辰ww)都会给别人说一下,不会一声不响就拿走了。这一点我做的还好。

入则孝是《弟子规》中的第一则,也是做人的基础,我应该从入则孝开始做起,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学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