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小孩的心得体会 > 导航 > 教养小孩心得体会

教小孩的心得体会

教养小孩心得体会。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教养小孩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教养小孩是一门大学问,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教养小孩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1、养成教育,始于细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德育教育根本任务的基本阐述。从教以来,我始终遵行陶先生这一朴素教育思想,立志让每个学生,通过天天求知,日日求真,成为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四会”的人,成为真人。

求真的核心是习惯养成,求真的起点是求细做小。面对多属独生子女,思想尚不成熟,志向远大模糊,良好习惯尚未养成的现代中学生(我们的养成对象),班主任德育工作最原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实抓细节教育。让每个学生,心如明镜,勤扫小屋;不好高骛远,不求大弃小;关注生活中的每一细节,做好身边的任何一件能够做好的小事;追求细心、细行和细德。

2、教人求真,自己先做真人。

“重细”是理念和态度,“善细”是教师的诗外工夫。善细的结果未必能事事如愿,善细的过程一定真实而感人。

陶行知说:“教人求真,先做真人”。真的班主任,敢于直面微薄的待遇,敢于正视“非优”的考验,我行我素教人求真,兢兢业业常抓细节,这是怎样的殉道者和幸福者。

我虽不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但我愿放弃冲天的志向,以恬淡心态和求实的作风,引导学生做好细节!

3、养成教育,成于细节。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终身受益。我围绕求真目标,实抓细节养成。现将一月中细节教育的点滴,汇报如后。

首先,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第二,如何做好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①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我班充分班队课、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

同时,也使老师们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德育处、少先队或某个老师的事,应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事情。同时,明确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从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班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3、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

(1)值日制度:由本班小干部负责每天的“五项”竞赛检查,主要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好记录,并且作好教育,一周作好总结工作,真正从细小处入手,把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2) 学生文明行为考评制度:每月都要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作好记录,评明小标兵并且进行存档,与“文明班级”和“优秀中队”相结合,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收到的成果

(一)卫生方面

卫生打扫及保持。值日学生能够坚持早到校,彻底打扫干净室内外卫生。教室、卫生区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门窗玻璃要全天保持清洁无任何尘土,室内外地面无废纸、饮料盒、塑料袋、卫生纸等垃圾物。值日生要将将室内桌凳摆放整齐,凳子一律放在课桌下。

(二)行为习惯方面

1、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零食、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物进校园。学生不在校外小摊上买饮料、面包、鲜奶、糖块、辣椒条、菜饼等不卫生食品,也不从家里往学校带零食。

2、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全体同学认真遵守《班级制度》,做安全有益的游戏,创建“平安校园”。严禁攀爬篮球架、杆子、柱子、树枝、窗台、楼栏杆等,严禁在楼梯、走廊、教室、操场、厕所等地追逐打闹。

3、严格到校、休息时间。

(三)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认真上好朝读和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四)文明习惯

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体贴父母;礼貌待客;爱护课桌凳,不乱刻乱画。

4、严格训练,及时反馈。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强化训练,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 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体验。

(2) 在学校生活中训练。要求学生在校生活中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

(3) 及时反馈,矫正强化。良好行为养成,我班及时表扬、鼓励,使其产生强化作用,对不良行为我班及时指出,要求及时整改、矫正。

第三、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在各个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人都能根据训练目标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通过“规范月”的强化训练,都能够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清楚在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要。

虽然“规范月”活动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的,但并不表示没有问题。今后,在这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积累,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把我班的养成教育做得更好。

另外,对行为规范训练不够到位,落实不是非常到位,没有从细小处入手,还有我班是农村子弟班,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

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行为规范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今后如何将活动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更好结合,这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养小孩心得体会]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家庭教育中家长教养孩子的心得体会五篇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作为一名家长,在需要分享育儿心得时就需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家长育儿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教养孩子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家庭教育中家长教养孩子的心得体会【篇一】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期盼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长。

我们的国度,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理论,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的氛围,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激情,全民高涨。书店里有关教育理论的书有半面墙,微信朋友圈有一半是有关孩子教育的东西……我们真的不缺少教育理论,我们缺少优秀的教育操作者。

孩子的差异性天生都有,无奈我们的家长总想走捷径,不思考,照抄照搬,希望一本万利,这是不行的。

01.关于家庭中的民主

我赞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现在很多家庭的伦理是倒过来的,在家里不是父母说了算而是儿子说了算。我的学生中,在家里父母说了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很优秀,品行修养更高。“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凭什么不听我的”!霸父经常这样训斥孩子,最终,这位家长就成了学霸之父。事实证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家庭,孩子成才率是极高的。

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养,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长接近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商量,达成一致,让孩子明白,民主来之不易。很多家长以民主的幌子打着爱的旗帜去教育孩子,这是放纵,一个未成年人打败了成年人,结果相当可怕。

02.关于学习兴趣和快乐

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的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们教育总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不停的对孩子让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不要纠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03.关于家庭中的民主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俗称“戴高帽子”,更有专家说出这样的话:好孩子都是夸大的,我实在是不敢苟同。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

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认为,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04.关于言传身教

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后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潜能最大的挖掘出来。

我真感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某门课,自己另买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我真佩服有些家长,为了做孩子的表率,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孩子的奋斗非要毁掉父母的幸福?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

我认为,父母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孩子积极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烧自己企图去照亮孩子,有多少父母燃烧一生化为灰烬,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

05.关于考试分数

放在最后说,是因为我不想说,因为我觉得它比前四点说的相比,太次要。但我又不得不说说它,在中国,它又是那么重要。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标,我觉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在省示范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看清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身心都还稚嫩的时候,不要为分数牺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小学就要求双百分,有些过分。孩子得了100分就给奖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扬,100分就是没有缺点没有漏洞?

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 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家庭教育中家长教养孩子的心得体会【篇二】

孩子上初中了,作为我们这些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才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下面就谈谈一学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二、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三、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

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腼腆、身体抵抗力比较弱,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对老师也很感谢。

四、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

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五、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

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六、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缺点。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都难免出现缺点与错误。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点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取得了成绩应该表扬,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不鼓励不批评是不行的,可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究竟如何对待几句话很难讲清楚,孩子在小学时有一阵子的学习成绩不错,每次作业几乎都是A+,为了鼓励她,我们不仅赞扬了他,还买了很多他喜欢吃的、玩的、穿的,甚至还满足了她提出稍过分的要求。结果期中考试令人很不满意。通过这件事,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好分寸,该赞扬的还是要赞扬,但决不过分。有一回我们无发现她的作业本上有很多B,当时我很气愤,但我冷静一想,先别急躁,以免刺伤她的自尊心,效果相反。于是我很平静地问他“你的作业哪来那么多的B呀,是不是又马马虎虎地做作业?”她作了一些解释,尽管她的解释明显有点牵强,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她知道自己是错误的,稍带点指责也就算了,关键看她本人怎样认识。我觉得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注重态度和过程最后必然会有好的成绩。总之,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家长不要过于高兴;犯了错误也不要轻易发火,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错时要抓住时机,理智地对她进行教育,具体如何正确对待还得看当时的情况而论。

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庭教育中家长教养孩子的心得体会【篇三】

幼儿是每个父母的宝,何如让幼儿在自己父母身边在学校里乃至将来在社会上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无法回避的实际课题。

学校生活,要求幼儿们树立较强的集体观念、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社会公德。但幼儿年龄小,贪玩的天性只是让他仅懂得了这些道理,如果不经过持续得体的训练和教育,那也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因此从幼儿上幼儿园起,我便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怎样回答问题、怎样尊敬老师、怎样团结同学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时常教诲,幼儿依旧不可能“事事洞察皆文章”,要不然,这个幼儿也可能没有童真童趣了。

我对幼儿的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幼儿们都喜欢听大人孩提时的故事,哪怕是最顽皮的幼儿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提起神来。我就抓住了儿子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自身儿时的磨难对他进行适时的教育。

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讲当代著名科学家的事例,使他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幼儿做作业时,难免有“螺丝屁股”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幼儿静心耐心的性子,幼儿妈妈在他做作业时会静静看书陪读,使之潜移默化地慢慢培养该静则静该动能动的行为习惯。

我们十分注重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例如:幼儿有时来告状,说个别同学对他的东西比如玩具、图书感兴趣,乃至放学后叫他请客买吃的事情等。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会笑着对他说:你作为一个男同学,起码要具备大方大度和广纳人气的气度,在你有能力的条件下,为什么不做“好人”去成为一个“领袖”呢?接下来,幼儿自己也笑了,幼儿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也就达到了教育目的…….但反过来,我绝对不允许他有“那种”思想的存在,因为这是两种“制度”下不可对等的要求,我告诉儿子,谁要有对等凡俗的计较,以后谁将会有凡俗的结果。

我总觉得,我们对幼儿在道德建设上的培养有利于他德育上的帮助,教育和培养幼儿尊重社会公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给社会上那些乞讨的同龄人或老年人施以帮助、残疾人义演的赞助和汶川大震捐资等等)都能极大地培养他将心比心的同情心和对现有幸福生活感恩的心,从小帮助他树立更大的自信心和将来对社会富有责任感。又比如说,我们在每月给我父母养老钱的时候,尽量让幼儿看到,要他知道他的父母不忘“生养之恩”。好几次,幼儿也会自然地“关心、催促”我们一月当中是否及时给他爷爷奶奶“孝顺”钱了没有。孝心从此在幼儿幼小的心田催芽并茁壮成长。幼儿虽小,尚在小学生之列,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一代人的素质有所提升,必须有二代人的付出,我们现在做父母的没有理由不担当起这个使命,梁老用《少年中国说》不无道理地说教了我们这个国度。

人都有自尊心,适度的表扬和批评,幼儿辨明了是非曲直之后,我常用表扬他身边某个学生伙伴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自己幼儿身上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幼儿模仿性很强,教师和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幼儿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和幼儿妈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凡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我们首先尽量做到。如要求幼儿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幼儿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特别是我能整整七年义务打扫我们自己这个单元从顶楼6楼到一楼的楼道卫生。

日子过得真快,虽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们忙得高兴,累得有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我的儿子在成长中也跃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家庭教育中家长教养孩子的心得体会【篇四】

一、 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要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在这点上,我有具体的体会,我有口头语是“滚”,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被贵心学去了,一点事不好,就说滚,而且还让幼儿园有些小朋友学去了,我一看这样不好,就不断的对贵心说:妈妈不对,我们一起改。改了很长时间才有所好转。一些坏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学起来很容易,但改起来很难,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特别注意。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学了多少东西,例如:会背多少唐诗、能认多少字等等来衡量孩子是否聪明好学,我感觉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对于我们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养成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将他们的一些坏习惯改掉。我们家贵心特别好动,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我就针对性的在平日多进行能够让他注意力集中的训练,例如我经常和贵心一起轮流数数,我数1他数2我3他4这样数下去,看谁先数错,贵心很爱玩;在玩具上,我和他爸有意识的多给他买积木,贵心很爱玩搭积木,有时一玩儿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些对提高注意力集中都很有帮助,我感觉贵心进入中班后,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很多内容并不是四岁左右孩子所能理解的,有时我们强迫他学也只能是机械的学,孩子没有兴趣,反而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来安排一些内容,我们贵心最近喜欢听故事,我就选择一些它容易理解的故事防腐的读给他听,在读的同时可以把一些简单的字教给他,一段时间后,让他自己复述故事内容,或者在讲的时候故意将有些地方将错,贵心就会很积极的给我指出错误,此时的我们首先应及时承认错误,并且表扬孩子细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锻炼了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作为一个父亲或是母亲,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因为持久产生快乐的力量永远强于瞬间的快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对快乐每一点,每一滴的积累,才能产生真正积极的影响,使他日后能够笑对人生。

三、加强沟通,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前一阶段,我发现贵心在家吃零食时,总是趁我不注意自己偷偷拿着吃,以前他总是先经过我同意才去拿,一开始我很生气,但生气后并没有效果,我忽然意识到贵心在一天天长大,他知道如果问了妈妈,可能他想吃的妈妈会不让,所以还不如不问。想到这些后,我就对贵心说:你想吃可以,但是得有限制,一次不能吃太多,好吧?贵心很高兴,再以后在想吃东西时先问我可不可以并自己就规定下量。从这件事中我觉得,长大后孩子说谎或者不愿意和我们家长沟通其实是从小就开始了,所以,我们应该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让孩子满足,孩子觉得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我们那儿可以得到满足,就会相信我们是他可以相信的人,久而久之,在很多事上也愿意与我们沟通。

四、有创造力的赞美

现在我们家长都意识到赏识成功的重要性,但是当你要赞美孩子的时候不仅仅要说:“真不错!”“干得好!”,因为我们的孩子每做一件事,对他来说都可能是第一次,或者对他来说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你枯燥无味的夸奖对孩子来说是万万不够的,来点新鲜的吧!例如你的孩子画了一棵红色的大树,兴致勃勃地拿给你看,这时候你只是简单地说一句:“真漂亮!”可能远远不够,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喜欢你画大树的方式,从来没有一棵树显得这么漂亮!”这样,孩子会大受鼓舞,这样的赞美对孩子来说,明显具有了现实的意义,孩子会觉得你真正喜欢他的作品。

此外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的时候,你当然需要赞美他。在赞美的时候,最好能够明确地指出,你最欣赏他的哪一方面!

五、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就像古老谚语所说的:“只有自己系好鞋带,才能一步一步走得踏实”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都能让孩子能够更好的面对面未来,面对人生。因此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以说也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技能,因为没有一个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的人是会生活快乐的,当孩子发现他其实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会觉得非常的快乐和满足!当贵心在某件事上遇到障碍的时候,例如他正在拼一小幅拼图,可是却怎么也拼不起来,这时我一般按以下步骤来帮助他:

——明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例如一小块拼图找不到了。

——让他描述一下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例如想把图拼好。

——指出如何才能解决问题,例如放弃寻找这一块,从另一个方位(天空白云等比较明显的特征)开始拼。

——判断他是否真的需要我的帮助,如果是就在一边协助他,但是我不会替他做!

总之,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下面摘录一段话,与所有的父母共享: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我是戴奇清的家长。我的孩子戴奇清,今年四年级了,她从入学以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渐渐地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此,我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庭教育中家长教养孩子的心得体会【篇五】

我是xxx的家长,我的孩子今年初三年级了。三年来,她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很快适应了初中的学校生活,渐渐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我对学校的高效管理、对各位老师的辛勤劳动、对班主任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环境,对孩子良好的行为养成和优秀品格塑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具有独立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每一位家长的迫切要求和希望,我从孩子小时候就注意对孩子的培养,让她在正常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良好培养品德,重视心灵成长。良好的品德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从孩子小时候,我就特别注重对良好品德的诱导,力求用多种途径和方式让她懂得并践行文明礼貌、团结友爱与尊重他人等良好行为举止规范。在她步入初中,又及时引导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格、尽快消除考试紧张情绪的方法、还有用赞同代替嫉妒来面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观点。到现在,孩子的心理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心智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传承国学经典、推进国学教育。从小学开始,我坚持在她学习空余时间带她诵读国学经典,用15到20分钟时间亲自教导,通过领读、带读、熟读、诵读,循序渐进的指导孩子习诵国学经典内容,现已背完《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笠翁对韵》上半卷和《古文观止》部分章节。

围绕红色主题,培养优秀品格。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孩子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培养爱憎分明的炽热情感和坚忍不拔的顽强品格,从小学开始,我就为孩子专门订购了红色主题与传统经典连环画近百本,内容包括《敌后武工队》、《红岩》、《南征北战》、《穆桂英挂帅》、《岳飞传》等。书中优美的画面、简短的文字、催人奋进的故事,让孩子更加缅怀革命者的光辉业绩,极大增强了孩子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初中阶段,我引导她读《雷锋》、《方志敏》、《钱学森传》、《朝鲜战争》(王树增着),有时我和她谈诸葛亮的《出师表》,《史记》的《报任安书》,庄子的《逍遥游》,有时介绍毛泽东诗词,有时和她谈苏轼、杜甫、辛弃疾诗词。通过这些交流,及早的为孩子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有益于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也是希望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气馁,在挫折中能坚持,在面对大千世界时,能不崇洋媚外。

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措施,在学习上,坚持以学校的教学措施为指导,用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积极与班主任、教师联络,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每天监督孩子,独立自主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经常和她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本就是的他山之石,要先领会了课本,再慢慢扩大学习范围和兴趣。在不复习资料上,不可广泛的听信广告和书商,大量的去做课外作业而忽视课本本身的内容。现在,她对各学科兴趣浓烈,学习成绩保持在优秀行列。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愿与学校共同努力,争取把她们培养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荐]小孩不笨心得体会900字模板5篇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荐]小孩不笨心得体会900字模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小孩不笨心得体会 篇1

在第五期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我们一起看了《小孩不笨》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使我感触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孩不笨》中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跟孩子无沟通,对孩子只会谴责,认为孩子没有优点可言,而对学习的成绩无论好坏他们都不满意,处处挑他们的刺。面对家庭的冷淡和学校严厉的处分,使孩子的心灵逐步走向堕落,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也没有好好教育,只是一个劲地责怪孩子,才导致孩子一错再错。直至孩子出事后父亲赶去处理事情,使他们明白了道理,也体现了他们父子之间的爱。剧中更可悲的是正在孩子进步时,在孩子帮爸爸修好电脑给他送去时家长不但没有及时表扬,反而不信任孩子。

剧中曾有这样的一句说: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我相信每一个小孩都不笨,也希望每一个小孩如天使般快乐,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也是成才爸爸临终前才觉悟的。

孩子期待父母亲给予他们赏识和肯定。冰心老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换句话说,即世上没有坏孩子、差学生。无论哪个学生,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必定能发现其自身具有的长处。即使其做错了事,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在爱的情感支配下,才能发现优点,欣赏优点,才能为孩子的发展创造出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俗话说是锥子总会出头的。但如果锥子是放在铁盒子里,而不是布袋子中,它能脱颖而出吗?人的成长同样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无论父母,还是教师,对孩子都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满意时捧上天,成天夸个不停不理想时,一见孩子就厌烦,气不打一处来。应自始至终充满爱。但爱不是纵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爱的内容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丰富、扩展。

反观我们的工作,也要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幼儿。孩子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与帮助,得到老师一个肯定的目光也会让他们开心很长时间。老师也要学会尊重幼儿,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对待幼儿,他们每一次的手工、绘画、表演等,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与肯定;在生活中,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对待幼儿,常常这种生硬的态度会让幼儿产生恐惧感,对老师敬而远之,这样师生之间就会缺少交流,就没有幸福感可言了。因此,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身边。

小孩不笨心得体会 篇2

上周在校大队的倡议下,我和儿子看了一部正宗的新加坡电影—— 《小孩不笨2》,带给我深刻的思考:

其实故事很简单,描述了两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从“因为忙而没有交流”,到“孩子的心智逐渐退化”,再到“偶然事件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杨家,他们的父母非常强大,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但他们忘记了在当代社会不可能缺乏精神生活。也许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两代人的代沟。在另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坐过牢,儿子也喜欢打架(甚至十几个)。父亲希望儿子不要步自己的后尘,反而拳打脚踢,让儿子更加不服气,学会更加暴力。老板娘把父亲的人生预期总结的淋漓尽致,“他太爱你了,但他太爱你了”。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同。他父亲的话也总结了他的一生。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看完之后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孩子偷大人的钱,不是为了当初买卡的目的,而是为了给爸爸买一个小时。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剧中最让我震惊的是下面这句话:“烂苹果切掉,好的可以吃,扔了就丢了”,“资源错的地方是垃圾,垃圾对的地方是资源”。正是因为父母在孩子进步的时候没有及时表扬,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很好的教育。他们只是责备他们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误。

ent: 2em; text-align: left;">除了家庭教育带给我的思考,作为一教育工作者,我也通过影片在反思我的教学。“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是是爸爸临终前才觉悟的,而这句话用到教育上是:“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文中的府老师,很严格,都说严师出高徒,可是在这位严师的教导下,各个学生都是不听话的,而且各个都是对着干,你说这个老师不好吧,他也尽心尽责了,还自己出钱帮学生买字典,要问世间有几个这样的老师呢?但是他刚开始带来是一个学生被开除,而另一个学生则被礼堂公开鞭打,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失败。开除意味着这个烂苹果被丢掉,再被捡回来就能成奇迹,而多少人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公开鞭打则让这个学生自尊受到严重的伤害,无论这位学生表面上是否改过。这两种处罚无疑断送了这两位学生的前途,断送了他们应该应有的前程。作为老师交出这样的学生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从影片中获得启发,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孩子,用爱心、耐心去爱护、包容每一个孩子,在关注每个孩子的同时,不吝啬自己的表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只要找对方式,多点挖掘,每个孩子都会是一个小天使,每个孩子都会绽放他(她)别样的美丽、精彩!

小孩不笨心得体会 篇3

今天下午我们看了教育片《小孩不笨》。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新加坡家庭的故事。因为缺乏沟通,他们孩子的心已经沦陷。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也不会以忙为借口和孩子沟通。甚至认为拳打脚踢是最好的管教方式,却不明白心与心的交流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是传达爱的桥梁。

在这个家庭里,杰瑞成绩A,却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扬。汤姆的作文很好,但他总是受到母亲的责备。我修理了我父亲的电脑,但被误认为是个捣蛋鬼。回顾自我成长的过程,虽然遇到过很严厉的老师,但至少家庭氛围和谐轻松。我父母很少因为我的学习而批评我。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会问原因,根据情况引导我,以宽容的态度接受我的错误,给我改正的机会。

目前,领导们对我们的年轻教师在业务和生活上都非常关心。如果我们的工作有一点进展,领导会看着表扬。有时候我们的工作有缺陷,但她总是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方案。在骨干教师培训班,我也有同样的经历。邹老师,尚老师,徐老师,陆老师,所有的老师都很友好,没有一点高人一等的感觉。

几乎我们的每一项活动都受到导师的赞赏和鼓励。我觉得无论你是幼师还是母亲,无论你的年龄大小,人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尤其是孩子的认可、欣赏和表扬。老师肯定的目光、赞赏的语言和鼓励的拥抱是对孩子最好的回报。很多人认为中国人不善于表达爱,更多的时候是含蓄的表达,但我觉得这种现象在我身边一点一点的改变,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包括我在内,都没有以前的父母那么“小气”。我们会拥抱孩子,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不遗余力的赞美。我认为老师是传教士、教育者和孩子的亲密朋友。

我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每一粒种子都会生根发芽。所以要好好照顾他们,千万不要主观武断地否定他们。批评和指责会更加伤害这些幼苗。用包容的态度、欣赏的语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幼苗。以后,如果他们长大了,有一天变得有才华了,就会心存感激,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

小孩不笨心得体会 篇4

刚刚看完了新加坡的一部电一影,名叫《小孩不笨2》,影片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我。主要讲的是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一式与存在的隐一性一问题,它们日益壮大,某天一不小心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时的父母、老师就会更加觉得孩子是多么多么的难教。教不好的孩子,他们称之为“烂苹果”!

杨学谦和成才是同学兼死一党一。

杨学谦的家境优越,还 有一个弟弟。父母在各自的公司担任要职,每天忙到很晚才会回家,兄弟俩与父母的沟通方式就是“留字条”。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不自觉的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孩子做什么都不好,做什么都不对,做错了就骂,做对了也不觉得够。杨学谦感慨:看似什么都不缺的家,其实什么都没有!

相较于杨学谦,成才的家境贫寒了许多,唯一的爸爸曾经因为打架被别人打断了腿,爸爸很一爱一成才,却因为不知道如何一爱一他,经常搞的适得其反,不是打就是骂成才。慢慢的,在成才的脑子里浮现了遇事就动手的解决办法。成才因为跟老师发生肢一体冲突被学校开除,杨学谦也被学校公开鞭打。

从此,他们的人生道路又发生了偏差加入了帮会!

某天,他们被帮会的人戏一弄去偷东西借此进行讹诈。他们无奈之下,青天白日蒙面抢了一位老太太的金项链。他们在得手后的路上,脑海里不断重现被别人讥笑为“烂苹果”的影像。瞬间,他们停下了脚步,转身向老太太的方向跑去。他们似乎明白懂得了些什么……

父母从杨学谦的博客上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父母顿生悔意。

成才的爸爸也因为阻拦别人打他儿子而从楼梯上摔下来,不幸头先落地,重伤不治去世了。爸爸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成才能继续回到学校念书。由于种.种的原因,校长终于同意成长回校念书,因为成才的体格相当不错,后来真的打到了全世界的舞台上。

这部影片触一动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很具有教育意义。本身我就很喜欢小孩子,之前也看过关于教育方面的电一影,让我体会并意识到与孩子的沟通是多么的重要,我不光要做孩子的一妈一妈一,更要做孩子的朋友,先去学一习一这些个年龄段孩子的心思,再慢慢的与他们的思想融合,争取做到他的漂亮一妈一妈一及朋友!

做漂亮、知一性一、达理的一妈一妈一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愿与孩子一起成长……

小孩不笨心得体会 篇5

星期三,陈先生给我们班放映了教育片《小孩不笨2》。片中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久久不能平静。《小孩不笨2》描述了两个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从“因为忙碌而没有交流”,到“孩子的心智逐渐退化”,再到“一个偶然的事件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最后找到“曾经失落和失落的心智”!在剧中,薛倩和杰里努力争取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却遭到父母的嘲笑。我们有一种失落感。不知道什么时候父母没有鼓励和欣赏我们,而是不停的管教我们,总觉得我们做的不够好,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父母忙到深夜,连和我们交流的时间都没有。当然,我们也知道父母为这个家忙,但不管他们有多忙,我们都要抽出点时间陪陪他们。即使是半个小时,我们也需要你的关心,期待你的欣赏。如果我们因为缺乏教育而走上电影中薛倩那样的不归路,赚到的钱有什么意义?“世界上没有不会教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爸爸临死前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喜欢成功。他只知道自己从小被带大。他不想成功。他不懂得爱一个人,不懂得表达自己的爱,导致了今天的悲剧。他用生命换取孩子的成长和回头。如果说家长打孩子是可以理解的,那学校当着老师和学生的面用鞭笞的方式教育学生就是残忍的。我不同意这一点。这样做可能会给孩子一个教训,但你知道吗?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心灵也有很大的伤害。剧中也有人说过,烂苹果切掉烂部分就可以吃了,好的都丢了。

正是因为父母在孩子进步的时候没有及时表扬,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很好的教育。他们只是责备他们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误。剧中有这么一句话:资源放错了就是垃圾,垃圾放错了就是资源。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不傻,希望每个孩子都像天使一样幸福。

《教养的迷思》心得总结


《教养的迷思》心得总结

1教养假设

第一种:传统观念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发展

第二种:可能是孩子影响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举例:如果孩子很乖巧、听话,父母可能就会更有耐心,更愿意在孩子身上多花时间。如果孩子很木讷,父母可能会减少和孩子的交流。如果孩子很乖张,很不听话,可能会把父母惹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就会很凶。

第三种:可能的解释是,前两种因果关系都不明显,很可能是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很可能是由于基因的作用。如果父母的基因都是乐观的,那么孩子也遗传到了乐观的基因,因此,你看到父母和孩子都是乐观的。或者,也可能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这一家住在一个很开放、乐观的社区,社区里人人都很开放、乐观,这样的外部环境也影响到了这个家里的父母和孩子。

然而实际上,教养假设是错的。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中,先天的基因因素很重要,后天的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但在后天的环境因素中,家庭环境只是一个方面,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之外的环境。比如社会环境,对于移民家庭第二代往往没有第一代的英语口音。

有个笑话时:自从自己做饭了,再也不挑食了,因为自己能决定吃什么,爱吃什么,想吃什么,而不是以前在家里爸妈爱吃什么,做什么,不然不吃就落得个挑食的毛病。

2叛逆是孩子的成长

第一个原因:人在一种情境中学得的技能不一定可以直接应用在另外一个情境中。你在中国的待人接物之道,到了美国不一定好使。你跟兄弟们在一起时的社交经验,拿来追姑娘不一定好使。同样,孩子们在家里学到的技能,不足以应对在学校里的生存挑战。

第二种原因:在孩子看来,孩子们是我们,而成人是他们。哪怕是很小的孩子,到了一起,都会很快地融入群体,这才是他们自己人。在孩子们看来,我们大人是一群望而生畏、不讲道理的奇怪的物种。我们之前还讲到,一个群体要是想更加团结,就会对外排斥。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孩子群里经常会发现挑战成人的小动作。在孩子群里,最酷的行为就是敢于挑战成人的权威。

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集体中合格的一员。越是长大,他们对儿童群体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强烈。父母看到孩子们慢慢和自己疏远,总会觉得心里难受,但是,你要记住:孩子们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和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和同辈人一起生活一辈子。

找优秀的大孩子带自己孩子。言传身教。

3多数裁定原则

多数裁定原则就是,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不一致的时候,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

对孩子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跟同伴搞好关系,而不是跟成人搞好关系。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的规则。这个规则的制定,遵循的是多数裁定原则,帮你划个重点,

4组间对照效应

组间对照效应指的是,人在不同环境中,会融入不同的群体,每一个小的群体都会试图强化自己的归属感,同时反对其它的群体。

领导者有三种方式影响群体。

第一,领导者可以影响某一个群体的行为规范,比如成员的态度和适当的行为。

第二,领导者决定某个群体的界限,也就是我们是谁,他们是谁。

第三,领导者会明确某一个群体的自我印象。

5引导孩子自我成长

不要期待改变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的关系。父母不可能赐予孩子在社会上的自尊和地位。你不能指望通过给予孩子柔情蜜语,让他去抵挡外面世界的尖酸刻薄。认为自己是父母心肝小宝贝的学生,不一定在同龄人中有更高水平的自尊心,因为自尊是一个人在群体中地位的因变量。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替孩子走他或她自己的路。


《教养的迷思》的心得总结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教养的迷思》的心得总结》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1教养假设

第一种:传统观念认为的教养方式影响的发展

第二种:可能是孩子影响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举例:如果孩子很乖巧、听话,父母可能就会更有耐心,更愿意在孩子身上多花时间。如果孩子很木讷,父母可能会减少和孩子的交流。如果孩子很乖张,很不听话,可能会把父母惹毛,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就会很凶。

第三种:可能的解释是,前两种因果关系都不明显,很可能是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很可能是由于基因的作用。如果父母的基因都是乐观的,那么孩子也遗传到了乐观的基因,因此,你看到父母和孩子都是乐观的。或者,也可能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这一家住在很开放、乐观的社区,社区里人人都很开放、乐观,这样的外部环境也影响到了这个家里的父母和孩子。

然而实际上,“教养假设”是错的。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中,先天的基因因素很重要,后天的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但在后天的环境因素中,家庭环境只是一个方面,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之外的环境。比如社会环境,对于移民家庭第二代往往没有第一代的英语口音。

有个笑话时:自从做饭了,再也不挑食了,因为自己能决定吃什么,爱吃什么,想吃什么,而不是以前在家里爸妈爱吃什么,做什么,不然不吃就落得个挑食的毛病。

2叛逆是孩子的成长

第一个原因:人在一种情境中学得的技能不一定可以直接应用在另外一个情境中。你在中国的待人接物之道,到了美国不一定好使。你跟兄弟们在一起时的社交经验,拿来追姑娘不一定好使。同样,孩子们在家里学到的技能,不足以应对在学校里的生存挑战。

第二种原因:在孩子看来,孩子们是我们,而成人是他们。哪怕是很小的孩子,到了一起,都会很快地融入,这才是他们自己人。在孩子们看来,我们大人是一群望而生畏、不讲道理的奇怪的物种。我们之前还讲到,一个群体要是想更加团结,就会对外排斥。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孩子群里经常会发现挑战成人的小动作。在孩子群里,最酷的行为就是敢于挑战成人的权威。

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集体中合格的一员。越是长大,他们对儿童群体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强烈。父母看到孩子们慢慢和自己疏远,总会觉得心里难受,但是,你要记住:孩子们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和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和同辈人一起生活一辈子。

找优秀的大孩子带自己孩子。言传身教。

3多数裁定原则

多数裁定原则就是,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不一致的时候,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

对孩子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跟同伴搞好关系,而不是跟成人搞好关系。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的规则。这个规则的制定,遵循的是多数裁定原则,帮你划个重点,

4组间对照效应

组间对照效应指的是,人在不同环境中,会融入不同的群体,每一个小的群体都会试图强化自己的归属感,同时反对其它的群体。

领导者有三种方式影响群体。

第一,领导者可以影响某一个群体的行为规范,比如成员的态度和适当的行为。

第二,领导者决定某个群体的界限,也就是我们是谁,他们是谁。

第三,领导者会明确某一个群体的自我印象。

5引导孩子自我成长

不要期待改变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的关系。父母不可能赐予孩子在社会上的自尊和地位。你不能指望通过给予孩子柔情蜜语,让他去抵挡外面世界的尖酸刻薄。认为自己是父母心肝小宝贝的学生,不一定在同龄人中有更高水平的自尊心,因为自尊是一个人在群体中地位的因变量。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替孩子走他或她自己的路。

心得体会:干部读书心得体会


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今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在干部学院举行的2008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勉励广大学员做一个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眼界宽、思路宽是一个知识经济信息全球化时代新型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但是,胸襟宽这一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修养,一些领导干部却并不具备。李部长的话虽然是针对更高一层干部提出的,但对各级干部同样有很深的寓意。因此,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在胸襟这一人性特征上加以改造,使之变得宽广,泽福于民。

在读书活动中,我对一本名为“舍得放下,就是智慧”的书籍进行了深入思考。体会到三点内涵:

一、“放下”是种胸襟

“放下”就是放弃。人生中有许多追求,千差万别,但它都是通向人生目标和价值过程中的美丽实践。放弃某些追求,是痛苦的抉择,是毅力的考验,是人生目标的重新定位。如在从政目的上,着眼一己之私,而没有为民造福的胸襟,不是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而是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心目中狭小圈子里的人开心;在从政行为上,热衷表面文章,没有求真务实的胸襟,图虚名、争利益,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机;在自身要求上,标榜以身作则,却无清正廉洁的胸襟,事事异人,处处摆显,攀比心态严重,离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形象越来越远;在对待同志上,表面一团和气,无与人为善的胸襟,常常暗怀不满,睚眦必报,没有互助的念头,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等等。这种胸襟不宽严重的官场心理疾病会害人害己,必须坚决地摒弃。如果对“放下”思不透、想不通,不经过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彻底改造和洗礼,放下只能是一句空话,胸襟永远不能宽广。

二、“放下”必须舍得

权力会给某些人带来金钱、物质、美色甚至更大的权力的自我满足和享受,要放下这些就必须舍得。所谓“舍得”,只有“舍”了这些,才能“得”到另外一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为官的选择;一边是真金白银,一边是清白平淡,取舍就在一念之间,因而,舍得是要有深厚的思想功底和综合的政治素养。党的宗旨早就指明了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实践共产主义的漫长过程中,许多同志出现了偏差,着眼于了眼前利益,追求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舍弃了集体和国家利益,舍弃了人民的利益,最终得到的是无尽的骂名和人生的不自由,乃至是生命终点。如成克杰、陈良宇等等党内的腐败分子和我们身边一些活生生的反面典型。其实生活的过程中不乏正反两方面的启示,正是常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去与党纪国法和道德抗衡。党和人民给我们的待遇,已足够我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可让我们安心地为党和人民工作,还有什么让我们不舍得放弃对更多财富和权力的追求呢。欲望不加以控制就会无止境地蔓延,它只能让你走进深渊。

三、“放下”要有选择

“放下”也不是把所有的都放弃。对一个共产党干部来说,它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如放下什么都不做,四大皆空,看破红尘,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是一个不合格干部,党和人民都不需要这类干部。党的干部应该是勤政、廉政的。勤政是指“干活”,廉政是指“干净”,对领导干部来说,勤廉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我们不该放弃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事业服务。现在也有一些干部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偏差和错误,是缺乏取舍的智慧。“七品芝麻官”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阐明了无功便是过的道理。因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有明智的放弃,更要有执著的追求,懂得何事该放弃,何事又不该放弃,真正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

博问思辨行 ——领导干部如何读书 一是“博”读,即博学之。古人有由博反约之说,博就是广博,约就是专精。其意思就是带 着某种问题去博览群书,从群书中寻找启发和论据,以进行专精研究。博览群书首先应当是 学习基础知识。新加坡有家书店,提倡读书的好处,在墙上这样写道:“书是书,输是输; 有书不会输,输的不会是书;输了要认输,不要怪书;看书不会输,不看书就会输;怕输的 人看见人家看书他也看书,看书的人喜欢别人看书;无书不怕输也会输;无书又怕输肯定输 了又输。”这个很辩证,讲了读书与输赢的关系。现在党中央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领 导干部作为执政兴国的中坚力量,更要带头多读书。学习要善于统筹时间,利用好“边角余 料”,就能积少成多。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善于运用科学理论,妥善 解决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自身世界观改造的实际。鲁迅在译介马克思主义著 作时说:“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他又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 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这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毛主席的阅读范围非常广 泛,他说读书的方法无非是两条,一是要用联系的方法看书中的人物、事件,二是要学会当 评论员,当书的奴隶是不行的。邓小平同志又是另一种方法,他曾经坦言,读的书并不多, 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他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邓朴方说,邓小平读书 从来不在书上写字,也没有记日记的习惯,都是熟记在心,融会贯通。各人有各人的体会和 方法,要善于学习、总结和借鉴,力求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致用,

二是“问”读,即审问之。古代王充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习更重要的是问,只 有会提问题,才会做学问。爱因斯坦讲:“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 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 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茅以升 有个独特的教学方法,每堂课的前 10 分钟,指定一个学生就上次学习提出一个疑难问题, 如果你提不出来,就要下一个学生提,然后你来回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好,甚至连 老师当场也不能回答,那么就给这个学生满分。这个办法实施以后,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 动学习,学业大进。教育学家陶行知观摩以后,大感兴趣,认为是“教学上的革命”。朱熹曾 经描述人们的认识过程是,“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一番后,疑 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就是带着问题去读,能不能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基本功。阅读求知当“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希钦斯指出: “检验一个人所受教育的标准,就是看看他对自己无知的程度心中有没有数。”老子说:“知 不知,上;不知知,病。”知道自己无所知,是高明的,不知道自己无所知又表现得好像知 道,这就是缺点。要了解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知识更新, 丰富知识储备。 三是“思”读,即慎思之。由感观得来的知识,必须经过大脑思索、逻辑推理,才能有更 深刻的认识,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也是强调认识过程第二阶段的重要性。如何思考推理呢? 孔子的“举一反三”和 “一以贯之”,既包含了归纳和演绎,又包含了类比和联想,是一种很好 的思想方法。能不能掌握这个方法,是学问能不能长进的关键。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爱因斯坦说:“学 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领导干部阅历丰富, 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要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要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发 现新的问题,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 当然, 思考的基础是阅读。 终日而思, 不如须臾之所学。只有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思维的准 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践行科学发展观,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高 用科学发展观总结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一个问题善于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个性 到共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考。善于思考的真谛在于,掌握现象,领会实质,而不是学而不 深、学而不精;深入细致、入心入脑,而不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我觉得一个干部要注重 并善于总结。一个领域的工作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其理论和实务是什么,需要总结;一个 阶段的工作取得什么成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教训,需要总结;一件事情办理的速度和质 量如何,需要总结;对一个问题的处理,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否对头,需要总结。 四是“辨”读,即明辨之。经过慎思得出的认识还要经过明辨而检验。我们讲明辨,就是 要按一定的科学原理、历史事实、技术手段、价值取向,对获得的认识进行“两由两去”的加 工,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其认识更加接近真理。古代青原惟 信禅师说:“老僧三十年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旧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体现了认 识论的观点。 我们认识事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现象阶段, 是经验性、 技术性的阶段, 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经过分析、推理、归纳、演绎,认识上升到第二阶段,也就是把 握对现象的本质阶段,从而对山和水的认识有了不同的飞跃,从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 水”;第三个阶段,通过对感性认识的理性处理,去掉了歪曲本质的现象,留下了反映本质 的现象,认识更深刻、更宽广,此时便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了。读书也要从“见山 是山, 见水是水”的第一境界, 进入到“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的第二境界, 最后领悟到“见 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第三境界。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 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领导干部要善读书,一 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利用好时间,发扬挤劲、钻劲和韧劲,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读书最可贵 的是终身坚持, 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 年轻的时候, 记忆力好、 接受力强, 应该抓紧读一些对自己终身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的好书。 中年的时候, 精力旺 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 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 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五是“行”读,即笃行之。读书就要讲笃行。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 展的规律。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讲的也是同 样的道理。大凡有作为者,都注重读书与运用的结合,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一个人如果 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 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 今天, 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 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 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领导干部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 就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 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水平。 领导干部加强知识的运 用,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很重要。一是要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实 践经验的总结和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弄清楚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变化发展的趋势 怎样、应该如何引导使之趋利避害,从总结和探索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要运用 理论和知识着力改造客观世界。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善于把握工作规律,不断提 高工作水平,努力增加工作实效。尤其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准确把 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认真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 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三是要运用理论和知识自觉改造主观世界。 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很多, 一些人经受不住 权力、金钱、美色等考验而败下阵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放松了读书学习,忽视了主 观世界的改造。我们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要在推 进事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 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读书学习, 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意识 和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 思想作风、 道德情操、 清正廉洁等问题, 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领导干部只有实践, 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具体工作, 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内在素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只 有在具体工作中,身体力行,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取得实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