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跳槽辞职报告 > 导航 > 跳槽有风险,行动须谨慎

跳槽辞职报告

跳槽有风险,行动须谨慎。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跳槽有风险,行动须谨慎》,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春节临近,节后则将迎来一轮跳槽高峰期。每逢新年伊始,不少职场蚂蚱们就开始重新规划职业发展方向,是走是留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其实跳槽是职业生涯必然要经历的步骤,跳好了,工资会飞跃,事业会开阔,职位会提升;跳不好,不能真正融入新公司的企业文化,不适应新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方向,无法保证工作的长久和稳定。人在职场,跳槽不可避免,可是何时需要跳槽,如何跳槽才能对职业生涯有所帮助,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值得职场蚂蚱们认真思考的。

日前,国内最具权威性与专业性的分行业专业人才招聘网站英才网联调查数据显示,63%的职场人在年后有跳槽的打算,31%的人在观望。当跳槽问题具体到个人的时候,就变得很复杂:现在的工作究竟在哪里让你不满意了?你还希望得到什么?你不满意的部分你现在公司可以帮助你做到吗?要是现在的公司做不到,那么其他公司做得到吗?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表示,准备跳槽的职场人,要认真思考,合理规划,切勿盲目跳槽,否则风险是不可估量的。

为什么要跳槽?

英才网联调查数据统计跳槽理由时显示,90%的参与者跳槽理由都指向企业方面,主要集中在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和企业文化等方面,但职场人自己做了什么改变和提升呢?如果是因为工作腻了,没有激情而跳槽,那么建议职场人先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再做决定。每一份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熟练和重复后,都会显得枯燥和单调,但如何能在枯燥中发现乐趣,发掘新的价值,这就是职业的升华。

职场人在任何一个职位上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此期间需要职场人低调做人、踏实工作,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经验的积累,等达到一定的资历后方可快速提升。

年后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诱惑的开始,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指出,不符合规律的跳槽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职场人都要学会思考,谨慎离职。如果你决定换工作,回顾一下,在这过去几年的职场打拼中是不是学到东西了,有没有去在职深造,你的资历将成为跳槽成败的关键。

跳槽有何准备?

英才网联职场调查数据表明,将近80%的职场人有提升的打算,主要从专业技能、证书、学历等方面入手。每份工作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与自己专业行业相关的经历和积累尤为重要,所以行业内跳槽比跨行跳槽更可持续。假设硬件准备齐全,你打算跳到哪里呢?从小规模公司到大规模公司,从国企到外企,或者是从外企到国企,无论怎么去跳,总会引起变化,关键是要捕捉到其中的主要变化,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提示,首先,跳槽之前需要制作一份完整的简历,能够全面展现自己的职业亮点,吸引HR眼球。其次,明确职业目标,在投递简历时一定不要盲目投递,要认真筛选,有选择地投向目标岗位。另外,对于面试需要提前准备,在面试过程中注意细节的把握,比如,对主考官足够的尊重会为你的求职带来意想不到的加分。

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表示,跳槽带来的改变肯定不会是单向地变好或者变坏,结局很复杂。当然工作稳定了,生活充实了,压力也就会变大;可能薪水高了,但是心却更累了。

这种不平衡是绝对存在的。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打破常规的变动都会影响生活本身,特别对于有家庭的人来说,责任和负担就会自然而然的加重。这就要求职场蚂蚱们除了保持专业技能和优势的提高外,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素质,经受住风险的考验,抵抗住压力的磨练,善于权衡和把握生活与工作会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大突破。

何时适合跳槽?

何时跳槽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实际,然而准备跳槽却是一件非常费心劳神的事情。要是你现在连时间都挤不出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辞职,那么你也就只能默默地忍受几年之痒了。现在有部分职场人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获得的回报不匹配,认为只有通过不断跳槽才能实现自己回报的提升。

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强调,只有自己专业技能足够扎实,并且在明确了自己职业规划的前提下,才可以制定跳槽策略,跳槽不易过频,需要考虑成熟后才能避免跳空。初涉职场的新人最好能在一个工作岗位干满3年左右再考虑,职场老人最少也得满2-3年跳一次,到35岁左右,基本上就确定了一生的职业方向,跳槽目标要清晰。

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都是有规律可循的,3-5年是一个短期目标,在这期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大概心中要有个标志性的事件节点,实现后就要以此类推式进行长期目标的设定。虽然大多数人一生的职业生涯目标可能在一个企业内无法实现,但是在选择跳槽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此番跳跃是否与自己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吻合,是否能为长期的职业目标带来质的飞跃才更是需要我们认真衡量的。

fwr816.com阅读分享

十一个热门专业就业暴冷,报考须谨慎


麦可思发布调查报告,法学英语等11个专业毕业生失业人数连续3年居高,专家建议采取减招措施

核心提示

第三方调查公司、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提供方麦可思公司日前发布报告,对11个毕业生失业人数连续3年居高的专业亮起了红牌,并建议政府和高校应对这些专业进行减招。

让公众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专业大部分都是目前报考火热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中医学、音乐表演、运动训练。

专家认为,在报考火热的光环下,这些专业却潜伏着供大于求的危机。就此,我省教育厅高教处表示,目前我省已经在开展相关工作,将通过课题奖励来激发高校在专业以及教学上进行探索。

红牌调控专业

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中医学、音乐表演、运动训练

黄牌警告专业

临床医学、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绿牌发展专业

石油工程、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工程力学、地理科学

调查报告:

麦可思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会计、音乐表演、中医等11个热门专业连续3年就业难

专家建议:

梳理热门和冷门专业,建立预警机制,对红牌专业进行限制,对黄牌专业给予警示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已经在开展相关工作,将通过课题奖励来激发高校在专业以及教学上进行探索

1数据

失业量前10名专业报考普遍火热

这一报告的数据源于麦可思连续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针对大学生就业率的调查,该调查选取大学生毕业半年后为调查起点,失业率数据中扣除了考研、留学的比例,其失业率调查数据被认为是国内目前最科学的就业率、失业率调查数据。

综合2年的数据,以及20xx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数据,调查方得到了令人咋舌的结果。

20xx 届毕业生与20xx届毕业生相比,失业最多的排在前10名的专业绝大部分是重合的:本科重合的专业有8个,高职高专重合的有7个。连续两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排在前10名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中。其中中医学和运动训练连续两年都是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

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例如哲学专业,其就业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但其本来招生数量就少,对失业问题的影响并不大。因此,调查组还对各专业的失业人数,即失业量进行了考察。

结果发现,失业量最多的排在前10名的专业普遍是招生人数多、近年来报考火热的一些专业。其中,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等。

供大于求是导致失业人数高升的主要原因。据记者了解,诸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这类专业在行内被称为具有普适性的专业,几乎国内高校都必设了类似的专业。记者查询了省内各大高校类似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一所普通的万人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400~600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本科、高职高专各专业大类的招生结构基本固定;在此前提下,专业的就业和失业状况具有一定的惯性,如果不对其做出强制性调控,出现根本性扭转的可能性较小。

2分析

不是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 而是专业供大于求

失业量大的专业影响有多大?专家发现,失业量排在前10名的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总失业人数中的比例偏大,而且最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本科专业及方向在700个以上,而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学生占了20xx届毕业生失业量的36%左右。这意味着,毕业半年后每100个失业大学生中,就有36位是来自这些专业。

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在20xx届毕业生失业量中占33%左右。高职高专也存在同样问题。

这说明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较为严重,极少数专业造成了大学生失业主要部分。麦可思专家、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把原因归结为招生结构,并不是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而是这些专业供大于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如何解决极少数专业造成严重失业的问题。

从各个省的情况来看,结构性失业比较严重的省份在云南(52.0%),四川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相比北京(42.7%)、上海(41.7%)等省市都要低,为38.6%。结构性失业的现象虽在国内不是最突出的,但问题仍然存在。

3建议

建立预警机制 限制红牌专业 警示黄牌专业

如何解决结构性失业,王伯庆认为建立国家、省级、校级三级专业预警机制是有效的办法。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危险专业进行监控和调整来实现。

王伯庆按专业的失业情况把专业分为3类:红牌、黄牌、绿牌专业。红牌专业是连续两年落在全国失业率排前10名或失业量排前10名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是除红牌专业外同时落在全国失业率和失业量上升最快的前25名中的专业;绿牌专业是就业率高、排位居全国专业前50名并且就业率或薪资增长最快(或金融危机时下降最慢)的前10名中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王伯庆建议三级管理体制应通过专业失业情况来分析和调整,对红牌专业进行限制,对黄牌专业给予警示,对绿牌专业给予发展。

对于红牌专业限制,可通过转专业和二学位等办法分流在读学生。另外,其新一年的招生量也要削减。削减不搞一刀切,而是按各学校的培养能力来判定,削掉一些培养能力不足的高校的红牌专业。以法学专业为例,其失业率多年走高,失业量在近3年内属最多的10个专业之内。但各个学校间仍然存在差异。据麦可思调查,在20xx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最高的院校可以达到充分就业,最低的院校则为56%,法学专业的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7%。法学就业率最低的省和部分院校将削减招生量或暂停招生。

除此之外,王伯庆还认为,政府可考虑打破本科、高职高专批次限制,让一些就业好的高职院校也能获得好的生源。他认为,通过这些调整将逐步优化高等教育的招生专业结构,较好地吻合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

层次 本科 高职高专

届次 20xx届 20xx届 20xx届 20xx届

失业人数 法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占总失业人数的比例 35.9% 32.9% 34.2% 28.6%

20xx、20xx届本科、高职高专失业量最多的前10个专业及占总失业人数的比例

20xx届 失业率 20xx届 失业率

中西医结合 43 侦查 30

中医学 35 法律事务 29

临床医学 32 治安管理 26

动漫设计与制作 29 小学教育 25

口腔医学 28 计算机教育 24

装饰艺术设计 28 临床医学 24

社会工作 26 体育教育 23

应用日语 26 化学教育 23

法律事务 26 初等教育 22

室内设计技术 25 计算机应用与维护 20

20xx、20xx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前10名专业

20xx届 失业率(%) 20xx届 失业率(%)

民族传统体育 30 音乐表演 28

中医学 30 运动训练 26

口腔医学 29 中医学 23

绘画 29 美术学 20

音乐表演 28 音乐学 16

动画 25 生物技术 16

临床医学 24 体育教育 16

法学 23 生物工程 16

运动训练 23 农学 15

环境科学 20 应用心理学 15

省教育厅回应:

四川省已着手激励高校探索专业设置

对于王伯庆的观点,省教育厅学生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的招生指标是由学校根据就业和报考情况申报计划再由教育部审批后确定的,教育部核准的标准恰恰就是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和整体报考情况。但是,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计划不对称或部分专业人数超标的现象。这和统计数据有一定关系,同时也跟高校的专业调整相对滞后有一定关系。高校培养学生的周期多为4年,等这一届出现过剩时,下两届已经在培养中了,不可能立即调整。为此,强化教学质量,提高本科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解决的根本办法之一。

记者从省教育厅高教处了解到,目前四川已经在开展相关工作,将通过课题奖励来激发高校在专业设置以及教学上进行探索。

一种争议

判定失业率谁的数据说了算?

判定失业率,谁的数据说了算?对此,记者采访了省内部分高校的有关负责人。对于数据反映的情况,大家都普遍认同,但认为,在操作层面上还有一定难度。

西华大学一招生负责人表示,首先,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复杂,用什么标准来判定相关专业应归入红牌还是个问题,例如在经济危机时,制造类专业就业就相对难一些,但危机影响结束,这些专业又开始就业火热了。因此,简单的对比还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其次,电子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在数据的选择上也存在问题。目前国内就业率统计数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育部门公布的,一种是第三方提供的,社会对二者都存有质疑,靠哪一种数据来判定哪些专业该亮红牌都会引来争议。

同步播报

在川大学生对学校满意度居前列

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近日对今年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跟踪了解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并每月发布调查情况。从最新月度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满意度在不断降低。

从各省的调查情况来看,四川学生对大学的满意度一直排在前列,前3月一直居于前5名。这个月冲入了第一名。成为大学生们满意度最高的省份。在四川就读的新生对学校满意度最高(33%),其次为上海(31%)、天津(31%);最低为山西,新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12%。

民办高校资质核查困难重重,报考须谨慎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许多民办高校在招生及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校的具体办学资质采取遮掩甚至欺骗等手段。因此,对于数以百万计的民办高校学生来说,要想搞清楚所在学校的资质及自身的学生身份并非易事。

资质真伪难辨

目前,涉及民办高校的资质包括办学资质、招生资质、高考统招资质等。据了解,对于民办高校的名称,业内尚有争议。有的人认为,民办高校应该专指那些具备办学资质、招生资质和高考统招资质的民办院校;而有的人则认为所有的民办院校,不管是从事学历教育、自考助学还是培训的,都可以统称为民办高校。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于20xx年7月宣布,统计表明北京有109所民办高校,另外还有北京传媒学院、北京国际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管理大学、北京科技学院、中国电子科技学院等等一大批不合法冒名招生的学校。这么跟你说吧,都可以叫民办高校,但是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区别,不在统招计划范围内,没有学历教育资质的学校,准确地说,应该叫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所有的都算上,109所这个数量不是很准确,但是,有办学资质、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在北京市教委的信息系统里,也就五六十所,其他的民办高校都是没有资质或者资质不全的。日前,北京市教委直属的首都教育咨询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根据北京市教委20xx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部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宣传违规情况的通报》,共有25所学校被通报批评。其中包括北京兴华大学、北京卓达经济管理研修学院、北京中山学院、东方文化艺术学院、北京人文大学、北京黄埔大学、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北京财经专修学院、现代管理大学、北京国际经贸研修学院、北京珠宝首饰研修学院、北京社会函授大学等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问题是回避学校的非学历性质,在专业介绍中没有明确区分自考助学专业和本校自设的其他非学历专业,对于本校自设的非学历专业也以本、专科的名义进行笼统宣传等。

从该通报内容来看,违规民办院校大多是具备高考统招资质的学校,其普遍做法都是回避非学历教育性质,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使许多选择民办高校的学生难辨真伪。

核查困难重重

日前,记者对全国主要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网站及热线电话进行了调查,尚未发现有将所在地民办高校及其专业的相关资质完整公示以供查询的情况。那么,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什么未将民办高校目录及各高校所设专业是否具备办学资质、招生资质和高考统招资质等情况完整地公示,以方便学生查询呢?就像你刚才说的,很多学校压根连最为基本的办学资质、招生资质都不具备,也就是说没有在教委备过案,属于非法办学,这种情况在各地很多。除非接到举报或被曝光,否则教委根本就无从知晓,更甭提什么名单了。另外即使是已经备案的,已经取得办学和招生资质的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也不稳定,会根据生源变化调整。有的还存在擅自开设专业、擅自招生的问题。所以说,这个名单公布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山东省荷泽市一位教育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这方面情况很不稳定,变数太大,不好操作。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民办高校资质核查的难度,记者根据北京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公开的民办高校名单,随机抽取了几家,通过教育部授权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核查发现,除非核查者知晓学校的全称、学校类型(分为独立学院、自考助学院校、国际教育合作院校、职业资格考试院校、民办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等)一类的资质属性,否则无法进行查询。记者输入公开名单中的北京京华医科大学,分别选择了所有的学校类型进行查询,均表示没有该学校信息。对有的学校进行核查时,则发现学校类型与公布的情况出入较大。

随后,记者又以经北京市教育咨询服务热线证实具有办学和招生资质的某民办高校的大三学生小吴的信息情况进行了核查。记者输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档案管理系统,结果居然显示:不存在或者没有通过审核!在输入学生学籍管理查询系统后发现,该系统竟然要求查询者提供几年前参加高考时的准考证号码。

相关信息更新滞后

记者调查发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官网或授权网站的信息更新速度严重滞后。

近年来,少数高校的无视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招生计划、不经省级招办自行录取新生等严重违规行为,破坏了国家招生制度,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扰乱了高等教育办学秩序。为此,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编报20xx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要求严格实行高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与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和网上毕业证书查询相挂钩,明确从20xx年开始实行学生学籍电子注册。

然而,据记者20xx年2日8日在教育部授权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查询时发现,该站发布的20xx年以来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生数据上网情况显示:全国各地20xx年毕业学生学历文凭数据均未上网,天津、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自20xx年起更是一片空白。自20xx年至20xx年,信息完整的仅有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省。

记者还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信息更新情况进行了了解。20xx年9月,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北京逸仙专修学院被北京市教委批复更名为北京旅游专修学院。记者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全国民办高校资质查询系统中,输入北京旅游专修学院,显示没有该学校信息,而输入更名前的旧名称北京逸仙专修学院,则可显示其办学许可证、院校地址等项。

偶尔也会去看一下,但信息更新速度太慢了。尤其是民办学校里有高考统招资质的学校,每年名单都不一样,如果更新速度慢了,就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了。北京市某民办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好多东西都是我们知道很长时间了,官网上才有,确实有点慢。

看来,民办高校资质的及时、准确和透明化公示,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如何规避职场频繁跳槽的风险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批学子已经结束象牙塔般的大学生活,求职成了他们目前的主要任务。

目前现状:跳槽日趋普遍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求职日趋年轻化。还在以前那个单位吗?这是如今不少人见面时常问的一句话。随着90后逐渐走进职场,与70后、80后追求安逸、稳定的生活相比,90后更加不安于现状,他们常常由于工资待遇、发展空间及工作环境等原因选择频繁跳槽。

危害:失去目标、丧失自我

下一家公司一定更好可能是闪辞族的口头禅,他们大多数人认为,通过跳槽能够获取更好的发展前景,搏得更好的福利待遇。但在频繁跳槽中却忽视了,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充实自己的生活。过于频繁的跳槽,虽然以很快时间可以换取不同的工作经验,但求职者们浅尝辄止的工作经历试图立足于职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短暂而繁多的工作经历会让招聘公司觉得没有安全感。长此以往,只会让自己失去职场目标,丧失进取的动力,浪费过多积累工作经验的时间和机会。

解决方法:做好职业规划,谨慎频繁跳槽

面对目前很多90后频繁跳槽的现象,相关专家解析:在求职前,求职者应先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在规划自己未来职业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必要时可参加一些培训机构开设的职业培训课程,从而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金九银十”求职季,跳槽前须清楚这七个问题


又到金九银十的求职季,是跳槽还是卧槽?这又成为很多职场人开始关注的问题。跳槽毕竟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会场人在选择跳槽时,一定要对自己的选择做深入思考,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跳槽,以免后悔莫及。

职场专家为有跳槽困惑的职场人提供七条建议,帮助职场人在跳槽前理清思路,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在跳槽前必须想清楚的七个问题:

1、在没有作深刻反省的情况下,不要在另外一个工作领域寻求出路

确定你不是进入到了某个跟以前一样不适合你的工作领域。多读读那些自我评估的文章。

2、不要盲目追求热门行业,除非这个行业真的很适合你

你不会使劲钻进你的纤瘦表弟的小衣服里,那为什么你非要在适合他的行业里一展身手呢?那些尽力想帮助你的人也会如此劝告你的。

3、不要因为你的朋友干得出色便也想进入他所从事的行业

通过人脉网络,阅读和网络调研来获取关于你正在考虑的领域的深入信息。对你的校友、同事、朋友或者亲人进行职业访谈是获取不同行业信息的好方法。

4、不要仅限于你已经了解的可能性

拓展你对什么样的工作才适合自己这一问题的认识。阅读一些职位描述,通过自我评估训练了解和拓展新的职业领域。

5、不要让金钱成为决定因素

如果你的工作并不适合你,给你再多的钱也不能够让你快乐。工作的不如意和压力是成年工作者健康的头号杀手。对于跳槽者来说尤其是这样。通常他们在适应某个新的行业之前赚的钱都不会很多。

6、不要把不满藏在心里或者试图一个人改变一切

是时候跟其他人谈谈心了(也许不该跟你的老板谈)。朋友,家人和同事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样他们才能够帮助你接触到许多你所不知道的工作。

7、不要指望职业顾问告诉你该进入哪一行

职业顾问是为你提供建议,帮助你做出决定的人,他们根据你的方向提供建议。他们帮助你寻找埋藏了很久的梦想和才华,但是你需要自己做调查研究,自己做出决定。如果有人说他能告诉你该怎么做,那将是很危险的。

跨行跳槽渐流行,四大“必修课”助你规避风险


跳槽季,蠢蠢欲动的职场跳蚤们仍在四处寻找机会。近两个月,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的个人客户中,有不少人在一个行业工作了3-5年后,希望转行发展,有的因为行业瓶颈想要转行,有的被新兴的亮丽行业所吸引,还有的因所在行业日薄西山而发展遇阻。于是,他们纷纷选择了跨行跳槽,希望借转换行业来站上全新的发展平台。

然而,面对跨行跳槽,他们是想跳又不敢跳,究竟要跳到哪里?新的行业是否适合自己?会不会跳出去后还不如现在?一系列问题常常搅得他们头昏脑胀。

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伴随人们职业选择的多元化,跨行跳槽日渐成为职场上的一种新趋势。不过,跳槽原本就风险重重,离开原来熟悉的行业转入新行业,风险更大。跨行业跳槽要想取得成功,要结合每个人的专业、工作经验、职业兴趣、个性等多方面因素全面考量,才能规避风险,做出科学的决策。

向阳职业规划咨询中心案例:

跨行跳槽,想说爱你不容易

Diana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消费品公司做销售老总助理,去年底,她在猎头的建议下,跳槽到一家德国生物科技公司担任总助。当时,猎头开出了30%的加薪,这最终让Diana动了心。虽然她也担忧过英语专业毕业的自己能否适应生物医药这样一个技术领域,但她自认为4年多的工作经验足以让自己应对新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跳槽前,Diana也对新行业做了一些研究留意最新信息,学习相关知识,还包括向在该行业工作的朋友沟通交流。

到新职位后的第一个月,Diana很快与周围同事关系熟络起来,对总经理的个人风格和习惯也开始留心。第二个月,总经理表示对Diana的入职表现很满意。她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于是踌躇满志,工作更加努力。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Diana很快发现了问题。一方面,有很多之前自以为能够游刃有余应付的事,做起来并不容易。这其中有因为专业知识欠缺造成的困难,也有未深入了解公司内部结构关系带来的困扰。Diana常常对老总交给他处理的一些技术方面的文件阅读困难,对老总的业务也缺乏深入的理解,有时甚至会闹出一些笑话;另外一方面,对于她这样一个缺乏专业背景的人,公司能够提供给她的上升空间实际上很有限。

入职大半年,Diana觉得工作很累,觉得也许还是快消行业更适合自己。我的跨行业跳槽是对的吗?Diana常常这样自问,却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来到了向阳职业规划 咨询中心寻求专家帮助。

向阳生涯专家分析:

转行前应做好风险评估

Diana的经历其实反映了很多职场人在跨行跳槽时普遍会遇到的问题。诚然,4年的工作经验为Diana积累了丰富的职场经验,在加薪的诱惑下,Diana做出跳槽决策在情理之中,然而,不能不说,她对转行跳槽的风险预估并不充分。

洪向阳认为,Diana在先前的位置上做得比较出色,说明她比较适合该行业及所在岗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出色能够复制到其他的任何领域。可以说,Diana抛开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为了转型而转型,忽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了对新行业之后的不适应。

职业转型是职业人为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该不该转、往哪里转、怎么转,这都需要进行仔细考虑、科学评判。一般来说,跨行业跳槽前,最好能深入地思考并问自己:我充分估计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吗?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吗?我掌握了新平台的全面信息吗?如果这些问题没有给到自己清晰的答案,跨行跳槽的风险往往难以控制。洪向阳说。

向阳生涯专家建议:

跨行跳槽前莫忘四大必修课

通过Diana的案例分享,向阳生涯专家团队提醒职场人,跨行跳槽前,四大必修课要重点研修:

1) 清晰定位,评估自身的含金量

不能准确地为自己定位,不清楚自己的各项能力孰强孰弱,只是盲目跟风或跟着感觉转行是肯定行不通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性格、职业倾向等一系列因素都要考虑到,以及怎样让自己过往的从业经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要先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是Diana当前亟需解决的。

2) 充分准备,深入了解目标行业

大多数人都会这山望着那山好,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它的优、劣势。只有深入了解该行业的现状、前景及发展趋势,选择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才不会误了前程,也能给自己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对Diana来说,在明确职业定位后,还需要大量收集目标行业的信息,了解自己与目标岗位的差距,弥补不足,为跨行跳槽做好必要的准备。

3) 运用工具,分析新平台适合度

寻求自己进入新行业的岗位切入点,即通常意义上的共同点。一般来说知识技能、客户群、工作模式三项中有一项具有共同点则转行难度较小。如果心存疑虑的话,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测评工具,对自我进行深入的认识,通过职业规划专家的测评解读后能发现,自己在新平台的适合与匹配度有多高,以免因个人特质与新职位不符,跨错行跳错槽,造成职业生涯发展受阻。

4) 借助外力,制定长远职业规划

在同一领域做得时间越久,年龄越大,有时意味着转行难度越大。但一旦认定了新的方向是正确的,就要积极行动,等待、观望的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也可能越大。如果将跨行跳槽看作是职业生涯的一次再投资的话,事情就变得相对简单我并不是在换工作,而是在对一个新领域进行投资。

当自己拿不准决定时,最好能寻求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的帮助,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确认跨行跳槽的可行性,请教如何更好地规避风险,并结合新行业的特点,尽早为自己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

有数据显示,30岁左右是转行的一个高峰期,除一般正常原因转行外,三十而立的观念的确影响了许多人的心态,而在这种冲动心态下的转行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和冲动性。也正因为此,30岁上下也是转行失败的高峰年龄段。因此,洪向阳认为,职场人不应用年龄来强迫自己是否转行,年龄不是衡量标准,而是要看自己是否具有该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伴随经济发展,国内的职业市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活力,为职业人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选择机会,跨行业跳槽因此日益成为一种新趋势。然而,向阳生涯提醒职场人,跨行业跳槽所承担的风险系数巨大,在决策前,务必三思而后行。转行不是目的,只有妥善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增长点。

跳槽规划:完美跳槽全攻略


在现代职场中,跳槽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家常便饭。有职场专家认为,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五年之内并不适合频繁跳槽,五年内跳槽其实是自贬身价的一种体现。其实,跳槽的好坏并没有严格的标准,职场专家认为,跳槽不利于人们经验及技能的积累。但在一些情况下,跳槽更能激发一个人职业发展的潜力。比如:IT行业就是一个跳槽 状况非常严重的行业,没有哪个行业会像IT人那样频繁地更换工作,而跳来跳去的目的只有一个目的高薪。由于这个行业短期内依然是个年轻人聚集的行业,所以经验就成为 该行业稀缺的资源。同样的岗位招人,有工作经验的人一定会比没有工作经验的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

毕业5年内跳槽次数越多,常常使你已获取的工作经验贬值得厉害,从而出现不是报酬往高处走,而是报酬踏步不前的状态。在别人每年都从业绩良好的公司里按部就 班取得5%-15%的加薪时,你的踏步不前事实上就是水往低处流了。

首先,需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理智选择和规划后的跳槽才能够真正达到提升自身价值的目的,过于频繁、毫无目的的跳槽则必然会降低你对企业的忠诚度,影响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其次,其实,准确完备的跳槽需要你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因为跳槽是一种择业行为,两者都是为了达到更远的目标。

跳槽规划有三点要注意:

1.现状分析理性分析自己以往的职业表现,哪些是得到上司认可,让自己觉得有成就感的部分,哪些内容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分析自己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没处理好, 还是某些工作内容不喜欢;列出不喜欢的部分和自己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行业发展的看法等等。分析应该是客观和理性的,分析有助于让你看清楚自己的现状。

2.跳槽规划跳槽其实是职业规划中的一部分,当你觉得自己跳槽目标不清晰,不确定的时候,也意味着你是缺少职业规划的。当你觉得要做改变是必然的、确定的时候,接下来就应该考 虑跳槽的目标是什么了。

在制订跳槽目标的时候,应该注意在以后的职业中避免一些不可以改变的问题,把握扬长避短的原则来制订目标:包括具体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位,选择哪些行业,可以进入什么类型的公司等等。在确定跳槽目标的时候,你可以分解自己的目标,不应该追求完美。

3.主动行动光有现状分析、有想法和理想还是不够的,成功的改变还是在于理性的行动。改变必然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困难,如果能在面临一些不熟悉的行业和职位的面试有一些好的 表现,就需要你有改变的勇气。在面临短暂的拒绝时,能不气馁。并且能有策略的准备自己的相关求职技能,包括相关的培训,简历、面试技巧等等。

再次,职场专家指出:跳槽并不必然带来你在职业发展上的提高,所以跳槽前要三思而后行,做足准备工作。

1.要确定自己是不是需要跳槽,问问自己我跳槽的动机是什么?。大致来说,一个人跳槽的动机一般有如下两种:一是被动的跳槽,即个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不得不跳槽。这里又具体包括对人际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发展机会等的不满意等方面。比如,王宏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发展机会不满意,所以产生了跳槽的想法。二是主动的跳槽,即面对着更好的工作条件如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促使自己跳槽;或者寻求更高的挑战与报酬。确认清楚后,你就会真正了解到自己是否需要跳槽,比如你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能在目前的工作中充分发展,或是发现了自己真正适合的工作的时候,你就不妨考虑换个工作试试。

2.要全面整合自身资源,找到已有的职业含金量。想想你在目前的公司里工作有多久?一般来说,在一个公司的工作至少应该满1年,否则它不会为你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职业发展依据;实事求是地估价一下自己的能力,你的优点或特长是什么,你有哪些不足?目前的职业是否能为你带来有效的职业积累,你想要跳到的地方是否更能增加自己的职业含金量?

3.要全面分析市场状况,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自己跳槽的正确方向和目标。你要尽可能收集相关市场的信息以及可能要求自己提供的资料,做到有备无患。对希望应聘的企 业及市场的前景和规划最好有一个十分全面的了解,因为这种种情况对你的职业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招聘职位的真实含义要有清楚的认识,否则你可能会发现你所做的 工作,跟以前的工作没有区别,仍然不适合你的特质,这样你就会掉进越跳越糟的糟糕陷阱。可以说能否找到正确的跳槽方向是跳槽是否成功的关键。

此外,还要考虑一些细节问题,如怎样设计简历才能突现自己的闪光点,什么时候递交辞呈比较合适,如何适当地解除劳动合同等等,这些都是你要通盘考虑的。要知道,跳槽也是一门学问。不难看出,王宏的毅然辞职其实更是一次贸然行动,在没有完全把握跳槽关键的情况下草率决定,导致了他这次跳槽的失败。

最后,委婉的告诉上司你的决定,找一些上司听起来更耳顺的话来解释,例如其实我觉得咱们单位挺好的,可去那个单位,我上学会更近一些之类,你要走的真实理由上司其实心知肚明。交接工作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或者是一周,或者是两三天。这时候,你千万要记住在办公室里面少说话,不能认为反正快要走了,不妨把压抑在心的对张三的不满发泄出来,和她(他)打一架,或者说几句话刺刺对方。世界其实很小,说不定转来转去,有一天你们还会再见面甚至再共事。

每个单位有各自不同的气氛和工作风格。最忌讳的是你拿过去的单位做参照物。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加评论,入乡随俗,尽快融入团队。在新单位,你面临一个被重新认识的过程。在努力适应工作之余,别忘了时常抽空与原单位要好的同事联系一下,他们对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多时候,你们的谈话,会带给你有益的启发和指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