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教师读书笔记 > 导航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000字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000字读书笔记。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000字读书笔记,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今年我有幸地细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完这本书后,深刻感觉到要想做好教书人,首先要做好读书人。读书会给我们启迪,读书会让我们思索,读书会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么可能教出好学生来呢?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真的感觉我好像遇到了一个知己,可以倾听、可以诉说;也好像遇到一位好教师,使我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答。例如:教 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平时有很多疑惑,苏霍姆林斯基都告诉了我;不仅如此,他还告知我们许多教学经验和管理办法,教师对课程的计划和组织,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成绩等等。他能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把教育好学生的建议推荐给我们,这是给我最大的财富。在书中我找到了太多自己的影 子,也得到了太多的答案,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更提高了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使我受益颇丰。

书中提到应该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更应该对学生有足够的尊重,这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他的眼中,德育教育不能只是表面上的说教和口号式的文字,而应该是生活中的细节,是教师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用爱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去感化后进生,用爱去鼓励学优生,让学生们去感受爱,让学生在教师的爱中发展和成长。我想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更要坚持我自己先做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并且在班主任工作中细心做好每一件事,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

书中最让我佩服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件事是他一生都在坚持写教育日记。其实我觉得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写教育日记,尤其是班主任,因为对教师而言,写教育日记就是对自己教育过程的一个思考和总结,把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所触动的瞬间和片断变成文字,记录在案,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要学会观察学生,只有善于观察才能了解学生,才能捕捉到细微的教育现象,将这些记录下来,也是对自己工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我做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在这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真的发生了许多让我感动的故事,但由于我没有及时写下来,这些感动、感人的故事,还有那些点点滴滴的收获经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从身边溜走,就好似流星划过,甚至不留一点痕迹。近几年我发现许多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就在于他们善于把他们平时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然后把它们串成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积累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我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把平时做的许多事情、想的许多东西写下来,我想那也将是我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见证。

总之,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收获了太多太多。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时常拿起这本书,反复研读,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都会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本书不仅让我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会永远激励我成为一名有爱心并富有智慧的教师!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一)

对一个教师来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著作中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这几年的的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他认为,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

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诲。他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 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 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我坚信,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是教师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是办学成功的必由之路。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二)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部力著,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论述教了师如何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方法,读这本书,不仅了解了那一条条独立成文的建议,更使我逐步接触和领会了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

在第一条建议中提到教育的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的教育每个儿童。这句话使我感触很多,作为经常与学生打交道的老师,我们会经常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有学习成绩好的,也有学习成绩差点的,有让你喜欢的,也有让你感到头疼的等等,但我们面对任何一类学生都应该充满希望,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满信心,绝不能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期望。正如文中所说: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允许孩子们犯错,对他们所犯的错要能够理解,不能一棒打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承认错误,亦步亦趋的去感化和教育他们。

再有教师的艺术和水平正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是的,作为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缺少了热情,对待学生们总是抱着一种冷淡的态度,那么他是不适合做老师的。正如教师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所以我们作为教师要学会如何去接近学生,学会去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的课余生活一步一步走进他们的心灵,取得他们的信任,要让学生就像待知心朋友一样的对待自己,不要高高在上,使学生敬而远之,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中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文中提到关于教师的健康问题,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现在我国对学生的健康问题提到一个重要位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而我们教师却很少去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在我们教师群体中有很多的职业病,如:慢性咽炎、颈椎病、双腿静脉曲张以及一些心理障碍等,有资料说明,有人曾对重庆市500余名一线教师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发现76.9%的教师感觉压力大,51%的教师落下职业病,37%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所以我们教师应在工作中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要使自己总是或长期处于过于激动的状态。教师的工作是劳其心,费其神的,学生让教师生气的地方实在太多,如:上课捣乱、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如果我们面对这些不会调控情绪的话,恐怕一天下来就会让你吃不消。书中对消除激动和气愤提出了几条建议,我们不妨在实际教学中作一尝试。

说道神经衰弱,这也是在教师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状,防止神经衰弱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常有一颗童心,使自己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还要学会去关心别人,与学生心连心,使师生共处在一个美好和谐的氛围中,就像书中所述我亲爱的同行,这种心连心的感觉、善于看到别人的内心,就是使你保持健康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300字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己的主人绝不仅限于做自己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己主人却不认识自己的?二是要自己选择,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己选择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己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出你自己来。四是自己评价自己,自己教的好不好自己要总结,只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摘抄


1、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2、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3、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4、对每一节课,都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5、在你的科学知识大海中,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6、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7、每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都向往创造性劳动的欢乐,以及由于劳动的创造性而带来的生活上的充实。

8、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9、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

10、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成为读写无误的人。

11、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12、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

13、评分宁可少一点,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14、如果学生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

15、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

16、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

17、复习是学习之母,不要让它变成后娘。

18、复习时要放过细节,抓住要点。

19、观察是思考和记忆知识之母。

20、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21、书写不好的人,总是那些阅读也不好的人。

22、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该引以为荣的事。

23、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4、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时间。

25、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

26、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

27、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

28、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

29、通过阅读而做好准备的注意力,是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30、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000字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000字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可前不久,一本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却让我有如获至宝、如遇知音之感。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来,中国的教育专家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为《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此书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它并不枯燥,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对于在一线任教的老师们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这样的一本书,应该让所有一线教师人手一册。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大师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
  书中还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足够的尊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大师眼里,德育教育绝对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些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在书中,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来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000字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可前不久,一本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却让我有如获至宝、如遇知音之感。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来,中国的教育专家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为《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此书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它并不枯燥,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对于在一线任教的老师们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这样的一本书,应该让所有一线教师人手一册。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1000字


美术是少数几门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科之一,虽然不是参加应试教育的重要科目但美术学科的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能让孩子们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那不仅仅是人们所看到的架上绘画,更不是一味教孩子们基本教学技能的“简笔画”。我认为更应该是凌驾于模仿之上的对于美的感知与创造,用你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也同样的热爱你的学科。

就拿我现在所上的《雪》这一课为例,在课堂导入部分:我就以有趣的猜谜游戏来猜课题——”像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开花不结果,遇火它就化”不要以为这只是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其实这一个小小的谜语正说明了雪花的部分特点,无形当中把孩子们在生活中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寓乐于学。探究形成部分:当我问道你们观察过雪花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时?话音刚落,就听一个小男孩自语道:“我从来没注意过!”说实话我真的惊到了,作为一个东北娃对于雪我觉得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呀,不过我没有做声而是继续引导孩子看看显微镜下雪花的样子?他也跟着我被雪花的美惊呆了,课堂上是此起彼伏的哇~哇~哇,这说明了什么?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绘画的能力而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最后孩子们从三方面总结雪花的特点,外形特点:六角形、颜色特点:白色、甚至说出了对于雪的触觉感受:凉凉的。孩子们说的多好呀,实话孩子们总结的最后一个特点是我备课中没有预设到的,我很欣慰。

联想创造部分:当我问道下雪时你做过最有趣的活动,或让你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最有趣的一个回答是“下大雪时我妈妈送我上学路上堵车,车上和马路上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被子!”孩子们的思维没有禁锢在堆雪人、打雪仗,而是另辟蹊径从社会现象角度来表现下雪时的场面,我给予了大大的表扬,在当我巡视过程中我又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这句话是多么的付有真理,孩子们画的雪花虽然还很稚嫩但设计的是那么的新颖各有其独特之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在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后爱上我所教的学科。

《一百条裙子》读书笔记


《一百条裙子》读书笔记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埃莉诺·埃斯特斯写的《一百条裙子》。我很喜欢这本书,也很喜欢里面的旺达·佩特罗斯基。

旺达是个穷人家的小女孩,她善良、可爱还很勤劳。

当别的女孩嘲笑她的时候,她就会说:“我有一百条裙子,全都挂在我的衣柜里。”谁都知道旺达在撒谎,我也读出了旺达是在撒谎。

后来的绘画比赛,旺达设计了一百条裙子,赢得了大奖。原来,她是真的有一百条裙子啊,只不过不是挂在她的衣柜里,而是画在纸上的。

如果有一天,旺达来到我身边,我会让妈妈买一条漂亮的新裙子送给她。这样她就不用夜里起来洗衣服、熨衣服了,也不用穿着还没干的衣服去上学了。我会让旺达帮我设计一条美丽的裙子送给我,她就不会不好意思要我送的新裙子了。

我也很喜欢画画,我会让旺达当我的小老师,我会和她成为好朋友的。

《一百条裙子》读书笔记

旺达.佩特罗斯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字的波兰女孩,她每天都穿着一条冼得发白、晾得走了形的蓝裙子,她总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脏、最吵的角落。也正是因为她的怪 名字和旧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欢捉弄她,拿她开玩笑,仿佛她生来就是为了让大家“取笑” 的。直到有一天,旺达突然声称她家里有一百条各式各样的裙子,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没有人会相信她,大家都拿这件事捉弄她,旺达默默地忍受着。有一天,旺达终于因为受不了这些而转学了。

她给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条“裙子”。 那 一百条与众不同、美丽至极的裙子,留在了所有同学的心里。她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她带走了一个不愉快的记忆,把包容和原谅,友爱和希望留下 来。一个普通甚至卑微的小女孩,即使被歧视、冷落、嘲笑着,她的心里仍就留存着许多美好的愿望。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对理想的坚持感动着我们。这是一本很适 合女孩子读的书,读过后,女孩子们的心会变得更加澄澈和透明,友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一百条裙子》读书笔记

“一 百条裙子?”如果有人说她有一百条裙子,况且她是班里最穷的学生,你肯定会这样说的:“嗨,说说你有多少条裙子来着?”等她说完你就笑?《一百条裙子》中 佩奇和玛蒂埃和你一样,她们也是爱嘲笑旺达,不过她们只是好奇:旺达 .佩特罗斯基是个穷孩子,怎么会有一百条裙子?旺达就这样被女孩们嘲笑,但她还在默默地忍受着........终于有一天,旺达转学了!

她临走之前华丽的一百条裙子!旺达走后,佩奇和玛蒂埃很想念她,给她寄了一封信,由于不知道旺达住在哪,她们让邮递员给旺达。过了不几天旺达在圣诞节里给 十三班的同学寄了一封信,十 三班的同学终于知道了旺达爱自己。

在我读完了这本书时,在我看来,我认为旺达是一个坚强、善良、有梦想的人,女生们都喜欢捉弄她,旺达不但不生气,还没有想报复她们的想法。旺达的家里很穷,根本没有钱买一百条裙子,但她心中有这一百条裙子每一条裙子都荡漾着一个梦想。

再 看看现代生活中的我自己,胆小、无能,在家里只会对自己的弟弟发脾气。在学校里的我也一样,老把自己弄的很强大似的,动不动就和同学吵架,每次都是要她们 给我道歉,与我和好,我自己一点也不主动。弄的我现在在班级里只有几个同学和我完了。在看完了〈一百条裙子〉以后,我开始自己反思自己,从自己的身上找到 缺点并改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