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教师读书笔记 > 导航 > 课程与教师,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师 读书笔记。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课程与教师 读书笔记》,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教师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范文。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 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朱教授在论及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 教育警察 和 刽子手 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 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今天怎样做教师》读书笔记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教师?然而好多人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读了《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自感获益非浅。 有的的教师盲目相信师爱的力量,以为教师只要爱学生,一切就好了。

针对这种倾向,作者王晓春老师尖锐指出: 很多教师都是这样,想用 关爱 换来学生的 感激 。教师一厢情愿地以为,学生一感激,就会改正缺点。可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感恩心态越来越淡薄。你想,你关爱再多,能超过家长吗?家长关爱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大的力度,都没能使孩子听话。您的爱怎么就那么灵呢?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可见在这本书里,王老师对案例中老师行为的评价,很现实,没有像其他所谓专家那样高谈论阔,空谈义理,也没有像有些所谓知名教授那样逃避现实,不敢对现实做出评论。而是做到了对现实的披露。 家长和老师的 爱 , 孩子 实在是不敢享受,而校长们天天挂在嘴边的 师爱 ,也已经变成了悬在教师头上的一把宝剑了。 为什么你教不好你的 学生 ?因为你爱的不够,爱的浓度和剂量不够,只要你的爱达到最高温度,石头也能融化。 --- 这几乎成了 教育 的广告词了。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而且应该)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 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私人感情是无法强求的。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现在许多老师一提 师爱 头就大。他发现无论如何也无法爱上一个说谎成性的,就怀疑自己师德不够告诉,就很焦虑。我想这完全是多余的顾虑。如果你竟然喜欢一个说谎成性的人,我看你是有问题的了。学生说谎我当然反感,但这并不妨碍我关心她、帮助他 --- 就像帮助一个病人一样。这就是师爱。这篇写的特别好,帮我理清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我应该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尽力爱学生。心里坦荡,其他的就不必去多管了。最重要的是我最近也把职业和事业两个概念理清了,自己的工作首先是一种职业(我没有权利把个人的情绪特别是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因为他是一项职业,我更应该遵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其次我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事业。

以上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


关于第一章(《导言:语文科课程论》)

说实话,翻开书,要先把可读性最差的第一章通读下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我偏于感性,爱把文字要感性才好看这句话挂在嘴边,但这些年一直从事相关语文教学的课题研究,还是深知理性的不易的。读完第一章,感受最深的就是王荣生先生的理性。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深刻的思辨力简直令我折服。

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的建构需要理性。理性的建构用韩雪屏先生的话形容,是基于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做了大量的清理和整饬工作的基础上的高屋建瓴的构架。以往,我对语文教学研究的感知是连成一片的,教材问题、教法问题、研究课题几者似乎都是同一个平面上的若干点,有些具体问题甚至纠缠在一起,无法择清楚。王荣生先生对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的建构思路异常清晰,他区分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类型)和七个层面(范围)(p35),并对每一种性质、每一个层面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和状态的描述。

王荣生先生归属参照系的建构,使我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坐标轴。眼下,我似乎很可以借此给自己所做的相关语文教学的各种工作先做个定位实际的语文教学、教研组长、景山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我这几年从事的以景山写作学院为基地,开展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系统的建构与实践的课题研究,我所开设的探究式语文活动课(关注北京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这些工作,究竟属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哪种类型(性质)、隶属于哪个层面(范围)。我需要对这些工作的性质和范围做清楚准确的界定。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使我未来的工作得以按照它隶属的类型与层面所应有的工作方法而展开。如何给自己的工作准确定位则是后话,这需要我继续深入研读《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对这个归属参照系精确地理解并掌握。

关于第二章(《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

这一章读起来不算吃力。关于这一点,我要感谢首师大的饶杰腾先生。近几年,屡次听饶先生的讲座。04年在首师大读研究生课程,那是第三次听饶先生谈论对课标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个目标的看法吧。我的笔记记录了饶先生当时所言,他说:翻开新课标,看第一部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只是两个角度。把工具与人文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是不恰当的。何谓工具?它是根据人的需要产生的。一根粗一些的树枝掉在地上,这还不是工具。但被原始人拿起来够树上的果子,这根粗一些的树枝就变成工具,成为人的手臂的延伸了。工具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供人使用的,否则树枝还是树枝。这根树枝本身,深深打上人的烙印,它的产生和使用就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工具是不能与人割裂开来的,它本身就有人文性,这是工具的人文性。饶先生的这一番话在当时带给我不小的震动。一方面引发了我对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关系的思考,另一方面,使我开始学着用审视的目光去解读课程标准,在实践课标标准的过程中不那么盲从。

饶先生此番评价与王荣生先生在第二章第2节《袭用分析框架的批判》开始部分中的分析观点相同,都是反对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置于对峙的两极。王荣生先生对袭用分析框架做出了质疑(破),除此,还建构了层叠蕴涵分析的新框架(立)。我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中,对这新框架以及后面的取样(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比较暂不做评价,单是这种边一破即立、破边立的研究方法,我就非常欣赏。

我认为,破是批判,某种意义上说,是破坏甚至摧毁。事实上,这些年语文教育界的改革,破的事做得相当多了。(而且还有个怪现象,对语文学科,谁似乎都有资格也有能力破它一破。)但立呢?实在是少之又少。在我看来,破是否定秩序,而立是建设,是建立新秩序,至少能为建立新秩序提供可能。这才是推动事物(不论是教育还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语文教育界不能让只破不立的风气与势力占上风。否则,危害甚大。对语文教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清算是极为必要的,但后来的建设,即提出新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更为重要。王荣生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立的范例。

关于第六、七章(《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

我想我真是非常幸运的。

幸运之一:在北京景山学校执教,这是一所教改试验的学校。我有很多参与教改的机会。

幸运之二:从01年起,景山学校启动了我校九年义务教育制初中四年学段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至今已经五年。作为为数甚少的编委会成员,我有幸参加了教材编写工作。

幸运之三:由于参加校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得以有机会对初中九年义务阶段的其他教材进行比较研究。

幸运之四:初中四年教材已经完成首轮的编写工作。编写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有很多困惑。大的困惑如:如何突出景山学校语文教学的传统特色,做出适合景山学校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发展的教材?小的困惑如:历史上景山学校的语文教学曾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写作为中心,目前我们则是大力提倡以读带写、以写促读,那么究竟该如何在教材中协调读与写的关系?初中阶段乃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究竟有没有规律性?写作教学究竟能不能安排出相对合理的序列?文言文教学在初中阶段应该有怎样的地位?具体应当有多大的比重?(刚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一点又将给语文教材的建设带来怎样的变化?)

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恰恰就是我们应当着力研究的课题。那么,研究的方法与过程该如何?我很庆幸的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读到了王荣生先生此书中《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这样两个章节。的确有顿开茅塞之感。在我面前,多了一条研究的路径(p240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教材编制的工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多了一种审视自编教材(为教材定性)的角度,多了一种可供参考甚至实践的教材选文方式我尤其欣赏王荣生先生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的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分类标准。特别是在界定每一个类型的时候,展开了国内外选文案例的比较,这一点对读者(如我)非常直观有效。我个人很喜欢书中列举的那些高水平的国外教材选文的例子,很开眼界。(且激发了我学好英语的兴趣)对照这些例子,我想,我校的自编教材同样有比较突出的定篇低档、例文失当、样本不当、用件连当的机会也没有的问题。(p317)反思教材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与研究不够有直接的关系(研究的水平取决于研究者的态度、能力,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等诸多要素)。两个研究都不够: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教材编制的工作本应是两套人马完成,但现在我们没有分开,特别是对课程内容的研制,在我的主观印象里这几乎是空白。另外,对景山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研究得不够。哪些能够保留下来,哪些不是规律性的东西,哪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我个人认为,景山学校六十年代的语文教改的成功经验从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过于感性了,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从理论上论证、甄别、提升。这一步工作力度不够,课程内容没有明确,教材编写水平就上不去,或者也是过于感性,凭经验、凭编写者个人(或小集体)的喜好。(研究是要能沉下心来,要有不急功近利的态度。我们的教材编写,不论从我校的小局部,还是更多教材的编写,据我所知,还是比较浮躁的。)

幸运的是,我校的校本教材还在修订之中,不论以教材编写者或执教者哪一个身份,我都还有机会继续实践。特别是作为执教者,应该有自觉的意识、清醒的头脑处理教材。用教材教按照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分类标准甄别教材选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是作为执教者所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王荣生先生的这套分类标准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还要在实践中拭目以待。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


关于第一章(《导言:语文科课程论》)

说实话,翻开书,要先把可读性最差的第一章通读下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我偏于感性,爱把文字要感性才好看这句话挂在嘴边,但这些年一直从事相关语文教学的课题研究,还是深知理性的不易的。读完第一章,感受最深的就是王荣生先生的理性。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深刻的思辨力简直令我折服。

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的建构需要理性。理性的建构用韩雪屏先生的话形容,是基于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做了大量的清理和整饬工作的基础上的高屋建瓴的构架。以往,我对语文教学研究的感知是连成一片的,教材问题、教法问题、研究课题几者似乎都是同一个平面上的若干点,有些具体问题甚至纠缠在一起,无法择清楚。王荣生先生对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的建构思路异常清晰,他区分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类型)和七个层面(范围)(p35),并对每一种性质、每一个层面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和状态的描述。

王荣生先生归属参照系的建构,使我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坐标轴。眼下,我似乎很可以借此给自己所做的相关语文教学的各种工作先做个定位实际的语文教学、教研组长、景山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我这几年从事的以景山写作学院为基地,开展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系统的建构与实践的课题研究,我所开设的探究式语文活动课(关注北京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这些工作,究竟属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哪种类型(性质)、隶属于哪个层面(范围)。我需要对这些工作的性质和范围做清楚准确的界定。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使我未来的工作得以按照它隶属的类型与层面所应有的工作方法而展开。如何给自己的工作准确定位则是后话,这需要我继续深入研读《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对这个归属参照系精确地理解并掌握。

关于第二章(《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

这一章读起来不算吃力。关于这一点,我要感谢首师大的饶杰腾先生。近几年,屡次听饶先生的讲座。04年在首师大读研究生课程,那是第三次听饶先生谈论对课标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个目标的看法吧。我的笔记记录了饶先生当时所言,他说:翻开新课标,看第一部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只是两个角度。把工具与人文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是不恰当的。何谓工具?它是根据人的需要产生的。一根粗一些的树枝掉在地上,这还不是工具。但被原始人拿起来够树上的果子,这根粗一些的树枝就变成工具,成为人的手臂的延伸了。工具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供人使用的,否则树枝还是树枝。这根树枝本身,深深打上人的烙印,它的产生和使用就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工具是不能与人割裂开来的,它本身就有人文性,这是工具的人文性。饶先生的这一番话在当时带给我不小的震动。一方面引发了我对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关系的思考,另一方面,使我开始学着用审视的目光去解读课程标准,在实践课标标准的过程中不那么盲从。

饶先生此番评价与王荣生先生在第二章第2节《袭用分析框架的批判》开始部分中的分析观点相同,都是反对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置于对峙的两极。王荣生先生对袭用分析框架做出了质疑(破),除此,还建构了层叠蕴涵分析的新框架(立)。我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中,对这新框架以及后面的取样(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比较暂不做评价,单是这种边一破即立、破边立的研究方法,我就非常欣赏。

我认为,破是批判,某种意义上说,是破坏甚至摧毁。事实上,这些年语文教育界的改革,破的事做得相当多了。(而且还有个怪现象,对语文学科,谁似乎都有资格也有能力破它一破。)但立呢?实在是少之又少。在我看来,破是否定秩序,而立是建设,是建立新秩序,至少能为建立新秩序提供可能。这才是推动事物(不论是教育还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语文教育界不能让只破不立的风气与势力占上风。否则,危害甚大。对语文教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清算是极为必要的,但后来的建设,即提出新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更为重要。王荣生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立的范例。

关于第六、七章(《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

我想我真是非常幸运的。

幸运之一:在北京景山学校执教,这是一所教改试验的学校。我有很多参与教改的机会。

幸运之二:从01年起,景山学校启动了我校九年义务教育制初中四年学段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至今已经五年。作为为数甚少的编委会成员,我有幸参加了教材编写工作。

幸运之三:由于参加校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得以有机会对初中九年义务阶段的其他教材进行比较研究。

幸运之四:初中四年教材已经完成首轮的编写工作。编写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有很多困惑。大的困惑如:如何突出景山学校语文教学的传统特色,做出适合景山学校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发展的教材?小的困惑如:历史上景山学校的语文教学曾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写作为中心,目前我们则是大力提倡以读带写、以写促读,那么究竟该如何在教材中协调读与写的关系?初中阶段乃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究竟有没有规律性?写作教学究竟能不能安排出相对合理的序列?文言文教学在初中阶段应该有怎样的地位?具体应当有多大的比重?(刚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一点又将给语文教材的建设带来怎样的变化?)

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恰恰就是我们应当着力研究的课题。那么,研究的方法与过程该如何?我很庆幸的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读到了王荣生先生此书中《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这样两个章节。的确有顿开茅塞之感。在我面前,多了一条研究的路径(p240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教材编制的工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多了一种审视自编教材(为教材定性)的角度,多了一种可供参考甚至实践的教材选文方式我尤其欣赏王荣生先生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的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分类标准。特别是在界定每一个类型的时候,展开了国内外选文案例的比较,这一点对读者(如我)非常直观有效。我个人很喜欢书中列举的那些高水平的国外教材选文的例子,很开眼界。(且激发了我学好英语的兴趣)对照这些例子,我想,我校的自编教材同样有比较突出的定篇低档、例文失当、样本不当、用件连当的机会也没有的问题。(p317)反思教材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与研究不够有直接的关系(研究的水平取决于研究者的态度、能力,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等诸多要素)。两个研究都不够: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教材编制的工作本应是两套人马完成,但现在我们没有分开,特别是对课程内容的研制,在我的主观印象里这几乎是空白。另外,对景山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研究得不够。哪些能够保留下来,哪些不是规律性的东西,哪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我个人认为,景山学校六十年代的语文教改的成功经验从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过于感性了,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从理论上论证、甄别、提升。这一步工作力度不够,课程内容没有明确,教材编写水平就上不去,或者也是过于感性,凭经验、凭编写者个人(或小集体)的喜好。(研究是要能沉下心来,要有不急功近利的态度。我们的教材编写,不论从我校的小局部,还是更多教材的编写,据我所知,还是比较浮躁的。)

幸运的是,我校的校本教材还在修订之中,不论以教材编写者或执教者哪一个身份,我都还有机会继续实践。特别是作为执教者,应该有自觉的意识、清醒的头脑处理教材。用教材教按照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分类标准甄别教材选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是作为执教者所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王荣生先生的这套分类标准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还要在实践中拭目以待。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幼儿教师对话》读书笔记范文


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与幼儿教师对话》。其中有关学习的气质这一章给读者提出了两个问题即幼儿要学什么、气质的定义是怎样的?为了弄明白这两个问题,我把这一章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才稍稍明白其中的道理。

作者认为,幼儿教育课程至少要包含四个学习目标:知识、技巧、气质、情绪,知识和技巧的学习不单单在学校里,也可以在其他场所有意识无意识的发生,而气质往往需通过学校来培养,最重要的气质是继续学习的气质。

关于气质的概念,作者认为,气质是一种不经强迫而时常出现的行为模式,形成一种可受个人意志及意愿控制的心理习惯。它的出现是有意图的,目标是比较广泛的。

反思如今的幼儿教育,学校更多注重的是知识、技巧和情感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幼儿良好气质的培养。教师追求的是活动内容幼儿是否感兴趣,幼儿在活动中收获了什么,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很流畅等等,其实幼儿学习的气质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如科学活动中给幼儿足够的探索机会,就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长此以往,幼儿就具备了探索的气质。相反,幼儿时期过早的教会识字和书写,幼儿的各方面还没有达到书写的要求,长此以往,就会挫伤幼儿对书写和阅读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有些气质如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幼儿与生俱来的,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种好奇心一直保持下去。有时,光是学会知识和技巧并不能保证幼儿会使用这些知识和技巧,而传授知识和技巧的教学过程可能会伤害使用该知识和技巧的气质。因此,教师在选择课程与教学策略时就需考虑如何增强想要的气质和如何削弱不想要的气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基础部分,知识是学不完的,我们应借助课堂这一形式,培养幼儿探索、阅读、动手、主动与人交往、友善、自学等气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