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 导航 > 笑对人生田秀英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笑对人生田秀英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笑对人生田秀英事迹报告会观后感,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学生:zz 家长:zz

11月19日,丰东二中报告厅内人头攒动却又秩序井然,家长们齐聚一堂。这里,正举行着“当代孟母”田秀英的事迹报告会。

田秀英,一个极平凡的妇女,一位极伟大的母亲。田秀英是山东省肥城市安临站镇冯杭村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初中文化程度。1988年,她不满3岁的儿子蔡振国在一场大火中被严重烧伤,全身皮肤和肌肉收缩,面部严重变形,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这位坚强的母亲将生活的重担默默扛在肩上,以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使蔡振国在8岁重新学会了走路,开始上学。2009年,蔡振国以初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给予了母亲最大的回报……

说起23年的酸甜苦辣,田秀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哭也是活,笑也是活,为什么不笑着活?”除了照顾儿子,田秀英侍奉公婆也是尽心尽力,悉心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直到老人去世。

多年来,她用孱弱的双肩抚养严重烧伤的残疾儿子成长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教育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用坚强的母爱使残缺变得如此完美。虽然已经看过相关的视频,但是当听到田妈妈用她最平实、最真诚的话语娓娓讲述自身家庭与命运抗争的感人经历时,我们还是震撼了,很多家长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很知足,也很幸福,我们一家人活着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世界上有让人瞧不起的人,没有让人瞧不起的脸!”田秀英在报告会中表现出的坚强、自信、大爱、感恩,是对我们心灵的最好洗礼。“笑对人生”,简单的四个字,是对我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最真的示范。

田秀英一家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许多被感动的人纷纷对这家人伸出了援手,而田秀英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在感恩社会。2006年,她在家中开设了“蔡妈妈”热线,专门为那些因烧伤致残,丧失生活希望的人提供帮助。为此,田秀英两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8年还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火矩手。

“伟大母亲”田秀英老师的报告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家长,几乎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

我们相信,在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展开的背景下,通过向田秀英老师学习,丰东会出现更多的好妈妈、好媳妇、好女儿!

FWr816.Com精心推荐

舞动生命,笑对人生观后感范文


第一次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看<<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我还以为是普通人跳的.当后来听主持人说演员都是聋哑人的时候,我惊呆了.天哪,这优美,充满神圣的舞蹈竟是聋哑人表演的!灿烂的色彩与迷人的舞姿融为一体,另人如痴如醉.演员们配合的天衣无缝,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有如进入了仙境一般.又有哪个普通人能比的过她们呢?!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切美好的背后隐藏着演员们的汗水与辛痛.她们听不见声音,更不能合着音乐跳舞.每次排练,导演张继刚总是把音量放到最大,让她们去感受震动`感受拍子.跳的时候,张导演用脚去跺地板,让她们知道每一次该做什么.而另外几位老师则在一旁用手语提醒她们.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在这之中夹杂着多少汗水与难忍的疼痛.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终于掌握了拍子,一刻不停的练了起来.

领舞的女孩叫邰丽华,今年28岁,刚结婚1年多.两岁时她因一次高烧而听不见了,随后她又失去了美妙的歌声.小时候

,老师在教室里跺地板,她立刻趴在地上去感受震动,然后她指着自己向老师表达:"我--喜--欢!"渐渐地,邰丽华迷恋上舞蹈.她去学<<雀之灵>>.听不见声音的她总是出错,老师有很多次丢下她走了.好多次她都失望的哭了,但她总是哭完后坚定的对自己说:"坚强,一定要坚强!"然后又练了起来。身上是新伤加旧伤,青一块,肿一块.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只是不停的用她优美的舞蹈去与别人交谈,诉说她的心愿`快乐与悲伤.人们叫她天使,美丽`纯洁的天使.

<<千手观音>>的表演引起了一波有一波的风浪.妈妈说那是团结的力量,但我认为那是爱的声音.

姜馨田是一位聋哑节目主持人,在春节晚会上,她"说":"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而邰丽华靠着意志与对舞蹈的痴迷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最后,我想用邰丽华的一段话来做为结尾:

残疾不是真正的缺陷,那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真正的残疾不是身体上的残疾,而是心灵上的残疾。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残缺也可以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残疾人不仅仅渴望“平等、参与、分享”;我们正在以自己的智慧和意志,和全人类一起,共创美好明天!

这,就是舞动生命,笑对人生!

感恩励志报告会观后感作文


感恩励志报告会观后感风轻轻地吹遍了校园,迎来了张绪坤博士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之课——感恩励志报告会

让人终生难忘.张绪坤博士用幽默的方式介绍了自己,随后,引来一片哄堂大笑。进入主题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我们的催眠: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自己。我们闭上了眼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背着小小的书地包,踏着熟悉的小道,走在回家的路上。打开了家门,迎来的是爸爸妈妈对我的疼爱,给我做了一大桌的饭菜,不停地把菜夹到我碗里,整个家充满了温馨的感觉。打开我卧室的门,所有的玩具都整齐的排列着。来到客厅,想起,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时的情景。我病了,父母背着我东奔西跑,到处求医,从他们焦急的神态中,从他们悉心的呵护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对我发自,内心的爱,。想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泪流满面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接下来,便是对老师的感恩。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蒙学初开的小学生,从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飞的成人,从门外汉到专才,从人类的结绳记事到今天信息时代,老师的作用时时刻刻贯穿其中。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老师。老师的默默付出换来了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老师的爱,无私中透露着平凡:像一股暖流,渗入我们的心田;像一种呼唤,帮助我们落寞的心灵找到回家的路;像一阵春风,给我们温暖和温馨。我们的老师,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一支支粉笔是他们耕耘的犁头;三尺讲台,是他们奉献的战场。老师,您辛苦了!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听了这场感恩励志报告会,使我看到了最真实的自己,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大孝,博爱,有知识,马上行动。

感恩励志报告会观后感初中作文


感恩励志报告会观后感(陈嘉兴)就在阳光晴朗的星期四,我们坐在熟悉的足球场的草地上,凝听着张绪坤博士给我们上的一节课———感恩励志报告会,感恩励志报告会观后感(陈嘉兴)。张绪坤博士为我们讲述了关于我们初中生的衣着和头发长短的知识,不要穿得看起来不要看起来不像男的,又不像女的。接着我们由喜转换为悲哀,由笑容迎接眼泪,我们进入张绪坤博士的催眠。我闭上了眼睛,回忆起我的童年,回忆起我的快乐时光,回忆起以前父母在家等我吃饭,父母为了让我多一些学习,替我洗衣服,为了让我在更好的环境里学习,拼命在外面赚钱,让我吃好睡好玩好,学校要订一些关于学习用品的,父母毫不过问就给了我钱要我交,观后感《感恩励志报告会观后感(陈嘉兴)》。父母的爱真伟大!当我再母亲的怀里,母亲如同背了十斤一样背着我,汗水渐渐从母亲那乌黑乌黑的头发里流出,当我想到这时,鼻子一酸,不禁流出了幸福的眼泪。接着说到了老师,老师天天为我们讲课,为我们改作业,天天一上完课就回办公室改作业,改完作业后,比我们先预习好下一课的内容,准备好下一课的课件,天天晚修边改作业边看管我们的课堂纪律,晚上,看管我们睡觉。十点钟左右才下班回家,回家后,可能还准备明天的课程。我们既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又要报答老师的恩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用好成绩来报答父母,报答老师,以后多一些回母校,探望老师。

《田梦儿》观后感作文


【第1篇】《田梦儿》观后感作文

星期三,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体育馆欣赏大型儿童话剧《田梦儿》。这里面的主人公是田梦,田梦十二岁时被一位捡破烂的老爷爷收留了,老爷爷每天都靠捡破烂供田梦上学,田梦在学校里有很多人都排斥她。接下来是田梦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

田梦所在的班里要表演一个节目,但是别人都不愿意扮演牛的角色,大家都说田梦事乡下来的土妞,最适合扮演牛的角色,于是田梦只好勉强扮演牛的角色,田梦扮演牛的时候不小心把正在唱歌的人撞倒了,田梦便和那个人吵的不可开交,过了一会儿,她们谁都不理谁。田梦回到家里发脾气,班长到田梦家里向田梦道歉,过来好长的时间,田梦终于不生气了。田梦的爷爷给田梦五元午饭钱。第二天,班长宣布要为山区儿童捐款,有人捐十元,有人捐三十元,有人捐五十元,还有人捐一百元……轮到田梦慢慢吞吞拿出自己的五元,大家看见了田梦只带了五元,就嘲笑起田梦,就在这时,班长也只拿出五元,然后对大家说∶“田梦捐多少,我就捐多少。J捐款的目的是传递爱心,而不是比谁捐的多,谁捐的少。田梦捐的可是自己的午饭钱呐!”

这篇话剧告诉我们与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不是只有吵架才能解决的,而是要用语言说服对方。

【第2篇】《田梦儿》观后感作文

20××年4月6日星期三大型音乐儿童剧《田梦儿》舞台剧,走进了南通。在北城小学体育馆隆重举行公益演出。

该剧讲述了田梦儿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捡破烂供她读书,而田梦儿的梦想是为爷你好分担生活压力,让爷爷住上亮堂的好房子……故事由此展开了爷孙间的亲情令人潸然泪下,同学间的互相帮助让人感动。

该剧充分展现了舞台艺术的魅力,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情节,传递出向上的正能量,带来对亲情友情,成人成才的很多思考。

执导该剧的导演――胡一飞曾经说过一句话――《田梦儿》根据美德少年真实事迹改编,用艺术形式树立身边的美德少年榜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当代少年的“中国梦”。

据悉,该剧还将在江苏、上海等 地展开巡演,确实值得观看哟!

“青春正能量,无翼也飞翔”报告会观后感


别放弃,别躲避,唯有改变自己,坚持并努力。——题记

今天,我观看了“青春正能量,无翼也飞翔”报告会,内心一阵翻涌,似有千万条脱缰的野马奔腾而过,感慨万千。

那是一位残疾人的自述,折翼天使——杨孟衡。从七岁那年,他就一直在适应着眼前的生活,为什么呢?因为在他六岁时,因为偶然的意外事故,失去了双臂,却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偿还。自从七岁开始,孟衡哥哥便努力适应没有双手的日子,无数次跌倒,都昂首挺胸地站起来,然后又跌倒,又站起来,一直不放弃。他,讲述了一个男孩的故事,我深深知道,这个男孩就是他。一路颠簸的路程,现实这无情的雨点,打击在孟衡哥哥的身上。他只有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和别人站在一起。但就是这样多许多倍的努力,力量使他不断前进,越努力,越幸运,越坚持,越胜利。孟衡哥哥坚持了别人不能坚持的坚持,收获了别人不能收获的收获。虽残,但志坚。他高考时努力,凭着不羁的精神,考了全省前60名,被中山大学录取。现在24岁,已经在读研究生了。孟衡哥哥,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无翼也飞翔!

现在,把视线转移到我们的身上。我们与10年前的孟衡哥哥比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躲避、退缩、放弃是我们的通病。与10年前的孟衡哥哥比比,我们什么都比不起。生活带给我们力量,我们却给生活一份失望;梦想带给我们一份坚强,我们却给梦想失败的现象。北风吹,心儿悲,梦中的黑。不错,孟衡哥哥告诉我们一句话——人生不是100米的冲刺,而是一辈子的赛跑;滴水穿石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如果我们对成功的渴望像呼吸一样,怎么还会离成功远呢?亡羊补牢,尤为不晚。趁早改变自己,相信自己!永不言弃!

良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再坚持,又向成功迈了一大步。现在,从每一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开始,相信自己,坚持下去,世界上一定会有我活力的身影,相信奇迹!


[“青春正能量,无翼也飞翔”报告会观后感]

英剧观后感:一个《普通人》的人生。


不同于一般畅销小说改编的英剧《普通人》,这部剧有他独特的细腻,“普通”交织复杂,下面为你推荐几篇关于普通人英剧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普通人》观后感(一)

男主康奈尔,女主玛丽安。他们在高中时期命运就纠缠在一起,他们相爱,畏惧同学的目光,总是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缠绵。

不是恋人,只是朋友,虽然是上过床的朋友。他们心是连在一起的,外表的朋友,内心深处的恋人。却因为有阶层摆在面前,靠近,退缩,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分离,互相换过多次恋人。

原生家庭对富有的玛丽安影响很大,她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殴打母亲,偶尔也会殴打她,她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她甚至不懂得如何爱自己。两任的男朋友对她施行性虐待,虽然是她这么要求的。两任男朋友都不爱她,他们只不过是想征服她,由此出现幻觉,以为那就是爱。玛丽安不懂得保护自己,她的门是敞开的,人们可以随意伤害她,她的朋友,家人,同学,男朋友,似乎人人都可以伤害她。因为她总是唯唯诺诺,言语不知向谁倾述,万般苦水都藏在心里。

高中时期康奈尔伤害过她,大学再次见面,玛丽安原谅了他。正是从大学开始,康奈尔开始一步步觉醒,当然,这都是玛丽安的功劳,要不是她建议他去圣三一学英语系,恐怕他不可能有之后的成就。后来兜兜转转,四年过去,玛丽安与康奈尔互相改变了彼此,玛丽安最终相信她是值得被爱的,并且无条件的依赖康奈尔。她对他言听计从,他爱她,所以她是自由的。他们回归正常的生活,跨年那天高中同学聚会在一家餐厅,康奈尔和玛丽安在众人的面前亲吻,男主说,我爱你。此刻她便得到救赎。

《普通人》观后感(二)

此剧给我的印象都是主角的内心刻画很深刻,注重长镜头,空镜头,注重人物细节的风格。很多都是主角的反复,纠结,矛盾折磨,放空,很细节。

女主玛丽安是一个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这让她形成了孤僻,不善与人交际,说话并不圆滑甚至带刺的人。她的经历让她对自己有些厌恶,稍微带些病态,但她对世界又有那么一些希望,我觉得她最缺少的是温暖吧,可以不被同学讥笑身材,有关怀备至的母亲,有疼爱自己的哥哥,说的上话的朋友,对纯洁的性的渴望,她希望这个世界不粗暴的对待她。男主康奈尔是一个家庭并不富裕,可有着一个开明的母亲,身材高大,成绩优异,在高中的时候人缘很好,但他对他的朋友并不抱有全部赞同态度,他只是为了融入这个圈子而隐藏了自己,他懂得自己并不喜欢朋友们在女孩子背后说的轻浮话,却也不置否认,不予制止,康奈尔一直都是女孩子们喜欢的类型吧,当进入大学的生活并不再如高中一样,他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活的节奏丢失。

康奈尔和玛丽安的关系非常奇妙,在高中时,为了不让彼此收到瞩目,选择地下恋情,毕业后两人不欢而散,大学再次相遇时的两人关系明明暗暗,两人都不把话说明朗。有些我想我可以看懂,可能是男主自尊心的缘故吧,总之,两个人在谈了几场不属于彼此的恋爱后,最后才发现彼此才是相处起来最舒服的人。

这部剧里的性爱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安静平和,感觉很舒服,没有太多的激情,就是简简单单的享受,原来也可以这样。

这部剧看完之后很容易致郁,色调基本是冷色,音乐即使是欢快一点的,在场景下我还是觉得有些悲情,你能感受到主角的快乐中的哀伤,结局是好的,但不是非常皆大欢喜那种大喜,两人还是很平静的接受,两人关系的过度是一个缓坡,坏的时候很虐,好的时候又不是那么急,很符合两个人的性格,一切都是那么平常,你看着看着才会明白两人之间对彼此态度的转变。

《普通人》观后感(三)

主角两人是爱尔兰小镇斯莱戈的高中生,康奈尔成长于清贫的单亲家庭,被年轻的母亲洛琳一手带大,与人和善,迎合一切;玛丽安成长于男权至上的富裕家庭,父亲死后她依然活在哥哥艾伦的精神暴力之下,母亲丹妮斯又是个毫无作为的逃避主义者,校园刺头,目空一切。两人看似站在截然相反的对立面,却拥有着共同的性格底色:不外露的自卑。由于洛琳在玛丽安家做清洁工,他们俩在校园之外有了额外的交集,也正因为缺少了周围人群的目光,两人才能小心翼翼地多说几句。

一开始自然谈不上什么感情,但玛丽安和康奈尔都很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孤独”的相似点,这份特质加速了两人的破冰——也仅仅是破个口子。两人对彼此一无所知,害怕改变带来未知的挑战,只能小心翼翼地隐瞒真相,维持“现状”。在初尝禁果时,这份古怪更为明显:康奈尔丝毫没有小年轻的猴急与兴奋,而是满心为玛丽安着想的理解、迁就与礼让。

在这段秘密的关系中,他们为对方着想的程度都胜过了自己……除了不愿曝光关系的自私。终于,“地下情”慢慢浮上了水面——如果不是康奈尔的鼓励,玛丽安不会去参加学校活动,如果不是玛丽安被人轻薄,康奈尔也不会当众维护她,而后一起过了夜。康奈尔在温存之余,更是向玛丽安保证“我永远不会伤害你”。到此为止,两人的关系都还算是在正轨之上稳步发展,只可惜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没有夯实的基础,稍稍经受些许考验便一触即散.

后来关于两人的风言风语传遍了学校,面对朋友们一半八卦一半调侃的询问,康奈尔瞬间被吓坏了,他突然成为了大家的焦点,他被拖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舒适圈。对此,康奈尔的做法不是去尝试适应改变,而是迅速“缩回”到和玛丽安亲密之前的状态,比如向蕾切尔道歉并邀请她去参加舞会,还自以为如此伪装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在康奈尔看来,否认这段关系对两个人都有好处,玛丽安不会被他拖累,自己也能摆脱所有变化,殊不知此举熄灭了玛丽安刚刚燃起的被爱的希望。哪怕母亲多次批评,康奈尔都固执地认为(欺骗)自己没有错,直到朋友告诉他“大家早都知道了你们的事”,康奈尔才愿意承认自己毫无意义的决绝,对玛丽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上了圣三一大学后,康奈尔和玛丽安各自过着没有交集的生活,直到他们在加雷斯的派对上相遇。短暂的尴尬和扭捏之后,“老同学”迅速重新熟悉了起来。相比之下,康奈尔显得更意外些,因为焕然一新的玛丽安在大学里看上去如鱼得水——就好像高中时的自己一样。更广阔的舞台,更高知的同伴,更鲜活的生活,似乎让玛丽安放开了不少,两人也得以把过去的心结解开了一部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他们俩真把过去的事放下了,也就不会有随后的再续前缘。

当然,一开始两人只是恢复了普通朋友的关系,可随着交流的密切,他们迟早都会谈到那些绕不开的话题。长大的好处在于能看清许多过去不明白的道理,康奈尔告诉玛丽安(同时也是告诉自己):高中同学们知道他们俩那点事儿,但没人在乎,许多焦虑和顾忌其实毫无必要。康奈尔总是不停对玛丽安道歉,其中大多出于不自信的自卑,可这一次却是准备许久的心里话。玛丽安早已不再怨怼康奈尔了,此番原谅更是彻底解开了心结,如释重负的她没多久就和加雷斯分手了,因为不用再伪装的她不想再重蹈覆辙。

与此同时,玛丽安越来越馋“老相好”了,她还借着酒劲主动向康奈尔求爱、索吻,摆明了要重燃旧情。康奈尔拒绝了,一方面是他不想趁人之危,更重要的是他还未做好在别人面前与玛丽安亲昵的思想准备——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要做到就是另一回事了,他仍然只能接受低调的亲密关系。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能抵消原生家庭带来的折磨,反而会让痛苦翻倍,哥哥的痛骂侮辱,母亲的无动于衷,都再次提醒了玛丽安的卑微。

在家里受到的折辱,使得玛丽安更加贪恋、渴望康奈尔赐予自己的关爱,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她愿意为康奈尔做任何事情。比如两人拒绝了佩吉的3P建议后,玛丽安表示“只要你愿意我就乐意”,这种不顾自我来取悦爱人的灼灼热情,再次吓到了康奈尔。康奈尔的潜意识里始终在质疑“我值不值得她爱?”不愿对感情高调,就是他下意识里留的后路,正因这份从未消失过的犹疑和纠结,才让身边所有人都为他们俩感到磨叽和拧巴。

杰米对玛丽安动手动脚的行为,刺破了这层别扭的隔阂。康奈尔吃醋,证明了他真的在意、想拥有玛丽安,但康奈尔只敢独自生闷气,也说明了他的胆怯和懦弱,玛丽安看在眼里、怨在嘴中、急在心底。参加同学生日派对在泳池边的那一刻,是康奈尔最好的机会,轻抚爱人的纤腰,亲吻爱人的肩膀,鼓足勇气的他几乎就要成功了……可惜,在没来由的一哆嗦后,爱潮瞬间退去,所有努力都功亏一篑。

暑假分手之后,两人都有意无意地避开了对方,直到他们在斯莱戈重遇——没办法,他们的家乡太小了。越是不正常的关系越会努力装作正常,玛丽安和康奈尔再次重拾了“友谊”。他们都试着去过新的生活,玛丽安成为了杰米的女友,康奈尔和海伦走到了一起,尽管都忘不了对方,但两人还是戴上了虚假的面具伪装自己。后悔的康奈尔先受不了了:在两人双双拿到奖学金的夜晚,醉酒被抢劫的康奈尔求助了唯一背得出号码的玛丽安,借着失态讲胡话的劲头,他说出了自己的不甘和疑惑。

通过对夏天的反思,两人突然发现,看似主动热情的玛丽安,其实要比康奈尔更加被动,康奈尔自以为识趣的离开,在玛丽安眼里却是轻而易举的抛弃,他们的共同点就只有殊途同归的怯懦……也许时间会抚平一切——当下一个夏天来到时,玛丽安主动邀请在欧洲游学的康奈尔到意大利的庄园小住.直到一起骑车去购物,他们才意识到此时此刻是近一年来两人最放松的时候:康奈尔和玛丽安早已在心中设下了锚点,把对方当做了永不冻结的港湾,这份深入灵魂的羁绊,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借着这次机会,两人提到了一直存在却讳莫如深的关键结症:金钱和阶级。

相比起肉体的交合,玛丽安和康奈尔之间触及灵魂的交流来得实在是晚了些……有意思的是,此次真正交心后,两人只是亲吻而没有做爱。看诊断病很快,医疗病症却要花许多时间。玛丽安独自跑去了瑞典,也不回家过圣诞节,牵肠挂肚的康奈尔不断对她进行远程“治疗”,通过回想在意大利的那个夏天,告诉玛丽安“你没有错”。康奈尔锲而不舍的鼓励和慰藉,总算把害怕被珍惜、迷失在SM中的玛丽安拉了回来——康奈尔的存在,令她重新开始希冀自己仍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可别觉得这一时期的康奈尔有多积极健康,他对玛丽安的鼓舞,都建立在自己的抑郁和对女友海伦的心不在焉上,受到朋友罗伯之死的刺激,情绪崩溃的康奈尔后来更是去做了心理咨询……所以,才有了两人在葬礼上相拥,久久不愿放手的一幕。

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人,都无法接受另一半对“前任”有如此强烈的执念,海伦不得不与康奈尔分手。轮到玛丽安陪伴处于艰难时刻的康奈尔了,其实两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多做什么,仅仅是开着远程聊天看书、睡觉,明白有彼此陪伴而已。这一时期,在生活中形单影只的两人是孤独的,但在精神上他们却是自由的,因为不再需要去隐藏各自的孤独。

经历了种种蜕变与成长,两个人重新回到了起点。完满又一个夏天到了,康奈尔和玛丽安已恢复了(除肌肤之亲外)最好的关系。面对玛丽安再一次的靠近,康奈尔选择保持距离,为了留住“友谊”,他希望两人之间能纯粹一些——哪怕他们都认识到了彼此在一起时从不会孤单,分开后也没有过真正的快乐。玛丽安很着急,也很失落,他总是不知道康奈尔究竟想要什么,而她的性格又注定只能把机会送到对方面前,让康奈尔去做最后的决断。寻常的爱情故事,到这里就该告一段落了,但康奈尔和玛丽安的并没有结束,而是另一段新的开始。

康奈尔得到了去纽约读硕士的机会,可他不打算接受,只想寸步不离守在爱人身边。除了这个小疙瘩外,两人的关系可谓突飞猛进,在洛琳的建议下,玛丽安去了康奈尔家过圣诞节,自己也从冷漠无爱的家庭中抽离了出来……他们不再惧怕周围的眼光,一起跨年、接吻、示爱,享受着无可替代的绵绵情意。

这崎岖的一路实在走了太久,但愿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对于爱情,如此这般或许足矣,但对于人生,这般如此还远远不够。玛丽安在找到“家”的感觉后,希望康奈尔能把握去纽约的机会,鼓起勇气去面对未知的富有挑战的新生活。

你可以去大城市,我也可以留在家乡,这次分开并不意味着别离。人们歌颂爱情,是因为爱情的稀缺和珍贵;爱情的伟大,往往不是因为它拘泥于男女间的那点事,而是因为它能带给人前所未有的积极成长。故事的结尾,康纳尔和玛丽安用他们的选择,做出了“不再错过”的宣言。我想,这就是《普通人》所富含的意义,用一段不凡的爱情去讲述一段再“平凡”不过的人生。

原文作者:陆冠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