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200字 > 导航 >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2024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200字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2024。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2024,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2024

今天,我们学了《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文中主人生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作者琳达的爸爸妈妈及她的女儿温迪捐献眼角膜的感人故事,说明了器官捐献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展现了“我”的一家人的高尚情怀。

虽然人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眼睛还留在人间,来看这美好幸福的缤纷世界。文章写的很感人,他们一家人都是非常有爱心的。如果是我去捐献眼角膜,我一定不会同意,读了这篇文章,我也要向琳达的一家人学习,把我身体里的所有的完好器官捐献他人,让爱心的接力棒一程又一程地传下来。

我现在深深地认识到帮助别人是快乐之本,我会在今后尽我所能去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请大家记住,多帮助别人并不是坏事,有可能在你帮助别人的刹那间你收获了许多幸福。如同那句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永生的眼睛》读书笔记600字2024


《永生的眼睛》读书笔记600字2024

《永生的眼睛》通过写琳达一家人无私捐赠眼睛角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下面给大家分享《永生的眼睛》读书笔记,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永生的眼睛》读书笔记1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叫《永生的眼睛》故事内容是:作者14岁时,母亲就突然去世了,作者伤心欲绝,这时几位警官进来问爸爸:“您同意医院取走尊夫人的眼睛吗?爸爸不假思索的同意了,这让作者感到气愤,对爸爸大吼道:“爸爸!妈妈完整地来一了这个世界上,也应该让她完整的离开!”爸爸向作者解释了一番,原来,爸爸和妈妈生前早已约定好了,待他们死后,一定要把所有完善的器官,由其是眼角膜。一定要捐献给他人!作者渐渐长大了,父亲也面临着疾病。父亲对作者说,待他死后也要和母亲一样把器官和眼角膜捐献出去,得知此事的小温迪——作者的女儿,热泪盈眶地说:“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我觉得作者的母亲和父亲是多么的无私奉献,是多么的为他人着想,是多么的助人为乐呀!

老师说:“这还不是课文的结尾。”说着把两段文字出示在了黑板上。同学们看了都呆若木鸡。没想到,作者又签了一次同意捐献眼角膜的协议,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意外中丧失了生命!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悲伤的事呀!一朵最鲜艳,最芬芳,最美丽的花朵,竟然在她是花骨朵儿时就已经凋谢了。小温迪是多么的善解人意,多么的助人为乐,多么的处身设地的为他人着想呀!可是她却这样的离我们远去了。不过她也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些看不见的盲人。她肯定会想!如果我死后都能为那些看不见的盲人做出一点儿贡献,那么我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这一家人都有着无比高贵的品质,他们无私奉献,他们善于帮助他人,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为别人着想,我非常赞焦志伟同学的发言:“如果你将眼睛捐献给盲人们,让他们重见天日,也相当于换了一种方式让你的眼睛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用眼睛欣赏着这大千世界。

《永生的眼睛》读书笔记2

寒假里,我又与我的老朋友《小学语文阅读新干线》见面了。85篇文章,真是字字珠玑。其中最打动我的是《永生的眼睛》。

文章主要写了三个人捐献角膜的事。琳达的母亲被疾病夺去生命后,将角膜捐献给了别人,琳达认为母亲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因此痛苦难忍。但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席话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多少年后,父亲与世长辞了,琳达尊重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这一举动让琳达14岁的女儿温迪感到骄傲与自豪,并郑重地立下了学习外公、捐献角膜的志愿。两周之后,善良的小温迪竟因交通事故而丧生,琳达强忍着悲痛,又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光明。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及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这封来自勇敢者角膜移植中心的信将抚慰琳达的丧女之痛,让她看见温迪美丽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读完故事,我的眼里早已泪光盈盈,我也仿佛能看到那双美丽的碧眼,闪动着热爱生命的光芒,更闪动着永不熄灭的爱的光芒。“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吗?”温迪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确实,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处境困难和遭遇不幸的人,他们需要我们伸出援助的手,献出关爱的心。如果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带给不幸的人希望,并让爱心之花在大地上越开越美,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我又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些文章:许多年轻的志愿者主动捐献了骨髓;丛飞叔叔在临终前将自己的器官都捐了出去;姜达敖伯伯用爱心扶助了多少贫困的孩子;李嘉诚爷爷捐巨款使数百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他们都用无私的奉献让爱的光芒熠熠闪耀,让爱之光照亮了更多人的眼睛,照进了大家的心!

《永生的眼睛》读书笔记3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了《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件令人眼泪淌下、极致悲伤的故事:

琳达14岁那年,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母亲。当天下午,警官来到他们家,问是否可取用她母亲的角膜,爸爸居然答应了。琳达极至爱她的母亲,她冲动地认为,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完整地离去,一根毫毛也不能丢,何况是角膜。父亲平静地教育琳达: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身的一部分,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献器官了。

父亲老了,他愉快告诉琳达,死后他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并认为一个盲童能像琳达的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这是件好事。温迪知道了外公的心愿,说以后也要学外公捐献器官,琳达这才得知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而是教育孩子为一切给予的高贵品质。

天有不测风云,琳达年幼的女儿也丧于车祸,她把女儿的角膜捐献出去后,收到了一封信,并得知两个昔日盲童重见天日,并能画出美妙的画后,她十分开心。

读完之后,一颗晶莹的泪珠淌在我的面颊,“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多么令人感动的言语,竟出自十岁少年之口。我曾试过装残疾人,无论怎样,他们的痛楚我们是感受不到的。即使只缺一个小拇指,那就要面对许多困难。在盲童学校里,妈妈来看望盲孩时,可爱的孩子们摸着那张熟悉而陌生的脸,想知道自己的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大声呼唤:“让我看一次吧,哪怕就睁眼一次!”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死后,捐献出所有完好的器官,可以让无数残疾人得以健康。

我死后要学温迪和她的外公一样捐献器官,救助一个个因患癌而危垂的生命,让一个个残疾而想轻生的人摆脱残疾!

《永生的眼睛》读书笔记4

我们今天学习了《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母母亲死后想捐赠器官,可女儿不干,在女儿琳达长大后,终于明白了父母为什么要捐献眼角膜。最后她激动地把温迪抱在了怀里。我最欣赏的是这句,“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已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这句话可以说明作者为自已的母亲打抱不平。因为琳达认为母亲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把母亲的眼睛角膜给予他人,那么母亲就变成了残疾人,她如果到另一个世界,也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为什么要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还要承受着这种折磨,这使琳达无法理解。

“琳达一个人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于这自已身体的一部分。”父亲给琳达在讲道理,使琳达明白了能在死后为残疾人捐赠器官是件很光荣的事,也是唯一能为这个世界做一个小小的无私奉献。父亲跟琳达说“他和妈妈认为如果死后能为那些残疾人做一些奉献,那么他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这可以说明父母非常愿意帮助那些残疾人恢复健康。从后面,一天父亲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角膜。这说明了父亲对残疾人特别关心,甚至认为只要能帮助那些残疾人,就算是心脏、皮肤也都要捐。从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了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角膜。这说明琳达已经明白了父母捐眼角膜的原因。因为如果她不明白的话,也不会遵照他父亲的旨意。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这说明父亲认为做为一个健全人,我们应该捐赠眼角膜。因为假如你是一个盲人,你一定会自暴自弃,就算你不自暴自弃,你也只能凭着想象的空间编织一个虚拟的画面,到那时你就可以体会到那些盲孩子心理,既然我们是一个健全的人,我们就应该捐献器官,使我们得到永久生存。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600字读后感4篇


永生的眼睛讲的是琳达的父亲将她去世的母亲的眼角膜捐赠给别人,琳达为此痛苦难忍。在父亲的劝慰下,琳达终于明白了父母亲的心愿。下面小编整理了永生的眼睛读后感600字读后感4篇,欢迎阅读!

篇一: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永生的眼睛》,它给我上了珍贵的一课,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

这篇课文是讲琳达的父亲将她去世的母亲的眼角膜捐赠给别人,琳达为此痛苦难忍。在父亲的劝慰下,琳达终于明白了父母亲的心愿。父亲去世后,琳达尊重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角膜,这一举动让琳达14岁的女儿感到骄傲与自豪,并立下了学习外公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学完这篇课文,我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次美术课,我小心翼翼地用着新买的蜡笔,生怕一不小心就折断了笔尖。同桌小芳没带蜡笔回来,就向我借。我心里想:凭什么借给她呀?这可是我的新蜡笔,如果她把蜡笔弄断了怎么办啊!于是我就吞吞吐吐地说:我还在用,等一会吧。过了一会,小芳又向我借,我心里满是不乐意,就说:再等等吧下课铃响了,望着那盒新蜡笔,望着小芳的黑白图画,我不停地在心里问自己:我这样做对吗?

琳达一家用眼睛角膜传递着爱心,让盲人重见光明。可我连一盒蜡笔也不肯借给同学,我知道自己错了,我的心里盛满了愧疚。

只要人人的心里都藏着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世界将会更美好!

篇二: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读了《永生的眼睛》,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好处。

《永生的眼睛》记录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有一个家庭,这个家庭里的一位成员--母亲在她女儿14岁的时候去世了。一天,一位警察来到我们家,对父亲问:可不可以把夫人的眼睛角膜献给医院呢?父亲听了,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但热爱着妈妈的女儿感到了不满和惊讶,后来,父亲告诉了她其中的道理

平时,大家都乐于帮助别人,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记得有一次,我忘带了橡皮,同桌的小智送给了我一块未开的新橡皮,我连忙谢了他。这一件事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充满欢乐和乐于助人的好人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去世以后,把自己无损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让他们来创造奇迹。因为伟大的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篇三: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这个星期,我学了《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文章讲了琳达父亲将她去世的母亲的眼睛角膜捐赠给别人,琳达为此痛苦难忍,但父亲的一席话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父亲去世后,琳达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角膜,这一举动让琳达14岁女儿感到骄傲与自豪,并立下了学习外公捐献眼角膜的志愿的故事,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使我感到了人生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记得有一次美术课,我的同学小万因为忘了拿顔色笔,所以向我借,我对他说:好的,这盒顔色笔我和你一起用。他非常高兴地说:谢谢你,你真是我的好同学啊!我说:不用谢,彼此都是同学,客气什么!在这节美术课上,我们都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非常开心。这件事令我感到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快乐。

篇四: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琳达小姐一家让盲人重见光明的事情。

前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她的母亲。从那以后,琳达想,我再也得不到母亲的呵护了,泪水就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一天,一位警官来到他们家,问:您同意把尊夫人的眼睛角膜捐献出来吗?父亲居然不假思索的答应了,琳达听了后对父亲哭喊着说:妈妈完整的来到世上,就应该完整的让她离去。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妈妈?琳达,一个人给予别人重要的东西,过莫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原来,她和妈妈早就有一个秘密的约定,那就是死后捐献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坐公共汽车回家。过了几个站,上来了一位腿脚不方便的老爷爷,一位好心的叔叔把他扶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老爷爷笑着对他说:小伙子,谢谢你。那位叔叔说:不用谢。我可以看到这一位叔叔对那一位老爷爷的好心。

读了《永生的眼睛》这一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我要向书中的主人公学习,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1):

《童年》读后感暑假里,妈妈让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其实我一向不喜爱读书,我是个个性爱动的孩子,但是这次不一样,我很快就被书中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深深打动。阿廖沙命运悲惨,从小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爱他,两个舅舅更是厌恶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以及高尔基的勇气。他的童年跟我们此刻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生活在蜜罐里。每一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真的不能想象他是怎样撑过来的?想想高尔基,再想想自己因此,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发奋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完美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完美的印象吧!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2):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高尔基的著作《童年》,这使我感触十分得深,正因高尔基的童年实在是太悲惨了。

《童年》这本书讲的是在一个黑暗的年代,高尔基度过了一个令人窒息的童年,但他却获得了坚强的力量去应对贫困的生活。一开始,高尔基的爸爸和小弟弟去世了,他和外婆搬到了外公家,整天听到外公批评家里人,他自己也常常被挨打,但是高尔基总是用乐观的情绪去应对。在童年生活中,高尔基的两个舅舅十分谈心,总是想要他外公的家产,因次高尔基和外公外婆经常搬家,但也结交了不少好朋友。

英国的雪莱说得不错: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觉得我们就应向高尔基学习,正因他应对困难的时候总是不害怕,总是会以乐观、勇敢的心态去应对。高尔基的外婆十分爱他,每一天晚上总会给他讲许多搞笑的童话故事。虽然外公会骂高尔基,但是他是刀子嘴,豆腐心,还很爱高尔基。高尔基的两个舅舅很贪心,总是向外公要钱,要房子,还把一个舅妈害死了。在学校里,高尔基还有很多好朋友,他们经常用课余时刻,捡废品,去卖钱,上交给外婆,减轻家庭的负担。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

《童年》真的是一本好书,期望经过我的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坚信我,没错的。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3):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丧父,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哭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十分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正因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生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正因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向支撑着。

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完美的生活务必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4):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好处非凡的书《童年》。

《童年》是著名作家高尔基传三部曲的第一部。这本书以高尔基本人童年的生活经历为题,并在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高尔基残暴的外祖父几乎每一天都抽打高尔基,而我们的爸爸妈妈对我们充满了疼爱与关心。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幸运的,是没有痛苦的。高尔基幼年丧你,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童年。十一岁时最疼爱他的母亲也不幸病逝,高尔基成了一名名符其实的孤儿,小小年纪就开始只身到人间谋生,在俄国的最底层社会受尽磨难和艰辛。而此时的-我们却呆在美丽的校园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发奋地学习知识和本领。。。。。。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高尔基却成就了其伟大的一生,成为俄国最杰出的文学家!和高尔基相比,成长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又岂能不更加加倍发奋?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5):

7月9日,我读了一本自传体小说《童年》,书中形象的描绘了主人公阿廖莎悲惨的童年。阿廖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亡了,阿廖莎的父母把阿廖莎托付给了外祖母,外祖父的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会去疼爱他。外祖父不大喜爱他,两个舅舅也更是厌恶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尽然在这种环境走了出来。阿廖莎的童年和我们相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和他相比起来我们有多么的幸福啊!每一天多坐在宽敞而明亮的教室里,还有一些博学多才的老师教导我们;一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肯定会给你准备一些十分好吃的东西。

因此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的时光,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

如今,我已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了,要更见发奋学习,不好让完美时光离我们远去,要为只记得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6):

放假这段期间我读了《童年》这部长篇小说,这是高尔基的自传性的三部曲的第一部。

这部小说描述了阿列克谢在他父亲去世后在他的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时那样的冷酷无情,他的母亲在他父亲的遗体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祖父家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他们毒打妇女儿童,在这个家只有外祖母爱他,外祖母常常给他讲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祖母带给了他无限的欢乐,外祖母的温柔、乐观,温暖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坚强的应对痛苦的生活。

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谢的童年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这部书,生动、形象、细腻,的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形象的描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7):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他讲述了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的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本书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孤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阿廖沙(高尔基)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家是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的小市民习气的、令人窒息的家庭(liuxue86)。他的舅舅们几乎天天打架,而外祖父也可谓是刀子嘴豆腐心:看起来是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内心却有善良的一面。唯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他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到处打工;那时,他的性格十分恶劣,甚至是个野孩子,打架、偷东西。人们都以为他长大了不会是个长志气的人,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为世界文学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为此进行了一个比较:如果我们此刻也生活在那种环境里,长大了之后我们会怎样?然而高尔基却做到了,这是什么?我想,这是信念。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8):

童年每个人都以前历过,童年里有快乐,有幸福,童年时美妙的,童年是充满阳光的,值得回忆的很多很多而阿廖沙的童年却很悲惨。

阿廖沙3岁丧父,失去了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開始降临到他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他,使他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但外祖父也有慈爱的一面,比如书上说道:外公那端正瘦小的身体轻贴我,他开始讲自己童年的生活,他的话语沉重,滔滔不绝。他讲着讲着,在我眼里形象高大起来,这个干瘦的老头忽然变成了童话里的大力士,他独自一人拖着一条巨大的灰船逆流而上。他一向讲到天黑,待他亲切的和我话完别之后,我才知道外公并不凶狠,也并不可怕。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幸福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在現在許多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打,正因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他们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個個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根本不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一样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完美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9):

高尔基从7岁起就没有了爸爸,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外婆生活。别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没有,他有的就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和一个旧书包。然而他没有埋怨妈妈,而是更发奋得读书,准备孝敬辛苦的妈妈。《童年》这本书记载了高尔基儿时的一些故事,中间夹着一点点的苦涩,还阐释着做人的道理。高尔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能成才,真让我佩服。

天哪,相比之下,我的童年和高尔基的有着天壤之别。我每一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是多么幸福呀!在家里我就是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一点不满意就会乱发脾气。但拥有着这些,我并不知足,我总是奢求更多。正因在我的眼里,我就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我就就应要什么就有什么,别人有什么,我就因该有什么。的确,我不用像高尔基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知道父母养育我是多么的辛苦,我就应悔过自己以前的奢侈,我就应不再浪费,我就应学会珍惜和感恩。

那么,就从此刻开始吧。我要更加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好好发奋学习,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长大后必须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童年的读后感300字2024(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欢乐的笑声,开心的游戏,纯洁的友谊,父母的关爱而高尔基的童年却与我们的截然相反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阿廖沙在三岁时就是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了外祖父家,在那里,外祖父的残暴,舅舅们的无情,继父的恶毒都对阿廖沙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最终在阿廖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产了他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读者作者高尔基的悲惨的童年生活,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有爸爸妈妈的疼爱,与玩伴的欢笑声,那百玩不厌的游戏都让我无比怀念,虽然高尔基没有幸福的生活,但他又外祖母的疼爱和关切,让高尔基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外祖母勤劳,善良,他是全家的精神支柱,常常给给阿廖沙将好听的故事,也潜移默化的叫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读了《童年》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的童年十分幸福,不用干苦活,没有遭到亲人的打骂,我们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不愁吃不愁穿,而高尔基要忍受着寒风暴雨度过自己的童年,我们就应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年代,但是,在我们享受幸福同时也让我们少了一些付出,一些执着,一些用心,一些发奋

高尔基用他的童年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在阴冷黑暗的地方我们不必害怕,或许我们再跌倒的地方站起来,发奋摸索着,终会从这条阴冷的小巷走到光明的大道!

简爱读后感300字2024


简爱读后感300字2024

简爱读后感300字2024(一):

简爱读后感

读了简爱这本书后,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诚恳,要坚强。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了父母,寄养在舅舅家里,虽然百般努力,但仍然难逃舅母欢喜。之后她被关进慈善学校,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坚持学习,当了六年学生和两年教师。慈善学校毕业后,简爱鼓起勇气迎接新生活,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就在即将获得感情的时候,一桩隐瞒了15年的秘密使婚礼成为泡影,然后又阴差阳错的得到了惠特克劳斯。一位好心人收留了她,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

这个故事告诉我,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就应诚实,要善待自己的仇人,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被我们感动。简爱就是如此,善待自己的舅母,也是善待自己。

必须要坚持,婚礼的秘密没有让简爱放下,而是更坚强,能够说是一种磨练,只要坚持下去,努力下去,你必须离自己的目标和真爱更近。

简爱就是我们的榜样,你也会坚强!

简爱读后感300字2024(二):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感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用心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感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齐,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此刻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就应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就应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简爱读后感300字2024(三):

《简爱》这一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最近被我发现了。我仔细地阅读着。《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她出生在英国约克郡一山区小镇桑顿,是乡村牧师帕特里克。勃朗特的第三个孩子。夏洛蒂在1847年8月写成了长篇小说《简。爱》。《简爱》故事主要讲了小姑娘简爱从少女长大成人的故事。简爱自幼没了父母,被亲舅舅收养着。舅舅去世后,舅妈整天欺负简爱。之后,简爱被送到了孤儿院,在那里生活了8年。然后,简又去当家庭教师,最后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婚。

我很喜欢第五章:来到洛伍德(洛伍德孤儿院)。当时,简刚到孤儿院,她经历了十分辛苦的一天。那个孤儿院的孩子们一周最多能吃两次面包加干酪和咖啡,而且他们吃到烧坏了的粥都不敢吭声,每一天早上起来要很晚才能等到洗脸的水,那里的老师十分严厉,做错一点事都要站在大厅里受罚,但事,有一位老师谭波儿小姐却破了一些规定,让学生们过上了好一点的日子。

简爱的不幸让我觉得:此刻的生活太完美了,我们要珍惜此刻的生活。遇到挫折也不能不坚强。

简爱读后感300字2024(四):

简爱读后感

简爱是一位平凡的女性,父母的双亡迫使她过早的受到与同龄人不等的待遇,寄人篱下的生活也让简爱更清楚的看清了这个社会,但是幸运的是简爱在寄宿学校里找到了影响她一生的朋友――海伦彭斯,这使得简爱拥有了正直、高尚、纯洁,让她的心灵没有受到污染。

《简爱》向世人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生的价值=尊严+爱。简爱是位具有平等和独立意识的女性。她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和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世人皆平等,在那个年代,能够诞生出一位如此有思想的女性实在是不容易。

当罗切斯特欺骗了简爱后,简爱为了尊严而决定离开,简爱追求平等与自由,能够说《简爱》问世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很多女读者在这个相貌平平,过早饱尝人生辛酸、却始终没有失去与生活搏斗勇气的简爱身上寻找到自己的影子。

读了《简爱》后我懂了:生活无论多么艰辛,但这一切都会是暂时的,只要拥有善良的心,勤劳的手,就会实现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尊严+爱。

简爱读后感300字2024(五):

简爱读后感

小说主要讲的是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过程。她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不平等的待遇让她饱受欺凌,小小年纪就成受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委屈和痛苦。成年后,她成了桑恩费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主人的尊敬和爱恋。但是命运是如此的残酷,她又付出了难以计算的代价,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读了这部小说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应对艰难的生活和不满的命运务必反抗,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做一只逆来顺受,只会讨好别人的狗;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

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


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

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一):

这天我看完一本叫童年的书!这本书是着名作家高尔基写的书!十分好看!!!

这本书是着名作家高尔基回想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写出来的着名经典名作!

童年是高尔基的童年人生三部曲的第一部。之后两部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在社会上谋生!以及在思想、学问,社会经验等方面获取进步的过程。人生三部曲又称为自传三部曲,阿廖沙就是高尔基本人的写照!

我的明白是回顾了每位大人的完美的童年,就像文中所说的主人公:阿廖沙、姥姥、姥爷、母亲、父亲等!!等!!等!!其他主人公。这本书主要写了阿廖沙的一生所有搞笑精彩的片段!我觉得十分十分的经典!不愧是着名的作家,还是一名文学巨将呢!

这本书以前被着名作家罗曼罗兰和着名作家巴金老爷爷的评价过!我就觉得这部马克西姆高尔基写的文章十分十分顺!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不知道同学们是怎样评价这本书的,或者大家是怎样评价这本马克西姆高尔基写的着名文章!

我打算以后也写这种世界级别的高级名着!大家信不信呀!

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二):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使我们一生难以忘怀。童年反映了我们儿时的喜怒哀乐,我想这么些个喜怒哀乐早已在我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然我们来看看在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中《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的悲痛年吧!

《童年》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在阿廖沙很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他们只好被迫回到外祖母家生活,在外祖母家中,阿廖沙很喜爱跟一个叫茨冈的人说话谈笑。但是,在阿廖沙回到外祖母家没多久,茨冈就被弄死了。在外祖母家,他的两个舅舅经常争夺家产,有时还会打起来。

之后,母亲给阿廖沙找了一个继父,阿廖沙的继父和母亲一齐去了墨西哥。可之后,外祖母死了,阿廖沙不得不出门去捡垃圾。

可谁知,阿廖沙的继父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还个性爱赌博,结果输得一败涂地,把在墨西哥的家给卖了,才够还钱。然而阿廖沙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继父,还很好色。居然在外面找小三。之后,阿廖沙的母亲就死了。

这个故事我读完后,我觉得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很幸运,有一个完美的家,只要身体健健康康比任何东西更重要。

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三):

读完童年这本书后,使我认识到二十世纪俄国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特征,个性是阿廖沙的成长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变化,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的灵魂。

刚开始读的时候,由于阿廖沙家境的变化便使我也有一种压抑的感觉,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还不懂失去亲人的痛苦,他看到母亲的悲恸只是感到困惑和惊愕。随着他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认识了本不应陌生的姥爷一家人。没有温暖,没有和谐,他看到的是姥爷的暴躁、喜怒无常,舅舅们的粗野自私。在这样一个无情的天地里,只有善良的姥姥给予他关爱和温暖,是姥姥激发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对正义的认识和追求。姥姥是个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好人,她是阿廖沙成长过程中最具影响的人。在那样艰苦且有污浊恶劣的生活中,阿廖沙吸取了姥姥身上的优秀品质,成为一个善良、乐观、正直的人。作者透过人物性格比较的写法,更深刻地说明无论怎样落后与野蛮的社会中,总会有善良、完美的人与事存在,并且所有的丑恶必将被完美所代替。

透过读这本书使我更确信明天会更好!

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四):

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受益匪浅,我的童年和高尔基的童年相比,我们比他幸福多了。

高尔基小时候在一个木工家庭生活,5岁时,父亲的病去世了,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时只好穿他妈妈的鞋、外祖母的上衣和散腿的裤子,这样的一身搭配起来很不好看,常常引起同学们的嘲笑。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穿的全是新衣服。但我们还身在福中不知福,竟然挑三拣四的。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能捡破烂换钱来交学费,如果他运气好了,也只能卖半个卢布,有许多同学都说他臭。高尔基却把别人的嘲笑当成是催促自己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发奋,刻苦读书,最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们必须要向高尔基好好学习,做一名好少年。

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五):

读完了童年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情绪很久不能平静。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世间混乱的时代。他才刚刚几岁,就见过了许多世面,但他依然过的很快活。高尔基一向跟随外祖母生活,可高尔基的外祖父经常搬家,让高尔基很不习惯,这样却让高尔基接触了许多不一样的朋友;有对他好的;也有跟他经常打架的等等。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这些不一样的朋友给高尔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让他一生记忆犹新。

这本书描述最搞笑、最可恨的人就是高尔基的舅舅雅可夫,他是一个十分冷漠又不近人情的逆子。有一次,高尔基的舅舅雅可夫喝醉了酒,就跑到了高尔基的外祖母家大发酒疯,不仅仅把外祖母家的玻璃全打碎了,而且还把高尔基外祖母的手臂也打断了,高尔基舅舅如此伤天害理,让高尔基触目惊心,给他的童年烙下了深深的阴影。

高尔基的童年虽然没有过上此刻这样的好生活,但他还是艰苦的度过了,并且成为着名的作家,给后人创造了许多宝贵的财富。现如今经济这么发达,生活条件如此优越,我必须要好好珍惜,奋发图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童年读后感300字2024(六):

放假这段期间我读了《童年》这部长篇小说,这是高尔基的自传性的三部曲的第一部。

这部小说描述了阿列克谢在他父亲去世后在他的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时那样的冷酷无情,他的母亲在他父亲的遗体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祖父家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他们毒打妇女儿童,在这个家只有外祖母爱他,外祖母常常给他讲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祖母带给了他无限的欢乐,外祖母的温柔、乐观,温暖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坚强的应对痛苦的生活。

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谢的童年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这部书,生动、形象、细腻,的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形象的描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