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教师读苦难辉煌读后感 > 导航 > 读《苦难辉煌》有感

教师读苦难辉煌读后感

读《苦难辉煌》有感。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读《苦难辉煌》有感,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第一次听到金一南教授的名字是在最高院组织的视频会议讲座里,金教授风趣、激昂的讲话方式活跃了整场讲座的氛围,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产生浓厚兴趣。适逢世界读书日,当我看见大法官们推荐的书单中有这位教授耗费数年时间、长达52万字的著作《苦难辉煌》的名字时,心里默默想,嗯,就读它了!

金教授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那段20世纪初革命前辈们在国家危难之时义无反顾拯救国家、拯救民族的历史。书中时不时穿cha的一些人物间朴实对话,虽然抹去了史学题材书籍的严肃xing,但成功地让那个时代鲜活起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那段最艰难、最彷徨的历史。

在这段跌宕起伏,风起云涌的中国近代史中,中国共产党在内外矛盾冲突尖锐,各方势力争斗的局面中,以微弱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浴火重生,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就是支撑着他们走过那段艰难岁月,最终赢得中国未来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始终靠着那份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信念,向着目标不断前进,哪怕抛头颅,散热血,也在所不辞。

革命先辈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踏过一片片荆棘,越过一座座高山,怀揣信念,一步一步去探索、去追寻中华民族的出路。他们的英勇牺牲和艰苦奋斗所描绘出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为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些坚定信念的人们点亮了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当金教授被问到为何会想写这样一本回头审视以往的书时,他说:中国目前虽然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我们今天仍需回望历史并从中汲取营养。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那些勇于将苦难咀嚼咽下的人们才会享受到成功的辉煌。我们在仰望先烈们信仰的丰碑时,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岗位上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

目前,法官们的审判压力很大,他们肩负的责任也很沉重。当他们面临法、权、情、钱的矛盾时,只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法治信仰,才能真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很多优秀的干警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将自己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到法治建设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捍卫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将先辈们开拓的路走的更远、更辉煌。我们平凡的一生或许不会经历多大的困难,也不会赢得多大的辉煌,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坚定着理想信念和法治信仰,走出自已踏实的一步,终会成就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辉煌。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

在纪念建党96周年前夕,按照社区党支部的要求,每个党员要看一本书。我选了一本由中宣部推荐的金一南著作《苦难辉煌》。

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要读懂那段历史比较困难,但我还是坚持把它读完了。在学习中,让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6年路途当中,苦难曲折,充满泪水,依靠一代又一代人不屈不饶的坚韧,义无反顾的顽强,前仆后继的牺牲,带领各族人民写下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看似写历史,实则写现代。看似回过去,实则向将来。独特的战略视角,逼真的历史细节,大气磅礴的语言,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慨,首次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中国近、现代史。

党的韧性,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共产党人的韧性。近代以来,没有哪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如此为了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的奋斗者。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他们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展现了空前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震撼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让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有史诗般的壮举,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由此成为一只火凤凰—星星之火,从苦难走向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从来不是一条两边鲜花盛开、中间铺上红地毯的道路,过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后恐怕也是如此,今天的改革依然如此。披荆斩棘,特立独行。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深刻牢记入党誓言,牢记根本宗旨。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福和幸运。我们要多了解一些历史,多学习一些知识,为社会多奉献一点爱心,千万不能把当初誓言忘了,更不要做一些同党员身份不符的行为、语言,为当下完成文明城区创建作出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让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和谐,国家更富强。

苦难辉煌读后感700字: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清晰地再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翻阅了这本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近百年来中国人民苦难中挣扎、觉醒中抗争、自立中图强的道路是如何走过的,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最终选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坚实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对长征的一番评价: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职责感,使我必须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要立足本职,为地税事业再上新台阶尽自我的一份力。《苦难辉煌》一书引导人们在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持续内心的平静,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坚持对理想信仰的守望。我想这种理想信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更应当体此刻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当中。作为成长于和平时期的青年地税工作者,我们务必立足本职,进一步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地完成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这些虽然跟前辈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没法比,但也需要拿出那份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去克服、去战胜。新时期,地税工作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作为年轻地税人我们要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牢固树立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奉献的地税核心价值观,勇于肩挑重任,用我们自我的行动共同开辟地税事业完美的未来。

苦难辉煌读后感3000字:苦难辉煌读后感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饥荒,少年时读着课本上革命小英雄的故事,看着革命教育电影,也许是年纪太小,只记得当时被老师要求,要读出感情,要抱着无比崇敬的情绪去缅怀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先辈们。但是当时的自我真的不太能深刻了解那其中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知识的充沛,让我能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那段历史,能够让我从中学习到更多,体会到更多。并且能够在我自我的人生道路上指明方向,帮忙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近看了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新著《苦难辉煌》,跟随着作家的笔墨去追寻中华民族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期望。

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只有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如此,从牙牙学语的孩提时代,到能够独当一面的社会公民,这其中的道路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也许会遇到很多坎坷挫折。然而,正如书中所描述的一样,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那个弱小被无数困难挫折所围绕的部队能够完成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长征,没有人明白为什么应对如此多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人还能继续前进,答案就应只有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明白,他们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期望。

他们是历经百年风雨的中国人民的期望,正是他们那种百折不挠坚持前进的决心预示着他们的光明前途和辉煌未来,正是这些革命先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新中国才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才能取得这天的巨大成就,这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东亚病夫,这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赢得无数国际赞誉的强大国家,是不畏任何苦难,关心人民生命财产的负职责的大国。这一切都是无数共产党人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伟大成果。就像书中说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不是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共产党人的光芒不是在于他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从而证明其自身的强大,而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前途命运最黑暗的时候,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我的信仰。即使被敌人俘虏,即使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我们的共产党员们都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无论应对多么艰险的环境,无论遭受多么痛苦的酷刑,我们的共产党员们始终持续着心中那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事迹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

、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生活在这天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生活在新时期的我们不能忘记为这天完美生活的到来付出无数鲜血的革命先辈们,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才有了这天的我们。

记得有人说过,不了解民族国家历史的人,就不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思想,这个国家的灵魂,《苦难辉煌》告诉了我们就应务必铭记的一段历史,历史中的人和事,真正存在过,他们生动具体,他们是那段历史的演绎者,他们用各自的行动,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正像书中说的,如果没有国民党第五次反围剿,也就没有长征;没有长征就没有西安事变,没有西安事变也就没有国共两党的联合革命;然而历史没有假如,历史就是历史。书中经常会有假设,比如说假如怎样,历史就会更改。但是历史的奥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包含无穷无尽的假设,但是这些假设永远只但是就是一个假设。时光的唯一性是不会重新再来的,人生的真正的机遇也仅有一次,抓不住机会往往便要应对失败。当蒋介石背叛共产国际时,当共产国际的领导说:他们叛变的不是自我的阶级,而是我们的幻想。共产国际的盲目信任让自我尝了苦果,斯大林党派作风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文过饰非,功劳归自我,错误归别人的不良作风注定失败。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句真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此刻我们的年轻同志,经验往往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往往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却很少有自我实践后总结出来的。我们就应从我们的革命先辈那里学习的,不能盲从,

更不能武断,不能只凭自我的喜好去看待事物的对错。要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去看待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某一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们始终都坚持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他们始终是以全面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发生的问题,不是只凭一点去评判。他们能够始终坚持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他们不唯上也不唯书,他们敢于奋起抗争,他们更不追求个人的私利,甚至他们能够牺牲自我的一切去追求一个美丽的梦想,更重要还在于他们这么想了也这么干了。这天的我们总是有无数美丽的梦想,总是有无数伟大的理想,但是当我们真正付出行动时,却又往往寸步难行。这天的我们要从我们的革命先辈那里学习的正是一股不畏困难,坚持自我的理想,并为此不懈努力的信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中国革命用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并且向全世界证明了这一点。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史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就像书中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在享受着这天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富足生活时,我们是否会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自我已经日渐空虚的心灵,去缅怀一下那些为了我们今日完美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正是那段苦难的历史,才铸就了这天的辉煌,创造出了我们完美的生活。

《苦难辉煌》吹响了当代中华民族扬帆起航的前进号角。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我的力量。这天的我们,要不断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最终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胜利。

看着书中描述的那些革命战争年代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壮烈故事,不仅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向前,也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勇往直前创造完美祖国家园。我们就应用心发扬《苦难辉煌》中总结的共产党人独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持续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不断汲取实现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历史,像一条绵延不断的大河,滋养着生活在她身边的儿女,也许她不会时刻给予你想要的一切,甚至还会报复你的肆意任性,但她却永远流淌在你的身边,注视着你。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造辉煌,一段段血与泪凝结的苦难,一页页中国人民不懈的抗争,一个个战争的现实与和平的企望交织成了属于我们,属于中华民族的期望与辉煌。历史的沧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坎坷的苦难最终铸造了辉煌的中国共产党。硝烟弥漫的中国最后退却了它的阴霾,重见明媚的阳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从苦难中走来,一身尘土,一身鲜血,却依然面带着那份能够穿透迷雾的微笑,正是这份从容,正是这份坚持,最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最后走向了灿烂辉煌!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寻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汇进我们的血液,化为我们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我相信只有把自我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我的能量,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民族伟大信念的继承人。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


我利用这个寒假的时间看完了《 苦难辉煌 》一书 。受益匪浅,百感交集。一直在慨叹我们的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勇敢的中国共产党人用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换来的。我们最终胜利了,笑到最后的是共产党人,当然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令人痛心的。我们生活在和平进步的新时代,没有理由不努力,不进取。祖国不再需要我们去流血流汗甚至牺牲,只需要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书里很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看得时候都好紧张,不由万分敬佩那些真正为正义奋战的战士们的勇往直前。

中国人民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苦难而走向辉煌的?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从奋斗、挫折、再奋斗的历程中闯出一条通往胜利之路的?坦率地说,对于这样一个极富历史感悟力的问题,长久以来我们相当一部分同志若明若暗。该书钩沉稽古,发微抉隐,立论深邃辩证、朴实公允,史料小中见大、新中求实,文气深沉激越、豪迈雄强。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炽热的感情、精辟的分析,为我们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

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自明,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创新实践中来!对于开辟和领导正确革命道路的毛泽东同志,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历史充分证明,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处处有荆棘密布、时时有暗流涌动,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去改变。如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化机遇为更好更快的发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结论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把中国建设成富裕、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要靠走自己的路。

这些年,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十分热门的世界性话题。对中国当前的国力和未来的发展,夸大其词者有之,保守悲观者有之,欣赏赞叹者有之,恶意诋毁者有之。面对嘈杂的舆论,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和沉着,以不盲从,不照搬的清醒和冷静,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不足百人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却斗志昂扬的队伍,背负起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其中原委,最值得人们重视的,正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最需要热血的长征史诗告诉我们:是沿途中群众不断的兵源补充,使战斗的火种能够传续二万五千里;是一路上人民不断的供给保障,使革命的洪流能够纵贯神州。有了群众的帮助,国民党反动派便有飞机大炮也徒劳;有了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纵有千军万马也枉然。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绝不是偶然的。与其说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勿宁说这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书写历史的真正主人。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更是体现了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让炎黄子孙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树立了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让苦难深重的华夏儿女重新焕发出昔日上邦大国的胸襟与气度,乐观积极,豪迈大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路上阔步前行。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充分证明: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历史还昭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今天、明天乃至后天,我们依然面临着人民的选择!我们将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续写辉煌的业绩、甘当公仆的情怀来继续赢得人民的选择。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我们不仅需要有这种清醒,尤其需要有这种自觉。

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

金一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写《苦难辉煌》,写那个时代,最终的目的就是写那代人的真正信仰。他选择了党的历史上最艰难最曲折最彷徨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中汲取精神的养分,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高度上,为国家和民族往哪里去这一重大命题求解。

20世纪80年代,《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在76岁高龄、怀揣心脏起搏器跋涉两万里,写就《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在书中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曾经通过《阿Q正传》等著作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的鲁迅先生,当获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向中共中央发出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将来。没有品尝过理想信念美酒的民族,精神永远是苦涩萎靡的。一批批革命先烈牺牲奉献、英勇奋斗,绘就出了一幅幅壮美鲜活、大气磅礴的历史画卷,演绎出了一部部气势恢宏、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为过去、现在、未来那些已经成为或希望成为民族脊梁的人们树立起崇高的信仰标杆。

坚定不移的信仰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表里相依、内在统一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正确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典范。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古罗马曾是地跨欧亚非的强盛帝国,但随着腐化奢靡之风日盛,最终难逃民族分裂和崩溃的命运。遍阅《二十四史》,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权门兴衰,随处可见因励精图治、克勤克俭而建功立业,因骄奢淫逸、享乐自怡而衰退败亡的事例。今天,当我们嗟叹美酒淹没宝座、金玉压倒豪舍、骄奢倾覆政权的时候,更应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足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的古训,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努力为党和人民干一番事业。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苦难辉煌》中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局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起点,今天则是中华民族崛起进入的中期进程,前面将是新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中国绝不会在莺歌燕舞之中实现崛起。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依然是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高擎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信仰火炬,充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

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史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我们在享受着今天金钱给我们带来富足生活时,我们可会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心灵的空白,去缅怀一下无数先烈,告慰一下心灵那点空白。

读《世纪的辉煌》有感


最近,我读了《世纪的辉煌》这本新书。看完这本书后,让我深深了解到昔日的中国是那样的辉煌灿烂。而随着世纪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推进,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见证了中华人民正向前挺进。特别是近20年,国内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今天我国不仅已跃居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系,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而且在政治、文化、外交、国防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抚今追昔,我为中华民族的奋发崛起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一个迅速发展的新世纪。时代在变,国际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竞争中,中国也加入了世贸组织(既WTO),这象征着中华人民在国际社会里迈出了巨大的一步,证明了中华儿女坚强不屈、永不服输的心声,中国的市场将更为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将会朝着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2008年的奥运会已经在筹措中了,我们中华人民齐心协力,举全国之力在申奥会中表现得力压群雄,终于取得了申奥的成功,当成功的喜讯传来,全国人民群情振奋,万民同呼,我们赢了!中国赢了!

《七子之歌》想必大家也一定听过,在大家的盼望下,被帝国主义强占下的香港、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不正说明了海峡两岸浓浓的亲情是永远也不能分割的,这种神圣的爱是不能被帝国主义玷污的。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以民族魂魄谱就的雄壮旋律。越是遇到艰难险阻,这旋律就越发激扬高亢。面对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这旋律又一次在人们心中涌动,在祖国大地回荡。非典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已经取得了胜利;一座抗击非典的伟大长城,终于巍然矗立起来。今天,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又为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是今年来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最辉煌的成就。

在这信息时代里,不懂电脑的人等于半个文盲,所以,电脑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不言而喻重要性。计算机的发展犹如下山猛虎一般迅速,一款款别致新颖的电脑推陈出新,这可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啊!

三峡水利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自从三峡水利工程实现蓄水后,严格的环保要求及服务质量,使这里成为服务的形象大使,这又了结了一个长期以来的心愿。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的祖国真是太伟大了,我为祖国取得了这么多的辉煌成就而被感动着,看到了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为祖国而感到十分骄傲、自豪发。但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所以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身上。我们要加倍努力奋斗,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用我们的实践谱写祖国的新篇章!明天,中国将会是一颗更加闪闪发光的东方明珠。

苦难辉煌读后感


近期读了《苦难辉煌》这本书,作者是金一南将军。这是一部历史xing著作,讲述了辛亥革命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时期的历史。可能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小的时候听周围的人讲过这段历史,但细节却很模糊,只记得当时自己感动的暗下决心,要像这些革命先辈一样, 敢于奉献,敢于牺牲,要为人民做贡献。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成熟了许多,也慢慢意识到光有当年的jiqing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勇气,智慧,耐心,和信仰。

我个人认为,读《苦难辉煌》,就是在读中国的苦难史,读中国的辉煌历史,我们触摸的是厚重的中国历史,思考的是中国的未来。这本书让我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新追寻了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坦白讲,这是我读过的最为客观的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可见金一南将军的良苦用心。

在《苦难辉煌》中,历史的进程和结果与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金一南只是捡回了历史进程某一关键节点曾经出现过的小事情。《苦难辉煌》不预设政治立场,不存在批判谁、歌颂谁的先见地上去看待历史的著作。书中做了很多假设,如果一个假设成立,中国的历史有可能被改写。一个小小的李觉,差一点让林彪、聂荣臻等红军将领葬身湘江。这些细节的价值却如同历史天平上的砝码,看起来分量虽轻,却决定了一个民族的走向。金一南在他的新著《苦难辉煌》中感言,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么能获得腾飞的翅膀?

掩卷而思,不禁感叹:如今的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里,生长在改革开放环境中,工作稳定,衣食无忧。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灵魂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我们缺乏的是什么?就是信仰!而信仰是什么?契科夫说过: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以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当初无数革命先辈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牺牲,就是信仰的无穷力量。而许许多多作为今天的80后90后,就如生长在温室中的花草,没有经历过阳光、风雨的洗礼,相形之下显得是多么的脆弱不堪。因此在如今这个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所以,《苦难辉煌》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习近平说过,要吃得了苦,弯的了腰,抬得了头。可能大家觉得这段历史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我想说,金一南将军想传达的不仅仅是当时的那段历史,更是想向我们传递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坚定信念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所谓的艰苦在哪里?不想想红军在长征中的艰苦,你会觉得锻炼shenti很艰苦,读书学习很艰苦,吃不好睡不香很艰苦,写文章很艰苦,去基层站很艰苦那么我想问一下航标青年们,你能体会到山穷水尽中那种绝望的感受吗?你能体会到围追堵截中的九死一生吗?你能体会到食不果腹还要日夜兼程的辛劳吗?你能体会到亲密的战友在你身边一批批倒下的惨状吗?你甚至都不能体会翻雪山、过草地那种纯粹在自然环境中的艰苦跋涉。什么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过江无船,过桥无桥,硬是过江,硬是过桥。泸定桥担任敢死突击的是红二军团四团一营二连,这是红军中著名的英雄连队,是主力中的主力,22名勇士冲在最前面冒着枪林弹雨,掩护着后面的战士铺桥,最后的胜利属于这些勇士们,但他们恰恰没有活到胜利,而且只有3个人留下了姓名,他们是连长廖大珠,三连支部书记刘金山,红小鬼刘梓华。我们应该世世代代记住这些开路先锋和沙场英雄们。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

2,团队精神,懂得合作。长征是谁走出来的?我甚至都说不出来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红军。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独行快,众行远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当个人的力量汇聚到集体当中,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二万五千里的路程,突破重重障碍,取得了胜利,如果不是团队的力量,可能历史就会被改写了。我们要学会与人合作,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成功。(星辰ww)做一个互动,大家可以伸开自己的手,你会发现5个手指粗细不同,长短不同,如果推出去,那么力量也是分散的,但是,当你握紧拳头,再次打出去,你就会发现,力量大了许多,有的人会问,为什么5个手指的力量没有一个拳头的力量大,答案就是它们懂得合作,做到了优势互补。再比如当今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经济带,都是国与国合作的体现,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有利于文化,政治的交流,所以,在我们日常工作当中,要有集体观念,合作意识,懂得与同事交流分享,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3,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灵魂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67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那么我不禁要问,作为青年党员,迎着两学一做的浪潮,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大家知道,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我想这种理想信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更应当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当中。作为成长于和平时期的航标青年,我们必须立足本职,进一步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地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这些虽然跟前辈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没法比,但也需要拿出那份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去克服、去战胜。新时期,航标工作面临着历史xing的机遇,作为年轻我们要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勇于肩挑重任,用我们自己的行动共同开辟航标事业美好的未来。

党员《苦难辉煌》读后感


作为一名党员在读了《苦难辉煌》这部中国史的书籍之后相信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那么这个时候就写一篇党员《苦难辉煌》读后感把自己的那些感受体会记录下来,那么一篇优秀的党员《苦难辉煌》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苦难辉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党员《苦难辉煌》读后感【一】

几年前就知道有一本《苦难辉煌》,总想找来看看,但总在所谓的忙碌中忘记了。另外,主观感觉可能是一本“说教”类的书,也没有激发我的兴趣主动取读。前段,单位要购买经典书籍,我看了看书单,《苦难辉煌》赫然其中,我提笔勾选,也带着好奇心想看看,一本书多年经久不衰,必有它的独到之处。书来后,撕掉外膜,一股清淡的书香扑面而来,“苦难辉煌”四字遒劲有力地刻在封面上。我先看了看“第一版前言”,这个前言我不陌生,早在其他书的引用中见过。按我读书的习惯翻翻目录,目光再也不想从书本离开,心灵有种触电似的震撼,惊心动魄的情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让我贪婪的阅读,目光也在字里行间“急行军”,每每读至凌晨。厚厚的500面的书,我三天时间吸吮完,还爱不释手地边翻边感叹。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各方都力图破解,包括苏共、国民党、日本,也包括了斯大林、蒋介石。最终给予解答的还是伟大领袖毛泽东。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各方势力群雄竞起,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国民党人以三民主义、日本昭和军阀集团精英以法西斯主义,在中国展开了一场舍生忘死的较量,皆宣称自己的主义救国救民,皆为实现自己的主义在所不惜。在革命早期被称为“匪”的共产党和红军最不被看好,一度也被国民党中央军挤于西南一隅,岌岌可危。然而,顽强的党和军队,凭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斗志、英勇的奋战,绝地重生,如火中凤凰,涅槃重生。

伟大的斗争,产生了伟大的长征。这是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铁血洪流。后人沿着红军的足迹真的走完长征全程也觉艰辛不己。历史的真相更让我们感叹不己。红军在行军途中,每日上空有飞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数十万国民党大军左右跟随,围追堵截,缺衣少粮,缺医少药,在这种环境下翻雪山、过草地,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卢定桥,抢渡金沙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走完了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铸就了人民军队的苦难辉煌,定格了永不消逝的“地球上的红飘带”。

红旗是用坚定的信仰打出来的。在革命最艰苦时期,是铸就英雄的大时代,也是产生大叛徒的时代。意志动摇,让一些党的高级干部,曾经的战斗英雄,甚至党的缔造者也丧失革命信心,投敌叛变,对党和军队造成严重损伤。张国焘分裂党终而脱党投敌,孔荷宠叛变被蒋介石称为“红军瓦解先声”,顾顺章叛变险些覆灭了党中央……这是一个烈火真金的时代。朱德在南昌起义后,在经历最限苦时期军心涣散,是他用坚定的信仰号召大家重拾信心,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一生戎马偬倥的陈毅可以向真理低头,却从不向困难低头。我总在想,当1949年10月1日,鲜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当毛主席用浑厚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高呼“人民万岁”时,那些曾经在革命最艰苦时期叛党叛变,带着敌人的枪口指向自己曾经的同志的人,心中作何感想?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悔恨不己?大浪淘沙,没有坚定革命信仰者,终究被历史遗弃。

真理是在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中产生的。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毛主席承认一生有4次败仗,有2次在四渡赤水时。历史不是一个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接受顶礼膜拜,真实的历史是鲜活的,是令人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从右倾机会主义到盲目冒动,从惘顾实际正面抵抗到游击作战十六字方针,从以城市为主到农村包围城市,伟大的党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修正,伟大的领袖在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实践中创造了非凡。真正的胜利,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孕育,是伟大的实践与自觉的修正,是共产党人最富生机和最为鲜活的灵魂。最终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也是真理的伟大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六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历史的宏篇巨制绘就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嘹亮的冲锋号角已远去,金戈铁马的背影已远行,但铁血奔流的长征已烙印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初入中国共产党时,我还是一名大学生,那是凭着一腔青春热血加入,在14年的锻炼中,党教会我许多,让我成熟了很多。重温党的历史,让我触摸到了党经历的严寒,爆发出的生机,让我走近了早年共产党人鲜活的生命,感染到了坚定的革命信仰,坚强的革命斗志,乐观的革命精神。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党的伟大,为加入了这样一个先进的组织、伟大的政党倍感骄傲!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我将继承革命先辈们坚定信仰、坚持真理的精神,跟着革命征程继续前进,在伟大的党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小小螺丝钉”的力量!

作者系资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党员《苦难辉煌》读后感【二】

首次将这本书拿在手中的时候,我并没有急于打开它,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深深的好奇与期待,好奇它的内容,期待在阅读中它能带给我全新的感受。苦难、辉煌,这本来就是不相干的两个词,当看到它们写在了一起的时候,我的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凤凰涅槃。凤凰就是在浴火的苦难中重生而辉煌的。在封皮的简介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我脑海中立刻想起了《毛泽东选集》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书中所写与毛选中的文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更增添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

正如书中所言道:日本是中国最新的老师。中国革命者从日本译来了《共产党宣言》。很有意思的是,除了毛泽东在1928年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却没有任何日本人或共产国际的革命者写一篇《日本的红色政权为什么不能够存在》。进而再写一篇《为什么法西斯主义能够在日本存在并疯狂发展》。是啊,为什么呢?让人深索,让人浮想联翩,很有意犹未尽之感。这不仅仅是对中国革命的思考,这也可以说是对我们近邻日本的一次剖析。同样的苦苦探索,走出的道路却可以说是相背的。

一直读来,在我印象里出现最多的,就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其特殊在哪里?一直都有特殊性吗?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国际形势,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思考呢?确实,我们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既没有理论支撑,也没有实践经验,这就是我们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且一直都是在摸索中行进着。书中对“为世界革命开创了一条‘毛泽东道路’”提出了笔者的认识评价——仅此一点,功在千秋。不错,这是我党在革命征途上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中国“特殊性”的道路,这就是足以彪炳史册、功在千秋的。

书中笔墨最多的,除了共产党,自然是国民党。尤其是军中人士,哪怕将才,越是“将才”,越是摆脱不了“愚忠”二字!陈诚便是这两个字的最好注解。他除了执行命令,头脑中还有思想吗!?

我又想起了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国十位元帅,在南昌起义时,就当时的军衔而言,上至军长下至文书,开国的大将再起义之时上至师参谋长,下至副班长……写到这里,让我困惑的一处就是,贺龙当时是什么,是怎样的人呢?就书中所写的有关国民党人的部分,能让人感受到的不再是以往冷冰呆板的、刻意制造出来的反面形象,而是一些有血有肉的有思想的“人”。

历史本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就像书中所说:历史脉络不会尽在几根简单的线条之间。“民族意志强烈的蒋介石”,这多少让我有些意外,因为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即使是日本军国入侵,而并没有减弱对我中央苏区的“围剿”,还是在“西安事变”的兵谏之后,一直抗日的,从哪里都看不出来“民族意志强烈”呀!德国顾问塞克特在给蒋介石提出的所谓“中国建军的三项中心思想”的第一条就是:军队为统治权之基础。我心里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毛主席的那句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知毛主席的著名论断是对中国革命的总结,还是受到了那句“思想”的启发?

胜利从来不是鼓掌鼓出来的,不管掌声有多么热烈……真正的胜利从来不会来源于理论的推演和概念的堆砌,只能来源于充满大苦难、大牺牲、大波折的实践。这就让我想到了 “苦日子怎么过”。咱们现在就是走在了充满苦难波折的实践中,想要度过油田的“寒冬”,就要明白,鼓掌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依靠的是实践!就像书中说的好:突围——是苦难也是辉煌。放在当下的我们,我们也要对油田的困境进行“突围”,现在是我们苦难的开始,也同样是我们辉煌的开始!

中国革命是一幅立体巨画,凝视哪一个局部去赞美整体都是冒昧的。应该后退一步,从宏观上去把握它的整体。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发现,高光点为什么辉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里程碑”。现在的油田同样面临艰难,但是我们一样要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书中所言,中国许多旧军人的悲剧,是他们的信仰和他们的主义,皆不敌他们的切身利益。这话只说对了一部分,这确实是很多中国人的选择——切身利益高于一切。但是,对于信仰共产主义的革命者,这些都不会成为问题,就像我们油田人相信油田,相信中央和油田的领导,我们不会怀疑油田未来的发展!

工农红军战史中最兴奋的会师,却演化成最严重的分裂!历史最无情,历史也最有情。在成功突破敌人重重围堵,成功会师之后,我们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却也在此时搞起了“肃反”。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话“福兮祸所伏”。本以为苦尽甘来了,谁知道还有?看来,真的是要千锤百炼,才能成钢呀!

书中人一个个逝去,书中事件件成为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努力、牺牲和奋斗,为了什么?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个民族,就这样开始了伟大的复兴。

党员《苦难辉煌》读后感【三】

20世纪的东方,鸦片战争敲开封闭的国门、敲响落后挨打的警钟、拉开屈辱悲愤的序幕。而《苦难辉煌》截取了这一灾难的屈辱史中颇为激荡人心的篇章: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的猛烈碰撞,以历史进程某一关键节点曾经出现过的“小事情”为着力点,向我们展现出近代救亡图存史中荡气回肠的闪耀诗篇。本书最为打动人心之处在于无论辉煌背后有着怎样的黑暗的现实,其中始终蕴藏着奋力突破黑暗成就辉煌的积极力量。这样的积极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道路自信,在仅剩800人时也能保持着希望,是看到未来的星火燎原时的坚定信念,是在遭遇挫折时勇于承认自身的缺陷和错误,勇于做出实事求是的更正。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部分经费,却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3年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签署《孙文越飞宣言》共同表示,共产主义秩序,乃至苏维埃制度不能实际上引进中国,因为在这里不存在成功地建立共产主义或苏维埃制度的条件。而苏俄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北洋军阀、中国国民党而不是中国共产党,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没有人相信这个成立只有50多人的政党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中流砥柱。本书讲述的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白色恐怖、反围剿被迫长征,最终完成二万五千里壮举并走到抗日救亡前线的这段党史,是中国共产党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既要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又要面对共产党组织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在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卖中,探索着红色政权存在的道路。

若说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毛泽东,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从而被历史所选择。白色恐怖教会了共产党人“枪杆子里出政权”,上井冈山被开除政治局的毛泽东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反围剿的堵截成就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日军全面侵华指明了北上抗日的道路,在苦难中开创辉煌,这个中国革命中的“弱小党”和党内的“边缘人”,始终扎根群众,始终心怀救亡梦,最终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并向着“两个一百年”的复兴梦继续前行。

政治书上常说要“增强理想信念”,我们这些生长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年轻人以浅薄的经历阅历很难切身体会到“理想信念”的力量,而本书中无不激荡着这样的力量。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失败后,主力部队溃散,起义领导人也都撤离,关键时刻朱德力挽狂澜,激励部队“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在白色恐怖弥漫、武装暴动失败的当时,朱德依然对革命的前途满怀信心,并将这种信心以实际行动鼓舞并带领队伍走上井冈山。这支革命中频临熄灭的火种,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重要基础,战斗力的核心。蒋介石兵败大陆,其军事力量主要被歼于东北战场和华东战场。指挥东野的林彪,指挥华野的粟裕,皆站在被朱德稳定下来的800人队伍中。理想信念来自何方?来自于革命中千锤百炼的坚韧品格,来自于对救亡图存复兴富强的深切渴望,更来自于对所选道路的自信。

从小我们熟知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在其形成过程中也伴随着挫折与曲折,毛泽东思想的魅力在于他并非是教条式的纲领,而是实事求是的指导,具体问题具体的分析的思想任何时候处理任何事情都不会过时。共产党人在探索独立自强的道路上以血的代价试错却不回避错误,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总结与修正,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调整策略,如四渡赤水的徘徊终成北上抗日的长征赞曲。

《苦难辉煌》将政治历史教科书上枯燥乏味的理论考点回归其形成过程的鲜活事件,用磅礴大气的笔法书写跌宕起伏的党史,抒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乐观,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振奋人心。

党员《苦难辉煌》读后感【四】

深秋十月,在美丽的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在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党校学习期间,我重读了金一南教授的力作《苦难辉煌》。这本书,我一直不陌生,单位的领导也多次推荐过。在党校这个大熔炉里,重读《苦难辉煌》别有一番感受。

波云诡异,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个历史阶段,国内陷入了结束百年帝制后的军阀割据乱世,外部面临着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军事入侵。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存在着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苏联共产国际、日本军国集团等多股力量在碰撞、博弈。

金一南教授以荡气回肠的笔触和前所未有的战略视野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正如《苦难辉煌》开篇所言,"蒋介石不是孙中山选定的接班人,毛泽东也不是共产国际钦定的领导者".在这部描绘历史真实细节的五十多万字的大部头里,处于胚胎发育期的中国共产党被置于全球博弈的战略大格局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纷争与合作,与日本侵略势力的浴血奋战和激烈战争,与共产国际的意识形态力量及苏联国家利益搅揉掺杂而形成的复杂背景,都在金一南教授勾勒的雄浑、生动的历史画卷中一一再现。

《苦难辉煌》里力透纸背的"大视野"和"战略思维"穿越了历史时空。在这里,阴谋与阳谋、冷血与热血、低潮与高潮、失败与胜利、卑贱与高贵、渺小与伟大,波云诡谲,波澜壮阔。人物命运的恩恩怨怨、沉沉浮浮,历史事件的惊涛拍岸、沧海桑田,无不掩含着因与果的关系、偶然与必然的辩证,是苦难,也是辉煌,通过苦难能够走向辉煌。

沧海横流,英雄本色的共产党人

在听党校老师讲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和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教训时,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个由53人组成的共产主义小组,13名党员参加的一大会议,能在28年后带领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能在94年后发展成拥有8700多万名党员和4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党?为什么苏共在拥有20万名党员时能夺取政权,在拥有200万名党员时能打败法西斯的侵略,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时却亡党亡国了?这个问题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从我们党的历程看,可以肯定的答案当然不是天上掉下了"馅饼".相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在夹缝中生存并最终赢得中国的未来。正如《苦难辉煌》所说,毛泽东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反而,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党派和政治团体。中国的革命太难投机,也不容许投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出政权".中国红色政权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来自于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英勇献身,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来自于共产党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前景最黑暗的情况下坚守了自己的信仰。英勇的共产党人在信仰力量的支撑下,紧紧地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4.12"政变、南昌起义、秋收暴动、五次反"围剿"、三年南方游击、两万五千里长征,湘江、乌江、娄山关、安顺场、泸定桥、腊子口,一路风雨一路血汗,历尽万重险恶,饱受苦难洗礼,谱写了一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美诗篇。

金一南教授毫不回避红军四渡赤水曾经犯过的决策失误,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客观、多维、全面的历史场景。同时也更充分地证明了,中国革命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就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处处荆棘密布、时时暗流涌动。这就要求当时的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人要审时度势、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去追求、去改变、去创造,最终走向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之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那些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中,错综复杂的环境,扑所迷离的时局,命悬一线的形势,百折不饶的战争,无不在诉说着感天动地的壮歌,无不在展示扭转乾坤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这种力量的化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了一只火中凤凰,在涅槃中获得重生,从苦难中走向辉煌。

苦难辉煌,砥砺前行的灿烂青春

掩卷长思,感慨万千。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发展的重任再次责无旁贷地落在当代共产党人肩上,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作为八零后的年轻人,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战争岁月,没有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我们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春风中成长,感受着20世纪后期的发展辉煌和21世纪的万千变化。但我们不应忘了这辉煌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曾经受过的苦难,先烈的革命信仰和精神至今感召着我们在一脉相承的事业中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一百周年了,我们要歌颂党的伟大光荣,更要加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苏共历史巨变的鲜活历史事实昭示,党的力量不取决于数量的多寡。历史还昭示我们,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今天、明天乃至未来,都依然面临着人民的选择。那么,党的力量真正来源于哪里呢?我想从《苦难辉煌》中,我们知道了信仰、奋斗、独立、奉献、牺牲的力量,知道了"党要始终与人民在一起"的亘古真理。

一日党校行,一生党校情。我想这种情更多的是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的深厚情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引人自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接近。我想,我们年轻人挥洒青春的人生舞台也前所未有的宏大和开阔。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英雄本色,怀着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对待自己手头的工作,能吃苦头、摸清实际、敢于担当,为我们的党永葆生机和活力贡献自己应尽的责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