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童年的读后感500字 > 导航 > 《童年》的读后感500字2024

童年的读后感500字

《童年》的读后感500字2024。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也许"《童年》的读后感500字2024"就是你要找的,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童年这本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他是这样写出来的,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你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高尔基说,我会写出来。不久,《童年》这本书就诞生了。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活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一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例的艺术价值。它内含丰富,耐人寻味,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这部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阿廖沙的生活,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和他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

让我们向高尔基学习,经受考验,走向成功吧!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童年》的读后感400字2024


今天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触颇深。

《童年》主要写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投奔外公,在外公家度过的一段艰难岁月。在外公家里,他看到了许多不可理解的事情:舅舅们为了争夺家产闹得不可开交,还做了一些愚弄弱者、毒打儿童的事情此外,阿廖沙还经常受到外祖父的毒打,他一点儿都不开心。幸运的是外祖母十分疼爱他,常给他讲故事,使他不幸的童年生活有了暖色。

与阿廖沙相比,我们可就幸福多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管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帮忙,不用自己费心,吃得饱,穿得暖,生活条件比阿廖沙那时好的太多了。但是拥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却还有人不以学习为重,每天只想着玩要知道,在阿廖沙童年时很多人想上学却不能呢,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全面发展我们的德、智、体、美、劳,同时提高我们的独立性。现在有些同学只顾忙于学习,一点也不独立,家务事不会做我们不但要学习成绩好,还要动手能力强,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童年》读后感450字2024


今天我读了《童年》这一本书,这本书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自传本小说,和题目一样,他就是写的高尔基的童年。

我读了第一章,它主要写的是高尔基在三四岁时候的几件事情,开篇写父亲的外貌,又说母亲正在哭,然后从外祖母的话中得知她的父亲去世了,画风一转,就是母亲正在生孩子的时间,当时在他母亲的奋力挣扎之后,生下了他的弟弟。

高尔基的第二个印象是在父亲的葬礼,而小高尔基当时的注意力在被活埋的两只青蛙身上,表明他还太小,对父亲感情不深,概念很模糊。

和高尔基的童年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好多了,我们有温暖的家,和蔼可亲的家人,还有亲切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知识,并且和同学们愉快的相处。回到家就可以吃饭,写完作业后就可以在家中睡觉,衣食无忧。而高尔基的生活呢?父亲早早的就去世了,生活十分的艰苦,更别说什么衣食无忧了。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生活不够好呢?天天嫌这不好,那不好,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开始大吵大闹,可我们在心里想的那一些不好的生活,可正是高尔基他们在那时候所向往的美好的幸福生活呀!

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童年读后感600字2024


阅读了《童年》,我的心弦再次被主人公的命运牵动。这部作品写于1931年,也是作者苦难生活的再现,他用生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不是为了博取怜悯与恩赐,而是唤醒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jiqing,积极追求阳光的人生态度。

时光的脚步不曾停歇,阿廖沙的苦难生活不曾停止。4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外祖母在外祖父家中生活,外祖父xing情粗暴,两位舅舅自私贪婪。阿廖沙在这样的家庭中饱收虐待,每天都生活在残忍、愚昧,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吵中。书中大量生动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展现了社会低层人们的辛酸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生活中,只有外祖母是阿廖沙的守护神,用爱抚慰他心灵的创伤,使幼小的他懂得了善良与正义,对他黑暗的生活开启了光明之门。

这是一部令人令人震撼的作品,每次阅读它都是洗涤心灵之旅。童年本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充满阳光和欢乐;这本书令我感到压抑,主人公在黑暗中饱受苦难的折磨。即便如此,阿廖沙没有颓废,依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哪怕是一点点微弱的光芒也会无限放大,直至撒到每一处黑暗的角落。拥有如此善良、正义、富有同情心的人怎么会被现实的残酷击倒呢?书中的最后一页这样写着:阿廖沙的童年也结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星辰ww)

高尔基的《童年》让我懂得:生活中的磨难与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不再黑暗中迷失方向,坚持信念,用爱的力量就能开启希望之门,迎来生命的曙光!

《童年》读后感800字2024


世界文学居人高尔基的小说《童年》是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它是高尔基成长的第一个足迹。书中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俄罗斯的社会生活画面。

这个学期,我认真地拜读了这部作品,有太多的感想和感悟。说起童年,在我的眼里是阳光、幸福和快乐的,可是读完高尔基的《童年》,我发现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真是太艰辛了。阿廖沙童年时寄居在外祖父家,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贪婪、残忍;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外公严厉而暴躁,经常打他两个舅舅,更是不喜欢他,他不但幼年丧父,11岁时还失去母亲,外祖父破产。从此他失去生活依靠,独闯社会,浪迹天涯似乎一切的不幸都降临在他的头上,只有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她常常给阿辽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在无形之中就教育了他应该做一个乐观,善良,独立,内心强大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又是一个热爱学习的童年,他在书中说到,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种各样的粗人,全像蜂蜜一样,把自己的生活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他们尽自己所能,大量地丰富着我的心灵,只有这种蜂蜜往往是肮脏而味苦的,但是要是知识,就是最甜的蜜。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当时苏联(现俄罗斯)孩子渴望学习的精神,当时的学校少的可怜,大多数的孩子只能在大街上玩耍,虽然很想上学,但条件不允许,他们只能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习,充实自己。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和他们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的学校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操场平坦宽阔,一间间教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空调、电视、投影仪,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装备一应俱全,再加上认真负责、乐于助人的老师,我们现在的条件在那时的苏联(现俄罗斯)儿童估计想都不敢想,但是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虚度光阴。

读完《童年》这部作品,我深深的意识到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低头,做一个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和勇敢的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