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读后感 > 导航 > 一个孩子三个帮观后感

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读后感

一个孩子三个帮观后感。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一个孩子三个帮观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篇一:《三个傻瓜》观后感

从《三个傻瓜》提炼出

的学习之道

在高中的时我便看过《三个傻瓜》,但因为这只是作为紧张学习中的放松,所以我也只是把它当做一部很有趣很好笑的的喜剧,没有对它进行什么深入思考。而近期再次看了《三个大傻》,却久久不能从对其的思考中走出来。

《三个傻瓜》把故事背景定在三个大学生的身上,他们三个的问题,也正是我们作为大学生所要思考或者面对的问题,所以,观看这部电影,对于我,对于所有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特别是在学习上。

对学习的认识

首先我觉得这部影片传达了一个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兰彻无疑是影片中将这一点做得最好的。他在开学刚到时便利用尿是盐溶液会导电的原理教训了企图玩弄他的学长。用法罕的话说: “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

与之相反的是查托,是个典型“背多分”,为了背书还会吃增强记忆力但是会放臭屁的奇怪药丸。他只是一股脑儿把东西装进脑子里,却不深入探索其中的含义,这使他在学生发言时因为只背稿但不懂其含义而大大出糗。还有在第一节机械课上,兰彻对机械简单实际的定义,他完全按书上内容对机械的定义,以及后来兰彻在发明方面累累的硕果,他在求兰彻与其合作的滑稽姿势,可得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是一个能灵活运用其所学之人,而不是只懂死记硬背照搬照套的人的结论。“死记硬背也许能让你通过大学4年,但会毁掉你接下来的40年”,兰彻如是说。

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树立学以致用的观点,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应对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践中。若是只记住了一大堆理论知识,却不会运用到生活中,那这段学习就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失去了它的意义,也等于说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学最终什么都没学到,浪费了时间精力。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或许我们不是天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人,但我们一定要不断探索所学知识的深义,并不断尝试将其与现实结合,即使成不了兰彻,也可以受益匪浅。

大学生该怎样学习

看完影片我们可以知道兰彻认真研究机械工程学并年年考第一并不是因为要全国最好理工学校的毕业证或一纸第一名的证明,更不是因为要得到一个好的就业单位的青睐,而是为了自己对机械的兴趣,是对工程学的热情执着。对于总是考倒数的法罕,兰彻有段非常经典的话:“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这段话无疑戳中了我们很多大学生。我们中有很多选的专业都不是自己有兴趣的专业,而是因其较高的就业率,或是就按照父母的意愿进入了本专业,还有因学校专业调剂进入本专业的,自己却对本专业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是越学越厌恶。这样对专业学习是有很大阻碍的,没兴趣没动力没收获,没收获又反向导致了没动力,没有学习的动力,便对学习怠惰了,兴趣也不会从一种怠惰厌恶的情绪中产生,没有兴趣的专业学习自然是不会在这个专业里有什么大成就。这样的学习比起有兴趣有激情全力以赴地学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精尽地掌握这门专业的技能来说,是浪费了自己几年大学的时间精力,也让自己失去了从学习中得到的快乐,大大降低了幸福度。

影片中法罕在与父亲交谈后得到了父亲的理解,与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摄影“结婚”了,成了著名的动物摄影师,过上了自己想过的幸福生活。现实中我们也可以跟法罕一样“逆袭生活”,即使专业不顺心,我们也可以通过转专业、双学位、辅修等途径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也还可以是通过图书馆里面浩如烟海的资料来自学。又或是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掘本专业学习中有趣的事情,自觉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也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知识与快乐。

大学生应该学什么

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除了专业知识,我们首先要学习如何正确对待压力。为什么是先说压力呢?影片中有一幕十分令人心痛,就是乔伊因为自己的制作的直升飞机没有得到“病毒”校长的认可被勒令无法毕业,而在宿舍里自杀了。兰彻说得对,乔伊的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受到了太大的精神压力,压垮了他,使他选择用死亡来逃避。现在也不乏大学生自杀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承受不了来自各界的压力而选择结束生命以求“解脱”,残忍地让白发人承受送黑发人止

痛。不要让大学成为一个高压锅,要给它放放气,适当做一些自己想做的能使自己放松的事情,或找人倾诉也好,一定要控制“压强”,不要让它“炸毁”你的身心健康。

其次是不要畏手畏脚,被太多恐惧捆绑。拉加也热爱工程学,为什么他总是只考了倒数呢?用兰彻的话来解释:“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向神明祈祷用)比手指头还多。为考试戴,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言简意赅。

还有就是要勇敢的面对自己该面对的事情。法罕鼓足勇气与父母坦明了自己想学摄影的意向,并最终得到父母的理解。而兰彻则差点因勇气不足与姵娅失之交臂。他一毕业便消失不敢告诉姵娅实情,不敢勇敢面对自己对姵娅的感情。要不是神队友助阵,他就要错过女神了。

最后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句话一直贯穿着整个影片: “All is well”。

无论我们面对什么突发事件,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在心中对自己说才 “All is well”,在稳定自己的情绪的同时,鼓舞自己勇敢面对。

篇二:《三个傻瓜》观后感 张素娥

《三个傻瓜》观后感

张素娥 看了《三个傻瓜》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那个头脑灵活、

性格开朗、敢于向禁锢的教育制度挑战、在困难面前微笑着对自己说

“all is well ”的兰彻;是那个敢于追求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和

感兴趣的事情,不追求成功只追求卓越的兰彻。关于教育我有很多的

话说,做为一名教师,对于教育一词的含义我有自己的见解,在看了

《三个傻瓜》之后我觉得我的想法和这部电影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在

这里我想结合电影从下面几个角度去探讨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

谈到教育,每个人都会首先问自己什么是教育,翻开任何一本教

育类的书籍,首先定义的一定是教育。但是究竟什么是教育,每个人

对他都有自己的理解,正确理解了教育一词的含义才能真正理解自己

的责任所在,才能更好把学生当做一个活生生的动态的人来看,在自

己的教学生涯中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我觉得教育更应该帮助学生

成长为他们自己的样子。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

的人格差异、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更重要的是有不同的

兴趣爱好和自己擅长的地方。而教育就应该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

趣爱好和擅长点、自己的人格类型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全的独特的自

己。就像电影里面的兰彻一样,他清楚的明白自己喜欢的是工程学,

自己擅长的也是这方面,他因为喜欢而学,因为喜欢而始终对学习充满热情,敢于专研和探究,才最终成就了他。而法汗也最终选择了摄影学,我们没法逼一个工程师变成艺术家,也没办法逼一个艺术家变成一个工程师,每个人都应该成长为自己的样子。这才是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质。学生才会真正的明白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是这是每一个人生活必须明白的。任何学科都会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发挥作用,尽管他并没有成为我们的职业。但是他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自己以及生活得更幸福和有意义。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这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应该是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应该是学生在人格、品质、身体和心理等等各个方面都获得成长和获得成长能力的人。教育并不是想要给学生输入多少多少的知识,知识无限,一个人活在世上,并不能够掌握全部,但是一个人可以在教育的帮助下获得这种持续学习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变化的人。就好比我们看到的这个兰彻,也许成绩优异并不足够使我们惊讶,我们惊讶的是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十分鲜明和喜剧的对比,那就是兰彻和查图尔。这个对比颠覆了我们所有人对于成功的理解。在查图尔眼里,成功是有房、有车、有钱、有势,拥有自身以外的许多价值,他是传统教育制度下的成功人物。他有野心,上进,追求成功,为了成功而学习。但是成功究竟是什么,成功是不是这些外在看来光鲜亮丽的所

有物质?答案在兰彻身上,真正的成功应该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去做,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而且能够是成功的。电影里就是反应了这样的教育制度的弊端,环顾我们得四周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声音还是你孩子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爸妈最关注的不是自己孩子的成长而仅仅是分数,老师见互相攀比的也是分数,整个社会划分等级的也是分数。

禁锢的教育方式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单单是心理学的一个问题,也是教育的一个问题。因为教育需要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个完整的人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理上没有获得成长获得成熟,那么我们的教育也称不上是成功的教育。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印度高比例的自杀率,我们也同电影里的人物一起经历了教育制度对我们大脑的压抑,最后我们看到乔伊和拉杜的自杀。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希望现在的教育的关注点不再放在成绩,而是让孩子获得健康的符合他自己的成长。

篇三:《三个傻瓜》观后感杜红霞

三个傻瓜观后感 而在现代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在于,它不能交给学生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并且又无法抵制来自社会的负面的影响,譬如庸俗,譬如变态,再比如雇人破处的美少女……。多数做父母的把孩子扔给学校与社会,或者偷闲,或者忙着挣钱,——而后,又抱怨社会与学校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其实也是很不道德的一件事。家庭教育与亲情教育,应该是人的一生中最基本的教育,你抛弃最基本的东西,而去追求空中的楼阁,注定将是人生的悲剧。故事中,兰彻的成功其实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他是个孤儿!他没有那么多的约束与压力,他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来支配自己的人生,所以他快乐积极,成功与否反而是其次的了。故事的结尾,院长痛哭流涕,无疑也是宣告传统教育对人生与人性的失败。人生应该追求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而不仅仅是金钱。

这部虽然只是喜剧,可是真的很有深度。因为它批判了那种教育制度,其实中国也是这种制度,为了学位为了分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我也曾经很恨这样的制度。觉得老师只为了分数,而不是知识。可是现实是无奈的,为了很多的东西,所以还是屈服与这样的制度。有些东西,太大了,很难靠人为改变。既然不能改变它,就选择适应它。虽然我并不赞同那样的制度,也很欣赏电影里兰彻的勇气和能力,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像他那样,虽然他讨厌那样的制度,以及教法,但是他依然因为他的兴趣,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第一的好成绩,不仅理论成绩好,而且能用于实践。真的很难得!

其实这部电影主要是讲在这样一种制度下,仍有这样难得特别的学生,充满了创新精神。他很聪明,而且很重友谊,真是个很完美的人。不过,这是电影,所以他能这样获得了“病毒”的钢笔,而且成了出名的人。我不是说现实中不可能,只是会很困难。其实有些成功的人,就是在大学里,自己退学,出去闯世界的。比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还要其他些人,我想不起来了。这部电影是部很励志的电影,特别适合给学生看,不是鼓励他们全都退学,不学习学校理论知识。而是鼓励他们,在活学活用,不要死读书,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将知识用于在实践中。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因为我们中国很少有这样的人,所以培养出来的都是没什么实践能力,没创新精神的人,所以很难跟世界上那些大国相比了。


fwr816.com阅读分享

三个和尚观后感作文


我看了《三个和尚》以后,深有感触。

故事一开头就把我吸引住了:画面上映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的字样,当映出“三个和尚”四个大字时,木鱼声停止。我很纳闷:“三个和尚那是怎么样呢?”看下去才知道,原来三个和尚反而没水喝了,为什么呢?瞧,一个和尚,没有依靠,当然要去挑水了;又来了一个和尚,他俩斤斤计较谁去挑水,谁也不肯出力;当又来了个老和尚时,三个人更是互相推脱,宁肯坐着,也不去挑水,吃东西时又想喝水,可是缸里没有水。后来,老鼠咬断了蜡烛,寺庙里起了大火。这下,三个和尚慌了神儿,要救火,缸里又没有水。他们再也顾不得计较吃亏,谁都不占便宜,都争着去挑水。他们齐心协力,扑灭了大火。经过这回教育,他们共同合作,想出了个好办法,在山上用滑轮提水,后来再也不愁喝不到水了。

这部影片,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克服自私自利的坏思想,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在以前,人类的袓先,便是以团队为单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历史的轮转,不是靠个人,而是靠集体的力量。就连动物界,小巧玲珑的食人鱼之所以能猎食几吨的庞然大物,小小的蚂蚁能逃离洪水火灾,靠的也都是“团队精神”。而在当今这个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我们还有余力去说一句现代的语言“我的地盘,听我的”吗?团队就像是一个凸透镜,它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到一点;它是一个扩音器,把微吟变成呐喊,影响到更远的地方。

伟大的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想脱离众人的人,是新时代的‘新新盲人’,藐视忽微会让他穷尽一生也离不开原点几步,顶多只能像在沙漠中的过客,一圏又一圏,却只能回到起点。一朵花,即使再小,也需要雨水的滋润,肥土的给予,阳光的赠与及绿叶的衬托。一捧土的成功,即使再少,也得依靠十个手指。”迈入新时代雄心勃勃的你,别忘了:团结就是力量!

《三个和尚》观后感作文


有一天,我在家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叫《三个和尚》,这部电影很有教育意义。里面讲了一个小和尚走呀走,看到了一个寺庙,就走了进去,小和尚大喊着:“里面有人吗?”没有人答应,于是小和尚就在这里呆了下来。

呆下以后,小和尚觉得口很渴,一看,连水都没有一口,于是就下山去挑水。正在这时,碰到了一个瘦和尚,瘦和尚说:“小和尚,你住在哪?”小和尚说:“我住在山上面。”瘦和尚又问:“我可以和你住在一起吗?”小和尚说:“当然可以,正好我还没有伙伴呢。”又过了几天,小和尚和瘦和尚出去抬水,正好碰到了一个胖和尚。胖和尚对他们说:“我现在口很渴,还不快去抬水给我喝。”小和尚和瘦和尚听了很气愤,生气地对胖和尚说:“你口渴,要我们去抬水,有这个道理吗?”于是胖和尚再也没有吭声了。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去山下挑水了。

这真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结果,有一天寺庙里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看到这里,我知道了,他们三个和尚只顾自己喝水,不去想想别人,这样是不对的。我想给他们提个小小的建议:最好在寺庙前挖口井,你们就不要下山去挑水了。我还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要互相帮助才能成功。

《三个傻瓜》的观后感作文


其实早就看这部电影了,只是总没有看完。遗忘总是不好的,今天就继续看了。而且很成功的看完了。

兰彻,莱具,法涵,三个被称为idiot的年轻人,从结识到离别到相聚,中间经历了那么多。他们有叛逆,有争吵,更多的是挑战与兄弟情义。

兰彻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脑海里,他总是那么的有主见,有思想,敢于挑战一切不正确的模式,敢于尝试各种创新。最重要的是,当别人读书都是为了一个证书的时候,他却是为了自己喜爱工程学。法涵喜爱摄影,于是他劝说他追求自己的爱好。而且在不为人知的时候就帮他把信寄了出去,这不仅仅是帮忙,这是友谊,是兄弟之情的体现。只要一点勇气,你的人生就会不同。得此友,复何求?

当压力巨大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努力的面对,不要害怕,就像他对莱具说的那样,他是因为带了太多生活的压力,才会一直失败。丢掉那些畏惧,重拾自信,面向未来。

虽然兰彻的美好形象一直闪耀光辉,但是他们两个也有自己的光芒。莱具说,断了两条腿才让我能真正站立起,

获得这种态度不容易,我不改变。在工作与自我两者矛盾是,他坚定的选择了后者。没有了自己,又怎会快乐?

法涵说他不会自杀,那个傻瓜在他皮夹里放了张照片,如果我想自杀,就想想你们看到我尸体时,还会不会笑的起来。是啊,你的生命不仅仅属于你自己,所以更要爱惜,哪怕不是为了你。

追求卓越,成功在不经意之间就会追上你。

追求自我,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3月 25 日晚上,我们花了三个小时在一间小小的咖啡屋中观看了那个著名的风靡全世界的电影 —— 《三个傻瓜》。笑了三个小时,感动了三个小时,然后回味了一整晚,甚至做梦还梦到了那场爆笑全场的关于 “ 整 ” 和 “ 胸部 ” 的演讲。

之前除了《贫民窟百万富翁》,我没有关注过任何宝莱坞的电影,也因而从未想过,印度的导演除了会讲故事外,还能够如此精妙地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幽默与感动的情节结合的这般完美。那里面的大学生们,看起来与我们是那么近,近到我们完全明白他们的一举一动出自哪般;可又那么远,远到我们只能用羡慕的目光为他们恣意如阳般的未来祈祷祝福,连嫉妒都没有。

那样的青春,那样的精彩。看着一句“ 兰彻回来了 ” 就能让两个怎么看怎么事业有成的人像疯了一般不管不顾地冲到学院顶楼去找人,我们就知道这三个傻瓜之间该有何等深厚的生死交情了。他们是大学室友啊,毕业后哪怕对方五年杳无音讯也能一个名字就让另外两个人激动得迫降飞机忘穿裤子,不禁又是好奇又是感动又是失落。好奇于兰彻的魅力,感动于三人的友情,失落于自己的宿舍。不仅我的宿舍,我周围的世界里,还可能出现那么纯粹至极而又深厚之极的全宿舍友情吗?就像兰彻后来说的那样,我们从来都活在竞争中,还能够为了室友不挂科而去偷试卷吗?还能够宁愿跳楼也不想出卖朋友吗?还能 ……

不愿想太多,那不适合现在的我们。

但是兰彻不在乎。从他能够在十秒钟内用灯线利用盐水导电的原理傻愣愣却又跌破所有人眼镜地教训了以欺负新生为乐的学长开始,他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知识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使用的。他不在乎考第一还是考倒数,他在乎的是身为第一不能与两个兄弟坐在一起了;他不在乎考试时间已经开始了,他在乎的是兄弟父亲还没有脱离危险期;他不在乎自己能背出那些诘屈聱牙的定义,因为那些东西又晦涩又没什么用,他自己都能编一个,而且他不会去掩饰自己的不屑。

因为,对他而言,只要追求卓越,想要的自然会来。

对啊,追求卓越,而不是追求世人眼中的身份、名利、地位、荣耀。我们已经二十多岁了,而在过去的时间里,有十几年的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包括现在。可我们在做什么?我真的热爱我即将面临的生活吗?我真的能够徜徉恣意地享受青春的张扬与事业的快乐吗?十几年的学习,日日面对的是对成绩的担忧和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恐惧,我已经,连自己想要什么都快忘记了。还记得,高中时,我曾经告诉好友,我愿仗剑江湖,生活在江南烟雨中。不过,连我都相信,那只是梦而已。现实中,我不是兰彻,我没有能力,更没有勇气打破现在的道路,去为自己创造一个世外桃源。

所以,兰彻是勇者,法汉与拉朱也是。不只是最后职业的选择。从他们被法汉与拉朱的父母教训却仍敢跟着兰彻跑到人家的婚礼上胡吃海喝又对着 病毒 胡编乱扯的那一刻,他们就是勇者。至少在这一刻,他们遵从了自己的心,跟着青春和友谊的脚步走,还有梦想。

我们很少有人在他们这个岁数还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我们已经忘了自己的心到底在呼唤什么,也忘了为什么我们要做我们一直再做的这些事情。就像一位教授说的,现在的人,总是将手段当做目的一样崇拜,反而忘记了目的本身。于是那些本应该增加幸福的荣誉等,却成了幸福本身的替代,结果,引来如此多的悲剧。

我们不是兰彻,但我愿祝福,我们中终会出现法汉、拉朱,还有兰彻。这样的三个傻瓜,他们用他们的人生轨迹感动了我们。

《一个勺子》观后感作文


《一个勺子》是陈建斌导演的处女作,因为王学兵吸毒事件影片推迟到现在才上映。其实对陈建斌不是很了解,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甄嬛传》里的皇帝角色,那时候就觉得他很显老,但是演技也着实让每一个看剧的人一饱眼福。但是他的导演实力却没有什么作品能够让我对他进行大概的估计,是坊间对这部电影良好的口碑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更有对陈建斌的期待,带着这种期待,我看了这部电影,以下是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在看了电影《一个勺子》之后的主观感受。

整体来看,这部电影其实还是不错的,整部电影叙事完整,情节之间的连接自然,让人看电影时较为舒服,当然,这一个优点的另一面就是,整体叙事较为平缓,波折性不是很强,更多的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以一个普通的西北农民拉条子(大名马吉)的视角,借助了拉条子的嘴表现了中国西北农村社会的现状,以及现状之下的担忧。农民拉条子是村里公认的好人,心地善良,且肯吃亏,媳妇金枝子也正是因为他的收留没有被冻死、饿死,两人才能够结为夫妇,在我看来,这个不起眼的小细节的介绍有可能是为了表现好人有好报,希望用好心有好报来再次捂热社会上每一个心凉了的人。将揭示社会现实的冷酷与行善会有回报这两方面结合,已达到更好地引导人心回归善良的本性,让社会中的人重新形成友好的关系。这可能也是这部电影以及所有良好的艺术作品的重要目标之一吧!毕竟,艺术家是一群拥有更敏锐的触角,能够感受到自然世界中的美好事物及状态并且能够用他们特有的手段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那些对生活不够敏感的人们同样能够感受到这些美好,唤醒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之心,以促进他们提升自我修养并且尽力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

影片中的好心人拉条子因为好心给了流浪汉(金世佳饰)半块馍,而流浪汉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吃完了还是不走,拉条子狠不下心就将身上带的馍全部都给了他,就这样,流浪汉就认定了他,跟定了他,一路跟着他直到他回到家,流浪汉也就跟着他回到了家里面,怎么赶也赶不走。换做一般的人,估计各种手段用个遍,早就将流浪汉赶出去了,但是拉条子夫妇却都是那种狠不下心来的人,当把流浪汉丢在院子外面的时候,两人在炕上又担心那个流浪汉会不会在院子外面冻死,借着“冻死人要偿命”的由头来使自己的善良不显得那么直白。他们将流浪汉收留在了羊圈里,就这样还是怕冻着流浪汉,便又大半夜的送去了大衣。几次三番想要将他丢在外面都不成功,拉条子极为无奈,便动了将流浪汉绑在野外雪地里的念头,才将人绑上去,就于心不忍,又让他跟了回家。当金枝子听说了这件事时,眼睛瞪得老大,责怪拉条子,说那是害人命的事,冠冕堂皇的关切理由之下,他对那个叫她“妈”的流浪汉的关心之情热烈而羞涩,却十分让人动情。

陈建斌在这部电影中自导自演,可以说,是十分下功夫了,曾经的“皇帝”,如今胡子拉渣、面容苍老,脸上还有西北农民惯有的酡红,常年穿着厚重笨拙的棉大衣,脸上的表情有无奈与无助,也有坚毅与朴实,但是没有偷奸耍滑,不懂得如何投机,不懂得戒备。正是他在生活中没有学会后者,他被一个“勺子”纠缠的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也只能够贴告示,让勺子的家人来将他领回去,这样良心才安定;正是因为他没有学会者,他在自称是勺子的家人的人轻而易举地将流浪汉领走,没有质疑,只有对离开流浪汉的深深的不舍,而当第二批、第三批自称是流浪汉家人的人到来时,他们夫妇两个显得手足无措、惊恐不已,显然是因为他们眼中的社会并不是如此这般的处处是猝不及防的欺骗与陷阱,这些新知让他们不安。

在这部片子中,流浪汉由金世佳扮演,说实话,个人觉得演的还是挺到位的,只是因为事先知道是他,所以看电影时就有些跳戏的感觉。然后就是陈建斌的一会儿方言,一会儿普通话儿,有点受不了其他的都还好啦!

《三个发明家》观后感范文


篇一:《三个发明家》观后感范文

真的好精致,好令人惊叹的剪纸,而且故意挑选了巴洛克甚至是已经走向扭曲的洛可可风格,使剪纸更加繁杂。不过与故事情节稍显简单了些,所以只打了4星。

那些反对的人都好暴力,导演也真是残忍啊,那些剪纸应该不是他剪的吧!哈哈,否则怎么忍心让它被砸掉、撕碎、踩烂,最后甚至,烧掉。我还一直希冀那个玩球的小男孩能够在最后关头阻止火势,把他们,至少小女孩救出来。好吧……我这是狗血偶像剧看多了的节奏。

其实看前面的时候,心里有在悄悄嘀咕,这个题材稍显旧了吧,现在的人们,早不会对新发明采取这种态度了。相反的,一个新发明出来,在这个创新的时代,一个新产品出来都会立刻受到追捧。不过后来又一想,在思想上,观点上,恐怕这种多数人的暴政一直都存在吧。人们多么害怕别人与我们不同,多么害怕改变革新。

一直都觉得,自由和创新最难能可贵。我虽然智商不够,创造力想象力也不够,勇气也不够(简直一无是处了,泪……),但绝对不会是纵火犯里的一个,也一直对世界抱有越来越美好的寄望。

篇二:《三个发明家》观后感范文

这部短片做的太精致了!画面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的美。加上动听的音乐,单单是欣赏这个就是一种享受。

片子里的三个发明家发明着不同的东西,但却面临相同的结局,被毁坏被否定,直至动画最后残酷的结局。

看到最后那一幕,我的心纠起来了,是痛心。为什么容不下他们呢?

我不由的想到许多为真理,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甚至牺牲了自己生命的人们。想起了苏格拉底,想起了因此对民主制度、对人们失望的柏拉图。

而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充当了这样那样的凶手呢?对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一味的排斥甚至想要将其毁灭。

其实。接受了男发明家,人们会看到许多天空的美好,接受了女发明家,女人们可以更快更好的编织出美丽的物品,接受了小女孩发明家,孩子们会收获更多快乐。

但是,为什么只感受到不安与恐惧呢?

多么让人失望。

愿我们都能敞开心扉。不一定认同,但至少接受那些还不被理解事物的存在吧。

篇三:《三个发明家》观后感范文

首先吸引我的是短片的海报,一个绅士骑着一个花纹精美的大轮子,蓝色的背景衬托出剪纸的精致,是我无法拒绝点击。

其次是其标签——法国动画,一般看完都不知所云,难以捉摸其寓意,或者根本没有寓意?

一家三口住在精心建筑的房子里,每天潜心各种研究。楼顶的门打开,一个美丽的大气球升起,男主乘坐热气球在空中和鸟儿共舞,后来降落时却遭到人们的追打,气球也被扎破。女主用机器制造出绣花,因为孩子摔倒而离开房间,回来时机器已被摧残。同样是小女孩的会走路的小鸟,被小男孩一脚踩在地上。看到这里觉得心酸。

他们的努力被认为是反人类,他们的存在违背了神的旨意!

最后乘坐自制的汽车,终于激怒了人们,一把火被烧尽了。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不,这只是在拍电影。

小小缓解了我的同情心。

篇四:《三个发明家》观后感范文

机械化大生产的工厂、向西方靠拢的经济发展模式、家里的欧式家居、身上的蕾丝花边、办公室的百叶窗帘、孩子们从幼儿园便开始唱happy birthday一直到留洋的那一天。原来世界如此雷同,我们如此相像。

虽然我们的信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思维不同。但都没有办法改变:我们如此害怕与他人不同。

也许,是因为,人喜欢和他相像的人、志趣相投的人、爱好相似的人;也许,是因为,人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服众、需要群居。

可不可以告诉我天才为什么都是怪胎?可不可以不用每个人都从加减念到乘除?可不可以大家对彼此更宽容更接纳?可不可以世间少一点无知造成的悲剧?

篇五:《三个发明家》观后感范文

先说影片制作吧,用几个词概括就是:精致、细腻、传神。

感叹于他们的剪纸艺术,前几天看到过立体贺卡,那时觉着他们好看,这部片重新刷新了我对剪纸作品的审美。

故事内容来说,不得不为这一爱动脑的家庭感到惋惜。同样也觉得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小孩在此环境下受感染熏陶可能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可能是想表达的主题不同吧,在看片时我习惯性的是想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造成他们悲剧的问题。

男主因为用的是热气球到达的是陌生的地方,不好与当地人打交道,没有沟通的余地。

女主不同,她只是到邻居那边请人参观她的杰作。邻居之间不会是很陌生的环境,尤其在那么闭塞的时代。所以她要是情商高一些,把握住小市民的心理,给她们福利而非让她们感到被替代被抢夺的恐惧,结局就不该是这样的。

小孩也是,太独特,其实她也想玩皮球,那她应该学会欢快的加入小伙伴,努力改变下目前一个人自己和自己玩的处境。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家庭影响问题,也许她的父母都不善于言辞,她也如此。

这么说下来,都觉得我是在说性格决定命运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