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疯狂的熊孩子读后感400字 > 导航 > 《疯狂熊孩子》电影观后感

疯狂的熊孩子读后感400字

《疯狂熊孩子》电影观后感。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疯狂熊孩子》电影观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疯狂熊孩子》电影观后感

提起熊孩子,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也许是几个无知的小孩在嘻嘻哈哈地玩,而且给别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完事后还乐呵呵地跑开了的样子。之前,我对熊孩子的看法也像大多数人一样,但是现在我对熊孩子的看法和之前就大相径庭了。

不久前,我看了一部名为《疯狂熊孩子》的电影,也正是它刷新了我对熊孩子的看法。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杨豆豆因不满爸爸妈妈对他的爱而离家出走,途中却被两个人贩子盯上了,杨豆豆和他在出走中结识的小朋友与这两个人贩子展开一场有趣的智斗后,最终人贩子被警察抓住,杨豆豆与父母感情更深了的故事。

在整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我最有感触的是两幕:一是爸爸怒斥杨豆豆,只知道用武力来教训孩子;二是杨豆豆坐在台阶上痛哭,想回到母亲身边,而父母那边又急着寻找孩子的场景。

第一幕中,爸爸让杨豆豆试着自己放学回家,而在杨豆豆回家的路上受到同学们的欺负,挨了一顿打。回家后爸爸却用粗暴的语气质问杨豆豆,并给了他一个耳光。杨豆豆气得跑进自己的房间,并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此时门外的爸爸还用力地敲着门。

电影中,父亲让孩子单独回家,其实是不对的。如果孩子受人欺负,或者碰到坏人怎么办呢?而这一幕正好发生了,杨豆豆被同学欺负了,但是回家后不但没有得到父亲的安慰,反而遭到一个耳光。我认为父亲的做法实在不可取,首先他没有反省自己身上的错误,而且还不等孩子解释清楚,对他的伤不闻不问,并给了他耳光,当孩子气进房间后,仍执迷不悟地破口大骂,使劲敲着门。

其实在生活中发生这样的事,家长的做法大可不必这么极端。首先要想想自己有没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吾日三省吾身,连古代大学问家都需要做到每天反省多次,为什么我们反而不这么做呢?其次,要问清孩子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要用舒缓的语气去说。最后和孩子好好聊聊,商讨解决方案。而孩子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说出自己的苦衷,这样才能解决好问题。我不赞同杨豆豆家的亲人关系,这使家庭不和睦。

在第二幕中,杨豆豆坐在大街的一处台阶上,看着妈妈和他的照片失声痛哭,镜头一转,杨豆豆的父母正心急如焚地找着自己的孩子,在马路上奔波。

这一幕正是印证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即使心中再对父母有不满,也不能像电影中的杨豆豆一样离家出走。因为不管怎么说,父母也是最爱你的,你这个举动只会让父母更担心,而且过不了多久,你也会开始想念父母,并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但这时又怎么来得及呢?

这部电影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也让我们从一个熊孩子的角度看到了社会的某些阴暗和美好的一面,令人感慨万分。


FwR816.COm小编推荐

电影观后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以下是“电影观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天将雄师》观后感】

春节期间看成龙贺岁电影《天将雄师》,感觉真的拍得很大气,既有北美战争大片的史诗感,又有成龙电影一以惯之的动作喜剧风格,堪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不然,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期,尤其是在8部新片同时“抢钱”的情况下,从正月初一至初六拿下4亿多元票房,真的很难。

影片开场一战,就保留了不少成龙过往电影常用的功夫喜剧套路,这也让观众误以为成龙会就此风格一路打下去。然而从雁门关一仗群架打完,到与罗马第一勇士卢魁斯遭遇,已经预示了成龙这部电影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特别是片中东西方阵法的对决,为影片最后的终极大决战作了全面铺垫。直到看完全片,你不得不佩服成龙大哥,他不但自己塑造出了一位古代中国动作英雄的形象,而且把一向以文艺小生闻名于影坛的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劳迪,也调教成了动作戏高手,东方、西方英雄的果断杀伐和凌厉动作,让人感觉这不像一部国产大片,而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战争大片。紧张的情节,精彩的打斗,大气的场面,看得人热血沸腾,肾上腺素飚升,精神会特别亢奋。

特别想强调的是,成龙这部大片无疑是近年来制作水准最高的华语片,就是与好莱坞任何一部战争大片相比也毫不逊色。而成龙最成功的地方还在于,他把北美战争大片的史诗感和中国动作电影的精髓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气势恢宏,又细致入微,更层次分明,观之真的引人入胜。

【篇二:电影《地雷战》观后感】

国庆节期间,妈妈给我买了一盘电影《地雷战》的VCD光盘。回到家里,我就迫不及待的在电视上放了起来。整整一个下午,我在反复的看着这部电影。电影那紧张动人的情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夜已经很深了,可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的思绪,仍沉浸在下午观看影片的一幕幕场景中……

在我的眼前,浮现出了村民们顶烈日、冒严寒,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场景。我仿佛听见了村民们在高喊:“响了一个,又响了一个!”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群鬼子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血肉横飞……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最好办法。民兵们就是按照这种打法,和日本鬼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制造了许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蝎子雷等等。其中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苦思冥想发明和制造出来的。这种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石头飞上天,落下来就会砸死日本鬼子。

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甘心。他们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后把雷起出来。但民兵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们发明了“蝎子雷”。这种雷,当鬼子去起雷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飞魄散、屁滚尿流。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当年的抗日战争,了解了过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艰苦。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辜负先烈们的鲜血和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建设得更加美好!

【篇三: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作文】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带来的共鸣是“奇怪”的呢?

关于我,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我的青春,和电影里表达的,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致青春》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回忆里,有笑有泪,令人欣喜。虽然吴君如笑着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要我说,这次的回归,很棒。

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丝”,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中国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丝,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熊的传说》观后感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充满魔法,魔法来源于山顶上极光,那就是我们的祖魂……

雪山边有三兄弟,少奇、狄克和肯尼。肯尼又与妮塔是朋友,送给妮塔一个护身符。得到了刻有“爱之熊”的图腾石。肯尼把杀死少奇的熊杀死了,却被少奇的祖魂变成了熊。肯尼听了长老的指点,去山顶找极光。途中认识了小熊科达。狄克认为肯尼就是那只杀死少奇的熊,狄克找到了他们,这时少奇的祖魂把肯尼变回了人,狄克明白了,把捡来的图腾石还给了肯尼。肯尼为了与科达在一起又变成了一只熊。

护身符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若干年,肯尼与妮塔长大了,妮塔结婚时,护身符让妮塔不能结婚,她必须找到肯尼。妮塔在魔法师的指点下,她碰见了肯尼,烧掉了护身符。肯尼与妮塔的心连在了一起,他们让祖魂把妮塔变成一只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个和谐的故事。小熊肯尼与科达能成为朋友,源自于他们对着目标不懈地前进,虽然肯尼还是一只熊,但他拥有了最纯真永久的友情,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肯尼拥有“爱之熊”图腾石,这使他有了与常人不同的使命与潜质,也最终成为了一只拥有友爱、亲情、真爱的“熊”、一只有着熊的外表,内心有丰富细腻感情的“熊”,一只宁愿被有误会的哥哥捕杀也不愿伤害哥哥的熊!

肯尼和妮塔让我们觉得:“我会甘愿做这样的熊。”

当纯真的感情淹没在人群中时;当周围几乎再也找不到天真无邪的目光时;当我们发现谎言已经渗透每一个角落时,才发觉,原来做一只熊是那么简单。

世界是人与动物的,为什么会与动物们有那么遥远的距离?似乎只有动物们之间,才存在自然的和谐。

[《熊的传说》观后感]

《疯狂外星人》观后感


这部电影让我学到了一个新的道理。

那里讲的是:有两种外星人,他们是天敌。一种叫阿布族,其中有一个阿布族人让他们种族很厌恶,他叫欧仔。

有一天,他本来想请一些阿布族人去参加他的派对,所以他想发个信息,但是他本来是想发给个人的,结果,他发成整个银河系了,所以全部阿布族都要捉住欧仔。

在一个晚上,他和一位小女孩成了朋友。那个小女孩要去找她的妈妈,而且车坏了,所以欧仔把车修好了,而且欧仔还答应小女孩帮她去找她的妈妈。欧仔把车修成是飞的了。那个小女孩本来不会开会飞的车的,但是,她慢慢的掌握了技巧,车飞得越来越顺了。他们先飞到了阿布族控制地球的控制中心。他们把那个消息取消掉了,而且还找到了小女孩的妈妈在哪——澳大利亚。他们开着汽车去澳大利亚,找小女孩的妈妈。到那里的时候,他们的天敌——瓜星族已经要到那里了。欧仔看到有救生飞船,就赶紧拉着小女孩的手就要走,可小女孩挣脱了出来,她硬着头皮要去找妈妈。欧仔继续跑向救生飞船,当他在阿布族群众用的飞船时,他当上了他们的总管,所以他就带领阿布族回了地球。

欧仔回到地球时,他带领小女孩去找她的妈妈,当时小女孩说:“我就明白你不会不遵守规定的。”他们找到小女孩的妈妈时,瓜星族已经到了。

最后,欧仔把瓜星族的后代还给了他们。

这部电影让我学到了不仅仅要为了自己,也要为了他人。

老师也疯狂的观后感


老师也疯狂?到底有多“疯狂”?抱着学习创新的念头,我走进了电影院。看完电影,却感觉“疯狂的老师”不疯狂。

电影着力刻画了六年(1)班班主任肖子恩老师的疯狂之举,比如,把学生带到湖滨的草坪上课、带学生到废品收购站给垃圾分类、带学生到敬老院去看望慰问老人等等,这在导演看来或许已经是非常出格的“疯狂”之举,其实,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早已经有这方面类似的实践,所以在我看来,这并没有什么疯狂的。

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最终要在学生的身上来体现。在电影中,肖老师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也正是他对两个男生的转化。

“书呆子”是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父母相继因公殉职,留下他与奶奶相依为命,而奶奶不愿给国家增添负担,靠自己当保姆打零工苦苦支撑,供养着小男孩上学。肖老师通过学生的档案资料了解到信息之后,到小男孩家家访,鼓励他做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帮助爸爸照顾好年迈的奶奶;他又找到校长,请求校长把小男孩的奶奶安排在学校食堂工作,以帮助和照顾烈士的遗孤。肖老师的情怀真的让人感动。教育如果只看到分数,如果只是应试的训练,那么,学生就会异化为“考试的机器”。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继往开来。那么,教育的初心是什么?应改是人而不是分数,应该是人的发展而不是技能的训练。教育要看得见“人”,只有去真正地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我们对学生的关心才能真正到位。电影的开头说,六年(1)班原来是一个“乱班”,“乱”的原因之一,就是原来的班主任都像电影中的宋老师那样,只要学生的分数,而对学生没有真正的关心。

电脑“天才”是一个憨憨的男孩,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自从母亲去世后,他就没有一天是欢乐的,继母对他也算是极尽关爱,他却根本不买账,始终冷脸相对。妹妹的笑脸,父亲的呵斥,都没有让他有半点改变。生日那天,父亲原本安排一家人到餐厅为他庆贺,他却跑到了母亲的墓前去祭奠。折翼的天使让人倍加心疼,孩子的迷惘也深深地刺痛着肖老师的心。他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境况,心情会是怎样?正是他的点拨,让孩子打开了心结,理解了爸爸的苦衷,也接受了自己继母,第一次自然地喊了一声“妈”,第一次主动牵起妹妹的手带妹妹去玩。继母欣慰之余,不由的感慨:“还是肖老师有方法啊!”其实,我想说,肖老师用的不是方法,而是一颗真诚的心!教育是需要直抵人的灵魂的,教育是很难被量化的,如果用标准化来衡量评价教育,客观的数据也许并不一定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而如果只想用一些所谓的“方法”就能解决教育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就足够面对个性截然不同的学生,那也是荒谬可笑的。

老师没有“疯狂”,那么,是谁“疯狂”了呢?又是什么“疯狂”了呢?这部电影并不能反应教育的全部,但难得的是,在一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能够关注到社会现实中的教育领域。家长、学生、老师……不同的人走进电影院,看完电影会有不同的思考,也许这就足够了。

上帝也疯狂的观后感


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土著民族的风味,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会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抵抗沙漠的动物,用不同的方式来解渴。他们并不了解世间的恶劣,在那个战争的时代,他们是和平的,安详的……

可是,在一次偶然,土著人奇哥的两个孩子误上了一辆白人象牙偷猎者的卡车,他们发现了许多新鲜的东西,让他们很兴奋一路上,有象牙作伴,摘树上果实,他们 还 发现了最宝贵的东西——水,他们在水箱里打滚,嬉戏,十分有趣。在这个时候,奇哥发现自己的孩子们不见了,他就沿着汽车的轨迹,跑呀跑呀……这个时候,女博士和动物学家驾驶着飞机,可是不幸的是飞机坠落了,挂在了飞机上,于是,他们开启了沙漠之旅。在茫茫的沙漠里,有两位不同国家的战士开展了激烈的战争,他们遇到了女博士和动物学家还有奇哥。他们在一次危险中互相帮助,渐渐地成为了好朋友。最后,奇哥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一起相拥在了一起……

这是一部非常搞笑的电影,一次一次的偶然,让不认识的人成为了好朋友,讽刺了当代人的冷酷和无情……

电影《无双》观后感


电影《无双》观后感

庄文强自编自导的电影《无双》,看后给我以震撼和激荡,使我忽略了它属于动作、犯罪片,而窥其光怪陆离的生活中真实的内心呈现,以及编导对政治、文化、艺术,尤其是人性的解构和思考。

《无双》以画家、艺术家李问(郭富城饰)被捕狱中述说,展开了20世纪90年代多伦多为时代背景,以代号画家(周润发饰)为首的犯罪团伙,掌握了制造伪钞(美元)技术,难辨真伪,并在全球进行交易获取利益,引起警方高度重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故事就好理解,电影的结尾来一个反转,画家身份扑朔迷离即使编导把李问述说故事中的某些部分作为一个现成的场景展现在你眼前,直至影片结束,你突然像走进迷宫一样,不由自主地一步步将影片中前因后果、人物关系等探至故事内因及其形成的肌理,循着影片中留下的线索进入并走出迷宫,解读与体悟编导的用心与寓意。

回顾电影《无双》,感到它与动作、犯罪片的最大不同,就是它非概念化。

影片中的画家李问(郭富城饰)和由其双重性格编述出的代号画家(周润发饰),不是神灵与圣子,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他心中的标杆、英雄。他们既不是纯粹的艺术工作者,也不是一成不变只顾图财害命的恶魔。好人、善良的人也会作恶,作恶时内心也会退缩、懦弱;而懦夫、坏人也会有善良和勇敢的行为。善与恶互相渗透着,英雄与懦夫互相转化着,一切都缘于生活本身的变化与诱惑。伪造假币的老大会随时被抢击中跌倒,又会随时重新站起来;没有阴险邪恶令人憎恶的嘴脸,有的却是敢打敢拼、充满智慧、活得酣畅淋漓的英雄形象。印制假钞时苦思冥想的团队专注敬业精神,让你忽略了他们是在犯罪,而感觉他们是潜心钻研伟大艺术品的艺术家。因而,李问意想的英雄(周润发饰)的产生不是教条的产物,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生活之赐、人性之赐,是美好的人性受到时事挤压之后的裂变与突变。所以,《无双》既是一部意想的英雄史,又是一部平常人的生活史和心灵史。

《无双》中李问和他意想的英雄(周润发饰),均是男性,他们的懦弱和勇敢均集中体现在他们与女性的关系上。

李问,一个穷困落魄的画家,租住在多伦多唐人街的一个角落里,对隔壁的画家阮文充满了热爱,也许只是爱着一个代表美好、清秀、生活安逸女人的符号,而贫穷落魄、怀才不遇的他禁不住野心的膨胀,不仅走上了伪造假钞的犯罪道路,杀人、抢劫,还由于内心的软弱,自知征服不了阮文,使他做出了一个最有悖于人性的选择,把和将军火拼中救来的女子秀清整容成了阮文。而当秀清把李问从狱中保释出来,也终于明白自己始终都是一个假阮文,一个替代品,失望之余,她将写有游轮编号的纸条塞入打火机,并留在酒店做线索。当警方根据纸条即将捕获李问时,秀清引爆了埋藏在游船上的炸弹和李问一起葬身大海。

李问是怯懦的、好色的,有着双重的人格。他有享乐的欲念,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对女色的觊觎与占有是一种代表,这构成了他把自己造就成英雄的障碍,所以他惶恐而自卑、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深入骨髓。他的内心有另一个自我,于是他假想出代号画家(周润发饰),表示他也有他的一套人格和处世方式,是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陌生人,是少数不为女人而活的人,拘谨可以变为放纵,善良可以变为邪恶,胆怯可以变为残暴,理智可以变为疯狂,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毫无压力地行动和思考的自由。二者在他内心纠缠着、撕扯着,最终二者合二为一,真的成了假的,假的成了真的。

于是,《无双》中画作的真假,钞票的真假,阮文的真假,画家的真假,爱情的真假。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乱人心,人心难辨真与假,真假自在世人心。这或许是《无双》影片背后的庄肃意境,颇堪回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