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班主任培训总结及反思 > 导航 > 班主任工作反思:孩子的六个心理“底线”不能碰

班主任培训总结及反思

班主任工作反思:孩子的六个心理“底线”不能碰。

时间如火,炙热的一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目前的岗位上,又一阶段的工作过去了!又到了我们写总结的时刻,一个好的总结能够更好地从容面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在写总结时要考虑什么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班主任工作反思:孩子的六个心理“底线”不能碰,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班主任工作反思:孩子的六个心理底线不能碰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 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就请别进雷区!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孩子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底线五: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独处的小天地

孩子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Fwr816.cOm精选推荐

班主任工作总结-爱孩子不能越俎代庖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 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 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要求、形式复杂而多样,在此不想一一论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孩子的实际情况等具体分析。如生活自理方面,要使孩子充分意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克服依赖别人和怕苦怕难的思想,从身边生活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认识并作了一些探索。有的组织孩子参加磨难教育;有的让孩子假期打工;有的让孩子假期卖报;有的让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到银行存零花钱或者到超市购物(有老师暗中保护,中央电视台记者暗中摄像)……当然,孩子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古往今来成大事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在挫折中一再奋起,在惊涛骇浪中一生搏击的人。"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正是挫折和艰难的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成就了伟业。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爱,但我们在给予孩子无私的爱时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班主任工作总结_爱孩子不能越俎代庖


班主任工作总结_爱孩子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 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 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文章來源:)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要求、形式复杂而多样,在此不想一一论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孩子的实际情况等具体分析。如生活自理方面,要使孩子充分意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克服依赖别人和怕苦怕难的思想,从身边生活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认识并作了一些探索。有的组织孩子参加磨难教育;有的让孩子假期打工;有的让孩子假期卖报;有的让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到银行存零花钱或者到超市购物(有老师暗中保护,中央电视台记者暗中摄像)……当然,孩子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古往今来成大事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在挫折中一再奋起,在惊涛骇浪中一生搏击的人。"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正是挫折和艰难的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成就了伟业。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爱,但我们在给予孩子无私的爱时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作者:杨长平

班主任工作总结:爱孩子不能越俎代庖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 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 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要求、形式复杂而多样,在此不想一一论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孩子的实际情况等具体分析。如生活自理方面,要使孩子充分意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克服依赖别人和怕苦怕难的思想,从身边生活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认识并作了一些探索。有的组织孩子参加磨难教育;有的让孩子假期打工;有的让孩子假期卖报;有的让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到银行存零花钱或者到超市购物(有老师暗中保护,中央电视台记者暗中摄像)……当然,孩子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古往今来成大事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在挫折中一再奋起,在惊涛骇浪中一生搏击的人。"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正是挫折和艰难的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成就了伟业。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爱,但我们在给予孩子无私的爱时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班主任工作不能错位


班主任工作不能错位


班主任应该是一个班级教育管理核心,但不能把什么难题都推给班主任,班主任在工作时也不要错位,否则,不仅仅工作效率不高,有时还起反作用。

第一、任课教师的课堂任课教师作主,班主任只能配合教育。有些任课老师课堂纪律不好,一味地把所有责任推给班主任,动不动就要求班主任出面解决,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首先要思考整个班级所有课堂纪律情况,如果大部分课堂纪律不好,班主任管理就可能出了问题,班主任要认真同所有作课老师沟通、合作,寻找有效解决对策,班主任此时要起主导作用,运用教育的合力,达到高效班级管理的目的;有个别任课老师课堂纪律不好,班主任要么坐在教室听课,要么直接批评干预,这就大大降低任课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权威,还不利于学生、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第二、对学生教育中,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班主任要配合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现在很多家长往往认为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责任,于是把家庭教育置于脑后,对孩子不管不问,一旦出了问题,就找班主任问责。很多班主任怕承担责任,学生一出问题,动不动就找家长,一味指责家长,很显然班主任是在推卸责任,学生讨厌,家长反感,达不到预期教育的效果;有些班主任内心里怕麻烦家长或者看不起家长,把家庭教育的内容都进行包办,学生出了什么事都不告诉家长或者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主动包揽或代替家庭教育的做法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效果,做不好还会造成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关系紧张,矛盾重重,教育效果弱化。

第三、学校教育对学生有着重大影响,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可也经常会出现学校只扣分不教育,把教育责任推给班主任,而有些班主任也有我的班级我作主的想法,不想让别人参与教育。作为学校教职工,他们都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学校应该实行全员参与教育,可现实上,很多教职工对学生不良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多也只是把这种现象反馈给班主任,没有抓住教育契机,学生慢慢对违反纪律也就越来越大胆了;因为有些班主任不喜欢别人对其班级管理指三道四,对学校教育毫不在意,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不支持,不重视,最后变成孤家寡人,班主任工作就非常被动,难以取得成效。

班主任反思: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班主任反思: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现在我们一直抱怨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越来越苦、越来越累;抱怨自己所教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但是老师自己感觉苦与累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缺少点什么呢?老师在抱怨学生的时候,是不是说明现在的学生能耐提升了?抱怨是最表面的,张口即来,但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所有班主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再学习。

借我一双慧眼

先要心里有了,眼睛才能看见。、不是所见决定你的想法,而是你的想法决定了你将看见什么。我们经常挂念着犯错的学生,于是乎先看到的是关于他们的解决之道。

当学生犯错误时,最得心应手的办法就是批学生一顿,见效特快学生立马就安静了,还节约时间。暴风骤雨,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可是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过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就旧病复发了。

我们都有这个毛病,总是觉得学生的进步不够大,要是退步了更是不能容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能也会这样,面对学生的错误,先是盛怒,有时还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既而后悔,在困难面前退缩,最后是追着学生安慰。

案例:美国专家的授课

情景:上课了,一个学生在路上疯打闹,在半节课后才踢破门进教室并骂骂咧咧

教授问题:讨论男孩是什么问题,怎样帮助他?

中方代表的结论:综合迟到、疯打、破坏公物等犯了七个错误,批评教育,找家长,杀一儆百,教育全体同学。

美方代表发言:第一反应是孩子怎么了?之所以这样是为什么?老师第一个动作是把表情调整平静,轻声过去拍拍他,在他脸上亲一口。安抚他的情绪后,他也不骂人。老师号召全体同学他一定遇到了非常气人的事,让我们有节奏的轻声鼓掌,让他倾诉!,了解事实真相后,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生气,使劲跺脚。生气、生气、生气!!!老师再问孩子,你怎么解决?(踢门)问其他孩子,如果你生气了,会怎么做呀?大家列举,老师和大家一起将方法从一列到八。自始至终不说踢门是错的,只是将踢门列为第八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把小事说大,容易把他推向个别生,把大事说小,可以把他拉回来。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警察式看管的班主任是非常辛苦的,劳力又劳心,吃力还不讨好。

在美国的一所小学校。一位小女孩的学习成绩一向优秀,数学尤其优异。可是有一次却出了意外。那一天,小女孩带回一封密信交给她爸爸。信是老师写的,附有一张成绩为D的数学试卷。信上说,由于女孩一向数学成绩优异,老师在试卷上给她加了几道题,说明做完规定试卷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加做这额外的试题。可是女孩在做完规定试题后,尽管还有一些时间,但她为了急于出去跟已交卷的同学玩耍,没有做按她的能力完全能够完成的额外试题。(班主任 )老师认为她没有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试卷,给了个D的成绩。老师在信中这样说:在我的成绩登记本上,您的女儿这次考试还是A,但试卷上我给了D。请您理解并配合我,考试打分是手段不是目的。请告诉她,老师很爱她,很欣赏她的数学天赋,但她应该尽最大努力。如果她愿意跟老师一起来尽最大的努力,她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这是发生在美国学校的一件小事。它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老师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智慧。按我们有些教师的做法,要么是叫来女孩认真地批评她一顿,说她学习态度不端正;要么让家长来帮助老师教育教育孩子,怎么能只顾着玩而不完成教师布置的试题呢?

这位老师选择的是鼓励,让家长协助他鼓励孩子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这种鼓励的效果比简单的训斥要强百倍,而这种育人智慧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教育无痕情有痕

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了这张纸条后,只是宽容地笑了笑,随后在上面添了几行字,放回了汤姆枕边。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账单:为了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教汤姆走路说话,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每天为汤姆做好吃的食物,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以后还将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为了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0美元。

不知道这故事中的人物是真是假,但我却不能不被这位母亲的睿智深深打动。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可谓润物无声、妙不可言,发人深省。她启示我们:教育必须返朴归真,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富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和生成,真正让生命感动。

教育无痕是一种智慧。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演讲之后回到办公室,其秘书莫莉小姐笑吟吟地迎上来说:卡耐基先生,演讲成功吗?非常成功,掌声四起。那太祝贺你了。莫莉由衷地笑着说。

莫莉,你知道吗?我今天去给人家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我从公文袋里取出讲稿,刚一开口,下面便哄堂大笑。那一定是你讲得太精彩了。的确精彩,我读的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新闻。说着他将手中的材料递给莫莉。莫莉的脸刷地红了,喃喃地说:昨天我太粗心了,卡耐基先生,这不会让您丢脸吧。当然没有,你这样做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还得谢谢你呢!从此以后,莫莉再也没有出现过因粗心而造成工作失误。

卡耐基先生对莫莉的批评和教育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教育艺术,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应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有个小女孩儿一心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贝贝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商场。小女孩只顾与她的贝贝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矩。当她上了二楼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没地方藏,她挺着急,便赶紧在原地乖乖地站好,一边紧搂着贝贝一边看着迎面走来的商场的保安,等待着想像中的狂风暴雨。不料保安不但没生气,还笑眯眯地看着她问:啊!多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字?小女孩儿轻轻回答:它叫贝贝。而那位叔叔再次笑了笑,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叔叔的这段话,立刻给小女孩儿留下了一个终身难忘的美好印象!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从某种意义来说,面对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教育效果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有一位教师曾叙述了他的一次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经历,说晚自习时他去教室辅导,却发现班里一位叫源源的女生已经哭肿了眼睛她的100元钱放在语文课本里不见了。对农村孩子来说,100元是个天文数字。源源有个在城里工作的爸爸,所以源源的书包里经常装些农村孩子连见也没见过的零食,莫非是谁要偷吃她的零食时顺手摸走了她的钱?这时,老师看看全班同学,个个都是无辜的样子。他沉默了片刻,说:100元啊,对我们的诱惑太大了!就是我发现没人,也敢装进自己的腰包。问题是那钱不是咱自己的,花着不踏实啊。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别说拿人家钱财了。不过,因为一时迷恋,犯错误谁都难免,我们得允许人家改正。现在,我把灯关了,每个同学都要从讲台那里摸索着走过去,希望拿了钱的同学把钱留下。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也没有人需要知道你是谁。灯亮了,我们还是可爱的好孩子。说着,他关了灯。十分钟后,他打开了灯:桌上什么也没有!再来一次!他沉默了更长时间后说。可是当他第二次打开了灯:桌上仍然什么也没有!

请那个同学珍惜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我们执迷不悟,那么今后背在我们背上的永远是别人的嘲笑和唾骂,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中会出现这样的人。如果现在改正还是我们的好学生。此刻,他的声音有些严厉,也有些无奈。最后,当第三次打开了灯:桌上放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他的泪怎么也控制不住,就那样在众人面前肆无忌惮地流下来了。学校为此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还写了一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评论发表在当地日报上,认为他教育有方,用耐心而智慧的办法让那位迷途的孩子找到了新路。不是吗?他可以发动学生相互搜腰包呀,当搜到钱以后可以送学校处理呀,也可以叫来家长给孩子以严厉的教育呀。

如果说到这里故事就完了的话,那也足够了。足够能说明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允许学生知错改错。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已经让我们叹服。但故事至此并没完。当他第三次打开灯的时候,真的看到了一张百元大钞,他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流泪了?是感到自己工作方法对头了的激动?是为那位认错的同学感到高兴?都不是。原来,桌上那100元钱是他从刚领到手的工资中自己拿出来的!

由于种种因素,可能那位拿了钱的同学一下子无法认清自己行为的偏颇之处。当第三次打开灯的时候,他没有恼怒,而是不动声色地来了个狸猫换太子。我们可以设想得到的是,那位拿了钱的同学一定会重重地被震动,老师的这番苦心他会深刻记取的;再想下去的话,我也能感受到那位同学在以后的时间里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他的歉意的。而在那个班级里的其他同学,感受到的是温暖、理解和宽容,这对他们一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呀。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我说,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班主任要做一个快乐的人。疲倦的时候,想一想,你因疲倦而快乐,疲倦就会悄然远离。困难的时候,思一思,你为克服困难而快乐,困难就会给你让路。新的一年,背着快乐出发吧,快乐的心情可以让烦恼改变色调,快乐的追求可以让失败变为成功!

班主任工作反思:班主任的角色


班主任工作反思:班主任的角色


我们很多的班主任从来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自己的角色,每天在繁忙中度过。确切的说应该是在辛苦劳累中度日。更多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每天之所以累、苦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清自己的角色。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积累反思我经常的给自己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当我清楚了自己的角色我就会从中寻求到工作的快乐,奋斗的方向,无穷的动力,享受班主任工作带给我的快乐。

1.快乐的农民

我经常的想,农民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拥有土地,能把自己手中的种子撒播在土地上。经过春播夏护等待秋天的收成,在秋收的季节享受快乐。我们的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拥有土地的快乐的农民。我们拥有班级相当于农民的土地,我们拥有教育或班级建设的理念优良的种子。我们将我们的理念播入班级的沃土中经过我们的经营护理等待班级的收成。俗话说有希望就会拥有无穷的动力。假如我们没有做班主任就失去了种子成长的土壤,再好的种子经过长时间的存放都会失去他生命的活力。遗憾的是我们更多的班主任拥有了土壤,缺乏优良的种子。没有种子是谁的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2.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我经常的反思我们班主任工作的真正的重点在那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但我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有比维护学生的心灵更重要的了。只有内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没有健康的心灵,只拥有强壮的体魄是真正可悲的。就如计算机拥有在好的硬件缺乏优质的软件也是一堆高档的废铁。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软硬件相匹配的教育,而不是单一的教育。医学上最难医治的是精神病而不是生理上的残缺无法医治。因而,我经常的用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有理想,有追求,合格的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再者,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追求才会拥有奋斗的方向,无穷的动力;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追求才不会被外边纷繁的世界而打破平静的心态;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追求才会耐得住寂寞(其实,真正拥有了追求他会感到很充实很忙绿很快乐。)。因此,我认为我们一个班主任(或者说教师没有比培养、呵护学生健康心灵更重要的事。)应该做好学生健康心灵的守护神。

3.医生的角色

我经常的想,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去看医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哪一个医生对我们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你改天再来。或者对我们的病情夸大你已无可救药了等之类的言辞。即使真的得了重病,医生也会和颜悦色的隐瞒真正的病情。为什么医生会如此的耐心,给患者希望。因为人一旦拥有了希望就会拥有无穷的动力与自信。再者,医生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总能尽力的做到对症下药。再回头看看我们所做的,当一个孩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所谓的麻烦的时候我们会从当初的耐心变得判刑绝症你已无可救药。当一个孩子因为成长(我经常的强调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在生病所谓的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所犯的错误,并不是危及生命的重病,却被我们(也许是真正的庸医)给诊断为绝症。一个本应拥有美好未来的孩子被我们一个处方就结束了孩子的未来。我们此时与那些杀人的刽子手又有什么区别,若说有就是我们犯罪之后照旧逍遥法外。我们的一个处方就是自己解脱了,将束缚我们的枷锁抛给了孩子。孩子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摆在孩子面前的就是前途一片黑暗,破罐子破摔。我非常的反对学校开除学生,因为当我们将一个学生开除就意味着医生将一个患者推向了太平间。(班主任 )孩子为什么被开除?是因为他的行为习惯差,更使人头痛的是他屡教不改。我们试想一下,当我们将孩子开除(当然更多是至高中,初中有的是变相的开除,阶段性的让孩子回家反思这不就相当于医生将一个患者没给开药就回去等待奇迹病魔自我消除。其本质就是让患者自我死亡。)的时候就是孩子精神、自信基本完全消失的时候。一个缺乏自信,精神接近崩溃边缘的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与一个庸医将一个可以拯救的患者直接送入太平间有什么区别。我的职责不就是为需要医治的孩子以希望吗?不就是孩子需要我们给指明方向的时候给予引领吗?不就是孩子孤独的时候给予帮助吗?我们做了吗?给静下来自我反思、检讨了。我们所做的是庸医做的,还是良医做的。给孩子的处方是希望还是绝望。

4.战略家

我认为我们班主任在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战略家。班级的建设,发展应该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比如一个班级在初一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初二达到怎样的目标,初三达到怎样的目标。整个初中三年班级的建设,发展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在每个阶段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我们该又应该如何的规划部署,将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规划进行战略部署。然后再按部署实施已达到预期的的目标。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建设发展更离不开我们的合理规划。我自从03年毕业就担任班主任工作,每个班级我都要进行战略规划。经过三年的实践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不是在做班主任而是在享受班级建设过程中的快乐(人最大的快乐就是同努力实现规定的目标。)。我建议我们班主任不妨换个角色,是自己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战略家,通过行动实现班级建设的目标享受班主任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

5.班级的灵魂

我的家族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分为上下两个院落。我爸爸经常的对我讲我们这院的人没有他们那个院得人有本事。因为你的爷爷太过老实,不会做大事(我另外的一个爷爷在外面上过班)。我爸爸的论调因而一直的影响着我,我也认为我们不如人家。因此,在我小的时候我经常的被我同龄的叔叔欺负我认为是天经地义我们这院的人不如他们。久而久之,那院的人自我也感觉他们很是优秀。直到我读高中,到大学毕业我才明白是爸爸的理论给我幼小的心灵买下了自卑。如今我作为老师,就不应该再将我小时候的自卑传递给我的学生。我们大概都看过电视剧《亮剑》,李云龙之所以令人钦佩不是他的长相,学历。而是他的那种精神,一种面对剑客敢于亮剑的精神。是李云龙的精神打造了一支舍我其谁,充满霸气与战斗力的独立团。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又是如何的引导我们的学生的呢?我听到更多的是我们不如城里的学生,因为他们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都比我们优越等之类的教条。时间久了,学生就成为了我们这院的人自卑。人生的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是谁的错,难道是学生天生就认为我们这院的人不如人家那院的人吗?《发现母亲》的作者王东华教授在人的成长三棱锥学说中说:神通都是天才意志商数;天才都是斗士品德商数;天才都是圣徒气概商数。决定一个人发展的不是智力商数、意志商数,而是气概商数。王东华教授在书中有详尽的论述,我也认同其观点。如果孩子的发展真如王东华教授所说,那么我们的(乡下的学生)学生难道一出生就缺少了城里孩子的乞丐。事实并非如此,更多是我们的暗示、引导是孩子缺失了成才的必备条件乞丐。在《带兵要学解放军》这本书中有一句令人深思的话: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就是一群狮子;绵羊带领一群狮子就是一群绵羊。根深层次的反映了我们班主任的责任之重大。我更多的时候认为我们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是学生在黑暗中迷茫时给他们以光亮的明灯。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人的一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幸运的;如果遇到一个好班主任,那更是他一生的福气。让我们认清自己的角色,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幸运者、幸福者。

班主任工作反思:你是一个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吗?


班主任工作反思:你是一个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吗?

好班主任谁说了算?在传统评价机制下,掌控着班主任考评大权的领导说了算。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班主任不是为领导服务的,而是服务于学生的,应该学生说了算。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事实上无论根据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最根本的一点要看学生的意见,要看学生是否满意和喜欢,只有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才是一位成功的班主任。

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许多教育研究机构和教研人员的调查显示,学生喜欢这样的班主任:

学生喜欢身正为范,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的班主任。汉代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班主任如果能够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完美的人格、坚定的信仰、高洁的品行来感召学生,定会让学生效仿与喜欢。

学生喜欢尊重学生人格,能使学生充满自信的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这正是他们认识自我价值的反映,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做好班级工作,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学生喜欢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班主任。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会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你、信任你,他们自然会尊敬你、喜欢你。学生特别喜欢晓知一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时事、体育名人的班主任。

学生喜欢创新富于敏锐感,能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班主任。现代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现代化的信息使青少年的开放性、探索性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他们喜欢具有创新开拓意识,富有敏锐感的班主任。

学生喜欢风趣诙谐有幽默感,能使学生体验快乐的班主任。风趣诙谐有幽默感的教育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教育内容会更耐人寻味、泌人心扉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妨自我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具备这些特征,是否是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如果我们目前还尚不完全具备这些,还没有成为学生心目中喜欢的班主任,那我们就需要继续努力。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呢?

一、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给学生一个好的榜样。

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作为班主任,必须要严格自律,加强自身修为。既要注意自己的外在的形象,衣着要得体,语言要文明,行为要端庄,要给学生展示一个朝气蓬勃的班主任形象,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他们心中的形象代言人,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涵养、才华,给学生展示一个彗中于心的内涵美。

二、要加强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崇拜的机会。

读书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坚持读书,经常洗脑,这样上课就可以说是高屋建瓴、游刃有余、驾轻就熟,讲话是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学生焉能不崇拜?

三、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给学生平等关爱。

教育是充满爱心的事业,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管理需要倾注爱心,需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给每个学生以真诚的关爱。但许多班主任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和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严重违背了教育原则,绝不会获得学生的喜欢。作为班主任要想取得学生的信任与支持,必须在爱的前提下,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

四、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工作方式,给学生发展空间。

班主任不能恪守死板的管理模式,以刻板的规章关、卡、压学生,这既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学生极不愿意接受的,更容易制约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班主任应该创新管理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潜能发展的管理方法,这样必然会得到学生的拥护与喜欢。

五、要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管理是一种艺术。独断专行、一意孤行只能会令学生反感。只有采取民主式的管理方法,尊重学生的意愿与选择,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自主管理,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这样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能够拥得学生的爱戴。

班级管理是一项繁琐而又艰巨的工作,它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学生,班主任的工作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班级才能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班主任工作反思:孩子的六个心理“底线”不能碰》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班主任培训总结及反思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