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信息化方案 > 导航 > 参加机关单位信息化管理学习体会

信息化方案

参加机关单位信息化管理学习体会。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参加机关单位信息化管理学习体会,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今天,相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马克思看来,划分一个时代,不在于生产什么,而要看用什么来生产,是工具的变化引发了时代的变革。但时代交替并不是简单的工具性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使用工具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更发生了质的改变。就像人们曾经用斧头砍树,后来又用锯来锯树,不仅“锯”代替了“斧头”,而且使用方式也由“砍”变成了“锯”。同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机构编制管理的模式,也应该做出调整和创新,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结合对信息化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与理解,笔者认为,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要以实现“五化”为目标。

一、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联动化

机构编制管理处于行政管理的源头位置,但其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有限,需要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随后拿起管理的接力棒,才能有效完成整个行政管理过程。就当前现状而言,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行政部门,在事实上经常处于相对分离的割据状态,虽有业务联系,但联动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其主要原因是数出多门,本该在人事、财政等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依据的编制信息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同时也没有相应保障措施来维护编制的法规性尊严。因此,亟需在部门之间构建一个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而不是相互争权、彼此冲突的耗散机制;同时,就机构编制部门本身来讲,也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包含申请、审批、核准、公示、督查、处理、反馈等递进的管理流程,让管理无处不在,才能真正管住、管好并用活有限的执政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的介入,把行政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联结到了一起,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管理效应,随着制度的健全,正在逐渐形成,至少已经从技术角度为机构编制信息共享和联动管理提供了平台。目前,中央编办研发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吉林省编办正在建设并应用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都是为达到联动管理效果,实现管理的协调、配合和制约而开发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吉林省编办独立设置后才出台了审办分离的管理措施,以及空编使用的管理规定。从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效果:过去虽然也规定空编进人必须符合相应的结构标准和职数要求,但是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很难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现在,有了《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则可轻松实现这一目标了。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功能的健全和配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凡与机构编制相关的信息都将逐渐统一由系统来管理,以彻底解决数出多门的问题。凡涉及机构编制管理的业务内容也将统一通过系统来办理,以达到数据共享、根除底数不清的问题。届时,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局面自然也就形成了。

二、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趋向质量化

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内容。每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都知道,要依据职能设定机构,依据机构核定编制,但依据什么来确定职能呢?从编制管理学角度讲:“职能的产生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应该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确定职能。但要掌握始终处于变化中的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仅靠数量有限的机构编制工作者,无论在人力上,还是在能力上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工作中的机构编制管理,只能相对偏重于事前审批,而审批之后的效能管理以及审批之前的职能确定等工作环节必然会受到弱化,导致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一些漏洞,造成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今天,电脑代替了人脑可以无限存储并处理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料,互联网可以随时提供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联网后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触角伸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基于这样的信息化背景,机构编制工作完全可以由阶段式管理走向全程控制。吉林省编办已经提出,今后不仅要管数量,更要管质量。今年,独立设置后的吉林省编办非常忙,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工作多了,而是因为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正在形成过程中,目前已经完成的机关基本制度建设、基础资料政策法规的收集整理、机构改革成果的检查验收、机构编制信息的核查以及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都是为实现“质量化”的管理目标而做的基础性工作和积极的努力。随着信息化手段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调研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快捷,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客观和科学,单纯的数量审批式管理正在逐步趋向包含职能研究和效果评估的质量化管理。

三、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同步化

统计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检查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过去,人工的统计方式不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

,有时还会出现为了掩盖管理问题而人为修改统计结果的情况,更为不可避免的是,等到统计结果作为管理者决策依据时候,实际工作中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决策依据的只能是相对准确的统计结果。决策的滞后必然会带来管理的滞后。可在今天,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完善,政府专网的联通,

尤其是随着机构编制业务办理与中心数据库的联通,机构编制信息会随着业务的办理,自动同步更新到中心数据库中。目前,吉林省编办正在将各类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等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机构编制网络数据库健全以后,同步动态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自然也就形成了。那时,统计将不再是一项基本业务,更不用由专人来管理了,因为机构编制工作基础信息健全后,相关的管理信息时时都会自动更新。可见,在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信息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要把信息的建立与完善做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机关信息化管理学习心得


今天,相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马克思看来,划分一个时代,不在于生产什么,而要看用什么来生产,是工具的变化引发了时代的变革。但时代交替并不是简单的工具性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使用工具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更发生了质的改变。就像人们曾经用斧头砍树,后来又用锯来锯树,不仅“锯”代替了“斧头”,而且使用方式也由“砍”变成了“锯”。同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机构编制管理的模式,也应该做出调整和创新,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结合对信息化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与理解,笔者认为,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要以实现“五化”为目标。
一、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联动化
机构编制管理处于行政管理的源头位置,但其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有限,需要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随后拿起管理的接力棒,才能有效完成整个行政管理过程。就当前现状而言,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行政部门,在事实上经常处于相对分离的割据状态,虽有业务联系,但联动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其主要原因是数出多门,本该在人事、财政等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依据的编制信息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同时也没有相应保障措施来维护编制的法规性尊严。因此,亟需在部门之间构建一个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而不是相互争权、彼此冲突的耗散机制;同时,就机构编制部门本身来讲,也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包含申请、审批、核准、公示、督查、处理、反馈等递进的管理流程,让管理无处不在,才能真正管住、管好并用活有限的执政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的介入,把行政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联结到了一起,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管理效应,随着制度的健全,正在逐渐形成,至少已经从技术角度为机构编制信息共享和联动管理提供了平台。目前,中央编办研发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吉林省编办正在建设并应用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都是为达到联动管理效果,实现管理的协调、配合和制约而开发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吉林省编办独立设置后才出台了审办分离的管理措施,以及空编使用的管理规定。从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效果:过去虽然也规定空编进人必须符合相应的结构标准和职数要求,但是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很难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现在,有了《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则可轻松实现这一目标了。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功能的健全和配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凡与机构编制相关的信息都将逐渐统一由系统来管理,以彻底解决数出多门的问题。凡涉及机构编制管理的业务内容也将统一通过系统来办理,以达到数据共享、根除底数不清的问题。届时,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局面自然也就形成了。
二、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趋向质量化
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内容。每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都知道,要依据职能设定机构,依据机构核定编制,但依据什么来确定职能呢?从编制管理学角度讲:“职能的产生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应该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确定职能。但要掌握始终处于变化中的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仅靠数量有限的机构编制工作者,无论在人力上,还是在能力上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工作中的机构编制管理,只能相对偏重于事前审批,而审批之后的效能管理以及审批之前的职能确定等工作环节必然会受到弱化,导致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一些漏洞,造成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今天,电脑代替了人脑可以无限存储并处理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料,互联网可以随时提供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联网后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触角伸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基于这样的信息化背景,机构编制工作完全可以由阶段式管理走向全程控制。吉林省编办已经提出,今后不仅要管数量,更要管质量。今年,独立设置后的吉林省编办非常忙,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工作多了,而是因为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正在形成过程中,目前已经完成的机关基本制度建设、基础资料政策法规的收集整理、机构改革成果的检查验收、机构编制信息的核查以及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都是为实现“质量化”的管理目标而做的基础性工作和积极的努力。随着信息化手段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调研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快捷,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客观和科学,单纯的数量审批式管理正在逐步趋向包含职能研究和效果评估的质量化管理。
三、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同步化
统计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检查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过去,人工的统计方式不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有时还会出现为了掩盖管理问题而人为修改统计结果的情况,更为不可避免的是,等到统计结果作为管理者决策依据时候,实际工作中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决策依据的只能是相对准确的统计结果。决策的滞后必然会带来管理的滞后。可在今天,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完善,政府专网的联通,尤其是随着机构编制业务办理与中心数据库的联通,机构编制信息会随着业务的办理,自动同步更新到中心数据库中。目前,吉林省编办正在将各类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等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机构编制网络数据库健全以后,同步动态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自然也就形成了。那时,统计将不再是一项基本业务,更不用由专人来管理了,因为机构编制工作基础信息健全后,相关的管理信息时时都会自动更新。可见,在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信息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要把信息的建立与完善做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编制人事财政经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扩大,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管理的效果,体现机构编制的法规性。因此这套涉及编制、人事和财政等部门的综合管理系统仅限于编制部门使用还不足以达到同步的管理效果。通俗地讲,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机构编制相关信息的全面与准确,人事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号入座,依据机构编制情况来配备人员,只有在此基础上,财政管理部门才能在相关的管理环节上有所依据,并体现出编制的法规性,实现同步化的管理目标。
四、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走向机制化
机制与体制同属制度范畴,但机制不同于体制,体制是形之于外的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制度体系,它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其特定目标。例如,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政府的组织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管理体制,这次的大部制改革以及省管县的设想都属于体制层面的调整。而机制是形之于内的由不同要素组成的制度系统,它通过要素间的相互协调来实现其特有的功能。例如,交通路口的摄像头,表面看就是一个摄像装置,但其实是一套交通管理机制,它是由摄像头、网络以及影像处理程序和配套的交通管理规定等要素组成的。在这一机制面前,首先是不敢违反,其次是如果不小心违反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这是机制不同于一般制度规定的约束功能。吉林省编办正在逐步完善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是为解决超编、混编、吃空饷、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等问题,而建立的包括编制、人事、财政信息的综合管理机制。从理论上讲,人事调整一定要用到编制,财政拨款必须要依据编制,这是编制的法规性体现,但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仅有规定是不行的,因此在启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同时,除了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外,还要在管理实施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管理环节,让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系统处理才能正常运行,就像车辆必须通过装有监控装置的路口一样,管理的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由于这类机制只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程序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所以完全有理由说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的必然选择,它让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变得可以做到了,让人力不能控制的事情变得可以控制了。
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并不仅限于横向的部门之间,纵向的、甚至是纵横交错的管理模式,在网络面前都将不是难事。通过网络,上级可以随时对下级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下级也可以及时掌握上级的管理动态。甚至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机构之间,只要存在着共享信息,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障管理效果的实现。但是信息化手段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在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支撑下,才能真正起到机制的制约与保障作用。
五、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转向服务化
今天,我们正在创建服务型政府。但是,信息不对称意味着的是地位的不平等,地位不平等,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政府垄断并控制着各种管理资源的条件下,尤其是机构与编制管理信息被做为一种秘密资源进行管理的背景下,服务是无从体现的。目前,吉林省政府一方面将带有管理性质的审批职能从相关部门逐一剥离,成立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政务大厅,从体制上在转向服务化;另一方面,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也正在由政府垄断并控制的封闭状态转为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的开放状态,从客观上正在形成地位平等的服务局面。在大家都掌握信息、了解政策的情况下,我们拥有的不再是管理的权力,而是肩负着服务的职责,因此工作实质就是服务,服务意味着要走出去,而不是过去的等着人家找上门来。
从实际工作中应该看到,无论是政务大厅的成立,还是管理信息的公开,都没有离开信息化工具的支撑,管理信息的共享需要网络,服务信息的公开更离不开网络。网络正在让今天的社会以一种虚拟的状态存在于人们面前,人们的身份也在逐渐网民化,维系网民关系的网上活动规则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它是通过平等协商产生的一种契约,这些变化让人们的关系越来越趋向平等。随着网络的健全以及管理系统的完善,在不远的将来,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并满足人们的服务需求,甚至随着信息化机制的健全,不按规定进行审批的政府行为随时会被管理系统自动曝光。那时,服务将不再是政府的一种目标追求,而将会在事实上成为政府的一种普遍行为。可见,信息化正在逐步让我们走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
今天,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信息化都已经变成社会存在的一个大背景。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如果桌上摆的是计算机,连接的是网络,脑袋里装的却是手工时代的管理观念,是很难实现机构编制的管理目标的。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机构编制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去掉那些不该长出来的树干和树叉,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就像手中的电锯,我们的工作方式既不能是手工时代“砍”,也不能是机械时代的“锯”,而应该是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但前提是必须能够找到启动电锯的按钮,“推进”才能是有效的。目前,我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正在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甚至可能还需要打破现有状态,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因此利用信息化工具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相信随着管理观念的调整创新,制度的健全完善和以及系统的不断成熟,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卓越绩效管理学习体会


篇一:卓越绩效管理心得体会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的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培训,通过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卓越绩效模式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容、实施指南、卓越绩效的评价要素和评分指南,让我受益匪浅。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卓越经营管理模式。

一、强调外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准则明确表达了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时期,企业的高层领导一定要“十二分”地关注环境的变化,因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抵御风险干扰的能力与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样,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

为实施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是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建立管理工作系统、员工培训教育系统和激励机制,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参与的氛围。维护全体员工的权益,确保卓越绩效模式运行所需要的人才。

三、强调高层领导在组织走向卓越中的作用

准则中通过高层领导的作用、组织治理、社会责任、道德行为等的描述,进而体现了高层领导的前瞻能力与决策能力。领导掌控着组织前进的方向,并密切关注着结果。准则中指出领导只关注未来,有一个大的发展方向(使命、愿景、价值观)还不够,一定要把远大的目标(想做的),与当前一个阶段的内部能力(能做的),外部环境(可做的)结合考虑,形成一个阶段的战略和战略目标(该做的),并以此为导向,带领员工并影响到相关方,为此目标,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准则中强调在制定战略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作为关键因素加以考虑,必须在长短期目标和方向中加以实施,通过长短期目标绩效的评审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的结果加以确认,并为此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同时还强调战略决策和发展目标均衡地考虑长短期的机遇和挑战、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潜在风险等。在治理结构中强调有效性,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求为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提供资源;在技术发展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组织的改进、创新能力。在产品和服务结果方面,是与国内、国际同类产品和服务水平相比较的结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有特色和创新。

1、贯彻和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是关系到我们公司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战略性的工作。 准则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工序、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归纳为全过程、全员,全企业和多方面的“三全一多”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是向

员工和社会宣传公司企业文化的过程,在企业内要营造一种学习《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环境,要营造一个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氛围。 一个实施卓越绩效评价的企业,所追求的决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也须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企业自身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还须紧紧与企业的发展特色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自身优势。

2、在对于企业预期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有一个科学、规范、务实的企业战略分析系统,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威胁、弱势和优势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进行经营定位、行业定位、产品定位和市场的定位,以此来明确公司战略。

3、规范的企业部门结构其目的在于协调好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公司中应有的权、责、利,以及工作形式、考核标准,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实现。在我们公司,组织结构较为明确,但是个部门的沟通联系还不够迅速及时。有些部门之间的程序过于繁杂,效率迟缓,给其它部门带来一定不便。组织结构决定着组织行为,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的执行,所以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设计与其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并且使其高效的运转,使其达到顺畅的发挥企业能力的目的。

4、确保数据信息体系规的范化。从有利于信息化、有利于信息共享、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出发,按照统一的标准,完善账单、记录、报表,完善内部共享数据数据库,及时更新发布新的信息,对于领导的决策能够快速的传达到各个部门以及执行者手中。完善、推进基础

数据信息化管理,推进流程关键点的程控,做到及时、快速、高效。

5、保证运转流程的规范。我们公司规模较大,部门较多,企业在对某个部门内部的管控体系都有一定的管理办法,但对于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有时很难有较好的管控方法,所以,越是界定部门之间的权责,问题就越多。这时就需要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明确,使部门纳入到流程中,成为企业流程中的一个结点,确定企业的各个流程,并对流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企业运营达到效率最优。

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不断深化的、持续改进的工作。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和企业的条件差异性,我们自身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在贯彻和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让公司不断完善,发展、壮大、变强,在同行中独领风骚。

马军

2014年1月20日

篇二:关于卓越绩效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参加卓越绩效自评报告辅导班学习心得体会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辅导班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全面、深入理解卓越绩效准则内涵和要点,熟悉卓越绩效评审过程,掌握卓越绩效评价方法和技巧,提供组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思路,培养质量管理奖评审员;培训日程为5.21日-5.24日;培训地点在合肥宜临国际大酒店;培训授课先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处处长江家如作了动员讲话,其次由培训教材的编写人段学良对具体培训内容进行了讲授、互动研讨、案例练习和考试。

实行卓越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 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 , 为公司进行卓越绩效管理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

公司实行绩效管理已经有一段时间,从无到有,从粗框到细致,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同时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比如;

1、部分部门责任人认为绩效考核就是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之间的考核,不好做,出力不讨好。个别员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工作中不再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首先维护自己的利益,只为完成自己的指标,对于工作中同事遇到的困难也不像从前那样施手援助,而是坐观其乱; 2、 即使在平时发现了问题,甚至对一些员工的工作状况,很不满意,而真正在纸上做评定时,所有的人员考核结果几乎都是优良,结果造成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不见效果;

3、干得多、错得多、扣得多,使员工推谣扯皮,不想多干工作,导致员工积极性不升反。

通过这次卓越绩效的学习,作为公司一名员工,建议公司需要在“领导方法、战略策划、市场与顾客满意、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以及评估分析和知识管理”等七个方面,采用的卓越绩效模式相关标准,认真地去找差距,认真地去思考改善的方法和措施,认真地去谋划提升团队的士气和执行力,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非常显著的改进机会,我们在哪些领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优势发挥怎么样?通过学习,对公司的绩效管理目前情况有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1、首先绩效指标的设定绝不可以用封闭的部门考核指标来设定,而应是以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综合制定绩效指标,这样才能避免部门走向矛盾对立的误区,避免了互相之间的相互扯皮。切实合理、贴近实际情况地设定的指标是绩效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绩效的设定要透明,绩效的评估要公正,形成透明公正的绩效管理体制,有助于公司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3、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也可以采用pDCA法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在实施的过程中多进行沟通,收集反馈意见并改进绩效考核中的不足;从而达到绩效考核的目的。

4、如公司对申报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的申报高度重视,建议请专业的

咨询公司做申报材料,公司人员(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予以配合,会增大获奖几率。 卓越绩效管理它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体系理念推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领域,卓越绩效准则是先进的管理思想,是指导公司绩效管理的评价准则,应该在我们以后的工作管理中充分学习、应用,使其发挥真的的作用,从而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015年5月26日

篇三:学习《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感

学习《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感 为了不断适应市场的新变化,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启腾公司在新的一年联合龙岗区质量技术协会,特别邀请了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刘爱基老师为公司的管理者做了一堂《卓越绩效管理》的课程,本人有幸聆听老师精彩的课程,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想法谈谈其中一点体会。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之一,它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的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包含十一项核心价值观,每一项价值观都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互相补充。通过对比我就简单谈谈“远见卓识的领导”对企业的重要性。

古语有曰:“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明任何一个团体(大到国家小到家庭)的领导要是没有水平的蠢货一个,那么这个团体肯定不会出色的;要是这个团体的领导很厉害,很有水平,那么这个团体肯定是出色的。苹果公司现在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可是在苹果之父乔布斯接任董事长之前,苹果公司却处于连年亏损的状态,乔布斯任董事长之后以其远见卓识,推出苹果手机,迅速打开市场,打败墨守成规的老牌霸主诺基亚,带领苹果走向巅峰。如果没有乔布斯我想苹果还在依然苦苦的挣扎,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是任何产品和金钱都代替不了的。乔布斯不幸英年早逝,苹果手机虽然依然占据霸主地位,但是雄风已然不再。

因为有一位远见卓识的领导,苹果才能从一家快倒闭的公司,成就今天的辉煌;因为有一位远见卓识的领导,共产党才能从当初的星星之火,燃遍现在的燎原之势;因为拥有一位远见卓识的领导,海尔才能从一家集体小厂,成长为国际化的海尔集团;因为有一位远见卓识的领导,启腾公司才能从一家门店,走到现在的规模。

一位有远见卓越的领导,能够带领一个处于快灭亡的企业起死回生,一位有远见卓越的领导能够带领一只处于劣势的队伍,转败为胜,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能够带领一家小餐馆,壮大为今天的连锁企业。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就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一个团队的心脏。“千金易得,良将难求”。纵观很多优秀成功企业,都离不开有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一个领头羊做的好不好,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英国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一只狮子领导的羊群,一定能打败一只绵羊领导的狮子团队,领导者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成败的关键。

做为此次参加卓越绩效管理的管理者,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增长自己的聪明和才干,这样才能适应不断的社会变化,才能审时度势的改变团队和企业的方向。做一位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任重而道远,与诸君共勉。

李正


档案管理学习体会


8月14、15日,院办组织了对下属单位的档案管理培训。两天的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学习强度很大,巨大的收获是不容置疑的。通过学习,我系统地了解了档案与档案工作概述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对各类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立卷、归档、利用等管理程序,全方位地了解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看到日后管理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但这些正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它促使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进步。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收获和体会。
一、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企业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成为一流企业的一项重要保障。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比资产(本)更为
重要的战略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信息业的组成部分,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作为企业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和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作为与企业同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等各方面正积极地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我公司是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咨询公司,从默默无闻的只有二、三十人的小公司发展到近一百六、七十人的上市公司,在形成和发展具有顾问特色的企业文化、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等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为了使公司向国际化、标准化、质量化的轨道前进,公司内部结构在不断地改革变迁,公司制度和管理水平也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提高,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档案工作不被削弱,建立一套适应本公司业务特点、体现公司规范化、科学管理水平的档案体系,使得档案工作的发展不置后于企业发展速度,全面地记录和反映公司建立、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办公室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它将为公司各项综合业务、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对规避和抵御各种风险,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也成为衡量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尽快突破办公室当前档案初级保管管理,行政、人事档案保管单一的阶段,在规范档案的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档案信息资源。
目前,我公司办公室的档案管理是将平时研究院下发的收文、公司内部发文和签报分别收集,于当年年底、次年年初再次筛选,将上一年度的文件分成上述三大类目立卷装订保存,内容是简单地将行政、党群、人事、经营管理、综合业务管理制度多方面的集中起来,基本处在档案管理的初级保管的阶段。随着公司的壮大和发展,业务量的增加和形成的文件的部门不断增多,现有的文件分类、档案管理方式已逐渐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要求。
培训学习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所面临档案管理思路的冲击,冲击来自于资源的搜集、档案的分类方法,来自于所探究的如何针对公司特点构建档案体系、拓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冲击。我深知参加档案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把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如何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是当前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日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重新构建适宜公司业务发展实际的综合档案管理系统性框架、拓展档案信息资源是当务之急,也是有利于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日常管理的关键点。

首先,要熟悉、掌握公司的业务情况和专业知识,针对公司的业务性质以及内部组织结构重新调整档案的类目;其次,还要系统地整理历史档案,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目前,我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各业务部门档案工作开展并未形成制度,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业务部门没有把档案工作纳入部门职责范围,导致部分档案信息的流失。二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档案均分散保存,档案散失情况严重。公司档案信息的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业务部门研究人员对企业的调查论证、申报立项、洽谈协议、审批登记等档案大多掌管在相应的当事人手中,不能及时归档。有的即便归档也不注意归原件,经常归复印件。这些问题直接随着人员的流动导致档案信息资源的部分流失。
上述档案信息资源流失部分,正是亟需拓展、开发的档案资源。

再比如,我公司上市过程中的文件和材料的也要进行目录收集、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档案的要单独整理;建立并完备科研、声像载体、实物、设备、外事、会议及公关活动档案等文书、科技、专门档案的工作,此项内容也是整体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将档案有条理地进行分门别类,才能保证档案准确、有效地收集和利用。为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鉴定与统计等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体现档案的价值所在。

三、档案管理模式上集中统一,实体分部门保管利用是赛迪顾问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档案工作许多传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对做好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结合顾问公司具体实际情况来看,有一些传统做法似乎不能适应当前公司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重视和创新。其中包括档案工作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六个环节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的革新。

我公司的产品,是知识产品,顾问公司又是上市公司,遵照国家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管理规定,财务部门和综合业务部门是极为特殊的部门,其有关的文件、报表、合同管理在是绝对机密的,所以这部分档案以分散保存的形式保管。另外,顾问组织机构众多,涉及公司业务拓展、专项研究、会议公关活动等方方面面,这些部门承担的大量繁重的业务支撑工作。针对这种特性, 公司档案管理也要符合这一企业特点的模式,要在加强对知识产权档案和涉及商业秘密档案的管理的同时,确定公司档案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并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结合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精神的前提下,从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尽量简化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一些繁琐的操作步骤和不必要的过程、环节,在模式上集中统一,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在模式上集中统一,即要求公司各部门所保

管的档案要相对集中到一人,这样不致因各部门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同时各部门都要复制一套目录归办公室档案部门备份保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目录交流,这样会更清楚地整体记录公司发展和业务管理的轨迹,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整齐规范,有规可循,有目可查。这种企业档案的价值是无形资产的,同时也能为日后档案综合利用提供便利条件。其他部门,如人力资源部、品牌推广部、各个事业部(定制产品)等研究部门等,这些部门的档案实体,都要针对各自部门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并规范、科学化保管。但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便于推行各部门在繁忙业务之余立卷,而不视其为额外负担,值得进一步探讨。因为无论是档案的业务工作,还是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档案信息的交流,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而不是增加管理环节。

四、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赛迪顾问为提高工作效率,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人员,采取的是兼职的办法。为加强档案方面的系统理论和实践知识,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兼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公司派出两名办公室人员加强档案管理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知识,提高认识档案知识的水平。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夯实理论基础。二是对档案工作自身的要求,要全面了解、掌握公司的业务,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方面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三是要勤总结,勤改进,不断创新。

五、要认真研究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健全各项档案制度,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为使档案信息资源不流失,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有了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保证档案工作合理化的实施开展,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我认为赛迪顾问的档案工作制度管理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将档案管理制度正式纳入企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档案的部门或人员。 二是建立健全公司档案工作各项制度,依据制度对有关部门进行档案目录汇集和使用调控。旨在提高职工档案意识,确保档案完整、准确和安全。三是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主要环节要照章管理,并纳入企业管理运行程序,有利于从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管理、归档有序进行。从而切实把公司档案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

比如,确定分管领导和专(兼)职档案人员,负责对档案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和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各部门指定专门人员可以为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的档案收集、接收、整理、分类、鉴定、保管、统计、移交等工作,业务上受公司办公室的监督、指导。

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平时也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做到及时、主动收集存档的资料;按时归档、定期整理并经常检查,反复过滤;整理有序,科学管理,分柜存放,方便查找。

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公司业务管理程序,纳入公司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即部门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到“三纳入”、“四同步”:纳入工作计划和规划、纳入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在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

以上,是我在参加了此次档案管理培训班后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收获和体会。

我坚信在领导的重视和公司各部门齐心协力的配合下,档案工作不仅会成为领导和各部门的参谋助手,同时也会对提高公司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一定会推动整个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台湾医院管理学习体会


台湾医院管理学习体会

路定珍

2017年4月7日-2017年4月29日,我作为2017年江苏省卫生国际(地区)交流支撑计划两岸医护管项目第一批学员,赴台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研修学习。在这将近一月的日子里,我们共聆听了14场专题讲座,参访了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台北荣总医院、林口长庚纪念医院、亚东医院、台中慈济医院、高雄小港医院及洪耳鼻喉科诊所,参与了2次分组研修讨论,1次案例分析,可谓感受颇深,收获多多,现将个人的学习与体会总结如下:

1、组织关怀备至,海峡两岸一家亲

这次参加台湾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是省卫计委国际合作处给我提供的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使得我能像学生时代样有这一段宝贵的时间静下心来进行新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学习,让自己充电提升。国际合作处领导们殷切关怀,每时每刻关注我们的学习进度与生活情况,给我们圆满完成研修任务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保障。单位给予我这次研修大力支持和帮助,同事们主动分流承担我的工作,让我能够安心进修学习,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台湾祥瑞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学习上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将课程科学安排,实地参访医院层级分明(涵盖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及诊所),让我们从不同级别医院感受他们的管理与文化。在生活上给予了我们莫大的照顾,在我们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与难题随时伸出援助之手,为我们能够顺利完成研修任务提供了双重保障,这些点点滴滴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

2、健保全面涵盖,医疗资源丰富

2.1 台湾的全民健康制度

1995年,台湾实行全民健保制度,即实行单一保险,保险费由个人、雇主、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个人部分根据收入提取费用,使得全民享有健康保险,个人就医后在健保范围内可以享受相同的服务,让全台湾99%的人得到了健康保险。台湾的全民健保属于强制性社会保险,全民缴纳。保费以薪资所得为计算基础,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分担,具有企业负担重和个人负担轻的特点;目前台湾92.96%的医疗院所为健保所覆盖,提供健保特约服务,服务者众多。健保局对医疗提供单位的支付采取“论量计酬”为主的总额支付制度,网络审查各医院的治疗规范性给予费用,在中央健保局的统一管理下,每年健保费用占GDp总值的6.6%。

2.2 台湾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健全

财团法人相关法规的制定,对台湾私立医疗体制起到了肯定和保护的作用,在税收方面政策给予私立医院以支持和鼓励,促进了私立医院的发展。每千人医师数在1988年时提升至1.2,而每千人急性病床数也于1987年时达到4.7床。为保障和提高医疗品质,逐步出台各项法规(财团法人相关法规、医疗法、志工法等)规范实施住院医师训练计划和专科执照制度。

3、医院管理盛宴,触动心灵感悟

3.1 医院评鉴促发展

医院评鉴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病人权益与医疗服务品质。以让民众受到妥善的医疗照护。目前全世界约有30个国家或地区正式实施医院评鉴,台湾是全世界第5个,亚洲第1个实施医院评鉴的地区。分医院评鉴和教学医院评鉴,从2011年对新制医院评鉴基准进行了修订,并开始正式实施新版医院评鉴基准及教学医院评鉴基准,至2015年评审条数为122条,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评鉴制度,从医院基础建设结构面提升到过程面与结果面的品质评估。以病人的医疗服务品质取胜,重视医疗团队的整体合作。修订后的标准分经营管理和医疗照护两大面,是更加注重于以病人为导向的一种查核,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医院找到现存的问题与潜在的风险,以提高医院管控能力。近年来,台湾医策会运用十年医疗品质指标经验,参考各种指标和卫生政策于2011年建立台湾临床成效指标,卫生福利部委托医策会每4年对医疗机构进行一次评鉴,对临床综合照护、精神照护、长期照护进行评鉴并公布相关的资讯,台湾地区公私立医院近90%参加医院评鉴,而医院评鉴已与健保给付相结合,有助医疗品质和水准持续提升。

3.2 医疗资讯共享全面化

医院的网络信息化管理非常细致、全面,充分发挥了网络就医的管理功能。医师坐诊时,患者的健保卡均能在各诊室读取,医师可通过患者的健保卡读取患者的所有检查报告结果,有误既往病史及药物的处方,所开药品有所提示(药物同外院重复)、药物限制提示、单次剂量及总量超量提示等,患者所有的就医信息以及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均通过网络程序来管控,从而方便了医师的诊治。避免了重复检查和开药,节约医疗资源,保障患者安全。

3.3 人文关怀处处在

人文关怀从挂号开始,在家患者可以从网络上进行预约挂号,挂号后系统自动为其排好就诊顺序,病人在在家通过联网看到自己的就诊时间,病人在家或者在其他地方等待,差不多轮到自己就诊时间时才从家里出发到医院,大大节省了在医院候诊时间,也避免了医院人多嘈杂的情况(在亚东医院、长庚纪念医院、台北荣总医院实地参访能深刻体会)。人文关怀从门诊做起,为了方便病人就医,台湾各大医院楼层均有明晰的标识,墙上有明显的平面图和指示牌为病人提供索引,如在亚东医院门诊大厅有触摸屏式的医院资讯显示与查询,便于患者及时掌握就医信息。在医院大门口有免费的接驳车,患者有序排队安静等待车辆的到来,未感觉到焦急与不安。同时在医院大门口都放置显眼的免费使用轮椅,供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在小港医院药局窗口前,为患者免费提供药片切割器,并在药袋上明确注明剂量和注意事项,同时为盲人患者提供盲人用药说明书。还有温馨的文化长廊及美食街区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便民的服务,倡导多步行,在每层楼梯口提倡步行宣传语,让其被动变主动,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台湾的医院将健康促进落地生根发芽,针对职工的健康促进活动接地气,为每位护士配备口哨,护士站设有隐蔽式急救铃,走廊设有急救铃感应电,医生、护士等医院员工随时携带急救铃,一旦有突发人身受攻击的情况,立即按急救铃,安保人员一听到报警最快速度到达现场。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3.4 有序推进转诊制度

台湾地区没有强制性的“守门人”制度,而是通过一些政策和经济措施引导就医流向。首先,依靠健保支付引导公众有序就医。健保给付范围广,无论是西医、中医还是牙医的门诊、急诊、住院、康复、护理、居家照护等医疗保健服务均在健保的给付范围内,就医民众仅需要负担部分费用,全地区医疗机构的92%均为定点机构,医疗机构收入的75%-85%来自健保。在支付标准上,向基层医疗机构、经过转诊的患者、不住院或者住院时间短的患者倾斜。从2017年4月15日开始实施新的转诊标准:如未经过转诊直接到医学中心就诊需要支付420元的部分负担,而首先到就近的特约诊所就诊只需要付50元的部分负担。(在转诊单有效期90日内,至转诊到特约院所及科别就诊,接受转诊院所会联络患者或患者自行前往联络的转诊医院服务台安排就医)转诊资讯系统由健保局全台统一执行,方便了患者也加强了基层诊所与上级医院间的联系与沟通。

4、台湾研修启示

此次在台湾三周的学习,本人对台湾的医院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和体会,台湾各大医院在发展的理念、功能定位,管理的经验及服务的细节,高效率的工作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大陆医院的借鉴与学习。如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将企业经验管理制度引入医院管理,实行标准化作业,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强大的行政中心使得执行力到位,为临床科室配备专业的科经理,为临床科主任有效管理做好左膀右臂的参谋,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量身定制医院发展目标,将公立医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到最佳。亚东医院智能化医院发展,行政临床各大信息互通处处体现,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各医院将建成的停车场、美食一条街等附属设施进行经营收费,在一定程度上补贴医院医疗收入的亏损。高雄市立小港医院是一家公办民营的医院,对员工的关怀时刻体现,如专门提供员工营养餐,对进行公益活动纳入绩效考核加分范围内等等均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这将近一月的研修生活中,我们也收获了深厚的师生情和同学情,在台湾来自全省9位医院管理同仁一起聆听讲座,一起头脑风暴法的脑力激荡讨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刻的剖析与探讨,一起共同畅所欲言,共同进步,团队凝聚力强,微信群的关爱与互动,彼此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份来之不易的收获将成为我人生当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历练自己,宝岛之行,为我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个窗户我不仅看到了精彩迷人的风景,而且更让我从风景中领略难能可贵的精髓与理念。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新的理念,让其自己得到不断锻炼与提升。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路定珍

教师课堂管理学习体会


古代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说法,身为一名教师,我也希望自己教的学生可以成为国之栋梁,能成材。可往往都是教师总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学生不学,古往今来都是这个情况,教师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而学生嫌弃老师教的生搬硬套,毫无特点,经过这段时间的教课,我深有体会。
第一,上课并不是老师讲得越多越好。有时老师讲得辛苦异常,结果却适得其反。向学生灌得越多,越会养成学生不愿动脑的不良学习习惯,而且学生一下子也接受不了。相反,要与学生多多互动,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们脑子也就活了起来,记东西也就轻松多了,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
第二,课堂的组织管理是老师的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要认真对待,严肃对待,老师切不可在教学之初给学生松松垮垮的印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自我修养、注重社会评价和提高自身威信。教师必须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外在方面给学生一个干干净净、精力充沛和精明强干的的形象,绝对不能服装怪异。内在形象方面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性格、广泛的兴趣、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其结果,会更容易受到学生们的爱戴。
第三,教师的威信是课堂管理的关键,教师的威信高,课堂管理就顺利,反之,则困难。教师的威信既出于教师的社会角色,又出于教师的人格和工作作风。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谨言慎行,言出必行,决能不能信口乱说,自食其言。另外要懂是非,明善恶,知美丑,要能因时、因地、因人和进行历史性的思考来处理问题。要给学生一个公平、公正,褒贬有度,赏罚有据的感觉和印象。
第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而且师生关系有它的特殊之处的,即学生是先喜欢这个老师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当教师跟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伤害了他的自尊和感情,学生和教师的人际关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了。这就像苏霍姆林斯说的那样,“接触孩子的心灵世界时一门小心翼翼的艺术,就如同接触含苞待放的玫瑰花瓣上的晶莹露珠一样,需要世界上最细致的工匠”。这是教师应该做的,也是作为一名好教师能做到的。魏书生曾经说过,教师应该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中耕耘、播种、收获。
第五,面对课堂冲突,我们应当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如能带来生机和活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培养学生协商合作意识等等。但课堂上消极冲突的存在毕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直面冲突,消解其对教学的负面影响,课堂妥协不失为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课堂妥协是在堂教学中,在承认与尊重师生主体的独立性与平等性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的顺利而有效的进行为宗旨,综合各方意见,平衡各方利益,达到互利双赢的策略,是教学智慧的体现。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任职这么长时间以来,深深体会到做教师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我的学生,我爱你们!

精细化管理学习体会


精细化管理学习体会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采煤区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是我们掘进队的首要的工作任务,如何落实好精细化管理,安全、高效、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提高认识,结合实际,把简单的事持续做对。

职工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是落实我们区队各项的原始单位,只有把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在工作中加以运用和发挥。许多人遇事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好像、似乎、将近、大约、大概等等,都成了一些人的代名词。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事情,虽然很简单,但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做法,我们要把他看做是一件需要付出全部热忱、精力和耐心的伟大事业。当你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的非常好时,你就变得不简单,也就是不平凡,做到知行合一,是一种执行态度。其实,简单不等于浅薄,粗放,简单是深刻,丰富,精细。精细才能简单;精细才能简约;把简单的事做持续做对,才能不断的得到成长,不断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细节决定成败,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部队对队列里的士兵有严格的要求,在任何条件下,没有班长的命令是不允许动的,每做一个动作,班长都要严抠细训,只有每一个细节的严格训练,才造就了阅兵场上中国军人的翊爽英姿,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才能培养出军人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它是军队的一种文化,更是细节的一种极致体现。所以做好小事,是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它要求我们必须付出数倍于别人的努力,并胆大心细,才有可以取得超越他人的成绩。我们掘进队所做的工作是由无数工作细节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我们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项细小的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我们做好细小工作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工作目标。

三、勇于创新,大胆改革

“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我们单位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则是其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的否定自我,不断的取得进步。我们在落实精细化管理也同样是一个道理,不能死搬硬套,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改进。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四、量化管理细节,

细节的量化就是管理中将工作内容及制度以量化的形式提出要求,并使之覆盖工作的整个过程,将具体时间、完成数量、达到什么质量要求等贯穿到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而且还会尽可能把每一个细节量化,将管理工作做得更加透彻、更精细一点,同时也更规范、更有秩序。使它成为一种模式,以不至于使职工产生偏差。

古人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的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为大恶,集小善为大善。所以很多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积累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