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钢筋方案 > 导航 >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钢筋方案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想要完成不同的工作,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写方案是为了指导我们规范性地完成工作,什么样的方案让人影响深刻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钢筋位移处理方案,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项目砼浇筑以后,部分剪力墙、暗柱钢筋局部位移,综合分析后,准备采用相应措施处理,详细如下:

一、钢筋移位问题原因分析

1、部分是由于上道工序模板支设引起的偏差,本身模板支设就有偏差,钢筋依据模板定位,最终造成部分偏差。

2、部分是由于钢筋两边的限位措施不当,板墙水平钢筋较小,刚度欠缺,加上限位垫块太少,造成墙体钢筋不在一条线上,部分钢筋位移。

3、由于浇筑砼时,部分地方振动棒下设困难,泥工班人员为便于自己施工,任意撬钢筋,撬了过后不复位,造成局部钢筋位移。

4、值班的工人及管理人员对本方面的问题不重视,浇筑砼时候,发现一些问题未及时纠正,造成砼浇筑后既成事实。

二、根据位移不同的情况,具体采用以下三类处理措施:

1、钢筋位移在2cm以内:如果钢筋位移在2cm范围内的,用扳手将钢筋按照≥1:6的比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可以支设。严禁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弯曲。

2)钢筋位移2cm~4cm:如果钢筋位移在2cm~4cm的,用扳手将钢筋按照≥1:6

的比例调整到位,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3)钢筋位移大于4cm:如果钢筋位移大于4cm以上,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用扳手将钢筋按照≥1:6的比例调整到位,同时采取根部结构植筋的方法加固,规格同原钢筋。所植钢筋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植筋时先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采用比钢筋大一号的钻头钻孔成型,钻孔时在钻头上做好钻孔深度标志,然后吹干净灰尘,植筋胶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按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三、竖向钢筋位移预防措施

1、严格管理,加强质量检查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

2、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钢筋班挑选有经验的工人进行钢筋纠正,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全程监控看护,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钢筋和直接顶撬钢筋。

3、在墙体钢筋上口设置专用定位箍筋或墙体水平定位筋,在柱、墙钢筋上口多设置定位垫块,保证墙柱一条线。

F132.coM小编推荐

污水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方案(一)

一、含油废水的定义

含油废水是指:含有脂(脂肪酸、皂类、脂肪、蜡等)及各种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的废水。含油废水的特点是COD、BOD高,有一定的气味和色度、易燃、易氧化分解,一般比水轻、难溶于水,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危害严重的工业废水,其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恶化水质、危害水产资源;

2、危害人体健康;

3、污染大气;

4、影响农作物生产;

5、影响自然景观;

6、影响洁净的自然水源。

鉴于含油废水的污染性,我国规定含油废水最高允许排放l衣度为mg/L。

二、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1、悬浮油:粒度≥100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上。

2、分散油:粒度为10 100um,悬浮、弥散在水相中,在足够时间静置或外力的作用,可凝聚成教大的油滴上浮到水面,也可能进一步变小,转化成乳化油。

3、乳化油:粒度为0、1 10um(极微细的油滴),由于油——水界面有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以水包油的形式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单纯用静置的方法很难实现油水分离。

上述3种油在电镀废水中都存在,油脂浓度一般在300—500 mg/L,其中乳化油所占比例最大。

三、处理方法

1、沉降分离法

沉降分离法是利用油水两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容性进行分离的,属一级处理。沉降分离在隔油池中进行,常见的有平流式(ApZ)、平行板式(plpI)、波纹板式(CpI)等型式。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主要基于斯托克斯公式,由公式可求得一定表面积的隔油池所能除去的最小油滴直径。隔油池水流状态对除油能力和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最好的水流状态是层流状态,它有利于油滴的上升和固相的沉降。

2、粗粒化法

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含油废水通过粗粒化材料时,其中细小的油滴聚结成较大的油粒,从而加大上浮速度,属二级处理。

粗粒化式是将材料填充于粗粒化装置中,当废水通过时可以去除其中的分散油,该技术关键是粗粒化材料,材料的形状主要有纤维状和颗粒。常用的亲水性材料是在聚酰胺、聚乙烯醇、维尼纶等纤维内弓I入酸基(磺酸基、磷酸基等)和盐类,亲油性材料主要有蜡状球,聚烯系或聚苯乙烯系球体或发泡体,聚氨酯发

泡体等,有学者认为其接触角小于7 为好。通过污水在粗粒化前后油珠粒径分布的变化来判定除油效果及工艺可行性,主要评价指标为油的去除率及出水含油量。

粗粒化法的原理是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将材料填充于粗粒化装置中,当废水通过时可以去除其中的分散油,此法的技术关键是粗粒化材料,一般认为亲油耐油、水性能好的材料分离效果好。粗粒化法可以把5—10粒径以上的油珠完全分离,分离最佳效果可达1—2。在分离过程中,水中细微的油粒附着在粗粒化材料表面,形成油膜,油膜增到一定厚度,在动力及水力的冲击下,并拌之以风的搅动,比较大的油珠从粗粒化材料表面脱落下来,利用油水相对密度差,以重力分离法将油珠从水中分离出来,或用吸油机将油提取出来。黄盛蓉采用聚丙烯吸油毡作粗粒化层,用 r一4型油水分离装置处理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后出水油含量10mg/L。粗粒化法除油的效果,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和多少有关。微量活性剂的存在表明能抑制粗粒化床的效果,因而粗粒化法不适用于乳状含油废水的去除。

粗粒化法无需外加化学试剂,无2次污染,设备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较低。但用此法处理含油废水要求进口浓度较低,因此进入设备前的含油废水必须经预处理,否则出水油浓度较高(一般高于10mg/L),常需再进行深度处理。

3、过滤法

利用颗粒介质滤床的截留及惯性碰撞、筛分、表面黏附、聚并等机理,去除水中油份,一般用于二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常见的颗粒介质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物等。经过滤处理后,能使油含量小于质量份数。对某机车厂含油废水先经隔油、混凝沉淀、再经过滤,出水各项指标均达排放标准,油去除率可达95%,完全可用于有关生产车间。过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但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压力降逐渐增大,需经常进行反冲洗,以保证正常运行。

4、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S、Sourirajan所开拓并在近2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是利用多孔薄膜为分离介质,截留含油废水中的油及表面活性剂而使水分子通过,达到油水分离目的。膜分离技术的关键是膜和组件的选择。膜材料可分为高分子膜和无机膜,常用的高分子膜有醋酸纤维膜、聚砜膜、聚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等;常用的无机膜材料有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等。按孔径大小又可分微滤、超滤、反渗秀等。最适合于排放要求高、处理量不大的含油废水;经微滤处理后出水油浓度一般也小于质量分数1、0 X 10一。

5、浮选法

浮选法是利用油珠粘附于水中的微气泡后使浮力增大而浮上分离,主要用来处理含油废水中靠重力分离自然浮上难以去除的分散油、乳化油和细小的悬浮固体物(要投放无机或有机的絮凝剂)。由于空气微泡由非极性分子组成,能与水性的油结合在一起,带着油滴一起上升,上浮速度可提高近千倍,所以油水分离效率很高。根据产生气泡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加压溶气浮选法、叶轮浮选法和曝气浮选法。为提高浮选效果,可再向废水中加入无机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即为絮凝浮选法,则对油水分离的效果还会提高。目前该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废水、石油化工废水、食品油生产废水等的处理、工艺较为成熟。

6、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对含油废水中的溶解油及其它溶解性有机物进行表面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炭不仅对油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而且能同时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其它有机物,但吸附容量有限(对油一般为30—80mg/g),且成本高,再生困难,限制了它的应用。经吸附法处理后出水油含量可在5mg/L以下,因此吸附法一般只用于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徐根良等对拆船厂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出水油含量在5mg/L以下,多数在lmg/L以下。所用吸附剂为改性膨润土、磺化煤、废旧活性炭、碎焦炭、有机纤维等易得原料。

7、凝聚法

凝聚法是向废水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在废水中生成亲油性的絮状物,使微水油滴吸附于其上,然后用沉降或气浮的方法将油分去除。常用的有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等无机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等有机絮凝剂,不同絮凝剂的pH值使用范围不同。为-J'~n强絮凝

效果,往往两个絮凝剂复合使用。此法投药量大,排渣打量大,适用于处理废水量很大,而含油量较少,浓度一般在质量份数1、0×10 以下的乳物油或其它细小悬浮物。

8、盐析法

盐析法是向废水中投加无机盐类电解质。电解质对油珠扩散层的阳离子全部被赶到了吸附层中,导致双电层破坏,油珠则变成中性,油珠间吸引力恢复而相互聚并,从而达到破乳目的。常用的电解质是钙、镁、铝的盐类,它既可中和电荷,又可转换表面活性剂的金属皂,使处理效果提高。盐析法投盐量一般在

l%一5%之间,经盐析法处理后,出水油的含量一般大于10 mg/L。但该法聚析速度慢,沉降分离时间长,设备占地面积大,而且对由表面活性剂稳定的含油乳状液的处理效果不好。

9、电解法

电解法包括电解凝聚吸附法和电解浮上法。电解凝聚吸附是利用溶解性电极电解乳化油废水。从溶解性阳极(Fe或A1)溶解出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发生水解作用生成氢氧化物吸附、凝聚乳化油和溶解油,然后沉降除去油分。此法主要适用用于机加工工业中冷却润滑液在化学絮凝后的二级处理。电解凝聚吸附法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浮渣量相对较少等优点,但它存在阳极金属消耗量大、需大量盐类作辅助药剂、耗电量高、运行费用较高等缺点,此外,对存在的阳极钝化问题虽研究较多,但仍未根本解决。

lO、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是一种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来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用含有大量噬烃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尚可作为肥料。生物化学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氧化塘法等。活性污泥法在国内外炼油厂中被广泛应用,该法处理率高,基建费用较生物滤池法略低,但要求较高的管理技术水平,运行费用较高。生物滤池是通过微生物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除去。最早的生物滤池于1871年建于英国的伯明翰,以碎石为填料,滤池深度在2m左右,采用间歇布水。其缺点是滤料空隙率低,水力负荷小。

以上介绍了lO种含油废水处理的单元操作方法,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汇于表中。

污水处理方案(二)

1 前言

地瓜,又名甘薯、红薯。地瓜本身易腐烂,不宜长期存放。地瓜的深加工,可以解决因贮存鲜薯不当而导致大量烂薯的现象,地瓜精制淀粉经过不同深度的加工,可生产出数百种有价值的化工产品,增值10-30倍左右,前景可观,市场潜力巨大(汪家铭,2006)。但是地瓜淀粉废水如果不经处理就排放,既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2 废水处理方法

地瓜的化学组成主要有水、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灰分等,地瓜淀粉的制取就是利用淀粉不溶于冷水、比重大于水、以及与其他成分比重不同而进行的物理分离过程(袁炎长,2006)。地瓜淀粉废水是以鲜地瓜或地瓜干为原料,采用酸沉淀法生产淀粉时产生的废水,其主要成分为水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多糖、氨基酸、维生素以及无机盐等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是一种不含有毒物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李琳等,2006),其COD约为12000mg/L,BOD5为4500mg/L,可生化性很好(刘豆豆等,2006)。

2.1 Abr法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是1982年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许多比其它厌氧工艺更为优越的特性。在反应器沿水力流向设置多层隔板,将反应器分隔成若干个串连的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类似厌氧污泥床的单元。该工艺构造设计简单,反应器内水流的反复上下折流作用,提高了微生物体与被处理废水间的混合接触,稳定了处理效果,促进了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生成,发挥完全混合式承受冲击负荷能力,及所有微生物体的作用。由于各隔室营养水平不同,反应器的微生物相有明显的种群差异。其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1.进水箱; 2.电磁计量泵;3.恒温水浴槽;4.Abr; 5.出水箱;6.沼气

Abr试验流程图

从Abr注入污泥开始,至正常运行,先后经历了污泥驯化、反应器启动阶段,不同工况下反应器的运行阶段和反应器的酸化恢复三个阶段。在污泥驯化、反应器启动阶段,进水投加NaHCO3调节pH,并投加一定量的微量营养元素,使进水COD从1200mg/L逐步提高到4000mg/L。第21~95d为在不同HRT和不同容积负荷下反应器处理地瓜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找出Abr的最佳处理效果所需的运行条件;反应器的酸化及恢复阶段,包括酸化初期、完全酸化期和恢复期。酸化试验进水COD为12000mg/L左右,进水中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提供碱度,HRT控制在24h,连续动态培养驯化,待反应器酸化后,研究酸化过程中各隔室的pH、COD的变化规律。恢复阶段采用调整碱度和进水负荷的方式,研究反应器酸化恢复的有效方法。此外,厌氧池污泥(污泥颗粒化较好),污泥浓度为10.4g(VSSpL),VSS/TSS约为25.0%。(刘豆豆等,2006)

2.2 产油真菌发酵法

研究表明,利用地瓜淀粉废水中的有机物可获取食用菌菌丝体、单细胞蛋白、天然色素、食用菌多糖等物质。以地瓜淀粉废水为培养基质,还可筛选获取产油真菌,低成本生产微生物油脂,为生物柴油提供廉价油脂来源。

通过模拟工业地瓜淀粉废水可发现,不同批次的模拟地瓜淀粉废水水质特征存在差异,地瓜储藏期的不同也会导致废水水质的差异。废水含糖量在9%左右,可以满足微生物油脂发酵合成的需要。

以地瓜淀粉废水为发酵基质培养15株产油菌,发酵7d,可筛选出最佳产油菌F7。该菌株F7生物量在第11d~13d达到最大,此时发酵液中的残糖量正好下降到零;粗脂肪在第11d达到最大,随后快速下降;含油量则在第9d达到最大,此后亦呈下降趋势;发酵液的COD亦在第11d达到最低,其结果如下图:

F7在地瓜淀粉废水中的生长曲线

在培养后期,生物量和粗脂肪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生物量的下降幅度较小,粗脂肪的下降速度要高于生物量。在后期营养耗尽,菌体利用自身的油脂来维持新陈代谢,其关系图如下:

F7发酵液残糖量与COD曲线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残糖量和COD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利用微生物产生微生物油脂的同时,可以有效去除地瓜淀粉废水的COD负荷。

在不增加体系负荷的情况下,添加离子可以有效促进微生物的发酵和产油。在废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Ac和KH2pO4,对菌株F7在废水中发酵后的生物量、粗脂肪、含油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NaAc添加后的效果更为明显。在废水体系中添加金属离子对产油真菌发酵进行调节,可增加其产油脂的能力,降低体系出水负荷。(杜娟等,2007)

2.3 复合微生物絮凝法

微生物絮凝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多糖、糖蛋白以及菌体等形成絮凝沉淀,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微生物絮凝与其他絮凝剂相比,具有良好的絮凝沉淀性能,安全、无毒,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有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的共生、协同作用具有比单一菌种有更好的絮凝效果。

每批淀粉废水因生产原料和沉淀时间等因素的不同,其COD有所不同。处理这样高浓度酸性有机废水用微生物絮凝处理,不受季节温度的影响。直接用淀粉废水扩大培养酿酒酵母和胶质芽孢杆菌,制备成复合微生物絮凝菌液对地瓜淀粉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在少量氯化钙助絮凝下,絮凝率达到97%。经复合菌液絮凝处理的废水的出水,pH值在8.0左右,COD去除率达95%。处理后的出水可以用于淀粉生产,也可以用于水产养殖,还可以用于农田灌溉。经复合菌液絮凝处理得到的沉淀物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干燥后可以制备成高级饲料。

絮凝过程中,影响絮凝率的主要因素是所加入絮凝菌液的量和pH值。当加入的絮凝菌液在2.5%~10%时,絮凝率并不随絮凝菌液的增加而增大。当絮凝菌液加入量为10%时,其絮凝率要比2.5%的下降10%左右;而絮凝菌液加入量为2.5%和5%时絮凝率相差不多,考虑到絮凝处理淀粉废水的成本问题,以絮凝菌液加入量2.5%为佳。选择溶液pH值9.5时,在适量氯化钙的助絮凝下最大絮凝率可达97%。

酿酒酵母和胶质芽孢杆菌既能在地瓜淀粉废水中生长繁殖,也可以与废水中其他微生物共同絮凝处理废水。当向废水中加入絮凝菌液时,有沉淀慢慢析出,加入10%氯化钙,沉淀析出量增大,且析出速度加快,说明CaCl2有助絮凝的作用。当调节溶液pH值变为碱性后,生成的沉淀絮团大且结实,沉降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待一定时间后,上清液清澈。一般静置30min后,絮凝沉淀已基本结束,但静置2-3h,沉淀更加结实,易于过滤。(李琳等,2006)

2.4 气浮UASB-Sbr工艺

中国淀粉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淀粉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植物蛋白未加利用而随生产废水排放。在淀粉废水处理过程中,如果能够同时回收植物蛋白,做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地瓜淀粉生产废水含有机质多、浓度高且悬浮物含量大,BOD5/COD达0.53,气浮UASB-Sbr工艺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所以物理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是很好的选择。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气浮池出水流入UASB厌氧反应器,由于淀粉废水呈酸性,会使后续厌氧处理过程受到抑制,产甲烷菌不能承受低pH值的环境,因此,UASB反应器运行的最佳pH值为6.8-7.2。气浮UASB-Sbr工艺采用出水回流的方法,用出水碱度调节pH值,虽然进水pH值有波动,但并不影响反应器的正常运行。

在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的作用下,大部分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小分子物质和甲烷,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甲烷通过三向分离器收集净化处理后可以作为能源供生产、生活使用,出水则流入预曝气沉淀池。

预曝沉淀池是厌氧处理单元和好氧处理单元之间的重要构筑物,其功能主要是去除厌氧出水的悬浮物和H2S等有害气体,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为好氧处理创造有利的条件。预曝沉淀池的出水自流进入Sbr进行好氧生物处理,以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调节沉淀池,UASB,预曝沉淀池,Sbr等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提高污泥的含固率,使污泥含水率低于95%。污泥经浓缩后进入污泥脱水间进行机械脱水,产生的泥饼外运,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及机械压滤液回流至调节沉淀池再继续处理。

絮凝气浮法能有效地去除淀粉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废水COD,同时能获得较高的蛋白饲料回收率。絮凝剂的投加比例及投加量对COD的去除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能够更精确确定絮凝剂的最优投加比和投加量,不仅可以得到更好的出水水质,而且能够减少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厌氧菌对温度比较敏感,在温度较低时,活性降低甚至死亡,因此冬季运行时需对UASB反应器进行加温,可以利用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提供UASB 所需的温度,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气浮UASB-Sbr工艺出水水质较好,可对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水可用于厂区绿化、浇洒道路以及厕所用水。(李生等,2006)

3 减少地瓜淀粉生产废水的措施

3.1 改进加工技术

通过地瓜加工技术的改进,可减少废水的产生量。选料上,为降低淀粉加工成本,首先选用淀粉含量高的脱毒品种,清洗过程中,分浸泡、淘洗和清洗3个工序,每个池水的水可循环使用一方面可减少用水,另一方面可减少污水产生。打浆、分离、沉淀进料口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可提高淀粉的提取率。(肖利贞,2007)。

3.2 发展绿色产业

地瓜加工产生的污染不是化学污染,主要是由于废水中残存的少量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化变质,致使水质变黑变臭,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应该从治理和排放两个环节入手。针对地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性质开展技术攻关,探索出既简便又有效且成本低廉的治污途径,解决地瓜加工产生的废水中淀粉因微生物作用而变质发臭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废水排放进行规范管理,所有地瓜淀粉加工点都必须实行洗涤水和淀粉废水分流排放,并配套建设防渗的淀粉废水沉淀池,严禁随意排放。(刘琳等,2006)

3.4地瓜深加工

地瓜具有抗癌作、修复肝损伤、减肥、减缓人体机能的衰老、抗高血压、抑制胆固醇、增强免疫等功能,因此对地瓜进行深加工,开发红薯系列食品,对其进行深加工,可大幅度减少地瓜淀粉的生产废水量或废水中较难处理的成分。(李锋等,2006)

4 结语

地瓜淀粉生产废水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既可直接排入田地,作为有机肥施用,也可以从中提取诸多有用的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生物及工业原料,利用价值极高,可变废为宝,既节约资源又不污染环境。

参考文献:

袁炎长。地瓜淀粉巧制取.贮藏加工,2006(5):32-32

汪家铭。地瓜深加工发展前景诱人.开发展望,2006:4-4

刘豆豆,乔梁,赵大传等。Abr处理地瓜淀粉废水的试验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36(4):70-74

肖利贞。小型地瓜淀粉厂加工技术要点.农家参谋·贮藏加工,2007:14-14

李琳,张清敏,杨建华。复合微生物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7):75-76

杜娟,詹成雄,王宏勋等。产油真菌在甘薯淀粉废水中发酵的初步研究.生物技术,2007,17(2):72-75

李生,李健,邵振卿等。利用气浮UASB-Sbr工艺处理红薯淀粉废水.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5):83-85

刘琳,江东权。关于东平县旧县乡地瓜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刍议.商场现代化,2006(481):312-313

李锋,李建科,赵燕。红薯的保健功能及发展趋势.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11):21-23

滞销品处理方案


滞销品处理方案(一)

一、目的

为更好地做好超市的商品管理,做好商品的“淘汰”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范围

适用于超市的滞销品。

三、内容

(一)滞销商品的选择标准

1、超市卖场空间和经营品种有限,所以每导入一批新商品,就相应地要淘汰一批滞销商品。

(二)滞销商品的选择标准

1、销售额排行榜:根据本公司pOS系统提供的销售信息资料,挑选若干排名最后的商品作为淘汰对象,淘汰商品数大体上与引入新商品数相当,以销售排行榜为淘汰标准,在执行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排行靠后的商品是否是为了保证商品的齐全性才采购进场的;二是排行靠后的商品是否是由于季节性因素才销售欠佳。如果是这两个因素造成的滞销,对其淘汰应持慎重态度。

2、最低销售量或最低销售额:对于那些单价低、体积大的商品,可规定一个最低销售量或低销售额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列入淘汰商品,否则会占用大量宝贵货架空间,影响整个卖场销售。实施这一标准时,应注意这些商品销售不佳是否与其布局与陈列位置不当有关。

3、商品质量:对被技术监督部门或卫生部门宣布为不合格商品的,理所当然应将其淘汰。

(三)商品淘汰的作业程序

1、列出淘汰商品清单,交采购部主管确认。核实。批准。

2、统计出所有淘汰商品的库存量及金额。

3、确定商品淘汰日期。超市最好每个月固定某几个日期为商品淘汰日,这几个日期统一把淘汰商品撤出货架,等待处理。

4、淘汰商品的供应商贷款抵扣。到财务部门查询被淘汰商品的供应商是否有尚未支付的贷款,如有,则作淘汰商品抵扣货款的处理,并将淘汰商品退给供应商。

5、选择滞商品的处理方式。

6、将淘汰商品记录存档,以便查询,避免时间长或人事变动等因素将淘汰商品再次引入。

(四)滞销商品的处理方式

退货的处理方式是滞销商品淘汰的核心问题之一。

为了降低退货过程中的无效成本,目前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在淘汰商品确定后,立即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商谈2个月或3个月后确定退货处理方法,争取成一份退货处理协议,按以下两种方式处理退货:一是将该商品作一次性削价处理;二是将该商品作为特别促销商品。

这种现代退货处理方式为非实际退货方式(即并没有实际将货退还给供应商),它除了具有能大幅度降低退货的物流成本的优点之外,还为连销超市公司促销活动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

1、选择非实际退贷方式还是实际退货方式的标准,削价处理或特别促销的损失是否小于实际退货的物流成本。

2、采取非实际退货方式,在签订的“退货处理协议”中,要合理确定连销商和供应商对价格损失的分摊比例,连销超市公司切不可贪图蝇头小利损害与广大供应商良好合作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3、标明保质期是消费者选择购买商品的重要因素,连销商与供货商之间也可参照淘汰商品(虽然该商品本身不属于淘汰商品)的非实际退货处理方式,签订一分长期“退货处理协”,把即将到达或超过保质期的库存商品的削价处理或特别促销处理的办法纳入程序化管理轨道。

4、如果退货物流成本小于削价处理损失,而采取实际退货处理方式时,超市公司要对各门店退货撤架以及空置陈列货架的调整补充进行及时统一安排,保证衔接过程的连续性。

滞销品处理方案(二)

滞销品是代理商在产品经营过程中,因为受自身的原因或产品经营环境的影响,导致销售困难,造成积压的产品。与畅销品相比,就是负经营贡献的产品。因为,滞销品的出现直接带来产品积压,增加产品库存压力,而且资金占用成本攀高,如果滞销品长期得不到销售处理,滞销品还会发生品质变异而贬值,间接造成代理商综合经营利润的无形流失。

而且因为导致滞销品产生的因素很多,又常常具有不确定性。滞销品的出现,几乎成为代理商在经营过程“默许”存在的问题。即使能够采取各种规避措施,也只能相对性的减少产品滞销的频次和滞销规模,滞销产品处理的压力相对较小。同时,代理商的产品经营呈动态发展,特别是产品经营品种繁多的代理商,在运动中控制滞销品的困难就更大,由此可见,滞销品的出现确实存在一定的客观性。

因此,我们除了预防之外,还要积极的面对滞销品,做好滞销品的处理工作,规避滞销品对综合经营利润的负面冲击。

一般而言,代理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做好滞销品的处理工作。

一、盘点分类统计滞销品

既然出现滞销品,首先就要对滞销品进行盘点,按产品的基本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如品名、规格、颜色、生产企业、进货日期、数量、单价、品质现状、包装特征、适用特征等进行逐一详细的统计,而且要把盘点出来的产品归类划分区域陈列,做好数据统计标识,方便二次盘点查实工作。做盘点记录时,最好按盘点数据对应的项目,设计盘点表,一式两份,一份作为盘点记录存档以供分析,一份贴附在滞销品收集的专用包装箱上,既方便查实,又可以在后期滞销品增加的情况下,随时增加数据记录。

二、分析产品滞销的原因

在完成盘点统计后,根据盘点表的数据信息,代理商要及时地组织员工,对滞销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追溯,认真查明产品滞销的原因,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听取员工对部分滞销品的处理意见,以供决策参考。

需要强调的是,在组织员工进行滞销品成因分析时,不要以责备的态度出现,否则因为员工怕承担责任,隐藏个人意见和看法,导致不能如实地反馈滞销品的成因。另外,在分析的过程中,还要检查和分析自身的经营策略以及对应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征,从吸取教训、尽量规避和发现商机的立场出发,做到既深刻又务实。

三、滞销品处理的成本核算

核算滞销品的成本,既能让代理商看到滞销品处理的严肃性,还能为滞销品处理方法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相反,部分代理商如果不及时核算成本,就看不到滞销品积压带来的压力和资金占用的风险,很可能统计盘点出来的数据,就会成为摆设导致滞销品处理工作延期和滞后。而对滞销品处理来说,产品滞销时间越长,销售处理的难度就越大。

核算滞销品的成本,要合理划归成本核算的范围。避免成本核算瘦身化。滞销品成本的核算,严格来说应该包括,原始进货成本、长短途物流费、仓储管理成本分摊、滞销品翻新成本、处理工作运营成本、原始进货成本的机会成本。因为滞销品成本一旦瘦身,就意味着给处理时的主观让利思想提供方便,反而使滞销品处理价格的拟定缺乏弹性,不利于滞销品的销售处理。

也许,对于很多代理商来说,以上成本核算范围有些放大,对滞销品的处理更是增加压力。但是,如果不放大的话,在滞销品处理时的让步就会无形放大,代理商的综合经营利润就会因为处理让步而付出不必要的牺牲。

四、滞销品处理的基本方法设计

滞销品处理方法的设计,是滞销品处理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方法设计合理,滞销品风险转嫁就能得到成功的实现。这也是一个值得代理商去认真揣摩的问题。

在很多代理商的眼里,滞销品的处理有传统的做法,那就是缩减成本,逐步让利。比如很多人惯用的三级制,每次让利10%,价格低限不得低于原始进货成本的70%,因为,往往七折的价格按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协议中的产品回收政策,企业可能可以一次性回收或置换。

但是,在实际的让利销售过程中,你会发现,销售工作会因为让利而更糟,甚至让你感到“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原因很简单,因为让利就意味着处理,消费者和合作者,就会在交易中越发主动,同时部分消费者和合作者,还会对处理产品的选择产生厌恶和心理抵制,导致滞销品让利处理预期目标搁浅。实现中,很多代理商会发现,越是处理产品,产品越是处理不出去,就是这个原因。

由此看来,这种传统的产品让利处理方法,不是可取的方法。因为,滞销产品处理的木的是最大程度的转嫁风险,挽回损失。

从转嫁风险的角度出发,我想我们不妨可以借鉴以下的方法,去积极的处理滞销品。

(一)易时销售

有的滞销产品,因为消费流行趋势在一段时间过去后,可能会死而复生,也有可能因为产品本身具有其他产品所不能替代的某些特征,在产品经过一个使用周期后,二次消费的机会依然存在,对于这样的产品,代理商完全可以采用易时销售的方式来处理滞销产品,不但不会降价处理,而且还会获得正常的经营利润。如服装产品的换季销售,表面上看来是处理价销售,实际上还是坚持利润获取的销售行为。

(二)易地销售

在某个地区、某个代理商看来滞销的产品,在其他的地区,其他的代理商哪里很可能不属滞销品,代理商一旦发现这样的信息,就可以通过跨地区调货的方式,来处理手中的滞销产品。在中国,很多产品在南方市场销售很旺,但是在北方销售却不尽人意,代理商手中的滞销品就可以通过外调给南方市场的代理商实现滞销品资金占用的套现。

(三)易市销售

部分滞销品,在一级市场可能已经成为消费者厌弃的产品,但是在二、三级市场可能还是适销产品,把这些滞销品及时的转移到二、三级市场销售,二、三级市场的经营者还能获取可观的经营利润。21寸的彩电,在一级市场可能销售困难,到了乡村市场就可能因为成本适宜,能够满足乡村市场用户的需求。还有一些建材商品,在一级市场的消费者眼里,已经看似“落伍”,但是在低级别的市场,却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四)易质销售

部分滞销产品因为包装坏损、外观过时、功能短缺等存在可修复、可升级的特征,代理商可以通过品质修复更新的方法,改变和美化滞销品的品质特征,在不欺骗消费者的立场上,在正规的销售渠道,也可以及时地把滞销品组织销售出去。如通过更换包装、更换零部件、追加功能设置、外观翻新等修复优化产品品质的方法。

(五)置换

以物换物,以物抵押,既是一种投资方式,也是一种滞销产品处理的好方法。在一些国际和国内贸易市场,这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另外,在一些债务清欠中,也经常出现。部分代理商,在与合作企业之间存在历史债务,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也会采取置换的方法,转移滞销品。在易地销售处理时,易地处理产品的代理商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换产品的方式,形成相互支持合作的关系。

五、拟定滞销品销售处理的

没有滞销品处理的正式计划方案,部分代理商很可能,就会出现把处理意见停留在一时的冲动之中,只有在可能想起来的时候,才去过问,才会跟踪。这也是常见的一个贻误滞销品处理时机和造成滞销品增多的主观因素。因为,没有具体的计划方案,员工一方面觉得老板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其他的策略思想,不便干扰,也就不乐意去主动销售存在一定难度的销售工作,另一方面,既是员工得到滞销品处理的口头指令,而在执行滞销品处理时,因为见不到具体的方案,就没有执行依据和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不敢在销售处理滞销产品的环节中善自做主,同样会影响滞销产品的处理结果。而且,这份计划方案,最好是建立在滞销品盘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明确规定所有滞销品处理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处理方法,以及对应的处理政策。同时,为了鼓励员工及时地贯彻滞销品处理的思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处理工作得到快捷有效的执行,代理商还可以在计划方案上制定奖励机制,对员工宣示奖励承诺机制,保证滞销品处理工作时时纳入在产品销售的环节之中。当然,代理商还必须亲自批复或授权批复滞销品处理的计划方案,确保滞销品处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并保证兑现自己对员工的承诺。

六、滞销品处理过程中,应克服的毛病。

(一)主观消极、悲观处理

滞销品的处理,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接受时间和过程的考验,有时甚至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这就要求代理商要有一定的耐性,部分代理商因为,承受不了滞销品积压的压力,在找不到方法的同时思想被动消极,特别是一些准备彻底退出经营的代理商,情急之中,就会采取大幅让利的办法,以牺牲成本和综合营业利润的价格,抛售产品。这样的处理方式会造成代理商至少损失30%的原始成本,直接造成项目产品经营亏损的局面。

(二)滞销品得不到保护,滞销品变成废品

滞销品盘点后,因为管理不善,再加上日积月累,又长期得不到清理,滞销品就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导致滞销品品质劣变,本来可以处理销售的滞销品,就有可能成为废品。产品一旦成为废品,就意味着代理商将无法实现产品价值的正常变现。产品的资金成本就会无形流失。

(三)经常变换滞销品的处理意见

很多代理商,在处理滞销品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滞销品销售的良机,就随意变换处理意见,要么就是导致处理失败,要么就是员工不敢再处理,因为员工怕自作主张而接受责备。常见的是滞销品的处理价格,部分代理商常常抱着侥幸的心理,意图追求意外的收获,对处理价格的决定,模棱两可,没有借鉴的标准,唯一可以判断的标准,就是自己冲动的心情和主观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会导致机会丧失。

(四)计划授权不明确,员工乘机取巧

因为滞销品处理计划方案中的规定不明确,很多规定模糊不清,就会造成较大的弹性空间。如果没有授权限制,在滞销品积压规模较大、品种较多的情况下,问题员工就会有机可乘,他们甚至联系渠道合作者,内应外合,从中牟利。这样既破坏了员工的内部经营秩序,还无形损失了一部分资金。

(五)忽视工作跟踪,处理工作形式化

有计划,不跟进。滞销品的处理工作,就会断断续续,时间长了,处理工作就形同形式化,没人过问,就会带来滞销品存货管理的压力。只有经常保持向责任人追问处理的结果,员工才会有压力和动力,否则再好的处理计划方案,也会因为执行工作松懈而失去实际意义。

(六)不加防范,造成新生滞销品的出现。

在处理滞销品的过程中,如果只注意“出”,而不采取措施尽量去“堵”,新生滞销品的出现机会,就有可能不断地出现。建立在盘点数据基础上的原因分析,就失去了吸取教训、规避风险的意义。而且,随着不断新出的滞销品,滞销品处理的压力将会随之增大,间接影响员工的心态。

屋面漏水处理方案


屋面漏水处理方案(一)

一、屋面渗漏原因分析:

根据 7~10 轴屋面渗水的状态分析,该处屋面的渗漏原因可以确认为1.局部混凝土没有振捣密实;2.浇筑混凝土完成后混凝土面的打磨没有做好,混凝土中存在的毛细裂缝。以上原因造成混凝土内局部存在孔隙和裂缝导致结构渗水。

二、渗漏处理方案

根据现场渗漏情况难以明确确定的渗漏点,本屋面采用大面积全部处理的方法。采用2mm厚渗透结晶型水泥基防水涂料处理,该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裂缝自愈性、抗渗性及于潮湿基层面的粘结性。其材料中含有活性化学物质通过活性载体向砂浆混凝土内部渗透并不断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塞毛细孔道,增加其致密性,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三、渗漏处理

1、基层处理 将屋面混凝土结构面的垃圾、砂浆及水泥浮浆凿除,整个屋面用水清洗干净。局部不平整的地方用1:2防水砂浆找平,女儿墙、设备基础与屋面交接处用防水砂浆做成直径5cm的圆弧。

2、根据防水涂料的技术要求和特点,在屋面基层潮湿但无明显积水时,涂刷第一遍防水涂料,涂刷涂料时从10轴开始向7轴方向进行。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同层防水涂料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cm。防水涂料不得存在堆积、气泡、漏刷等缺陷。第一遍涂刷完成涂层不黏手时即可上第二遍涂料,第二遍涂刷要求同第一遍。

女儿墙、设备基础边防水涂料应上翻,高度应不小于300mm。涂料施工完成后应随机检查涂膜厚度是否达到2mm,如达不到则应增加一遍涂刷。

四、渗漏处理效果检验

屋面防水涂料处理完成后,待涂料干固后,在屋面蓄水200mm深,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过程中应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随时观测,如发现还有渗漏现象,做好渗漏点的记录,屋面排水后再用防水涂料进行处理并蓄水检验。直到屋面无渗漏现象。

五、防水层的保护

经检测屋面渗漏已经处理完成后,应立即在防水层上做20mm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施工过程中应严禁钢管、钢筋等尖锐材料上屋面,防止对防水层造成破坏。保护层施工完毕应及时浇水养护防止开裂。同时尽快安排屋面后续工程的施工。

屋面漏水处理方案(二)

“造型屋面”,造型屋面在本文中指的是:最近几年新兴起的一种带有天窗、老虎窗、三角、半圆弧及其彼此起伏相互交错并兼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斜坡屋面结构。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层次较多。所以,一旦渗漏维修难度较大。

首先,我们从屋面的构造上分析一下,该类屋面的结构一般是现浇混凝土板、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瓦。施工层次多,由于屋面上有许多凹凸的部位,如果渗漏大都反应在室内的墙脚部位。然而在查找漏水的地方时,应先从屋面查起,看一看瓦和瓦的搭接是否合理,是否有破碎了的瓦?如果发现有破碎的瓦换上即可。再看一看老虎窗与屋面瓦交角处(阴角)的瓦下面排水板周边有没有向外漏水的地方,如果有,应当整理好。然后再检查天窗和瓦交接的地方,天窗的周边排、挡水系统是否完好无损,和瓦的连接是否合理,如有缺陷应更正好。

在维修时我们发现,瓦和瓦不能连续而形成交角(阴角)的地方下面,几乎都没有防水处理,而是直接采用水泥抹平,这样就存在着瓦和水泥之间连接的裂缝,通过这个裂缝就会产生漏水。还有的有排水板,上面又用水泥抹平这样不仅起不到防水作用反而起到了阻水作用,这是因为散落在排水板上的水泥阻止了雨水的流通,雨水溢出排水板,渗到混凝土里面。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交角的下面可采用传统的“汉瓦”(板瓦与滴水)施工方法施工。或者采用金属排水板和粘贴卷材类材料,尽量减少水泥砂浆抹面工序,确实需要,应当仔细施工。在采用底瓦(板瓦)施工时,底瓦的宽度应在350mm~460mm之间,并制作成一种特殊形状的瓦。而这种瓦市面上少见,其宽度是根据漏水屋面的交角(阴角)部位的平均宽度测量出的并非是标准宽度,大家应当注意。在采用金属排水板和卷材类材料时可以现场制作。

再次,天窗。目前市场上己有不少的成型产品,从防水角度上看可以说已经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然而为什么在该部位还要漏水呢?本人在维修过程中发现:该处的防水施工处与原来的防水层大都没有交圈,它完全依靠上面的挡水板和四周的排水板防水,而通过挡水板下面的水它就无能为力了,因此通过挡水板下面的水,就会顺着窗的边流到房内。更可怕的是许多天窗的防水系统高于瓦面,防水系统置于瓦的上面,使水直接流到保护层、防水层流到保温层里面并在里面聚积、形成渗漏的原泉。

最后,是烟囱、排气口、檐沟的水落口。这些部位也都是渗漏的可疑点,施工时一定要按规范施工。虽然烟囱、排气口部位出现较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水落口是极容易产生渗漏的地方,由于目前市场的水落口品种极少,有一种是塑料的,施工时如果将卷材采用热复合法施工极易变形,采用涂膜材料施工后,再贴片材比较合适,但是有的塑料对于涂膜材料选择性很强,当时只是假性粘贴,几天后就会开裂。金属、陶瓷类的水落口较好一些,但有的太小不好施工,也容易产生漏水,在此建议生产厂家多生产适用型的水落口,从防水施工容易操作上做文章。

另外,片材防水。目前在这种屋面上可施工的材料较多,而成品的天窗周围一般采用的是SBS材料,在这方面要考虑到材料的兼容性的问题,SBS卷材防水在这类屋面上大部分采用的是砂岩面与板岩面的较多,在维修时发现:该类材料遭到破坏很难直观的找到漏水点,查找漏水部位是大部分是凿开防水层,顺着防水层下面的水迹流向查找,或者早晨施工通过观察防水层表面的湿度进行判断,找出漏水点。我们在查找的时候,看到大部分的漏水点是集中在接缝的连接处,这些接缝的搭接缝都过度的长,有的达到20公分以上。关于接缝的搭接,我认为采用砂岩面、板岩面的卷材施工,并不是将接缝连接的越宽越好,而是要适度的搭接,过宽就会给施工人员产生施工松懈,火焰烘烤的不到位,过短拉力不够。最适度的搭接宽度就是厂家在砂岩或板岩面层上的余留接缝带。这是因为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喷灯及喷枪的火焰一般都是顺着上面材料烘烤,向下压实。如果过宽连接,卷材的搭接点就会出现在砂(板岩)面上,由于砂子(板岩)之间的颗粒相互连续,胶结材料很难截断水的通路。当你采用力压实时,压力就会在砂(板岩)面上先作用、粘结,余留的接缝带就会容易遭成漏压、粘结不实产生漏水。如果大面积的施工最好就是将卷材平行于屋檐施工。

综合上述,屋面漏水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是工序之间忽视了防水,个人只顾在自己的工序段负责,不考虑工序的衔接。因此,解决的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⑴、排水,从瓦上、天窗、烟囱、排气空、瓦的交角处查看排水是否流畅将积水排走。

⑵、堵水,在辅设的防水层上面找出漏水点将防水层修补好把水堵住。

⑶、引水,这是最下等的做法,也就是说在找不到漏水点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一种办法,将积聚在保温层中的水引到外边,具体的做法如:a、将瓦退掉,砸开保护层、去掉防水层、找平层将露出的保温层积水多的部位划上记号再去掉保温层并清理干净。b、在清净的混凝土板上找出漏水点,用防水宝材料堵住,然后大面作一道防水层,在有记号处设置排水口,然后回填找平。c、重心做防水处理,并要和原来的防水层搭接好,做好保护层将瓦装好,清理好现场。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一、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1、格栅法:可分为人工清理的格栅(适用于中小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较少时)和机械格栅(适用于大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较多时)。

2、筛网法:筛网的去除效果,可相当于初次沉淀池的作用。

3、过滤: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如石英砂等,截留水中的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4、离心分离法:它的作用是基于存在于水中的悬浮物和水的密度不同而产生的。主要设备有:离心机、水力旋流器及旋流池等。

5、沉淀池法:用于废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的初次沉淀、生理处理后的二次沉淀及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池。

6、浮上法:适用于颗粒直径很小,很难用沉淀法加以去除时,主要有电解浮上法、分散空气浮上法和溶解空气浮上法。

二、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学处理具体来说是通过微生物所产生的酶,氧化分解有机物,从而使水得到净化。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污水中可溶性的有机物直接被菌体吸收;固体和胶体等不溶性有机物先附着在菌体外,由菌细胞分泌的胞外酶分解成可溶性物质,再被菌体吸收,通过微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分解、合成等生化作用,把一部分有机物转化成微生物自身组成物质,另一部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为CO22、H2O等简单的无机物,从而使污染物质得到降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氧化塘法

氧化塘是一个大而浅的池塘,污水从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溢流出水。在氧化塘中,同时存在着三种生化作用:(1)有机物的好氧分解,主要由好气细菌进行;(2)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主要由厌氧细菌进行;(3)光合作用,由藻类和水生植物进行。好气细菌所需的氧气,除了来自大气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藻类光合作用释放的。细菌代谢过程中除合成自身的物质以外,还产生CO2、H2O和无机盐类,这些产物被藻类所利用。藻类细胞既能被细菌所分解,又能被原生动物吞食,使藻类不至过多积累。氧化塘的底部处于厌氧环境,过多的无机氮通过细菌的反硝化作用以氮气的形式逸去,避免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由此,氧化塘实际上是一个藻菌共生的生态系统,它常利用天然水域,具有设备简单、少、容易操作等优点。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2、活性污泥法

污水进入曝气池后,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连续鼓入空气,经过一段时间,水中形成一些褐色絮状泥粒,即所谓活性污泥。其主体部分是一些好气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能力,并以有机物为养料不断增殖。活性污泥和污水的混合液离开曝气池以后,在沉淀池中沉淀,分离出来的水即为净化的水,排放出去。活性污泥除因增殖需排放出一部分多余的以外,其余的回流到曝气池,如此循环运行。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效率很高,它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均达95%左右。但所产生的污泥量较大,有待进一步处理,运行中还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3、生物滤池法

生物滤池包括酒滴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浸没法滤池等多种形式。它们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相同,池中装上碎石、炉渣、圆盘或塑料蜂窝等固体填料,当污水连续通过时,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在填料的表面形成一层滑腻的暗色薄膜,叫做生物膜。在生物膜这个小环境中,表层是好气性微生物,内层是厌气性微生物,中层则生长着大量的兼性厌气菌。生物膜中除细菌外,还有以原生动物为主的动物群落,各种生物间形成食物链,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而转变成CO2,最终能把有机物除去。

4、厌氧处理法

厌氧处理法是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气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又称厌氧消化。有机物质的厌氧分解,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分解初期,一些微生物把有机物分解成有机酸、醇、CO2、NH3、H2S等,此阶段有机酸大量积累,pH值随即下降,故称为酸性发酵阶段。在分解后期,由于所产生的NH3与酸发生中和作用,pH值逐渐上升,甲烷细菌开始分解有机酸和醇,产物主要是甲烷和CO2。甲烷细菌的大量繁殖,加速了有机酸的分解,pH值迅速上升,此阶段称为碱性发酵阶段。污水生物处理的前三种方法各有优点,但还存在以下问题:(1)大量的活性污泥和脱落的生物膜形成废渣,如不进一步处理会形成二次污染;(2)对一些BOD5超过10000毫克/升的污水,如屠宰厂污水等处理效果较差;(3)消耗大量的动力。用厌氧处理法能有效的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同时还能产生生物能源——沼气,因此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污水的生物学处理是目前世界各国在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从发展趋势上看,正由单纯的防治转向综合利用。例如利用污泥的厌氧消化获得沼气和肥料,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回收单细胞蛋白等,并进一步探索回收能源和解决含无机盐废水的处理方法,防止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盐类而使水体富营养化,尽可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再循环。

三、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1、中和法;

2、化学混凝法;

3、化学沉淀法;

4、氧化还原法;

5、吸附法。

四、城市污水处理的新模式

1、生物膜技术:通过选育和培养高效的微生物菌种,制成制剂,高密度直接投放到待处理污水,形成生物膜,对污水进行降解和净化。专家介绍,与传统的活性淤泥法相比,生物膜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五大技术优势:一是投资省。目前国内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础建设投资大,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管网和其他工程设施,投资成本每吨污水处理在1000元左右;而应用生物膜技术投资设备少,占地小,处理每吨污水不到500元,相比节约成本50%以上。二是运行费用低。据测算,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直接运行成本,一般在每天处理每吨污水0。5元至0。8元之间;而应用生物膜技术处理污水每天每吨只需0。2元左右。三是淤泥少,没有“二次污染”。采用传统的活性淤泥法处理城市污水,常由于大量淤泥的堆放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而相同条件下制成生物膜的微生物菌一旦把污水净化后,便会由于缺乏“营养”而自动消亡,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四是效率高。生物膜表面积大,微生物菌密度高,每克制剂的微生物菌含量达50亿-200亿个,大大高于淤泥中的自然微生物活性成份,同时还可以多次投放,方便快捷,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活性淤泥法。采用生物膜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治理湖泊的富营养化,而且有助于修复和强化湖泊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五是适合城市生活小区等小规模、有机负荷不高的污水处理。应用生物膜技术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并可节省管网建设成本,处理城市生活小区等城市污水具有活性淤泥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2、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粉末活性炭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自从美国首次使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氯酚产生的嗅味以后,活性炭成为给水处理中去除色、嗅、味和有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外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作的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三氯苯酚、二氯苯酚、农药中所含有机物,三卤甲烷及前体物以及消毒副产物三氯醋酸、二氯醋酸和二卤乙腈等等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对色、嗅、味的去除效果已得到公认。可用于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3、曝气生物滤池法:该工艺是一种淹没式上向流生物滤池,其滤料为比重小于1的球形颗粒并漂浮在水中。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净化水质,其处理能力大大高于活性污泥法,并能达到很高的排放水质标准。

目前,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被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但其所产生的腥臭污泥问题仍然令人头痛。可尝试用污泥进行垃圾场填埋、作有机肥料等。

医院污水处理方案


医院污水处理方案(一)

医院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是根据处理对象而确定的,其处理对象有悬浮物、飘浮物、有机物、放射性同位素、病菌、病毒、酸碱等。其中危害较大的是病原体,兹分述如后。

( 1 )悬浮物及飘浮物

一般均在病房出口处设置化粪池。污水进入化粪池后,其中比重较大的污染物在池中沉淀分离,发酵消化。在沉降过程中也夹杂一些病毒病菌随之沉降,故污泥也应作相应处理。化粪池出水仍会携带一部分漂浮物和机械杂质进入消毒池,这将影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因此,污水进入消毒池前应得到充分沉淀和简单的过滤。

( 2 )有机污染物

医院污水的有机物一般小于城市污水, BOD5 多在 100 毫克 / 升左右。可以利用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将其消化。但如果直接排入要求较高的地表水体、风景区等时,则对其有机物要进行处理,一般多采用生物处理法。

( 3 )放射性同位素

由于原子核自发蜕变产生射线,它的存在使污水具有放射性污染,无法人为的改变污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强度和性能。因此只有用稀释或浓缩的办法来降低或避免其危害。对于这种污水可根据放射性物质的种类、半衰期长短来决定其处理方法。对于半衰期短的元素,采用储存的方法或用稀释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半衰期长的放射性物质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法处理,将其先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根据调查,目前一般医院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均系半衰期较短者,而且污水量较少,故通常采用储存法处理。

( 4 )寄生虫

寄生虫卵来源于粪便中,其比重大于粪便污水(约 1.02-1.04 ),故可通过沉淀将其从污水中分离。一般用蛔虫卵作为寄生虫的死亡标准,即当蛔虫卵死亡时,便认为其它虫卵均已死亡。蛔虫卵在外界可活 1-5 年,但在发酵环境中,生命期则大大缩短。在堆积的粪便中,夏天能活 7 天,冬天能活 21 天。常采用的化粪池,污泥清掏周期在三个月以上,寄生虫卵完全可以在池中沉淀,在发酵环境中杀灭。

( 5 )病毒

病毒是一种远比细菌小的物体,他们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必须在一定的活细胞中才能生存繁殖。在人类的传染病中 80% 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一般来说耐冷不耐热(但肝炎病毒对热、干燥和冰冻均有一定抵抗力,如甲型肝炎耐热 56 ℃, 1 小时以上;乙型耐热 60 ℃, 4 小时以上),不过所有病毒对高温煮沸和强氧化剂都很敏感,因此可投一定浓度的氯使其灭活。

( 6 )传染病菌

传染病菌的种类很多,但其活动规律则大同小异,一般在 pH 值 5-9.6 范围内生存,当 pH 值超出此范围病菌即死亡。在清水中能活一个多月,但在粪便污水中生活时间较短。这是因为: a. 粪便污水中含有自身分解生成的氨,可起杀菌作用; b. 大便分解还能产生某些灭菌素使细菌灭活。另外大部分病菌(除破伤风为厌氧菌外)都是好氧的。利用这一特性,如将水池加盖密封,一方面由于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氧,另一方面因池子密封补氧困难,导致污水中溶解氧减少,致使好氧病菌在缺氧下自行消灭。

此外,在化验室、检验室中还有铬、汞等重金属存在,可用化学方法去除。

综上所述,医院污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体系,因此,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近来发展起来的臭氧水处理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上被广泛应用,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臭氧比氯、漂白粉、二氧化氯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可以比氯快 600-3000 倍的速度杀死包括氯不能彻底杀死的所有细菌、病毒等;可将某些重金属离子 pb 、 Hg 等氧化沉淀达到分离的目的;另外臭氧还可降低生化耗氧量( BOD )和化学耗氧量( COD )、去除亚硝酸盐和脱色、除臭等。经此处理的医院污水,可大大提高排放标准,甚至可返回作为非饮用水使用。

医院污水处理方案(二)

潍坊现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分享医院污水处理工艺:医院污水来源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污染和潜伏污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源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Mbr工艺处理医院污水。

一、医院废水的特点

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房、家属宿舍排水。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而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医院污水来源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污染和潜伏污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源环境。

二、医院污水的来源、水量

(一)、医院污水的来源

医院排放废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洗印、同位素治疗诊断室、手术室等;还包含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宿舍排水。

(二)、医院污水的水量

设备较全的大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在400-600L/(床。d),K=2.0-2.2

一般设备中小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在300-400L/(床。d),K=2.2-2.5

小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在250-300L/(床。d),K=2.5

K—小时变化系数

三、医院污水的水质特征

医院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包含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和含放射性污染物三大类。

病原性微生物及其控制指标:

通常把大肠菌群数和粪大肠群数作为衡量水质受到粪便污染的生物学指标。

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中经水传播的疾病主要是肠道疾病,由病毒传播的疾病有肝炎、小儿麻痹等。

有毒有害物质及水质指标:

pH:医院的酸碱污水主要来源于化验室、检验室的消毒剂的使用及洗衣房和放射科等,可对管道造成腐蚀或影响消毒剂的使用效果。

SS:影响水体外观和氯化消毒灭活效果。

BOD和COD:大部分来自生活系统排水,可生化性能良好,()但医院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对生物处理是不利的。

动植物油:来自食堂排水,影响水体溶解氧和医院含菌污水的消毒效果。

总汞:包含有机、无机、可溶和悬浮的汞,可是人体发生全身性的中毒。主要来自于口腔科、破碎温度计和某些使用汞的计量设备汞的流失。

医疗单位在诊断和治疗中用到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其衰变过程中产生α、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放射性在污水中的浓度以Bq/L表示。放射性液体废物按其放射性浓度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

第Ⅰ级(低放废液):浓度≤4×106Bq/L。

第Ⅱ级(中放废液):浓度为4×106Bq/L~4×1010Bq/L。

第Ⅲ级(高放废液):浓度4×1010Bq/L。

医院放射性污水主要来自同位素治疗室,应针对这一部分污水单独设置衰变池处理,达标后再排入综合下水道。

四、医院污水的处理技术分析

医院污水的处理主要根据医院的规模、性质和处理污水排放去向,进行工艺选择。医院污水处理所用工艺必须确保处理出水达标,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简易生化处理。

其选择原则如下:

传染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

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

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潍坊现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主营产品:医疗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乡镇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卫生院污水处理设备

Mbr工艺处理医药污水的特点: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主处理单元,它具有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其处理构筑物全部置于地下,占地面积小,布局合理。pLC柜置于地上控制室内,使管理较为简单。

Mbr工艺由于高效的固液分离作用,出水悬浮物浓度低,细菌和病毒失去了附着或包裹的屏障,易于被灭活,能有效去除SS和细菌。

膜组件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反应器内保持了较高的生物量,提高了生物处理效率,由于Mbr的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富集,可使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细菌得以保留和繁殖,从而到达了很好的脱氮效果。

反应器内微孔曝气,不仅提高了充氧效率,而且优化了反应器的水力条件。微孔曝气给生物接触氧化提供了足够的溶解氧,曝气系统有助于膜两侧的翻水,强化了气体对膜的剪切作用,有利于气液两相流间的传质,使处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医院废水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维持在高污泥浓度条件下运行,可有效地解决排泥问题。Mbr剩余污泥产量低,并且将剩余污泥回流到调节池中,从而达到系统污泥零排放,大大节省了污泥处理的经费问题,有利于污泥资源化管理。

伤寒副伤寒防治应急处理方案


伤寒副伤寒防治应急处理方案

河东区伤寒副伤寒防治应急处理方案伤寒、副伤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今年5月份以来,我市的局部地区特别是河山区伤寒、副伤寒疫情比往年明显上升,我区已确诊10例输入性副伤寒病例,分布涉及6个街道办事处,9个村居。为有效控制伤寒、副伤寒的突发疫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伤寒、副伤寒疫情判定标准1、临床诊断标准(1)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为时1-2周以上。(2)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诊,肝脾肿大。(3)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1)、(2)和(3)可作临床诊断。2、确诊病例标准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下列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1)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0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副伤寒鞭毛抗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3、暴发疫情标准在一个县(区)五天内发生10例(包括10例)以上的伤寒、副伤寒确诊病例。二、防治工作机构为做好伤寒、副伤寒的防治工作,区政府成立伤寒、副伤寒防治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我区内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辖区内的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区卫生部门要加强伤寒、副伤寒防治工作的协调指导,落实防治措施、疫情调查处理和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等工作,并积极主动当好政府的参谋。要成立由卫生防疫、医疗机构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由区防疫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研究制定疫情控制方案,落实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区财政部门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确保伤寒、副伤寒防治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区宣传部门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正确引导舆论,加强防治伤寒、副伤寒的宣传工作,多做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卫生知识、公益性宣传。要在区报、区有线电视台开辟专栏宣传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区工商部门负责市场的治理整顿及对经商人员监测、防病知识宣传与预防服药、消毒措施落实。区教育部门要切实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预防控制工作,做好日常消毒、发热病人监测、饮水饮食卫生工作,确保校内不发生暴发疫情。区爱卫会要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区建设部门要做好垃圾和污水处理、消毒等工作。区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及对扰乱防治工作开展的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防治措施与对策(一)加强疫情控制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早发现。区卫生防疫站要加大对伤寒、副伤寒疫情的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及时发现病人。各级医疗机构重点加强对发热病人的医学检查和观察,要严格按照GB16001-1995《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特征尽早做出诊断。凡不具备实验室检查条件的医疗单位,要将临床诊断病例的相关标本及时送区人民医院或临沂矿务局中心医院确诊。2、早报告。各级各类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是伤寒、副伤寒的责任疫情报告人。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诊断标准的伤寒、副伤寒确诊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向区卫生防疫站报出传染病报告卡。我区已于7月22日在全区实行零病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各医疗单位要安排1名专职统计报告员,每天定时统计、汇总并及时向区卫生防疫站报告疫情。任何医疗卫生机构不得瞒报、缓报、漏报或授意他人瞒报、缓报、漏报疫情。各街道办事处、各村居负责本辖区的疫情报告情况的监督、检查。区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对伤寒、副伤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对病家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详细观察,了解污染范围和继续传播的可能性,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区卫生防疫站立即组织消毒知识的培训,加强指导。对疫点进行消毒: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84原液或漂白粉)按1:20的比例混合,充分搅拌,放置2小时消毒。病人污染的器具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消毒。病人污染的衣物用0.5的84消毒液或0.2的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消毒。被污染的地面、垃圾等用0.5的过氧乙酸喷洒。住院病人的隔离消毒由医疗机构负责,院外疫点由各街道办事处卫生院进行消毒处理。对密切接触者(病家成员、病人陪伴

伤寒副伤寒防治应急处理方案第2页

者、聚餐的参加者等)进行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以最后接触之日起计算,伤寒23日,副伤寒15日。医学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早期症状及体温测量等,医学观察由各村居乡村医生负责,各街道办事处卫生院负责督导检查,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医学观察工作的领导。3、早隔离。各医疗单位对伤寒、副伤寒病人及时采取规范治疗措施,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所有确诊病人一律到具备收治条件的正规医院实行住院隔离治疗,不得放在门诊处置或院外治疗。病人经正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1周后,粪检2次(间隔2-3天)阴性,方可解除隔离。若病人隔离期未满已出院的,由病人所在单位或村居负责病人的隔离工作,由各街道办事处卫生院负责采样并送检,由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隔离、采样工作进行督导。医护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4、早治疗。一旦发现伤寒、副伤寒疑似或确诊病人,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要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对病人进行治疗,避免因不正规的治疗而转为慢性带菌者。(二)加强健康教育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迅速开展预防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加强个人卫生和改善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要让群众知道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食品加热烧熟的重要性,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品,生食的蔬菜、水果要洗净消毒,剩饭、剩菜、海产品等要烧熟煮透。教育群众一旦有高烧持续不退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接受正规治疗。要让群众知道,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习惯是预防伤寒、副伤寒的最简单、有效、经济的手段。区有线电视台积极配合宣传,区卫生局印刷明白纸发到各家各户。(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清理粪便、垃圾、污水,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消灭苍蝇孳生地。落实防蝇措施,做好室内外消毒、杀虫工作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迅速降低苍蝇密度。(四)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和污水处理区卫生防疫站要加强饮用水源的管理,防止伤寒、副伤寒的水源传播。尤其是自备水源的单位,要立即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洁,并及时进行饮水消毒,定时采样送检,发现水源污染要立即封锁或停用被污染的水源,对生活供水系统采取严格消毒措施,疾病暴发流行期间要适当提高加氯量,确保供水安全。各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自来水公司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各办事处负责。各自来水公司和自备水源单位要经常检查管道,发现破裂漏水应及时维修。饮用水管理和消毒人员要相对固定,并经业务技术培训。饮水消毒,可按每立方米水加含氯为25漂白粉8克计算,可按每立方米加漂白粉精片10片计算。区卫生防疫站要定期监督抽查水样测定余氯。对分散式给水的区域,要加强井水、缸水的消毒,防止经水传播。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方可排放,严禁污染水源。(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区卫生防疫站要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突破口,在开展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迅速组织一次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执法突击检查,采取拉网式检查。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取缔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停业整顿,对可疑食品可暂时封存,暂停其生产和经营,必要时销毁处理。对与疫情发生有关的食品从业人员进行病原菌检查,发现确诊病例和健康带菌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1周后,粪检2次(间隔2-3天)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凡无有效健康证明的从业人员一律不准上岗执业。(六)应急性预防服药出现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地区,对病家和饮用同一污染水源或污染食品的可疑感染人员、对现症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应急性预防服药,可用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连服5天。儿童酌减。预防服药由街道办事处卫生院组织实施。

策划方案,是策划成果的表现形态,通常以文字或图文为载体,策划方案源自于提案者的初始念头,终结于方案实施者的手头参考,其目的是将策划思路与内容客观地、清晰地、生动地呈现出来,并高效地指导实践行动。《钢筋位移处理方案》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钢筋方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