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计划 > 公司发展规划方案 > 导航 > 某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

公司发展规划方案

某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

想要工作上提高完成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一开始就编写一份简单的工作计划。单位或者是组织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的安排就是工作计划,您知道怎样安排一份合理的工作计划吗?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某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某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趋显现。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在刺激内需、增加就业和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一项长远的战略规划。近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某某镇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推进以岩马水库为重点的山水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建成驻驾山庄、九龙溶洞等两大旅游景点,配合周边旱海石林、桃园、池田藕等农业景点,二0xx年创建成为省级及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取得了一定成就,岩马湖旅游开发在我市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某某镇位于山区和平原的接合部,岩马水库位于镇中心地带,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林果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漫山遍野的梨花、桃花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湖光山色,林果飘香,岩马湖周围的梨园花海与蓝天碧水相映生辉,分外美丽,“岩马夕阳”被列入枣庄市八大自然景观之一。环水库周围的溢洪闸桥头堡、发电站放水塔、岩马公路站等建筑,结构奇特,古朴典雅,与一望无际的碧水相映成辉。四面环水的朱山岛,林木葱郁,果树繁多,是良好的鱼类观赏和休憩基地。此外,寺沟村的降福寺、国旗山庙会、独古城遗址和唐太宗东征传奇、望母山鬼谷子登山望母等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岩马湖巨大的旅游潜力,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广泛关注。20xx年,我镇专门邀请山东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实地考察和详细论证,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大打招商引资牌,积极做好旅游开发文章,并于20xx年6月1日与澳门华泰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投资20xx万元开发朱山岛合同,建设驻驾山庄。目前,驻驾山庄已建成唐代风格的大殿、旅游餐厅、高档洗浴设备、大型宾馆、岩马女神像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高标准的山体绿化和美化,于二0xx年国庆节正式对外营业,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全市及周边范围内树立了一定的旅游品牌。同时,岩马湖东岸的九龙溶洞为我市最大的地下溶洞,开发洞长已达400余米,配置了灯光设施。洞内各类钟乳石发育齐全,造型奇特,景观缤纷怡人,光彩夺目,极具观赏价值。二0xx年国庆节同时对外开放,门票定价为20元,年平均门票收入为50000元左右。同时,环湖周边还有旱海石林奇观,配套建成了万亩生态林果园和千亩莲藕池,使水上娱乐、溶洞揽胜和湖畔观光相得益彰。以驻驾山庄为主体,以溶洞为支撑,集餐饮、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垂钓于一体的岩马湖旅游区主体构架已形成,岩马湖旅游风景区已开始展现其优美的环境和无尽的魅力。
二、旅游业发展规划
岩马湖是枣庄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库),某某镇是闻名遐尔的“林果之乡”,山水花木的美景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每年4月梨树、桃树开花季节,自发而来的游客已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利用周末休息日来湖区垂钓游泳的游客也有相当数量。
当前,规划开发的岩马湖旅游区内,旅游资源以湖水、山地、果园、溶洞等景观为主,岩马湖的大坝建设较为突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组合较好。
旅游区的自然景色具有西奇东秀、南舒北幽的特点。野外勘测初步查明,面积为16.7平方公里的湖面,是规划区最主要的旅游资源,同时,湖西南的薄山礁石、湖周山麓的果林带、南部的国旗山、湖周围的文明生态经济村,欧峪村东南的山涧、庙岭村南部伸入湖中的“半岛”等,均是我镇具有良好开发潜力的自然景区。
(一)驻驾山庄及九龙溶洞主景区。镇党委、政府将近一步督促引导驻驾山庄加大投入,搞好周围环境的绿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按照3A级景区的标准补充建设,拓宽溶洞规模,争取两年内建成3A级景区。
(二)驻驾山庄旅游景区休闲渔业示范点。充分利用岩马湖2.3万亩大水面和长达40多公里的湖岸线,把休闲渔业建设成为岩马湖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之一,建成枣庄市其他景区不可比拟的旅游优势项目。严格按照国家休闲渔业示范点的创建要求,加大投入,在垂钓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等方面抓紧抓好,促进休闲渔业和岩马湖旅游综合开发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渔业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望母山度假胜地。利用现有的餐饮基地——隆源山庄,在望母山村南扩大规模,建设望母山度假胜地。建成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独资民营企业,建设成为鲁南地区具有较大规模的娱乐休闲场所。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分四期工程(21世纪科技生态园、望母山度假村、望母湖、娱乐场)建设,总占地200亩。
(四)姚沃村文明生态村。姚沃村位于岩马湖东北岸,与朱山岛驻驾山庄遥相对望,又处规划区纵深处,环境幽静,利于生态旅游的开发。该村全部建成省级果树样板园,盛产“绿色食品”大樱桃及水蜜桃,为市级文明生态村。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把该村建设成为农家乐鲜果采摘之

某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第2页

地。
(五)国旗山山水景点。国旗山及其邻近水域位于湖域南面,是游人入区和离区的必经之地,山地拔湖而起,山顶视野开阔,整个旅游区内的湖光山色尽收眼中;山下是岩马湖水深最大的水域,湖面宽阔,适宜于开发水上娱乐项目,是规划区内动态性较好的山水组合单元;国旗山西麓有一寒武纪毛庄组紫红色钙质页岩的地质露头,岩石成层性好,年代古老,可开发成一处较好的地质科普教育景点;柏幽谷(秦洚)位于国旗山东南,是一片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工栽种的侧柏林区,如今林木茂密,树形整齐,计划开发森林浴、林中休闲娱乐等项目。
(六)迤逦长龙——岩马湖主坝。岩马湖主体大坝长约1.2公里,高约10米,巍巍壮观,护坡整齐美观,且视野开阔,是极好的观光载体;坝前的湖区目前已是自发的垂钓区和游泳区,可开发为专项旅游区。
(七)鸟鸣翠谷——欧峪山涧。欧峪周围的生态河谷位于湖东侧中部的一个入湖小河两岸,区内桃、梨、苹果等果树分布连片密集。山谷内以欧峪村为代表有庭院种植樱桃的传统,也是全省有名的樱桃产地,以此村为中心适宜于生态庭院和民风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远期还可在欧峪上端建一低平的滚水坝,形成人造瀑布,可成为极具吸引的旅游景观。
(八)湖中瀛台——庙岭半岛。庙岭村南部伸入湖中的半岛是一片地势平缓的开阔地,目前以农田和果园为主,对岸望去,葱绿幽静,十分雅致。远期可开发成层次高雅的度假村,如主题建筑设计成船帆造型并伴以湖光景色观览台或音乐台等。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半岛绿化。
三、旅游产品
目前旅游规划区内服务接待主要依托某某镇驻地,商业网点零星分布,有农贸市场3处,旅游产品以大樱桃、油桃、水蜜桃等新鲜时令水果产品和淡水鱼、池田藕等农副产品为主。玩具类旅游商品有待开发。
(一)湖鱼。岩马湖为鲁南最大的网箱养鱼基地,目前有网箱6000多架,年产淡水鱼近10000吨,主要品种有鲤鱼、罗非鱼、花白鲢、草鱼等,还有最新品种斑点叉尾回鱼。湖域水面积2.3万亩,更有着品种丰富、数量可观的大水面野生鱼,品种除主要的经济鱼类鲤鱼、罗非鱼、鲢鱼、草鱼、鲫鱼等之外,还有名贵的甲鱼、鲇鱼、黑鱼、大银鱼等20多个品种,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垂钓。因此,绿色天然的岩马湖鱼应是我镇旅游开发的主要特色产品。
(二)水果。我镇现有山坡果园6万多亩,年产各类干鲜果品20xx0多吨,为全市最大果品镇之一。水果品种比较齐全,有苹果、油桃、蜜桃、扁桃、黄梨、大樱桃、大枣、核桃、山楂、柿子等等。并且5000多人的水果流通大军;有顺发、万发等五大水果包装企业;有宏祥、誉兴等四大恒温库,基本上全年都有各类水果出售。所以,水果为我镇第二大旅游开发产品。
(三)石材。我镇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目前已建成苏州香山古建某某有限公司,生产各类园林、庙堂等装饰用石,有技术熟练的加工技师。今后,我们将重点加工适宜家庭使用小型石磨、石臼等日用品,并批量生产装饰石狮、梅花鹿等大小雕塑,以满足游人的需要。
总之,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必将推动我镇经济持续增长。某某镇景区内尚有奇石林景观、独古城遗址.寺沟村隆福寺遗址等大量自然人文景观待开发,百果园、千亩莲花池、扁桃园等生态观光农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丰富,潜力雄厚,前景广阔。当前,我镇正在把旅游业开发推上重要位置,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大打招商引资牌,把旅游业“蛋糕”做大做强。同时,站在经济发展和保护利用环境的大局,切实提高对推进旅游业开发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利益的认识。全镇上下形成共识,强化领导,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推进,我镇的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开发建设必定会完善配套,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必将会取得可持续发展,给游人带来一个清晰、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fwR816.COM小编品读

县农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县农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水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水族自治县农业局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东经107044′47″—108014′10″,北纬25030′55″—26010′50″之间,北接都匀市与丹寨县,东靠雷山县、榕江县,西邻独山县,南连荔波县,土地总面积2431平方公里。全县辖10个镇11个乡,27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2143个村民组。20xx年底全县总人口31.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9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其中:水族人口占65%,占全国水族人口的50%以上。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

**县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面斜坡,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峰丛、槽谷、洼地、地下暗河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征明显,属中山、低山地貌类型,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最高为西部的更顶山,海拔1665.5米,最低是坝街乡的都柳江出境处,海拔303米,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7%,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2、土地资源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44.7万亩(土地详查数),其中:水田面积29.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6.7%,旱地面积14.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2%,耕地分布广而散,较为破碎。同时,因干旱、洪涝、瘦瘠、砂漏、冷浸等原因引起的中低产田面积21.6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53%;

3、气候资源

本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使县境内有显著的山地亚热带气候特点,地域间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明显。日照平均为1100小时,其中4—8月日照时数达600小时,占全年的50%以上。年均温为18℃,极端最高温39.8℃,极端最低温零下7.5℃,平均无霜期328天,≥10℃积温为5644.5℃。平均降水量为1300-1400毫米,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5—10月降水量为1000毫米,占全年的70%以上。

4、森林资源

境内生态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杉、松等500余个树种和部分珍稀林木与名贵中草药材,现有林地1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50万m3,年可提供商品材5万m3,森林覆盖率达51%以上,形成了较好的生态系统;

5、水能资源

境内共有都柳江、漳江等大小河流42条,河流总长906.6公里,水能发电理论储量25万千瓦。

6、矿产资源

全县已探明的矿源有18种,其中:金、锑、汞、煤、铅锌、硫铁矿、石灰石等资源储量较多,开采潜力较大;

7、旅游资源

境内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月亮山等生态自然保护区,有古朴迷离的民俗民风和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别具特色;

8、农特产品资源

由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境内盛产颇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如:九阡酒、麻竹笋、优质香米、皱皮辣椒、九阡李、脐橙等农副产品,品质纯正,享有盛名。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十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州的战略部署及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围绕“三个基本”和“五个目标”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经济实力逐步增强。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4亿元,年均增长10.5%,超过“十五”计划预期目标。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59亿元;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3656万元,年均增长18.l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39万元,年均增长33.08%。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经济发展支撑条件逐步趋好。以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一纵二横”主干公路网建成,改扩建了**至丹寨、**至都匀小围寨、**至榕江、**至荔波、水龙至荔波尧棒、大河至独山基长、杨勇关至普安等油路,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85%的村通简易公路。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成石龙过江水库,重点治理了比寨、板奇等病险水库,建成了一批蓄水池,解决了农村7.5万人的饮水困难,建成县城防洪工程。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和县城主干道、河滨南路、龙嘴角大桥、橡胶坝大桥等工程。

县农业发展现状及规划第2页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迈出重要步伐。三次产业结构由20xx年的60∶11∶29调整为20xx年48.8∶18.5∶32.7。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畜牧大县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林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引进和建成了一批有一定实力的工业企业。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旅游业、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成为拉动服务业务发展的增长点。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两基”教育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并进一步得到巩固,公共教育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初中生入学率达到97.7%。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20xx年下降到10‰。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施了1099户/4600人的易地移民扶贫搬迁,解决了3.8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县贫困人口由20xx年的7.06万人下降到20xx年的3.52万人,低收入人口由13.47万人下降到7.17万人。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元,比20xx年增加600元。促进城乡就业取得积极成效,累计解决城乡就业2500人(次),农村劳务输出12576人(次),城镇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全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三、农村贫困状况

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经1998年省、州人民政府验收认定,全县面上基本越过了低水平温饱平线目标,贫困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贫困程度深,经济总量小,发展后劲不足,加上群众整体素质较差,抵御抗灾风险能力弱,因灾、因病返贫现象突出。到20xx年底,全县还有两个极贫乡、186个贫困村;40个村未通公路,70个村未通广播电视,177个村未通程控电话,232个村未建有综合服务室,13.53万人18.7万头(匹)存在饮水困难。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3.5万人,人均纯收入在625-865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还有7.19万人,需长期救助的近0.8万人,需异地移民搬迁的0.779万人。现有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石山区和重点林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程度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才馈乏,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第二章

第一节“十五”期间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业工作主要成效

过去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及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作为加快富民兴县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农业农村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州的各项工作部署,团结和依靠全县农业战线职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克服困难,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十五”农业各项经济目标。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1、粮食总产量由“九五”期末的8.2万吨增加到9.4万吨,增14.6%,年均递增2.5%;

2、人均占有粮由“九五”期末的286.8公斤增加到311.4公斤,增加24.6公斤,增长8.6%;

3、种植业总产值由“九五”期末的21972万元增至23622万元,增加1650万元,增长7.5%;

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期末的1055元增至1650元,增加600元,增长56.87%,年均递增9.46%。其中来自种植业收入586元,增加62元,增长11.8%。

5、推广杂交水稻品种40个,增长4倍,推广杂交玉米品种30个,增长4.5倍,两杂推广率达95%以上,比“九五”期间增近二十个百分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2%,增加23个百分点;

6、平衡配方施肥累计完成69万亩,增长17%,种植绿肥12.35万亩,增长31.5%;

7、农作物综防统治面积达82%,病虫害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2%。

(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1、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20xx年,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由20xx年的60∶11∶29调整为48∶15∶37,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比重逐年提高。

2、蔬菜产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1)以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xx年以来,得到贵州省科技扶贫资金的大力支持,三年项目总投资47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175万元。累计完成建设规模11500亩,种植种类为茄果类、早玉米、马铃薯、早熟苔蒜等。采取“借种还种,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实行项目实施责任到人。项目涉及9个乡镇,40多个村10000多户,其中贫困户为8000多户,占总实施户的80%以上。向社会提供优质无公害商品蔬菜1865万公斤,创产值2109万元,项目农户户均种菜增收20xx多元,人均增收400元。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全县发展大规模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扩大脱贫面。

(2)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项目顺利进展。在廷牌镇和周覃镇实施的无公害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示范面积0.5万亩,带动农户种植1万亩。其中大白菜种植示范0.25万亩,核心示范面积403亩。经对核心示范区进行测产验收,种植一季白菜(403亩)可提供无公害商品蔬菜61.98万公斤,实现产值55.76万元,投入产出比1∶3.34,实现纯收入44.45万元,户均增收1120.39元,人均增收248.98元(与同期水稻相比)。

(3)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基地获得成功。全县21个乡镇累计种植马铃薯9.9万亩,其中脱毒种近7万亩,加工型马铃署高产示范栽培完成1.5万亩。据各点实测验收,最高亩产量为2625公斤,最低为1128公斤,平均亩产量为1516公斤,经分级分类,商品率达78%,亩产值为827元,投入产出比为1∶2.36。高产栽培示范项目总产值为1240万元,为示范农户带来714万元纯收入,户均增收413元。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小麦、油菜等作物,示范效果明显。

(4)特色农产品种植示范项目效果显著。九阡李、脐橙、葡萄、甜茶等产品为我县特色农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在省内外有较高声誉。为了发挥资源优势、品种优势、区域优势,20xx年新增种植九阡李3000亩,脐橙面积近500亩,葡萄20xx亩,甜茶1000亩,全县水果、茶叶面积40000多亩,每年新增挂果面积20xx多亩。特色果(茶)种植已逐步形成规模,成了农民增收的拳头产品。

(三)抓好生态农业示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沼气建设任务5200口,分布在全县二十一个乡镇实施;在全县7个乡镇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6400人次。全县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工共49人,乡级服务网点14个,服务面达到56个村4600户。新建生态示范村八个,分别为交梨乡大坪村;三合镇三郎村;周覃镇板村光、拉近村、播花村、三江村;大河镇营寨村、龙场村。采取国家补助和群众筹资办法,生态示范村共建成沼气池1115口,“三改”756户。

在搞好沼气建设的同时,结合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5181项目,完成了5所小学校舍的维修,建成了3所农业培训中心,建成水池111处,解决了28263人、23313头(匹)牲畜的饮水困难,使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生态示范村已显现出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加强农业执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根据国务院、省、州的安排和部署,依法组建了农业局法制股和县农业执法大队,招录了8名执法人员。加强对农资市场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抗农、害农的违法行为,确保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五年来,加强对全县21个乡镇43个育苗生产单位实施基地检疫管理,产地检疫面积27651亩;检疫检查种子139万公斤;开展有害生物普查面积37.2万亩;抽查农药标签327个;开展种子市场检查460余场次,检查“两杂”良种经营点485个次,蔬菜种子经营点536个次,没收未审定“两杂”种子1000余公斤。组织了清理整顿农资市场的行政执法大检查,开展以种子、肥料、农药等为重点的打假治理工作,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802人,开展常规和专项联合行动20场次,检查各类经营户422户(点),查获甲胺磷、氧乐果、毒鼠强等国家禁售、禁用以及假冒伪劣产品188公斤,价值5740元。有力地打击了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有害农产品的行为。

同时,加强对剧毒鼠药的管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清查收缴毒鼠强等禁用剧毒杀鼠剂的通知》及省农业厅、省质监局、省工商局联合下发的《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兽)药的公告》。广泛宣传《农业法》、《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320xx份。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农资打假和高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整治行动。

(五)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坚持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各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从领导和制度上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落到实处。全县21个乡镇普遍实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有21083个学生享受教科书免费,减免金额为98.18万元。全县21个乡镇普遍实行涉农收费项目“公示制”,270个村实行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订阅费用全部控制在400元/年以下。在减免农业税的同时,对农户给予0.1元/公斤的粮食补贴和30%的农机具购置补贴。财政、扶贫等部门加大对全县一类贫困乡、村种、养殖业以及基础设施方面帮扶力度,使1.1万户农民受益,既减轻了农民负担,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建立健全土地延包方案登记上报制度,按照农业部要求,为遗失土地延包证农户补办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六)培育农产品流通组织,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管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组织实施“生态、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理顺产销关系,努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运营机制,从资金和政策上对农产品种植与销售中介组织给予鼓励和扶持。各级农业部门积极联系协调,帮助农民与农产品经纪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牵线搭桥,推广订单农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农民收入。订单面积达到2.6万亩,引导培育农业中介组织11个,新增入会农户1235户,带动农户5190户,被带动农户增收50.1万元。

按照农业厅部署,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证工作。已获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11000亩;认定为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面积4000亩,20xx年,已有大蒜、番茄、辣椒、甜玉米等四个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葡萄、马铃薯农产品也已通过检测;20xx年3月,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我县稻米进行检测,质量安全指标合格。

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控制,制定《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引导农户进行无害化生产。加大农残和亚硝酸盐检测力度,共抽检蔬菜样品1432个,农药超标率为2%,每年下降2-3个百分点;检测水果样品385个,农药超标率为15%,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蔬菜、水果亚硝酸盐超标率为0。通过检测结果表明,全县无公害产品检测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促进了**果蔬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使**无公害果蔬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七)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其中:绿证培训4200人,5181项目人员素质培训45194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5600人,非农技能培训转移就业1400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地就业,培训专业有沼气池建设、酒店服务与管理、电工电子、机械制造、民用建筑等。

加大对技术干部的培训力度,人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发挥最大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更大的效益。5年来,共派出140余人次到省、州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拓宽技术干部的知识面和视野,使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引导广大农民培育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农业发展有利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一)有利条件

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我县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一是国家继续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接替区,以及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重点突破”的战略部署,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全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生态畜牧大省,为我县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贵广铁路(贵阳至广州)或贵珠铁路(贵阳至珠州)及夏昆高速公路建设、荔波机场建成通航和规划建设的都匀至**至荔波二级旅游公路建设,以及泛珠江经济区(9+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将为我县“十一五”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四是我县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打得更加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仍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面大,贫困人口多,“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农业农村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落后,地方财力薄弱;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投资渠道狭窄,投资规模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偏低,人才匮乏;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制约发展的体制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难度加大。虽然我们前进的道路上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环境较为有利。

第三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黔南州第十一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

4、《**水族自治县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达到小康水平的任务要求,把握发展趋势,明确发展目标,转变发展理念,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以菜、果、茶为重点,构建**立体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农村人口粮食基本付给;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拓展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建设“绿色**”,加强农村能源环境建设;拓展农村社会化服务领域,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围绕服务农业农村工作大局,以贫困乡村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和脱贫致富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抢抓机遇,求实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创造有利条件。

(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主体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能力,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与帮助。以国家投入为引子,信贷投入为补充,群众投入为主体;强化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作用,着力培植贫困乡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三)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

科学制定不同区域、农业产业阶段发展目标及重点,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典型引路,发挥示范效益。按照全县已初步形成的“北菜、果、茶;南粮、油、草、菜、果;东竹、果、草”立体种植格局,进一步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

(四)坚持项目资金管理并重的原则

严格重点农业项目实施管理程序,认真做好项目各阶段工作,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和后续管理,确保项目发挥效益。

四、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将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项目实施上,采用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使其发挥更大效益。

二是要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要充分认清县情、乡情和村情,在对资源环境认识和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辩证的、市场的观点,要集中力量实施,使其尽快发挥效益。

三是要处理好群众和干部的关系。重点农业项目的实施,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注重项目实效,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规划发展目标

到20xx年,力争全县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资源开发型向综合加工型转变,传统农业向循环农业转变。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管理科学、流通有序、农产品竞争力强的市场体系,把**建设成为一个绿色产业发达、科教兴农先进、农村社会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具体目标:确保粮食总播面40万亩,平均总产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油菜播面6万亩,产量0.6万吨以上;商品蔬菜种植6.5万亩,总产量13万吨,产值1.3亿元,粮、经、饲作物种植比重由48∶18∶34调整为45:18∶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其中来自种植业900元,占36%;新建沼气池1万口,覆盖农村总户数的3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0%。

第五章规划建设重点项目

围绕“十一五”农业发展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粮食增产工程,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脱毒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特色水果生产基地、茶叶种植基地、桑蚕基地、农村沼气、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农业重点项目。

一、粮食增产工程

1、在全县21个乡镇实施,以超级稻示范生产项目引领水稻单产第三次飞跃,力争到20xx年,实现超级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产量3万吨以上。

2、在全县21个乡镇实施,继续提高杂交玉米总产量,力争到20xx年实现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3.5万吨。

3、在全县21个乡镇实施,“以借种还种,还种再借,滚动发展”运作方式,推进脱毒马铃薯种植规模,力争到20xx年实现种植面积4万亩,产量1.6万吨以上。

4、在南面周覃、九阡等九个乡镇,利用气候与土地资源优势种植优质香稻,发展特色产品,提高产值。到20xx年实现种植面积10000亩,产量4000吨以上。

5、继续巩固在南面9个乡镇及北面的交犁、普安等乡镇建立双低油菜基地5万亩。

二、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

发挥比较优势,继续在北面5个乡镇以及南面廷排、周覃等乡镇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规模,力争到20xx年实现种植面积6.5万亩,其中冬春蔬菜4.5万亩,夏秋蔬菜2万亩。

三、无公害优质水果基地

结合坡改梯工程实施,在北面5个乡镇及东面的都江、南面的九阡、扬拱、周覃等乡镇,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其中:九阡李生产基地3万亩,早熟葡萄3万亩,脐橙2万亩,力争到20xx年实现种植面积8万亩。

四、无公害茶叶基地

开发和利用荒坡资源,在三合、合江、丰乐、水龙等乡镇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按照“品牌带动、适当集中、规模生产”的发展思路,力争到20xx实现种植面积1万亩。

五、种桑养蚕基地

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因地制宜,在北面的丰乐、大河及南面的周覃、九阡等乡镇发展种桑养蚕基地,力争到20xx年实现种植面积1万亩。

六、农村沼气工程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全县21个乡镇的贫困村的无煤区、旅游区、天然林保护区、退耕还林重点区,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力争到20xx年,新建农村沼汽池10000口,普及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配套改厕、改圈、改厨、改路、改水“一池五改”建设,农村沼气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结合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在三合镇猴场片区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面积500亩,配套保护设施栽培、大棚、节水灌溉、防虫网、遮阳网、杀虫灯等农业高新技术,良种覆盖率达100%。

八、农业沃土工程

为弥补耕地减少,遏制地力下降,实施藏粮于地方略,在全县21个乡镇实施农业沃土工程建设,建成稳产高产田10万亩,发展以绿肥为主的有机生物肥20万亩,建立21个土肥长期监测点和全县土壤资料数据库,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九、农业病虫草鼠害预警体系建设

为确保农业丰收,在三合镇、大河镇、周覃镇、九阡等乡镇建立测报总站和测报分站,形成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警体系,系统准确地反映全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向全县各类地区发布准确的病虫、草、鼠发生与防治技术信息,做好防治工作,减轻病虫、草、鼠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农业丰收。

十、农业信息与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为推进全县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建立县级信息平台1个,乡镇信息站(点)20个,专业农产品市场信息点5个,农村专业户网点50个,农特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个,指导10个乡镇组建1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信息体系和市场体系,掌握市场信息,以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

十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为适应国家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提高品质,减少或杜绝农药的残留量,促进我县农产品贸易发展,建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和设施,对我县生产和经由我县入市的农产品实施质量安全检测,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十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争取资金建设果蔬冷藏保鲜库,延长产业链,提升我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同时加快建设县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和乡镇农技中心步伐,改善对农民的培训条件以及农技人员办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十三、农业培训

积极引进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加大试验示范力度,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水平。同时,采取订单输出的方式,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非农技能培训,切实有效地将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

第六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20xx—20xx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为全面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全县上下一定要解决思想,勇于创新,按照“国家投入为引子、财政、信贷投入为补充,群众投入为主体”的工作思路,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一是争取国家农业专项资金。按照国家农业投资方向,进一步加快规划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大项目的争取力度,争取列入国家重点农业项目投资计划。

二是积极争取省、州专项资金。在争取省农业厅农业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州财政、扶贫、农业产业化资金以及以工代赈、国债项目等配套资金。

三是争取信贷扶贫资金。利用州、县助民增收贴息贷款,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四是吸收利用社会闲散资金。鼓励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投资参与农业产业项目建设。

五是调动群众积极性,动员受益村组群众,投资参与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

六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减免有关费用,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规划“十一五”期间农业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292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760万元,地方投资2924万元,群众投入10571万元。按项目类别分:

一、粮食增产工程项目:

投资338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130万元,地方投资39万元,群众自筹2211万元。

1、超级稻生产示范项目:

投资805万元,其中:国家投入70万元,地方投资7万元,群众自筹728万元。

2、杂交玉米生产示范项目:

投资95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50万元,地方投资7万元,群众自筹693万元。

3、脱毒马铃薯生产示范项目:

投资12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800万元,地方投资10万元,群众自筹390万元。

4、优质香稻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投资1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0万元,地方投资10万元,群众自筹80万元。

5、“双低”油菜基地项目:

投资325万元,其中:地方投资5万元,群众自筹320万元。

二、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项目:

投资3825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140万元,地方投资285万元,群众自筹2400万元。

三、无公害优质水果基地项目:

投资48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960万元,地方投资480万元,群众自筹3360万元。

四、无公害茶叶基地项目:

投资5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50万元,地方投资50万元,群众自筹100万元。

五、种桑养蚕基地项目:

投资4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00万元,地方投资100万元,群众自筹100万元。

六、农村沼气工程项目:

投资35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0xx万元,地方投资20万元,群众自筹1480万元。

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

投资25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500万元,地方投资80万元,群众自筹920万元。

八、农业沃土工程项目:

投资15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300万元,地方投资200万元。

九、农业病虫草鼠害预警体系建设项目:

投资15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40万元,地方投资10万元。

十、农业信息与市场信息体系建设项目:

投资455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440万元,地方投资1110万元。

十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投资3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80万元,地方投资20万元。

十二、农业基础设施项目:

投资13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880万元,地方投资420万元。

十三、农业培训项目

投资255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2400万元,地方投资110万元。

第七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通过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使贫困乡村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起到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1、通过沼气配套“五改”项目实施,全县40%的村组农户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实现道路硬化;人畜混居现象得到较大改善;农村“三废”实现无害化处理,同时减少各种疾病发生。

2、通过粮增工程的实施,可实现全县粮食总产11万吨以上,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25公斤以上。

3、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叶、种桑树养蚕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其中来自种植业部分9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以上。

4、通过农业沃土工程的实施,可充分发挥其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同时对减少水土流失、遏制地力下降起到积极的作用。

5、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八章实施对策及保障措施

第一节实施对策

一、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科技成果特别是先进适用的技术的引进、转化和推广,使科技对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农作物新品种引进、选育工作力度。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综合试验示范园区建设。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实施好人才培养、引进和开发工程,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农业各类人才达到200名左右。重点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敏锐、市场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开发与利用的优秀人才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乡土人才。建立健全科学的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努力改善各类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农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按照公平竞争、规划有序的市场体系要求,加快和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督体系。

四、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拓宽开放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省内外人才到我县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

第二节保障措施

一、完善计划管理。按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程序的要求,做好计划管理工作。一是完善县、乡(镇)两级项目管理责任制,按照项目审批程序抓好项目建设,全面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二是切实维护项目计划的严肃性,严禁擅自调整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确需调整的,必须报上级部门核准。

二、完善项目的储备机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首先,要发挥规划对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作用。其次,要规范项目建议书、实施方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单位编制。第三,按程序报批项目。第四,建立项目库。根据农业重点项目具体情况,精心筛选、准备建设项目。

三、完善项目建设的管理机制,提高工程质量。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和批准的实施方案实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质量。一是对重点建设项目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对项目实行公示制;二是对项目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项目实施质量,实行项目质量终身责任制;三是实行项目验收评价制度。农业重点项目在自查合格的基础上,由上级有关单位组织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按项目审批权限,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验收。

四、严格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按照国家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重点项目专户管理,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严格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要坚决杜绝截留、挪用、挤占以农业重点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一旦发生,一律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制定和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工作的考核机制。将以项目建设任务、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以推动全县农业建设项目工作顺利实施。

六、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对产前、产中、产后的资料、图片、音像等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项目的痕迹管理。

七、建立健全机构,加强农业重点项目的组织领导。农业重点项目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群众参与性高的系统工作,根据分级负责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的管理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落实、人员充实,保证农业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附:**水族自治县“十一五”规划农业重点建设项目表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镇农业发展规划


镇农业发展规划

一、**镇农业总体概况

**镇地处县城西北,属于高抗地区,域内水系较为枯乏,仅有的两条河道**、**,虽然横贯东西,但在20**年前,河道基本全年干涸,虽然经过治理疏浚,但仍难以承担起全镇范围内的供水任务。**河,也是一条东西河道,由于全工段没有疏通,除了蓄点自然降雨之外,更难以承担起排灌作用。

**镇,全镇共有可耕地11万余亩,全年作物复种面积20万亩以上。作物布局:冬季以小麦为主要作物,秋季以玉米、花生为主要生长作物。全年,小麦播种面积10万亩左右,秋玉米5万亩左右,夏花生3.5万亩左右,春花生0.5万亩,零星种植大豆等其他作物0.5万亩。

全镇现有果树1万亩不到,主要集中在**、**、**、**、**、**、**等村,其中,**、**苹果面积3000亩,**有酥梨2500亩,其他各村都是三水梨。经过前两年的发展,我们在**建成200亩高标准梨园一个,在原**果园场建成200亩高标准梨园一个,在柳林新植果树面积300亩,在李时新植果树250亩。并在**故道沿线滩涂,全部种植上了桃树、梨树,面积1000亩左右。

经过数年的发展和淘汰,目前,全镇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其中,**村钢管大棚1000亩,**宽体棚300亩,大吴日光温室200亩,大**钢管大棚300亩,田河半地下日光温室200亩,**钢管大棚300亩,光明大棚200亩,**设施西瓜300亩,庄楼大棚200亩。

二、我们积累的经验及可供选择的优势

第一,优势种植没有下大力气推广。**镇属于**冲积地区,**国道以北的土质几乎全部是抛沙地,改种土质,肥力差、保水力差,即不保水、不保肥、易干旱。冬小麦是主要作物品种,是受地区气候所限,不去赘述。但,夏茬作物,在玉米、大豆、花生等数种农作物中,我们应该大力推广花生种植面积,逐步缩小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因为,花生的生产工艺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而且,价格稳定向上,大可以增加农户增收。而且,作为**镇群众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果树地套种花生模式,已经作为**故道产业发展的一种先进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

第二,生产短板可以作为长板利用。**镇属于高抗地区,地下水位低,是常规农作物生产的一个短板,但这短板,在瓜类生产中可加以利用。只要解决好生产用水,在**故道沿岸种植的西瓜、甜瓜,其肯定比其他地方生产的同类产品品质好。

第三,设施生产模式单一,缺乏亮点,带动效应不显著。**镇,设施农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比如设施蔬菜、设施养殖。但近两年,现有的设施农业已经走了下坡路,主要是没有遵循客观规律。比如,设施蔬菜,**镇走过了竹木大棚、钢管大棚、半地下温室、徐淮式日光温室等各个发展阶段。我们经过调研认为,在当地,设施蔬菜的发展以钢管大棚为最好;而日光温室,甚至更高档的设施,以发展设施果为好。

第四,农业文化守旧,产业链条没有得以延展。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已经浸透在农民的血液里,我们当下仍然停留初级产品生产面上,对于创意农业、服务型农业,拉长农业链条,缺乏意识。

第五,农业经营方式简单粗放,没有品牌意识,缺乏信息化意识。**镇,农副产品丰富,其生产出的水果有酥梨、三水梨、苹果、桃子、柿子、杏、核桃,瓜类有西瓜、黄瓜、甜瓜等,没有一个有品牌。我们自己注册的“**牌”,也鲜有使用。就拿**生产的酥梨,年产量可达1万吨,但都是被当地一些合作社或所谓的农民经纪人勾来****人收购,然后贴上****酥梨的品牌,销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超市。在我们当地几毛钱一斤的酥梨,转了一个地方,就变成了人家的产品,而且价格都在翻了五倍、十倍。

互联网的发展正是方兴未艾之时,我们**的农民,更是缺乏信息化意识。这么的好产品,卖不出好价,找不到好买家,也没有一个网络平台可供凭借。沙集人可以网上销售家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网上销售农副产品呢?

三、农业产业规划

1.规划的指导原则:

⑴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⑵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果植果,宜菜种菜

2.规划的总体目标:按照市、县**故道综合开发“一区两带十四园”总体部署,结合**“东菜西果”产业布局要求,我们的目标是达到“两减三扩一压”,即减少小麦播种面积、减少夏茬玉米播种面积,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压减设施养殖,重塑大**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农业大镇形象。

3.20**年具体目标

⑴20**年,夏玉米种植面积要压减到4万亩,夏花生播种面积要超过5万亩;今冬明春,冬小麦播种面积要压减到8万亩,扩大春花生播种面积到2万亩左右。以后每年都要压减冬小麦和夏玉米播种面积,直至除**国道以南、**八路以东等几个不适宜种植花生的村,可以保留玉米种植外,实现花生播种全覆盖。

⑵秋季,我们要在光明、大**新建200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各一个,通过大户流转、自行建设、合作化经营、以奖代补的形式,充分调动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公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计划年底前完成**老园区改造,将原有的水泥棚、竹木棚改造成钢管大棚和日光温室。

⑶在**故道一线,我们要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故道休闲观光农业生产示范带,建成**故道优质瓜果生产示范基地。

今年,我们重点完成**故道滩涂优质果栽植工作,并在李时村打造一个集体化经营试点。通过村集体反租的形式,把农户的承包地租赁给村集体经营。我们的目的,一是尝试是否能够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可以推广农业机械化操作,三是可以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目前,三百亩土地已经完成流转,并栽植了50亩优质无花果果树、250多亩的梨树、桃树。午季,在果树地套种西瓜和花生,西瓜要引进台湾“宝冠”原种,重点培育黄皮西瓜,重塑**辉煌。

⑷在**国道一线,主要是完成秋季果树的接点连片成面,并计划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在**老果区建设一个高标准优质设施果生产基地,棚体采用连栋钢架大棚,每个连栋棚面积可以是5亩、10亩,不一而足,因地而定。这样的基地,既可以游人采摘,也可以作为高校实习实验基地,还可以搞创意农业,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生产创意农产品和设计创意农业生产活动。比如,可以借助互联网+,搜寻市场信息,按照客户需求,生产生态水果、搞生态种植养殖;也可以搞果树寄养、出租等等。

四、我们主要措施

1.明确任务,抓好宣传。20**年是“**”开局之年,也是整体经济形势下滑探底之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要逆势而上,抢抓机遇,咬定任务不放松。为此,我们要成立工作组,将任务分解下去,明确职责,明确目标,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俯下身去,负重前进。要早作宣传,利用去年花生收成好、效益高,玉米效益低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各村扩大花生种植,压减玉米种植,把花生种植提高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政治高度,来抓促进,抓落实。

2.借鉴经验,借船下海。在设施农业发展上,我们有过太多的失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后,我们再搞设施农业,就要走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路子,走一条不同以往的发展模式。首先,要搞好调研工作,要找种植大户、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大量座谈,了解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市场动态。座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弄清,我们当地、我们**镇,究竟以哪种棚体最适合,在哪儿建,他们愿意使用等问题。种西瓜的喜欢需要什么样的棚体,种辣椒茄子西红柿的需要什么棚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棚体,就鼓励他们建什么样的棚体。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我们不会再大包承揽地什么都揽下来,政府出资建设、建成后没人租用,再压各村。我们只提供鼓励激励措施,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让大户自行建设、自行租赁土地。

3.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农业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特别是设施农业,投入大、风险更大,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往往叠加。对上,我们要积极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接好,把我们的想法汇报好,争取他们的认同,并能够给予项目支持。

4.抓好招商引资。连栋日光温室,投资成本较大,需要引进工商资本进入,我们拟在**果园场的老果区,第一期先流转土地300亩,建设连栋日光温室大棚,利用老果区农户种植果树积极性。抓好规划,要按照四季有果的布局思路来规划,通过温室大棚发展春提早和秋延迟时令鲜果,延长果品生长时间,方便游人四季采摘。发展农家乐园,休闲垂钓等农事体验活动,发展服务型农业。

5.抓好品牌创建,生产优质产品。以前,大**的黄皮西瓜远近闻名,更是礼送佳品,但没两年就凋落了,因为有些种植户,为了减少成本,不引进好的品种。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我们今后发展黄皮西瓜,要引进市场准入,凡不是“宝冠”原种引进的,不得贴我们的“**”牌,我们要打响我们的品牌,重塑我们的形象。

6.利用互联网+,发展高端农业。依托互联网+,创新农业经营思路,开发创意农业。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农业发展思路,反工业化生产,走精细农业、生态农业之路。重点打造绿色环保品牌,可以网上直播农业生产诸个环节,让客户全程监督农药和工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可以生态养殖,种养结合,让客户放心消费。自然就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附加值。

7.发展现代农业文明,圆大**之梦。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文明。而现代农业文明是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累加下的文明,他已经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形式,而是建立起群体协作,共给共租的新形式。虽然,改革开放短暂的回归,但不会改变群体性生产的大趋势,这也会在不远的将来重新走回。因为,农业集体合作的尝试,所能显现的巨大优势,结合到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客观条件,都已经指明了现代农业文明的方向。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年,是我县建设“中国温泉之城”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一城三地”决策部署,紧扣打造国内知名、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抢抓建设“中国温泉之城”、市旅游节开幕式在我县召开的契机,突出项目建设、行业管理、宣传营销重点,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局干部职工团结拼博,加压奋进,扎实工作,全县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预计全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数425.06万人次,同比增长20.37%;实现旅游总收入19.58亿元,同比增长21.83%。

一、**年工作情况

(一)立足县情,旅游发展思路越来越明晰

一是精准定位全县旅游发展。**旅游经过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市场营销、社会影响已经得到一定的积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县旅游产业步入了一个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代。今年,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一城三地”的发展战略,即建设现代田园温泉城市、打造生态高地、理学圣地、养生福地。这是基于发展形势的科学研判,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是对**旅游及整个**发展的精准定位。按照这一定位,我们将在全县范围内按照全城、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突出“一城双泉”特色,以“一心两翼三镇四区”为重点,构建集观光、度假、避暑、休闲养生、文化于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一座“处处是景点、时时可游玩”的精品旅游城市。二是科学编制县域旅游规划。紧扣建设“中国温泉之城”和“一城三地”发展目标,按照先策划后规划的理念,聘请国内一流专家和团队对我县旅游开发进行顶层规划和设计。与上海元合公司合作开展全域旅游开发、历史街区开发的策划和规划,对全县旅游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策划,提出了将县城打造为中华理学第一镇战略构想。同时,由北大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对《**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和编制了《热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热水温泉小镇修建性详规》。一系列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明确了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框架和重点,为全县掀起新一轮旅游大开发奠定了基础。三是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围绕**年中国**“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温泉)休闲旅游文化节,结合国务院**年8月颁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1号文件精神,我县经过多轮意见征求,出台了符合我县旅游发展实际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汝发[**]6号,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建设力度,全面开启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点创建、市场宣传营销、管理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突出重点,温泉之城建设越来越突出

一是基础设施大提升。按照市建设“中国温泉之城”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我县以**年中国**“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温泉)休闲旅游文化节为契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围绕一城一镇一圈确定了温泉建设项目53个,总投资63亿元,其中温泉旅游节前必须完成的项目23个,总投资21.8亿元。同时由县财政安排旅游产业引导资金2300多万元,整合各类资金36000多万元。一年来,在以热水温泉小镇为中心的区域,新建交通主干道3条、总长41.6公里;新建或改造旅游道路10条,25.3公里;新建、改建桥梁6座;新建广场、游园5个、6.1万平方米;新建拦水景观坝、拦沙拦漂坝25座(配套建设观景平台3个、景观河堤4.2万平方米)。二是重大项目大突破。围绕“中国温泉之城”建设和旅游节热水温泉主会场涉及的“一城一镇一圈”,新上了一批重大项目。引资50000万元的五星级君莲国际大酒店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并于节会前投入使用;按照打造温泉县城的目标,已着手实施引温泉水入城工作,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20xx年2月之前将罗泉温泉水引入县城,将**县城打造成名符其实的“温泉城”;投资7000万元,占地160亩的龙王庙湿地公园按时竣工;投资近10000万元的热水温泉文化广场及周边路网建设项目和热水温泉文化园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投资15000万元的福泉山庄升级改造工程实现按时营业既定目标。同时,扎实推进了热水河风光带、游客服务中心、水务中心、汤河老街等建设项目,实现了旅游硬件设施质的提升。三是特色产业大发展。投资10000万元实施了热水、三江口、集益、岭秀等旅游小城镇建设,推进了金山村、外沙村、官路村、廖家村等一批新农村的旅游设施建设;投资11000万元启动了龙腾(金山)庄园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的三江口瑶族特色风情街建设已接近尾声,旅游产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四是招商引资现成效。进一步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出去、引进来,引老乡、建故乡。与**龙腾房地产有限公司达成了投资35亿元建设长安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与桂林华旅投资有限公司达成了投资10亿元建设**国际温泉养生度假基地项目,与上海元合初步达成了开发历史文化古街(中华理学第一镇)的合作意向。

(三)追求卓越,旅游要素建设越来越完善

发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优势,努力在“食、住、行、游、购、娱”方面推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形成一条龙的旅游综合服务。积极建设户外运动拓展基地、露营地、温泉、漂流等旅游新业态项目。今年新上了九龙江快乐大冲关、悬空栈道、九龙江冰川峡谷漂流等旅游项目,旅游业态得到大大丰富。积极发展群众游乐活动。实施了濂溪公园、龙王庙公园建设工程,完善了游客活动场所和夜游项目的配套完善;积极组织群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民俗表演等娱乐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定期和不定期举办香火龙、装故事、龙灯会等节会活动,丰富了游客和市民的休闲生活和文化生活,聚集了人气。突出现代农庄园建设和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今年加强了对松溪茶业、汝莲茶庄园等现代农庄的建设投入力度,注重培育引导现代农庄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上规模连片达1000亩以上的茶叶产业园达8个,全县茶叶产业发展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同时,加快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现有的竹稻米、大禾米糍、米粉等传统食品,奈李、杨梅、锥栗等水果,白毛尖、硒山、白云仙、藤茶等茶叶,冬笋、香菇、木耳、竹制品等林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形成了系列特产品;大力扶植旅游商品企业,培育了年产值过亿元的龙丰、松溪等龙头企业,开发了凡人谷、龙丰等一批土特产店,提高了我县旅游“六要素”的综合水平。

(四)加强营销,旅游整体形象越来越完美

一是常规动作抓实效。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的联系合作,通过旅游广告和旅游宣传片,大力开展宣传促销。不断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在《中国旅游报》、《湖南日报》、《湖南旅游》、《**日报》等报刊杂志上进行了专版宣传。充分利用节会契机,在韶关、长沙、赣州、**等高铁站、地铁站、高速路沿线制作、投放了大型旅游宣传牌52块,在县城及主干道制作旅游宣传巨型广告牌12块、其他小型户外广告牌1200多块。广告投放地域广、数量多、震撼大,形成了极大的宣传效应,在整个**乃至整个湖南和整个湘粤赣边境掀起了一股“**风”。二是自选动作求创新。积极组团参加省内外各类旅游推介会,加强与各地旅游职能部门、旅行社的区域合作,相继组织参加了**年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欢途旅游网湖南站首届(长株潭地区)电子商务合作峰会、**广西旅游电子商务合作交流大会、重庆温泉休闲旅游博览会和上海国际旅游博览会,将**旅游资源在欢途旅游网进行了专线推广,对宣传**旅游资源,拓宽旅游客源市场,扩大**旅游的对外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主打动作展实力。全力做好**中国**“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温泉)休闲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筹备工作。一方面结合节会积极开展相关预热工作,于8月25日成功举办湖南省金牌导游大赛(九龙江)站的比赛活动;成功冠名8月27日至29日的四国女篮对抗赛;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9月19至9月21日在**举办的湖南省旅游博览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地为节会起到铺垫宣传作用。另一方面与旅游节策划执行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精诚合作,出色地完成了开幕式各项工作,将节会办成了**节会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活动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旅游节开幕式,实现了在基础设施、宣传营销、部门协调、经贸交流等各方面的突破,充分展示了**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铺开了**旅游发展的光明道路。

(五)强化监管,旅游产业管理越来越精细

一是依法行政,规范市场行为。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加大《旅游法》的宣传推广,结合“519中国旅游日”,我局濂溪广场开展了《旅游法》宣传活动,开展街头咨询活动,向过往的群众、游客派发宣传资料等近1000份及《国内旅游抽样调查问卷》200份。全面履行旅游主管部门职责,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全年,累计开展旅游市场检查活动8次。完善应急处置机制,通过网络、报纸等形式公布了24小时投诉咨询电话,设立了投诉游客满意度回访制度。全年妥善处理4起旅游投诉,游客满意率100%。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与旅游企业全面签订旅游安全生产责任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抓好节日安全检查及日常安全工作,分别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安全生产月和旅游节期间开展6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发现并督促旅游企业整改安全隐患15处,整改率达到100%,全年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二是倡导文明,营造和谐氛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行业内积极倡导文明旅游,开展文明旅游宣传进广场、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通过开展“明白消费、快乐旅游”公众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和“文明与旅游同行”万人签名活动,组织开展了“3.15”消费者权益日广场宣传,“5.19”中国旅游日便民服务,以及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等主题活动。根据《国内旅游文明公约》,在县区主要景区设置文明旅游提示牌,在游客聚集区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单,并利用旅游企业的电子屏、宣传栏广泛进行公益广告宣传,普及文明旅游知识。与团县委联合建立旅游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劝导行动,全方位引导游客文明行为,获得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好评。三是内外兼修,提升服务品质。启动了“智慧旅游”旅游建设,创建了**旅游二维码,对各星级酒店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充分发挥电子网络的优势,强化旅游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管理,福泉山庄、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飞水寨等主要景区及相关酒店、旅游社均进入了湖南旅游等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了服务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培训、交流学习等形式,培养了一批本土导游人员,提升地接能力;鼓励旅行社引进人才,提高导游素质,增强旅行社的竞争力。启动了“人才兴旅”工程,通过政府激励等措施,计划三年内引进20名旅游专业人才,其中今年引进酒店、旅行社等管理人才8人;积极支持旅行社的发展。加大对旅行社的培植力度,目前,全县有旅行社及旅行社营业部4家,其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旅行社2家。加快星级酒店建设,创建三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1家,建成五星级酒店1家,全县旅游接待水平逐步得到较大地提升。

(六)有序推进,整体事业建设越来越优异

一是班子建设取得新提高。一直以来,我们把班子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今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局重点抓好班子的学风、作风和能力建设,锻造了一支政治坚定、顾全大局、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结合中省市县各有关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和党风廉政教育,认真实施了班子及成员公开承诺制和党务公开制度,扎实开展了作风大整顿“发展环境整治年”活动,有效促进了党务、政务工作的公开、透明、廉洁、高效。今年我局负责担任业主的温泉广场建设项目、水务中心建设项目、温泉路网建设项目等节会项目中,我们做到了项目建设严管理、资金使用严控制,促进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在班子队伍建设上,结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和落实好领导班子管理的“五种机制”和干部队伍管理的“六项制度”,不断完善班子议事制度,规范好班子决策程序和机制,不折不扣地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今年,我局仅有的7个科级领导和两个一般干部中,有4个被抽调到各项目指挥部,局机关人员严重不足。我局克服节会任务重、抽调人员多、工作压力大的困难,从效率上求突破、在质量上下功夫,不仅圆满完成了各中心工作任务,还圆满完成了**年中国**“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温泉)休闲旅游文化节的相关工作,办出了一届具有高水准的节会。二是机关创建做出新成绩。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开展了创建四型机关和“四个政府”主题活动。在“四型机关”创建上,认真按照县四型机关创建办的安排部署,将创建四型机关作为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落实各项创建措施,努力夯实各个环节,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创四型机关的积极性,出现了“看学习、赛服务、有创新、比实干”的可喜局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走基层、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主题活动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局党员领导干部多次深入建整扶贫村卢阳镇廖家村和帮扶村热水镇大水山村、黄家洞村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订了帮扶计划,实现对所联系群众的全面走访,发放慰问金10000元,为帮扶村和建整扶贫村争取安排了7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同时积极衔接解决黄家洞村办公桌椅8套,总价值达15000余元。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三是“五个一”工作崭获新成效。自市新一轮“五个一”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加快对《**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的同时,加强了旅游创建工作,实现工作成绩大丰收。于今年10月被国家地名司正式授予“千年古县”称号,成为湖南首批获得“千年古县”的县;先后完成了**温泉创建市级两型示范景区、飞水寨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景区,积极开展濂溪书院3A景区创建和松溪茶业创建省级工业示范点创建等工作,并于12月上旬正式验收。截止今年,我县将拥有国家级以上文化旅游资源11处、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2处、3A级旅游景区2处、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以及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2个、名村2个,等级景区、乡村旅游区点数量和质量为**各县市区之首。特别成功举办**中国**“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温泉)休闲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大大提升了**旅游的热度。四是外侨工作实现新突破。高度重视外事侨务工作,一方面,严格外事工作管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外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坚持外事工作无小事的原则,做到了外事出访有计划,手续办理按程序,经费支出严控制。特别是在“四风”专项整治工作中,积极履行职责,加强与组织、财政、商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起草了我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从严管理因公出国(境)招商等工作,坚决杜绝奢侈浪费和高消费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发挥侨务工作效用。进一步摸清侨情底子,对全县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眷属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将普查资料进行了电子归档管理,并利用侨情调查走访慰问了我县归侨、侨眷、贫侨户,送上慰问金6000多元,温暖了侨心,凝聚了侨力。认真做好了归侨侨眷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协调处理各种涉侨问题,特别是全程协助办理了濠头乡归侨何秀云回国定居的工作,得到归侨侨眷的肯定。充分利用外事侨务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与相关部门共同联手,加强了与香港言爱基金会的沟通和联络,成功地争取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赠资金1000万元,完成了**县思源实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今年旅游节上,我局把港澳嘉宾的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港澳同胞及其眷属中加大对**旅游的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尽管我县的旅游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环境还未彻底改善,特别是部分景区内的交通条件还较差,内部游览项目少、设施不够完善。

二是项目建设资金短缺。我县的旅游建设项目多、投入大,资金筹措十分困难,加之景区自身造血功能不强,招商引资效果还不够明显,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产业要素不够完备。目前我县旅游业存在着等级景区、星级酒店、旅游商品、购物场所数量少、档次低的现象,对文化、商贸、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比较有限,产业链条短,“留不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是旅游市场开拓不足。由于市场营销投入不足,至今还没有一条叫得响、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线路。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湖南省旅游强县标准,以建设“一城三地”为目标,以“中国温泉之城”三年行动计划为动力,全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功能,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三、20xx年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县委、县政府“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积极实施“1234”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全域旅游”这一主线,继续大力开展“中国温泉之城”建设和“五个一”创建两项工程,充分利用项目建设、行业管理、市场促销三大抓手,全面加快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力争20xx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

(二)主要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开发。紧扣建设“一城三地”发展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做好全县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尽快完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和《**县热水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县热水温泉旅游小镇修建性详规》的评审和报批工作,启动《江背山大峡谷景区总体规划》和《耒山、耒水相关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县全域旅游策划》、《**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策划》和《中华理学第一镇概念规划》的实施,着力打造一座“处处是景点,时时可游玩”的精品旅游城市,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全域旅游开发的新高潮。

二是继续加大旅游投入力度,着力增强旅游发展水平。一方面,积极呼应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温泉之城”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建设“中国温泉之城”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实施方案》的安排,继续推动已确定的50多个项目中未完工或未动工项目的建设,重点抓好热水河风光带二期、热水游客服务中心二期、福泉山庄提质改造二期、中华温泉博览馆封闭管理工程、热水德寿山景区以及长安生态文化产业园、罗泉温泉引水入城等建设项目。另一方面,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以“一心两翼三镇四区”为重点的发展框架,全面启动“中华理学第一镇”建设,加快金山、土桥、外沙、石泉、先锋、沙洲等历史文化名村的提质改造,争取和引进资金开发江背山大峡谷和暖水凉滩码头,加大对各景区景点间的路网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县旅游基础设施和发展水平。

三是不断拓展旅游发展思路,全力加大旅游产业培育。发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优势,充分挖掘**在“食、住、行、游、购、娱”方面的特色产品。加大对旅游特色饮食文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创新开展相关的评比、评选活动,举办“**美食文化节”,做热、做精、做大本土特色饮食;加快推进三江花苑酒店、热水温泉国际养生度假基地等落地建设,建设一批特色民居、农家旅馆,提升整体接待能力;引进组建一家旅游车队,力争开通湘粤赣旅游专线;加大对热水温泉、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飞水寨南国天山等主要景区的开发力度,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的可游性;加快推进热水旅游产品加工园建设,引进具有研发、推广能力的企业进园进行旅游产品深加工,拉长旅游产业综合链条。

四是不断加强旅游营销力度,努力提升旅游整体形象。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打响“理学古镇,温泉**”品牌。在媒体营销上,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体的联系和合作;在广告营销上,继续抓好高铁(地铁)、车站、景区等户外广告,开发公交车身广告;在节会营销上,重点举办好20xx年中国**“林中之城,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第2页

休闲之都”国际(温泉)休闲旅游文化节配套活动,继续开展帐篷节、自行车穿越赛等节会活动;在活动营销上,积极组团参加省旅游博览会、中部旅博会、国内旅博会等各类旅游推介会,加强与各地旅游职能部门、旅行社的区域合作;在事件营销上,与省市电视台、网络媒体合作,开展一些有特色、吸引眼球的活动,争取“爸爸去哪儿”等类似拍摄活动落户**,并结合智慧旅游建设,利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手段,制造旅游事件,形成蝴蝶效应;在联合营销上,引入大旅游概念,注重与周边景区和相关旅游部门合作,特别是要加大湘东旅游线路的联合推介,以及与红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的整合营销,实现资源共享、广告互换、客源互推;通过各种营销平台宣传**,促销旅游,做旺人气。

五是不断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利用职业教育平台,在**职中开设旅游管理班,并采取培训、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更多本土导游人员和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继续加大旅行社的培育力度,年内引进1家以上有实力的旅行社进驻**,打造1家三星级以上旅行社,进一步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不断增强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创建力度,积极推进君莲国际大酒店申报五星级酒店、**大酒店申报三星酒店工作;整合金山村、黄家村、天柱山、七拱龙等资源创建1 家国家3A级景区;继续强化《旅游法》的宣传贯彻,严格执法检查,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镇十三五发展规划


镇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面是我们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镇十三五发展规划供大家参阅!

根据xx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一安排,按照市委“保底线、保民生、保运转、创环境、求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打基础、上项目、惠民生”的总基调,xxxx镇党委政府立足xxxx实际,重新审视xxxx的资源和优势,对xxxx未来的发展科学定位,经党政联席会讨论同意,形成了xxxx镇十三五发展规划,现将发展规划编制资料汇报如下:

一、xxxx镇基本概况

xxxx镇位于xxxx市东部,东邻xxxx县,西连市区,南依汝河,北望嵩山。全镇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近7万亩。共辖37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328个村民组,总人口84673人,是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镇,素有“xxxx粮仓”、“瓜菜之乡”之美誉。近年来,曾获得“全国最具生态发展魅力乡镇”、“xxxx省粮食生产百强乡”、“xxxx省科技示范乡”、“xxxx省科普示范乡”、“xxxx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xxxx省政务公开示范单位”、“xxxx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xxxx省先进综合文化中心”、“xxxx省养老服务示范单位”、“xxxx省农技推广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二、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xxxx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富裕镇”这一目标,着力实施“瓜菜富民,科技强镇,产业兴镇”和“差异化”发展战略,以调优结构,助农增收为主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负重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1、镇域经济实现五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 6335元上升到20xx年的10555元,财政收入由2020年的458.1万元上升到20xx的1527万元,政府经济运行状况从根本上改善村级运行逐步呈现良好态势。

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全镇拥有机井总量1384眼,其中机电配套500 眼,灌溉能力明显增强,粮食总产量由2020年55801吨上升到20xx年的70413吨,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用水难问题。

3、畜牧养殖业连年被市政府评为先进乡镇,境内现有思源奶牛厂、六旺牧业、青源牧业、方圆牧业、中王农牧、志得满鑫牧业等6家养殖企业,目前牛存栏8500头,猪存栏8.3万头,鸡存栏150万只,羊存栏1.3万只,鸭存栏5000只,畜牧养殖已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河山。

4、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辖区内现有高级中学一所,在校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36个,中小学25所在校学生7253人,教职工458人,幼儿园及学前班28个,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及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100%。

5、文化服务发展功能明显增强。xxxx镇现有文化站一个,20xx年新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各类音响、电脑信息共享工程,应有尽有,免费为群众开放。新建农村书屋30个,配发各类科技图书近4万册,培训农村青年800余人,为科技兴农、科技强镇夯实了基础。

6、工业生产相对滞后。目前全镇拥有以康健面业为代表的粮食加工企业6家,形成了集面粉加工、挂面制作、产品营销为一体的面粉加工产业集群,年加工能力20万吨,产品畅销省内外。明辉假发年产300万套发制品生产线建成投产,在建项目xxxx路易德生物酶制剂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调试安装阶段。

7、道路交通便利,路网完善。xxxx是东南各省(市)通往西北的交通咽喉,省道常付公路穿境而过。东可达xxxx县、许昌、漯河等地,西到汝阳、洛阳等地,境内由县乡公路2条,大季线、前石线、乡道纸张线、七杨线2条,总长13公里,形成三纵一横公路主网络。全镇99%的村实现了村村通,铺上了水泥路,2020年累计完成道路硬化62公里,农民的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8、供电及电讯状况。现有3.5万千瓦变电站一座,全镇37个行政村有95%的村完成了农网升级改造,全镇配变压器155台(工业40台,农业115台),基本上能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的需要。月平均用电量150kmh。其中工业用电30万kmh。电讯方面:移动、联通电话和有线数字电视已成为村民与外界沟通、搜集市场信息的主要工具。

9、生态建设:全镇拥有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一个,面积2500亩,连片开发初具规模。生态村创建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2个,中山寨、新庄市级生态村13个。

10、文明创建:20xx年以来。我镇狠抓了村街、公路的日常保洁,全方位加大了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力度,成功创建xxxx市2星级文明村5个(李家村、牛王、赵西、武巡、中山寨)、一星级文明村3个(陶村、韩楼、新庄),一星级文明户76户。20xx年新创xxxx市第二批一星级文明村4个(纸西村、中王村、西赵落村、长东村),市星级文明户10个(牛王村马林召、辛庄村韩东博、赵西村相志平、赵庄村李守仓、长东村任进粮、韩楼村刘洋洋、陶村李延峰、武巡村杜玉珍、李家村吴广欣、中山寨村武玉红)。创建工作常态化、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三、存在的问题

1、受土地类型限制,辖区内不宜筹建重大项目,存在征地难、手续难、落地难问题。

2、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二、三产业没有形成气候,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

3、人口多,底子薄,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发展不平衡,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4、村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

5、农业无特色,瓜菜之乡无品牌,农产品还没有形成气候,没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四、未来五年(20xx--2020年)的发展思路和想法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保创求”的总体要求,以争创省级生态文明村镇为动力,以产业化发展全省有位置,各项工作全市进位次为总体目标,以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好乡村经济群为抓手,强化实施生态靓镇,产业兴镇、文化名镇、法治重镇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做好两篇文章(农业、文化),打好四个基础(村镇环境、道路建设、村级基层组织阵地、融资平台),围绕三带一区,打好四张品牌,一是发展西片、西北片瓜菜种植产业带,打好“瓜菜品牌”。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新技术,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优势;加强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理性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打造xxxx瓜菜品牌。二是发展中部畜牧养殖产业带,打好“畜产品牌”。立足xxxx粮多菜广的资源优势,以中王中药保健鸡蛋、思源奶牛、天心种业生产项目为重点,积极打造xxxx畜牧产品特色品牌。三是发展东部苗木花卉种植产业带,打好生态观光品牌。积极推进苗木、花卉、林果等特色高效农业种植,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优势,努力打造xxxx市东部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四是沿省道发展粮食生产加工区,打好“粮食生产加工品牌”。以康健面业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粮食加工能力,打好 粮食生产加工品牌。用一年的时间打基础,创环境,一年时间引项目,抓进度,两年时间促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把xxxx建设成为xxxx市的东方明珠。

产业规划与发展设想

一是对现有的天鸿家俱、裕丰电子等小型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形式,促其扩大规模,上项目,出精品,创品牌。

二是以xxxx陶然果蔬有限公司无公害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提升种植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瓜菜生产,提高科技含量,扩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打造xxxx瓜菜等品牌。

三是以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为依托,运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努力打造xxxx市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实行连片开发,扩大规模种植,优化品种,提质增效。

四是以中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大政策引导和外宣力度,使其扩大规模,科学管理,畅通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形成自己的名牌,为更多市民提供保健药蛋。

五是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让xxxx的农产品闯出xxxx,畅销全国。

六是依托xxxx富足廉价的人力资源和优势,重点引进家庭作坊式小商品加工业(如简单生产家具、扫帚加工、家具制作等)。

七是依托xxxx瓜菜之乡的优势,引进保鲜技术,筹建果蔬冷库,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升值。

八是依托xxxx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方便群众,发展生产,加快商业流通,活跃农村市场。

九是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目标,深入开展三镇联创活动(生态乡镇、历史文化名镇、田园乡镇),通过2--3年的努力,使农业真正强起来,农民真正富起来,农村变得更美丽。

十是以北汝河沿岸为依托,种植苗木花卉,发展观光农业,打造汝河沿岸休闲园区。

十一、依托xxxx文化底蕴深厚及国宝圣地的优势,加大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宣传、保护力度,经过3--5年努力,形成xxxx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历史文化名镇。

十二、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村、达标村、示范村、文明村创建力度,通过2--4年的努力,37个行政村村村达标,村村文明,打造出3个美丽乡村群,2个美丽乡村经济示范村。

十三、扎实做好古村落申报及保护工作,加大古村落来由小编整理、挖掘、宣传工作力度,为打造农家乐旅游景点打好基础,至十三五末,完成1--2个农家乐旅游村,吸引外地游客到xxxx观光旅游。

六、十三五重点项目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计划总投资1026万元,涉及石庄、中山寨等10个村,解决20xx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工期一年(20xx年5月--20xx年5月),20xx年底实现全覆盖,使群众用上安全水。

2、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计划总投资 2100万元,面积1.6万亩,涉及丁村、陶村、武巡、康街、赵庄、中王、焦庄、牛王、纸东等9个行政村,建设年限1年(20xx年1月--20xx年12月)。

3、路易德植酸酶高科技项目续建项目,总投资2.5亿元,20xx年投产。

4、石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总投资0.8 亿元,计划20xx年建成。

生态开发公司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态开发公司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县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县黄河北岸康杨电站旁,这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水资源丰富是文化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该企业目前是青海省黄河岸边的一家民俗文化旅游生态园。200b年开始建设,注册资金为560万元,总占地面积220亩,截止完成投资3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00万元,目前拥有员工178人,正式开

业,年均实现利润530万元,年均上缴税收56万元,是一家集文化演绎、生态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垂钓、会议培训、商务住宿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生态园,可同时接待500人就餐,200多人住宿,并在演艺大厅配备了具有专业水准的舞台、灯光、音响设备。自开业以来曾多次承办大型文艺表演、民俗文化表演、不断挖掘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产品,已成为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比评为海东地区四乡村旅游接待点,被评为青海省首批自驾车营地。
县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经营
情况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县县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b年,于开始营业,主要从事文化演绎、生态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垂钓、会议培训、商务住宿等活动,总占地面积220亩目前拥有员工178人,正式开业,年均实现利润530万元,年均上缴税收56万元,该企业的建设保护了黄河周边水域水质和环境,有利于黄河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该企业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大前提下来开发文化项目,通过民俗文化的整理挖掘、研究培训、开发推广,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申报,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弘扬了文化的主旋律,使一批内容丰富、体材动人、雅俗共赏、健康向上的民间艺术得到保护和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永不流走的乡村文艺人才,促进了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和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对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和谐发展、扩大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县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发展规划及发展战略
县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县牙什尕镇黄河北岸康杨电站旁,这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水资源丰富是文化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该生态园是一家集文化演绎、生态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垂钓、会议培训、商务住宿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生态园。该企业自成立以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满足了当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全面体现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理念。
企业所在地县群科镇是一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投资热土。群科镇除回族居民外还有汉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多名族杂居,其中,回汉藏撒拉等民族是镇内的主要民族。历,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各个民族都有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宗教、经济、文化、体育、民俗风情各具特色,黄河上游的李家峡、公伯峡、康杨电站与生态园毗邻,这些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为企业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积极条件,看回族建筑、品清真小吃、揽民俗风情是来我县游客的一道文化大餐。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出了“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和“打基础、兴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工作方针,确定了把群科新区打造成为青海省人居环境、水上乐园、特色文化旅游的黄河明珠城镇。
企业发展的目标为建设有浓郁民俗风情的黄河水韵文化旅游生态园。作为多民族群众的一个文化活动较为集中和较具代表性的地区,完全有条件成为集中宣传推介展示民俗文化的平台和窗口。随着群科新区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民俗文化风情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首先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园区内主要建设了生态园宾馆、综合办公楼、生态园长廊、休闲别墅、游泳馆、热带雨林餐饮园、人工生态湖、游船码头、亲水垂钓活动区。特别是注意从功能互补的角度进行设计,让游客感受民俗文化的旅游场所化地彰显民俗文化旅游的魅力,使之成为展示民俗旅游乃至青海旅游的一个新园区。

某商业街提升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xx商业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以服装购物为主的商贸业发展水平,提升品位档次,增强街区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凸现xx历史、文化、产业特色的靓

丽窗口和金色名片,向“美丽型”、“智慧型”、“服务型”、“体验型”方向升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目标:通过规划先导,提升环境,打造“最美”商街;通过科技创领,提升功能,打造“智慧”商街;通过管理转型,提升平台,打造“服务”商街;通过模式创新,提升业态,打造“体验”商街。

第一章 xx商业街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xx区位图)

xx商业街位于xx县江南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商业中心核心区域。

(xx平面图)

xx,南起市民广场,北至滨江路,全长近800米。

一、xx县历史文化

xx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三国黄武四年(225年)建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升为州府,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北宋名臣范仲淹知睦州时感慨于这片土地的奇山异水,赞之为“潇洒xx”,并写下了传世名篇《潇洒xx郡·十咏》。xx江北城区也被《中国风水史》列入中国大陆三大风水宝地之一。

山水文化、医药文化、剪纸文化,堪称xx文化的代表:
——xx山水文化。xx依山傍水,尤以富xx山水世界闻名。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描绘xx山水。xx县提出建设“中国最美的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正是站在传承山水文化战略高度上的城市发展定位。

——xx医药文化。xx是中国中医鼻祖桐君的故乡。作为xx地域标志的桐君山就是桐君的出处。xx自古以来,盛产中药,代出名医。xx的医药文化、xx的桐君中医始祖地位,在国内外得到公认。

——xx剪纸文化。xx的民间剪纸古已有之,广为流传,形成了“凝炼概括,厚中见秀,玲珑剔透,含蓄华丽”的江南剪纸特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二、xx商业街的形成
作为一条新兴的商业街,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xx县城市中心南移,为xx商业街发展提供了机遇。XX年5月,xx中杭服装街有限公司开始创建xx服装街。XX年1月20日,xx县政府批复并命名为“xx中杭服装特色街”。XX年9月23日正式开街。

三、xx商业街的现状
1、产业特色鲜明

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和资金投入,xx如今已形成了以轻纺、服装、饰品、鞋帽等商品为主的特色购物街区。沿街可营业用房约3万多平方米。现已有服饰类经营户300余户,还有床上用品、化妆品、饰品、美眉美甲等20多家,餐饮、糕点蛋糕10多家,美发、花店、咖啡奶茶10多家,另有近4000平方米的地下商场:以义乌小商品市场和温州平价鞋服大卖场为主的经营业态。xx的主要经营业态男装、女装及相关业态占了所有业态的70%以上。
2、服装品牌集聚

xx商业街荟集了国内外众多服装品牌,如意大利剑鱼沙、丹麦杰克琼斯、ice、dsquared、莱力仕、烈马、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和雅戈尔、迪赛、比音勒芬、卡莱米路、jasonwood、orrdt、安迪卡、斯丹、宝威、卡莱克、gxg、glma、海澜之家、利郎、鳄莱特、步森等30多个中高端品牌。另外,三线、四线以及各类引领时尚潮流的男女品牌200余个,形成了品牌集群效应。
3、消费者喜好度较高

由于xx商业街是xx第一条专业特色街,消费者对此认知度较高,在随机抽样调查中,表示喜欢逛xx的占79.3%。
4、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xx商业街自开街以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人流量。全年人流量达15万人次。
——销售额。XX年销售总额为1.2亿元。
——品牌。目前xx商业街经营的商品知名品牌约占30%左右。

第二章 xx商业街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xx商业街作为xx新兴商业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展现代大型商业文化街区具有显着的优越条件。
一、xx商业街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带来现代商业的高度汇聚。

xx商业街地处江南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商业中心的核心区域,东侧与城市主干道xx路相连通,北面与xx路贯通一体,南端紧邻大润发超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旅游、休闲、购物、娱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本土针织服饰、箱包的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

xx横村镇是中国针织名镇,针织是其龙头产业,同时还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xx省外贸商品出口重要基地之一。全镇112家规模企业中有66家为针纺企业,10强企业中有5家为针纺企业,另有近1000家规模以下针织企业。

箱包产业是xx又一大特色产业。xx箱包产业主要集中在江南镇和xx经济开发区,它是xx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外贸出口重要产业,目前企业有1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近20家。

针织服装和箱包,为xx商业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并形成显着的产业特色。

3、“大旅游”格局为xx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xx是中外游客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全年旅游人次超过700万,对旅游商贸业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便捷的交通环境,增强了xx商业街对人流、物流的集聚功能,形成商旅互动的格局。此外,政府的强力推导、街区建设的先发优势、丰富的人文优势、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使商业特色街的发展具有广阔的运作空间和现实基础。

二、xx商业街发展制约因素

xx商业街与一流的现代商业文化街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

1、机制制约

xx饰装街是由民营企业“中杭服装特色街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的,在商业街建设发展中所涉及的管理部门众多,往往无法统一协调,严重制约服装街的可持续发展。
2、政策制约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往往低于一产和二产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对商业街这个传统行业,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力度。对经营者也往往任其在市场里自生自灭,缺少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对于商业特色街的发展,缺乏倾斜性政策,没有形成有利于“扶优扶强”市场运作的政策性激励机制,不利于服装街快速做强做大。
3、结构制约

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附加值、层次和科技含量较低,规模较小,业态和服务方式较陈旧。物业的所有权结构分散,使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配置和优化。
4、空间制约

现有的空间布局对xx商业街的发展制约较大,改造难度大,发展余地小。同时车辆交通走向、公共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等均有待调整和完善。
5、人才制约

人才缺乏,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及产业相关人才集聚力较弱。
此外,硬件环境有较大的差距,业态布局功能配置有待调整完善,缺乏品质高档的休闲、娱乐、观光等设施和氛围等,均对xx商业街的发展形成制约因素。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某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公司发展规划方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