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信息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 导航 > 工商局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实施方案

信息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工商局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实施方案。

中国人提倡做事预先作好规划。为了更快的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我们可以精心编写一份关于自己的方案,提前做好工作方案也是培养我们良好的工作习惯。那大家对于方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工商局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实施方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工商局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实施方案


各直属局、分局:
为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和省工商局《关于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的指导意见》(*工商消〔20xx〕34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食品经营者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追溯机制,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市局决定在全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现就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宣传、注重引导,抓大带小、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在全市推进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和上市食品检测信息化系统,完成对食品经营主体和食品质量信息化监管和远程监管平台的搭建,构建从批发到零售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溯源机制,努力实现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流向可控、源头可溯。
二、工作目标
建立以食品批发单位、大中型商场、超市为主体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机制,依托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配合食品检测设备、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实现上市食品检测、进货查验、台帐记录和票货同行的电子化管理,逐步解决终端食品经营户进货台帐登记难,批发单位索证难、备案难、查询难,问题食品追溯难等问题。并适时开通数据接口,实现本地系统与省局系统数据共享。尚不具备电脑化操作条件的其他食品批发单位在落实批发配送统一出票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使用可实现数据共享的“两项制度”信息化手段,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到20xx年底覆盖95%以上的食品批发单位和大中型商场、超市。
三、实施重点
(一)积极推进食品批发单位“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
1、建立单货同行的工作机制。食品批发商在向其他食品经营单位提供商品时,必须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统一格式的食品批发配送单(“一票通”),从源头上全面规范食品批发环节的销货凭证,做到单货同行、单货一致,形成“以批控零”、“以零溯源”的局面。“一票通”应利用电脑设备统一开具;对总经销单位批发到其他食品批发单位的,可实行销货凭证网络传输和电子化存档备查;对暂不具备电子打印条件的,食品批发商应如实填写配送单所列相关项目并加盖单位印章,并将单据与食品同时发往下级食品经销商,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2、建立规范易查的备案资料。大型商场、超市、大中型食品批发单位要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实际经营需要,全面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枪(或数码照相机)等设施,安排熟悉电脑操作的基础信息录入员,按照“先备案后上架”的原则,负责扫描、上传经销食品的相关证件,及时采集、录入食品相关信息。有条件的要实施网上查询索取备案资料存档,不具备网上查询的应建立单机备案。已使用商用进销存管理软件的,要积极推荐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或对现有软件进行升级改版,使之尽快符合工商部门监管需要。不具备电脑化操作条件的小型食品批发商,应建立规范、易查、资料齐全的食品进货资料文挡,记录进销货台帐;并结合实际,逐步推广使用符合的信息化系统终端设备和“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全市暂不在食杂店统一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但必须要求食杂店采购食品时,认真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相关证明文件,做好进货查验台帐或将随货同行相关票据收集汇总后,按商品生产日期或进货日期按月程序装订归档,便于监管部门查核。
3、积极引导食品批发经营单位使用规范、高效的进销货管理软件。各单位要在上半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系统管理软件。软件使用一是要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进、销货备案、查询、索证索票和为购货单位提供统一的凭证等要求;二要统一

工商局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实施方案第2页

安全数据统计、分析汇总、趋势分析、安全预警、消费教育于一身的综合性食品监控系统。
(三)积极推进重点农副产品溯源体系建设
开发并进一步完善“重点农副产品食品安全票证溯源管理系统”。在农副产品批发环节推广使用ic卡交易制度,批发企业、批发市场统一对上市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索证索票,并本文 出具统一的供货凭证;零售商在进货时使用ic卡,并在交易时通过系统完成备案工作。通过票证管理、网络数据联通、系统软件管理和消费凭证打印,追踪重要农副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以后从批发直至终端消费的全过程,实现对上市食品源头、质量的监控。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农副产品,迅速向上层层追溯,并通过各级经销商和批发商,迅速锁定可能影响的范围,及时通报、拦截,为完成问题食品的预警、退市、召回、追责提供依据。力争过3-5年的建设,实现重点农副产品的全覆盖。
四、时间安排
各单位要在上半年已完成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和软件开发、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在年底前完成系统软件的修订完善工作,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工作。
要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先推进有条件、有基础、有专业人员的食品批发单位,逐步扩大到一般批发商;先推进总经销、总批发、大型商场、超市,逐步扩大到其他批发商;先单机运行,后考虑远程监管,要在单机运行基本成熟后,市局将逐步建立远程监控系统,真正实现网上监管目的。
确保实现20xx年底大型商场、超市、总经销、总代理批发单位等重点食品经营主体“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应用率达到50%,其他食品批发单位不低于30%;××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正式建成并投诉使用。20xx年覆盖90%的食品批发单位和大中型超市。20xx年实现95%的覆盖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各直属局、分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消保、市场合同、信息中心等条线要在职责范围,明确责任,加大力度,共同推进。要明确专职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员、各基层分局(所)明确市场巡查员,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推进的时间步骤和工作要求,扎实、稳步、有效地推进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
(二)加强宣传引导。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必须打牢思想基础,切实解决好“想用”的问题。一要认真做好全体工商干部的宣传教育,使基层一线干部都能深刻领会推广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意义,知晓系统的功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落实好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工作。二要切实做好食品经营主体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讲明推广使用的意义、目的和作用,讲清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和工商监管的要求,使各类食品经营主体明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模式,增强主动安装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意识。三要加强对社会各界的宣传教育,让公众广为知晓,引导消费者积极使用,增强自身维权意识,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大力营造浓厚的推广使用氛围。
(三)加强分类指导。各直属局、分局要结合辖区实际,针对食品经营户不同情况,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对新办食品批发企业、大型商场、超市,在申请食品流通许可前,应督促其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枪等设施,建设并使用“两项制度”信息化系统。要指导督促其他食品经营户,配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要指导各类食品经营主体掌握操作使用技能,为信息化系统的顺利推广使用打牢坚实基础。要引导基层工商干部熟练掌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要领,帮助督促食品经营者规范科学使用。
(四)加强监管巡查。各直属局、分局要科学制订信息化系统推广指导、业务需求收集、监管信息录入、量化督查考核等制度,做好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推广工作。基层工商部门,要利用远程监管平台,通过网上比对和市场巡查等手段,加强对食品质量的有效监控和食品流向的有效追溯,加快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实现工商监管的增效减负。对已建成的食品单位,要定期对系统使用和数据质量进行检查,
指导督促其正确规范使用。对尚未建成的食品经营单位,应按照分类监管要求,强化监管巡查,严厉查处食品违法违章经营行为。
(五)加强督查考核。要加强对食品批发经营单位远程自律情况的远程监测监控,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要通过互联网实施远程管理,及时查询票证备案情况,食品的供应情况和问题食品的流向及处理情况。要教育食品经营者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追究意识,做到不进无证货、无票货,做到不合格食品不进店内销售。对商场、超市、食品批发单位实行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要加大管理、推进的力度;对食品经营户要加大索证索票、归档或台帐等工作的管理,对经教育仍然不到位的,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各级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切实履行职能,对不履行工作的,要采取通报、告知、限期整改、责任追究等形式,加大此项工作的推进力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市局将把推进工作各年度完成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和半年度食品督查重要内容,各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督查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F132.Com编辑推荐

小学信息化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推动教育现代化,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根据《焦作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沁阳市教育局2014年工作要点》(沁教文20141号)和《2014年实验小学工作思路》,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构建学校“三通两平台”(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共享优质资源,建设智慧教育。

2、实现“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体教师人人能上“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达标课,推出50节精品课。

3、教育管理在线平台应用常态化。

4、提高校园电视台节目质量,每周更新一期节目,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亮点。

5、学校网站能正常访问,定期更新,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FTp服务器(校级资源库),班班通同年级、同学科及跨年级资源共享。

2、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3、装修校园电视台,提高录播质量。

4、对网站进行升级改造,添加手机客户端功能,增加《实小风景线》电子版和《网络咨询》两个板块。

(二)推进“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探讨,人人能上“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达标课,推出50节精品课。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在市信息中心和教研室的指导下,通过骨干教师赛课,语数外各推出1至2节精品课,作为样板课,在全校进行推广。2、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组建学校“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专家指导组,对全校教师分学科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如何将微课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3、全员进行赛课,教师人人能上“四个一”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精品课。4、将ppt课件、微课应用和英语网络教材的使用作为学校赛课的重要评价标准,教师上课能够正确使用班班通设备,凡是上课时不能正确运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的,不能评为达标课。5、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微课制作大赛,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站、微信等平台上进行展示。

(三)大力建设学校资源库及平台

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样本资源库,鼓励师生积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和师生信息化成果展示。1、用好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师生人人会登陆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师生能够在线阅读,在线交流。2、开展班级资源库评选活动。分优秀、合格和差三个等级,并在晨会上进行优秀班级资源库命名,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周评选一次。3、征集2013年以来教育教学优秀资源活动,充实学校资源库。4、建立实验小学微信平台,人人参加微信,教师每周在微信上最少进行一次教育教学交流。5、开展学生网页制作大赛,筛选优秀学生网页作品在学校网站展示。

(四)全面推进教育管理在线的运用

1、规范公文流转。上级和学校文件、通知等必须在教育管理在线上进行运转。2、撰写教学反思。教师和行管人员坚持每天写好教学反思、工作日志。3、每学期最少开展两次教育管理在线平台优秀日志、教育反思评选活动。4、每学期开展一次信息化优秀科室评选活动。5、优秀微课作品在教育管理在线平台展示。

(五)提高校园电视台办台质量

1、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每周确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制作节目,实现周周有节目。2、在教育台指导下,增加师生DV校园、才艺秀和感动实小人物事迹展等版块,提高师生参与校园电视台的兴趣,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3、邀请知名节目主持人到校与家长、师生代表参与校园电视台节目制作,提高校园电视台办台质量和影响力。4、围绕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坚持每月将好的节目和新闻线索向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推荐,提高学校知名度。6、每周将校园电视台节目链接到学校网站上,并在班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提高师生参与校园电视台节目制作的积极性。

(六)创焦作一流校园网站

建成集学校管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平台。1、对学校网站进行升级改造。美化学校网页,在现有版块的基础上,增加《实小风景线》电子版块和师生各类信息运用(网页制作)版块。2、增加手机客户端,实现手机快速浏览。3、实现教育管理在线平台与学校网站链接,所有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或行管撰写工作日志时,必须通过学校网站进行登陆。4、规范网站管理,定期更新网站内容,严格网站工作审批程序,建立科室信息员工作制度,重要活动、新闻时效性强的工作要当天活动、当天更新。5、每周确定一个主题,选择优秀微视频在学校网站上展示。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统筹协调,密切配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信息中心要对加强对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确保教师熟练掌握各项教育信息化手段。各处室每周至少向信息中心上报五条信息。

3、加强监督,严格考核。成立信息工作专项督导组,由办公室和信息中心参与,对各科室工作任务进行督导,对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的科室或责任人进行责任问效。

附件:沁阳市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沁阳市实验小学

2014年2月22日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河东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一)建设一个中心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二)实施四大工程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03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近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近几年区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办公室承办。(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书记、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习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中国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发布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3、完善制度,强化网络运行管理。信息标准和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技术规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类在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保密知识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和装备的能力。4、明确分工,强化电子政务工作的保障措施和责任,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机构。区政府办公室是全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管单位,要在搞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好政务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电信部门要大力支持政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证通信线路安全畅通。区直各部门、各办事处要配备专门的标准化微机室,并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政务信息化工作,同时选派责任心强、懂计算机技术的专业骨干人员负责信息资料、数据的搜集、整理、传递和本单位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实行严格的责任制,防止网络使用管理不当,造成设备损坏、资源浪费,甚至发生泄密事故。同时,要将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电子政务培训费和每年的系统运行维护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县粮食局粮油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县粮食局粮油食品安全监管方案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粮食局粮油食品安全监管方案,请大家参阅!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推进粮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格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粮油消费安全,积极创造顺畅、安全的粮油流通环境。为确保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从“保安全、维稳定、构和谐、促发展”的大局出发,提高对粮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领导力度。县粮食局已成立了原粮卫生监管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将工作职责明确落实到政策法规股。

二、理清思路、明确任务

2018年,要以保障粮油质量安全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中心任务,突出工作重点,以务实负责的态度,扎实开展粮油质量监管工作,积极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明确监管范围

以全县为监管范围,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经营的粮油都要纳入质量监管范围。

(二)突出重点环节

在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及运输环节要加强质量监管力度,做到环环相扣,不脱节、不遗漏,其中重点是加强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环节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的监管。

(三)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

要积极履行监管职能,以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和集中整治为手段,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应以日常监督为主,稳妥推进行政处罚工作,严查涉粮案件。

(四)实现监管安全目标

通过加强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监管,有效防止不符合粮食质量卫生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粮油消费安全;违法和不良经营行为得到严肃整治,经营者的粮食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形成良好的市场安全氛围。

三、强化措施,重点抓好以下方面质量监管工作

(一)强化收购环节粮食质量监管

在粮食收购时节,以收购粮食质量为重点,组织开展收购环节粮食质量的监督检查,督促粮食收购者在收购粮食期间认真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及时对收购粮食进行检验,对杂质、水分进行整理;对不同收获年度的粮食进行单独存放,对不同等级的粮食进行单收、单放,对发生霉变和病虫害的粮食进行单独存放。收购存放的粮食不得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混存,从源头上保障粮食质量。要指导粮食收购者对储粮仓库、储粮设施、检验条件等进行功能提升和改进,改善储粮条件,提高储粮品质。

(二)严格做好库存粮油安全检查

一是对储粮安全进行检查。对储存的粮食主要是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危害和影响粮食质量的现象:是否存在高杂质、高水分粮食,是否存在病虫害粮食和高发热粮食,储粮仓库的内外环境条件变化以及粮食储存年限可能对粮食质量造成的影响,成品粮的质量变化等;二是对储粮化学药剂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储粮企业是否按规定正常、正确使用储粮化学药剂,是否超量使用化学药剂熏蒸粮食,是否有使用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的情况。要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大力推行行之有效的绿色科技储粮手段,积极探索一些新的储粮方法,尽可能不影响或减少药物对粮食的影响,稳定储存粮食品质。

(三)组织开展执行出入库粮食质量检验制度的检查

要重点检查粮食收购、储存企业及其他粮食经营者是否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出入库粮食进行质量检验,出入库粮食是否有粮食质量检验报告随货同行,检验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等。从今年起,凡是我县储粮仓库进出的粮食,必须设定必检项目,其中:入库粮食必须检测质量指标,出库粮食必须检测质量指标、品质指标和部分卫生指标。同时,督促企业认真做好每批次粮食的出库登记备案工作,明确记录出库粮食的流向及品种、等级等相关指标情况,为问题粮食的质量追溯工作奠定基础。

(四)开展粮食质量档案建立情况的检查

检查从事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的经营者和饲料、工业用粮企业在粮食购、销、存活动中建立粮食质量档案的情况,并对质量档案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等进行检查。

(五)对粮食交易过程中索证索票情况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粮食储存、加工、销售经营者购进索取、销售出具粮食质量检验报告的情况,对每批次粮食质量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等情况要进行严格检查。

(六)开展粮食加工过程中储粮情况的监督

要督促粮食加工企业实行原粮仓库、加工作业现场和成品粮仓库分离,加工企业的成品粮食不得和加工作业现场及原粮混合堆放;不得使用发霉变质的原粮、副产品进行加工销售,对检查中发现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或添加剂超标、粮食容器、包装材料和粮食加工设备不卫生等粮食产品质量及卫生存在问题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七)加强粮食运输过程中的卫生监管

检查经营者在粮食运输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运输技术规范,不得使用运输煤炭、矿石、化肥等有可能污染粮食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水泥袋、化肥袋等二次回收的包装材料不能用于粮食包装,务必确保运输工具及包装物的清洁卫生。要督促运输车辆车主或货主对货仓采取密闭措施,防止雨水渗漏导致粮食发生霉变,隔绝运输过程中的外界污染源。

(八)开展政策性用粮的质量检查

组织开展军供粮、救灾救济粮等政策性粮食的质量检查,保障每一批次政策性粮食质量合格、卫生安全,品种、等级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要监督政策性粮食供应企业不得使用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粮食进行供应。从今年起,全县经营的政策性粮食设定必检项目为粮食质量标准和部分卫生指标。对定点供应给学校、建筑工地、监狱等集中场所的粮食要比照政策性用粮的质量管理要求进行监管。

四、组织专项活动,形成专项工作规程

(一)组织开展中高考期间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在6月左右的中高考期间,主动牵头相关部门对学校食堂经营的粮食质量、粮食质量检验报告及学生就餐单位的粮食保管条件等进行专项检查。

(二)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粮食食品安全综合检查

在五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联合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开展粮油食品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切实加强粮油购销市场的巡查监管力度,主动排查和消除粮油质量安全隐患,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粮食经营行为,确保节假日期间的粮油消费安全。

(三)指导消费环节科学储粮

主动联合卫生等部门指导消费环节对象科学储存成品粮油,特别是餐饮、饭店、学校食堂、建筑工地等集中消费场所的粮油要实行单间堆放保管、离地上架储存,严禁将粮食及食用植物油与洗涤剂、杀虫剂等可能污染粮油的物品混存,避免出现粮油霉变和受污染的情况,凡是霉变和受污染的粮油坚决不得食用。

(四)加强有害粮食监管

加强有害粮食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害成分含量超过粮食质量安全标准限量的粮食,要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立即封存;已经销售的,应依法责令召回。封存的有害粮食,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经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不得作为口粮销售;毒害程度较为严重的粮食,也不能作为饲料等用途,要及时进行销毁处理。要指导经营者严格执行食用粮食与非食用粮食分类储存制度,不得混堆混存,避免交叉污染。

五、完善体系制度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一)健全粮食质量测报制度

1、粮食收获品质测报

粮食收获品质是判断和掌握当地粮食生产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以市粮油检测中心为依托,逐步建立粮食收获品质测报体系,并对我县2018年收获的主要粮食品种(稻谷﹑小麦﹑玉米)进行采样和检测,分析粮食质量状况,逐步建立粮食质量信息数据库。检测样品的采集时点将根据当地粮食上市时节和收购高峰期而定。

2、储备粮质量定期抽检

认真执行各级地方储备粮每年两次的定期抽检制度。对储存在我县的省级储备粮执行省级的抽检规定,市级储备粮要开展两次定期抽检,县级储备粮也要执行抽检制度,其中:3月份抽检质量指标,9月份抽检储存品质指标。

(二)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出现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或隐患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告。按照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统一领导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和应急协调能力,将粮食质量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小。

(三)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制度

以各乡﹙镇﹚和粮食批发集散地(包括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为重点,加强收购、储存、加工、销售、运输、消费等环节粮食质量的监督抽查,进一步强化原粮卫生抽查,预防和整治原粮卫生污染。发现不符合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

(四)加强粮油质检体系建设

通过调整充实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增加检化验设备、完善机构制度建设等方式,积极支持以市粮油检测中心为主、各粮油经营企业内设质检机构为辅的粮油质检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范围和检测水平,充分发挥质检机构在粮食质量监管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

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03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政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政府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政府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政府、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政府、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政府安排,逐步将区内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政府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政府”。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⑴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⑵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A、政府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B、区政府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C、区政府领导重要讲话、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政府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C、《河东年鉴》。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A、国家、省、市近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B、近几年区政府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办公室承办。
(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
(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A、街道区划、概况(含书记、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习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中国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发布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

3、完善制度,强化网络运行管理。信息标准和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技术规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类在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保密知识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和装备的能力。

4、明确分工,强化电子政务工作的保障措施和责任,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机构。区政府办公室是全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管单位,要在搞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好政务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电信部门要大力支持政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证通信线路安全畅通。区直各部门、各办事处要配备专门的标准化微机室,并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政务信息化工作,同时选派责任心强、懂计算机技术的专业骨干人员负责信息资料、数据的搜集、整理、传递和本单位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实行严格的责任制,防止网络使用管理不当,造成设备损坏、资源浪费,甚至发生泄密事故。同时,要将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电子政务培训费和每年的系统运行维护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工商局宣传信息工作实施方案


工商局宣传信息工作实施方案


工商局20xx年宣传信息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活动中,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更好地宣传展示工商形象、树立执法权威,20xx年××工商局根据年初工作计划,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提高思想 信息宣传工作是全局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监管服务对象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工商、理解工商、支持工商工作的来源渠道,是推动工作,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形式.各单位、各部门要务必提高思想认识,站在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和政治工作来抓并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目标任务 主要是围绕全局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阶段性工作抓住重点、亮点及时准确进行宣传.工商所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含系统内的简报)发稿量不低于*篇;分局全年不低于*篇;其他单位和部门全本文 年不低于*篇(不含财审股、人教股、老干部);个私协会、消费者协会在315周刊上每月不低于*篇;
具体要求 .制定信息稿件报送、审核、定期通报、奖惩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措施.各单位、各部门所报送稿件由办公室统一把关审核,报经主管局长审批(没有主管局长签字不准上报和投稿)后由办公室盖章后上报.对涉及执法案件的信息或报道要经县局局长审核把关.对外接受新闻媒体采访要逐级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接受采访;办公室还要做好信息宣传的登记和被采用的稿件、信息备案统计工作,对各单位、各部门上报、采用情况每季度通报一次,年终通报考评结果.同时树立"精兵强将抓信息、舍得花钱搞宣传"的思想,化投稿"被动"为"主动",实行奖惩机制.将报送和采用情况作为年度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先、优、模和公务员考核及后备干部推荐考核评比的主要条件之一.对报刊、媒体采用的信息及新闻稿按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个标准分别给予30元--500元不同金额奖励.
加强领导. 经县局党组研究决定将宣传和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列为20xx年工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宣传和政务信息报送工作领导小组从全局*个单位和部门中精选出的*名写作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信息员充实到宣传队伍中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分层抓,各单位一把手具体抓落实的层层责任机制。

食品安全实施方案


食品安全实施方案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食品安全实施方案供大家参阅!

按照省市县“飓风行动”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持续保持“严查、严管、严打”高压态势,我镇决定从2015年4月上旬至12月20日,针对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食药违法犯罪行为的“飓风行动”。

一、行动目标

围绕食品药品安全存在突出问题的重点领域、环节、品种,坚持问题导向,以执法检查为支撑,以查办案件为抓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拉网排查,重拳出击,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集中打击违法犯罪。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件,深挖一批制假售假黑窝点、黑作坊,铲除根源。有效遏制违法犯罪分子嚣张气焰,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行为;二是锤炼队伍。通过集中行动和强化执法培训,锻炼基层执法队伍,全面提升食药监管部门执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健全制度。建立和完善投拆举报奖励、规范行政执法、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行刑衔接等各项工作机制和制度,实现执法办案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主动出击。针对重点领域、环节、品种,排查线索,不留死角,主动作为,精准发力。

(二)依法查处,及时移送。以法律为准绳,严格程序,打大案,查要案,涉嫌犯罪案件坚决移送,从快从严。

(三)发动群众,加大曝光。动员群众举报,落实有奖举报制度,每月都要公布行动进展,曝光案件,打出声势,坚定群众信心。

(四)倒逼督查,阶段推进。每月通报进展,鼓励媒体监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工作任务

(一)打击重点

食品领域:针对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白酒等生产、经营环节,餐饮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材料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未经检验检疫的进口肉及食品等。

药品领域:针对以违法使用植物提取物、化工原料替代药用原料、不合格原料生产药品,以增重、染色、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生产中药饮片,以及从非法渠道购销药品、挂靠经营、走票、销售假药、利用互联网制售假药等违法犯罪行为。

保健食品领域:针对减肥、辅助降血糖、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辅助降血压(调节血脂)等6类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份和以中老年人为对象采取会议营销的方式销售保健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化妆品领域:针对违法添加和含有禁限用物质和超量物质生产化妆品;美容机构及会所销售、使用未经批准(含美白、除皱、注射类药品)和假冒化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医疗器械领域:针对经营和使用未经注册、未经生产许可的医疗器械,违法购、销、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锤炼队伍

通过从办案程序、文书规范等基本业务,到各类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工作方法等办案技能的系列培训和集中执法办案的实践,采取“传、帮、带”等多种培养方式,使镇食药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稽查队伍达到“快速稽查、分级稽查、大案协作、小案独立”的工作要求,提升稽查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

(三)健全制度

1.完善稽查办案各环节工作程序。镇食药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总局3号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完善从立案审批、调查取证、案件合议、行政处罚审批、执行、结案等各环节的工作程序执行。

2.完善稽查制度体系。建立完善投拆举报奖励制度、办案有功单位和人员奖励制度,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制度、黑名单制度等。

3.健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在已有的行刑衔接工作制度基础上,与公安、检察等部门建立健全线索通报、提前介入、信息共享、涉案物品检验检测和处置、案件研判等工作机制。

四、行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培训阶段(4月5日-4月15日)

1.动员部署。安排部署“飓风行动”实施方案,统一启动。

2.广泛宣传。镇在赤岩政府网公布“飓风行动”公告和实施方案,公布举报投诉电话、邮箱等方式扩大投诉渠道,在街道、各村张贴“飓风行动”公告,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行动中来,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3.强化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各村协管员培训,明确责任,熟悉行动内容、步骤、时间节点、信息报送等,明确工作要求,掌握工作方法。

(二)集中打击阶段(4月16日-10月31日)

1.清理遗留线索、案件。对2015年3月底以前的群众举报等未办结的案件线索、“四品一械”抽检监测不合格产品未办结的案件,集中进行清理查处。

2.收集新线索。“飓风行动”期间,要高度重视投诉举报的案件线索,进行初步梳理、分析、研判,一般性的举报线索及时依法查处,重大案件线索及时上报县局,并展开前期摸排;获取的线索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对日常监督检查发现、上级交办、相关部门或业务股室移交的案件,要及时登记。

3.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辖区各渠道汇集的新线索进行排查,重点针对专项行动中明确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重点对象的违法犯罪案件线索,逐一进行执法检查和执法抽检。

4.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集中打击环节可按不同时间段,细化为针对“食品违法犯罪”、“药品违法犯罪”、“保健食品违法犯罪”、“化妆品违法犯罪”、“医疗器械违法犯罪”等系列集中打击行动,全面铺开与重点打击相结合,依次推进,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三)总结和健全制度阶段(11月1日-12月20日)

对本镇“飓风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查漏补缺,形成总结报告,于2015年12月20日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结报告主要内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经验和做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和建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镇政府成立“飓风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镇“飓风行动”工作。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李举臣同志担任组长,胡敏同志为责任组长,由何家雄、范木林、石太君、陈昌富、湛宣明、熊重军、王军、肖峰、何家隆、邓志全、石永安、屈胜利、刘昌庆、罗怀博、梅平、赵平、南吉铃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食药监所,胡敏兼任办公室主任,南吉铃负责日常办公。各自按职责分别负责日常监管中的线索提供、案件查处等工作,按照镇政府安排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二)密切配合,两法衔接。专项行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联合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的通知》(旬食药监发〔xxxx〕35号)文件精神。镇食药监所、派出所、工商所、司法所、卫生院等部门要扭在一起,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办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新闻媒体关注、社会危害严重和影响恶劣的重特大案件,对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要及时做好移送工作。

(三)严格考核,奖优罚劣。镇政府将“飓风行动”工作纳入各村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以问题发现率、立案率、办结率为指标,每月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对查办案件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活动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进展缓慢等不作为行为,或避重就轻、以罚代管、有案不移等乱作为行为,以案谋私者,要会同监察、检察部门严查责任。

(四)加强宣传,全民参与。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主动宣传,及时回应公众关注。鼓励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按规定给予奖励,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共治的良好态势。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定期将查处的重大案件向社会公布,用接连不断的曝光和发布,展示政府的决心,提振群众的信心。

(五)推进信息化,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录入专项行动各类信息,确保信息时时传递、互联互通。

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xx政发〔xx〕xx号),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保障食品安全这一中心任务,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推动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严格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加大食品安全检验监测力度,强化食品安全全程追溯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全面提升我县食品安全水平。

(二)目标任务。通过不懈努力,用三年左右时间,不断完善我县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基本建立起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治理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和人民群众饮食消费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二、加快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三)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继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加强行政村食品药品协管员队伍建设,协管员补助经费由县级财政预算统筹保障;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设,保证食品安全协调工作足额经费,保障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正常运行。

(四)夯实监管基础。要把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指导标准的通知》(食药监财〔xx〕204号)和xx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xx省乡镇(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管站建设指导标准的通知》(xx食药监财〔xx〕xx号)以及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xx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xx政办发〔xx〕xx号)要求,加快实施基层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办公场所、执法装备、执法车辆,统一标识标志,统一执法文书,统一执法服装,确保达到一个独立的办公场所、一套快检设备、一部执法记录仪、一台打印机“四个一”标准,按照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合理配备执法用车,保障其办公和执法的基本需要。加大监管执法队伍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炼、作风廉洁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加快信息化监管步伐,充分运用现代执法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五)加快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我县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食品药品能力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和检验室的作用;加快乡镇站快检能力建设,形成市级重点检验、县级常规检验、乡级快速检验的检验检测体系;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完善检测设施,提高自检能力。

三、着力加强源头治理

(六)强化投入品管控。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进一步禁用一批高毒农药,探索建立高效低毒农药补贴制度,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开展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治地治水、控肥控药,集中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在污染较重地区改种非食用农作物。

(七)加强农业执法监管。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采取完善标准、制订行为规范、加强抽检、建立追溯制度等措施,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加强农产品收贮运环节监管,规范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和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收购屠宰病死畜禽、私屠滥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创建一批果菜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要强化农畜产品监测检验,扩大对食用农产品的例行监测、监督抽查范围,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和生产加工环节;要加强畜禽屠宰管理,切实做到畜禽产品检验疫和无害化处理。

四、实行全过程严格监管

(九)加强日常监管。建立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责任网络,明确监管人员责任和任务。乡镇政府要将食品安全工作列为重要职责内容,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并明确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做好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和宣传教育等工作;乡镇政府要与各乡镇食药监站密切协作,形成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网;建立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实施格式化检查、痕迹化管理的工作方法,明确检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内容,确定检查频次,每一次检查发现的问题都要让监管对象认账背书,监管人员要签字确认,提出整改建议,并对整改结果跟踪监督,切实做到检查链条和责任链条完整可靠;实行日常监管责任“上墙”公布许可责任人和日常监管责任人等相关信息,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行政村食品药品协管员协助做好日常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和科普知识宣传、信息收报、协助处突等工作,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十)强化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整顿与规范并行、打击与扶持并举,把专项整治与消除安全隐患、严惩重处违法行为、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持续深入推进;要抓住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单位、重点时段,以日常消费的大宗食品和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以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区域和场所,以非法添加、制假售假、非法生产食品相关产品及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违规宣传等为重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十一)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建立和执行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制度,精准划分风险等级,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切实做到重点明确,有效控制风险。

(十二)加快建设可追溯体系。坚持信息化与可追溯体系一体化建设,实现同步推进、相互促进;坚持把企业管理信息化作为基础,落实企业可追溯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实现部门监管过程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都可以追溯;坚持“统筹谋划、急用先建、试点先行”,尽快实现肉制品、乳制品、白酒、醋、食用油等重点品种和关键环节可追溯。

(十三)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食药监总局、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国务院食安办联合印发的《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研究建立行政处罚与行政拘留衔接机制,建立完善案情会商研判、信息交流共享、联合执法办案、案件信息发布等机制,强化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涉案物品处置、涉案产品检验鉴定、证据转化等工作的协调配合,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五、强化风险管理措施

(十四)加强风险监测。认真组织实施全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现风险监测全覆盖;扎实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加强哨点医院建设,提高监测水平;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处理;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与分析和有效防控工作机制。

(十五)加强抽检监测。制定并实施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年度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计划,确定肉类、酒类、奶粉、食用油、豆制品以及区域特色食品等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逐步形成抽样立体式、品种广覆盖、层级不重复的食品安全抽样监测机制,对抽检问题集中的产品和区域要发布食品安全预警报告,着力防范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检信息,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年度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十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及时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和应急管理培训;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建立事故防范、处置、报告等工作制度。

六、全面推进社会共治

(十七)鼓励社会参与监督。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充分发挥“12331”信息平台作用;县级财政要设立举报奖励专项资金,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探索建立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互动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十八)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费提示和风险警示。加强与媒体沟通,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舆情应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公益宣传和科普工作;加强食品宣传阵地建设,将食品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栏延伸到每个行政村。

(十九)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企业开展从业人员守信誉、依法经营等职业道德教育,倡导文明诚信经营,严格行业自律,打造信誉品牌,培育诚信文化,推动企业建立诚信长效运行机制;完善诚信管理制度,建立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探索建立食品信用分级分类标准,严格实施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推进食品安全诚信系统信息共享,将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与行业准入、融资信贷、招标采购等挂钩,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七、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二十)企业要承担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完善企业首负责任制和惩罚性赔偿机制;推动食品企业完善生产经营全过程记录制度,加快形成上下游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查询、过程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追溯体系;推动企业实施良好农业规范、良好生产规范,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体系以及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员工健康管理和培训教育等制度;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问题报告制度。试点推行大型餐饮服务企业分析自查报告制度,在餐饮服务企业推行“明厨亮灶”。

(二十一)监管部门要履职尽责。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管理,严格市场准入;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事中事后监管;综合运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检监测、信息公开等多种手段,加强行刑衔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农业、食品药品监管、公安、质监、工商、卫生、经信、水利、林业等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二十二)地方要党政同责。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国务院、省政府要求,市、县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督导督促食品安全工作;各乡镇政府要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像抓安全生产工作一样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出台食品安全方面重大决策部署,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尽快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着力解决人员配置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监管经费支持力度,切实保障食品监管部门“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全面落实日常监管和产品抽检两项职责,整体提升我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十三)强化考评奖励。建立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制度和科学管用务实的考核指标体系,逐级进行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公共安全体系和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范畴,将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地方在各类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加大食品工作考核力度,对食品安全工作不作为的通报批评、责任约谈;对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八、认真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二十四)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各级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带头学法用法,以上率下,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将学习《食品安全法》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专题培训;督促行业协会、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开展教育培训,严格守法,诚信经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标准,营造食品安全诚信氛围。

(二十五)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以及切实履行职责、主动接受监督的依法行政意识;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操作流程,量化自由裁量范围,严格规范执法;强化执法标准、程序和结果公开,保障行政相对人和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欢迎阅读范文网《工商局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实施方案》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信息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网站地图